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

合集下载

佛教的_世间化_与_世俗化_程曦

佛教的_世间化_与_世俗化_程曦

2007年 第5期兰 州 学 刊N o.5 2007 总第164期L an zhou xue kan G ene ra.l N o.164 哲学研究佛教的 世间化 与 世俗化程曦(安庆师范学院 人文与社会学院,安徽 安庆 246011)[摘要] 世俗化 (Secu l ar izati on)可分别从社会的方面和宗教的方面看,佛教的 世俗化 是指佛教从传入中国后,在中国传统儒学的文化背景和内外压力下越来越重视世俗的倾向。

佛教的 世俗化 同其 世间化 理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这两个概念的解析和区分有利于我们对佛教史及当前佛教界的某些实践进行反思。

[关键词] 佛教;世间化;世俗化;人间佛教;宗教社会学[中图分类号]B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92(2007)05-0046-03作者简介:程曦,男,安徽枞阳人,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副教授。

社会学上的 世俗化 (Secu larization)概念,常被用来说明社会及其各个领域和集团摆脱宗教影响的过程。

英国社会学家马丁(D av id M a rti n)于1978年在伦敦发表的 世俗化总论 (A G enera l Theory of Secu l ar izati on),就是在此意义上使用 Secular-i zati on 一词的,他用三种基本因素的影响来说明在某一个国家里存在还是不存在 世俗化 ,这三种因素即:在这个国家存在不存在宗教垄断、一定宗派的特征、国内有无促使世俗化的内部社会冲突或妨碍世俗化的外部冲突(如争取独立的斗争)。

但也有学者侧重于从宗教的角度来考察宗教本身的 世俗化 问题,如现象学派的社会学家贝格尔(P eter L.Berge r)和鲁克曼(Tho m as Luck m ann)通过研究,指出美国存在着 潜在的世俗化 ,主要表现为教会活动 不洁净 ,即教会把注意力从崇拜活动问题转向到儿童教育、青年闲暇组织和慈善事业等方面的问题上。

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

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

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现代中国对佛教的批判与反批判20世纪的中国佛教,可以说是在不断的反省中渡过的。

高僧大德、佛教学者,始于对宋元以降佛学传统的检讨反省,继而对中国佛教屡屡发出严厉的批评,借印度佛教的正统来贬抑中国佛教的传统。

譬如,支那内学院的欧阳竟无说:“自天台、贤首等宗兴盛而后,佛法之光愈晦。

”[1]日本学者甚至提出“批判佛教”一词,加强了对中国佛教传统的批评力度。

站在新世纪的入口处,我们也要对这股批判之风作出某种反省:一、从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有没有改变佛教的根本大义?二、从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有没有特定的历史语境?通过对“大乘佛教三系说”和“中国佛教史三期说”的诠释分析,本文提出“哲学的非整体性尺度”和“史学的整体性尺度”,试图重新估价中国的传统佛教。

一、“批判佛教”的焦点从南北朝末年开始,约在6—8世纪二百年间,中国的佛教形成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宗派。

一般认为,中国佛教有八个宗派,即天台宗、华严宗、三论宗、法相唯识宗、禅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

这些宗派的出现,使佛教从一种外来宗教变为民族宗教,从印度佛教变为中国佛教,乃至于现代的许多中国人不知道佛教原来属于外国文化。

从宗教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无疑是成功的。

但在20世纪的批判佛教看来,中国佛教的成功,正好暗示了印度佛学在中国的失落。

这种局面,被台湾佛教学者蓝吉富称为“现代中国佛教的反传统倾向”。

[2]欧阳竟无(1871-1943年)和太虚(1889-1947年),在中国近代佛教史上堪称“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分别领导了支那内学院和武昌佛学院,培育了大批佛学研究的专门人材。

有感于中国佛教当时的种种积弊,他们致力于佛法的改革与振兴,寻求一种能够适应时代、契合众生机缘的新佛教。

欧阳竟无认为,佛法的复兴,必须要通过唐宋以后逐渐失传的法相唯识学,回归印度佛学的正统;太虚认为,佛法衰微的原因,是长期以来重消灾超度的鬼神化倾向,因此他要建立不重鬼神而重人乘的“人生佛教”。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

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

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

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

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

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中国的宗教艺术及其世俗化

中国的宗教艺术及其世俗化

中国的宗教艺术及其世俗化摘要: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

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

为了推销教义并使其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宗教还要有意识地与世俗社会相适应,并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

宗教艺术作为宣教辅教的一种方式,在世俗化这一点上也就首当其冲,而且最为突出。

关键词:宗教艺术佛教中国世俗在原始时代,原始部落的人们给一切不可理解的现象都凭空加上神灵的色彩,一切生产活动也都与原始崇拜仪式联系在一起,如狩猎前的巫术仪式、春播仪式、收获前的祭新谷仪式等等。

像这样的原始宗教活动中一些带艺术性的仪式就是最早期的宗教艺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类进入了理性思维的阶段,生活的世界里不再完全是神话的世界,艺术的世界中也不再完全以表现神灵为目的,表现世俗的生活为艺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更为广义的宗教艺术一般包括宗教经典与宗教仪式中文学色彩较浓的神话传说、故事,虽然在宗教经典中许多故事采自民间,但是由于他们已经融入了宗教经典中,而且是用来宣传宗教教义,为宗教服务的,就应属于宗教艺术,像佛经《杂譬喻经》、《百喻经》中的许多民间故事就是如此,其故事结尾往往要点名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或劝人改恶从善,或告诫人验收教规,或宣扬佛的神明与智慧等等。

借用艺术形式宣传宗教教义、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小说、诗歌、绘画、喜剧等,有些不一定描写宗教题材,但却宣传了宗教教义,为宗教崇拜服务的,也属于宗教艺术。

另以外还包括与宗教教义、宗教仪式紧密结合的宗教建筑、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和宗教雕刻。

就宗教艺术成分而言,其中宗教的意义是主要的,艺术的成分是次要的,单是恰恰是这次要的成分,使宗教教义的渗透力、影响力得以增强,使宗教艺术变得活泼而又生气,也使宗教艺术更加靠近现实世界。

从宗教的目的与要求看,宗教总是把天国的神圣与现实的世俗对立的。

宗教所孜孜追求的就是要灭绝世俗的享受,宣传的是尘世的琐微与卑下,以衬托出天国的神圣与美好。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刘延刚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

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

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一宗一派,而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成为“台、贤并治”,“禅、净兼修”的一代高僧的圆瑛大师和才艺超群,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而声名远播的弘一大师,这些近现代史上的佛门弟子都为佛教的现代化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佛教在民国年间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建立现代佛教组织,兴办佛教学校,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开展佛学研究,发行佛学刊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佛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尤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并为之建立起体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现代佛教改革大家太虚法师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

略论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人间佛教”
[ 图分 类 号 ] 9 8 中 B 4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文章 编 号 ] 0 8 7 7 2 0 ) 2 0 9 — 4 1 0 — 6 2( 0 6 0 — 0 9 0


问 题 的 提 出
以上 四 种 ( 别 是 第 一 和 第 二 种 观 点 ) 世 俗 化 的 概 括 多 特 对 采 用 描 述 的方 式 。世 俗 化 含 义 涉 及 的 问题 主要 是宗 教 的含 义 以及 宗 教 在 社 会 中 的地 位 。 以说 , 俗 化 含 义 的基 本 立 可 世 足 点在 于 ,宗 教 对 社 会 其 它 领 域 的影 响 程 度 以及 所 引起 的 自身在 社 会 中地 位 的变 化 。 此 , 术 界 对 世 俗 化 的 界 定 主 因 学
与 非 宗 教 领 域 的相 互 作 用 在 宗 教 发 展 史 中 是 长 期 存 在 的 , 如 佛 教 刚 刚产 生 时 , 它主 要 代 表 刹 帝 利 和 吠 舍 种 姓 利 益 , 但 它 认 为 四种 姓 都 可 入 教 , 就 促 进 了佛 教 的生 存 活 力 。 为 这 因

革 囊理 =太学 学 赧 ( i = 社会科学版 )
N o . 21O6 2 0 I
史 来 看 , 教 和 理 性 、 学 绝 不 仅 仅 是对 立 的 关 系 , 一 点 宗 科 这
别 以及 中道 的论述 集 中体 现 了出世 与入世 的统 一,这在 《 维摩 诘经》中表现 得很 明显 , 《 在 中论》中更有 “ 檗与 涅
1 世 俗 化 含 义 的 基 本 立 足 点 。对 于 世 俗 化 是什 么 , . 学 术 界 还 未 达 成 一致 。 观 对 于 世 俗 化 的界 定 , 们 可 将 之 分 综 我 为 几 种 类 型 : 是 神 圣 的对 立 面 。 国 的 宗 教社 会学 家杜 尔 一 法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_唐忠毛

JO URNAL O F EAST CHINA NO 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6,2013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唐忠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暨社会发展学院民俗所,上海,200062)摘要:“人间佛教”自太虚首倡,经印顺、赵朴初等人的发展,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思潮及其谋求自身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发展路径与实践模式;但是,在当下人间佛教的发展过程中,围绕“世俗化”问题也产生了诸多的争论与质疑。

究其原因,不仅因为“世俗化”一词本身充满了歧义,同时也因为不同的论者在使用“世俗化”一词时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和具体语境。

有的论者在言及中国佛教“世俗化”时,仅局限于中国佛教自身的汉语历史语境,而无视现代性理论提供的宏大背景与视野;有的论者则立足于西方宗教社会学的立场,而无视中国佛教与西方宗教形态的差异性;而有的论者则持受世俗化与宗教性两相对立的立场;等等。

因此,澄清“世俗化”一词的概念史背景与不同言说语境,进而对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有关“世俗化”问题进行辨析、澄清,不仅有助于人间佛教的理论建设,也有益于中国佛教的未来发展。

关键词:人间佛教;世俗化;商业化;庸俗化一“世俗化”的概念史背景及其不同语境“世俗化”(secularization )一词是当下宗教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概念,但也是颇为混乱且充满歧义的一个概念。

事实上,很多论者在使用这一词语之前并未厘清其概念史的复杂内涵与具体语境。

首先,在西方宗教历史与社会语境中,“世俗化”一词有着极为复杂的演化过程,它最早出现于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Peace of Westphalia )中,指把原先由教会管辖的土地转移到由非宗教的世俗政权管辖。

其后,世俗化也指向教会恩准圣职人员重返世俗以及将原先由教会管辖的部分事务交由世俗政权管辖,在此,世俗化主要指向宗教在社会、文化或政治上的隐退。

社会学视角下的佛教文化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佛教文化问题

社会学视角下的佛教文化问题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它涉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精神和心理问题,对人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佛教文化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探讨佛教文化问题。

一、佛教文化的传播和演变佛教文化从印度传入中国,随着历史的演变,它逐渐形成了中国式的佛教文化。

从唐代开始,佛教文化在中国经历了一个高峰期,产生了许多佛教艺术,如佛像、佛塔、佛经等。

这些都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演变。

但是,佛教文化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些困难。

例如,明朝时期由于一些官方政策的影响,佛教受到了打压。

同时,佛教在华夏地区也经历了一些变形和世俗化的过程。

例如,千佛山脚下的牛首山佛教文化区,它在佛教发源地印度无法想象的繁荣,但在中国就发生了一些市井化的状况,出售佛教文物,令人遗憾。

二、佛教文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从社会学角度来探讨,佛教文化和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教文化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同时,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佛教文化的演变。

例如,唐代的中国,由于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佛教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同时,佛教文化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佛教宣扬的是仁慈、慈悲、智慧和平等的思想,可以为社会建设和谐的文化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此外,佛教文化还可以推动社会道德的提高,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道德保障。

三、现代社会的佛教文化问题现代社会的佛教文化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它涉及到了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文化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例如,佛教的世俗化问题、佛教观念与现代科技的关联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现代社会的佛教文化问题,也让佛教文化面临着一些新的机遇。

例如,佛教文化的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推广佛教文化,传达佛教智慧。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佛教文化也可以更好地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四众生活式,让佛教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

结语佛教是一种很有哲理的宗教,它有着很大的智慧和魅力。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

佛教的中国化与现代民间佛教运动一、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现在我们先谈第一点,佛教中国化的途径和规律。

我们知道佛教诞生在2500年前的印度,在今天的尼泊尔境内,大体上在2千年前方面进入了中国。

关于佛教进入中国的说法有很多说法,最常用的是两条史料,一个是在公元前2年,西汉末年的汉明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

还有佛教界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在公元后65年,就东汉明帝的《永平求法》到现在已经2千多年了,有2千年历史了。

佛教为什么传入中国呢?我们刚才讲过,我们曾经引述过《法华经》里面的一段话,佛是为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也就是说为了使我们中国人也能开启佛的智慧成为一个有觉悟的人。

曾经有人在全国政协,当时赵朴初会长曾经请了一位离休干部当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他到全国政协去讲课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世界三大宗教进入中国的途径是不一样的。

他说佛教是中国的皇帝请进来的,基督教是洋枪洋炮打进来,而伊斯兰教是做买卖买进来的,所以佛教是中国人请进来的这一个事实,表明中国社会需要佛教,而且重智慧、重解脱实践的那个出事情的佛教,恰恰能够弥补我们中国思想、中国宗教的不足。

我们知道中国的宗教,中国固有的宗教是儒教与道教,我们看儒教的教主孔夫子有一句名言叫,“不知生焉知死,不知人焉知鬼”,所以他强调做人世间的工作,强调的是宗法制社会的现实的伦理。

但是人跟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有思想,而思想的本质是在于它的永不满足的追求,他要探索他所不知道的一个无知不可知的世界。

人死后到底会变成什么样?会到哪一种世界,这在哲学上有很多很多种说法,所以死后的世界和人死后的存在,虽然是我们讲不清楚,但是恰恰是我们人所要探索的最终的神秘。

所以这个佛教它比较圆满地解释了用它的三世因果论圆满地解说了我们人从何来、死到何去,所以他能够弥补我们中国宗教、中国思想的不足。

这也就是佛教为什么在中国2千年发展历史中能够传播、能够发展起来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他能弥补我们中国思想的不足,而且在2千年发展过程当中,佛教从一个外来的宗教最后成为一个中国的本土中国,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传入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样。

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与中国其他宗教对话等角度来谈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佛教进入中国后不仅发扬光大了自己的信仰,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文化遗产。

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网络舆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是其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其道德伦理的传递上。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普及了一系列的道德教义。

佛教的道德源于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中国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观。

比如,佛教的教义强调无我、法空、因缘等观念,即说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生命和物质是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因此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不伤生,不妄语、不妄想、不妄行,这些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完成人道主义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影响和参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一整套的经文、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

比如佛教强调慈悲心,鼓励人们向低落的社会阶层提供援助和关注,这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正义意识和人文精神,这种传统的价值意义贯穿在许多中国社会制度中。

二、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最早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那个时候,佛教的宗教教义被看做一种与传统儒道思想相异的东西,而且被一些人视为异端、危害社会的东西。

然而,随着汉朝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唐朝时期,佛教在文化、艺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佛教世俗化浅思

佛教世俗化浅思

佛教世俗化浅思打开百度百科名片――宗教信仰,我们可以看到宗教信仰是指信奉某种特定宗教的人们对所信仰的神圣对象(包括特定的教理教义等),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

这种思想信念和全身心的皈依表现和贯穿于特定的宗教仪式和宗教活动中,并用来指导和规范自己在世俗社会中的行为。

它属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

在一次我们鉴真学院举办的鉴真文化讲座中,我第一次听到了“佛教世俗化”这个词。

记得那时南大的李商全教授说;“我们汉传佛教的东西两边各有一个世俗化的佛教!”当时我对“佛教世俗化”这个概念并不是很了解,在后来的修学过程中,也渐渐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

所以我把自己的一些看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有时候人们常常会把信仰佛教同迷信混在一起,事实上佛教反对迷信。

而迷信经常会借用宗教的外衣,来掩饰自己的愚昧。

佛教内部产生过科学家,有的科学家也信仰佛教。

正如圣严法师在《正信的佛教》中所说:“佛教的本质,并没有正信和迷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

”即便如此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还是经常会把佛教与科学对立起来,认为佛教就是迷信,认为科学才是真理。

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有很多,有佛教内部信徒包括外部民众对佛教的错误认识,以及历史上佛教曾作办统治者麻醉人民思想的工具,甚至包括寺院土地经济高度发展时期寺院对佃户的压迫等等。

这一切都造成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依然对佛教产生诸多误解。

纵观世界历史,统治者们的工具不仅限于佛教,况且真的能被利用的只是人民迷信的心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教。

首先对于我们佛教徒来说要明白,什么是佛教?如果连这个都搞不懂,又怎么能去谈信仰佛教呢?《佛学大辞典》的解释十分精辟“佛之教法也”。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佛陀所创立的宗教,也可以理解为佛陀的身传言教。

我个人把它理解为信众对佛法真实性的认同,以清净比丘为主导,由七众弟子组成的宗教团体。

在佛教内部由于所持戒律不同分为七个等级,分别为比丘、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

中国佛教的特色中国佛教的特色佛教中国化既体现着佛教在异域文明中的自我调适能力,也体现着中华文明吸收和转化外来文化的智慧和胸襟。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佛教的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既是对传统儒道文化的批判也是对儒道文化上的深刻吸收。

当其传入中国之后,为了在中国得到发展,首先使自己中国化,从而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教义结构和宗派体系,在不断去粗取精的发展过程就形成了世俗化、简易性和圆融性,更好的发扬了佛教的根本精神,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国家建设,使佛教更好地与中国国情、中国社会,中国人民相适应,在中华文化结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

一、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中国佛教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基本精神,同时又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为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在漫长的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佛教形成了它不同于印度佛教的思想特点,世俗化就是其中之一。

世俗化是指宗教界面对社会环境的冲击,佛教在社会中地位和作用的变化的趋势。

它反映了宗教自身的调整功能以及宗教和外界的交互作用,在本质上意味着为了宗教神圣性的有所作为。

印度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和中国佛教为佛教世俗化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撑和良好的土壤。

如何合理地把握出世和入世的关系在新世纪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时代课题。

对于出世和入世,我们知道佛教产生于现实而超脱于现实,并为现实服务。

一方面,佛教的现实基础决定了佛教不可能具有绝对的超然性。

另一方面,佛教的超然性又是佛教之所以成为宗教的标志之一。

这就决定了佛教对出世和入世的态度必须有某种指导原则。

同时,佛教在面临外部冲击的情况下会相应地做出反馈并调整和外界的关系,这种调整涉及到佛教自身的主动调整和向外的被动调整。

中国佛教强调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的众生平等说,鼓励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解脱,这既是对佛陀基本精神的继承和发挥,也特别反映了中国佛教对个人道德完善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从禅宗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尝试及其文化意义

从禅宗到人间佛教——中国佛教的“人间化”尝试及其文化意义

教实践上都融入社会、 利益社会 , 就是人间佛教。
佛教界一般认为 ,人 间佛教” “ 思想是早在佛陀时代 就已经有的“ 根本思想” 高僧大德都以“ 出人间” 即 ; 佛 , 佛 出生在人间, 修道在人 间, 成佛在人间 , 弘法在人间等
宗教都是一个与神圣事物相关 的信 念与实践 的统一体
种具有指导性意义的观念被提出、 并形成其特有的一套
理论 体 系, 不过 是最 近 六 十年 来 的事 ; 虚 ( 89— 太 18
14 )印顺 (96— 05 、 97 、 10 20 ) 赵朴初 (97— 00 、 10 20 ) 星云 (97一) 12 等高僧大德 , 都是此中骁将。 太虚被台湾 比丘尼 释昭慧称 为“ 人间佛 教的播 种
略》 印顺 已经构筑 了相当完整和精密的人间佛教思 中, 想体系, 他认为: 佛教原本就是“ 人间佛教” 佛陀诞生在 ,
人间, 成遭、 说法、 涅檠, 无一不是在人间。佛教未来的前 途, 也必然是要 回归到 “ 人间佛教” “ ; 神化 ” 佛教、 鬼 “
察, 第一次真正把佛陀从 “ 彼岸” 回人间的是禅宗 , 迎 或 者说 , 产生于七世纪、 后来成为中国佛教主流的禅宗是
【 中圈分类号]B. 9
【 文献标识码】A
【 . 文| 编号】1 8 55 【06 0 - 02 o 【 0 — 95 20 }4 06 一 4 0
乐有情” 就是人间佛教 ; , 通俗地说 , 在宗教教义上 和宗
宗教是人类社会 发展到 了一定文 明阶段 的产物。
马克思说 :人创造 了宗教 , “ 而不是宗教创造 了人” <‘ (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 育》 E・ 导 ), 涂尔干也认为, 任何
中 共 四 川 省 委 党 校 学 报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

人间佛教发展过程中的世俗化问题辨析的报告,600字
人间佛教是一种有深厚宗教文化底蕴的宗教,也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与世俗化几乎无可回避的矛盾关系。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人间佛教几乎以本宗教的形式融入到世俗文化体系中,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佛教文化——着重从超越物质世界解脱苦难的“涅槃观念”出发,既吸收了世俗文化中的思想内容,也强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大精深”理念。

人间佛教的世俗化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会中的民俗化,表现为把佛教的“禅宗快乐”、“宗教仪式”等混入游山玩水、宴会等民俗活动之中,甚至有时以此为主题作为寺庙及道场的活动,形成了一种宗教性的文化气息。

例如,清明节和佛诞等大型佛教节日,在具体的活动内容中夹杂着民间习俗,比如飞香谷、神仙考等历史悠久的佛教活动,融入了当地民间习俗。

二是佛教支持的宗教商业。

佛教有一种特殊的宗教商业模式,是为佛教设立的“寺庙类似公司”,寺庙及道场以营业经营为主要营利模式,以宗教活动为补充,这种商业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佛教的形象,将佛教融入到了世俗的领域。

从以上分析可知,在发展的过程中,人间佛教与世俗化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两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佛教可以吸收世俗文化的元素,同时也会携带着世俗生活的特点出现。

根据以上分析,人间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应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坚持
宗教信仰原则,尊重宗教文化传统;二是掌握世俗文化特征,找出适合佛教发展的现代内涵。

只有在保持宗教信仰原则的前提下,以拓展宗教世俗文化的思维方式,以及体现现代宗教文化的新内涵,才能使佛教在当今的现代文化大环境中得以真正融入,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价值。

中国佛教教义传播过程中的俗化现象探讨

中国佛教教义传播过程中的俗化现象探讨

中国佛教教义传播过程中的俗化现象探讨中国佛教教义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俗化的现象。

俗化是指一种概念或思想被简化或淡化,变得接近于社会习俗或大众文化。

这种现象在佛教教义的传播中比较常见。

本文将就中国佛教教义传播中的俗化现象进行探讨,并举出五个例子来证明。

一、价值观的变异佛教教义中强调爱心、同情心、慈悲心、善良心,这些都是人类的基本情感,与人类的道德伦理是紧密相连的。

但在传播过程中,这些观念也受到了一些变异。

比如,有些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标榜自己有慈悲心,但实际上却不是如此。

二、信仰含义的滑动佛教教义最重要的内容是追求真理和境界的自我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要达到超脱世界和低级冥想的目的。

但在一些地方,教义的含义却发生了滑动。

例如,佛教教义中的“念佛”、“持咒”等祷告形式,本意是认识自心中的佛性,达到一种了解自我并且超越自我,清净自心的境界。

但是,有些人却将念佛、持咒作为一种“灵验”、“神奇”或“仙术”的手段来用,从而走向迷航。

三、仪轨崇拜在佛教的传统仪轨的习惯性中,一些仪轨把信仰、崇拜和礼仪放得比较重。

这些仪轨包括了礼佛、还愿、香火、求福等等。

传统的仪轨不可避免地谱写了很多的佛教民间的风俗习惯,而这些民间习俗与佛教的教义实践发展出了一种独特的结合。

可是,有些人也将这种仪轨崇拜理解成了一种无理有据、迷信的行为。

四、跟风效应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佛教的信仰现象也呈现出了新的风貌。

佛教的一些佛教传统和崇拜互相排斥的现象,意味着一些佛教的信仰被深度跟随,而且被直接使用在现代生活当中。

于是,跟风效应也成了俗化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五、婚姻和家庭中的俗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婚姻和家庭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在佛教的传统信仰中,婚姻和家庭相对比较小。

但在佛教教义传播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婚姻和家庭的共生,这有损了佛教的精神内核。

以上五种例子都表明,在佛教教义传播过程中,俗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而且这种问题的存在,也正是中国佛教教义传播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古代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代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宗教多元,既有本土的道教和儒教,也有外来的佛教和伊斯兰教,而与宗教相对应的就是世俗,即日常生活中的事务。

在古代中国,宗教与世俗的关系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宗教是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方面的文化密切相关。

本文将从道教、儒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四个方面分析宗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

道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道教是中国原始的宗教之一,在古代中国历史中具有很高的地位。

在古代中国,道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

一方面,道教为一些世俗事物提供了一些信仰和指导,比如在道教中所强调的保持身体健康和精神平衡等,这些都对人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帮助。

另一方面,世俗活动也常常与道教的实践相结合,例如在古代的道教寺院中会举辟谷、修炼等道教仪式,这些活动是与世俗事务密切相关的。

因此,道教与世俗关系的重点不在于它们彼此的对立,而在于相互渗透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儒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儒教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和文化传统,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主流宗教。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中,儒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比道教更加密切,并且更加趋于世俗化。

在儒家的思想中,人的生活需要按照原则、规范和制度来管理,以便使社会保持秩序和和谐。

因此,许多儒家的思想在世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礼仪、道德、官制、法律等。

另外,儒教的精神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体现和应用。

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儒教是整个文化系统的基础和主导力,是稳定和发展中国古代社会的关键因素之一。

佛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历史比道教和儒教要晚,但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佛教与世俗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交融的关系。

佛教为中国古代社会带来了一些新的思想、倡导了生命的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并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艺术美学等方面。

同时,佛教的很多实践,例如冥想、禅修等,同样对世俗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不过,由于佛教强调世俗和出世的分别,它与世俗之间的关系总是比其他宗教更为独特一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 ar 20 6 . 0
Vo . 4 No 1 I2 .
略论 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与“ 间佛教 ’ 人 ’
宇恒伟
( 西北 大学 中东研究所 , 陕西 西安 7 0 6 ) 1 0 9
摘 要 : 俗化 指 宗教 面 临外部 环境 的冲 击 , 世 而在 社 会 中地 位 和 作 用 的 变 化 。 它 反 映 了 宗教 自身 的 调 整 功 能 以 及 宗教 和 外 界 的 交 互 作 用 , 本 质 上 意 味 着 宗教 神 圣 性 的 弱 化 。 度 佛 教 特 别 是 大 乘 在 印
程 度上将 宗教 和理性对 立起 来 。三是 宗 教与社 会其 他领 域 的分离 以及 由此而 引起 的对其 他领 域影 响 的 减弱 或控 制程度 的弱 化 。诸多 学者对 世俗 化 的界定
多 以此为视 角 , 彼得 ・贝格 尔 、 如 伯杰 就是 其 中 的代
表人 物 。四是美 国学 者席 纳尔 的观点 。他将 世 俗化 的含 义 归为 六 种 : 宗教 的衰 退 , 指宗 教 思想 、 即 宗教 行为 、 教组 织失 去其 在社 会 中的重 要地 位 ; 教 团 宗 宗
面 。法 国宗教 社会 学家 杜尔 凯姆 和美 国宗教 社会 学 家 彼得 ・ 贝格 尔就 持这 种观 点 。杜 尔凯 姆认 为 , 神 “ 圣” 是宗 教 观 念 的根 本 标 志 , 之 相 对 的则 是 世 俗 与
化 。二是 理性 化 的对 立 面 。以德 国学者 马克斯 ・韦
的作 用 和影 响一步 步减 小 。如 何处 理 宗教 与社会 的
倾 向即宗 教与 非宗 教领 域 的相互 作 用在 宗教 发展 史
中却 是长 期存 在 的 , 如佛 教 刚刚 产生 时 , 它主要 代 表 刹帝 利 和 吠舍 种姓 的利 益 , 且 认 为 四种 姓 都 可 入 并 教 , 就促 进 了佛教 的生 存 活力 。 这 因为社会 意 识是 根 植 于社会 存 在 中 的 , 虽然 不 同 的社 会 意识 和 社 会存 在 的关联 程 度 有所 差 别 , 宗 教 产 生 和发 展 的 生 长 但 点仍 在于 现实生 活 。有些 学 者指 出世 俗化 并不 是 一
维普资讯 htt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 0 6年 3月 第2 4卷 第 1期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J u n l fTay a ie st fTe h oo y S ca ce c sE iin) o r a iu n Unv r i o c n lg ( o i1 in e dto o y S
佛 教 和 中 国 佛 教 为 佛 教 世 俗 化 提 供 了 理 论 上 的 支 撑 和 良好 的 土 壤 。 “ 间 佛 教 ” 佛 教 世 俗 化 作 了 人 对
某 种 程 度 的 修 正 并 成 为 新 时 期 佛 教 发 展 的 主 流 , 如 何 合 理 地 把 握 出世 和 入 世 的 关 系在 新 世 纪 仍 但 然 是 一 个 巨大 的 挑 战 和 时代 课 题 。 关 键 词 : 教 ; 俗 化 ; 间 佛 教 佛 世 人 中图分类 号 : 4 B9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95 3 (0 6 0 — 0 70 1 0 —8 7 2 0 ) 10 6 — 4
种全 球化 趋 势 , 并举 例 哪个 国家 或 哪个 地 区的 宗 教
体 的价值 取 向从 彼 岸 向此 岸 的转 化 , 即宗 教从 内容
到形 式都 变得 适 合 现代 社 会 的市 场 经 济 ; 教 与社 宗 会 的分 离 , 教变 成纯 私人 的事务 ; 教 的职能 被各 宗 宗 种“ 主义 ” 取代 ; 会逐 渐摆 脱神圣 特 征 , 自然 成分 社 超 减 少 ; 神圣 ” “ 社会 向“ 俗 ” 世 社会 的转 化 。 ] [ 以上 四种 1
绝 不 仅仅 是 对立 的关 系 , 一点 已经 得 到 很 多学 者 这
的认 同 。 俗化倾 向在本质 上 意味 着 , 世 宗教 在 和社会
描述 的方 式 。世俗 化含 义涉 及 的问题 主要是 宗教 的
的交互 作用 中神 圣性 的减 少 。世俗 化 作为 一种 全球


问题 的提 出
含 义 以及宗 教在社 会 中 的地位 。 以说 , 俗化 含义 可 世
的基本 立 足 点在 于 , 教 对 社会 其 他 领 域 的影 响程 宗
度 以及所 引起 的宗 教 在社会 中地位 的变化 。 因此 , 学
1世 俗化 含义 的基本 立 足点 。对 于世俗 化是 什 .
( 特别是 第一 和第 二种 观点 ) 对世 俗化 的概 括多 采用
不仅没 有 衰落 的迹 象 , 呈 现 出一派 繁荣 气象 。 者 还 笔
认 为 这是 将 世俗 化 作 为 理性 、 学 的对 立 面 来 理解 科
的 , 在 范 式 上 预设 了世 俗 化 和理 性 、 学 是 对 立 即 科 的 。实 际上 从宗 教发 展历 史来 看 , 宗教 和理 性 、 学 科
关 系成 为如何 对待 世俗 化 的关键 。 2 世 俗化 是一 种全 球化 趋 势 。虽然 “ . 世俗 化 ” 于
伯 的观点 为代 表 。他认为 “ 理性 化 ” 是摆 脱巫魅 的活
动, 这种 活动 与宗教 活动有 很 大 的差 别 , 这就 在很 大
l4 6 8年才 被作 为 一个 概念 正 式使 用 , 是 世俗 化 的 但
么, 学术 界还未 达成 一致 的认 识 。 观对 于世 俗化 的 综
术 界对世 俗化 的界 定 主要是 从 宗教 于社 会 的作 用着 眼的 。世 俗化 意 味着 宗教 与世 俗生 活 的分离 程度 变
大, 表现 在宗教 在 社会 中占有 的领域 越来 越 小 , 宗教
界定 , 我们 可 将 之分 为 几种 类 型 。一 是 神圣 的对 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