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这一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进行教学,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

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教材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回家路线图,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路线图,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长度单位来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材还设计了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对长度有了初步的认识,比如知道一些物体的长度,如桌子、椅子等。但是,他们还不太清楚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长度单位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这一单元时,我们需要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如何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各种回家路线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长

度单位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长度

单位。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各种回家路线图,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讨论。

2.准备长度单位道具,如尺子、厘米、米等,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四、拓展应用:
1、基本应用,拓展提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中的2题。
让学生填写数线的同时,发现它们间的规律,让孩子说一说为什么4下来填6,让孩子发现除了每次增加2
2、完成“练一练”中的4题
五、走出课堂,感受数学的价值:
(引导学生应用口诀解决现实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也便于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口诀,自觉地记忆口诀。)
教法学法
引导wenku.baidu.com现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任务单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学校去看一看。真巧,正好赶上小动物们放学,它们正走在回家的路上,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吧!(出示主题图)
二、根据情境图提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1、根据这幅图说说你看到的是几个几?
2、小组合作在任务单上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请组内其他成员解答
一共有多少只小猫?2×6表示:
4+4+4+4=16(只)2个6或6个2
4×4=16(只)
答:一共有16只小猫。
教学
反思
通过本节的教学,学生能够灵活运用2~5的乘法口诀解
2020-2021学年度
授课人:郝亚茹
决生活中的问题,小组合作过程中每位成员也在合作中发挥
着自己最大的作用,但是本节对于孩子思维提升的题引导不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一节实践性课程。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数学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用数线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够根据数线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和空间观念,对数线有一定的认识。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在数线上表示物体位置和进行加减运算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线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在数线上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会在数线上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理解数线的应用,能够灵活运用数线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

验数学的应用。

2.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

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数线、小卡片、实物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数线、小卡片、实物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发生在回家路上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故事中,主人公小明在回家路上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助解决。

2.呈现(10分钟)

教师呈现故事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问题如下:

回家路上(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走路、转弯、上下坡等不同情况,掌握时间和距离的关系,了解简单的速度概念。

2.能够简单计算速度,了解时间、距离和速度三者的关系。

3.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距离和速度的概念与关系。

2.简单速度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速度的概念深入理解。

2.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并理解时间、距离和速度概念,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导入本节课:

1.让学生描述自己坐车、步行或骑车回家的路程,了解他们的经历。

2.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路程。

3.展示一张回家路上的地图,让学生分组探究地图上的路程,并记录重要地标位置。

2. 知识讲解

1.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运动,了解物体的速度是如何不断变化的。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认识什么是时间、距离,以及速度是如何计算的。

3.通过实例讲解速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练习

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速度的计算和问题解答,同时,让学生探究速度对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4. 总结

通过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和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速度相关概念的理解,强化对速度计算常见方法和应用场景的掌握度。同时也让学生对复杂的问题进行划分、分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课堂扩展

1.让学生在实景探究中体会和记录速度的概念。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部分,主要介绍

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

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事物有了一定的认识。他

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部分学

生在数学思维方面还不够灵活,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的组成,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

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会数的组成,能够进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能力。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学生的学情,准备相

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

2.学生准备:学生提前复习一年级时学习的10以内的加减法,准备参

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故事,引入《回家路上》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中,小兔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动物,每种动物都问小兔子一个问题,需要学生来回答。

《回家路上》数学教案:带你学会小学数学

《回家路上》数学教案:带你学会小学数学

《回家路上》数学教案:带你学会小学数学。

第一步:基础概念

在学习数学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数学的基础概念。例如,整数、分数、小数、四则运算等等。

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掌握数学基本概念,为他们的学习领域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题目实践

在教学计划的第二步中,我们将向学生们提供一些题目,让他们进行实践,并通过这些题目来掌握基本的数学技能和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解决问题,使学生们熟练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步:应用实践

在这一步中,我们将向学生们提供一些具体的、实用的数学实践题目,让他们学习如何应用基本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让学生们掌握实用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步:综合复习

在教学计划的第四步中,我们将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综合复习的题目,旨在加深学生们对数学的理解和知识掌握程度,让他们知道如何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创造自己的数学思维模式。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们巩固和掌握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总结:

随着教学计划的不断深入,学生们将逐渐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回家路上》数学教案为小学数学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以及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加轻松地应对各种问题,并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去处理和解决。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这一节内容主要围绕长度单位和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展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米、厘米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并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灵活运用。教材通过生活化的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在实

际操作中,可能对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此外,学生对于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才能发现并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千米、米、厘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

算关系,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进行灵活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

联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千米、米、厘米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难点:在实际情景中,能够灵活运用千米、米、厘米进行长度单位的

转换。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感受长度

单位的大小。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千米、米、厘米之间的换算

关系。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交

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

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

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说课稿1

说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习了2、3、4、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安排的一节练习课,是对2、3、4、5的乘法口诀的巩固与疏理。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主动提出数学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我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在数学游戏的方式下会主动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了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力目标:提高根据题中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利用数学游戏的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根据题意提出问题,并运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说教学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行之有效的教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说教学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方法,真正做到课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第五单元回家路上》这一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的学习展开。通过这一单元

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度单位的换算,并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体验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对长度概念的初步认识。但在长度

单位的认识和运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

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

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探索长度单位

的知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掌握长度

单位的换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长度单位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体

验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操作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长度单位的大小,掌握长

度单位的换算。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

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准备:长度单位模型、实物道具、PPT等。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数学年级二年级教学形式练习课教师王小琼单位

课题名称回家路上

学情分析

本课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数学游戏”“练一练”两部分组成。

面对繁杂的情境图,怎样提取信息、有序而全面的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物回家的画面展示数学信息,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

2、

3、

4、5的乘法口诀。

2、培养学生的计算、自主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1、情景导入。

教师边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课件出示小动物放学回家的主题图。师: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动物学校放学了。瞧,谁背着书包从学校里走来?它们在回家的路上都看到了什么?

板书课题:回家的路上

2、观察画面

引导学生说一说画面上有什么?谁在干什么?

二、生生互动,合作探究

1、编故事、收集信息

师:请同学们看图,编一个故事。

学生展示他们编的故事。

师:你们从他编的故事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从这幅图中你还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你都会解答吗?

3、你问我答

同桌两人一组进行“数学游戏”——你问我答

教师注意调控游戏中的“全面有序”和“角色互换”

3、活动反馈

通过抢问抢答的形式检验活动效果。在反馈时要注意训练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述的条理性。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提出的问题多,哪一个小组解决的问题多?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种: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一等奖说课稿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回家路上》一等奖说课稿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及目标分析:教材内容分析:《回家路上》是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这是一节综合应用学过的25的乘法口诀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练习课,教材由看图讲故事、练一练两部分组成,看图讲故事主要是通过小动物放学回家的这一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练一练这一环节设计了形式各异有趣的算一算、填一填等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与应用。目标确定分析:本课是学生学习了2---5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而设计的一节练习巩固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小动物放学回家的生活情境图,目的是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独立获取相关的数学信息,并且能将获取的数学信息重新整合而提出有用的数学问题来,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教学目标之一;其二,就是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乘法口诀,并且比较熟练地用口诀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目标三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法学法:

本节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中获取知识,让学生自愿互相合作、互相交流,并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供机会,主动参与实际操作,深化理解实践应用,形成本领完善认识,体验成功。学生通过说一说,算一算,让学生亲自感悟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学生对枯燥的训练往往不感兴趣,但对以看图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信息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先创设了小动物放学回家

二年级数学教案:《回家路上》教你顺利完成数学学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回家路上》教你顺利完成数学学习

二年级数学教案:《回家路上》教你顺利完成数学学习。

1.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体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了解时间和距离的概念,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掌握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教学难点: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教学过程:

(1)教师首先介绍本次教学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工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2)教师详细讲解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运算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的时间和距离,帮助学生了解时间、距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教师使用实例展示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回家的路上,怎样才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目的地,如何避免堵车等问题。

(5)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相合作的情况下,彼此帮助,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6)教师在教学的最后部分,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知识,和同组同学一起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成果评价方法:

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需对学生进行成果评价。具体评价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听取成果:听取学生反映,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家路上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在路上”和“在家里”的含义,加深对位置关系的认识。

2.能够正确地使用“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

3.能够解决简单的“上下左右”的位置问题。

4.通过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内容

1.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的辨认和使用。

2.上下左右等方位关系的简单问题解决。

3.利用游戏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兴趣和学习动力。

三、教学方法

1.课堂讲授

2.游戏互动

3.观摩学习

四、教学步骤

第一步:自我介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同学,抽取2-3位学生到讲台让他们自我介绍并说一下自己家的位置。

第二步:左右、前后等位置词语的辨认和使用

1.向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说出物体的位置关系,并且用条幅标注出,如右边的树,前面的车等。

2.老师给学生出示几张地图,让学生说出地图的大概位置,并用指示器指向正确的方向。

第三步:上下左右等方位关系的简单问题解决

1.老师把一个小球放在黑板的上、下、左、右等位置,然后让学生说出小球的正确位置。

2.小组活动:选择两个学生作为进行小组活动的代表,然后分别由两个代表向自己的同学讲述自己回家的方式。

第四步:小游戏

1.老师设计好游戏,游戏方式和时间根据实际课堂情况调整。

五、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对位置词语是否有理解,掌握了位置关系的解决方法。

2.分析活动中的纠错问题,进行及时纠正。

3.给学生做测试或者出作业,考察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后记

1.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和互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得到了激发。

2.学生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对空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

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精品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精品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回家路上教学设计北师大版〔精品篇〕

混合运算(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进行正确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理解乘加的运算顺序,通过知识迁移应用到除加或除减混合运算,学会解答两级两部混合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两级的两步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知道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春天到了,看公园多美啊!你们想不想也到公园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呀?但去之前我们先要为自己准备午餐。

师:看,这是超市的食品专柜,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生:一包饼干7元,一个面包4元,一个蛋糕6元,一盒牛奶2元,一筒可乐3元。

师:图中告诉了我们一些食品的价格。小红为春游活动准备了午餐,她想买3盒牛奶和1包饼干,一共要花多少钱呢?你能帮小红列式计算吗?把你的想法写在本上。

生1: 2×3=6(元)

6+7=13(元)

生2: 2×3+7=13(元)

生3: 7+2×3=13(元)

师:追问: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说说自己列式的想法)其他同学同意吗?这三种方法都很好。

师:三位同学说的都很好,老师告诉你们第2个同学和第3个同学列的算式叫做综合算式,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混合运算。(板书)

二、新授

(一)乘加问题。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个算式

① 2×3+7

② 7+2×3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1:2×3+7先算2×3=6(元)也就是三盒牛奶的钱数,再用三盒牛奶的钱数加上一包饼干的2元就是一共花的钱数。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回家路上-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回家路上-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设计-回家路上-北师大版教学背景

这是一节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教学内容为“小学加减法的练习和应用”。本次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并能通过实际情境进行综合应用,期望学生将所学的加减法知识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期望学生能够掌握以下能力:

1.灵活运用和组合加减法;

2.能够通过实际生活情境进行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3.能够理解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本次课的教学重点为:

1.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本质;

2.练习和熟练运用加减法;

3.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将通过“回家路上”这个情境来进行学习。利用学生回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分析问题,最终达到学生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的目的。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老师在课前安排好情境任务,让学生想象自己放学回家的过程,老师问学生:“放学回家需要经过哪些地方呢?如果现在问你,你到家还需要走多远?”

第二步:引导学生思考

让学生思考到家需要经过哪几个街口?从学校到家要走多久?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家的位置,自己的路线,第一次跟家人走那条路线是怎样的情景,大概时间都是多少。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

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从教室到家的时间是15分钟,现在已经走了9分30秒,还需要走多久才能到家?”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出自己家的位置,并利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计算出还需要走多少时间才能到家。

第四步: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讨论出每个人走回家的路线,以及每个人到家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促进集体合作能力,又能够提升小组内学生的思维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回家路上》这一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进行教学,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认识厘米和米作为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学会用

米和厘米作为单位量测物体的长度,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有初步的认识。但学生

在测量物体长度时,可能还不太会使用尺子,对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还没有

清晰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能够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量测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

较。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估测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认识。

2.学生能够用米和厘米作为单位量测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

较。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2.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尺子、课件、实物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文具等。

七. 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家路上》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意义,熟练掌握2-5的乘法口诀。

2、结合具体情境,学会观察,看懂图意,根据图中提取的信息自己提出问题,并能用乘法口诀解决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3、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用2-5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有条理地说明自己想法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故事导入: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所漂亮的动物学校,里面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叮铃铃,动物学校放学了,小动物们背着书包高高兴兴的走出校园,有的步行回家,有的骑车回家,有的坐船回家,天空中飞来一群小鸟,落在了树枝上,树下的花朵随着风儿摆动着,湖里的小鱼看到这些,也快活的游来游去。动物学校可真热闹啊。小朋友们你们想知道在回家的路上到底有哪些小动物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板书课题《回家路上》。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引导观察画面,合作交流:

小动物回家路上,会有哪些数学问题呢?请小朋友们仔细瞧一瞧,图上都有什么呢?(提示有序观察)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比赛。

(1)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小动物们回家的路上可真热闹呀!那么你又能发现这里有哪些数学信息呢?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周围存在着许多数学信息。你能根据画面来提问题吗?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你能不能提出一些要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呢?(举例)你们请用你的火眼金星仔细观察,然后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把你提出问题写在学习纸上指定位置,并解答出来,好吗?(要求:同桌两人为一个小组共同合作,一个找出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另一个人写出算式、口诀并解答)。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一会做完了不要举手也不要喊叫,把你的身子坐直就可以了,这样老师一眼就可以看出哪一组的速度是最快的!好的,开始!

(2)汇报交流哪一组先来汇报?

汇报时,一个人说信息和问题,一个人说算式和口诀。

其他同学注意倾听汇报者的表述是否完整,并能正确回答。

过渡语:谁还有哪些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引导学生产生质疑

说一说,算式2×6=12解决什么问题?你们在解决问题时,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计算“一共有多少只小狐狸?”和“路上有多少只小猴?”都用到了算式2×6=12 ,他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同一个算式,在不同的情境中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

练习5X3=15表示什么?

三、应用与巩固

智慧老人说:爱动脑筋的孩子最聪明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乘法口诀解决了图中这么多的数学问题!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那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了,有信心吗?

1、活动一、列式计算(气球、草莓、星星--请同学们看五角星图,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数出一共有多少个吗?算式怎么列?---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列出算式。)

2、活动二、你们的精彩表现,把小老鼠和小猫,也吸引来了。看看它们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原来让我们帮他们数一数跳了多少个格。

小老鼠跳一格表示1个2,小猫跳一格表示1个3。让我们接着数数吧。(提醒:这里两条数线画出的长度相等,每一段的长度也是一样的,但是仔细观察,每一小段表示的数量是不一样的,第一条每一小段表示2,第二条每一小段表示3.)

3、活动三:轻松时刻到了,让我们欣赏一首歌曲好吗?《青蛙不吃水》

老师呢非常喜欢这首歌,第一个原因是因为青蛙跟我们人类

是好朋友,可以捉很多害虫;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可以从青蛙身上发现许多数学问题,你们发现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只青蛙 1 张嘴,

2 只眼睛 4 条腿。

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

3 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12条腿。

………………………………

活动四:解决问题

4、从青蛙身上我们发现了许多数学问题,老师从生活中也找到乘法问题,想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自信可是成功的一半哟,加油!!

每层楼高3米,5层楼高多少米?

5、你们见过索道车吗?游客们为了旅游观光,人们都愿意坐索道车,这样可以看得更高看得更远,每辆索道车有的只坐2个人,7辆索道车能做多少人?

五、拓展延伸

你觉得学口诀有用吗?你能举出生活中用到口诀的问题吗?你能说说吗?接力比赛跳绳比赛购物买东西数座位数小桌子的腿等等。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觉得自己在哪方面进步了?

解决问题步骤: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应用了所学的乘法知识来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运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在这节课中,表现得好的同学有

……下课后,请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我们的教学楼内找一找、到操场上找一找;放学后,我们走出校园到大街上找一找、到商场中找一找……你一定会有许多欣喜地发现。

1.刚才第×小组的同学也非常专心呢。老师请这个小组来提问。

森林里可真美。

《回家路上》教学反思

数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信息化的社会,要求学生加强收集信息的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深入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去思考问题,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节课,课堂气氛很好,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知识的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教学较为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备课时,我考虑到学生在静态图中获取信息存在难度,上课时告诉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然后简单介绍这个图的情况。你们看,这幅图有学校、树木、花草、小河,从学校走出三群小朋友,每群小朋友都是三个;在他们经过的草地和树上飞来三群小鸟,每群小鸟各有5 只;他们走到河边时看到游来四群小鱼,每群有三条鱼;接着又看到从远处划来的四条小船,每条船上有四个小朋友等等。这样逐个呈现图中信息,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的“几个几”的资源。学生根据画面轻松地互相提出用乘法来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就是乘法口诀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利用生活经验有效地理解了抽象的乘法意义。

单一的数学计算和练习不仅使学生感觉枯燥,而且不利于长期记忆。创设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能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学生在比赛、游戏、模拟生活情境等活动中,自觉主动地运用、巩固数学知识、提高

效率。五、拓展延伸一棵到第5棵相隔多少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