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疗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科手术切除标本病理确诊为 消化道早癌 6 0例 , 其 中内镜下黏膜切 除术 ( E MI t ) 患者 3 5例 ( A组 ) 、 外科剖腹 手术 2 5例 ( B组 ) , 确 诊为消化道早癌患者均接受常规 内窥 镜 、 超声 内镜 、 N B I 内镜 , 根据 内镜影像评 分对 诊断进 行评价 ; 比较 2 组不同手术患者手术时间 、 住 院时间 、 并发症情况等 。结 果 内镜 窄带 成像 ( N B I ) 内镜在形态 、 胃小 凹分型 、 毛细血 管
镜疑诊消化道早癌 患者 2 6 3例为 研究对 象 , 内镜黏膜 切 除 、 剥 离或外科手 术 切 除标 本病 理 确 诊 为消 化 道早 癌 6 0例 , 年龄
1 9~ 8 5 ( 6 5 . 9± 9 . 4 ) 岁; 男女 比例 为 1 . 0 7 7 : 1 。其 中腹胀 4 l例 、 胃胀 2 3例 、 嗳气 1 3例 、 反酸 1 9例。
表1 3种 内镜 影像评分情况
术 出现和深化 发展 , 消化 内镜 已 由传 统诊 断演 变为兼 “ 诊治”
的重要手段 。笔 者 以本 院消化 道早 癌病 例为 研究 对象 , 全
面 分 析 和 探 讨 消 化 内镜 技 术 鉴 别 消 化 道 早 癌 和 治 疗 的 临 床 价
值。现报道如下 。
1 . 2 方法 首 先 对 患 者 进 行 白光 检 查 , 有 可疑病变 时取活检
济费用情况 如下 , 消化道早癌患者采取不 同手术类 型黏膜切除 术( A组 ) 和外 科手 术 ( B组 ) 费用 和时 间存 在显 著差 异 , A组
手术 时间 、 住 院时 间、 经济花费 3方 面均小 于 B组 , 差异有统计

9 0・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摘要】食管癌是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且患者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确诊时已为中晚期,因而治疗的难度较大,预后相对较差。

随着消化内镜诊断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其在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表现出了较高的应用价值。

本文就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早期食管癌;癌前病变;内镜诊治【中图分类号】R7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005-021.前言早期食管癌指的是粘膜下层和粘膜层发生的一种无淋巴结转移食管癌,食管癌前病变指的是食管上皮内瘤变的恶化危险。

早期食管癌患者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仅为内镜检查偶然发现,且患者术后生存率相对较高,所以,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早期检查、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生存率的提高和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2.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2.1 共聚焦显微内镜(CLE)CLE是一种传统电子内镜与共聚焦激光显微镜组合构成的检查技术,在患者的内镜检查过程中,能够适当放大图像,进而实现消化管黏膜组织的显微实时成像,并对其进行类似组织病理学的诊断。

食管黏膜细胞发生瘤变后,其CLE图像可表现为以下特征:管径粗细不等、毛细血管形态迂曲及细胞排列不规则[1-3]。

2.2 电子染色方法电子染色指的是利用特殊光学成像技术,提高异常粘膜与正常粘膜之间的对比度,从而对粘膜进行更加直观清晰的观察,现阶段,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I-Scan技术、智能电子分光比色内镜系统(FICE)以及窄带成像技术(NBI)等[4-6]。

2.3 内镜普通光观察早期食管癌患者大部分能够经普通光检查得以确诊,其粘膜改变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血管纹理变化,即正常的食管黏膜较为光滑,黏膜下存在清晰的血管纹理。

第二,形态变化,即食管黏膜出现结节、糜烂和粗糙等变化,或是同时发生几种变化。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 按摩与康复医学2 2 0 1 5 年第 6 卷第 l 1 期 C h i n e s e Ma n i p u l a t i o n&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 Me d i c i n e , 2 0 1 5 , V o 1 . 6 No . 1 1
—6 7一
消化 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 值研 究
陈广建 , 谢 碧梅 , 刘 洁
( 中 山大 学 附属第 三 医院粤 东 医院 , 广东 梅州 5 1 4 0 3 1 )
[ 摘 要] 目的 : 探 讨消化 内镜技术 用于消化道早 癌的诊断治疗价值 。方 法: 1 3 0 例 消化道早癌 患者 随机分 为观察 组和 对照组 各6 5 例, 观 察 组 予 内镜 下 黏 膜 剥 离术 ( E S D) , 对照组予传统外科手术 , 观 察 消化 内镜 诊 断 符 合 率 和 两 组 患 者 住 院 时 间 、 治疗 费 用及并 发症 发生情况 。结 果: 消化 内镜诊 断符合 率为9 8 . 4 6 %; 观 察组住院 时间及治疗 费用均明显 少于对 照组( P < 0 . 0 5 ) , 并 发 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尸 < 0 . 0 5 ) 。 结论 : 消化 内镜 技 术 对 消化 道 早 癌 有 较 高的 诊 断 治疗 价 值 , 值 得 推 广使 用 。 [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 内镜 下黏膜 剥离术; 消化 内镜技术 ; 诊 断: 治疗 [ 中图分类号]R 7 3 5 [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 0 0 8 — 1 8 7 9 ( 2 0 1 5 ) 1 卜0 0 6 7 — 0 2
降低 出血 率 。 研 究表 明 , 孕妇剖 宫产 出血 主要 因为 胎盘 因素 , 临床应 制定相应 的护理对策 , 加强护 理干预 。护 理措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o1.19 No.6492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高继刚(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 内镜病理科,河北 承德 067400)0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们饮食习惯、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均发生较大转变,且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各种因素影响下,消化道早癌发生率呈逐渐升高趋势。

消化道早癌是消化道病变,相关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临床需尽早检查诊断、尽早积极治疗,从而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

研究组有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53.65±2.25)岁。

对照组有男21例,女29例;年龄为44-77岁,平均(53.55±2.30)岁。

两组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消化道早癌患者接受传统内镜诊断治疗,研究组消化道早癌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治疗,具体操作如下:两组患者确诊后,均给予白光检查,并对可疑患者实施活检,仔细观察两组患者的胃小凹分型情况、病变形态情况及毛细血管形式情况等;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手术,给予研究组消化道早癌患者在消化内镜技术辅助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经内镜观察确认病变组织范围,给予静脉麻醉,给予染色处理病变组织,并确定标准界限(于病灶邻近2 cm 处作标注),接着于黏膜下层注射盐水以及靛胭脂3 mL ,接着应用透明冒法彻底切除突起病变组织。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影像质量评分(包括胃小凹影像评分、形态影像评分、毛细血管影像评分)、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的诊疗价值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的诊疗价值

2020年4月临床医学DOI :10.19347/ki.2096-1413.202010038作者简介:朱琳(1979-),男,汉族,河南南阳人,主治医师,硕士。

研究方向:消化内镜,消化内科相关疾病。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但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往往症状不明显导致检出率较低,因此,提高食管癌患者的存活率和预后的关键在于尽早发现与治疗,而治疗有效的前提在于术前准确鉴别癌前病变与早期食管癌,同时确认癌症的浸润深度与范围。

传统白光内镜检查是诊断食管癌最常见的方式,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光内镜对病灶细微表面结构及微血管的观察效果有限,诊断效果欠佳[1]。

随着检查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型的消化内镜检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与诊断也越来越准确,通过内镜下观察黏膜病变,观察有无淋巴结或血管转移,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早期食管癌与癌前病变的主要内镜治疗方法之一,且应用时间较长,技术已趋于成熟[2]。

因此,本研究采用白光内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以超声内镜为代表的消化道内镜检查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和癌前病变,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的诊疗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医院收治的120例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58例)与对照组(62例)。

观察组男32例,女26例;年龄31~76岁,平均(46.52±5.86)岁;病程4~24个月,平均(8.86±2.37)个月。

对照组男38例,女24例;年龄34~75岁,平均(47.21±6.13)岁;病程4~24个月,平均(8.78±2.32)个月。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癌前病变和早期食管癌;符合内镜手术适用证,即浸润深度局限在原位癌,病变范围<食管周长2/3,直径<2cm 且病灶数量<4个。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消化道诊疗器械,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检查、治疗、术后随访及病情观察等方面。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篇文章将围绕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方面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

1.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筛查中的作用早期癌症的最大特点就是病变起始于黏膜层,此时病变范围较小、浸润深度浅。

而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对消化道黏膜进行全面、深入的检查。

消化内镜技术可以观察到肿瘤的形态、位置、大小、质地、表面特征等。

通过消化内镜检查,医生能够及时发现早期消化道癌症,有助于实现病变的早期治疗。

因此,消化内镜技术在癌症筛查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消化内镜技术是目前诊断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利用消化内镜可以清楚地观察消化道黏膜上的任何病变,能够准确地判断病变的位置、范围和形态特征。

同时,消化内镜具有活检、切除和止血等多种功能。

在临床工作中,消化内镜检查已成为诊断消化道疾病、尤其是早期癌症的首选手段。

因此,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消化内镜技术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消化内镜技术主要采用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内镜下早期癌症切除术等方法。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切除癌症灶,并保留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减少手术损伤和恢复时间。

这些治疗方法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技术的熟练度和丰富的经验。

因此,在消化道早癌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作用非常关键。

总结起来,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诊断早期癌症,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痛苦和精神负担。

然而,在应用消化内镜技术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高度的技术水平、丰富的经验和细心的操作,这也是提高消化内镜技术诊疗效果的关键。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一、消化内镜技术在早癌诊断中的价值1. 提高早期癌变检出率2. 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癌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往往不高,容易产生漏诊和误诊的情况。

而消化内镜技术能够直接观察病变区域,对于病灶的大小、形态进行直观评估,减少漏诊和误诊的风险,提高了早期癌变的诊断准确性。

3. 为微创治疗提供准确定位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癌变治疗中还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的微创治疗提供了准确的定位。

例如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等微创手术技术,需要精准的定位病变区域才能确保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而消化内镜技术能够提供这样的准确定位,为微创治疗的成功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1. 早期干预延长生存期消化道早癌的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消化内镜技术,医生可以及早发现早期癌变,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消除病变组织,从而有效地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2. 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消化道早癌的微创治疗在消化内镜技术的辅助下能够实现更小的手术创伤,减少术后疼痛,缩短恢复期,大大提高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

尤其对于年长者和临床上不能承受大手术的患者,微创治疗更是具有重要的价值。

3. 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微创治疗在消化道早癌患者中的应用,减少了手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降低了并发症的风险,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

微创治疗在对早期癌变进行治疗时能够较好地保留正常组织,减少对患者身体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更快地康复。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通过提高早期癌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为微创治疗提供准确定位等方式,消化内镜技术在早癌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早期干预延长生存期、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风险等方式,消化内镜技术在早癌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将会对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摘要】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消化内镜技术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强调了其在消化道早癌领域的重要意义。

随后详细阐述了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包括其在早期癌症的发现和治疗方面的优势。

结论部分总结了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综合分析显示,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癌症领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对提高早癌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临床价值、研究、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应用、总结、展望未来、内镜检查、早期癌症、肿瘤筛查、医疗技术。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消化道早癌是指在粘膜层发生的局部浅表性癌变,具有隐匿性和不易被发现的特点。

早期消化道癌症常常不具有特异性症状,且易被其他病理性病程掩盖,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健康风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了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通过口、鼻等通道将柔软的、可伸缩的光学系统引入消化道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技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内窥镜技术的不断进步,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消化内镜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提高早期癌症的发现率和治疗效果。

本文将深入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其重要性,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依据,提升早期癌症的治疗水平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为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及时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总结消化内镜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探讨其在消化道早癌中的作用机制;2.分析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和标准,评估消化内镜技术在诊断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3.探讨消化道早癌的治疗策略和进展,评价消化内镜技术在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4.总结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5.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水平和临床效果。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通过消化道腔道来直接观察消化道管壁,评估其病变并进行治疗的方法。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释放出较好的预后效果,下面我们就针对这方面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

一、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癌症的诊断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癌症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能够准确的检测出消化道的一些细微的病变,所以它在早期癌症的检测中十分重要。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胃癌诊断中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一技术可以观察到胃癌的早期症状,对早期发现的病变可以进行微创治疗,可以更早的发现胃癌,有利于胃癌早期预防和治疗。

对于消化道癌症的治疗,消化内镜技术也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在病灶范围内切除病变的组织,并在术后观察到相应的恢复状况,这样可以减少病灶的破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更早的发现病变,更有效的治疗疾病。

期望在未来,消化内镜技术能够更加发达,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效果,更大程度的提高消化道早癌预后。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1. 引言1.1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历程消化内镜技术是指通过内窥镜检查消化道内腔的一种影像学技术,早在19世纪就被医学界所熟知。

最早的内窥镜是由德国医生Adolf Kussmaul于1868年发明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内镜技术经历了多次重大进步。

20世纪初,光学显微镜的应用使内镜检查更加准确可靠。

20世纪50年代,日本医生发明了灌肠内镜,进一步提高了内窥镜的检查范围。

随后,电子内镜、红外线内镜、超声内镜等各种内窥镜技术相继问世,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兴起,消化内镜技术还逐渐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使医生能够实时观察内镜检查结果,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历程,不断地迈向更加精准、便捷和安全的方向。

消化内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1.2 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表现消化道早癌是指发生在食管、胃、结肠等消化道黏膜上的早期癌变,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易被忽视或误诊。

然而,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一些非特异性症状,如消化不良、腹胀、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

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消化道出血、黑便、腹泻或便秘等明显症状,这些都可能是消化道早癌的病征。

在临床上,消化道早癌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和病理类型。

在食管早癌中,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在胃早癌中,则可能出现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症状;而结肠早癌常表现为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

由于消化道早癌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因此及早发现并及时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为早期发现消化道早癌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消化道早癌病例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从而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消化道早癌,即早期消化道癌症,是指癌细胞仅限于黏膜内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的消化道癌症。

消化道早癌在病理学上通常被定义为癌肿浸润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的类癌组织。

消化道早癌由于发病隐匿、病变局部化、病理病变不深等特点,早期病变易于被忽略和漏诊。

消化道早癌如果及时发现,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

早期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在这方面,消化内镜技术因其较高的检出率和丰富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临床角度出发,分析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一、消化内镜技术简介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通过体表途径将柔软柔韧的内镜器械引入消化道腔内,对食管、胃、十二指肠、结肠及直肠等消化道疾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一种内窥镜技术。

目前,常用的消化内镜技术主要包括上消化道内镜(胃镜、食管镜)、下消化道内镜(结肠镜、直肠镜)和双气囊扩张内镜(EUS)。

在这些技术中,上消化道内镜主要用于食管病变、胃病变和十二指肠病变的检查和治疗;下消化道内镜则主要用于结肠和直肠病变的检查和治疗;而EUS技术则主要用于深层消化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二、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中的应用1. 高分辨率内镜(HRE)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高分辨率内镜(HRE)是一种颇具前景的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中显示出了很高的价值。

HRE通过增加内镜镜头的数目和提高镜头的分辨率,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食管黏膜的微细结构。

通过HRE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食管癌前病变,如非典型增生、上皮内瘤变、早期癌等病变,并进行及时的活检和治疗。

荧光内镜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射荧光染料,使癌组织在内镜下呈现出特殊的荧光信号,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发现早期癌变的技术。

在早期胃癌的检查中,荧光内镜技术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发现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提高早期癌症的发现率和诊断准确性。

EUS是一种能够同时结合内镜和超声技术的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在消化道腔内直接观察病变的内镜超声图像,并通过超声波对深层病变进行定位和评估。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通过引导一根细长的柔软管道进入消化道内进行检查和治疗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因为它具有非侵入性、准确性高、安全性好、可视化程度高等优点。

本文将对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总结。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消化道早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常被忽视或被误诊为其他消化道疾病。

而通过消化内镜检查,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壁的情况,并可以进行活检和组织学分析,从而准确地确定病变是否为早癌。

研究显示,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消化道癌症的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以达到90%以上。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早期癌症患者,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生存率和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消化内镜技术可以通过切除、消病灶射频消融、冷冻治疗等方法对早期癌症进行治疗。

这些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能够有效地控制病情发展,并降低病变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消化内镜技术还可以通过提供实时信息和指导手术的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观察到病变的大小、形态、浸润深度等详细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并在手术中确保彻底切除病灶。

一些消化内镜技术,如内镜超声和光谱学术,还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和预后,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消化内镜技术操作要求高,技术要求严格,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一些较小的医院和乡村地区可能没有足够的人力和设备资源来支持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

消化内镜检查对患者来说是一项不适宜的检查,因为它需要在空腹状态下进行,并且需要注入麻醉剂。

对于一些老年人或有心脏、肺部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可能会有一些风险和不适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1.1 消化内镜技术对早期消化道癌症的发现率消化内镜技术通过内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细微变化,对早期消化道癌症的发现有着非常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在临床实践中,消化内镜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并诊断出很多早期的消化道癌症,从而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机会。

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取得组织活检标本,通过病理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对早期消化道癌症的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进行详细的病理学评估,为后续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消化道癌症的病理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消化内镜技术不仅可以在术中取材进行病理学评估,还可以通过观察肿瘤的大小、范围、浸润及局部淋巴结等情况对早期消化道癌症进行分期评估,这对于后续手术治疗和化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

消化内镜技术可以取得组织标本,对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诊断出早期消化道癌症的分化程度和恶性程度,为后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1 消化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SD)在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治疗中的应用消化内镜下黏膜下层切除术(ESD)是目前治疗早期消化道癌症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内镜下切除而不用传统的开放手术,不仅能够彻底切除病灶,而且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对于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消化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MR)是一种介于内镜检查和开放手术之间的治疗方法,对于一些早期消化道癌症病灶较小的患者来说,EMR可以在不开腹的情况下完成,术后创面小,术后恢复快,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对于部分早期消化道癌症患者来说,EMR可以有效切除表浅的癌前病变,而对于深度浸润的病灶则需要采用ESD手术。

结合EMR和ESD手术的治疗,可以较为全面地切除病灶,减少病变的残留,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彻底性。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消化道癌症的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切除病灶,而且可以减少患者的创伤和术后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广泛应用于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特别是在消化道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消化内镜技术对于早期癌症的诊断十分敏感。

通过消化内镜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细微变化,如色素沉着、结节形成、溃疡等。

这些变化往往是早期癌症的先兆,通过及早发现和诊断,可以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癌症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对于一些早期癌症患者,早期的肿瘤非常小且局限,通过消化内镜技术可以进行切除并恢复消化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既能有效地去除早期癌症病灶,又能保留患者的消化功能,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消化内镜技术还可以进行早期癌症的精准定位。

通过消化内镜技术的引导,医师可以在消化道黏膜上标记出具体的癌变部位,从而指导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这种精确定位的方法,可以大大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风险,并提高治疗的精准性和成功率。

消化内镜技术可以辅助早期癌症的微创手术。

在某些情况下,外科手术可能需要对消化道进行切口,通过消化内镜技术,医师可以通过口腔或肛门将内镜引入体内,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术所必须的大切口。

这种微创手术的优势包括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等,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度和术后康复效果。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它可以帮助医生及早发现和诊断早期癌症,指导早期癌症的精准治疗,减少对健康组织的伤害,降低治疗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癌症的诊断和治疗中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

消化道内镜新技术 ,并应用于临床 ,将应用传统内镜技术诊断 、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定为对照组 ,应用消化道 内镜新技术的患者
定 为观察 组 。 结果 :行 内镜检 查 的消 化道 疾病 患 者及 消化 道 早癌 发 现 的病 患数 进行 统 计学 分析 发现 ,随着 内镜 新技 术 的应 用 ,早 癌检 出率 明显 提高 ; 内镜下 术 后病 理 切 片 回报 ,新 型 内镜 诊 断 准确 率 高 于传 统 内镜 诊 断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 义 ( P <O . 0 5 )。结 论 :研 究发
两组—般资料 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 P >O . 0 5 ), 具 有可E 眭。 1 . 2 方 法 :两组 患者 均 进行 内镜 检 查 ,并 统 计 早癌 检 出率 。 如
从 根 本 上 来说 ,新 型 内镜 下 诊 断治 疗 消 化 道早 癌 在 很 大 程
度上满足了患者的基本需求 ,早癌检出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高 ,更安全 、更快捷 的 取 出病 灶 。不 仅 可 以 将癌 症 遏 止 在 初期 ,而且 减 轻 了 患者 的
现在对消化道疾病患者行新型内镜检查及治疗在临床普及后 的消化道早癌检出率逐年提高 ,且能够更早的针对其病症进行治疗 ,值得
推广 。 [ 关 键词】 内镜 ;消化 道 ;早癌
随 着社 会 的发 展 ,人 们 的生 活 水 平 逐 步 提 高 ,人 口老 龄 化
( 1 . 9 4 % )明显 高 于 对 照 组 ( 0 . 8 6 % )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平 均尺 寸 分别 为 :早 期 食管 癌 2 . 5 9 c m ×1 . 9 1 c m,早期 胃癌 2 . 9 8
c m×2 . 1 8 c m,早 期 大肠癌 3 . 3 7 c m× 2 . 2 1 c m。对 照组 观察 组新 型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分析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分析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分析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及价值。

方法: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对我县高食管癌高发区,采取整群随机抽样,对40-69岁的常驻居民登记并进行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通过随访选取接受治疗的66例早期食管癌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信封法实施分组诊断及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白光内镜检查以及传统手术。

观察组则采取消化内镜中窄带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检查,并实施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剥离术治疗,两组均纳入33例。

结果:对诊断准确率进行比较提示观察组为9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提示观察组更佳(P<0.05)。

结论:对早期食管癌患者使用消化内镜技术进行诊断的效果良好,同时实施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也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早期食管癌;诊断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digestive endoscopy in the diagnosis of early esophageal carcinoma. Methods: from March 2015 to December 2017, we selected 66 among the patients diagnosed as early esophageal carcinoma by clinical related examination. For example, According to the envelope meth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aditional white light endoscop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diagnosed by narrowband imaging under digestive endoscope and treated by endoscopic mucosal excision. 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bservation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the operative time ,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and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 P < 0.05 ) . Conclusion : The use of digestive endoscopy in early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P < 0 . 05 ) . Conclusion :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patients . Digestive endoscopy technique; early esophageal carcinoma; diagnosis食管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在患病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多数是在进行内镜检查时发现。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何志忠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19
【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
取2014年1月-2018年12月于泉州德诚医院消化内科接受诊治的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

观察组使用消化内镜检查,对照组使用白光内镜检查。

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

结果
观察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准确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1.672、6.362,P<0.05)。

结论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提高疾病诊断准
确率,为疾病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总页数】2页(P115-116)
【作者】何志忠
【作者单位】泉州德诚医院消化内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1
【相关文献】
1.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在诊断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中的价值
2.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分析中的价值
3.消化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4.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的诊疗价值5.放大内镜联合超声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治疗工具,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的疾病诊断和治疗中。

本文旨在对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

消化内镜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消化道黏膜的细微变化。

在早期癌变的过程中,消化道黏膜会发生一系列的形态学和组织学改变,包括粘膜增生、肿块形成等。

通过消化内镜的观察,医生可以及时发现这些变化,从而及时诊断早期癌症。

消化内镜技术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对于早期癌症的确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可以直接取下部位异常的组织进行活检,然后送检实验室进行病理学分析。

通过组织活检的结果,可以明确判断组织是否存在癌变,进而确定早期癌症的诊断。

消化内镜技术还可以进行治疗操作,包括消化道黏膜下剥离术(ESD)和消化道黏膜切除术(EMR)等。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切除早期癌症病灶,并且对于患者功能的保护也做得非常好。

通过消化内镜的微创治疗,可以避免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的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消化内镜技术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它不仅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及时发现消化道黏膜的变化,还可以进行组织活检以明确癌症的诊断,并且可以通过微创治疗方法切除早期癌症病灶。

消化内镜技术应该被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和治疗中,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应用

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11-01T09:06:49.282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18期作者:谢凤娇[导读] 目的关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选择消化内镜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谢凤娇湖北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省431800【摘要】目的关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选择消化内镜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1-2022.1年接诊的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病人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人分组,一组病人接受常规消化内镜检查配合外科常规手术治疗,共计30例作为对照组,一组病人接受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共计30例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病人的疾病诊治效果差异性。

结果研究组病人的毛细血管、胃小凹分型以及病变形态影像质量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研究组病人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结论临床中关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选择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黏膜切除术进行诊治,能够显著提高疾病的检出率,保证疾病诊疗效果,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消化内镜技术;诊治效果;临床中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疾病类型相对复杂,其中消化道早癌比较多见,及早为病人提供诊治能够显著改善预后,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消化内镜属于临床中诊治消化道疾病的常见措施,对病人身体造成的创伤性比较小,病人出血量比较少,能够有效缩短病人的住院周期,降低并发症的出现几率[1]。

本文回顾性选择2021.1-2022.1年接诊的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病人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关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选择消化内镜检查的具体方法以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性选择2021.1-2022.1年接诊的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病人60例作为本次课题观察指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病人分组,一组病人接受常规消化内镜检查配合外科常规手术治疗,共计30例作为对照组,一组病人接受图像增强内镜技术配合消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共计3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38-72岁,平均49.51±15.26岁;研究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7-75岁,平均50.15±14.44岁。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

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研究发表时间:2019-07-05T16:59:30.493Z 来源:《成功》2018年第10期作者:哈丽亚&#8226;塔阿不斯王磊[导读]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 例。

对照组应用传统内镜技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新疆青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新疆阿勒泰 836200【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患者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 例。

对照组应用传统内镜技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消化内镜技术治疗,观察两组消化内镜技术对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消化道内镜技术能明显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在消化道早癌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良好应用。

【关键词】消化内镜技术;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消化道早癌是一种严重且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它在一些方面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和生命健康威胁等[1]。

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对于消化道早癌患者的愈后具有直接影响,若患者在早期被诊断出来,并采取有效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近年来,消化内镜技术在临床被广泛应用,所以对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治疗价值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2]。

本文就我国的消化道早癌病例,在关于消化内镜技术用于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价值治疗过程当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疗价值研究
作者:张伟
来源:《健康护理》2019年第05期
摘要:目的:对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从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胃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中随机抽选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根据患者的诊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采用白光内镜检查技术与剖腹外科手术进行治疗,B组采用消化内镜技术与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

对两种诊疗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诊断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花费。

结果:对两种诊疗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显示,B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65%,明显高于A组(82.35%),且B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花费也均低于A组,两组差异对比明显(P
关键词:消化内镜;食管癌;诊断;治疗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对于食管癌疾病来说,早期的诊断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该病患者在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局部炎症、溃疡等间歇性分析,仅在食物刺激食管病灶时可能会出现咽下痛或胸骨不适,从而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消化内镜技术在食管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获得了良好的应用。

为了对消化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进行探讨,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早期食管癌或癌前病变患者中随机抽选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B两组。

其中A组患者17例,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32~71岁,平均年龄(53.45±3.12)岁;B组患者23例,男性12例,女性11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6.67±4.88)岁。

两组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活检后均确诊,且均为其他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未发生癌症转移,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A組患者采取白光内镜检查技术与剖腹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在经白光内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后,进行剖腹手术切除病灶并进行病理活检。

B组患者采用化内镜技术与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在对患者进行麻醉后,使用消化道内窥镜对患者食管表面粘膜、血管情况进行检查,并通过染色处理技术对病灶位置进行标记,判断肿瘤浸润程度。

然后通过在患者食管黏膜下注射2~3ml靛胭脂与肾上腺素盐水(1:10000)的混合溶液,使用透明帽法或圈套电凝法对病变位置组织进行一次或多次切除,将切除下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1.3观察指标
对两种诊疗方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诊断结果、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花费。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采用x2检验。

若P
2.结果
2.1两组患者诊断结果对比
对两种诊疗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后显示,B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65%,明显高于A组(82.35%),P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B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花费均低于A组,P
3.讨论
对于食管癌以及胃癌、大肠癌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早期的诊断与治疗能够极大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在过去的消化道癌症检查中,除进行病理活检以外,白光内镜检查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检查技术,其原理是依靠普通光源来对消化道的黏膜形态、颜色以及血管纹理等进行观察,进而发现病灶。

然而在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受到普通光源的限制,对于正常黏膜与病变黏膜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的分辨,从而导致漏诊情况较多。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内窥镜技术中消化内镜在消化道癌症的早期诊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

以染色内镜为例,该项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利用化学染色法或电子染色法对存在可疑病变的黏膜进行染色,提高正常黏膜与病变黏膜的对比度,从而进行有效的分辨,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高、无副作用等优势。

此外,常用的消化内镜还有放大内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种类。

消化内镜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治疗上也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在内窥镜下行黏膜切除术对于m1、m2深度的早期食管癌以及直径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B组患者采用内镜技术与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A组,且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花费上也均低于A组,提示消化内镜技术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上相较于传统的白光内镜诊断有着更高的准确率,同时对于该病的治疗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效果,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伊敏,张志坚,周燕凤. 消化内镜技术应用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疗价值[J]. 中国基层医药, 2018, 25(12):1577-1577.
[2]三种模式内镜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对比研究[J].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 2013, 3(4):8-12.
[3]易航,胡兵. 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治研究进展[J]. 华西医学, 2014(3):572-5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