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_贺雪峰

合集下载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_贺雪峰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_贺雪峰

2006年3月东岳论丛 M a r.,2006第27卷 第2期D o n g Y u e T r i b u n e V o l.27 N o.2【名家主持·当代中国农村转型问题研究】主持人:贺雪峰[主持人简介]贺雪峰,男,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1987年考入黄冈师范专科学校生物科,毕业后,回家乡荆门农村初中教书。

1993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社会主义研究所读硕士研究生,199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6年到荆门市委党校工作,2001年底调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

2002年破格评为教授。

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兼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

最近十年,先后在全国二十余省市农村调研。

主持湖北洪湖和湖北荆门农村乡村建设实验多年。

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百余篇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出版《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著作,《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论村治模式》等著作将在年内出版。

提出的“半熟人社会”、“村庄社会关联”等概念,对当前中国的乡村治理具有一定的解释力。

目前主持“农村政策基础研究”、“乡村治理区域比较研究”等项目的调研工作。

两次获得湖北省社会科学奖二等奖。

获得首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中国农村社会转型及其困境贺 雪 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 [关键词]现代性;社会转型;乡村治理;公共品供给 [摘 要]现代性对中国传统农村社会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阶级话语的构建及其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启蒙话语与现代法律的影响;作为现代性后果的物质性公共产品和个人的社会流动。

在当前中国农村,传统的规范已失,现代的规范未能有效建立,农村出现了公共品供给的困境,如何解决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将是今后农村政策设计的方向。

新农村建设笔谈

新农村建设笔谈

新农村建设笔谈——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农村贫困的根源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重建【原文出处】开放时代【原刊地名】广州【原刊期号】20064【原刊页号】38~47【分类号】D4【分类名】中国政治【复印期号】200610【作者】贺雪峰/潘维/刘老石【摘要题】新农村建设农民本位的新农村建设贺雪峰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430074在农民事实上不可能快速转移进入城市,农民收入不可能得到迅速提高的情况下,要建设一种“低消费、高福利”的不同于消费主义文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用金钱作为生活价值主要衡量标准,却可以提高农民满意度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农民数量极其庞大的背景下,无论是务农还是外出务工,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可能性都几乎不存在。

也因此,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而以拉动农民需求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则近乎于农村破坏了。

站在农民本位的角度,当前中国绝大多数农村人口已经解决温饱问题,处于“温饱有余,小康不足”的状态。

当前农民的困境,不只是或不主要是收入增长缓慢,而是支出增长太快。

农民支出太快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农民合作的解体,农村公共品供给严重不足,应对生产生活风险的能力严重不足。

举例来说,在我们的乡村建设实验区,因为乡村组织退出农村生产领域的事务,农民又不能自下而上地组织起来,人民公社时期修建的大中型水利设施无法使用,农户不得不打井灌溉水稻。

打井灌溉不只是成本高,而且不能有效应对旱灾,从而使农业生产的风险急剧增加。

农民支出太快的另一个原因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

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农民的现金收入十分有限,另一方面,农民又与所有人一样承受着同样的消费主义理念的广告和时尚的狂轰滥炸。

消费主义是市场逻辑的必然产物。

问题是消费主义调动起了农民的消费欲望,很少的现金收入却无法让农民的消费欲望得到满足。

消费主义一再向人们暗示节俭是不对的,花钱是体面的,无钱是可耻的,农民却没有现金过这种体面的生活,他们羞愧于自己的无钱。

非连续性文本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非连续性文本贺雪峰《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本题共5小题,19分)材料一: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这个土字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农业直接取资于土地。

种地的人搬不动土,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不流动是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的,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说就是孤立和隔膜。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的,而是以住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的。

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孤立、隔膜是以村与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

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人们的往来也必然疏少,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在社会学里,我们常分出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一种并没有具体目的,只是因为在一起生长而发生的社会;一种是为了要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

用一位外国学者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的团结”。

用我们自己的话说,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

现代社会是个陌生人组成的社会,各人不知道各人的底细,所以得讲个明白;还要怕口说无凭,画个押,签个字,这样才发生法律效力。

在乡土社会中法律是无从发生的。

“这不是见外了么?”乡土社会里从熟悉得到信任,乡土社会的信用并不是对契约的重视,而是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在我们社会的急速变迁中,从乡土社会进入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在乡土社会中所养成的生活方式处处产生了流弊,陌生人所组成的现代社会是无法用乡土社会的习俗来应付的。

也谈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十大辩证关系——兼与贺雪峰教授等商榷

也谈当前三农问题中的十大辩证关系——兼与贺雪峰教授等商榷

的 “ 三农 ”问题 ,阻碍城 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更可能不利于社会的和谐 与稳 定。
【 关键词】“ 三农” 问题 【 中图分类号】F 2 1
新农村建设
城 乡统筹 【 文章编 号】10 — 7 7 2 1 )9 0 2 一 4 0 8 1 4 (0 0 0 — 03 o
【 文献标 识码 】A
我国知名学者 、“ 三农 ”问题专家贺雪峰教授及魏
问题 的根本原 因是我们缺乏一种既可 以让进城成功的
农 民留在城市 ,又可 以让进城失败 的农 民主动返乡的
华伟博士在 《 理论视野》2 1 年第 3 00 期上发表 了题 目 为 《 当前 三农 问题 中的十个辩证关 系》 的署名 文章 。 该文 ( 下称贺文 )提出 :“ 当前 国内学界和政策部 门在
杂性和学界及政策界在 “ 三农 ”问题上认 识的肤 浅和
题 :农 民为什么喜 欢向城 市进军 呢?为什 么即便进城 失败 ,仍愿意滞 留 “ 贫民窟” ,而不愿意返 回 自己的家
乡呢?如果进军失败 的农 民不愿意返 乡 ,政府又该采
取 哪些 措施 去 让农 民返 乡 呢 ?如 果 留在农 村 的都 是
实践上 的盲 目性 ,呼吁要用 动态思 维来重新看待 “ 三
农 ”问题 。鉴 于 “ 三农 ”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密切关 注 的社会问题 ,也是 当前城 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
“ 进城 失败 ” 的农 民 ,城 乡结 构能 协调 发展 吗? “ 三 农 ”问题能 自然消失吗?贺文本身没有对这些问题进 行研究之前 ,就把 “ 三农 ”问题根本成 因归结为农 民 进城 失败 又不 愿 主动返 乡 ,其 结论 自然 显得 有些草
“ 三农”问题上 ,尤其是在土地 问题上 ,存在严重 的认 识 上 的 形 而 上 学 ,尤 其 缺 少 总 量 概 念 和 辩 证 思

中国农村研究中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评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中国农村研究中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评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山东人 民 出版 社 于 2 0 0 9年 初 出版 了 一套 名 为
《 治》 村 一书 , 以看 做 是学 术 界 关 于 探 索 中 国 可
“ 中国村 治模 式实 证研究 ” 的丛书 ( 1 共 6本 ) 贺雪峰 农村 是如 何 非均 衡 的 一个 新 的尝 试 。作 者 从 “ 民 , 农
如在农 村 税费 改革 之 初 , 了解 决农 村 公 共 产 品 供 局” 当做一个 均 质 的实 体 , 实 际 上 , 为 被 而 中国 农 村社 给不 足 的问题 , 中央有 关 部 门推 广 村级 公 共 产 品供 会 中 , 同层 面 的差序 有可 能并 非均 质分 布 , 是有 不 而 给“ 一事 一议” 的经 验 、 利部 等部 门推 行“ 户用 水 水 农

些 层 面 凸显 , 为 主导 的认 同单位 , 因为这 一 主 成 且
协会 制度 ” 的做 法 , 在 一 些 农 民 内 聚力 强 、 村 具 导认 同单 位 的 存 在 , 抑 制 其 他 层 面 的 认 同 与 行 这 农 会 】 作 农 出发 , 有较 高社会 资本 的地 区 , 取得 了较 好 的效果 , 而在 全 动_ 。于是 , 者从 “ 民认 同与 行 动单 位 ” ( 宗族 主 导型 。 国大部 分地 区的农 村 , 负面 效果 十分 明显 , 却 以至于 将 中 国农 村划 分为 以下 几个 类型 :一 ) 当前 中 国相 当部 分农 村公 共产 品供 给状 况反 而不 如 在这 些农 村 , 族仍 然具 有较 强 的行 动能力 , 构成 宗 并 农 村税 费 改革之 前 。
为 中 国农 村 研 究的 出发 点 。这 些 无 疑 对 于推 动 中国 农村 研 究 有 着很 强 的 现 实意 义 。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
对称 , 由此 形成 了半 熟人 社会 的模样 。 [ 1 3 E p . 1 - 3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一o 3 —2 1
[ 作者简介] 贺雪峰 ( 1 9 6 8 一) , 男, 湖北荆 门人 , 华 中科技 大学教授 , 博士 , 研究方 向为乡村 治理 和乡村建设 。
2 0 1 3年 5月 第 4 5卷第 3 期
云南 师范 大学 学报 ( 哲 学社会 科 学版 )
Ma y,2 01 3
Vo 1 . 4 5 No . 3
新 时 期 中 国 农 村 社 会 的 性 质 散 论
贺 雪峰
( 华 中科技大学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 中心 , 湖北 武汉 4 3 0 0 7 4 ) [ 摘 要] 本文是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性 质 的最新 观察 。作者接续《 新 乡土中 国》 相关 论题 , 结
应 的是 生产 队 , 3 0  ̄5 0户 。生产 队是一 个 共 同 生
产 共 同分配 的基 础性结 构 , 是生 产 、 生活 和人情 共 同体 。因此 , 生 产 队是 一个 真 正 的熟 人 社会 。人
民公 社解 体 以后 , 生产 队演变 成村 民小组 , 村 民小 组规 模不 大 , 在生 产 、 生 活和 人情方 面 的互助 很普
变 化 。 因为农村 社会 的 以上三变 就使 得农 村社会
性 质有 了新 的特 征 。

丧 失地方 性共 识 的熟 人社 会或 许仍 然是 信 息 全 对称 的 , 但 农 民行 为 逻 辑却 会 演 变 成 荆 门农 民
讲 的“ 怕 饿 死 的会 饿 死 , 不 怕 饿 死 的不 会 饿 死 ” 。
开放 , 农 民收入 来 源也 多元化 了 , 从 而使 得农 村社 会 的传统 结构 更加 难 以维 系 ; 三是 农 民价值 之变 ,

中国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主体性的建构——兼评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中国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主体性的建构——兼评贺雪峰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中国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主体性的建构——兼评贺雪峰著
《什么农村,什么问题》
刘涛
【期刊名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1
【摘要】近年来,关于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构建的问题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至今在很多问题上仍存在分歧,贺雪峰的近著<什么农村,什么问题>给当前争论以很好的启示,著作用通俗的语言阐释了中国农村研究的进路、研究范式以及研究态度等问题,表明农村研究的目标不应是简单的理论对话,要以农村政策研究为切入点,并在中国语境中去理解这些经验,进而归纳、提升并最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理论
体系,实现社会科学主体性构建的目标.
【总页数】4页(P91-94)
【作者】刘涛
【作者单位】郑州市社会科学院,河南,郑州,45001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相关文献】
1.地权:回归村社回归农民——兼评贺雪峰《地权的逻辑: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向何处去》 [J], 贾林州;赵晓峰
2.中国农村研究中的整体性和主体性——评贺雪峰《村治模式:若干案例研究》 [J],
耿羽
3.译者主体意识培养与理论教学指津——评贺爱军著《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J], 周朝伟;;
4.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实关切、接续理路与研究进路——兼评贺雪峰
教授《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J], 胡伟强;余华
5.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实关切、接续理路与研究进路
——兼评贺雪峰教授《大国之基:中国乡村振兴诸问题》 [J], 胡伟强;余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后一公里村庄》读书笔记+读后感

《最后一公里村庄》读书笔记+读后感

这些在村庄熟人社会中产生并生活于其中的企业家 群体或富人群体,因为经济收入高,就可以将自己 过去的旧房拆掉建豪华别墅,买得起豪车,办得起 豪华婚礼,并提高酒席与人情往来的标准。
在熟人社会中,这些富人的“场面”消费不仅会刺 激本村村民,而且直接与村民发生联系。婚丧嫁娶, 无论是人情的标准还是酒席的标准,一开始大致是 一样的。送人情一次 1000 元,还人情也一次 1000 元。吃酒席一桌 3000 元,办酒席也就不能低于一 桌 3000 元了。

土地整改是篇大文章 农政变迁的动力

“最后一公里”是治理问题 潘维曾经论证说,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不仅在于办 大事的能力,而且在于办小事的能力。国家资源下 乡了,农民组织能力就提升了,“最后一公里”自然 有解了。
是最 治后 理一 问公 题里
乡 村 社 会
乡村生活秩序的生成机制 赣南乡村的婚姻与家庭 彩礼性质的区域差异 关中的户族 鲁豫农村社会之异同 小农经济的福利误读 农民工命运的底线 中国社会结构的弹性
2001年 37.66%2002年 39.09% 2003年 40.53%2004年 41.76% 2005年 42.99%2006年 43.90% 2007年 44.94%2008年 45.68% 2009年 46.59%2010年 49.68% 2011年 51.27%2012年 52.57%
村庄类型及其区域分布
因村庄结构的差异,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政策和制度落地会有相当不同的实践过程、 机制和后果。研究村庄结构及各项政策、制度落地的实践,就是要研究乡村治理的社会 基础。深入理解中国区域农村,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的乡村治理。
南北差异:团结型村庄与分裂型村庄
中国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具有显著的区域特征,这与历史、地理、种植结构、战争以及开发时期 等很多因素有关。无论如何,从村庄社会结构维度上看,可以将中国农村划分为: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读后感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读后感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贺雪峰及其著作《新乡土中国》简介三、读后感主要内容概述四、对《新乡土中国》的批判性与肯定性评价五、贺雪峰学术思想对我国农村研究的启示六、结语正文:【提纲】一、引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农村社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贺雪峰教授的《新乡土中国》应运而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当代农村社会的视角。

作为一名关心农村发展的读者,我有幸阅读了这部著作,并在此分享我的读后感。

【提纲】二、贺雪峰及其著作《新乡土中国》简介贺雪峰,我国著名农村问题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农村社会学研究。

他的著作《新乡土中国》通过对湖北、江西、广东等地的实证研究,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问题及挑战。

书中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新性的观点,为农村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

【提纲】三、读后感主要内容概述在阅读《新乡土中国》的过程中,我对贺雪峰教授的观点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书中对于农村人口流动、土地制度、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剖析,使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农村社会的复杂性。

同时,贺雪峰教授对于农村发展的前瞻性思考,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提纲】四、对《新乡土中国》的批判性与肯定性评价虽然《新乡土中国》在很多方面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但我认为书中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在分析农村问题时,贺雪峰教授过于强调乡村内部的差异性,而忽视了城乡之间的互动关系。

其次,书中对于农村治理结构的探讨相对较少,未能充分反映出乡村治理的现实困境。

然而,这并不影响我对贺雪峰教授学术成果的肯定。

他在书中对农村问题的深刻剖析,以及对未来农村发展的理性展望,都让我受益匪浅。

【提纲】五、贺雪峰学术思想对我国农村研究的启示贺雪峰教授的《新乡土中国》让我认识到,农村研究需要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关注乡村内部的差异性和动态变化。

同时,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农村问题的复杂性,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某一方面的原因。

此外,农村研究还应关注城乡互动关系,以及农村治理结构等问题。

农民开始找不着北

农民开始找不着北

国是论ituation 时事报道N a t i o n a l a ff a i r s 2014.6.下15MOTHERLAND人物名片•贺雪峰贺雪峰,男,1968年生,湖北荆门人,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特聘教授,现为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村治研究,其学术团队被学界称为“华中乡土派”。

著有《新乡土中国》、《乡村的前途》等多部著述。

最近十多年,农村出现严重的价值失落。

笔者在农村调查中,听到和看到各种令人痛心的现象,诸如留守老人和儿童遭遇性侵,丧事上跳脱衣舞,非正常死亡的老人增多,地下六合彩泛滥等等,这都表明,农村价值失落已很严重了。

农村价值失落,甚至由此带来农村道德溃败,原因很复杂。

首先是农村人口的大规模流动,及因此农村人财物的流出。

一个稳定的系统应是能量输入与输出大致平衡的系统。

人财物的流失,使之前相对稳定的农村系统难以保持持续。

也正是农村人口大规模流动,村庄边界开放,农村共同体瓦解,维系传统村庄社会和价值秩序的基本规范解体。

更根本的问题则是,构成农民生存原动力的本体性价值受到冲击。

中国历来缺乏西方那样的宗教信仰,中国人将生命意义安置在此岸。

因为积极入世,中国人特别重视现实生活,为做到超越,中国人必须要寻找赋予现实生活意义的一套价值系统。

对于儒家传统知识分子来说,这套系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农民来说,就是“传宗接代”。

通过传宗接代,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子子孙孙向下传递的无限事业中,产生永恒意义。

农民这种传统价值与现代社会中个人奋斗、自我实现的价值并不相容,正被作为愚昧落后观念被遗弃。

旧的安身立命的价值失去了,新的现代价值未确立,构成生命意义和终极关怀的价值缺位,农民难以完成有限生命与无限意义之间的转换。

离开对生命高贵价值的追求,中国人积极入世的传统就转变成对物质生活的高度关注,中国人就变得俗不可耐。

当前中国人的“物质性”在城市表现为中层阶级价值观的兴起,即在广告和时尚带动下通过消费行为获得主观体验的生活方式。

贺雪峰 盘点中国南北村庄观后感

贺雪峰 盘点中国南北村庄观后感

贺雪峰盘点中国南北村庄观后感
农村研究有两个目标,一是认识中国农村,进而认识整个中国,二是建立具有本土契合性和一定普遍性的社会理论,二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

照搬既有的成熟理论(主要是西方理论)解释具有相当独特性和变动性的中国经验,就谈不上对农村对中国的正确认识。

因此,研究者应当以开放的学术胸怀和敏锐的经验感知力深入到热火朝天的中国实践中去,有主体性地吸收成熟理论,在经验与理论的反复穿梭中逐步提升理论抽象程度,在此过程中要容许和忍受理论的粗放和不成熟,通过不断的学术积累与接力,逐步建立具有真正意义的中国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这是“华中乡土派”从事农村研究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我们在上述两方面都形成了一些积累,准备以学术笔谈的形式进行一次阶段性的总结和展示,主要包括乡村社会性质、农民心理与行为逻辑、农民生活与意义世界、乡村治理机制、国家与农民关系、农村土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经验研究方法等10多组笔谈。

我们期待着与学界同仁就此展开热烈的、开放性的讨论,协力推进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大繁荣、大发展。

本文主题是“中国农村区域差异”,涉及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历史成因、农民自杀机理、农村人情运作机制、农民性格与交往逻辑和农民生育观念等内容,从微观的个体心理与行为到宏观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运行,“区域差异”得到了充分地呈现与阐释。

自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之后,我们少有解释和认识中国农村社会的社会理论框架,从社会结构维度构建的“区域差异”模型,或可弥补这一缺憾。

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论乡村社会的秩序均衡
贺雪峰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9(000)003
【摘要】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人民公社时期乡村秩序均衡基础的考察,区分出乡村一般秩序均衡和特殊秩序均衡的两种不同类型,并进而从国家与农民之间的关系、主导意识形态状况、国家行政能力三维向度将乡村秩序状况划分为八种理想类型,结合这种理想分类,本文对当前中国乡村社会秩序面临的挑战作了初步探讨。

【总页数】8页(P29-36)
【作者】贺雪峰
【作者单位】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82
【相关文献】
1.乡土社会秩序的巨变——文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社会生活秩序的再调适 [J], 赵旭东;张洁
2.适应性选择:明清两湖乡村社会秩序的形成机制——乡村社会秩序建构的另外一种解释 [J], 吴雪梅
3.现代化转型中法治秩序与乡村社会秩序的融合*--基于两起土地纠纷案例的农村社会治理路径探讨 [J], 张文博
4.现代化转型中法治秩序与乡村社会秩序的融合——基于两起土地纠纷案例的农村社会治理路径探讨 [J], 张文博;
5."新乡土中国"社会团结的秩序基础研究——兼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乡村社会秩序建构 [J], 尹广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什么农村_什么问题_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对象与步骤_贺雪峰

什么农村_什么问题_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对象与步骤_贺雪峰

什么农村?什么问题?———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对象与步骤 贺雪峰 提要:即使政策制定部门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农村非均衡状况的影响,却往往不能充分注意到那些外观差异虽不明显却仍然重要的农村非均衡状况的影响,那些被政策部门视为当然的外观差异不大的农村非均衡状况,构成了当前农村政策实践差异的关键。

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外观差异不大的农村,成为今日中国农村的主体,正是这些外观差异不是很大的农村构成了中央农村政策实践的主体。

我们必须研究这部分农村的非均衡状况及这种非均衡状况对农村政策实践后果的决定性影响。

关键词: 农村政策基础研究 非均衡 农村政治社会现象作者贺雪峰,男,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武汉 430074)一、引论农村政策基础研究的核心内容在于,通过对各种农村政策在不同区域农村的不同实践机制及其后果的讨论,认识中国农村现实的状况,尤其是不同区域农村的非均衡状况。

问题是,对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来说,可以选取的中国农村非均衡状况可能完全不同。

举例来说,中国是一个有9亿农民和9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庞大国家。

从外观上看,边远少数民族聚居区与农业人口稠密地区,沿海发达农村与中西部农业村庄,城郊农村与远离城镇的村庄都有着明显不同,这种不同是如此巨大,以至于我们不用进行细致比较,就可以有把握地作出农村类型区分。

也正是因为这种差别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勿需研究者的研究,政策实践部门就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种差别,并以此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现实依据。

问题是,即使政策制定部门在制定农村政策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这些显而易见的农村非均衡状况的影响,却往往不能充分注意到那些外观差异虽不明显却仍然重要的农村非均衡状况的影响,而正是这些被政策部门视为当然的外观差异不大的农村非均衡状况,构成了当前农村政策实践差异的关键。

尤其重要的是,这些外观差异不大的农村,成为今日中国农村的主体,正是这些外观差异不是很大的农村构成了中央农村政策实践的主体。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

熟人社会村庄秩序机制的理想型探究熟人社会中的“人情”体现为感情、关系、规范和机制等层面。

在人情的作用下,熟人社会成了一张微观权力关系网,因此也被整合为对内纷争较少、对外团结一致的亲密社群。

在熟人社会中,人们的行为围绕着人情关系展开,行为准则是人情规范,这种人情取向的行动规律就是“乡土逻辑”。

因此,“乡土逻辑”可以用来分析当前村庄秩序的变迁。

当前,中国乡村经历着剧烈的社会变迁。

逐渐摆脱土地束缚的村民已完全不同于他们的祖祖辈辈,村庄也呈现出生活方式城市化、人际关系理性化、社会关联“非共同体化”和村庄公共权威衰弱化的诸多特征。

乡村社会的一切正在被重塑,它或被迫或自发地向现代社会迈进。

[1]乡村社会的巨变不仅表现为社会形态的变化,还表现为社会性质和秩序机制上的深刻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预期和非预期的后果。

笔者认为,若要从理论上认识这些后果并深刻理解当前乡村的巨变,则需要重回经典理论。

一乡土熟人社会中的“熟悉”与“亲密”费孝通说过,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人们被束缚在土地上,地方性限制所导致的“熟悉”成为乡土社会的重要特征。

因此,“熟人社会”也成为描述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经典论述。

乡土社会的生活具有地方性。

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

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产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的社会。

生活上被土地所囤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所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是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2]在此基础上,苏力以“熟人社会”为起点,论述了现代性的法律和制度在乡土社会的实践过程与后果。

[3]在对影片《秋菊打官司》和《被告山杠爷》的分析中,苏力从村庄熟人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亲密、默契及其预期出发,发现现代法律制度的干预破坏了熟人社会中的长久关系和利益,使得影片主人公处于极其尴尬的地位。

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贺雪峰

乡村治理研究的现状与前瞻_贺雪峰

果的区域差异问题。不理解中国农村的非均衡状况, 宗教学、心理学、地理学等等。乡村治理研究是一个以
就很难真正理解自上而下的村治制度实践后果的不 问题为导向的开放研究领域, 或者说, 乡村治理研究
同。正是在这一点上, 以区域社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只是一个平台, 它能为各种相关研究提供深入理解中
117
学习与实践 2007 年 第 8 期
以陆学艺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解决三农问题的办 法是“消灭”农民, 而其关键是要尽快改变“一国两策” 的 制 度 安 排[8]; 林 毅 夫 认 为 , 要 从 根 本 上 解 决 农 民 问 题, 必须发挥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比较优势, 鼓励农村 劳动力进城,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温铁军为代表 的学者认为, 在短期内, 中国城市难以接纳人数庞大 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面对中国 9 亿小农的现实, 无论 是苏联的集体农庄还是美国的个人农场, 都缺少在中 国推行的现实条件。
给了村治研究学者以全新的视野, 为村治研究的田野 的设想。由于民族危机和乡村衰败, 前辈学者在 20 世
调查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正是受到社会人类学的 纪初开展的大规模的乡村研究与建设实验, 为当代的
影响 , 我们开始了深入细致的村 治 田 野 调 查 。[4]二 是 中国乡村治理研究提供了品性和学术资源。回到梁漱
的背景、历史条件及其现实处境; 中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解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度和法律在农村实践的
过程、机制及后果, 并为理解农村政策的实践提供理论解释; 微观层面的研究主要是理解乡村社会内在的
运作机制及农民的生活逻辑。据此思路, 本篇报告将对中国乡村治理研究的状况做出描述。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政策实践 农村研究方法
程, 较“村民自治”的涵义要广泛得多。在很短的时间 内,“村治”的涵义就由“村 民 自 治 ”为 主 变 成 了“ 村 级

贺雪峰_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

贺雪峰_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

乡村的去政治化及其后果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430074)摘要:在传统时期,乡村具有相对自主的政治空间,从而可以阻止乡村内部边缘人群搭便车行为。

随着国家权力向基层的全面渗入,乡村自主政治空间逐步消失,乡村社会由分配责任与义务的政治向分配权利的政治转变,之前被乡村主导力量所压制的边缘力量崛起。

在乡村去政治背景下,不受约束边缘力量的崛起,对当前乡村治理构成重大挑战。

关键词:乡村治理乡村政治钉子户上访国家与社会所谓政治,就是为利益再分配而进行的协商、博弈与妥协,政治中,既有讨价还价也有强制。

政治是通过斗争的形式展开的,是一部分人强制另外一部分人的过程,是形成利益再分配格局的手段。

乡村政治则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存在的利益再分配斗争。

乡村政治可以包括两个相当不同的层次,一是在乡村展开的国家政治,二是乡村社会内部展开的政治。

前者是指乡村社会作为国家的一个部分,其政治制度及政治实践是受国家政治制度制约及按国家政治制度要求展开的,乡村治理是国家政治的组成部分。

后者则是指乡村社会内部为达成利益再分配而进行的斗争与妥协,是乡村社会各方面力量平衡的结果。

这两个层次的乡村政治存在密切关联,即前者决定和制约后者,后者只有在前者提供的制度条件下才有运作的空间。

同时,又正是后者实践效果决定前者的持续与完善。

本文乡村政治主要指在乡村社会内部展开的政治,即第二个层面意义上的乡村政治。

本文将分四节讨论乡村去政治化及其后果。

第一节是一个概述性的回顾;第二节讨论取消农业税后国家在乡村制度安排上的去政治化;第三节讨论去政治化的后果;第四节是一个简单的小结。

一、从乡村政治到乡村去政治存在乡村政治的两大原因分别是乡村与国家的关系及乡村社会内部的秩序。

乡村与国家的关系是农民与国家关系的一个部分,具体地说,在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中,一方面,国家为农民提供制度和秩序,一方面,农民要为国家提供赋税。

这是一种交换关系,更是一种强制。

离开赋税,国家无法运转,没有国家,高度的中华文明也不可能延续,农民就只能生活在原始秩序之中。

《新乡土中国》

《新乡土中国》

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节——诸如半熟人社会、农民的合作能力、村庄精英的谱系、农民负担机理等方面作深入透视,让读者沉浸到乡村中,冲击原有的对乡村的经验与想像,促使你去思考,这正是不易察觉的中国经验、中国常识。

聚焦农村发生的“千年未有之变”,扎实的田野调查,严谨的学术基础,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具体的时空下理解新的乡土中国的视野。

深入解读农民和农村问题
《新乡土中国》
作者:贺雪峰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趋势、学术与评价的热点难点、以浙江为样本的网络文学地域研究、IP研究等内容作了着重阐述,可一窥当下网络文学场域之前沿。

此外,对网络武侠小说史、网络文学研究史等也有初步探索,形成了较有影响力的文章。

夏烈的文风,既有学院范儿十足的学术话语,又有像《大神们》这样的随性文字。

在两种隔阂很深的文类中穿梭往来,并保持旺盛的势头,而且依旧“羽扇
纶巾”、谈笑风生,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研究与批评的最终成果
《网络文学的新传统与未来性》
作者:夏烈
出版社:杭州出版社
53
HANGZHOU 2019.7。

关中村治模式的关键词_贺雪峰

关中村治模式的关键词_贺雪峰

t田野笔记关中村治模式的关键词¹¿贺雪峰内容提要本文对影响关中村治的主要变量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关中村治的理想模式,并比较了关中村治模式与全国其他农村地区村治模式的异同。

关键词村治模式乡村治理乡村社会性质1中图分类号2C9121821文献标识码2A1文章编号20447-662X(2005)01-0139-08在以前的研究中,我们曾从村庄社会关联度高低的角度,讨论了不同类型村庄村治面貌相差甚巨的原因¹,其中,我们以存在强有力宗族组织的村庄为高关联度的村庄,而以村民原子化状态的村庄为低关联度的村庄。

村庄关联度的高低,构成了村庄秩序的基础,在村庄秩序与村庄关联度之间,具有一系列有趣的对应。

存在强有力宗族组织村庄及与之对应的村治状况,就构成了一种村治的模式,可以叫做宗族型村治模式。

因为学术界对宗族组织比较熟悉,且宗族组织的存在较为普遍,宗族型村治模式似乎没有必要列出地域典型,并因此形成地域性的模式。

据我们观察,江西、福建等省的村治模式,与宗族型村治模式相当接近。

农民传统的各种联系大多解体,现代联系又没有建立,农民呈原子化状况的村庄,及与之相对应的村治状况,构成了另一种类型的村治模式,可以叫做家户型村治模式。

据我们在湖北荆门的长期调查,荆门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呈现出原子化的趋势,我们将这种原子化状况的原因归结为村庄内/缺乏分层与缺失记忆0»,这种家户型村治模式,可以叫做荆门村治模式。

据我们观察,东三省的村治模式与荆门的情况相当接近,并且因为市场经济的渗透和现代传媒的侵蚀,正有越来越多的村治模式变得接近荆门模式。

除以上宗族型村治模式和荆门村治模式以外,我们还在河南和安徽北部的阜阳观察到诸多以小亲族群体作为村治中主要活动力量的村治模式,具体地说,这种村治模式中,以兄弟、堂兄弟等强有力关系为主体的小亲族群体,往往在村治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由此形成了相当独特的小亲族型村治模式,这种村治模式也可以叫做阜阳村治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贺雪峰(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4)[摘 要] 本文是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最新观察。

作者接续《新乡土中国》相关论题,结合进入21世纪农村社会的变化,讨论了新时期农村社会性质若干问题。

这些讨论既有对乡村社会的认识,也有对乡村社会性质的概括。

这些讨论可以深化学界对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的认识。

[关键词] 乡村社会;半熟人社会;乡土中国;农村社会学[中图分类号]C91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110(2013)03-0072-07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三个层面的巨变,第一个层面的巨变是取消了延续千年的农业税,从而极大地改变了国家与农民的关系;第二个层面的巨变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包括传统宗族结构,家庭结构等等。

这些基本结构的变化与当前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有关,农民进城,之前相对封闭的村庄结构变得开放,农民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从而使得农村社会的传统结构更加难以维系;三是农民价值之变,之前构成农民人生意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开始发生变化。

因为农村社会的以上三变就使得农村社会性质有了新的特征。

一、半熟人社会的概念及其理论意义在1990年代观察村委会选举,发现行政村与自然村有很大差异。

自然村在人民公社时期所对应的是生产队,30~50户。

生产队是一个共同生产共同分配的基础性结构,是生产、生活和人情共同体。

因此,生产队是一个真正的熟人社会。

人民公社解体以后,生产队演变成村民小组,村民小组规模不大,在生产、生活和人情方面的互助很普遍,就仍然是一个熟人社会。

与村民小组不同,村委会一般建在行政村,行政村由人民公社时期的生产大队演变而来,一个行政村,200~300户,1000~2000人,这样一个人口规模就超出了熟人社会的范围,在村委会选举中就出现了信息的不对称,由此形成了半熟人社会的模样。

[1][p.1-3]但是,熟人社会并非仅仅是信息对称,在费老那里,传统的乡村社会是乡土社会,也是熟人社会,这个熟人社会不仅信息对称,而且有公认一致的规矩,以至于语言沟通都变得不必要了。

这种信息全对称以外的公认一致的规矩,可以称之为“地方性共识”。

地方性共识包含价值与规范,是农民行为的释义系统和规范系统,由其形塑的农民的行为逻辑,我称为乡土逻辑,这种乡土逻辑的重要特点是中庸、平和、不出头,是一种实用理性的态度,不认死理、不走极端、不钻牛角尖,人云亦公,大家都这样做,自己就这么做了。

丧失地方性共识的熟人社会或许仍然是信息全对称的,但农民行为逻辑却会演变成荆门农民讲的“怕饿死的会饿死,不怕饿死的不会饿死”。

这话的意思是,在村庄公共品供给中尤其是农田灌溉时,有人想搭便车,不愿出钱出力,因为他了解还有人比他更需要灌溉且更担心灌溉不上粮食无收成的严重后果,这些更需要灌溉的或更胆小怕被饿死的人出钱、出力提供了诸如灌溉一类公共品,不怕饿死的人就搭便车免费获得了公共品。

这样一来,村庄中公益心高的农户或胆小怕被饿死的农户就成为每次公益行动中其他村民期待的对象,这些人在每一次公益行动中都被期待出钱出力,其他人则从中受益。

这些出钱、出力者要么利益受损要么受益最少,他们很快就成为村庄边缘人,因此首先成为“被饿死的人”,他们无力再来2013年5月第45卷第3期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May,2013Vol.45No.3 *[收稿日期]2013-03-21 [作者简介]贺雪峰(1968—),男,湖北荆门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和乡村建设。

供给公共品,那些不怕饿死的人也最终无便车可搭,村庄生产生活的基本公共品无法供给,所有人的利益受损,所有人都因为没有灌溉粮食无收成而“饿死”。

也就是说,在缺少公认规范,离开乡土逻辑的情况下,信息全对称的熟人社会,每个人都算计他人,结果是人人利益受损,社会基本秩序无法维系。

在当前中国一些农村,村庄信息仍然全对称,但地方性共识却已经瓦解或陷入变动中,新的共识尚未定型,乡土逻辑也在蜕变。

熟人社会的含义已有变化。

19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农民流动的增加,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已经发生分化。

尤其是进入2000年以后,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农民收入一半以上来自村庄以外,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村庄结构解体,村庄边界日渐模糊,村庄社会出现了多元化和异质性的增加。

过去习以为常甚至无需语言沟通的地方规矩解体,村民的就业、收入、交往、兴趣、品味、秉性、需求都出现了差异,村民过去无拘束的交往减少了,村民越来越难以接受之前熟人社会中缺乏退出机制的串门聊天。

不仅在规范上,而且在信息沟通上面,村庄也出现了与之前熟人社会大不相同的逻辑。

这样一种行为逻辑,即构成半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既不同于传统乡村社会又不同于现代城市社区的中间状态。

吴重庆将当前农村社会称为“无主体熟人社会”,[2]所谓无主体,一是农村中青年大量外出务工经商,不在村里,村庄主体丧失;二是农村社会已经丧失过去的自主性,变成了城市社会的依附者。

吴重庆对村庄主体的强调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他在较为实体的层面理解农村“主体”,他认为,随着中青年农民这个社会主体周期性进城和返乡,村庄相应地周期性呈现出熟人社会的部分特征。

熟人社会丧失主体的深层内涵还包括农民对村庄失去主体感。

这种主体感就是费老所说的农民与乡土的利益关联、情感眷恋和价值归属,主体感就是我们感,它触发了人们对村庄的责任与关切,可能与农民在不在村没有关系:有主体感时,远行千里依然心系故土,飞黄腾达要衣锦还乡回馈父老,最终还要叶落归根;丧失主体感后,即使身在村内心也在村外,村庄如何与己无关,自己得意失意也与村庄无关。

这是半熟人社会区别于熟人社会的又一重要内涵。

小结以上讨论,我以为,总体来讲,进入21世纪的中国乡村社区可以称为半熟人社会,这个半熟人社会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村庄社会多元化,异质性增加,村民之间的熟悉程度降低。

第二,随着地方性共识的逐步丧失,村庄传统规范越来越难以约束村民行为,村庄中甚至出现了因为信息对称而来的搭便车,并因此加速了村庄内生秩序能力的丧失。

第三,村民对村庄的主体感逐步丧失,越来越难以仅靠内部力量来维持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村庄越来越变成外在于村民的存在,二者的社会文化距离越来越远。

半熟人社会将是中国农村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现象,研究农村半熟人社会现象及其机制,是深化乡村治理研究和理解农村政策实践的重要方面。

“半熟人社会”的理论意义在于,社会学界乃至整个社会科学界长期以来受“传统—现代”这个二元框架束缚,沿用欧洲现代化产生的进化论视角,将社会形态的演变设定为两种类型的替代,如机械团结—有机团结、共同体—社会等等。

费老当年也接受了这个框架,认为乡土社会(礼俗社会)终将演变为城市社会(法理社会)。

这个框架既无法准确理解农村社会变迁中的社会形态,或许也无法预判未来的农村社会形态,但研究者却依然沿用这个框架,他们要么认为当下农村依然是“乡土社会”,要么就是以“现代社会”衡量农村变迁经验,呼吁用现代社会的公共规则取代乡土规则、培养农民的公民意识、培育公共伦理等等。

这不能不说是农村研究者的理论惰性和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贫困。

“半熟人社会”这个概念为分析农村社会性质提供了一个三维的框架,即“信息对称”、“地方性共识”、“行为逻辑”,前两者是社会性质的层面,后者则是微观行为的层面,信息对称和地方性共识状况塑造着农民的行为逻辑。

乡土熟人社会是信息全对称的,又有地方性共识约束,所以农民的行为逻辑表现出来就是乡土逻辑。

社会变迁中,信息对称程度在降低,即农民的熟悉程度降低,地方性共识也在剧烈变动中减弱甚至丧失了约束力,·37· 第3期贺雪峰: 新时期中国农村社会的性质散论农民的行动逻辑就表现得非常理性,这时的社会性质和农民行为逻辑是“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都无法解释的,是一个将长期存在因此需要研究者对其进行理论概括的社会形态。

社会变迁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我以为,农村社会将来不可能走向那个二元框架的另一端:法理社会(也就是陌生人社会),将来或许仍然是信息全对称的,新的地方性共识也已经形成并稳定下来,农民的行为逻辑也将不同于乡土逻辑和当下的过度理性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讲,“半熟人社会”既对当下农村社会形态及其变迁过程具有很好的解释力,而且对未来的农村社会形态可能也具有很强的理论预见性。

据此,“半熟人社会”当是理解中国农村的基本概念之一。

二、村庄社会关联与农民认同及行动单位“村庄社会关联是指村民与村民之间具体关系的总和,它指的是处于事件中的任何一个具体的村民在应对事件可以调用关系的能力”,这是笔者过去对村庄社会关联的定义,也是现在的认识。

“村庄社会关联”这个概念与社会资本有相似之处,但社会资本侧重社会信任的测量,可以说是村民之间抽象关系的总和。

在具体关系的讨论中,“差序格局”是一个重要概念。

[3][p.20-25]费老说:“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

他又说:中国社会结构“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以“己”为中心,“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差序格局强调具体的特殊的关系,每个人的位置都有不同。

不过,在传统社会中,有两层关系尤其紧要,一是家庭,这是一个私的单位,是同居共财不分彼此的“小私”,二是宗族,这也是一个私的单位,是有强烈自己人认同的“大私”。

传统社会中,在国家权力难以直达乡村社会情况下,为解决与农民生产、生活和娱乐密切相关公共事务,而创造了在家庭以上的功能性组织,从而形成了一个双层的基本认同与行动单位,其中第一层是家庭,第二层是超出家庭的宗族或以宗族为基础的村庄认同。

费老讲的传统中国社会差序格局“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的论述,将差序格局看作了均质的实体,而忽视了差序格局各方事实上的非均质分布,其中家庭这个小私和“宗族—村庄”这个大私是传统乡村社会中尤其凸显的基本认同与行动单位。

现代性瓦解了或正在瓦解“大私”,留下诸多血缘联系的碎片,从而造成了村庄传统社会关联的区域差异。

自上而下、自外而内进入传统乡村社会的国家行政力量,首先是乡村行政组织,尤其是人民公社中的生产队建制。

生产队一般以自然村为基础建立起来,但与宗族不同,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建制,既是国家的行政建制,也主要对国家负责。

人民公社是相对于之前的“宗族—村庄”结构的公的力量。

由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转化而来的行政村和村民组,就是国家在农村基层的代理人。

村组是“小公”,“小公”与“大私”在村庄层面重叠,但服从完全不同的行动逻辑。

“大私”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大私”的含义是自己人,是私人的,也就是自己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