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12年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云南德宏瑞丽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及成绩分析

云南德宏瑞丽一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及成绩分析

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分析第一次月考是对学生暑假补课内容的一个基本检测,重点检查一下学生读图及学习能力等。

通过对此试卷做全面分析以此来制定出更加有效的备考策略,以帮助高三师生更好地科学备考。

一、试题的基本特点本卷结构与高考结构基本一样,20道选择题,4道大题,唯一不同的是没选修地理的选做题,难度适中。

1、注重地理基础知识的考查和应用试题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当中的行星地球与地球上的大气等部分内容。

重点考查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成因,如第7题“图示地区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是”等——地理现象;第19题“下图中导致“无雨新晴,北风寒彻”这一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是”等——地理原理,第14题“与往年相比,长沙在该期间天气异常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等——地理成因。

2、紧扣《考试大纲》,考查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此试题没有出现超出考纲的偏题和怪题,考查的都是主干知识。

主要考查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天气系统、大气的受热过程、地球与地图等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

这些知识点都属于中学生必备的地理素养。

侧重对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从等高线地形图上选择宿营地,北京市中心气温高于郊区的原因、建厂选址与造林地选择等。

3、突出图表和地理思维和能力考查图表是地理信息的最佳载体之一,图表的大量运用也是地理学科的鲜明特色。

此次地理试题,共有地理图表15个,每题组均有图表。

图像类型有统计图、区域图、光照图、气压带风带图、天气系统图、等值线图等,表格有数据表等。

图表的运用,有效地考查了学生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地理思维能力考查。

“发展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目标之一,也应该成为高考的考查的重点。

试卷中的1~2题考查学生空间定向和距离估算,13~14题从时间、气温两个维度考查学生对比分析和推理,23题的第(1)题要求学生描述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特点)及原因等,都较好体现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习惯的考查。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东川明月中学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一地理期末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1.本次考试范围为必修二人文地理的内容,命题以《云南省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人文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运用的考察,总体上来说试题结构和考察的重难点以及知识的整体内容把握的较好,比如注重对学生图表阅读、分析、归纳整理能力及重点区域主要人文特征分析能力的考察。

难度值中等。

2.试题多以地理会考说明为基础,略有变动,试题结构符合最新的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加入了双相选择这一类型的题目,这也可能是以后地理会考的一个趋势,所以我们应该引起重视。

在试卷内容上出现了些小瑕疵,漏字,如选择题第地没标出,有几张图表不清晰,但总体上来说比较正常。

二、考试成绩分析1. 全校12个班总平均分67.57,快班及格率在95%以上,其中3班100%,慢班基本也在75%以上,总体成绩良好。

2. 成绩各段分布情况(1)选择题:满分50分,期中单项选择题30分,平均分在22分左右,最高分30分,最低分14分;双项选择题20分,平均分12分,最高20分,最低4分。

(2)综合体:满分50分,平均分在33左右,其中第一题和最后一大体得分率较低。

3. 总体来说成绩分布较为合理,中间分数段人数多,低分人数较少,但是高分不突出。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1.选择题部分:单项选择题问题不是太大,主要是双项选择题,因为是最新出现的题型,很多同学对此不熟悉,也没有掌握做这种题型的方法和技巧,致使同学们在此部分失分严重,甚至有同学有学生当做单项选择题来做,也有很多同学选了错误的一个,说明基础致使还有待夯实,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双项选择题做题技巧和方法的训练,增强其判断能力,以应对试题变化的要求。

2.综合体部分,2.1 突出问题是重点区域定位不准确,从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导致错误连连。

如第41题,对人口迁入最多的地区,很多同学答的很宽泛,而没给出具体的区域,所以教师应加强锻炼学生重点区域定位的能力,尽快熟悉起来。

2011-2012高三地理一测质量分析

2011-2012高三地理一测质量分析

2011—2012高三地理一模考试成绩分析高三地理组高福全一、试卷分析:整套试卷难度适中,选择题材料和图并存,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学生想得分并不容易,主观题仍然以区域图为载体,考察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这就决定了这次考试成绩相对并不理想。

二、成绩的取得:高三地理在这次质量预测考试中一本上线16人,二本上线68人,三本上线177人,专科上线255人,期中分校学生在邹勇、李大民和张秋红老师的带领下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在学校下达指标任务只有专科16人、三本2人的情况下,分校在这次考试中,达到二本线1人,三本线11人,专科以上37人的可喜成绩。

在此想对所取得成绩做简单的总结:1、得力于全体高三地理组教师的共同努力。

我们这个5人的团队中,大家年富力强,都很实干。

李大民老师刚从高三下来,给我们组补充了新鲜血液,并带来了很多上届高三的丰富备考经验。

年轻教师邹勇、张秋红等虚心学习,积极改进,变换教育方式、风格,从而使分校地理成绩芝麻开花节节高;年轻的老教师刘树峰刻苦钻研,勇于探索,使所教的班级的成绩再攀新高;宏志班在李大民、刘树峰和我的努力下,也力争上游,再创佳绩。

2、加强集体备课,开展有效教研。

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大家团结一致,分工合作,深入探讨高三有效教学。

每周文科教研时,事先安排一位老师对下一周课进行说课,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然后由其他老师进行补充或就一个或几个问题集体讨论。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争取在教学中不留疑点、盲点。

3、认真解读高考考试说明,研究近三年高考题,把握高考动向。

4、精选练习,加强练习。

平时的教学中基本上是每周一套追踪练习,大多都是各省各校高考模拟题和高考题,在一模考试前让学生做10和11年的一模卷,让学生回归课本,自主复习。

同时我们老师经常征求学生意见,根据学生情况不断调整教学。

5、各位班主任有效的管理是取得成绩的保障。

各位文科班的班主任,进入高三之后,一心扑在工作上,以校为家,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严格要求学生,克服学生在学习中的倦怠心理,兼顾各门学科存在的问题,才使得高三第一次质量预测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总结和反思

2012年高考地理试题总结和反思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地理部分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原理考查,重点考查学生能力,突出了地理学科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在选修试题中,考查了敦煌石窟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美国飓风、地震的防御措施,上海水源的保护等问题。

所考知识均属于主干,符合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

自然部分内容考查偏少。

试题分析1-3题规律总结:要求学生紧扣信息进行答题。

4-5题规律总结:要求学生获取信息并进行解读,然后答题。

6-7题规律总结:注重区域定位8-9题规律总结:本组题考查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获得答案。

10-11题规律总结:等值线有关的计算必考题36题规律总结:善于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并应用在答题中。

37题规律总结:认真读图,正确表达。

选考题42-44题规律总结:新课标高考模式中,选考题难度不大,考生容易做答,但回答完整条理的不多;说明考生对选修部分知识的掌握不够熟练或者重视程度不够。

应引起重视,加强核心知识的学习,从而更有效的适应新课标下的高考。

2.对2012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的评价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卷文综地理点评: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以能力立意为主,主观题设计新颖。

今年【新课标】高考地理题型与去年保持一致,难度适中。

地理部分共出现图表10个,材料信息阅读量适度,依然强调考生读图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客观题:考察了农业生产;河流水文;城市区位;工业区位及变化;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突出主干知识、突出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试题设计比较规范。

主观题:(36)题从生活中“红木家具”切入,设计新颖,突出了南部沿海的热点地区;考查了工业生产区位;难度不大。

(37)题是世界区域的问题,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分析环境特征,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可持续发展主题;选修部分:敦煌旅游;北美飓风灾害;上海水资源环保题是平常熟悉的知识点,比较容易。

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高一地理试卷质量分析
一、命题思想
本次考试针对是高一学生这个学期学习情况的一次总体测验,考试范围是高一地理必修一的全部内容,命题的80%是关于高中地理学习的重点:如地球的圈层结构、地球公转、气候判断、锋面气旋、水循环、地质作用、河流地貌、自然带。

此次考试难度适中,对学生是一次很好的测验,同时让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有利于教师后期有针对性的教学。

二、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结果学生成绩比较理想,但是两极分化明显。

90分以上:13人(最高分97分) 80分以上:30人
70分以上:57人 60分以上:71人
最低分:5分及格率:46.7%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1.基本概念不熟,对选项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

2.地球运动规律记不清楚,读不懂图形粗;心大意,计算出错。

3.区域基本定位能力不具备,即使解决了问题也没法正确答题。

4.语言表达能力欠缺,解题技巧能力有限。

粗心大意,计算出错。

四、整改措施
针对学生考试情况,本学科组应该立足于本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作出有效的整改措施,以便于后期学生整体成绩的提升。

1.抓基本主干知识,落实课标和基本常考点的教学;不要拔高题,要狠抓基础知识。

2.加强读图训练,让学生达到“图不离手”的学习习惯。

3.教学中要善于多用一些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4.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每节课、每个知识环节的落实,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得。

2012级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2012级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2012级高一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分析
一、基本数据统计:
二、试卷分析:
(一)优点:
1、从试卷结构来看:分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结构合理,题量适中
2、从制卷来看:图像清晰,布局合理,无图文错误解
3、从内容来看:知识覆盖面较广,既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突出了重点,直击了难点,无偏题,怪题,过难题,无试题错误及答案错误,命题严谨。

(二)缺点:
学易练习册上原题比重偏大,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三、学生答题信息反馈:
1、少数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薄弱
2、知识掌握不牢,答题时张冠李戴
3、思维不严谨,表述不准确
4、学科思想不端正,学科发展不平衡
四、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正确对待地理学科学习
2、加强基础知识的落实,作业辅导、检查到位
3、注重课堂学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文综地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云南省第一次高考统测文综地理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20XX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质量分析报告云南省20XX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学科基本情况及教学建议如下:一、基本情况表1:全省基本情况及分数段统计(样本数818份)分数段 人数 分数段 人数 100~90 3 49~40 140 89~80 51 39~30 43 79~70 131 29~20 5 69~60 208 19~10 1 59~502369~0 0样本数818份 满分值:100最低分:18 平均分: 58.95最高分:92及格率:48.04本次统测的统计直方图如下:文科综合--地理分数段分布表501001502002500~910~1920~2930~3940~4950~5960~6970~7980~8990~100分数段学生数二、试题特点此次文综地理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从第1题到第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第Ⅱ卷非选择题为第36题共36分,含(1)、(2)、(3)、(4)小题,第39题(3)、(4)小题20分,共56分。

地理单科总分为100分。

本套试题主要有以下三大特点:1.时代气息浓,涉及知识面宽总体上看,这份试卷联系生活实际,反映社会热点,时代气息浓厚。

如宜万铁路的修建、坎昆气候峰会,石林太阳能发电,天津垃圾发电等热点问题及身边的话题都进入了试卷,成为题目的背景资料。

既考核了考生地理学科知识的基本能力,又考核了考生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关心了解程度。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资源开发与配置、环境问题,人口剧增等,要求学生必须发挥地理学科的综合优势,才能寻求合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考试也正基于这一事实,表现出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的主体设计思想。

2.知识与能力立意突出试题能力立意和知识能力综合立意相当突出。

(完整版)高一地理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版)高一地理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完整版)高一地理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概述
本报告旨在对高一地理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考试结果和学生表现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有关教学效果和学生研究能力的重要信息。

本报告包含了学生整体表现、各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区分度较高的题目等内容。

学生整体表现
根据分析结果显示,高一地理考试的整体表现良好。

通过对学生得分的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了合理的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学生表现较差,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

知识点掌握情况
对各个知识点的考试结果分析显示,学生在某些知识点上的掌握情况较好,而在其他知识点上可能存在一定的薄弱点。

针对这些薄弱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和练,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

区分度较高的题目
在本次考试中,经过统计和分析,发现了一些区分度较高的题目,即有些学生得分普遍较高,有些学生得分普遍较低。

对于这些题目,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点讲解,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

结论
本次高一地理考试的整体质量较好,大部分学生取得了合理的成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学生表现较差和知识点掌握不够牢固的情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建议教师加强对薄弱知识点的讲解和练,并重点关注区分度较高的题目的教学。

以上是对高一地理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希望对学校和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分析

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分析

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总体评价及试卷特点高考文综试卷仍采用全国新课标卷,从试卷构成来看选择题沿袭了传统共 11 个题目(44 分),综合题由36题(26分)和37题(20分)、及选做题(旅游地理、自然灾害、环境保护三选一计 10 分)组成。

地理试题依然以考查基础知识、基本原理为主,主要通过对信息挖掘是否充分,答题是否全面来体现区分度。

这要比通过难题、偏题、怪题来区分学生更加符合标准化考试本质,不仅有利于指导教学,更利于引导学生的提高综合能力。

客观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本知识点、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但是完全没有死记硬背的死知识的考查,全部是通过呈现图表及新材料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例如,第1题和第2题通过影像的方式考查地质作用,主观题的考查重点依然是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图表分析的能力。

二.2012年高考地理试卷知识点的分布与能力要求注:A获取和解读信息;B调动和运用知识;C描述和阐述事物;D论证和探讨问题。

二、具体情况分析1.各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参考人数为)2.逐题情况分析(数据抽样分析)三、各题典型错误及错因分析1、2分析读图能力审题不清、读图方向错误 3、4、5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读图能力。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的理解不透。

6 7 8 对于方向的确定不理解读图能力差、不理解或没有掌握方向的确定方法10 11 太阳高度的考查及读图分析能力不能正确读图或读懂题意,失分严重。

36题以“某区域地形的空间分布图”为载体,突出考查学生对等值线的判读分析能力和空间定位能力,提取有效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一些学生不会通过等值线的分布特点来分析地形的分布特点,只是通过区域判断直接得出结论。

因此失分严重。

由此看出学生基本知识储备不多,知识应用的能力不强37题,考查云南山脉、河流图及文字材料,进行区位因素分析,学生很难全部做对,得分率不高。

云南省2012年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云南省2012年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图1为某地海岸景观,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图中房屋地基损毁的原因是 A.地震 B.侵蚀 C.滑坡 D.洪水2.图中建筑物直抵海岸的主要原因是 ①海岸线后退 ②人口增长③靠近水源 ④运输更便捷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苹果生产和浓缩果汁的出口国,据图2回答3—5题。

3.与渤海湾苹果带相比,黄土高原苹果带的优势条件是A.水源丰富B.降水充足C.昼夜温差大D.地势地平4.鲁中低山丘陵区苹果树多规划种植在山腰地带,其主要原因是A.利于通风散热B.台风影响小C.低温、冻害影响小D.有良好的排水条件 5.影响苹果浓缩果汁产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原料B.市场C.交通D.气候国3为某地(30°N ,120°E )及附近地区大气的水平运动俯视示意图,据此回答6—8题。

6.该地区大气运动系统属于A.三圈环流B.季风环流C.热力环流D.气旋和反气旋7.影响该环流强弱变化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A.气温差异B.植被状况C.地形地势D.洋流分布8.①②③④四地中,适宜布局钢铁厂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间”—“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及正午,据图4回答6—8题。

9.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①正东 ②正西 ③正南 ④正北图1图例高空风 地面风城区 图3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10.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 正确的是A.全年一样B.夏至日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C.正午比上午大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11.若夏至日北京时间17:0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到午间”,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是A.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四季变化明显C.出现极夜现象D.受暖流影响大 36.(26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图7为某国简图,该国人口7004.9万人(2006年),面积约163.6万平方千米。

高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分析

高2012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分析

高2013级第二次诊断性地理考试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为几区统一命题,集中考试,也时新课程背景下高三的第二次综合性考试。

也是高三后期的一次针对性很强的考试。

本次试卷以高考内容为主,主要有区域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地理必修1、2、3和选修教材5-6为主要测试内容,基本包容了高考所有范围。

试题结构有客观试题(共11各小题,44分)和主观试题组成(2各小题,56分)。

涉及的知识面广,没有出现偏、怪、难的现象。

试题整体难度不大。

但是对自然灾害的考试分数比重比较大,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二、考试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是13级高三学生的第二次综合性集中考试,也是对学生进入高三最后学期的指导性考试,学生和教师都比较重视。

(一)考试分值分析本次考试分析如下表:学科学校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标准差优生率及格率差生率地理全区综合88 0 52.3 14.18 1.69 33.36 18.33 从整体分值分析,学生的地理差异很大,全区平均分符合沙区的基本情况考试相比较,有一定的提高,从成绩分析,我区的地理及格率不高,差生面较大。

如何提高差生的后期地理成绩,是教师要注意的问题。

但是试题本身有一定值得斟酌的地方,比如题目指示度不够,有些试题意思表达不清晰,学生容易判断错误。

(二)学生回答试卷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对学生的考试答卷进行抽样统计,找出学生答卷的共同和典型错误以及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如下:(1)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区分不清;省区和城市分不清;(2)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不足,不能有效利用材料答题;(3)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不够,不知道如何表达;(4)审题能力不高,对地理术语不了解。

如13题中要求回答变化趋势,但是部分学生答案烦琐,对答题的准确度把握不够;(5)答题分不清要素,概念模糊,答题不具体;(6)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审题不准,要素分析不全,字迹不清晰。

(7)对地形等不熟悉,不准确,不写出具体的地形名称。

三、后期复习建议1.注重教材回归,多让学生看书回顾;2.加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解辅导,最好以小专题的方式讲解;3.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能根据试题需要分析回答,而不是只靠记忆回答问题;特别是不能撒大网,在注重答题思路的时候细化答题的要点;4.适当加强针对性的练习,特别是专题性的练习;5.后期定期定时进行综合练习,训练和提高学生答题速度。

高中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中地理试题质量分析报告报告内容:一、引言:(100字)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通过地理学习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

而高中地理试题的质量对学生的学习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通过对高中地理试题的质量分析,旨在评估考试的科学性和教育效果,为高中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二、方法:(200字)本报告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地理试题的质量进行分析。

定量分析包括对试题易难度、测试水平和区分度的计算和评估,定性分析则主要考虑试题的内容科学性、灵活性和启发性。

三、结果:(600字)1. 易难度:通过试题的正确率和错误率计算得出,易难度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表示试题越容易,值越小表示试题越难。

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整体易难度适中,但部分试题易难度明显偏高,说明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不够。

2. 测试水平:根据试题的平均得分,我们可以评估试卷的整体测试水平。

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平均得分较高,说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较好。

然而,一些试题的平均得分较低,说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有待加强。

3. 区分度:区分度反映了试题对学生能力差异的敏感程度,值越大表示试题区分度越好。

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整体区分度较低,说明试题对学生的能力差异感知较弱。

这可能是因为试题设计不够科学和严谨,未能充分考察学生的能力水平。

4. 内容科学性:通过对各试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高中地理试题的内容大多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能够全面准确地覆盖教材内容。

然而,还存在一些试题内容不够准确和深入的情况,需要加强教师的相关指导。

5. 灵活性和启发性:高中地理试题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培养,结果显示试题的灵活性和启发性整体较好,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讨论:(200字)本次质量分析结果显示高中地理试题的整体质量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试题的易难度和区分度有待改进,应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设计试题,使其更科学和合理。

2012年云南省高考质量分析报告综述

2012年云南省高考质量分析报告综述

三、经验、问题与建议
1.主要经验。
一是,自高中课程改革启动以来,在厅领导的领导下 全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和高中学校,积极稳妥推进 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省教科院在指导学校执行课程方案,国家课程 开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其策略是正确的。 三是,自2011年3月,省教育厅与教育部沟通高考方 案后,省教科院认真研究全国新课标高考方案和各学科高 考试题,对方案的理解和试题特点的把握十分到位。
表1各学科试题体现新理念情况淘宝才智在线qqqq7540934906学科体现的主要理念试题题号语文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1141241618数学文体现数学建模及应用的思想18数学理体现数学建模及应用的思想18英语人文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阅读d物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2021222学科体现的主要理念试题题号化学联系生产生活实际8262728生物探究学习中假设与实验设计32表1各学科试题体现新理念情况续表淘宝才智在线qqqq7540934907政治探究性学习理念体现实践性与开放性381392393历史学习方式转变
二、试题的总体评价
1.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能力。
2.试题体现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表1 各学科试题体现新理念情况

语文

体现的主要理念
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

题(题号)
11(4)、12(4)、16、18
数学(文) 体现数学建模及应用的思想 数学(理) 体现数学建模及应用的思想 英语 物理 人文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备注
数学(文) 平均分由28.5降为19.2 数学(理) 平均分由31.9降为23.5 英语 物理 改错题平均分由3.4分降为1.8分 2012 年平均分为 21.32 ,折算成 72 分为 24.76 , 比2011年提高了4.46分。 平均分降低了4.6分,及格率降了8.3个百分点 从难度0.526提升为0.476,今年平均分25.7分 平均分由25降为21.6分。 平均分由30.3上升为35.2分 平均分由27.6上升为41.1分

高一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地理质量分析报告第一篇:高一地理质量分析报告高一地理质量分析报告一、地理阅卷工作总结:本次地理共二大题型,四位教师进行密封流水作业。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25题共计50分,第二题为综合题共计50分。

二、成绩统计概况:从成绩统计来看,参加考试450人,最高分是80分,最低分是14分。

8个班人均分是45分。

优秀率是02%,及格率是15%。

三、试题评价:本套试题难易程度中等偏上,盖函了重点难点,试题灵活,考察了学生的基础,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要求较高,内容覆盖全面,比较贴近生活,问答题29题相对较难,失分率较高。

四、通过测试暴露出来的教学问题;教材课堂内容抽象,时间紧,任务多。

我们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导致对知识迁移能力抓的不够,表现在学生基础不牢固,检查不够。

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还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意见和建议: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夯实基础。

2、更新教学理念,顺应新课程改革方向3、引入课堂教学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4、加强图文转化能力训练,加强检查力度。

5、教学时多与实际相联系,多与生活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6、加强学生考试策略和方法的研究,提高应试技巧。

第二篇: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高一地理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命题思路本次期末考试的内容为气象气候、水文和地质地貌,难度比第一章行星地球大为降低。

平常的教学目标和期末考命题目标为衔接未来高中会考和高考一轮复习,重点考查会考水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将一些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以为高三一轮复习做好铺垫。

高考题、高考模拟题简单化的形式有:设置一定阅读量的材料以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将问答题的作答以填空的形式以考查学生对关键概念的把握;问答题力求一句话的形式;基本图表阅读分析的能力的细化、简单化考查等。

鉴于气象气候在整个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次考查气象气候部分占50%左右,水文和地质地貌各占25%左右。

由于本次考试的跨度较广,试卷中特意针对知识结构进行考查,比例占20分左右,以侦测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2012高三模拟一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2012高三模拟一文综地理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高三高考考前适(一)文综地理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本次考试相对于之前的适应性考试试题,稳中有变,其中地理试卷部分总体来看质量较高,体现了高考大纲能力立意的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色,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用性,依然是注重生活中的地理的考察,符合高考学习有用的地理的要求,试题贴近生活,联系热点,知识点考察全面。

以现实为背景,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优点:1.重点突出考查了地图、地球运动、大气状况、水循环、人口的变化、地质作用与地貌、自然环境与农业和工业、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区域地理一般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等主干知识。

2.注重考查能力考查了学生地理位置判定、图表判读、、材料分析等能力。

3.突出地理特色图表应用很多,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例如,36、37题考查了学生读图、材料分析能力、从图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选择题难易比例适当。

二、学生答题状况分析选择题44分,11道题,错误集中在2、5、7、8、10、11题等,失分较高。

非选择题56分,其中36题分析思路犯严重错误,暴露了学生存在的知识和能力缺陷,也为后一段的复习确定了目标。

(一)答题情况有1、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提高: 1、3、4三道选择题学生不会把文字信息转换成地理特征、规律,原理、理论基础欠缺。

2、区域定位还是有问题:7~9题涉及我国北纬30度附近的主要地形区没有判断出来,影响特征分析。

37题也涉及到定位分析自然环境特征。

3、分析图表、材料,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10~11题关于正午太阳高度于纬度的关系以及地方时于经度的关系运用、计算能力存在问题,选修选做题44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答题不够全面,答的较不理想。

(二)存在的问题1.运用地图、知识迁移等能力尚需加强。

第37题的(1)小题,涉及到地理位置分析,其中海陆位置大部分判断为临海国。

所以学生并未对图中的国界线加以分析,该国东侧的国界线是以河流为界,并非是海岸线。

2012地理试卷分析

2012地理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度高三地理期末试卷分析一、总体情况:1、地理试卷沿袭以往的高考试卷题型组成,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

客观题与往年相同,11个单项选择题。

主观题的构成略有变化,分值不变。

尽管题量变小,但由于考查的覆盖面也相应减小,知识的深度加深,难度也有所增加。

2、从试题内容上看,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重极不平衡,其中自然地理分值二、试题特征1、凸显学科主干知识今年试题体现了考纲中对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原理知识等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这些知识始终是地理学习和应用的前提。

2、侧重学科基础知识试题对基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方面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题1--4题和36题的(1)(2)。

如“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增长率”的区别、区域的定位、地形类型的判读、水量丰富的原因等,只要学生平时能做到认真听讲,钻研课本和积极思考,一般都能答对或基本答对。

从某种意义上讲,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习也变得更加轻松和充满自信。

3、突出对地理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落实了考纲要求的四个能力,特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无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这方面能力。

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可以说是解决每一道试题的关键,尤其是选择题5-11题、36题、37题充分体现了对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4、图像考查仍然是重点地理的学科特色就是图象。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基础语言,可以说是无图不题、无图不考。

整份试卷全部是一图多题的形式,其中统计图表2幅,坐标图1幅,地图2幅,各类地图、图表的呈现,不仅增加了试题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对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有利于对学生区域位置的空间定位,以及对数量关系和时间变化规律的分析考查。

需要学生从图形中提取有效信息,调动考生储备的知识进行表述回答问题。

三、学生答题失误分析1、地理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不牢。

主要由于学生对姿态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理解、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导致自然地理方面的试题得分率不太理想。

浅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等)地理部分

浅析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云南等)地理部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新课标卷)地理部分云南华宁一中尹长青第I卷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

据此完成1-3题。

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

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我国的主要地形区等相关知识点。

第1小题在必修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就讲到发达国家粮食增长主要是靠加大了科技投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同样是靠科技投入。

故选B第2小题问:四个平原中太湖平原位于沪宁杭工业区,城市化速度比其他三个地区快,工业、城市、交通等建设占用耕地就比其他三个地区多,耕地面积减少超过其他三个城市;该区城市人口多比其他三地区多,农业结构调整快,粮食种植面积减少,而服务城市人口的蔬菜、乳牧业增长快。

选A。

第3题:生产出的粮食,只有在先满足当地人口需求后剩余部分才会成为商品粮,河南和黑龙江相比,黑龙江商品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黑龙江人口少、耕地多,因此商品率高。

故选D图1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4—5题4.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5.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A 河道淤积B 河谷变宽C 湖泊分流D 湖水补给量减小【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

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特点、难易程度1、试卷结构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0小题共40分;第二部分为综合题6小题共60分。

2、试卷特点注重基础:试题的考点覆盖了本阶段所学的重要知识点,对重点章节有所倾斜、重要图表都有所涉猎。

重点强调基础,考查基本能力,会运用所学知识简单分析问题。

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必须的地理知识,重视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

结合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教育教学实践探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试题考查了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简单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反映学科特色,突出地图的重要性:地图、地理图表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工具,是知识量最丰富的载体。

地理图表的阅读、分析、归纳、概括是培养和发展地理形象思维的重要途径。

转换提问的角度,考查学生的反应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学中强调尽量避免机械地记忆知识,这就要求试题应引导学生灵活地理解、领悟和掌握运用知识。

试题中的呈现方式新颖、灵活,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产生活实际。

3、试卷难易程度适中由于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本次的试卷难易适中。

二、考试情况1、考试成绩本次考试参加学生共有115名,80分以上19名,占总人数的16.5%,最高分91;不及格人数27人,占23.5%,最低分为33。

全年级及格率为76.5%,均分67.025。

2、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从本次地理阅卷情况看,学生答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本概念和原理混淆不清;二是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结构与联系把握不准确;三是审题时不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四是不善于联想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与综合;五是读图分析、填图绘图的技能不熟练、不规范;六是答题时不善于运用地理术语,答不到点子上;七是部分学生字迹潦草。

三、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对问题的迁移能力比较差。

2023年云南省一模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2023年云南省一模地理质量分析报告

(3)
对地域文化的影响及区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6
域可持续发展
36
服务业区位及对区域发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4)
展的影响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8
37
河流水文特征与自然环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1)
境的关系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来自1037泥沙淤积对桥梁建设的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2)
不利影响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8
37
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3)
关系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6
37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4)
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
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我校于 2 月 23、24 日参加了2023 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 复习统一 检测 , 文科班 220、221、222、223、224 班共 223 人 参加考试。地理 试题依据国家课程标准 , 试卷整体设计凸显对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试题设计取材于现实,切中时事 , 内容形式熟悉亲切,设问灵活,鼓励学 生用地理学的基本原理、 原则和规律观察、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我国和 世界热点问题 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 形成公民的科学环境意识。
PART
1
题号
1 2 3 4 5 6
测试内容
测试能力
分值
44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
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质量分析报告云南省2012年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学科基本情况及教学建议如下:一、全省基本情况表1:全省基本情况及分数段统计本次统测的统计直方图如下:二、试题特点此次文科综合地理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从第1题到第11题,每小题4分,共44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第36题共26分,含(1)、(2)、(3)小题;第37题共20分,含(1)、(2)小题;选考题10分,42、43、44题任选一题,共56分。

地理单科总分为100分。

本套试题主要有以下四大特点:1.突出主干知识,注重能力考查。

试题选材围绕中学地理的主干内容展开,立足考查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

在基础知识的考查上,知识点分布较为广泛,几乎涉及到前一阶段教学的所有重要考点,但在知识点的分布上又不搞平均主义,而是强化主干知识,做到重点知识重点考查,如气候、地质作用、整体性原理、人口、工农业等重点知识比重较大。

这样的内容选择,很好地体现了考纲的要求。

本试卷突出了对“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能力的考查,特别是更加突出对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描述地理事物能力的考查。

如第36题,通过区域等值线图,灵活地考查了盐沼的成因、河流的航运条件和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这三大类地理主干知识,较好的突出了相关能力的考查。

2.图幅设计新颖,文图搭配得当。

地理试题内容的时间性、空间性、综合性强,相对于文字表述来说,以图表形式提供信息更具有地理学科特点,也更直观、形象。

本套试卷除选考题第44题以文字作为材料外,其它试题均通过图文提供信息,全卷共有8幅图,其中,区域图3幅,示意图3幅,景观图1幅,坐标系图1幅。

以图设置背景,切入地理问题的方式,有利于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也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特点。

本试卷的很多地方一图多用、多图叠加。

如第36题,将区域图与等高线地形图、水系分布图叠加在一起,很好地考查了自然地理中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中农业的区位因素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地理原理的迁移能力。

试题的设问与图表紧密结合,立意新颖深刻,设计巧妙。

本试卷不仅图多,而且,图中信息与试题的关系密切,解题时必须从图表中提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图表的利用率高,图外延伸部分设计很有创意。

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知识跨度大、内容覆盖面广、试题综合性强,符合高考的命题特点。

如选择题9至11题,以一句儿歌“门里有日午间到”及相应的配图巧妙立意,即是对中国造字法中地理知识的回顾,也是对中学地理学科专业知识的考察。

3.关注热点焦点,体现学科价值。

近年来的文综高考题,主要以当今人类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或现实政治、经济热点事件为背景,以热点区域地图为载体,从地理学科角度考查相关的知识和能力。

本试卷与热点问题紧密结合,但试题的考查仍是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和基本能力,并不是很直接地考查热点,素材的选择和设问的角度,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27题“滇中调水工程”,直面我省面临的严重干旱危机,关注政府决策动向,既摆脱了考察旱灾的老套路,又是对关系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新探讨,较好的体现了学科的价值。

又如选考题43题,以曼谷水灾灾害及防治相关信息为载体,综合考查了气候、城市、环境这几方面地理主干知识。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不仅是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能力的表现,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地理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新课程理念,与新课程接轨明显,符合新课改和高考命题新方向。

4. 内容保持稳定,形式平稳过渡。

本次考试是云南高中新课改以来全省范围内的第一次高考统一测试,在试题结构发生变化的基础上,考查内容覆盖主干知识,不回避重点、难点和常考点,考点有继承有变化。

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值分配合理,统计图表数据分析类分值下降,学科特性得到强化,初中与高中地理内容有机衔接,材料选取新颖,视野广阔。

命题方式灵活,注重图文分析能力考查,图表丰富、类型多样,突出学科特性。

从新课程设置来看:新课程设置改变了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今年试题中增加了选修模块,试卷中就选修教材《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分别设计了一道分值权重相同的综合题,供考生选择。

从选修试题的题量来看,由于是第一年在文科综合中增加选修模块,只有一个设问,而且三个问题难度基本相当,注重学生的思维质量,学生得满分的机会还是比较小的,因此也有一定的区分度。

三、学生答题情况抽样分析2.综合题答题情况抽样分析四、统测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 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基本原理理解不够透彻。

基本概念模糊不清,混淆乱用现象比较突出;基本原理理解不透彻,分析误解现象比较严重,失去了对地理事物、地理现象进一步分析认识的基础。

如第4题很多考生由于对农业的区位因素理解不透彻,没有把影响苹果生长的区位因素分析正确,从而导致失分较多。

如第9、10、11题地球地图知识,第37题气候的特点和成因等,学生丢分较多,说明学生对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模糊,地理原理的理解不够透彻,地理基本技能掌握不牢。

2.读图、识图、析图能力较弱,知识迁移、整合的能力欠缺。

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大量运用多种地图、图表、图像去表达空间的概念,表达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近年的高考试题中对考生利用地图、图表资料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力度在逐渐加强,读懂“地图语言”,提取图中信息,分析图示内容的变化等均是考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阅卷中发现,考生读图、识图、析图能力较弱,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欠缺。

3.答题不规范,条理不清晰。

因答题不规范,条理不清晰而造成的失分现象在部分考生身上非常普通。

这一方面,希望引起教师和考生的足够重视。

4.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能力比较薄弱。

从学生的答题状况看,说明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如第1题,房屋、地基损毁的主要原因是海水侵蚀,有的学生却答成了地质灾害中的地震。

5. 正确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依然欠缺。

答题中暴露的问题主要有:空话连篇,不会运用地理术语;答题要点少,不够全面;要点雷同重复;思路不清晰,条理性差,字迹潦草等。

五、教学建议2012年的高考,是我省新课改以来首次参加全国新课标卷的高考,尽管新课改在全国已经广泛推行,近年高考全国卷中也逐年渗透了新课改的理念,但毕竟还是第一次,这也让我们的教师和学生多了些迷茫。

本次省统测试卷即是依据新课标考纲,结合我省实际,本着有创新但也重基础的原则精心编制的。

通过对测试的抽样调查显示:文综地理部分第Ⅰ卷平均分为23.2分,第Ⅱ卷均分为31.3分,成绩明显偏低,同时也反映出前期地理复习存在的一些问题:基础知识不牢固,审题不清,分析应用能力不强,表述不准确等。

为使后期的复习中能更好的查缺补漏,提高效率,提高得分率,现提出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回归主干知识,熟悉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新课改下的高考,由于全国教材版本的多样化,尤其是我省使用的鲁教版地理教材在全国使用省区较少,所以复习中不能仅拘泥于课本,而应该紧扣考纲,将高中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自然地理规律与人文地理原理逐一梳理,夯实基础,才能实现在答题中的灵活应用。

如本次省统测卷地理选择题中的工业布局与城市热岛环流原理的应用;黄土高原苹果带与渤海湾苹果带的自然区位优势比较;苹果汁加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太阳光斑在屋内的季节变化规律;综合题中伊朗西部的卡伦河航运价值的分析;我省中部地区缺水的原因;引水线路的选择等命题均是对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的考查,但学生答卷状况却不尽人意。

例如:滇中缺水原因分析,好多学生想不到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这点,却写了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引水线路的评价也很少有人从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做出分析,这些都显示出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薄弱的一面。

这就为我们后期的备考复习提出了要求,即教学要回归基础,回归主干知识,确保基础题中学生能拿到更多的分数。

在这里我们建议教师能应用联系的观点,本着精讲多练的原则,将如下主干知识梳理好。

1.地球运动中的晨昏线与直射点的规律,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全球典型地理现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2.热力环流的产生原理,天气系统的变化规律,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3.岩石圈构成与地壳物质循环原理,地质、地貌成因及分布规律;4.水循环原理,水资源问题,河流的开发与防治规律;5.自然环境整体性原理与地域分异规律;6.农业、工业活动区位选择原理,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7.人类在自然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人口再生产与人口迁移规律;9.城市化问题、城市功能分区与城市体系原理;10.区域地理环境综合评价(开发条件、问题对策及可持续发展)。

(二)学以致用,熟练掌握地理基本技能近几年的新课标高考地理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非常重视,甚至超越了知识本身。

本次省统测中,地理选择题第4、8、9、11题得分率较低,主要在于学生获取信息、调动知识能力不足,区域定位能力较差;而综合题丢分则多表现在推理、论证能力较差和语言表述不准确。

因此,在最后几个月的复习中,教师要积极有效的通过针对性训练,来尽快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以提高得分率。

首先是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地理试题中的信息大多以文字、图形、表格三位一体的形式呈现,考生要善于从大量的材料中准确获取有用信息,主要包括问题的要点,情境的关键,解答的条件,思考的提示,从而破解命题者的设计思路。

如本次省统测卷地理选择题的第一组题,某海岸地区房屋的分布图,要求学生对该情境做出判断:是“地震、滑坡、侵蚀、洪水”中何种原因导致房屋紧临海岸。

学生需对选项进行分析,回顾“地震、滑坡、侵蚀、洪水”的特点,并最终做出选择,并从1题中海浪侵蚀,海岸倒退的情境对2题做出正确的选择。

可见,图片看不懂,地理基础知识不具备,就不可能正确解答此题。

在后期的教学复习中,教师应加强学生解读文字(如时间、地区提示及事物的因果关系)能力的训练,更要加强图表辨读能力的训练,如地理常见九大类图式判读:日照图、等值线图、区域地理图、剖面图、统计图表、结构图、景观图、漫画等。

以线状统计图为例,读图应强调:①读图名,②读坐标,③读数值,④判断规律,⑤加工、处理、应用有效信息解决问题;以等值线图为例,判读中应注意:①读数值,②读疏密(坡度陡缓,风力强弱),③读弯曲方向(凸高为低,凸低为高),④读延伸方向,⑤分析成因等。

其次,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学以致用”是地理学习的终极目标,当学生有效获取题目信息后,能将所具备的地理基础知识容于其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是学生地理技能提高的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