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三上册语文第八课《咬文嚼字》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高三上册语文第八课《咬文嚼字》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导语】《咬⽂嚼字》是朱光潜写的⼀篇随笔短⽂。

他告诉⼈们⽆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嚼字的精神,刻苦⾃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1.⾼三上册语⽂第⼋课《咬⽂嚼字》课⽂原⽂ 郭沫若先⽣的剧本⾥婵娟骂宋⽟说:“你是没有⾻⽓的⽂⼈!”上演时他⾃⼰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想在“没有⾻⽓的”下⾯加“⽆耻的”三个字。

⼀位演员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有⾻⽓的⽂⼈!”就够味了。

他觉得这字改得很恰当。

他研究这两种语法的强弱不同,“你是什么”只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意义,有时或许竟会“不是”;“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且还必须有附带语省略去了。

根据这种见解,他把另⼀⽂⾥“你有⾰命家的风度”⼀句话改为“你这⾰命家的风度”。

这是炼字的好例,我们不妨借此把炼字的道理研究⼀番。

那位演员把“是”改为“这”,确实改的好,不过郭先⽣如果记得《⽔浒》,就会明⽩⼀般民众骂⼈,都⽤“你这什么”式的语法。

⽯秀骂梁中书说:“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杨雄醉骂潘巧云说:“你这贱⼈!你这*妇!你这你这⼤⾍⼝⾥倒涎!你这你这……”⼀⼝⽓就骂了六个“你这”。

看看这些实例,“你这什么”倒不仅是“坚决的判断”,⽽是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语,表现着强烈的情感。

“你是什么”便只是不带情感的判断。

纵有情感也不能在⽂字本⾝上见出来。

不过它也不⼀定就是“单纯的叙述语,没有更多的含义”。

《红楼梦》⾥茗烟骂⾦荣说:“你是个好⼩⼦出来动⼀动你茗⼤爷!”这⾥“你是”含有假定语⽓,也带“你不是”⼀点讥刺的意味。

如果改成“你这好⼩⼦!”神情就完全不对了。

从此可知“你这”式语法并⾮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你是”式语法都来得更有⼒。

其次,郭先⽣援例把“你有⾰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你这”式语法⼤半表⽰深恶痛嫉,在赞美时便不适宜。

⼆、“是”在逻辑上是连接词,相当于等号。

“有”的性质完全不同,在“你有⾰命家的风度”⼀句中,风度是动词的宾词。

2024年《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

2024年《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

2024年《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1. 字音字形辨析章节一:多音字辨识章节二:形近字辨识2. 词语理解与运用章节三:词语辨析章节四:词语运用3. 句子分析与修改章节五:病句修改章节六:句子修辞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多音字、形近字的辨识方法;学会词语辨析和运用;能够分析和修改病句,运用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热爱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字音字形的辨识;词语的准确运用;句子分析与修改。

2. 教学重点:多音字、形近字的辨识方法;词语辨析和运用;病句修改和句子修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教学PPT、教学视频。

2. 学具:课堂练习本、字典;学生自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错别字;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避免和纠正错别字。

2. 例题讲解讲解多音字、形近字的辨识方法;举例说明词语辨析和运用;分析病句,讲解修改方法。

3. 随堂练习设计多音字、形近字辨识题;设计词语辨析和运用题;设计病句修改题。

4. 互动环节学生互相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归纳字音字形、词语理解和句子分析修改的要点;强调学习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字音字形辨析多音字辨识方法形近字辨识方法2. 词语理解与运用词语辨析方法词语运用技巧3. 句子分析与修改病句修改方法句子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长短、长短B. 进步、近步C. 呆板、待板(2)词语辨析:A. 请选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解释:①悲伤:形容心情沉重、难过的情绪。

②悲哀:形容心情悲痛、哀伤的情绪。

B. 请用下列词语造句:①竟然:出乎意料地。

②居然:表示出乎意料,含有惊讶的语气。

2024版(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2024版(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汉字的起源、演变、结构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 本的书写规范和技巧。
学习态度和方法
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积极的态度,认真听讲、做笔记,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同时,我也尝 试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联想记忆、对比分析等。
2024/1/29
收获与不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掌握了汉字方面的专业知识,还提高了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 力。但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如对一些生僻字的掌握不够熟练,需要进一 步加强练习。
参加咬文嚼字杂志社举办的征文比赛 或研讨会等活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 果和心得体会,与专家和其他爱好者 交流学习。
2024/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
26
07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024/1/29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汉字起源与演变
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 不同历史时期的字形特点。
2024/1/29
汉字结构与造字法
考试难度
03
适中,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
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1
优秀作品展示和奖励机制
01
优秀作品展示
选取学生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小组活动成果等。
2024/1/29
02 03
奖励机制
设立优秀学生奖、优秀小组奖等奖项,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和小组进行表 彰和奖励。同时,鼓励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争取获得更高级别的荣誉和 奖励。
13
互动式讨论和角色扮演
设定讨论主题
设定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讨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鼓励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咬文嚼字》教案3

《咬文嚼字》教案3

《咬文嚼字》教案3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咬文嚼字》。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个有关一字之差导致巨大损失的故事,旨在让学生明白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及谨慎用词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字之差的含义及其导致的后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仔细阅读、深入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表达准确性的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文字、严谨用词的良好习惯,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字之差的含义及其导致的后果。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避免一字之差带来的损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则因一字之差导致损失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对一字之差的关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一字之差带来的后果。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3.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一字之差的含义及其导致的后果。

同时,结合生活实例,讲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避免一字之差带来的损失。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一字之差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例题讲解,进一步巩固对一字之差的认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堂练习题,教师及时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咬文嚼字一字之差导致损失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答案:课文讲述了一个因一字之差导致巨大损失的故事,强调了语言表达准确性的重要性。

2. 请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是如何避免一字之差带来的损失的。

答案:在生活中,我尽量做到仔细阅读、谨慎用词,尤其在重要场合,如填写表格、签订合同等,我会反复核对,确保无误。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

(完整版)《咬文嚼字》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单元第一篇课文《咬文嚼字》。

本文通过对“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来历和含义的讲述,教育学生要认真学习语文,善于发现和纠正错误,做到准确无误。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认识到准确表达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掌握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难点:深刻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想要传达的教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咬文嚼字”的寓言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讨(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成语“咬文嚼字”的理解,以及课文中哪些地方让自己印象深刻。

4. 讲解分析(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讲解,详细解释成语“咬文嚼字”的来源和含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实践练习(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关“咬文嚼字”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成语:咬文嚼字解释:过分地斟酌字句。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用法:谓故意卖弄学识,也指十分认真地斟酌字句。

来源:根据《三国志·吴书·孙权传》的一段记载演变而来。

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2. 运用“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写一个句子,并解释其含义。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

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优秀6篇)篇一:高二语文教案《咬文嚼字》篇一教学目的:1、分析评价课文观点。

2、通过对文中几个实例的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

教学重点:体会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学会在阅读和写作中“咬文嚼字”。

教学过程:一、导入:“咬文嚼字”《汉语大词典》中列有三个义项: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幻灯片显示)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三、分析课文观点: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读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明确:看课文例子分析道理:(1)“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2)《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3)“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4)《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教师先引一些学生熟悉的实例先行进行解说,如:(1)原文:眼看朋辈成新鬼改文:忍看朋辈成新鬼(2)原文:春风又到江南岸改文:春风又绿江南岸(3)原文:红杏枝头春意浓改文:红杏枝头春意闹(4)填词:女飞人乔伊娜那令人xx的速度在人类追求极根的理想中书写了辉煌的一笔。

提示:这句话中包含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大家填写的词是什么?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明确:为什么大家想到的是叹为观止之类的词呢?说明“套板反应”在起作用。

小结:在总结课内外诸多实例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语言跟思想情感走,更换了文字就同时更换了思想情感。

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范文5篇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范文5篇

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范文5篇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范文5篇文字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字的背后是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这就是我们无论阅读还是写作时都要"咬文嚼字"的原因,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下面就是本文库整理的有关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精选范文5篇,希望大家喜欢。

《咬文嚼字》教案1一、教学三维目标1.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2.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一些启示。

3.了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评价课文的观点。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将简单的内容表现得摇曳多姿)。

三、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评价讨论法。

四、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介绍作者:朱光潜,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

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

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中文系,次年进入香港大学,主攻教育学;1922年毕业后,在上海中国公学和浙江上虞春晖中学任教;1925年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转入伦敦大学,以论文《悲剧心理学》获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回国。

回国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艺心理学》《诗论》,开华人美学研究的先锋。

解放后,他一直是北大教授。

其所著《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迄今无人敢代他的地位,无作品敢代替此书。

他早年就读爱丁堡大学时写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国时期出版业的一大景观。

_中,他蹲在牛棚里翻译了百万言的黑格尔的《美学》。

朱光潜脚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纪,与苦难中奋斗的中国一同走过从前。

他的一生是一部浅近而深奥的大书。

我们对他的理解,只限于现在阅读的《咬文嚼字》,相信通过今天的阅读,同学们一定回收益匪浅。

二.解题:"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这个成语的含义是:①形容过分推敲字句。

②形容掉书袋或买弄才学。

③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题目的含义则是: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态度,只有这样,才能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模板五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模板五篇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模板五篇《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

在朱光潜先生的这篇文章里,它却是个褒义词,指在阅读文章或写作时,要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下面就是整理的《咬文嚼字》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咬文嚼字》教案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结构,理出作者观点。

2、结合练习,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3、通过品味佳句独立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学难点:借鉴的分析方法,培养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并运用到写作中去。

教学设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A、导入下面两个句子中,哪个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征?说明理由。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确:学生也许会有不同的想法和见解,只要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应该给以相应的鼓励。

总结:师提出自己的观点——比较认同第二种描写。

理由:1、含露者,是说黛玉的两眼常似湿润,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后面的“泪光点点,娇喘微微”用意相同。

2、从林黛玉一生的悲剧来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绛株草,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偿还眼泪的,可以说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对她悲剧人生的准确表述。

3、“蹙”是皱眉的意思,皱眉应该是身体不适或者心里不痛快的时候的一种表情,也正合了后面的描写。

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从何呢?对于《红楼梦》这部巨著来说,这20个字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斟酌就会发现,这短短的几个字却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内了。

如果说鲁迅作品的每一页都挤满了研究者的脑袋,那么《红楼梦》中的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都浸透着红学家的心血,可见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们就看看朱光潜先生是怎样咬文嚼字的呢?B、介绍作者1、找同学介绍作者。

2、补充总结:朱光潜先生是我国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精通英语,法语,德语,在晚年80岁的时候还自学了俄语,并且一生翻译了很多的著作。

在治学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译的路子,信奉“三此”主义,即此身,此时,此地。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编号:__________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日期: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咬文嚼字》语文教案目录一、教学内容1.1 课文背景介绍1.2 课文内容概述1.3 语言特点分析1.4 文学价值探讨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2 过程与方法目标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3.2 教学重点四、教具与学具准备4.1 教具准备4.2 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5.2 自主学习5.3 课堂讲解5.4 小组讨论5.6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6.1 板书内容设计6.2 板书形式设计七、作业设计7.1 作业类型7.2 作业内容7.3 作业要求八、课后反思8.1 教学效果评价8.2 教学方法改进8.3 学生反馈分析九、拓展及延伸9.1 相关文学作品推荐9.2 语文知识拓展9.3 课堂活动延伸教案如下:一、教学内容1.1 课文背景介绍《咬文嚼字》是清代文学家周亮工所写的一篇文章,通过对字词的考究,揭示了文学创作中严谨用字的重要性。

1.2 课文内容概述课文主要通过讲述作者在一次宴会上听到的一则故事,强调了在文学创作中,对字词的运用要严谨细致,不能马虎从事。

1.3 语言特点分析课文语言幽默风趣,通过生动的例子,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悟到文学创作的严谨性。

1.4 文学价值探讨本文通过咬文嚼字的故事,揭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咬文嚼字》的背景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语言特点。

2.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学创作的认知水平。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3.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把握课文中的语言特点,领悟文学创作的真谛。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大全

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大全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

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大全,希望大家喜欢!高中语文《咬文嚼字》教案大全一一、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二、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首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二、检查预习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

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三、内容梳理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语文教案《咬文嚼字》语文教案1一、教材分析1.课文的特点及地位《咬文嚼字》是人教版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一篇文章,第四单元是一个“文化随笔”单元。

《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先生讲述“文字重要性”的一篇文化随笔,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很富有“理趣”。

2.课文的重点与难点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四个方面:一是“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二是“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三是“品味妙语佳句”,四是“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课文重点:提炼朱光潜先生的观点,品味妙语佳句课文难点:通过品味妙语佳句,从而体会到朱光潜的观点;在品味语言时能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目标分析1.知识目标了解《咬文嚼字》的主要观点2.能力目标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品味佳句,培养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法分析1.理论依据美国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2.三步教学法整体感知——拓展延伸——迁移应用。

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突出学生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

3.具体操作⑴立足课本整体感知⑵跳出课本拓展延伸⑶品评鉴赏培养能力⑷举一反三迁移应用五、学法分析1.学生现状:高一学生具有理解一般散文的能力。

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路难。

但高一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发表个人观点的人较多。

2.学法指导⑴通读全文两遍,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理清思路的能力⑵在教师引导下,鉴赏诗句,培养思维能力⑶在鉴赏诗句,组织语言时,将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培养写作能力六、教学过程分析1.课文感知提问:为什么要咬文嚼字?咬文嚼字作用何在?2.拓展延伸品评:①忍(眼)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区别“忍”字与“眼”字的区别?②(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删去“借问”与“牧童”两词句子更简洁,是否更好?③前村深雪里,昨夜(?)枝开——括号内可以填什么字?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可否为句子增删文字或调整语序?3.迁移训练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

《咬文嚼字》教案最新9篇《咬文嚼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藉其深厚的人文素养、纤细的文字敏感,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在短文《咬文嚼字》中择用若干精当的语言实例深入浅出地将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以及必需在创作和阅读中养成随处留心玩索的好习惯等观点令人折服地表达出来。

作者认为郭沫若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

他还认为韩愈之“敲”是否优于贾岛之“推”也值得商榷。

对此,作者说出了一番令人信服的道理。

这种独立思考、求真求实的创新精神正是我们当今推行的素质教育的精义所在,非常值得学生借鉴学习。

作者对“套板反应”很反感,认为“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他就根本与文艺无缘”,而“套板反应”正是许多学生的通病,因此应该作为教学重点。

据此,本文教学目标可确立为以下几个层面:1、通过对文中有关几个实例的尝试品味,体会斟酌文字与精微准确地传情达意之间的重要关系,从而自觉养成“一字不肯放松”的正确谨严的语文学习习惯。

2、不妨引导学生注意对本文语言的质疑分析,培养求实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阅读是一项极具个性化的活动,因此必须放手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动手动脑活动来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本文的教学拟采用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活动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内讨论两大板块。

【教学过程】一、导入元代无名氏杂剧《劝夫杀狗》中有:由不得你咬文嚼字。

成语“咬文嚼字”既来源此。

对这个成语的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中云:……;《汉语大词典》中云:……(见教师用书)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咬文嚼字》,则提倡我们要咬文嚼字,那么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样新的意义呢?作者为什么要提倡咬文嚼字呢?二、作者简介(见教师用书)三、提名阅读四、分析课文1、作者笔下的“咬文嚼字”有什么新的含义?(第3段)2、作者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并填表明确:例子分析道理“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一句的修改不同句式,不同意味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史记》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增减文字,意味不同“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不同字眼,不同意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滥词旧语,毫无新意3、在上述讨论基础上列举课外寻找的实例并加以评说。

《咬文嚼字》教案 (3)

《咬文嚼字》教案 (3)

《咬文嚼字》教案 (3)教案:《咬文嚼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咬文嚼字》。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在说话和写文章时要注意遣词用字,力求准确、恰当。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学会从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提高学生对汉语词汇的敏感度,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从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个有趣的动画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4. 合作探讨(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从语境中理解词语的意思。

5.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重点讲解“咬文嚼字”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成语。

6. 课堂练习(5分钟)学生进行随堂练习,练习题目包括填空、选择、问答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咬文嚼字》人物:情节:词语理解:七、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中的“咬文嚼字”这个成语,并解释其含义。

2. 根据课文内容,简述故事情节。

咬文嚼字 教案 (4)

咬文嚼字 教案 (4)

咬文嚼字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针对中学生的语文学习,通过咬文嚼字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和活动,让学生从字、词、句到篇章的各个层面更好理解和运用语文。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咬文嚼字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培养对语文的兴趣。

三、教学内容1.什么是咬文嚼字?–解释咬文嚼字的定义;–呈现不同的咬文嚼字的例子;–引导学生发现咬文嚼字的重要性。

2.咬字篇章–教学学生如何咬字,包括发音、字义解析等;–引导学生从字的层面理解篇章;–跟学生一起分析篇章的结构和逻辑。

3.嚼字解文–安排学生阅读并理解一篇相关文章;–指导学生分析文章的词语、句子、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思考文中的含义、主题和作者的意图。

4.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作文、作文、辩论等;–提供学生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呈现: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咬文嚼字的例子和相关资料,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如朗读绕口令、剧本表演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咬文嚼字的技巧。

4.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水平,针对性地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咬文嚼字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多媒体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2.相关教学资料:咬文嚼字的例子、文章初步解析等;3.教师手册和学生教材:用于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

六、教学评估1.口头回答问题:定期进行口头提问,评估学生对咬文嚼字的理解程度。

2.书面作业:布置书面作业,如解析篇章、写作文等,评估学生对咬文嚼字的运用能力。

3.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组织小组讨论和展示,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课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课文《咬文嚼字》教案设计

《咬文嚼字》教案设计精选教案章节:一、教材分析1.1 课文背景:本文选自朱自清的《咬文嚼字》,是一篇关于文学修辞的散文。

文章通过举例说明,强调了文字表达的精确性和美感。

1.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文学修辞的基本知识,提高对文字表达的敏感度和准确性。

教案章节:二、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文学修辞的定义、类型和作用。

2.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具体例子,体会文学修辞在实际表达中的应用。

教案章节:三、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文字表达,激发学生对文学修辞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文学修辞的基本概念。

3.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文学修辞的定义、类型和作用,结合课文例子进行分析。

3.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例子,体会文学修辞的实际应用。

3.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章节: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4.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4.3 长期效果:关注学生在后续课程中对文学修辞的应用,评估教学成果。

教案章节:五、教学反思5.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吸纳学生的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5.3 教学调整:根据教学反思和学生的反馈,对后续教学进行适当调整。

教案章节:六、教学策略6.1 讲授与互动相结合:在课堂讲解中,结合学生的实际例子,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6.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学作品,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文学修辞的特点和效果。

6.3 任务驱动: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文学修辞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案章节:七、教学方法7.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7.2 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通用2篇)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篇1咬文嚼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1. 分析评价课文.2. 借鉴汲取其中精华.3. 把握思想感情.4.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重点1. 把握思想感情.2. 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教学方法点拨法教学过程预习点拨:1. 研读两遍,初步了解文意.2. 筛选重点字词,查阅工具书予以把握.课时目标:熟习课文,把握结构,分析评价课文观点留意筛选重点语句,尝试借鉴汲取其中精华一.导入诵读课文,把握基础学问.出示习题,进行检测.同学完成.1. 了解有关常识: 朱光潜,闻名_________主要著作有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2. 从文中找诞生僻的字词加以解决:正音: 锱铢镞岑牍下乘蕴藉付梓了解词义: 咬文嚼字----推敲——— 蕴藉——— 学富五车——— 才高八斗———点拨1、解题:咬文嚼字正象说的“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好”。

《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过分的斟酌词句(多用指死抠字眼而不领悟精神实质)。

”《汉语大词典》上列有三个义项(1)形容过分推敲词句;(2)形容掉书或灰卖弄才学;(3)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说说本文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本文除结语之外,大体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举了三个例子说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亲密关系。

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

例一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例二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例三说明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其次部分,讲文字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

正面,是善用联想意义,使意蕴丰富,有奇妙的艺术效果;负面,是“套板反应”,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颖的意味。

出示习题,同学概括分析:1. 口头归纳概括本文主要意思(用一两句话)2、分析结构,归纳要点分析评价1. 从文中找出表明思想观点的语句并摘录下来2.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和熟悉3. 文章标题与观点的关系是怎样的,结合课文谈谈你对标题的理解(提示:先看就二者关系的论述,再留意标题的基本义与在文中的意思的不同,然后联系个人的学习及写作状况来谈)分析.借鉴1. 在阐述”炼”字的道理时与郭先生的观点有哪些不同,他认为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2. 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包含几点,侧重于那个范畴,它的精髓在什么方面导练1. 研读课文,结合个人平常学习及写作状况,深化理解观点。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

咬文嚼字教案(详案)第一章:咬文嚼字的概念与重要性1.1 咬文嚼字的定义1.2 咬文嚼字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重要性1.3 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第二章:咬文嚼字的常见错误2.1 错别字2.2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2.3 词语搭配不当第三章: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3.1 字音辨识技巧3.2 字形辨识技巧3.3 字义理解技巧3.4 语感培养技巧第四章: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4.1 咬文嚼字对阅读理解的作用4.2 咬文嚼字在文言文阅读中的应用4.3 咬文嚼字在现代文阅读中的应用第五章: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重要性5.1 咬文嚼字对写作质量的影响5.2 咬文嚼字在文章构思中的应用5.3 咬文嚼字在文章表达与修辞中的应用第六章: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6.1 咬文嚼字对口语交流的重要性6.2 咬文嚼字在口语表达中的技巧与方法6.3 咬文嚼字在辩论与演讲中的应用第七章:咬文嚼字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7.1 咬文嚼字对文学鉴赏的意义7.2 咬文嚼字在诗歌鉴赏中的应用7.3 咬文嚼字在散文鉴赏中的应用第八章:咬文嚼字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用法8.1 咬文嚼字在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8.2 咬文嚼字在诗词中的特殊用法8.3 咬文嚼字在古代散文中的特殊用法第九章:咬文嚼字在现代文学与创作中的实践9.1 咬文嚼字在现代小说创作中的应用9.2 咬文嚼字在现代诗歌创作中的应用9.3 咬文嚼字在现代散文创作中的应用第十章:咬文嚼字的实战演练与能力提升10.1 咬文嚼字练习的设计与实施10.2 咬文嚼字能力提升的方法与策略10.3 咬文嚼字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训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咬文嚼字的定义与重要性重点:咬文嚼字在语言学习和使用中的重要性难点:理解咬文嚼字与语文素养的关系二、咬文嚼字的常见错误重点:掌握错别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和词语搭配不当的常见案例难点:识别并纠正复杂语境中的咬文嚼字错误三、咬文嚼字的技巧与方法重点:练习字音、字形、字义的辨识技巧难点:培养语感,提高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咬文嚼字的能力四、咬文嚼字在阅读理解中的应用重点:运用咬文嚼字技巧分析文言文和现代文难点:深入理解作者意图,准确解读文本信息五、咬文嚼字在写作中的重要性重点:了解咬文嚼字对写作质量的影响难点:灵活运用咬文嚼字进行文章构思和表达修辞六、咬文嚼字在口语交流中的应用重点:实践咬文嚼字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难点:在辩论与演讲中运用咬文嚼字,增强说服力七、咬文嚼字在文学鉴赏中的作用重点:欣赏诗歌、散文中咬文嚼字的美感难点:深入理解文学作品中咬文嚼字的深层含义八、咬文嚼字在古代文学中的特殊用法重点:掌握文言文、诗词、古代散文中咬文嚼字的特殊用法难点:在现代语境中恰当运用古代文学中的咬文嚼字九、咬文嚼字在现代文学与创作中的实践重点:学习现代文学创作中咬文嚼字的应用难点:创作中创造性地运用咬文嚼字,形成个人风格十、咬文嚼字的实战演练与能力提升重点: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咬文嚼字技能难点:将咬文嚼字应用于实际语境,提升语言能力本教案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咬文嚼字的概念、重要性和应用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咬文嚼字技巧,提高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

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咬文嚼字》是朱光潜写的一篇随笔短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语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思路;2.学习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咬文嚼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理解并正确评价作者的观点,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咬文嚼字”。

教学准备ppt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宋祖英的歌曲《辣妹子》,体会歌词的意味。

“辣妹子从小辣不怕;辣妹子长大不怕辣;辣妹子嫁人怕不辣。

”提问:辣妹子什么时候最能吃辣?明确:嫁人后,因为嫁人后吃东西“怕不辣”,害怕吃的东西不辣,有点不吃辣就不爽的意思,语气很强烈。

这三组词,字是一样的,仅仅因为语序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意味。

这就要求我们在说话写文章时仔细地斟酌地斟酌文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斟酌文字的,题目叫:咬文嚼字。

解题“咬文嚼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什么意思?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如:从词典中对咬文嚼字的释义来看,咬文嚼字是一个贬义词。

那么朱光潜先生为什么要用一个贬义词作为题目大谈特谈呢?“咬文嚼字”在文中是否有它特别的含义呢?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

课文解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说到:“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例子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

找一找,作者举了哪些实例?试找出来后加以分析。

明确:郭老改字、李广射虎、贾岛吟诗、东坡写诗、套板反应。

说明一个道理,却举了五个例子,这是不是简单的例子的堆砌呢?这是从不同角度来证明的。

郭老改句(找出三组句子,进行对比朗读,体味不同)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风度;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你这贱人!你这淫妇!你这你这大虫里倒涎你是个好小子,出来动一动你茗大爷!(1)学生分组朗读,体会三种句式的不同意味(2)找到文中对这几种句式的分析,并在书上勾画起来。

高三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_3

高三语文教案 《咬文嚼字》_3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咬文嚼字》这篇文章是朱光潜先生的一篇随笔,同时也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议论文。

他告诉人们无论阅读或写作,都要有咬文嚼字的精神,刻苦自励,追求艺术的完美。

下面是由作者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语文教案《咬文嚼字》(一)教学目的一、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二、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三、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的精神。

四、知识应用能力训练。

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对文意深入理解分析并做简要评价教学步骤一、导人新课一提到“咬文嚼字”这个词,人们往往会觉得这是对有些人为了卖弄学问而在某些字句上故意纠缠的极大讽刺,很少会想到有什么积极意义。

的确,如果你查词典,你会发现词典上的三个解释无一不含贬义。

而今天,当你读过了朱光潜先生这篇《咬文嚼字》,你会发现,这个成语被赋予了一种新的含义,它对我们养成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作者介绍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

早年曾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香港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并获博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美学学会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等职。

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诗论》、《谈文学》、《西方美学史》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光潜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己的学术研究,成为美学界一个重要流派的代表。

此外,还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他的《西方美学史》成为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

三、感知课文内容,积累重点词语学生浏览课文,画出下列词语:1、援例2、锱铢必较3、斟酌4、镞词藻7、蕴藉 8、付梓 9、尺牍 10、陈言务去请同学们借助工具书准确掌握上述词语的音、形、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咬文嚼字》教案《咬文嚼字》教学设计高中部:汪俊鹏一、教学目的1、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中心2、深人体会作者“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主张。

3、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借鉴吸收。

4、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习惯,培养“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

二、教学重点1、深入体会“文字和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2、从课文内容,写法上获得启示。

教学过程一、诗歌《泊船瓜洲》导入泊船瓜洲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这首词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曾经换过“过”、“到”“入”“满”等字,最后才确定用“绿”,为什么“绿”字在这里用得好?二、检查预习1、咬文嚼字在成语词典中的本意:明确: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形容过分推敲字句;形容掉书袋或卖弄学问;谓不重视实质,只在某些字句上纠缠,或强词夺理。

2、朱光潜在这里说的“咬文嚼字”和刚才字典上的“咬文嚼字”有何不同?能不能找出本文作者观点?明确:这里“咬文嚼字”指运用文字应有谨严的精神,为文应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达到艺术之美。

不能懒惰,不能粗心,不能受迷惑,不能轻易满足。

作者观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三、内容梳理1、为了说明咬文嚼字的意义和作用,作者在文中举了哪些例子?请同学们归纳总结。

明确: 1、郭沫若改字。

2、王若虚改《史记》李广射虎。

3、韩愈改诗“推”与“敲”。

4、直指义和联想义,苏轼与《惠山烹小龙团》。

5、关于联想义的弊端,“柳腰桃面”等套板反应。

2、具体分析文中作者举的前三个例子。

(1)找出“你这”和“你是”句式的句子,并思考这两种句式在语气上和思想情感上有什么不同?明确:“你是什么”或是单纯的叙述语,或表假定语气,没有任何感情色彩。

“你这什么”便是坚决的判断,感情强烈,增强了语气。

可见,不同句式有不同的意味。

(2)对比“李广射虎”和改动后的例子,思考改动前后有什么变化?明确:原文属于细节描写,比较生动;改动以后,优点是变得简洁,缺点是没有了细节描写,只是简单的叙述,缺乏生动的感觉。

由此可见,文字的增减,意味也就不同。

古人有“用墨如泼”和“惜墨如金”两种用笔方法,所以什么时候惜,什么时候泼,大家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3)“推敲”也值得推敲“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好?朱光潜先生的观点是什么?韩愈的观点是什么?你支持哪一个?明确: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师评说:推步月归寺冷寂场合敲月夜访友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不同字眼,意境也就不同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因此写作过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达的情感就可,这种选择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

现在回到我们讲的《泊船瓜洲》化静为动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这个“绿”字写出了春风的气势、力量和作用,境界开阔,色彩鲜明,给人以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美感。

3、试分析前三个例子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看看他们在阐明作者什么观点?明确:(1)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关系,一种说法一种意味,斟酌文字,就是调整思想感情;思想务求透彻,情感务求凝练,文字的运用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2)文字是好是坏,关键是看它的表达效果,而不是繁简;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也会含有丰富的意思。

(3)不同的字有时表现不同的意境,用什么字要看表现什么意境,推敲文字的实质,是推敲思想情感。

小结:以上作者从句式、繁简、字眼三个角度阐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举例说明文字和思想的密切关系。

总的来说他是想告诉我们语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达结合起来,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

4、在(4)(5)两个例子中作者讲到语言要想跟着情感走,是从哪入手的?明确:从直指义和联想义入手,重点阐明联想义。

《惠山烹小龙团》三、四句的剖析用联想义,意蕴丰富5、联想义的运用对我没写作有很大的好处,但是不是所有的联想运用都是好的呢?联想义的误用会带来什么问题?明确:在写作中,联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要更好地做好咬文嚼字,必须善于运用联想。

但是联想的事物一定要有新意,不能落入俗套,如果和大家想的一样了,那就没有意思了,(联系高考)。

联想走入习惯的渠道以后就会产生“套板反应”,就如第七段所写的。

6、套板反应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套板反应。

试举几个例子。

明确:请学生举例。

生活中的:发言稿的雷同格式;节日收到的短信祝福语;电影中的情节设计;写作中的: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

助人为乐的故事前篇一律。

父爱母爱的文章故事雷同。

人物描写都是“高高的鼻子,黑黑的眼睛……”材料也就是干巴巴的“牛顿的苹果、爱因斯坦的板凳、爱迪生的鸡蛋……”7、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强调的是什么?明确:作用:总结全文强调:指出阅读和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四、梳理文章结构在内容解析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结构。

明确:第一部分: ( 1 段至 5 段)句式不同,意味不同。

阐明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字数繁简,意味不同。

字眼不同,意味不同。

第二部分:( 6 段至 7 段)正面:善用联想义,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讲联想义的使用:负面:套板反应。

第三部分:(8 段)总结全文,指出阅读和写作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达到艺术的美”,并进一步强调为了达到此目标应养成的习惯——“刻苦自励,推陈出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炼与吻合”。

五、课堂总结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或写作中,要注重炼字,咬文嚼字。

而我们要做到咬文嚼字就应该学会应用联想,避免套板反应,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六、布置作业朱先生主张咬文嚼字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有人并不赞同他的观点,马南村在不求甚解中,提出与作者不同的主张,说: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理由有: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诸葛亮与徐庶等三人一道读书:“三人务于精读,而亮独观其大略”。

诸葛亮比三人高明,因为他“观其大略”知识面更广。

对此。

你的观点是什么?写一篇500字的小作文。

(题目自拟)八、板书设计咬文嚼字朱光潜郭老改字:句式不同意味不同李广射虎:繁简不同意味不同贾岛吟诗:字眼不同意味不同苏轼改诗:善用联想义套板反应:误用生九、教学反思《咬文嚼字》教学设计张艳秋北京师范大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对作者及其创作要有所了解。

2.能够把握议论性文章阅读的基本步骤并应用于实践。

3.引导学生懂得“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联系,推敲语言文字就是推敲思想感情”的道理,并应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4.引导学生参照文章的写法,对自己熟悉的作品做一点分析和论说,增强艺术评论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这是一篇论说性的文章,在阅读方法上,可以让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阅读。

2.调动学生平时阅读作品的艺术体验,与文章中的相关评论做一番比较。

3.引导学生借鉴课文的写法,给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作家作品写一些文艺评论和随笔。

4.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

2.逐渐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初次接触文艺评论,需要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有所准备,思维转变上可能存在难度。

2.让学生结合文中的实例,多谈谈自己的观点。

3.“套板反应”是人们的通病,应该作为教读重点,启发学生改变那种不动脑筋、好用陈词滥调的不良习惯。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1课时。

五、课文概述《咬文嚼字》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三单元是全套五册书中唯一的文艺评论和随笔单元。

这是学生经过了小学、初中和高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获得了一些文学常识的基础上,安排这个单元的。

应该说,到这个阶段,学生在专业知识和艺术体验上,已经有所准备,是能够学好这个单元的。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或探讨艺术表现的语言形式,或评论某种审美现象,都能持之有故,自成一家之言。

《咬文嚼字》的作者是美学大师朱光潜,文章是一篇文艺评论,文章的写作特色是值得借鉴的,同时文章的内容包含一些知识性的东西,一些重要的观点可以让学生理解并应用于实践;此文贯穿着作者一个总的思想,就是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

作者对每个实例的咀嚼,都领悟到不同文字所蕴含的不同意味、不同思想感情,从而告诉读者,在文字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本着这个精神,“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和吻合”,才能“达到艺术的完美”;这篇课文的讲解要兼顾教学目标和单元目标,同时要结合学情在教学内容上做适当的调整和知识点的补充。

六、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朱光潜先生一生曾三立座右铭,给人们留下了悠长的思索。

第一次是在香港大学教育系求学时。

他以“恒、恬、诚、勇”这四个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次,是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学习时,朱光潜先生给自己立下这样一条座右铭──“走抵抗力最大的路”。

终于写出了《悲剧心理学》等具有开创意义的论著。

第三次,是在30年代,座右铭共6个字──“此身、此时、此地”。

【设计意图】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只展示朱光潜先生的三次座右铭并作简单的说明。

朱光潜是有名的大家,从其做人到其做学问,都有学生借鉴的地方。

对大师的介绍要“接地气”,就像他的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略)【设计意图】要让学生大体知道作者的生平,对作者要有历史性的认知。

(三)文艺评论文学评论是运用一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评断文艺现象的文章。

分析、评断就要有褒贬,有抑扬,文艺评论也称为文艺批评。

文艺评论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一门科学。

这门科学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探讨怎样去认识和评价一定的文艺现象。

从写作科学的角度看,文艺评论属于论说性文体,它既要解决“怎样去认识和评价”的问题,又要研究如何借助于一定的形式和技巧把“认识和评价”恰当地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首篇文艺评论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它的相关知识是最基础不过了,有关文艺评论的内容可以再翔实些,比如它的分类,写作上的要求等,在讲课中要提炼出要点。

(四)论说性文章,阅读步骤指导第一,从头到尾阅读,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以便对全文有个整体印象。

然后再慢慢阅读,直到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文大意。

第二,理清文章的思路。

先理清总体思路,拟出全文纲要。

然后理清局部思路,搞清各部分内容的顺序以及相互之间关系,找出重点部分,拟出各部分纲要。

第三,透过重要的段落和关键语句,抓住课文的主旨。

第四,对课文的观点和材料做出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

在阅读的过程中倡导学生做笔记。

(五)走进文本1.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