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传统乐器融入基础音乐教育的思考
学羌笛的感悟心得
学羌笛的感悟心得【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羌笛的历史与文化背景2.学习羌笛的过程与难点3.羌笛演奏技巧的掌握4.感悟羌笛音乐的内涵5.传承和发扬羌笛文化的意义正文(篇1)羌笛,源于我国古代羌族的一种民间乐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遗产,羌笛承载着古老羌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对羌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羌笛成为了一种时尚。
那么,学习羌笛有哪些感悟心得呢?首先,了解羌笛的历史与文化背景是学习羌笛的基石。
羌笛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
在古代,羌笛被用于祭祀、庆典等重要场合,具有极高的地位。
掌握这些背景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羌笛音乐的内涵,从而更深入地学习羌笛。
其次,学习羌笛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难点,如掌握基本吹奏技巧、熟悉指法、气息的运用等。
这些都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练习,不断地尝试和摸索。
在学习过程中,要保持谦虚和耐心,不断地挑战自己的极限,才能逐渐掌握羌笛演奏的技巧。
再者,羌笛演奏技巧的掌握是学习羌笛的关键。
羌笛演奏要求气息稳定、指法熟练、音准把握准确。
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如长音、颤音、滑音等技巧的练习。
此外,多参加演出和比赛,积累舞台经验,也是提高演奏技巧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习羌笛,我们能够感悟到羌笛音乐的内涵。
羌笛音乐既有古朴、悠扬的特点,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其音乐中蕴含着对生活、自然、信仰的敬畏和热爱,体现了羌族人民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演奏羌笛,我们能够领略到这种独特的音乐韵味,从而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最后,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有责任传承和发扬羌笛文化。
羌笛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将羌笛文化传承下去,不仅有助于丰富民间文化,更能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总之,学习羌笛不仅能够让我们掌握一种独特的演奏技巧,还能深入了解羌族文化,感悟羌笛音乐的内涵。
关于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几点思考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教育课堂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传统教育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对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情感、思维发展的关注。
然而,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理念的深入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
其中,音乐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尤其是民族音乐,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对于学生的情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
1.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丰富文化。
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课堂中,通过教授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各个民族和他们的文化传统。
例如,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箫等,让学生亲手试弹,感受不同乐器的独特音色。
同时,还可以介绍各个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演奏技巧、传统乐曲等等,让学生对民族音乐有更为全面、深入的认识。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
中国的民族音乐以其悠扬的旋律、独特的节奏以及饱含情感的表演方式,给人以深深的感染力。
将民族音乐引入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使其能够欣赏和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和情感。
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表演力和欣赏能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老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并引导学生分享和交流各自的感受和体验。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并且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音乐是一种群体性的艺术形式,要求演奏者和合奏者之间精确的配合和默契。
在课堂中,引入民族音乐之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合奏乐曲,学生不仅需要认真学习和掌握乐曲本身,还需要与其他演奏者密切配合,掌握节奏和音量的变化,同时细心倾听他人的演奏,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
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是一首非常受欢迎的民族舞曲,具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格和独特的节奏感。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思考,以便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以下是对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的____字反思: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设定教学目标。
对于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包括:1.让学生了解《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乐特点和文化背景。
2.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情感表达,理解它的意境和内涵。
3.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吹起羌笛跳锅庄》的基本音乐技巧和舞蹈动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舞蹈技巧。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展示法:通过播放录像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演出,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舞蹈的美妙。
2.示范法:教师自己或专业舞蹈演员进行示范,让学生模仿动作和节奏,掌握舞蹈技巧。
3.分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和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练习巩固法: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吹起羌笛跳锅庄》的舞蹈动作和节奏。
三、教学内容的组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之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体系,方便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音乐《吹起羌笛跳锅庄》的教学,可以依次组织以下内容:1.音乐分析:对《吹起羌笛跳锅庄》的音乐进行分析,包括调性、节奏、速度等要素的讲解和演示。
2.舞蹈动作的教学:将舞蹈动作分解成基本的动作单元,逐步教授给学生,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舞蹈的技巧。
3.练习和巩固:通过反复练习和巩固,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舞蹈动作,掌握音乐的节奏感。
4.整合和表演:将学生分组进行合作练习,并最后进行整合和表演,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关于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几点思考
关于民族音乐进课堂的几点思考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的音乐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然而,目前民族音乐在课堂中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很多学校甚至缺乏民族音乐教师和教学资源。
那么,在推广民族音乐教育方面,我们需要思考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教育部门应重视民族音乐教育首先,教育部门应该放在民族音乐教育重要位置,把民族音乐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将民族音乐添加到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中。
除此之外,教育部门还应加强民族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招聘,以保证课程的质量。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器乐练习环境,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
二、组织课外活动开展民族音乐教育在校园外,可以利用社会资源组织民族音乐教育活动。
诸如组织学生前往不同的地区进行音乐文化交流、或是与各大族裔组织联合开展音乐会,等等。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更好的接触和体验民族音乐。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丰富音乐教育在教学中,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多媒体展示器材来丰富民族音乐教育内容,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现在有很多种类的民族音乐合成器,可以创造出各种民族音乐效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感受、理解和欣赏丰富的音乐文化。
四、引导学生开展音乐创造除了学习民族音乐的理论知识外,学生也应该被引导去探索、运用、发掘他们自己的音乐创造能力。
学生可以自己或者组队编创民族音乐,创作考虑到传统和现代因素的新型音乐。
这样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并且培养他们自己的音乐才能。
总之,民族音乐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也代表着中国多元的文化形态和精神。
在音乐教育领域中,应给予民族音乐更多的重视和关注,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体验民族音乐的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是推动本土音乐传承和发展,传承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
《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1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审美”为冲破口,以实践活动为核心,以技巧为手段,以才能为重点,让学生在本人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表现,发掘音乐潜在的特别魅力,造就学生内在的音乐涵养,较好地实现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1、注重了音乐性。
本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爱好的方法来表现音乐,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紧接着用热情、奔放的羌族音乐,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
翻开了新课教学与学习的良好局势。
2、注重了自主性。
从新课教学开端,就让学生出主张想措施,一方面是加强他们在学习中的自信念,另一方面也培育了他们的想像力与发明力。
而后又让学生来为歌曲抉择各种伴奏情势,给学生自主的空间,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忱。
3、重视了审美性。
整堂课以“体验、感触音乐”为主,以“情”贯串始终,尊敬学生的奇特感情与休会,将多媒体帮助手腕跟音乐教养有机联合起来。
教学时致力于创设一种“亲、助、乐”的人际情境,应用多媒体营造一种“美、趣、智”的学习情境,尽力构建一个自主、民主、宽松、协调、高兴、互助的“真情时空”,在情绪中体验美,感想美、表示美。
4、注重了实践性。
通过形式多样的音乐运动,充足调动了学生的踊跃性,他们自动参加,在老师的领导下全身心投入到“装潢”羌族音乐的实践活动中,享受美、实际美、创造美。
但在歌曲教学上,因学生体验不够、感悟不足而影响了教学的精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反思2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审美”为突破口,以实践活动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自己设计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表现,挖掘音乐潜在的特殊魅力,培养学生内在的音乐修养,较好地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1、注重了音乐性。
本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音乐,让学生在体验的同时创造性地表现音乐。
紧接着用热情、奔放的羌族音乐,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将民族乐器引入音乐课堂的思考
中小 学 音 乐课 堂 呼 唤 民族 乐器 l 学生学 习柳琴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柳琴音乐文化 , 让学 生通过学习认识 自己脚下的土地 , 实现地域文化 的纵 第一 , 乐和声乐 是音乐的两大基本类别 , 器 对于 1
、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着各 自独特的优势。 1 向传承 , 目前显得尤为急迫。 在 此外 , 含有柳琴艺术 的 19年, 93 国家教委颁布音乐教学大纲要求把器乐教学 I 琴戏 等剧 种也 被列入地方政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柳
( ) 唱 二个声部 , 交换声部等方法进行训练 , 在二部合 : 。如将柳 琴引入课 堂 , 性 势必 要进行 大量 的技术训
唱时, 很容易解决音准、 节奏等问题。 再次, 如像柳琴 I ,这样一些教师很有可能就会认为把音乐教学的 练 这样的 民族乐器进入 中小学音乐课 堂还能激发学生 I 目的搞混了。 学习音乐的兴趣。 在一些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柳 l 第二, 民族乐器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需要建立有
用, 无疑对于提高学生 的识谱能力有很大 的帮助。其 I 各教学课时的安排上 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 。 根据经验
次, 柳琴乐 器 比较小 巧 , 携带 比较方便 , 唱歌教 学 I 断, 在 判 仅课前进行柳琴较音就需要较长时间 , 显然 , 可
中, 可以有效地指出学生的音准。 在合唱教学中, 特别 I 用于教学的时间就不多了。 以往我们的音乐课堂主要 是低声部的训练, 通过学生由唱( ) 奏 一个声部, 到奏 l 强调唱歌 ,目的在于强调音乐课的普遍性与综合
纳入到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 中, 图改变中小学音乐 : 力 保护名 目, 通过学校教育进行保护是重要措施 。
课等于唱歌课的单一局面。因此, 一些简单便宜的乐 器, 琴、 如口 竖笛等简单乐器充斥课堂。 这在形式上似 乎是丰富了课堂, 但是长此以往却模式化了课堂。更
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思考
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思考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对于民族声乐教学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在声乐教学中有效地融合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资源等方面,探讨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路径。
一、教学内容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传统文化的融入应贯穿教学内容的各个环节。
首先,教师应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民族歌曲作为教学材料。
这些歌曲既能展示民族声乐的特点,又能传递传统文化的内涵。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传统音乐理论,对传统民族歌曲进行解析和演唱技巧的讲解。
这样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民族音乐的历史渊源和演唱技巧,并将其应用到声乐实践中。
二、教学方法在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情感教育法,通过讲解歌曲的背后故事和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其次,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自主发现民族声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演唱中去。
再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传统音乐演出、邀请专业歌手进行指导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教学资源融入传统文化的教学还需要支持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首先,学校应提供具备演唱条件的声乐教室和设备,以便学生进行实践和演唱训练。
其次,学校可以引进传统音乐培训机构或专业歌手,举办讲座和培训班,提供更全面的传统文化教育。
同时,学校图书馆应购买相关的音乐教材和文献,供学生参考和借阅。
这些资源的提供能够为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提供便利条件。
四、评估方式在民族声乐教学中,评估方式也需要与传统文化的融入相匹配。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不能仅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演唱、个人创作歌曲等形式的评估活动,通过实际演唱和创作,考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传统文化演出或比赛,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关于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探讨
关于民族乐器与中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探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民族文化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乐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民族乐器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传承,成为了当前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民族乐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民族乐器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引入民族乐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相比于西方乐器,民族乐器更加贴近中国学生的文化生活,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了解祖国文化的窗口。
将民族乐器融入中小学音乐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音乐课堂上引入民族乐器演奏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民族文化和音乐乐器的魅力,可以在音乐课堂上邀请专业的民族乐器演奏家进行表演和讲解。
通过实地演奏,学生可以听到不同民族乐器的声音,了解它们的演奏方式、构造特点及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增强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兴趣。
学校也可以购置一些常见的民族乐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体验和学习,培养他们对民族乐器的热爱和兴趣。
2.设计融合民族乐器的音乐教学内容3.开展民族乐器比赛和演出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民族乐器比赛和演出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才华和交流分享的平台。
通过参与比赛和演出,学生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演奏能力和音乐表现水平,同时也能够增进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认同,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
1.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融入民族乐器的音乐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意识。
2.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和审美情感在学习民族乐器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尝试不同的演奏方式和音乐风格,还可以感受到各种不同的音色和情感表达。
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学科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意义、融入策略和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旨在为小学音乐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意义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融入民族音乐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培养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增强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热爱之情,促进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2.丰富音乐教育内容:民族音乐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民族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音乐学习空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促进学生情感交流:民族音乐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通过学习民族音乐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情感体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传承传统文化: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民族音乐应该得到传承和弘扬,小学音乐教育是传承和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想将民族音乐融入到小学音乐学科中,需要教师们充分思考并采取合理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以借鉴的融入策略:1.全方位融入: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可通过多种方式将民族音乐全方位融入进去,如开设专门的民族音乐课程、将民族音乐作为音乐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多元化教学手段: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包括听音乐、学习乐器、学唱歌曲、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等方式,以便更好地深入学生心灵,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
3.选用适合的教材: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为教学材料对于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4.定期开展民族音乐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比赛、音乐会、社区演出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亲身感受和体会民族音乐的魅力。
5.注重民族音乐欣赏: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
中小学民族器乐进课堂策略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小学音乐教育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器乐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习民族器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修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匮乏、师资不足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的发展。
我们需要探索更好的策略来引入民族器乐教育进入课堂,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一、整合教材,创新课堂教学要想让民族器乐教育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首先就要克服教材匮乏的问题。
当前,虽然在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教材中已经有了一些民族器乐的内容,但是这些内容通常只是简单的介绍,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我们需要通过整合优秀的民族器乐教材,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介绍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比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通过展示器乐演奏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文化内涵,从而培养学生对民族器乐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编写一些简单易懂的民族器乐教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民族器乐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
组织学生进行器乐演奏比赛,让他们能够在比赛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技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感。
还可以邀请一些专业的民族器乐演奏家来学校进行演出和讲解,为学生创造一个与专业音乐人接触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民族器乐的魅力。
二、增加师资力量,加强教学管理除了整合教材和创新教学方法外,还需要加强师资力量和加强教学管理,以确保中小学民族器乐教育能够顺利地开展。
学校应该加强对民族器乐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鼓励对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民族器乐教育的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学校还应该鼓励和支持在校内外开展一些民族器乐教育专题研究,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特色与作用发挥的探索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特色与作用发挥的探索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是中国音乐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的独特特色和作用也逐渐得到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
本文将从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特色和作用两个方面展开探讨。
1. 传承文化传统民族器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音乐文化传统。
学习民族器乐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音乐的魅力,更可以通过学习古曲,了解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
2. 丰富音乐表现形式民族器乐有着独特的音色、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可以丰富音乐表达的层次和形式。
不同的民族器乐有着不同的特点,例如二胡的悠扬、古朴,琵琶的婉转、柔情,琴类的清雅、深沉,笛子的婉转、清新,每一种器乐都有着不同的表现力和魅力。
通过学习这些民族器乐,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
3. 培养审美情感民族器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审美价值。
学习民族器乐可以使学生接触到不同的音乐美学,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在演奏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表达音乐中的柔情、坚韧、悲喜等情感,增强自身的情感表达能力。
4. 强调文化自信学习民族器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族器乐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代表,通过学习演奏,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增强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 丰富音乐教育内容传统的音乐教育往往以西方古典音乐为主导,而民族器乐的加入能够丰富音乐教育的内容。
民族器乐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加入其教学能够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对音乐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
2. 提升学生审美素养学习民族器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接触不同的音乐形式和文化内涵,并通过学习演奏器乐增强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
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民族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民族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魅力,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心。
如何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学科中,成为了当前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分析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首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兴趣。
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如音乐会、音乐节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音乐人员给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欣赏和表演,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民族音乐,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结合民族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民族音乐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让学生从中感受到不同文化的魅力。
教师还可以将民族音乐的特点融入教学内容中,例如教学《茉莉花》这首著名的民族音乐时,可以介绍它的地域特色、历史背景等,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三、开展多样化的民族音乐活动学校可以结合民族音乐举办各类音乐活动,如民族音乐比赛、民族音乐展示等,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增强他们对民族音乐的了解和认同。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生动形象,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并培养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四、设计丰富的民族音乐课程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精心设计各类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课程,通过多媒体教学、游戏教学等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民族音乐。
在课程设计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与民族音乐密切相关的课程内容,如民族乐器的制作、民族舞蹈的学习等,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通过民族音乐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让他们在演唱、舞蹈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论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保护策略
论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及保护策略羌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其拥有着独特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羌族民歌是羌族先民长期的历史积淀,它不仅代表了羌族民族的本土文化,同时也奠定了羌族先民在生活、信仰和生产等方面的基础。
由于羌族民歌是羌族文化中的精华,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对于其保护与传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与保护策略两个方面来进行浅谈。
一、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羌族民歌起源于羌族的民间歌唱,它们流传于羌族的各个角落,包括种植、牧畜、狩猎、宗教等方面。
羌族民歌中的歌词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具有强烈的情感风格。
同时,羌族民歌的旋律多以自然与生活为创作主题,极具地域风情与文化价值。
具体可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旋律丰富多彩。
羌族民歌中的旋律风格纷繁多样,可分为哀婉、热烈、欢快、神秘等。
旋律常常使用了羌族的自然声响,如山鸟唱、流水声等,展现了她们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赞颂。
2.歌词情感丰富。
羌族民歌在词曲上具备高度的统一性,其中歌词具有深刻的内涵和丰盈的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喜悦、对思乡的牵挂、爱情的悱恻、友情的真挚等,打动着每一个听众的心灵。
3.地域特色鲜明。
羌族地域广大,民族风情丰厚,体现在羌族民歌中,表现了这一特点是把羌族民歌与其他民族歌曲区分开来的重要方面。
羌族民歌大量运用了本土的音乐元素,旋律充满了嘹亮而富有节奏感的颂唱风格。
4.音乐形式多样。
羌族民歌具有很高的生活性和多样性。
它既可以是合唱曲,也可以是独唱曲,还可以是舞曲,演唱形式更是多种多样。
二、羌族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保护与传承羌族民歌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工作。
为了维护羌族民歌的完整性和传承,不仅要提高羌族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要积极推广羌族民歌,让更多的人了解羌族民歌的音乐特点与文化特点,以此来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认同感。
下面是一些关于保护与传承羌族民歌的策略。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特色与作用发挥的探索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特色与作用发挥的探索
民族器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作用。
民族器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育中发挥着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民族器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音色,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民族器乐,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民族文化,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音乐教育中,民族器乐可以起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作用。
中国传统音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通过学习民族器乐,学生可以了解传统乐器的演奏技巧、乐曲的演奏方法和乐句的构成,进而领悟到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
这样的学习不仅有助于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音乐,也能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民族器乐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音色,在音乐教育中可以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
民族器乐中的乐器多样,音色独特,如琵琶的娓娓动听,二胡的婉转悠扬,古筝的清雅柔美等。
通过学习这些民族器乐,学生不仅可以欣赏美妙的音乐声音,还可以通过演奏和表演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这种丰富的音乐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使他们更加敏感和细腻。
学习民族器乐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民族器乐演奏需要学生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索,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民族器乐演奏往往需要多人合奏或合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演奏。
这样的合作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
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前言羌族萨朗音乐是羌族传统音乐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唱诗、舞曲、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并在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主要探讨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发扬这一传统文化。
一、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的概念及内容羌族萨朗音乐课程资源是指用于开展羌族萨朗音乐教学、学习与研究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羌族萨朗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体系;2.羌族萨朗音乐的曲调、节奏、音乐结构等;3.羌族萨朗音乐的演唱技巧及表现方法;4.羌族萨朗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6.羌族萨朗音乐的表演形式和舞蹈。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羌族萨朗音乐这一传统文化,需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
以下是一些开发方法:1.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羌族萨朗音乐的历史、发展和演变,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实践知识。
2.实地调查法:到羌族萨朗音乐发源地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文化和音乐传统,了解羌族萨朗音乐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和特点。
3.专家访谈法: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和访谈,掌握羌族萨朗音乐的传统知识和技能,并了解其今天在传承和保护中面临的问题。
4.多媒体技术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平台,开发羌族萨朗音乐教学资源,创新课程设计,引导学生深入了解羌族文化和音乐传统。
5.交流合作法:与其他文化艺术团体和音乐院校对接,共同开展羌族萨朗音乐研究,交流经验,开展合作项目,丰富羌族萨朗音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1.基础教育中的运用:在基础教育中,可以开展羌族萨朗音乐教育课程,在音乐教育中加强对多元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群众文艺普及活动:在群众文艺普及活动中,可以将羌族萨朗音乐作为文化展演的组成部分,让更多人了解、学习和传承这一传统文化。
3.文化旅游开发: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可以将羌族萨朗音乐列为旅游文化项目,让游客在旅游中了解和欣赏羌族文化和艺术。
4.民族团体和学者研究:在民族团体和学者研究中,可以深入了解羌族萨朗音乐的历史、文化和技艺,为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民族乐器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
传承民族音乐文化—民族乐器融入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摘要:当代教育要求对学生全面发展,而音乐作为初中阶段的艺术性学科,务必正视其重要性。
鉴于初中生缺少基本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技巧,而民族乐器进入校园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动力,有利于学生提升审美能力,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历史悠长,很多民族乐器和民族音曲令人陶醉,作为音乐教学中优秀的教学素材,保证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学生在学习中不但可以传承中华文化,还能加强对民资音乐的认识。
本文将对民族音乐进入教学课堂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民族音乐、民族乐器、实践引言:民族乐器进校园教学课堂,有助于学生体味民族乐器的魅力并对乐器的演奏方式有所掌握。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还能提升艺术鉴赏感。
初中生在学习阶段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将民族乐器带入教学课堂中,对陶冶学生情操和端正学习民族乐器的态度有帮助作用,中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音乐教师就要将民族乐器课的有效性发挥出来。
一、在初中音乐课堂中引入民族乐器的意义(一)有利于丰富音乐教学内容初中音乐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丰富的音乐素材开展一系列教学活动,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总是依赖统一的音乐教材开展教学活动,但是音乐教材提供的内容比较少,无法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智、体、美教育,而且过于局限的音乐教材也无法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及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要求。
而民族乐器的引入使得音乐教学的内容逐渐丰富。
譬如,在开展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选择摆脱教材的束缚,与当地的民风民俗特点进行结合,收集和整理与之相关的民族乐器,促使学生既能够欣赏和学习民族音乐又能够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借助当地的民族民俗也能够让学生对民族音乐又能够深入的探究与学习。
民族音乐的融入使得教学内容更为丰富,丰富的教学内容能够提供更多的音乐素材供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与此同时,在民族音乐的不断融入下,也会涉及民族乐器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有关民族音乐文化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实现了民族音乐文化在初中生群体中的传承,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随着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日渐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已经成为了小学音乐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学科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各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传承优秀文化,也有利于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提升。
探讨其融入策略,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一、起初选拔民族音乐班级为了更好地融入民族音乐,我们可以起初选拔民族音乐班级。
通过举办音乐比赛、艺术节等形式选拔出民族音乐优秀班级,将民族音乐融入到这些班级的音乐教学中。
选中比较优秀的班级,不仅可以增强小学音乐的文化内涵,还能够为更广大的师生树立榜样。
二、选优配套教材教材的好坏与课程质量相辅相成,选优的教材可以更好地承担起教育任务。
因此,民族音乐融入必须做到选优配套教材。
比如,在选学教材时,最好采取多元化选择,书中应包括不同民族音乐的代表作品以及介绍、解说,更要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养。
同时,教材的内容也应按年级、按体系有机衔接,紧密联系学生社会实践,实现教材与教学的良性互动。
三、加强音乐课堂的中西结合随着我国文化的不断发展,中西结合在音乐方面同样十分重要。
因此,中西结合是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教学的必要策略之一。
我们可以将传统的中国民族音乐和欧美流行音乐等结合,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感受不同文化的影响和相互渗透。
同时,结合音乐和其他艺术形式进行探究,引导学生运用多元视角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美。
四、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演出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演出是比较好的民族音乐融入策略,它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会音乐的美妙,锻炼他们的音乐技能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体的演出,可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音乐的文化背景及其内涵,也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综上所述,将民族音乐融入小学音乐学科,不仅能够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更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质。
从起初选拔民族音乐班级,选优配套教材,加强中西结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和演出四个方面进行融入,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和领悟民族音乐的美。
加强基础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思考
加强基础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思考加强基础教育中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思考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音乐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与积累,就像一株古老而长青的参天大树,更像长江黄河一般,始于涓涓,一路奔流,浩浩荡荡,融汇无数支脉,终成壮阔的洪流。
①无论是原始时代的古乐舞,上古时代的宫廷舞乐,中古时代的歌舞伎乐,还是近古时代的曲艺、戏剧,都各显风华,形成独特而深厚的艺术传统,其中尤以民族民间音乐为突出。
仅以戏曲为例,大大小小的剧种就达三百多个,每一剧种又包含诸多流派;各民族、各地区又都有自己独特的声腔、音韵、伴奏乐器和表演内容等。
其他的民族乐器、器乐、曲艺、曲种、民歌、民舞等,也同样种类繁多,不胜枚举。
这些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民族传统音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能把它们实施于国民的基础音乐教育之中,则很容易为青少年学生所接受,无疑也是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就非常注重民族传统音乐在基础教育中的引入,他认为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文化传统的最高和最集中的体现在教育体系,因而坚持中小学音乐教育要牢固地建立在民间音乐基础之上。
柯达伊在本国的民族音乐教育实践证明了民族音乐教育的可行性及成功性,不仅充分弘扬了匈牙利的传统音乐,更增强了匈牙利民族的凝聚力,并使得匈牙利的民族音乐赢得了世界音乐文化重要的一极,令人瞩目。
不仅是柯达伊,巴托克、奥尔夫等人也都同样十分强调民族音乐教育的主体地位,极大推动了本国民族音乐及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文化意识深入人心。
我国的学校教育贯穿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各个教育层次对音乐教育的内容、要求、目的、意义都不尽相同,青少年是成长的最重要时期,在人格的塑造、心理的成形、道德的培养以及观念的构建方面都相当关键,影响深远。
所以,中小学教育是国民音乐教育的基础,正是培养每一位国人从小学习并掌握优秀的民族音乐传统,培养民族音乐文化情感的重要时期。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融入策略探讨随着各类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不断加深,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学科中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如何在学生音乐基础教育中注入更多的民族元素,激发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一、注重教材选择,增加民族音乐的比重小学音乐教材中,应该注重民族音乐的选取并增加其比重。
在教材中增加少数民族的音乐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仅接触到多元文化,了解各个民族的音乐和节日,还能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意识以及对于丰富多彩的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包容。
二、多元教学方法,带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
例如,可以采取学生互相表演各自喜欢的音乐、课堂上设置舞蹈环节一起跳舞等互动的教育方式,通过动手操作和多语言输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课外拓展,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了解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展览以及学校内外的音乐活动,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入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文化。
通过参与音乐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四、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的质量与教师教育素质密不可分,在民族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具备丰富的民族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技能,以便更好地教学学生。
教师不仅要能够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教学,如何娴熟地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等方面。
总之,民族音乐在小学教育中的融入应该在教材的选取、教学方法、课外拓展和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一起推进,使民族音乐教育成为一种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知识体验和文化感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羌族传统乐器融入基础音乐教育的思考
作者:皮欢
来源:《亚太教育》2015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们将羌族传统乐器与学校音乐教育融合,并提出了一些教学上的建议:通过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种形式将羌民族乐器运用其中。
课堂上将羌民族乐器运用在音乐欣赏课、音乐活动、音乐创编等环节;课堂外以组建少儿羌族器乐团,成立羌族乐器制作兴趣组,开展羌族乡村音乐活动等方式渗入民族器乐。
为丰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理解,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羌族;乐器;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2-0100-02
顺应《新课标》的号召:“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
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
”①传承弘扬民族音乐具有重要价值,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渠道,学校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传承互为基础,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资源,并选其适合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从小热爱民族音乐文化,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具有重大意义。
一、羌族的民族乐器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阿坝自治州茂县、理县、黑水、松潘以及北川一带。
羌族大多聚居于高山或赶山半区,也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羌族仍保留着少数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其中主要的民族乐器有5种,它们分别是羊皮鼓、羌笛、盘铃、口弦、唢呐。
1、用于宗教仪式的乐器
原始的宗教是羌族人民最重要的信仰,其中“释比”在羌民心目中的地位尤为重要。
“释比”是羌族人的宗教大师,是连接人神交往的桥梁和传承历史人。
主要从事祭山、还愿、驱鬼、消灾等宗教活动。
法器是“释比”从事祭祀活动的工具,其中羊皮鼓、盘铃为一部分。
羊皮鼓由羊皮制成,直径不足一米,敲打发声,音响浑厚。
盘铃形似碟盘,铜制品,上部呈现半圆状,下部喇叭口外翻,内系古锤,外界铃柄,通过摇击发声,音色清脆柔和。
2、用于情感表达的乐器
口弦也叫“俄罗”,由妇女吹弹,由油竹制成,吹奏时放于口边,用呼吸的气流振动簧舌,同时用手拨动发声,音色古朴浑厚。
羌族男女在恋爱时,通常吹奏口弦诉说情感,表达爱意。
3、用于其他场合的乐器
羌族乐器除了在宗教祭祀、情感表达等场合使用外,在其他婚礼、丧葬以及节庆等活动也会用到。
例如唢呐,又称“亥尔”,由铜等金属材料做成,一般用于婚礼、丧葬以及节庆等活动,音乐明亮清脆。
羌笛由竹子做成,常用于独奏和歌舞伴奏,用鼓腮换气法吹奏,被称为羌族古老的管乐器,声音悠扬苍伤。
我们将这些民族乐器融入到学校音乐教育中,不仅可以丰富拓展音乐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怀,从而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目的。
二、羌族乐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
1、作为理论性常识在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音乐欣赏是一种由外到内的音乐情感体验活动。
在课堂上,教
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羌族器乐作品以及民族节日庆典活动,通过播放音像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民族器乐音乐常识,掌握音乐作品的历史文化背景,获得音乐情感体验。
教师采取“视听、讨论、讲授”的方式,让学生学习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听辨不同乐器演奏的音响效果和音色特点,以及乐器在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音乐内涵,从而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
让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带来的欢乐,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例如,将羌笛的音乐作品作为音乐欣赏课主题,先让学生通过视频资料感受音乐,教师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学习具有羌民族特色的乐器——羌笛。
从羌笛的历史文化、乐器材质构成、发声原理、演奏特点,以及所表达的音乐意境等方面学习,让学生获得对羌笛乐器的情感体验。
2、作为伴奏乐器在歌曲、舞蹈中的运用
为了丰富拓展课堂教学形式,我们在音乐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节奏性强的乐器(羊皮鼓、盘铃)为歌曲和舞蹈伴奏。
教师选用表现不同音乐内容的羌族歌曲或舞蹈素材,将不同的音乐形象作为对比,例如沉重悲伤的祭祀类音乐和活泼欢快的节日庆典音乐。
学生通过作品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用乐器伴奏表达音乐情感。
我们可以将羊皮鼓作为例子,羊皮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通过不同的敲击方式、敲击鼓的不同部位、敲击的速度改变等方式演奏,表现不同的音乐内涵。
学生在对音乐作品了解的基础上,通过自由发挥想象,即兴地演奏乐器。
还可以开展一些音乐活动,融入“音乐、舞蹈、乐器”三种元素,通过歌唱、律动、演奏的方式表现音乐。
3、作为音乐表现手段表达音乐内容
《新课标》中提出:“设计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从音乐学习的特点出发,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进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各项音乐实践活
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
”②在教学中,通过设计不同的音乐活动,用乐器表现音乐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羌族重要的祭山仪式(祭祀山神,祈祷风条雨顺,来年好丰收)的为主题引导学生设计音乐活动。
将学生分成不同组,每组创编一个以故事情景为内容的音乐活动,在活动中让不同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将乐器羊皮鼓、盘铃运用其中,用乐器表现不同的音乐场景。
整个活动无背景音乐,可由一个学生讲述故事内容,其他同学用乐器和肢体语言表现。
4、作为乐器演奏学习融入音乐创编课
《新课标》倡导:“在中小学音乐课程中,教师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创编等各项音乐活动。
”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旋律性强的乐器(羌笛、口弦)运用到音乐课中。
通过学习一段音乐,让学生掌握这段音乐的主旋律,并能背唱,通过乐器演奏对同一旋律的改编、创编,改变节奏、节拍、旋律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不同音乐的体验,从而掌握音乐的元素,开发学生创造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羌族乐器在音乐课堂外的渗入
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课外活动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丰富扩展课外活动模式。
1、组建少儿羌族器乐团
课外社团活动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激发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课外组建少儿羌族器乐团。
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羌族乐器,在掌握民族乐器基本的演奏方法基础上,并组成乐团共同演绎民族音乐。
在社团活动中既让学生不仅掌握了不同羌族乐器的演奏方法和技巧,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他们的音乐合作和协调能力。
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民族活动,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文化。
2、成立羌族乐器制作兴趣组
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民族乐器制作等活动,一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民族乐器的热爱。
教师可以采取两种方式教学:第一,邀请一些民间艺人到学校为学生讲解乐器的制作原理,观看制作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尝试制作;第二,教师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乐器的特点以及发声原理,选择不同的素材代替制作乐器,让学生发挥其想象力,创造不同素材的简易乐器。
3、开展羌族乡村音乐活动
课外学习是最为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采风等形式,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民族音乐。
我们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到民族地区采风,邀请一些老艺人为学生表演乐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民族文化,民风民族,加深他们对民族乐器的了解。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家詹姆士·莫赛尔曾说过:“器乐教学可以说是通往更好体验音乐的桥梁。
”事实上,我们将羌族传统乐器与学校音乐教育融合,为丰富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认识、理解,并通过教育的纽带传承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四川哲学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羌学研究中心项目《羌族传统乐器在民族地区基础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与研究》QXY1415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试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③同①
参考文献:
[1]梦非.羌文化旅游目的地-茂县[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