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课件
合集下载
人的全面发展 ppt课件
1. “两基”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2. 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果,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和
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模相 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 制
4. 继续完善三级办学体制 5.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6. 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德国——培养“全人”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
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个性和谐、 全面发展的人。
20 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 培养“全人”的理念。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所谓 全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基本的科学态度;独立 性和个人责任感;广泛的知识,包括“整体知 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宜的个性特性,如倾 听争辩、理解力、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等。
(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决定》
1. 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 地区,坚持“两基”重中之重
2.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3. 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4. 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
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
(五)1958年学制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两条腿走路”方针
◦ 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 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 ◦ 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并举 ◦ 学校教育与自学教育并举(函授) ◦ 免费与不免费并举
高等教育规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 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模相 适应,不同类型教育相互沟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 制
4. 继续完善三级办学体制 5. 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 6. 加快改革招生考试和评价制度
德国——培养“全人” 德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深受洪堡大学理念的影响,
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人,即个性和谐、 全面发展的人。
20 世纪,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提出大学应该 培养“全人”的理念。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所谓 全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基本的科学态度;独立 性和个人责任感;广泛的知识,包括“整体知 识”、专业知识和技能;适宜的个性特性,如倾 听争辩、理解力、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等。
(十)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 展的决定》
1. 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 地区,坚持“两基”重中之重
2. 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3. 改革考试评价和招生选拔制度 4. 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力量办学。
重视工农干部的速成教育和工农群众的业余教育,
(五)1958年学制 《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两条腿走路”方针
◦ 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农业合作社办学并举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 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 ◦ 全日制与半工半读并举 ◦ 学校教育与自学教育并举(函授) ◦ 免费与不免费并举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课件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PPT课件
探索人本科学发展,揭示其概念、重要性以及实践应用。了解为何将人放在 科学发展的核心位置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技术。
概念与重要性
1 人本科学简介
人本科学是关注个体需求和整体发展的交叉学科,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多个 领域。
2 为何需要以人为本
人本科学能够促进公平和包容,提高组织效率和创新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构建以员工为中心的工作环境,鼓励创新和团队合作。
3
社会进步
通过人本科学的实践,推动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
案例分析
1 教育领域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应用于教育,提高学生的学术成绩和个人发展。
2 企业管理
将人本科学原则应用于管理实践,提高员工满意度和组织绩效。
总结与展望
人本科学的实践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未来应进一步深化研究,推动其 在社会进步中的应用。
基本原则
尊重个体
尊重每个人的独特需求和价 值,鼓励个人发展和自我实 现。
关注整体发展
注重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 关系,追求整体发展和和谐。
促进公平与包容
致力于创造公正和包容的社 会环境,为每个人提供平等 的机会。
实践应用
1
教育领域
将人本科学原则融入课程设计,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企业管理
科学发展观PPT演示课件
78
第三,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 、环境相 协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 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9
80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 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 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 重大战略方针。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 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74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发展与促进人的发 展统一起来。
75
76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发展。
50
第二,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
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必然会对我们赖以 存在的环境造成伤害,特别是工业革命 以来,伴随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浪费, 造成了大气污染和环境破坏等严重的生 态问题。如森林覆盖率下降、土地沙化、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赤潮、 动植物物种灭绝等。
51
第三,导致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和社会 心理失衡甚至社会动荡。
科学发展观
第三,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人口、资源 、环境相 协调,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 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 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9
80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我们在 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治国理政的重要 历史经验,也是我们处理各方面矛盾和问题必须坚持的 重大战略方针。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根本,就是 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 根本利益。
74
第二,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 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第三,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 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四,把促进经济发展与促进人的发 展统一起来。
75
76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一,全面发展。
50
第二,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
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活动必然会对我们赖以 存在的环境造成伤害,特别是工业革命 以来,伴随对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浪费, 造成了大气污染和环境破坏等严重的生 态问题。如森林覆盖率下降、土地沙化、 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赤潮、 动植物物种灭绝等。
51
第三,导致了严重的分配不公和社会 心理失衡甚至社会动荡。
科学发展观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3.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ppt课件 (3)
(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实行计划生育,是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 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目的: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要求: 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目前的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 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 。 意义: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我国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要性)
材料一:中外人口对照表(单位:亿)
国家 人数 中国 印度 10.2 美国 2.8 巴西 1.7 日本 1.3 法国 0.6 英国 0.6
我国人口基数大, 材料二:我国人口普查表明:截止到2005年1月,全国总人 口已将近13亿,世界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未来十 新增人口多, 几年,我国仍然将以每年1000多万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 人口素质偏低。 材料三:我国与外国在文化程度及所占比例的比较。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 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要求: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 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 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 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基本要求:让人们喝上干净水,呼吸清新的空气, 吃上放心食物,在良好环境中生产和生活。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 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 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文化更加 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 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 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 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 的风险增多。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用改革的精神推进党 的建设,提高党领导和驾驭发展全局的水平和能 力。要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把提高党 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 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 国发展进步、更好地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 本利益上来,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等 建设中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
具体说来,在发展的目标上,充分体现“以人为 本”的理念,从物质财富的增长到人的发展,一 直到全体社会成员共享和分享改革与社会进步的 成果,共同创造和谐与富裕的社会发展新阶段。 在发展的内涵上,充分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理念,转变“增长等于发展”的陈旧观念,做到统 筹兼顾、公平正义。在发展的道路上,体现“走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探索资源节约、环境 保护和循环经济的模式,探索低投入、高产出、 又快又好的发展道路。在发展的动力上,体现经 济社会文化政治一体化发展要求,提高自主创新 能力,不仅要提高原始创新、二次创新,而且必 须意识到改造落后技术也是一种创新活动。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1 酝酿提出阶段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 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 中第一次提出科学 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 丰富完善阶段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 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3 发展成熟阶段
2007 年 10 月 , 胡 锦 涛 在 党 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 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 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 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以党 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 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 七 章
科学发展观
目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视频
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点击按钮播放
返回目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1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 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 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 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 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 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 和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我们党的文件 中第一次提出科学 发展观。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2 丰富完善阶段
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 全会通过《关于加强党的执政 能力建设的决定》,把树立和 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 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3 发展成熟阶段
2007 年 10 月 , 胡 锦 涛 在 党 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 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 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 根本要求。党的十七大把科 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以党 的十七大为标志,科学发展 观进一步走向成熟。
第 七 章
科学发展观
目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和主要内容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视频
科学发展观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点击按钮播放
返回目录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01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综观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重大理论的提出, 都有它赖以形成的经济思想来源,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以及现实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等方面的条件。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ppt课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案例:西方旧工业化道路的弊端
道旧 路工 模业 式化
工业化——信息化
路旧 模工 点式业 的化 特道
资源过量消耗
环境生态的破坏
注重机械化、自动化, 伴随严重失业问题
案例:发展观的演变
第一阶段:传统发展观 发展=经济增长
传 统
1 重视物质发展,忽视人自身的全面发展
发
展 观
2 重视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进步
2 根本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人民生活总体小康 协调发展成绩显著
民主政治不断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 社会活力显著增强 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条件
3
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 来的实践经验
党 “的 十十 个七 结大 合概 ”括
党的十六大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确立 为党的指导思 想并写进党章
wenku.baidu.com“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2002年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党的十七大将 “科学发展观”
写进党章
党的十八大将 “科学发展观” 确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
2007年
2012年
科学发展观
视频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点击按钮播放
二、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过程
《科学发展观》课件
教育事业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推动了教育事 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全民的教 育水平。
环境保护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了环境保 护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为后代子 孙创造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1 推动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2 引领世界潮流
科学发展观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成为世界发展的引领者。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成果,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展望未来,科学 发展观仍将继续指导中国的发展。
Fra Baidu bibliotek
《科学发展观》PPT课件
科学发展观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发展的一系列原则和理论。
科学发展观的定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科学的发展思想,旨在促进经济社会 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注重科学创新、民主参与、绿色发展和文化繁荣。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全面性
科学发展观要全面考虑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环 境的发展。
协调性
科学发展观要协调各个领域、 各个环节的发展,避免片面 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其他方 面。
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毛概课件ppt
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坚持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坚持绿色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共赢。
坚持开放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详细描述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总结词
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群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应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
坚持协调发展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坚持绿色发展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和共赢。
坚持开放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
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详细描述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强调在发展过程中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总结词
统筹兼顾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发展过程中注重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和需求。具体而言,这意味着在制定和实施发展政策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妥善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推动各地区、各行业、各群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同时,应注重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粤教版九年级政治3.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ppt课件 (4)
• • • • • • •
重卡业缺乏自主创新 关键技术受制于人 技术受制于人 国产液晶电视净利润均为负数 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变频空调盛世隐忧凸显 低碳产业的核心技术受制于人, 70%技术需要“进口” 跨国车企掀本土化风暴 中方技术受制于人 我国导航电子地图厂商达六家 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精神
(1)珍惜学习机会,勤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考题过关
2. 2009 年1月29 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宣布,中国已 成为全球第六大专利申请国。中国的华为公司首次以 1737 项专利申请成为2008 年全球第一大专利申请公司。 这表明( A ) ①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② 我国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③ 中华民族具有非凡的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④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我国用近50亿吨的自然资源创造了1.6万亿 美元的GDP(国内生产总值),而日本只用 20亿吨却创造出5万亿美元;不到50年,韩国 人均GDP由87美元跃升至1.4万多美元。靠的 是——技术进步和创新。中央提出,未来15年 建成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了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奋斗目标, 谈谈国家和个人应该怎么做。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课件
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新一届 领导集体的一大执政特色。想 一想: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 哪些做法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 本的执政特色?
核心是以人为本。
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 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 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 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 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闵恩泽、吴征镒、 李振声、叶笃正、吴孟超、刘东生、王永志、吴文俊、袁隆平、 王选、黄昆和金怡濂、王忠诚、徐光宪等14位科学荣获这一奖 项。
我思故我在
阅读P67材料,讨论:怎样求解钱学 森之问?
阅读课文P6566,归纳:为 什么要发展教育 事业?
1. 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国家发展创 新能力的基础; 是开拓、带动、创新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 2. 教育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 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发展 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
思考:上述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走科学发展道路
1.从人类已经走过的历程看,中国选择走科学 发展道路是唯一正确可行的选择。 2.科学发展的道路: 一条投入少、产出多、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发 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PPT教学课件
• (一)经济学思考
• 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 衡的小康,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按照科学 发展观的要求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才能使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真正建立在求真务实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在经济发展基础 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 展成果。因此,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 根本指针。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
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 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
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 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 5、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科学发展 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Hale Waihona Puke Baidu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 6.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 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整体与部分的联系,把事物看成过去、现在、 未来的相互联系的变化发展过程,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处理好人 与自然、经济与环境、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课件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新型 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扶贫扶贫扶贫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案例:在实践中,科学发展观指导我国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环 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如新型城镇化建设、精准扶贫扶贫这个部分的内容存在错误,我无法进行扩展。请检查您的 文本以确认是否存在错误或不合适的内容。如果您需要帮助或有其他问题需要解答,请随时向我提问。
如限制污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开展生态修复等 ,有效保护了城市的环境质量。 • 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在发展中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 利用,推广绿色建筑和低碳出行,实现了经济发展 与环境质量的良性循环。同时,该城市还注重社会 公平和包容性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保 障。
THANKS FOR WATCHING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背景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发 展实践经验,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教训 的基础上形成的。
它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新要求、新趋势、新情况下提出的, 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总体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 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建设理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