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与冷战

合集下载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主题48美苏争锋(两极格局、冷战)
在战争期间英美苏三 巨头开会时,丘吉尔 坐在斯大林和罗斯福 中间,他曾诙谐地说 道:“我一边坐的是 饥饿的俄国北极熊, 一边坐的是强悍的北 美野牛,被他们夹在 中间的是可怜的英国 小毛驴”。
雅尔塔三巨头会议
“冷战”的概念(Cold war)
• 是指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之间展开的 除战争以外的政治、军事、外交、意识形 态、经济等方面的较量和对抗。
局 部 热 战
美苏全球对抗的冷战格局
二. “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
表现一、美苏之间——军备竞赛
项目 原子弹
热核炸弹 洲际弹道导弹(ICBM ) 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 多弹头导弹(MRV) 反弹道导弹(ABM) 多弹头分导式导弹(MIRV) 远程巡航导弹
全面冷战
苏联(年)
1949 1953 1957 1968 1968 1968 1975 1984
1949年, 美国 、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国家 的代表在 华盛顿 集会,签定了《 》, 北大西洋公约 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约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全球的得力工具,它是遏制 苏联的 军事政治 集团。
知识小结
对象: 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美 国 的 “ 冷 战 政 策 ”
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 形式: 形式,进行遏制 杜鲁门主义 (全面开始)
美国(年) 1945
1952 1958 1960 1966 1972 1970 1982
-------- L· S· 斯塔夫里阿诺斯(L· s· stavrianos) 《全球通史》(下)
表现二、德国分裂——柏林墙
全面冷战
柏林墙于1964年建成。 柏林墙全长169.5公 里。沿墙修建了253 个了望塔、136个碉 堡、270个警犬桩。 此外,还有一接触时 就会发出信号的铁栅 栏119.5公里。

世界新格局:冷战与两极

世界新格局:冷战与两极

建立 时间
组成国家
性质
军 事 政 治 集 团
美国为首的 西方12个国 1949 家(资本主义 国家) 苏联为首和7 1955 个东欧国家 (社会主义 国家)
北约主要集中在西欧和南欧,针 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 华约主要集中在东欧和苏联,针 对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是同北约 抗衡的欧洲军事集团。
思考:北约和华约组织成员主要集中在什么地 二战后欧洲政治军事集团的分布 区?针对的是什么地区或国家?
(2)《雅尔塔协定》
内容: ⑴美、苏、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以消灭法 西斯主义及重新发动战争的一切条件; ⑵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 战; (“外蒙”独立合法化,旅顺、大连被苏 军租用30年。) ⑶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 法为安全理事会常任国,并拥有对安全理会的 否决权。 (4)以美、苏为主角,重新划分势力范围。
练习:
1、 “铁幕演说”是冷战开始的重要标志,发表这一演说 的是( B )
A、美国的罗斯福 C、苏联的斯大林 B、英国的丘吉尔 D、法国的戴高乐
2、“雅尔塔协定”是建立在: ( B

A、美英两国实力均势基础上的 B、美苏两国实力均势基础上 的 C、美强苏弱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
D、苏强美弱的力量对比基础上的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 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 雅斯特,一幅横贯欧 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 落下来,在这条线的 后面,座落着中欧和 东欧古国的都城华沙、 柏林、布拉格、维也 纳、布达佩斯、贝尔 格来德、布加勒斯特、 和索非亚——所有这 些名城及其居民无一 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 围之内。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的里雅斯特。 什切青——波兰的西北部 ;里雅斯特——意大利的东北 部。
思考:根据北约的有关规定,说说北约组织的 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重点 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重点 总结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知识要点第一课战后世界格局“两极”与“冷战”1.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并签定了雅尔塔协定,这次会议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联合国——1945年成立,安理会会常任理事国有中、美、英、法、苏(俄),宗旨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2.为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与苏联的战时同盟,转而反苏、反共,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建立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国家建立针对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冷战”即美国要采用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政策);20世纪50年代美苏的军备竞赛;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1961年柏林墙的修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末。

殖民体系的瓦解与各国的现代化追求4.二战后,最具世界意义的变化之一就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20世纪40年代,亚洲首先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浪潮。

亚洲最大的殖民地国家印度的独立对帝国主义殖民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五六十年代独立运动席卷非洲,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殖民时代的终结。

5.1955年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周恩来出席了并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国家间都应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次会议表达了获得独立的亚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运的共同愿望。

(亚非会议是独立后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地区重大问题的国际会议)6.二战后,各国对现代化的追求,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现象。

第18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第18讲+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课件--2023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
1.冷战发展: 第二次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这两次危机虽然没有达到局部热战的程度,但 它们所带来的战争特别是核战争的风险是空前严重的。
2.多极力量成长 (1)表现
①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欧洲共同体 的成立和发展, 日本 经济的“起飞”及
其要成为“政治大国”的追求,表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逐渐分化。西欧和日 本逐渐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
1989 -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华约解体,雅尔塔体系崩溃,两极格 局基本解体。1991年12月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彻底瓦解。
”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消极:1、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 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为两部分。 2、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 的威胁之下。 3、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 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积极:1、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 的世界大战。 2、客观上也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解析:D 从材料“美国中央情报局竭力推崇该画派,并资助其在海外展览, 以显示自由、个性的表达”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利用纽约画派自由创作的风 格,进行对外宣传,意在渗透其崇尚自由、民主的思维,反映出美国政府借助 艺术领域渗透冷战思维,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各国民众的态度,排除A项;纽 约画派本身并没有意识形态色彩,只是美国政府利用其进行宣传,排除B项;美 国政府旨在利用其进行冷战对抗,排除C项。
(5)冷战的原因 ①根源:美苏两国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截然对立。 ②二 战 结 束 后 , 美 苏 丧 失 合 作 基 础 。 ③ 美苏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急剧膨胀,将苏联视为其建立世界霸权的最大障碍。战后 的苏联希望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恢复经济,发展社会主义。苏联极其关心自 己的安全,特别是西部边界的安全,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发生尖锐 矛盾。) ④ 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时期是20世纪下半叶国际关系中一个重要的时期,特点是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大超级强国之间的对抗。

冷战期间,世界呈现出两极格局,即东西方阵营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的明显对立。

本文将探讨冷战对两极格局的影响,并分析其历史背景、原因和特点。

一、冷战背景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美苏两国实力迅速崛起,分别代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区域势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对立。

随着争夺欧洲势力范围、经济实力竞争、核武器军备竞赛等因素的加剧,冷战逐渐形成并持续了几十年。

二、冷战两极格局的形成1. 政治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形成了明显的政治对抗态势。

美国领导的西方阵营奉行民主自由的政治体制,国际上主张包括经济资本主义在内的自由主义,而苏联领导的东方阵营奉行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倡导国家计划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的社会主义。

2. 军事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包括核武器的研发和部署。

双方在军事领域展开持续对抗,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3. 经济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经济上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欧洲实施经济援助,扩大了其在欧洲的影响力;苏联则通过对东欧国家实施经济援助,扩大了其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

4. 意识形态对抗:冷战时期,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领域也展开了激烈的对抗。

西方民主自由的制度和文化价值观与东方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发生冲突,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对立。

三、冷战两极格局的特点1. 对抗性强: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的对抗呈现出极为强烈的特点。

双方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互相遏制和竞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区域势力分裂:冷战时期,世界呈现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之间的明显分裂。

各国在国际事务中选择站队,形成了两极格局,国际关系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对抗性格。

3. 战略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之间展开了大规模的战略军备竞赛。

探讨冷战对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探讨冷战对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探讨冷战对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冷战对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冷战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冷战对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

冷战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利益冲突。

随着苏联的扩张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美国感到了威胁,开始采取了一系列遏制苏联的政策。

这导致了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

首先,冷战导致了世界的分裂。

苏联和美国成为了两个相互对立的阵营的领导者,形成了东西方两个阵营。

东方阵营以苏联为核心,包括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中国等国家;西方阵营以美国为核心,包括西欧国家、日本和南韩等国家。

这种分裂让世界陷入了对抗与对立的状态,国际关系紧张。

其次,冷战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两个经济体系。

西方阵营推行的是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而东方阵营则实行计划经济和封闭贸易。

这种经济体系的分裂导致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分割,使得国际合作受到了限制。

此外,冷战也对世界安全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美苏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导致了核武器的大规模扩散,使世界面临了核战争的威胁。

同时,两个阵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系列代理战争和干涉行动,例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

这些战争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人道主义灾难。

冷战还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角力使得世界其他国家成为了两个阵营中的一员,被迫选择立场。

这导致了一系列政治冲突和领土争端,使得世界局势更加紧张和复杂。

同时,冷战也加速了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的解殖民和独立运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最后,冷战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美苏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导致了文化领域的分裂。

西方阵营推崇自由民主和市场经济,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而东方阵营则强调集体主义和国家利益。

这种分裂使得世界文化交流受到了限制,文化多样性受到了挑战。

总之,冷战对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与影响是多方面的。

两极与冷战1、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第二次世界

两极与冷战1、两极格局的形成原因第二次世界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三大改造及其意义。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地改革之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 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个体农户缺乏 生产工具和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也难以合 理地使用耕地、采用机械化家具。 (2)方式: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3)特点:按照自愿的原则,分散的个体农民组 织起来。 2.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成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方式:公私合营
2、冷战的表现: (1)冷战主要表现为以美苏为 首的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对峙;(2)美苏两个超 级大国之间的争夺,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 根源;(3)东西方两个军事政治集团实力相当, 谁都不敢轻易动武;(4)美苏两国都储存了大量 核弹头,彼此相互威胁;(5)经历两次世界大战 的磨难,世界人民都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另:冷战的表现事例 1)政治上:“铁幕演说”、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2)经济上:美国实行对西 欧的经济援助(马歇尔计划的提出);3)军事上: “北约” “华约”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 4)在制造 机上:修筑“柏林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5)军备竞赛上:苏联决心发展战略武器,与美国 一争高下,双方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
(4)中国为什么要组织军队入朝作战 ? 这是由当时新中国面临的周边形势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对新 中国采取“遏制”政策。朝鲜战争爆发后不久 美军就越过三八线,迅速向中朝边境推进。 如果让美军占领整个朝鲜,强兵压到鸭绿江 边,新中国势将难以安定地从事经济建设和 社会改革,国际国内反动势力的气焰势必更 嚣张。因此,抗美援朝不仅与新中国的国家 安危密切相关,也与全体中国人民的切身利 害密切相关。
第二课 共和国的风雨历程 一、巩固新生政权 1、土地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政府 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 制,消灭剥削阶级,解放农村生产力。1952 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3亿多农民分得土 地,农业生产迅速发展,当年的粮棉产量超 过历史最高水平。 (1)1950年6月30日,国家制定颁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内容:“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 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冷战期间,大规模军备竞赛和紧张的军事对峙持续了数 十年;和平两极格局时期,国际社会致力于裁军和军控 ,降低军事冲突风险。
对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反思
01
历史教训
02
冷战的历史教训是战争和对抗不可取,和平、合作与发展是实现共同 繁荣的必由之路。
03
国际合作
04
和平两极格局时期的国际合作表明,通过对话、协商和合作解决分歧 和问题,是实现国际关系稳定和发展的有效途径。
02
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
冷战结束的原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共产主义国家 纷纷转向资本主义,导致东西方政治对抗 的结束。
西方的经济繁荣和东欧国家的经济转型, 使得苏联的经济劣势愈发明显,难以继续 维持两极格局。
军事因素
外交因素
苏联在军备竞赛中耗尽了资源和经济实力 ,而美国则通过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 逐渐占据了军事优势。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汇报人: 2023-12-27
目录
•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 • 冷战结束的原因和影响 • 和平两极格局的建立 •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对比和
反思
01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起源
政治意识形态的对立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资本 主义和共产主义两大政治意识形态的 对立。
未来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
多极化趋势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随着世界各国的崛起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多极化趋势 将继续发展,国际关系将更加复杂多元。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经济全球化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利益交 融更加紧密,需要加强全球经济治理和合作。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

雅尔塔体系、冷战与两极格局及其相互关系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实验中学夏克传邮码:528100一、雅尔塔体系1、背景(1)“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原有的国际力量对比被美、苏实力均势所取代,奠定了雅尔塔体系的基础。

①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跃上了世界霸主的峰巅。

经济上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控制了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常规军力量,垄断了原子弹,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成为世界首强。

②西欧、日本等普遍削弱。

③苏联政治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影响大增,成为世界上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2)随着二战的胜利,美苏关系改变,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是主要原因。

随着二战结束,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突出,国家利益冲突加剧。

美国企图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称霸世界;苏联不屈从美国的意志,要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影响。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2、概念和内容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特别是美苏)开始按照雅尔塔等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即雅尔塔体系。

其内容主要包括: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划法西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区的疆界;建立联合国。

3、评价①实质: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实质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是美苏相互妥协的产物。

②影响:a标志着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取代,国际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B该体系倡导和平、民主原则,把苏联和美英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纳入了国际关系体系,承认了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性。

C有利于苏联和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

D它确立了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有利于苏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扩张。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1947.9成立共产党 和工人党情报局
“冷战”正式开始
经济 军事
1947年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
①时间及对象:1947年(又称为“欧洲经济援助计
委员会(形成了以苏
划”);欧洲(但东欧国家拒绝接受)②实质目的:帮 联计划经济模式为主
助西欧恢复经济,以扶持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 导的经济体系)
导致某些国家分裂,使国际关系日益恶化, 为日后地区冲突埋下了祸根(大国强权政治)
【知识拓展】冷战的表现——马歇尔计划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常
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 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国家接受了美国 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 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 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思考:两极格局下存在的四对基本矛盾:
美苏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矛盾 第三世界与霸权主义、殖民主义之间的矛盾
【读图明史】二战后美日关系的演变:
【解读】
从漫画一可以看出,二战后美日既“勾肩搭背”,“矮个子”又背后用枪,这说 明其关系是既合作又有矛盾斗争。漫画二表明了20世纪80年代,日本逐步成为世 界第二经济大国,日本在经济上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日本对美国态度逐渐 强硬。
3.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和苏联,稳定资本主义 4.冷战开始标志: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发表,标志冷战的全面开始
5.冷战的表现或措施: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5.冷战的表现或措施: 美苏冷战的重点一直在欧洲
领域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

冷战与两极格局冷战是二战后世界政治和军事格局的重要特征之一,它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所主导。

这一时期的两极格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冷战的起源、影响和结束等方面来论述冷战与两极格局。

一、冷战的起源冷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后的1945年,当时盟军和苏联红军成功将纳粹德国击败。

二战胜利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地位显著提升,两国意识到彼此之间的意识形态和地缘战略差异。

这种差异在1945年雅尔塔会议期间变得越发显著,美国和苏联在共同统一目标的基础上展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在二战期间,苏联以及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团结是为了对抗纳粹德国。

然而,战争过后,苏联统治东欧,美国在西欧逐渐扩大其经济和军事影响力。

双方对彼此的意识形态差异以及地缘战略的不同看法逐渐加深,并最终导致了冷战的爆发。

二、冷战的影响1. 军备竞赛:冷战时期,美苏两国通过大量投资军备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他们在核武器和常规军队方面的发展引发了一场全球军备竞赛。

这场竞赛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并对世界的稳定造成了巨大威胁。

2. 领土争端: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利用第三世界国家作为势力范围的争夺场所。

他们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支持不同的政府或反政府力量,导致了一系列的冲突和战争。

3. 区域冲突:冷战期间,东西方两个阵营之间的对抗造成了许多局部冲突的爆发。

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就是冷战时期的直接产物。

这些冲突加深了全球紧张局势并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破坏。

4. 意识形态对立:冷战期间,美苏两国在政治和意识形态上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被放大,并在各自的阵营中推动了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推广。

这种对立影响了全球各个方面,包括文化、教育、科学和艺术等。

三、冷战的结束冷战在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进入尾声。

苏联的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了全球格局的巨大变化。

这一时期,美国成为了唯一的超级大国,单极格局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形成。

20世纪中期的世界两极格局与冷战局势

20世纪中期的世界两极格局与冷战局势

20世纪中期的世界两极格局与冷战局势回顾20世纪中期的全球形势,世界两极格局与冷战局势是当时国际关系的主要特征。

本文将从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一时期的世界格局以及相关事件对全球格局的影响。

一、经济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形成了以美国和苏联为核心的两极格局。

美国作为二战后唯一幸免于战火蹂躏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迅速崛起。

而苏联则是战胜纳粹的主要力量,其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战后快速扩张。

在这个时期,美国经济一度出现繁荣景象,GDP增长迅速,带动了世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同时,美国以其强大的制造和科技实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大国。

而苏联则建立起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通过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形成了一个经济上的势力范围。

二、军事格局冷战时期的军事格局是世界两极格局最直接的体现。

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主要超级大国,通过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军事援助,构建了世界军事格局。

冷战初期,美国担心苏联的扩张主义行为,因此加强了军事力量的投入。

1950年代,在北约的主导下,西方国家建立了一个反共的军事联盟体系。

而苏联则在东欧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对抗西方的军事威胁。

冷战时期,核武器的发展和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使世界两极陷入了一种相互威慑的状态。

两极的大国之间,尽管没有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但在世界各地的代理人战争和谍报活动却四处展开。

例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冲突成为了美苏之间争夺势力范围的重要战场。

三、文化格局除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对抗,冷战还表现为两个 ideologically opposing ideological对立的文化格局。

美国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这两种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价值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个时期,美国通过文化输出来传播其价值观念,并试图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

美国的好莱坞电影、摇滚音乐等流行文化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热潮。

而苏联则运用宣传机器,大力推广社会主义理念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两极与冷战

两极与冷战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建立
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争霸表现一
柏林墙大事记
1949年-1961年8月12日大约有 万东德人通过东、西柏 年 日大约有269万东德人通过东 万东德人通过东、 年 月 日大约有 林的81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 占当时东德人口的1/6。 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 林的 个通道纷纷逃向西部,占当时东德人口的 。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随 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 年 月 日民主德国决定封锁西柏林四周的边界 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总长 后关闭勃兰登堡门,在分界线上建筑了隔离设施, 公里, 达154公里,通称“柏林墙”。 公里 通称“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 米高的通电铁丝网,铁丝网与柏林墙 它的外围是一道3.5米高的通电铁丝网 米高的通电铁丝网, 之间有50米宽的空地 在这长160多公里、宽50米的无人 米宽的空地, 多公里、 之间有 米宽的空地,在这长 多公里 米的无人 地带设有300个观察炮楼、22个暗堡,数千个电子眼和 个观察炮楼、 个暗堡 个暗堡, 地带设有 个观察炮楼 250只警犬。柏林墙高 米,宽50公分,墙的上端还焊接 只警犬。 公分, 只警犬 柏林墙高4米 公分 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着光滑的圆形铁筒,使人无法攀登。 1961年8月22日,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边防兵对越 年 月 日 民主德国政治局做出决定, 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 墙逃跑者可以强行禁止,包括开枪。两天后第一个越墙 者被打死。 者被打死。 1961年10月27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 年 月 日美苏两方十几辆坦克在柏林墙两侧相隔 100米对峙十几个小时,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美国 米对峙十几个小时, 米对峙十几个小时 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 及其西方的盟国此时并不想同苏联发生军事冲突,就接 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 受了“柏林墙”这一既成事实。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经济意义
两极格局下的经济竞争促进了科技和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的起步。
军事意义
双方在军备竞赛中达到了相当高的军事水平,一 定程度上维持了地区和平。
后冷战时代的发展趋势
多极化趋势
随着苏联解体,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其他国家如中国、欧 盟、俄罗斯等也在崛起,形成多极化格局。
经济全球化
冷战结束后,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贸易、投资、金融等活动全 球化加速。
军事力量的扩张
美苏两国在战后都大力扩张自己 的军事力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 赛,进一步加剧了冷战的紧张局 势。
全球战略利益的争

美苏两国在全球范围内争夺战略 利益,包括对欧洲、亚洲、非洲 和拉丁美洲等地的控制和影响力 。
两极格局的形成
北约与华约的形成
美国领导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分别形 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立。
核武器的扩散
美苏两国拥有核武器,并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核军备竞赛,使得世界 面临核战争的威胁。
经济封锁与贸易限制
两国通过经济封锁和贸易限制等手段,加剧了冷战的紧张局势。
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影响
国际关系的紧张
冷战期间,国际关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许 多地区和国家被卷入了美苏之间美苏两国在科技和军备方面展开了激烈 的竞争,推动了航天、核能等领域的发展。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 • 冷战结束的标志与原因 • 和平两极格局的结束 • 后冷战时代的世界格局 • 总结与展望
01
冷战与和平两极格局的形成
冷战的起源
政治意识形态的对

二战后,美国和苏联分别代表了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 政治意识形态,形成了对立的局 面。

冷战

冷战

冷战时期“冷战”1、冷战的两极:美国和苏联2、冷战的含义:西方国家提出了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3、冷战的序幕: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4、杜鲁门主义:1947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

5、冷战的正式开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结束: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6、“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7、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49年成立,美国等在华盛顿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8、北约的目的: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北约的发展:1955年,联邦德国加入北约9、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1955年5月成立,苏联等8国在华沙签订《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华约的目的:对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10、冷战期间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马歇尔计划:美国开始援助欧洲经济复苏。

11、北约的总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华约的总部:莫斯科12、《北大西洋公约》和《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的共同点:两个条约都形成了各自的军事集团,并在集团内形成了相互援助以对抗外来威胁,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13、美国冷战的主要政策: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美国开始援助欧洲经济复苏的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14、政治格局演变:一战结束后(1918年),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结束后(1945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1991年,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后,形成了世界多极化格局。

雅尔塔体系又称两极格局,冷战时期1945---1991年。

练习题1、冷战的两极:2、冷战的含义:3、冷战的序幕:丘吉尔发表____________4、杜鲁门主义:_________年,美国政府出台的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5、冷战的正式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束: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是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转折点,美国进入____________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国分区占领柏林及1961—1990年的柏林墙示意图
• 丘吉尔事后回忆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 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 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阅读“《雅尔塔协定》内容”与“丘吉尔事后回忆” 请回答: (1) 《雅尔塔协定》的实质是什么? 答:美国和苏联两国瓜分世界。 (2) 《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有何影响? 答:对战后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 (近代以来是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多极格局。)
1949年北约和1955年华约的建立 ,标志着东西 方两大阵营对峙局面(或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柏 林 墙
东 西 柏 林 分 界 线
——
1961年——1989年
柏林墙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叫“反法西斯防墙”。 二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 1948年被分裂 为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柏林也分别被美、
英、法、苏划分为四块占领区。1961年8月, 民主德国开始在分界线上修建水泥板墙、水 泥墙、铁丝网、碉堡、壕沟、铁栅栏等隔离 措施,总长达169.5千米,高3—4米,通称
“柏林墙”。1989年11月,民主德国撤毁 柏林墙。 1990年10月3日,民主德国正式并 入联邦德国,德国重新统一。
1961年8月,民主德国 修建柏林墙
眺望封锁墙外的亲人
柏林墙封网瞬间,一东 德士兵突然逃往西德。
好奇
1989年11月, 民主德国撤毁柏林墙
⑤意识形态上的 表现:对立。
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以“自由、平等、博
本课小结: 第一课战后世界新格局 一、“两极”与“冷战” 1、《雅尔塔协定》 2、冷战 (1)什么叫冷战 (2) 冷战兴起的原因 (3) 冷战的表现 (4) 冷战 的实质 3、两极格局的两个阶段 4、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作业:
1、雅尔塔协定的实质、深刻影响是什么?
2、 “冷战”的含义 是什么?
3、 “冷战”开始的信号和标志是什么? 4、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当今国际格局 是什么? 5、两极格局分为哪两个阶段?
爱”为核心的意识形态体系。
社会主义社会最核心价值就是要使得创造
财富的人享有财富,强调民主、自由与平等
是劳动者的民主、自由与平等 。 东柏林建起柏林墙,是在加强意识形态的控制。
(4)请同学们思考,冷战的实质 : 称霸全球
3、冷战是两极格局的主要形式,两极格局 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55年---1959年期间,东西方两大阵营 对峙; • 第二阶段:1960年---1989年期间,美苏争霸。
成员 国
北 约
社会 制度
性质 目的
最突 分布 针对 出特 区域 的 国 点 家
集 体 防 御 集 体 防 御 西 欧 北 美 东 欧 苏 联
12
资本 主义 制度 社会 主义 制度
军事 与苏 组织 联
东欧 抗衡 与美 国 和西 欧 抗衡
华 约
8
军 事 组 织
西 东欧 欧 苏联 北 美
④军事上的表现:
简称苏联,1922年----1991年 )
《雅尔塔三巨头》
丘吉尔(英)、罗斯福(美 ) 、斯大林(苏)
1、《雅尔塔协定》 (1)背景: 1945年2月,反法西斯战争即将取得胜利, 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了雅尔塔会议,签订了 《雅尔塔协定》。 (2)内容:商讨战后的重大问题 ①苏、美、英三国分区占领德国。 ②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作为交换条件,苏联得到了对库页岛南半岛和 千岛群岛的主权。) ③在即将建立的联合国中,中美苏英法为安全理 事会常任国,并拥有对安理会决议的否决权。
同学们,铁幕指的是冷战时期将欧洲分为 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
分界线。
演说其实是杜鲁门借丘吉尔之口发表的“冷
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 .
①舆论上的表现: “铁幕演说”
“铁幕演说”是冷战的信号 。
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干涉别国内政 的国情咨文——“杜鲁门主义” 。
• 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极 权政体”,一边是“自由国家”。我们对“自 由 国家”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 。 杜鲁门主义
①美苏争霸取代两大阵营对峙的原因: 60年代,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 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不复存在; 70年代,欧共体(就是现在的欧盟)和日本 经济崛起,要求在经济政治上独立自主、不愿 唯美国马首是瞻,于是,资本主义阵营分裂。 两大阵营对峙局面终为美苏争霸所取代。
②美苏争霸的主要表现: A. 军备竞赛,特别是大力发展核武器 ; (核武器被称为人类的终极武器,美苏两国共有 5万枚核弹头,爆炸当量相当于100万枚日本光岛 上空投下的原子弹,足以毁灭地球几十次。)
侵越战争是美国历史上历时最长(12年)、
损失最大(军费开支3500亿美元,死亡5、6万人,
负伤30万人)的一次战争,最后以失败告终,标志 着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事上赶上美国。 1975年越南统一。
D苏联入侵阿富汗(1979---1989年)(热战)
③美苏争霸的重点 ---------欧洲。 为什么呢? -----------欧洲是资本主义的发源地和中心。欧洲 虽在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但经济基础好,具有 很大的发展潜力。可以说在当时谁掌握了欧洲, 谁就掌握了压倒对手的绝对优势。 ④美苏争霸的影响 一方面,美苏争霸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 源;另一方面,两大军事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 不敢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1989年东欧剧变和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 着二战后所形成的雅尔塔体制的瓦解,也 标志着冷战和两极格局的结束,国际格局 走向多极化(或一超多强)。 同学们,冷战和两极格局虽然已经结束, 但西方大国的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那就是 霸权主义,“零和游戏”。作为中学生应 该努力学习,增强责任意识,为实现民族 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再见!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 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丘吉尔在演说中 公开攻击苏联“扩张”。
这张铁幕后面坐落着所有 中欧、东欧古老国家的首 都、、、、、、不仅落入 苏联影响之下,而且越来越 强烈地为莫斯科所控制。 ”
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丘吉尔认为苏联在增强对中欧、 东欧国家的高压控制。
经互会
为了与西方咄咄逼人的经济封锁 政策相抗衡 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东西欧经济由 此分裂。
③ 、经济上的表现:
马歇尔计划、经互会。
北约首脑举行会议
北约
Americans, we are with you!
• 1949年4月,美国、加拿大和10个西 欧国家共12个国家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 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 性质:(最强的)军事组织,拥有大量核 武器和常规部队 总部:比利时布鲁塞尔 有人说“北约”是 最大特点:集体 防御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 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确立了称霸世界、反苏 反共的战略; (战) ②美国、西欧有待于恢复经济、稳定政治, (冷) 世界人民希望和平,美苏军力相当; ③根本原因:美苏两国存在国家利益冲突。
(3)那么,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946 年,丘吉尔在杜鲁门陪同下前往美国的 富尔敦发表铁幕演说。
成员:目前28个成员国
1个白雪公主, 27个小矮人。
北约第六次东扩,20 09年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 (曾经并入南斯拉夫)加入,目前28国。
华约
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
义国家共8国在波兰首都华沙签订《友
好合作互助条约》,通称《华沙条约》, 根据这个条约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 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 比较
二战结束后,世界出现了两个权力中心
两极是指
美苏 。
冷战为主,热战为辅。
对峙的方式是
2、冷战
(1)让我们来看看什么叫“冷战”!
-------“冷战”泛指美苏之间除了直接交战(即 “热战”)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包括攻击对 方的社会制度、敌对性宣传、外交对抗、经济 封锁、军备竞赛、组建军事集团;等。
(2)那么, “冷战”兴起的原因 又是什么呢?
材料:军事上,1945年美国军队人数达1200 多万,拥有30艘航空母舰。战后初期,美国 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500多个军事 基地。此外,还垄断了原子弹。美国军事 跃居世界第一。在经济上美国拥有资本主义 世界总产量的60%,黄金储备的59%,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美国凭借 巨大经济优势,掌握了国际金融控制权,建 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美 国还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② 政治上的表现:
杜鲁门主义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 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从 而实现美国的霸权。
马歇尔计划
从1948年到1950 年,西欧国家接 受了美国130多亿 美元的援助,其 中90%是赠予, 10%是贷款。因此 丘吉尔把“马歇 尔计划”称为 “人类历史上最 慷慨的举动”。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第一单元 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
第一课 战后世界新格局
一、“两极”与“冷战”




太 西

太 印 度 洋

洋 洋

美 国
加 拿 大
大 西

洋 平
洋 美国
墨 西 哥
美国是西半球、 北半球国家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USSR;
原子弹炸后的光岛
幸存者
B
苏 联 核 潛 艇
赫鲁晓夫
肯尼迪
扳手腕反映美 苏什么态势?
图中两个人物 分别是谁?
美苏势均力敌。但优势在美国。
C、越南战争(1961—1973年)(热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