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教案

合集下载

财政与金融教案(完整资料).doc

财政与金融教案(完整资料).doc
课后思考题:财政与交换、消费的关系
二、公共财政
(一)公共财政
1、财政模式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为了界定财政的活动范围或领域而确立的某种形式、标准。
2、双重结构财政
为满足国家行使政治权力需要的财政分配行为和行使国有资本所有者职能的财政分配行为并存于国家财政统一体内部。
3、公共财政
(1)含义:国家(政府)以公共权力行使者身份,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它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模式或类型。
1、生产对财政的决定
(1)生产的规模、速度和水平,决定财政分配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的规模和结构;
(3)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
(4)社会经济结构决定财政分配结构。
2、财政对生产的影响
(1)财政生产的规模制约着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
(2)财政分配结构影响生产结构;
(3)财政分配影响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
(2)特征: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服务的财政;非盈利性的财政;法制化的财政
(二)国有资本财政
1、含义:所谓国有资本财政,就是指国家以国有资本所有者身份,对国有资本进行价值管理和收益分配而形成的政府收支活动或分配行为。
2、内涵分析
(1)国有资本财政的活动主体
(2)国有资本财政的活动依据
蒂布特的“用脚投票”理论现在已经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词汇,在公共财政、民主选举、证券市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所谓“用脚投票”,用最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各辖区之间的竞争,使得资源可以通过公民的迁移来实现其配置的最优化。
例如当前我国各地之间展开的激烈的招商引资竞争,我们就不妨拿“用脚投票”理论来分析。哪里的投资环境好,企业就转移到哪里,各地之问是如此,各国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通过本章学习,主要掌握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及财政的三大职能,了解财政分配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及财政产生与发展,本章的重点为财政的概念及财政的一般特征,我国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难点为社会主义财政的基本特征和财政的三大职能。

第一节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目的要求:1、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2、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教学重点与难点:1、财政的概念2、财政的一般特征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传授法教学过程:传授新课: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一)财政现象1、财政收入(1)征税(2)发行公债,国库券(3)交纳各种费用2、财政支出(1)工厂,矿山,铁路,农业建设。

(2)军队,警察,国家机关,学校科研,医院,文化团体(3)城镇居民,低收入家庭,下岗人员。

3、从财政现象看,财政是个分配问题,与国家收支活动密切相关。

(二)财政问题(1)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适度。

(2)解决“公平税负,合理负担”,加快税制建设,以及税收体制。

(3)合理安排名项财政支出比例(4)在国债问题上政府应采取的措施。

二、财政的概念及其一般特征(一)财政的概念,指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集中性的分配。

(二)财政的一般特征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前提。

(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处于主动,支配地位。

(3)财政分配是全社会范围内进行集中性分配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剩余产品(1)对剩余价值的分配(2)对用于劳动力再生产部分V的分配(3)对补偿价值的分配。

(4)对国民收入的分配(5)对社会产品的价值的分配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1、社会公共需要的主要内容(1)保证国家职能的需要(2)大型公共设施和基础产业(3)半社会公共需要2、社会公共需要的特征(1)由政府集中安排的公共需要。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关系。

2. 使学生掌握财政收入、支出、债务和预算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理解金融体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运作机制。

4. 提高学生对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财政:国家的收入、支出和债务管理金融:资金的筹集、分配和流通2. 财政的作用与影响财政政策的目标:经济增长、稳定、公平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消费、投资、转移支付3.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金融体系:货币发行、支付清算、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市场的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资金供求关系:利率、汇率、信贷政策金融工具: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监管:监管机构、监管政策、风险管理5.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财政政策的工具:税收、政府支出、债务管理金融政策的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信贷政策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的配合与协调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务。

2. 案例分析:分析国内外财政金融政策的实际案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财政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

4. 考察调研:组织学生对金融机构进行实地考察。

四、教学安排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2课时)2. 财政的作用与影响(2课时)3.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2课时)4. 金融市场运作机制(2课时)5. 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2课时)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学生发言、提问、讨论等。

2. 课后作业:完成相关阅读材料、案例分析报告。

3. 期中考试:测试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

六、教学内容6.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税收的基本概念与特性税收制度的构成要素:税种、税率、税收优惠等税收政策的目标与工具: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经济激励税收负担:税负公平、税负透明度7. 政府支出与预算管理政府支出的分类:经常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政府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督政府债务管理:债务规模、债务结构、债务可持续性政府投资政策: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政策、区域发展8.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功能与类型: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衍生品市场金融工具的特点与分类: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金融市场的参与者:投资者、发行者、中介机构金融市场的基本原理:供求关系、价格机制、风险管理9. 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价格稳定、经济增长、就业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存款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的职能与组织结构:货币发行、金融监管、支付清算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政策目标、实施机制、效果评估10. 国际财政与金融国际财政关系的类型:双边财政关系、多边财政关系国际金融市场:外汇市场、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财政与金融协调:汇率制度、国际金融政策合作国际债务与金融危机:原因、影响、应对措施七、教学方法6. 税收政策与税收制度(2课时)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让学生理解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税收政策的目标。

《财政与金融》 教案

《财政与金融》  教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全套第一章:财政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政的定义、职能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

让学生了解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1.2 教学内容财政的定义和职能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财政收入来源:税收、非税收入、债务收入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政的定义、职能和作用,财政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财政收入来源,财政政策的概念和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财政的相关概念和政策。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财政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对财政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税收制度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税收的定义、职能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素。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2.2 教学内容税收的定义和职能税收分类:直接税和间接税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公平、效率、可征性税收制度的要素:纳税人、税率、税收征收和管理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税收的定义、职能和分类,税收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要素,我国的税收制度及其改革。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税收制度的相关概念和政策。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以检验学生对税收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以检验学生对税收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财政支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和原则。

让学生掌握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

3.2 教学内容财政支出的定义和分类财政支出的原则:有效性、必要性、优先性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财政支出的定义、分类和原则,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和改革。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

财政与金融教案课件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功能解释财政的概念阐述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财政与经济的关系1.2 财政收入与支出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和特点分析财政支出的构成和作用探讨财政收支平衡与失衡的问题1.3 财政政策解释财政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分析财政政策的工具和效应探讨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概念与特性解释税收的基本概念阐述税收的基本特性(强制性、无偿性、公平性)分析税收与经济的关系2.2 税收制度与分类介绍税收制度的构成和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税收(直接税、间接税、资本税等)探讨税收制度的改革与发展2.3 税收政策与效应解释税收政策的目标和工具分析税收政策的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分配效应)探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三章:财政预算与债务管理3.1 财政预算制度介绍财政预算的基本概念和构成阐述财政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过程分析财政预算的作用和问题3.2 政府债务管理解释政府债务的概念和原因分析政府债务的规模和风险探讨政府债务管理的原则和措施3.3 财政预算与债务政策的协调阐述财政预算与债务政策的关系分析预算与债务政策的目标和工具探讨预算与债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概念与功能解释金融的概念和特点阐述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分析金融与经济的关系4.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和功能分析金融机构的种类和作用探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4.3 金融政策解释金融政策的含义和目标分析金融政策的工具和效应探讨金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第五章:货币政策与利率5.1 货币政策的概念与目标解释货币政策的基本概念阐述货币政策的目标(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分析货币政策与经济的关系5.2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操作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分析货币政策的操作过程和效应探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5.3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解释利率的概念和作用分析利率的决定机制(资金供求、货币政策、市场预期等)探讨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和调控作用第六章: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6.1 金融市场的种类与功能分析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特点和作用探讨金融市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讨论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管理6.2 金融工具与投资理财介绍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的特性与运用分析金融工具在个人和企业投资理财中的作用探讨金融创新与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6.3 国际金融市场解释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分析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功能探讨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第七章:金融风险与管理7.1 金融风险的类型与识别分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金融风险的特性探讨金融风险识别的方法和工具7.2 金融风险的控制与防范讨论金融风险的控制策略(风险分散、风险转移、风险对冲等)分析金融风险防范的制度与措施探讨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7.3 金融危机与金融监管解释金融危机的概念、类型和影响分析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手段探讨金融危机的预防与应对策略第八章:金融机构与管理8.1 商业银行的经营与管理介绍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与业务特点分析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探讨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趋势8.2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管理分析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特点与作用探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管理与监管8.3 金融集团与金融控股公司解释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概念与特点分析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运作与管理探讨金融集团和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九章:金融改革与发展9.1 金融改革的动因与目标分析金融改革的内外部动因阐述金融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金融效率、防范金融风险等)探讨金融改革的策略与路径9.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解释金融发展的概念与衡量指标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探讨金融发展与金融创新的关系9.3 国际金融发展与合作分析国际金融合作的领域与机制探讨国际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第十章: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10.1 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解释金融科技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分析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移动支付、区块链技术等)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行业的影响10.2 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绿色金融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分析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探讨绿色金融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挑战10.3 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的政策与监管分析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与监管框架探讨政策与监管在促进金融科技与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税收原理中的税收概念与特性税收概念的界定:税收作为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定义和范围需要清晰理解。

《财政与金融》电子教案

《财政与金融》电子教案

《财政与金融》-电子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1.2 财政体系与财政部门1.3 财政政策与经济稳定1.4 财政收入与支出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与税制2.2 税收原则与分类2.3 税收负担与效率2.4 税收政策与经济调控第三章:财政预算与债务3.1 财政预算体系与编制3.2 财政预算执行与监督3.3 政府债务与财政风险3.4 财政赤字与债务管理第四章: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4.1 金融体系概述4.2 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3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4.4 金融市场调控与风险管理第五章: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5.1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5.2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效应5.3 货币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5.4 我国货币政策实践与探索第六章:财政支出管理6.1 财政支出概述6.2 财政支出分类与结构6.3 财政支出规模与增长6.4 财政支出效益分析与评价第七章: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7.1 税收政策目标与工具7.2 税收优惠政策与实践7.3 税收筹划原理与方法7.4 税收政策与企业税收筹划案例分析第八章: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8.1 金融市场结构与功能8.2 金融市场利率与汇率8.3 金融市场调控政策与实践8.4 金融市场风险识别与防范第九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9.1 中央银行职能与组织结构9.2 货币政策目标与工具9.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9.4 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践与探索第十章:金融风险与管理10.1 金融风险类型与识别10.2 金融风险衡量与评估10.3 金融风险管理策略与方法10.4 金融风险管理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十一章:财政预算法11.1 财政预算法的基本原则与制度11.2 财政预算编制与审批程序11.3 财政预算执行与监督机制11.4 财政预算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十二章: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12.1 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与内容12.2 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与进展12.3 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关系及协调12.4 国内外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案例分析第十三章:国际财政与金融关系13.1 国际财政关系的理论与实践13.2 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体系13.3 国际金融组织与协调机制13.4 国际财政与金融合作与发展趋势第十四章:政府债务管理14.1 政府债务的定义与分类14.2 政府债务规模与风险控制14.3 政府债务管理体制与政策14.4 我国政府债务管理实践与探索第十五章: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15.1 金融创新的动因与类型15.2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15.3 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15.4 金融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财政与金融》这一主题的教案内容,涵盖了财政概述、税收原理、财政预算与债务、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货币政策的理论与实践、财政支出管理、税收政策与税收筹划、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金融风险与管理、财政预算法、财政与金融体制改革、国际财政与金融关系、政府债务管理、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等十五个章节。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财政与金融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财政与金融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使学生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政策,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日后从事金融、经济相关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 财政学和金融学的定义和发展-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与区别- 财政与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 第二章:财政理论- 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原理与管理- 财政政策与经济周期的关系- 财政调控的工具与方法3. 第三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功能-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角色与职责- 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的运作与监管4. 第四章:货币理论与政策- 货币的概念与货币供求关系- 货币政策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货币政策的工具与实施5. 第五章:国际金融与国际财政- 国际金融体系与国际经济关系- 汇率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财政合作与全球金融治理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原理、概念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知识;- 实践操作: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自体验金融市场的交易和管理过程;- 讨论研究: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评估方式- 课堂表现:包括出勤、参与讨论、课堂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财政与金融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测试;-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相关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以论文形式提交;- 课程项目: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主教材:- 《财政学与金融学》,作者:XXX,出版社:XXX- 《现代金融学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2. 参考资料:- 《财政学原理》,作者:XXX,出版社:XXX- 《金融学导论》,作者:XXX,出版社:XXX- 《货币银行学》,作者:XXX,出版社:XXX五、课程总结财政与金融课程通过对财政学和金融学的系统学习与探讨,帮助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的概念与原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高版教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掌握财政与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

二、教学内容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财政与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作用。

3. 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功能和作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引发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的兴趣。

2. 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理解财政与金融的相互关系。

3. 讲解财政与金融的主要功能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4. 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体系的构成,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我国财政与金融的实际情况。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 思考财政与金融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了解财政与金融的作用。

第二章:财政政策一、教学目标1. 理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

2. 掌握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

3. 了解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

二、教学内容1. 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

2. 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

3. 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分类和工具。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

四、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引发学生对财政政策的兴趣。

2. 讲解财政政策的定义及其分类,引导学生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3. 讲解财政政策的主要工具及其作用,让学生了解财政政策在调控经济中的重要性。

4. 分析财政政策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整,通过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财政政策的实际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掌握财政政策的定义、分类和工具。

2. 思考财政政策在实际经济中的应用,了解财政政策的作用。

《财政与金融》 教案全套

《财政与金融》  教案全套

《财政与金融》教案全套第一章:财政与金融概述1.1 学习目标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掌握财政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2 教学内容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财政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财政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政与金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财政与金融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货币政策的目标和工具。

1.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二章:财政政策分析2.1 学习目标掌握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了解财政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学会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财政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财政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财政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工具。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财政政策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2.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三章:税收政策分析3.1 学习目标掌握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了解税收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学会分析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税收政策的类型和效应。

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税收政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讲授税收政策的定义、目标和原则。

案例分析:不同类型税收政策的实际应用。

小组讨论:税收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3.4 作业与评估完成课后习题,巩固知识点。

第四章: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4.1 学习目标掌握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了解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监管。

学会分析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金融市场的定义、类型和功能。

金融机构的类型、功能和监管。

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

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10
03 金融基础知识
2024/1/25
11
金融概念及体系
金融的定义
金融是指资金的融通和信用活动 以及与之相关的经济活动的总称

金融体系
金融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网络,包 括货币、信用、银行、证券、保
险等各个金融领域。
金融的功能
金融具有资金融通、风险管理、 信息提供和支付结算等功能。
2024/1/25
风险评估指标
采用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流动性比率等指标,对金融风险进行 量化和评估。
2024/1/25
21
风险应对策略与措施
01
财政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预算管理、控制债务规模等措施,降低财
政风险。
02
金融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资产质量、增强资本实力等措施,降低金融风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财政基础知识 • 金融基础知识 • 财政与金融政策 • 财政与金融风险管理 • 案例分析与实践应用
2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01
2024/1/25
3
财政与金融课程概述
01
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
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定义、特点、功能等基本概念,帮助 学生建立对财政与金融的初步认识。
2024/1/25
金融机构
金融机构是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 险公司等。
金融机构的业务
金融机构的业务涵盖存款、贷款、投资、保险、汇款等多个方面。
金融机构的作用
金融机构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信用中介、支付中介、信息中介等角 色,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

《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一、课程概述本课程旨在介绍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与财政与金融相关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和金融风险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将掌握财政与金融的基本原理,了解财政政策和金融市场的运作,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掌握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3. 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运作机制;4. 熟悉金融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5. 培养学生的财务管理和金融素养。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财政学基础知识1.1 财政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1.2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1.3 财政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学时间:2周)2. 金融学基础知识2.1 金融市场的基本特征2.2 金融中介与金融创新2.3 金融市场的监管与风险管理(教学时间:3周)3. 财政与金融的关系及实践案例分析3.1 财政与金融的相互影响关系3.2 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的关系3.3 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系3.4 实践案例分析: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和教训(教学时间:4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在课堂上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练分组讨论可以提供学生们自主思考和交流的机会,加强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

在课堂演练中,学生们可以通过模拟实际场景,灵活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

3. 基于案例的作业和课堂展示学生们在课后根据相关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和解答,培养其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选择性地邀请学生进行展示,增加互动和参与度。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占比:40%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质量等。

2. 期末考试占比:60%考察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理论的掌握程度和能力。

六、教材和参考资料1. 教材:《财政学导论》(第四版)许为民著,高等教育出版社《金融学教程》(第六版)胡震亚、宋曦东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 参考资料:《金融市场与制度》张继建、柳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财政学概论》陈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七、教学反馈与改进措施在课程结束后,将开展教学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和建议,并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案进行改进和完善,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满意度。

2024年财政与金融教案doc-(多场景)

2024年财政与金融教案doc-(多场景)

财政与金融教案doc-(多场景)财政与金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培养学生运用财政与金融知识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经济素养。

3.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财政与金融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1)财政:国家的收入与支出,包括税收、国债、财政补贴等。

(2)金融:资金的融通,包括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

2.财政与金融的职能和作用(1)财政: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与发展。

(2)金融:资金筹集、资金配置、支付结算、风险管理。

3.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1)财政政策:政府通过调整税收、支出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2)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利率等手段影响经济运行的政策。

4.财政与金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财政:发挥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金融: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职能和作用,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2.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财政与金融政策在实际经济运行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财政与金融政策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情境教学法:创设财政与金融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政策制定者的责任与挑战。

四、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境教学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

3.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4.同伴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

五、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财政与金融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财政概述1.1 财政的定义与职能解释财政的概念介绍财政的四大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公共服务1.2 财政政策解释财政政策的含义介绍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分析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二章:税收原理2.1 税收的概念与特征解释税收的定义介绍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普遍性2.2 税收分类与税率介绍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概念及区别解释比例税率、定额税率、累进税率的概念及应用第三章:财政收支与管理3.1 财政收入分析我国财政收入的构成介绍财政收入的来源及特点3.2 财政支出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的构成介绍财政支出的类型及特点3.3 财政预算解释财政预算的概念介绍我国财政预算的编制与执行过程第四章:金融概述4.1 金融的概念与职能解释金融的概念介绍金融的四大职能:资金调节、支付结算、风险管理、信息服务4.2 金融市场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第五章:货币与货币制度5.1 货币的起源与发展介绍货币的起源及发展历程解释货币的职能5.2 货币制度解释货币制度的概念介绍我国的货币制度及其特点5.3 货币发行与流通解释货币发行的原则分析货币流通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第六章: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6.1 金融体系概述解释金融体系的概念介绍金融体系的构成及功能6.2 金融机构的类型与功能介绍我国金融机构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各类金融机构在金融体系中的作用第七章:银行业务与金融市场7.1 银行业务解释银行业务的概念介绍存款业务、贷款业务、结算业务的特点及运作流程7.2 金融市场解释金融市场的概念介绍金融市场的类型及功能分析金融市场对经济的影响第八章:金融政策与货币政策8.1 金融政策概述解释金融政策的含义介绍金融政策的类型及目标8.2 货币政策解释货币政策的概念介绍货币政策的工具及作用机理分析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第九章:国际金融与金融监管9.1 国际金融概述解释国际金融的概念介绍国际金融市场及汇率制度9.2 金融监管解释金融监管的概念介绍金融监管的原则与手段分析金融监管对金融市场的影响第十章:财政与金融政策分析与应用10.1 财政与金融政策分析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探讨财政与金融政策的效果评价方法10.2 财政与金融政策应用介绍财政与金融政策在经济发展、调控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案例中的政策选择及其效果10.3 财政与金融政策展望探讨未来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发展趋势分析财政与金融政策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财政概述难点解析:理解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的作用机理。

2024版财政与金融教案doc

2024版财政与金融教案doc
政府提供 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维护社会 稳定和公平正义。
10
03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Chapter
2024/1/26
11
金融市场的构成
长期资金市场,主要进行一年以 上的长期资金融通活动。
进行黄金买卖的场所,是金融市 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市场 资本市场 外汇市场 黄金市场
财政政策工具
包括政府支出、税收、国债等。政 府通过调整支出规模和结构、改变 税率和税收制度、发行或偿还国债 等方式来实施财政政策。
16
货币政策的目标与工具
货币政策目标
维护货币稳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 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公 开市场业务等。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 工具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进 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的风险。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金融监管的目标
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
2024/1/26
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21
金融监管的目标与原则
推动金融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
2024/1/26
金融监管的原则
依法监管原则:金融监管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确保监管的合 法性和权威性。
财政与金融教案doc
2024/1/26
1
目录
2024/1/26
• 财政与金融概述 • 财政收入与支出 •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 财政与金融的未来趋势
2
01
财政与金融概述
Chapter
2024/1/26
3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财政和金融的定义、功能和基本概念。

2. 掌握财政收入和支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基本知识。

3. 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4. 培养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对财政金融问题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财政的概念与功能1.1 财政的定义1.2 财政的功能1.3 财政与经济的关系2. 财政收入与支出2.1 财政收入的来源2.1.1 税收2.1.2 非税收入2.2 财政支出的分类2.2.1 经常性支出2.2.2 资本性支出2.3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3. 金融的概念与功能3.1 金融的定义3.2 金融的功能3.3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4. 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的分类4.1.1 货币市场4.1.2 资本市场4.2 金融市场的功能与作用4.3 金融市场的主体与客体5. 金融机构5.1 金融机构的类型5.1.1 银行类金融机构5.1.2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5.2 金融机构的功能与作用5.3 金融体系的构成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政与金融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财政金融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景模拟法:模拟实际财政金融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安排1课时介绍财政与金融的概念、功能和基本知识1课时讲解财政收入与支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相关内容1课时分析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及调控作用1课时案例分析:我国财政金融政策的实践与成效1课时小组讨论: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财政金融形势及应对策略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考试成绩:包括选择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等,以评估学生对财政与金融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程总结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财政与金融教(学)案

财政与金融教(学)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财政与金融教学容:第一章:财政导论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目的: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公共品的概念及特性;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及表现。

授课提纲:1、公共品2、市场失灵实施方法:多媒体教学详细容:一、公共品(一)、概念:公共物品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

私人物品能分割开并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收益或成本。

是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的、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物品或服务。

国家公园、国有道路、自然保护区等有形产品是公共品(二)、公共物品的特征:1、提供物品的非赢利性;2、消费的非排他性;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4、满足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剩余产品部分。

二、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一)、概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对经济学家而言,这个词汇通常用于无效率状况特别重大时,或非市场机构较有效率且创造财富的能力较私人选择为佳时。

另一方面,市场失灵也通常被用于描述市场力量无法满足公共利益的状况。

在此着重于经济学主流的看法。

经济学家使用模型化理论解释或了解这个状况,市场失灵的二个主要原因为:1、成本或利润价格的传达不适切,进而影响个体经济市场决策机制。

2、次佳的市场结构。

市场失灵在某些经济体的存在通常引起究竟应否由市场力量引导运作的争论。

而这也产生要用什么来取代市场的争议。

最常见对市场失灵的反应是由政府部门产出部份产品及劳务。

然而,政府干预亦可能造成非市场的失灵。

(二)市场失灵的表现: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具体表现在下列方面:⑴、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

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

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采用的教学方法:讲授为主,结合例举法、启发式教学法则。

资本与效率的教学容:第一章:财政导论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

财政与金融教案

财政与金融教案

江苏省通州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广播电视大学通州学院《新编财政与金融》教案年级: 08电大会计教师:吴飞云新编财政与金融课程教案总学时:72 周学时:4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08电大会计开课时间:2010—2011 学年第 2 学期使用教材:《新编财政与金融》(李淑娟)授课教师姓名:吴飞云课题:第二章财政收入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财政收入的一般概念、财政收入的原则,掌握财政收入的分类,重点掌握财政收入规模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能分析我国财政收入规模演变的影响因素。

理解税收的概念和主要特征,掌握税收的负担分析教学重点:财政收入的原则;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财政收入的分类;税收的特征;税收转嫁与税收归宿教学难点:税收转嫁与税负归宿教具教学素材准备:多媒体教学案例材料(每位学生一份)教材教学方法:提问、讲授,课堂讨论教学时数:6复习提问:1、在导论部分,我们用四个字概括了财政学部分的基本内容,同学们还记得吗?2、公共财政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一节财政收入概论一、财政收入:概念与原则(一)理解财政收入的含义1、概念:财政收入是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力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实物资财收入。

(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资金;(2)财政收入又是一个过程(3)不同时期财政收入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二)财政收入的分类1、亚当斯密(1)来自君主私产或国家公产的收入(2)来自人民财产的收入(税收)2、道尔顿(1)强制收入:税收(2)代价收入:公产收入、自由公债收入(3)其它收入3、我国对财政收入的分类(1)按所有制(2)按产业部门(3)按缴纳形式:税、利、债、费(4)按取得财政收入的依据: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国有资产收入4、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三)财政收入的取得形式1、税收2、国有资产收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以资产占用费、上缴利润、租金、股息、红利等形式所取得的收益和国有资产的转让收入3、债务收入4、其他收入(1)事业收入:中央和地方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向国家交纳的收入(2)规费收入:国家机关居民或组织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3)罚没收入(4)国家资源管理收入(5)公产收入:国有山林、芦苇等公产的产品收入、政府部门主管的公房和其它公产的租赁收入,以及公产变价收入等。

财政与金融教案doc

财政与金融教案doc

《财政与金融》教案第一章财政导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们了解财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财政的概念、特征,理解公共产品的含义、特征以及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的关系,掌握财政的职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财政的概念,公共产品的特征,财政的职能。

教学内容:第一节财政的一般概念一、财政现象二、财政概念的一般表述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三、财政的一般特征1。

财政分配的主体:国家2.财政分配的对象:社会产品3.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公共需要4。

财政分配的形式:实物形式、力役形式、货币形式第二节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1。

效用的不可分割性2.消费的非排他性3.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4.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1.公共产品2。

外部效应3。

不完全竞争4。

收入分配不公5。

经济波动与失衡三、借鉴意义1.重新认识财政的性质2.重新界定我国财政的职能范围3.把效益放在重要地位4。

公共产品理论对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有借鉴意义第三节财政的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的含义资源配置是指通过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其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二、收入分配职能1.收入分配过程和目标收入分配通常是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其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

2。

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部门及产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企业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调节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3.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途径税收、转移支付等三、经济稳定职能1.经济稳定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经济适度增长2。

经济稳定职能的内容调节社会总需求,实现供求总量的大体平衡调节社会总供求结构上的平衡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财政导论[教学目的]:了解财政产生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发展历史[教学重点]:熟悉财政和公共财政的概念和特征[教学难点]: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和作用[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节财政的概念及其特征一、现实生活中的财政现象二、财政的概念和特征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通过政府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1.财政分配的主体是国家(1)财政分配以国家为前提(2)在财政分配中,国家总是处于主动的支配地位(3)财政分配是以国家制定的法律制度为依据进行的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社会产品财政收入中既包含剩余产品价值(M)部分,也包含劳动者个人收入(v)部分。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4.财政是一种集中性的、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5.财政分配是一种无偿性的分配第二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一、财政的产生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个是经济条件;另一个是政治条件。

二、财政的发展1.奴隶制国家财政2.封建制国家财政3.资本主义国家财政4.社会主义国家财政第三节公共财政一、公共财政的概念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

它是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特有的财政模式,是国家财政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它起源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类型。

二、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财政是弥补市场失效的财政2.公共财政必须为市场活动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公共财政具有非市场营利的性质4.公共财政是法治化的财政三、公共财政的主要职责公共财政职责以保证社会公共需要为核心。

社会公共需要:第一层次,完全的社会公共需要。

第二层次,准社会公共需要。

第三层次,视同社会公共需要。

四、我国由建设型财政向公共财政的转变立足我国国情,中央和地方财政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

重点加大在“三农”、教育、科技、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公益文化、生态环境、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投入,稳步推进民生保障体系建设。

第四节财政的职能一、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1.资源配置职能含义2.财政配置资源存在的必要性3.财政配置资源的内容(1)涉及社会总资源的划分比例。

(2)涉及政府部门内部资源配置。

(3)涉及非政府部门内部的资源配置。

4.财政配置资源的手段财政主要通过支出和税收等手段来决定和影响资源的流量及流向。

另外,财政配置资源的手段还包括补贴、国债、财政规章等手段。

二、财政的公平分配职能1.公平分配职能含义就是指运用各种财政手段调节收人和财富的分配,使之符合社会公认的公平或公正分配状态的功能。

2.财政公平分配的准则(1)保证生存权准则(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准则(3)共同富裕准则3.财政公平分配职能的必要性(1)人们收入能力的差别很容易导致分配不公。

(2)市场分配并不能照顾无收入能力者。

(3)经济机会不均等导致分配不公。

4.实现公平分配的财政手段(1)制定公平的财政制度。

(2)合理运用累进的个人所得税。

(3)通过转移支付对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进行补贴。

(4)对低收入者或无收入者能够获益的项目提供资金或进行补贴。

三、财政稳定经济的职能1.稳定经济职能的含义(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适度的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2.财政稳定经济的必要性3.实现经济稳定的财政手段(1)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

(2)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课后记]:[作业批改及效果]:第二章财政支出[教学目的]:了解财政支出的意义和支出形式。

[教学重点]:熟悉财政支出的原则和分类[教学难点]: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规模变动及结构变化。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节财政支出的概念与分类一、财政支出的概念及形式1.财政支出的概念财政支出又称预算支出,是指国家把通过预算收入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渠道,有计划地进行分配的过程,它是整个财政分配活动的第二个阶段,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财力保证。

2.财政支出形式(1)无偿拨款方式(2)有偿贷款方式二、财政支出的分类1. 按财政支出功能分类2. 按财政支出经济分类3.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劳务市场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要的政府各部门的或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要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不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补偿的单方面支出,这类支出主要有社会保障支出、各种财政补贴、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等。

(3)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①作用不同。

②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

③对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约束不同。

4.按财政支出与国家职能的关系分类(1)经济建设支出(2)社会文教支出(3)行政管理支出(4)国防支出(5)其他支出第二节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原则:指政府在安排和组织财政支出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一、支出总量与国力相适应的原则1.坚持量入为出的理财思想2.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标3.以实现经济稳定运行为调控目标二、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1.正确处理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关系2.正确处理投资性支出与公共消费性支出的关系三、讲究支出效益的原则1.健全预算制度,硬化预算约束2.完善财经制度,强化财经纪律3.注意运用提高支出效益的方法第三节财政支出的规模及其影响因素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财政支出的不断增长,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历史趋势。

1.财政支出的绝对增长2.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分析1.经济因素主要是指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体制。

2.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3.政治性因素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是机构设置是否科学。

4.社会性因素第四节财政支出的结构一、财政支出结构增长变化的规律性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现状财政支出结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其主要表现为:1.财政支出范围不尽合理2.财政支出挂钩项目过多3.财政供养负担过重三、以社会和谐为取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1.控制行政经费规模,努力降低政府运作成本。

2.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3.强化社会公共事业和公益事业支出,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

4.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调整财政支出的区域性结构。

案例分析: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和信息产业部联合发出通知,规定自2001年7月1日起,取消市话初装费、移动电话入网费、农村电话初装费,以及附加在电话上征收的其他政府基金项目。

上述项目收费,源自于20世纪初80年代,国家为解决邮电通讯的落后状况,缓解邮电通讯建设资金不足而采取的特殊筹资政策。

近几年来,邮电通讯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基本满足社会需要,取消其收费更利于邮电通讯事业的健康发展。

据估算,取消上项收费,一年减轻社会负担约200亿元。

请分析:该政策对个人、家庭影响如何?对国家财政将带来怎样的影响?电信部门的财务状况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课后记]:[作业批改及效果]:第三章购买性支出[教学目的]:了解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教学重点]:熟悉社会消费性支出、政府投资性支出及政府采购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各类购买性支出的性质、资金来源、规模分析和管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节购买性支出的概念一、定义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为开展政务活动的需要,按照等价交换原则,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而发生的支出。

它是政府对经济资源的一种消耗,因此又称消耗性支出。

分为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

二、对宏观经济的影响1.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增加,将直接推动相关商品和产业的发展。

2.通过财政投入,促进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3.提升国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节社会消费性支出一、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1.行政管理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内容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分析我国行政管理费规模居高不下的原因分析我国建国后的五次机构改革行政管理费增(减)变化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国防费的内容构成:我国国防政策;影响国防费支出规模得因素;国际比较。

背景资料:美国的国防预算是如何制定出台首先由国防部确定预算要求,然后由管理和预算署审查国防部要求并得到总统的认可。

每年年初国会开始举行会议前,总统将国防预算申请提交国会。

国会在每年9月30日以前审查预算申请,并通过相关法案。

二、文科卫事业费支出1.文科卫支出的经济分析2.文科卫支出的资金来源分析教育支出金来源分析科学研究费支出金来源分析卫生支出金来源分析3.国际比较第三节政府投资性支出一、政府投资的特点1.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角度来安排投资。

2.可以投资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二、政府投资的地位和作用1.政府投资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政府投资的作用三、政府投资的原则和领域1.政府投资的原则:弥补市场失灵、维护资源配置的效率、调节宏观经济运行。

2.政府投资的领域:公益性服务领域、基础性投资领域。

3.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和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从市场上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工程和服务的一种制度。

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现实意义: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需要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改革财政支出方式的需要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防止产生腐败的制度性措施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是实现与国际接轨的需要[课后记]:[作业批改及效果]:第四章转移性支付[教学目的]:了解社会保障支出的含义,资本主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税收支出的含义和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熟悉新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措施,熟悉我国财政补贴制度存在的问题和财政补贴手段的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我国当前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法[教学步骤与内容]: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一、社会保障支出和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支出是指国家为城乡居民在年老、疾病、待业、灾害或者丧失劳动能力时,以集中或分散形式,提供基本生活保障而安排的有关支出(二)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1.社会保险2.社会福利3.社会救助4.社会优抚二、我国当前社会保险的主要内容(一)养老保险(二)失业保险(三)医疗保险(四)工伤保险(五)生育保险社会保障体系的继续建设和完善:1.继续把弥补制度缺失放在首位,完善各项改革措施2.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3.从低到高,稳步提高保障水平4.努力扩大社保基金的筹集渠道,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5.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6.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7.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的宣传和指导8. 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第二节财政补贴一、我国财政补贴的内容:1. 价格补贴2. 企业亏损补贴3. 财政贴息二、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及其实际经济效应1.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需求结构2. 财政补贴可以改变供给结构3. 财政补贴同经济制度的配合三、我国财政补贴制度的沿革与当前存在的问题1.财政补贴过多会破坏价值规律和市场体制的正常调节作用2.企业亏损补贴不利于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客观上起到了保护落后的作用3.补贴结构不合理,扩大了城乡差距,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后劲第三节税收支出一、税收支出的概念与分类(一)税收支出的概念: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