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通知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2.08.02•【字号】浙政发[2002]18号•【施行日期】2002.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通知(浙政发[2002]18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近年来,我省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环节来抓,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目前我省农产品加工率较低,加工企业的竞争力不强,部分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益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经研究,特作如下通知: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明确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农产品加工业是涉及农业、工业、流通等领域的大产业。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能显著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对农业来说,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拓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空间,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作用,促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战略意义,切实把它作为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突破口来抓,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面力量,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抓出成效。
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要求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核心,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注重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和外向拓展,加快推进农工科贸一体化,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我省建成农产品加工业强省。
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05年,农产品的食品加工率由目前的30%提高到40%,食品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由目前的0.6:1提高到1:1以上;培育100个年销售额在5亿元以上的骨干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产品;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
北京市出台政策,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关 于促进 民 间资 本进 入 我省 鼓 励类 投 资 领域 的 意见
农 村粮 食加 工业 用 电 , 实行农 业生 产用 电价 格 。 工商 、 质监 、 生 、 卫 国土 、 税务 等各有关 部 门对农产 品加 工龙
的通知 》 晋政 办发 ( 0 9 9 ( 20 ] 8号 ) 关规定 。 相 4 实行 优惠 的土地供 应政 策 。列入 “ 1 ” 1 5 3 工程 的 农 产 品加 工龙 头企业 所需 非农 建设用 地 , 可按 土 地 出 让 现 行政策 , 由各 市级 人 民政 府 优先 安 排解 决 , 也可 采 取作 价入 股 、 营 、 赁等 方 式使 用 集体 存 量 建设 联 租 用地 。对 于农村 建设 用地 , 许村 集体 以合作 入 股等 允
各 地要 把 推进 农 业 产业 化 经 营和 实施 农产 品 加
工 龙头 企业 “ l ” 程列 入工 作 重要 日程 , 53工 及时 制定 具体 扶持 政策 。 定期 研究解 决实 际 问题 , 并将 “ 1 ” 5 3 工 程作 为 目标 责任 制考 核 的重要 内容 。 省农业 产业化 领 导组 承担本 《 意见 》 具体 实施 的推 动工作 , 要制 订工作 方案 , 化 目标 任 务 , 调 项 目资 金 , 化督 促检 查 , 细 协 强 及 时解 决工作 中出现 的问题 。 省级 农业 产业化 各项扶
标 和保障措 施 。现将 内容摘 要如 下 : 1 发 展 目标 : 2 1 ) 到 0 2年 , 规模 以上 农 产 品加 工 企业 产值 实现 年均 增 长 1%。培 育一 批 年 销售 收 人 0 超过 5 0亿元 的大 型农产 品加 工达 到企业 提 升龙 头 企 业带 动能力 , 农户 来 自企业 的经 营性和工 资性 收 入 年 均增 长不 低 于 8 %。农 产 品 加工 率 6 %以上 , 工 0 加 增 值率 达 到 9 %以上 。基本 形 成与 国际接 轨 的农 产 0 品加 工标 准体 系和全程 质 量控制 体系 , 全面 提高 农产 品加工 业标 准化水 平 。 2 保 障措 施 : ) 市农 委 、 财政局 等部 门共 同安 排 市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3.28•【字号】成办发[2012]12号•【施行日期】2012.03.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成办发〔2012〕12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现代都市农业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紧紧围绕“领先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奋力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发展取向和发展定位,坚持“双核共兴、三产联动、城乡统筹、圈层融合”的全域成都发展思路,认真贯彻“五大兴市战略”总体部署,按照“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工作要求,坚持政府投入和市场配置有机结合,以都市人群消费需求为导向,把握世界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发展方向,加快推动以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引领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产业链,着力改善农产品终端形态,不断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提供坚强产业保障。
二、总体目标把成都建设成为西部农产品加工业的“一区、两基地”,即: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区、农产品精深加工科技研发基地、企业总部基地。
到2015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其中:精深加工产值突破1000亿元,精深加工率达到50%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达到500亿元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3∶1。
三、工作重点(一)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布局。
《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解读
《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解读1. 引言1.1 文章背景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增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加工业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影响了农产品产业的整体发展。
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相关部门和机构相继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方向,旨在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产品产业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对这一政策文件进行解读,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促进农产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目的本《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旨在全面解读并有效落实国家相关政策,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的如下:1. 深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产业升级;2. 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利用;3. 加强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4.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5. 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明确明确的目的,我们将着力解决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
2. 正文2.1 总体思路"总体思路"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力度,推动相关政策的落实和执行,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
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和制度,建立健全的产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稳步发展。
2.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
要注重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方面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
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为促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资源要素有效整合,高效利用;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搞好规划引导,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公共服务,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坚持创新驱动,品牌带动。
加强各类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开发和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和工艺,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强化品牌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打造知名品牌。
坚持绿色加工,持续发展。
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绿色清洁生产,健全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副产品循环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融合互动,利益共享。
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加工园区集聚,有效链接产加销各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多重增收。
(二)主要目标。
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倍增计划”,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1000亿元,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1.8∶1。
到2020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比2015年翻一番,达到18000亿元以上,加工业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达到 2.5∶1。
农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初步建成农产品加工业强省。
二、重点任务(一)全面提升加工水平。
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加强产地初加工设施和装备建设,积极推进粮食加工减损增效,加强薯类、蔬菜、果品、食用菌、中药材等农产品产后处理。
五年内新建或改造升级50000个储藏、保鲜、烘干、分类分级、包装和运销等初加工设施装备,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60%以上。
深入推进精深加工,积极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分子蒸馏等精深加工技术,生产多种类型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重点打造小麦、玉米和乳品、肉类、油料、蔬菜、果品、杂粮、薯类、水产品、食用菌、中药材等十二大加工产业链,到2020年,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22•【字号】临政字〔2021〕149号•【施行日期】2021.12.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临政字〔2021〕14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临沂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临沂市人民政府2021年12月22日临沂市加快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力量,对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推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三步走”实现路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突破行动,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进一步优化结构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质量品牌,促进融合发展,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利用3-5年时间,推动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企业聚集度,培育壮大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队伍,打造具有较强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新雁阵”及“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域一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到2023年,建成主业发展鲜明、盈利能力稳定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2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200家,营业收入超过2600亿元,年均增长率不低于8%;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和营业收入占全省份额保持全省前列。
到2025年,建成有显著区域影响力和行业代表性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50个,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00家,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元,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低于80%,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成为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先进城市。
加快湖北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用 、 牌创造之路 , 伸产业链条 , 品 延 提 高产 品竞 争力 。
二 、 化 产 学 研 结 合 。 高 科 技 强 提 创 新 能 力 。 协 实 采 取 有 力 措 施 , 面 全
路, 为加 工打下 基础 。一 是在农 业科 研 环节 上要 注 重优 质 、 专用 、 色 、 进 、 特 先 合 格 的农 产 品资 源 和加 工 技 术 的攻 关 研 究 。二 是 在农 业 生产 环 节 上要 建 设 农 产 品加 丁业 示 范基 地 。 规模 化 经 营 、 标 准 化生 产 、 术 标准 与 国际接 轨 , 技 保 证 农 产 品绿 色安 全 。三 是 在 加工 环 节
识。
、
强 化 现代 农 业 理 念 。 筹 科 研 统
四、 化支 撑措 施 。 推 企业 自 强 助
生产 加 工环 节 衔 接 。现代 农 业 包 含科 研、 产、 运、 生 储 加工 等 环节 , 产 品 加 农 工终 端 产 品竞 争 力如 何 ,与 上 述 环节 密切 相 关 . 因此 要 抓 好 它们 之 间 的对
头 关 ,扶 持 协 会 或 专 业 合 作 组 织 发
展 , 对 众 多 的 农 产 品 小 企 业 改 造 升
级 , 予 企 业 自主 创 新 补 贴 和 税 收 优 给
惠 ,建议 将 农 产 品 初 级 加 工 设 备 、 干
燥 设 备 等 列 入农 机 补 贴 范 围 , 立 农 设 产 品加 工 企 业 自主创 新 专项 基 金 , 用 于支 持 企 业 研 发 中心 建 设 补 贴 、 名 创 牌 奖 励 、 新 人 才 引 进 配 套 、 发 人 创 研 员 培 训 补 助 、技 术 改 造 贷 款 贴 息 等 ,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
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农产品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分析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
为了全面掌握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的主要措施,为实现“保增长”夯实基础。
近期,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带领市委农办、经济商务局等相关部门的同志深入到部分镇(办事处)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现场察看,听取部分镇(办事处)负责人、企业老板、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的意见,引发了一些思考。
一、当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现状近年来,我市坚持“优先发展工业”的理念,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挑战,围绕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利用各项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势头。
截止底,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521家,从业人员7192人,资产总额24.7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从业人员6413人。
实现加工产值35亿元,上交税金5515.9万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加工产值23.4亿元,上交税金3574.6万元。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形成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和发展,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了粮食、油料、蔬菜、食品、水果、木材、饮品、饲料、纺织、白酒等十大类农产品加工行业,其中粮食、油料、纺织、白酒、饮料5个行业发展速度较快。
,全市粮食加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达263家,创产值7.49亿元,占加工总产值的21.4%。
(二)培育了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坚持引进与培育、改造与创新相结合,引进新上或改制发展了“蒙牛乳业”、“亚源乳业”、“新世纪食品”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竞争能力强、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龙头企业,部分企业在省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全市共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个,宜昌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个。
(三)农产品品牌创建初见成效。
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3.16•【文号】农加发〔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3.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产品质量安全正文农业部关于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的通知农加发〔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垦、渔业(水利)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水产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要求,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农业部决定启动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重要意义农产品加工业联结工农、沟通城乡、亦工亦农,是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重要民生产业。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产业大而不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在满足城乡居民美好生活需求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加工业与种养业规模不匹配、加工产业结构不合理、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特别是企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较低、产业链条短、技术装备水平不高、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优质绿色品牌加工产品缺乏等。
目前,我国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对于促进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准确把握总体要求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农业供给侧对需求侧的适应性灵活性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为核心,优化结构布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质量品牌,促进融合发展,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进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提升农产品加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我国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操作方略
基 本 原 则 , 悉应 该 采 用的 调 控 手段 , 宽 应 该 践 行 的有 效 途 径 , 善 应 该 健 全 的 支 撑 体 系 , 洞 拓 完 实施 应 该 采取 的
推进 措 施 , 能走 出一 条 具 有 中 国特 色的 农产 品加 工 业 的 发 展 之 路 。 才
【 键 词 】 农 业 ; 产 品 加 工 业 ; 作 方略 关 农 操
“ 扶持 农业 产业 化龙 头企 业发 展 ” 为“ 全发 展 作 健 现代农 业 的产业 体 系 ” 的重要 措 施 , 求 “ 过 贴 要 通 息补 助 、 资参 股和 税收优 惠等政 策 , 持农 产 品 投 支
工业 的政 策措施 已经 受 到 了越 来 越 严 峻 的挑 战 。 只有 清醒 地认识 到加 工市 场化 和加 工 国 际化 的大 趋势 , 时 做 出重 大努 力 , 及 才能 不 步他人 后尘 。
场经济 条件 下 的农 产 品 加工 业 发 展 , 先要 求 遵 首
循 因地 制宜原 则 , 即从 当 地 实际 出发 进 行 比较 论 证, 选择 最佳产 业 和市场 卖点 。同时 , 不能 忽视 也 与 时俱进 , 即要 做到 因需 制宜 和 因时 制宜 。
现代农 业 发展 中的 重 大战 略性 工 程 , 地 只 有 充 各 分认 知加 快发 展农 产 品加 工业 的客 观 必要 性 、 现
我 国加快 发展 农 产 品加 工 业 应该 遵循 的
基 本 原 则
1 效益最 大 化 与 科技 进 步 原则 。现 在 , 业 . 农 和农 村 经济 已经 进 入 一个 新 的 发 展 阶段 , 生产 方 式要 由过 去 的单 纯 追求 数量转 移到 数量 和质 量并
重 的轨道 上来 。就农 产 品加 工业 发 展 来 说 , 须 必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吉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9•【字号】吉政发〔2021〕6号•【施行日期】2021.03.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食品安全正文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发展的意见吉政发〔2021〕6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驻吉中直有关部门、单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是关键。
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为促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对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撑,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共享利益链”为重点,以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集群化发展为方向,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动我省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二)主要目标。
2021年,启动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项目,培育一批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打造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百强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保持在600户左右,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到100户以上。
到2025年,培育打造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加工水平高、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企业,大幅度提高粮食、畜禽和特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利用5至10年时间,推动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产业产值接近万亿级规模。
二、主攻方向发挥资源优势,立足全产业链发展,依托骨干企业,着力打造十大产业集群。
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方案
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X〕93号)和《X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方案》(X政办发〔X〕148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使农产品加工业成为我市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农民增收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需求,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目标。
到X年,全市主要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超过全区平均水平。
农产品加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五县及X区、X区、X区、X区都有农产品加工园区、每个园区都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每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都有加工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产品知名品牌,打造2~3个有竞争力的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支撑现代农业发展和带动农民增收作用更加突出,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重点任务(二)打造农业产业集群。
响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打造农业千亿元产业集群的重点任务,加强农产品加工原料基地建设,实施质量兴农,加强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专业化加工、规模化经营,力争将我市水果、X粉、桑蚕丝、林业、水产畜禽产业打造成100亿元产业,将粮食、甘蔗、蔬菜、茶叶等打造成50亿元产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局、林业局、水产畜牧兽医局,配合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发展改革委、粮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等〕(三)加快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建设。
做好农产品加工聚集区规划,加强其与城乡规划的衔接,合理布局农产品生产与研发设施。
根据规模需求,落实安排农产品加工聚集区、仓储物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用地。
围绕“三区三园”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农产品加工聚集区,推动农产品加工向工业园区集中。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
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营造农业发展新优势近年来,栖霞市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升级、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来抓,大力发展“农”字号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蓬勃发展,有效地推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一、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全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栖霞是个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在全市经济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
要提升农业质量和层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就必须以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
(一)单一产业的风险性促使栖霞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多年来,农业尤其是果业的快速发展有效地带动了农民增收,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农业的比较效益开始下降,市场风险大,尤其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近两三年来,栖霞相继遭受了较大风雹灾害和严重低温冷冻灾害,造成大部分果园减产或绝产,严重影响了农民收入和生产生活以及农村的稳定。
这种状况使栖霞市委、市政府下定决心加快农业的工业化进程,用办工业的方法抓农业,将农业工业化作为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最广阔、最可行也最有效的途径,确立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思路。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联着市场,一头联着农业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一环,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措施,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起着直接推动作用。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加工消化大量的农产品,实现农业的外延增值,又可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吸纳大量的农业人口就业,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民转移增收。
(二)丰富的特色优势为栖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一是丰富的资源优势,全市拥有65万亩果园,年产果品100万吨以上;由果品产业衍生的食用菌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全市食用菌产量达到4000万棒;以奶牛养殖为主导、肉鸡、肉牛、肉羊协调发展的畜牧业迅速壮大,截至XX年底,全市畜禽存栏达到500万头。
另外,每年生产粮食作物约25万吨,其中花生约5万吨,产量在周边县市区中位居前列。
【农业意见】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农业意见】锦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市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较多的发展优势、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为把我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做大做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7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8〕19号)精神,提出如下具体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以新一轮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契机,按照“明产业、强龙头、优基地、重特色、创品牌”的总体思路,以建园区、搞集群、成体系为发展途径,走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道路,坚持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政策创新和服务创新上发力,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更高、更大、更新的发展目标,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通过实施“九八七五”工程战略,即打造九大原料供应基地,构建八大支柱加工产业体系,规划七条优势产业带,建设五个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达到1/3以上,力争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粮食、花生、葡萄、出口菜、生猪、奶牛的农产品加工基地。
——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5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8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过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达到2个以上;——税收总额年均增长5%以上,带动就业累计达到8万人。
二、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一)发展方向1.立足优势,放大优势。
我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在产业、劳动力、市场、物流、信息等生产经营要素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和放大这些优势,建设生产规模大、加工产品新、加工工艺高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62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62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93号)精神,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现突破性发展,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四个一批”工程,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利为发展目标,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发展方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企业转型升级和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培育壮大产业园区为抓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依法建设农业强省。
(二)基本原则。
一是市场导向。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企业立足资源禀赋,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实现质量型、差异化发展。
二是创新驱动。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淘汰落后产能。
三是可持续发展。
通过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综合利用,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做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
四是抓大扶小。
推进龙头企业整合收购兼并重组,不断延伸产业链,实现跨区域发展,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行业领军龙头企业。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9万亿元,保持中高速增长;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精深加工率提高5个百分点,产品向中高端迈进;加工业利税稳步增长,农民就业增收持续提升,加工业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
关于大力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
关于大力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建议农副产品深加工是人类的生命工业,是食品革命的必然选择,是一个国家发展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它与现代农业相辅相承、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渠道。
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我市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近几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出台优惠扶持政策,有力促进了农产品加工业的持续发展。
1、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全市逐步形成了以荞麦制品加工、畜禽加工、水产加工、蔬菜加工、粮油及饲料加工和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的农产品龙头企业产业群。
特别是“松滋荞麦豆皮”,于2012年3月6日,经国家工商局核准,获得松滋首个地理标志商标,并获批荆州市著名商标。
鑫泰集团·湖北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已获松滋市、荆州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并获批荆州市政府和省粮食局壮腰工程重点企业。
2、农产品品牌建设得到加强。
松滋荞麦豆皮历史悠久,已有上千年的传承,但一直是小打小闹,难成气候。
为发展现代农业,走科技创新之路,达到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湖北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为适应市场需要,围绕做大做强松滋荞麦产品,提出了“建基础、创品牌、强特色、壮规模”的发展思路,先后对已经注册多年的“麻水牌”、“中水荞”牌商标和两家荞麦豆皮专业合作社进行整合并购,又注册新的商标“荞得旺”。
在公司的组织下,统一配方、统一技术、统一标准、统一包装,同时花大力气开拓市场,扩大销路。
目前,新研发的“荞得旺”荞麦系列产品已陆续上市,其中,“荞得旺”豆皮、“荞得旺”枕芯、“荞得旺”苦荞饮已全面上市,产品一经投入市场,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3、农产品优势基地规模扩大。
我市是荞麦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大市,但一直受基地、研发、人才的制约。
鑫泰集团·湖北明鑫荞麦制品有限公司率先在全市建起了起点高、标准高的荞麦科技园,该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领导和荆州市委、市政府,松滋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已被列为荆州市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龙头项目。
关于我市农产品加工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产品加工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我市农产品加工发展情况一、引言随着我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产品消费升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
为了了解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特进行了这次调研。
二、背景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产品丰富,种类齐全,但长期以来农产品主要以原料的形式出售,降低了农产品的附加值。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我市政府大力支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业现状1.加工企业数量:目前,我市共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0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40家,小微型企业60家。
2.加工产品种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加工的产品有:米面制品、果蔬加工品、畜禽肉制品、水产品加工品等。
其中,米面制品和果蔬加工品的产量最大。
3.技术水平: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能够采用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设备,并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
但还有少数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和设备。
4.市场销售: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我市及周边地区,少部分产品出口到其他省市。
5.人员素质: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员工主要是当地农村居民,部分企业还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支持和产品研发。
四、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1.企业规模偏小: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中小微型企业占比较高,规模相对较小,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技术设备滞后:少数农产品加工企业仍然采用传统的加工工艺和设备,技术含量不高,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3.品牌建设不足: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大部分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产品销售主要以低价竞争为主。
4.资金需求大: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资金紧张,很多企业无法扩大生产规模。
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1.加强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引进: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引进现代化技术设备,提升产品加工技术水平。
2.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政府可以通过提供品牌推广的支持,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 努力推动乡镇企业全面发展——长春市全力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
协 调发 展具 有重要 意义。 按农业部和省 乡企局的有关要
务之 急和 必经之路 。 基于这一认识 , 多年来 , 长春市在推 求 , 市农 委深 入各县( 、 )对长春市休 闲旅 游农业的 市 区 , 进农 产品加 工业项 目建设 的 同时 , 不断加 大农产品原料 基 本情况 、 发展潜 力 、 存在 问题进行 了 为期 一个半 月的 基地建设 。 在种植业基地 建设上 , 坚持按照优质化 、 基地 专题调研 , 科学 分析 了制约休闲旅游农业发展 的各种主 化 、 用化 的原 则 , 力推 广 “ 司 +合作 经 济组 织 + 专 大 公 客观 因素 , 以政 府办 公厅名 义制定 出台 了长 春市《 于 关 基地 +农户” 等模式 , 完善“ 利益共享 、 风险共担 ” 的联结 发展休 闲旅游农业 的意见》 《 ,意见》从科学谋划休 闲旅
既 有玉米淀 粉 、 维 、 纤 玉米 蛋 白粉和 玉米油 等初加 工产 加 工产 品的树 型结构 , 企业 自主创新 能力不断增强 。
6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 . 发展壮大休闲旅游农业
贷款 支持 ,全 市共 有 2 6家龙头企业获得政 府信用贷款 品 , 又有淀粉 糖 、 变性 淀粉 、 氨基酸 、 化工醇 等四大 类深
商业银行担保等形式 , 为四县( ) 市 和双 阳区省级开发 区
和 工业集 中区基 础设施建设 提供贷款 1 . 元 ,促进 3 7亿 了农产品加 工业 向工业 园区集聚 , 目向园区集 中。 项
4加 快 基地 建设 。 供 优 质 原 料 . 提
长 春市 拥有丰富 、 独特 的农业 、 人文和 自然旅 游资 源 , 闲旅游农业产业 已具备一定规模 , 力巨大 , 休 潜 前景 十 分广阔。长春 市已充 分认 识到 , 加快发展休 闲旅 游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关于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课题组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
全面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科学发展现代农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而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是提升现代农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农产品加工业关联度大、涉及面广、带动力强,肩挑农业、工业两业,惠及农民增收、企业增利、财政增税三方,是实现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飞跃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城镇化。
一、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三农”政策,紧紧依托我市农产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无论是加工规模、加工技术还是结构层次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为进一步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规模扩张比较迅速,主导产业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据统计,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共有工商注册企业186家。
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家。
农产品加工业已由简单初加工,逐步转向分割、即食、休闲等多种形式精深加工,初步形成了面(米)粉加工、油料加工、银杏加工、饲料加工、畜禽加工等主导加工产业,呈现出骨干优势企业带动一批中小企业发展的良性态势,已成为我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加工园区快速成长,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于2009年组建泰兴市农产品加工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两横五纵”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日处理2万吨污水的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投产试运营、5万吨粮食仓储项目工程主体完工、安置小区一期交付使用。
良好的承载能力推动了雨润集团、广西参皇、江苏三零等3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相继落户,宇宸面粉、参皇饲料、百汇农发、同际木业等项目投产运营。
园区“产城合一”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格局初步显现,形成了具有泰兴特色的农产品加工集群和龙头企业带动型生产基地,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江苏省重点培育的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对我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三)科技研发工作主动,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为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业、科技等部门主动与省农科院、南农大等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高位嫁接”,在粮油、银杏等农产品加工方面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
江苏延令酒业有限公司和泰兴市金桥银杏开发有限公司,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与科研院所结成技术合作伙伴并成立专门研究所,重点围绕食用、药用、美容、观赏等作用进行银杏深加工研发,广泛开展联合攻关、自主开发,提高了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增强了企业研发能力,目前已生产出具有保健功能的胶囊、酒类、固体饮料、茶等银杏精深加工产品。
(四)产品质量管理严格,名品名牌不断涌现。
面对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形势,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不断加强农产品的质量检测、市场监管和品牌认证,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名品名牌不断涌现。
据统计,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已有中国名牌产品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3个,泰州市知名商标18个,13家企业通过了ISO9001和HACCP国际双认证,15家企业通过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注册,形成了以“汇强、延令”为代表的银杏品牌、以“苏三零”为代表的粮油品牌、以“鸿鹰、参皇”为代表的畜禽品牌,尤其“苏三零””面粉和“银杏世宝”系列产品成为上海世博会“世界名特优产品展区”指定参展产品,更是对企业品牌和科技含量的高度认可。
(五)市场拓展稳步推进,出口创汇有所增加。
随着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的逐渐提高,我市农产品开始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同步拓展。
市政府专门成立泰兴市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主动与全国各大新型业态公司合作,并以此为载体赴全国各大中城市开展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展销活动,向外推介我市农产品。
各农产品加工企业在继续巩固国内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开拓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外市场,形成了各具特色、相对完整的市场网络和营销队伍,市场占有力有所增强。
2010年,全市农产品出口额实现4023万美元,较2009年增加了15%。
(六)产业链条日趋紧密,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为便于自身发展,我市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专门从事种植、养殖、流通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建立了“产、加、销”的互利合作关系,农业产业化链条日益密切。
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形式带动了包括16个高效农业园在内的多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发展畜禽养殖和优质稻麦、果蔬、银杏等农业种植。
据统计,全市各类农业生产订单面积达10万多亩,直接带动农户5万多户,安排当地农村劳动力8万多人就业,实现农民增收3.5亿元。
加工企业和农户的“双赢”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势头不错,具有一定发展基础。
但同发达地区比较起来,依然显得成效不够明显,在某些方面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扶持力度不足。
国家重视“三农”问题,连续多年下发农业1号文件,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很好的宏观环境和政策支持。
但是,我市目前还没有关于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专项规划,尤其缺少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政、金融、税收等专项政策,急需加以解决。
譬如,企业所得税减免目前只惠及国家、省级龙头企业,而这些企业在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中寥寥无几,覆盖面太窄。
不少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当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却难以得到企业所得税减免等政策优惠。
(二)精深加工不够。
从目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来看,产业规模大、技术含量高、精加工度深、竞争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层次较低,精深加工企业较少,龙头企业屈指可数。
据统计,我市2010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6家。
许多企业受资金、技术等因素影响,生产设备陈旧、工艺水平落后、产品质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市场竞争力较弱,甚至一些传统加工企业,只是小作坊式加工,限制了产品的更新换代,无法形成较强的产业集聚效应,制约了我市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融资渠道不畅。
农产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企业原料收购资金需求量大、占用时间长,这就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比工业企业要多筹集大量资金和承担高额利息。
而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数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流动资金不足,急需资金周转。
据调查,我市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江苏宇宸面粉有限公司,2010年原料收购资金就达6亿多元,相当于该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的60%,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贷款支持。
但由于国家银根紧缩,银行贷款“门槛”也随之抬高,再加之企业自身担保能力不足,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较难得到贷款支持,资金匮乏矛盾比较突出。
(四)科技支撑不强。
长期以来,受农业重产前、轻产后意识的影响,大量科研力量和经费投入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影响了加工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提高。
尽管与全国各大科研院所实现了高位嫁接,我市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强烈渴求,产品无法形成区域特色品牌效应,传统产品多、特色品牌少,中低档产品多、名优产品少,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和终端产品少。
很多市场前景较好的精深加工项目目前仍处于探索和研发阶段,加工转化能力低,既降低了产品的潜在价值,造成资源浪费,又不利于提升加工产业的技术水平,产业链条难以延长。
(五)利益联结不实。
我市订单农业虽有了一定发展,但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原料生产和加工需求相脱节的问题还普遍存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也只是结成低层次的利益合作伙伴,双方利益均无法得到切实保证,产业链条尚需进一步完善。
农户尽管与企业签订了收购合同,但由于缺少相应的中介机构和运行管理机制,往往会出现卖给出高价者的违约现象,加工企业很被动。
据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皇公司反映,农户的合同履约率一般在60%~70%,最高仅为86%,但凡收购季节一到,企业都要四处抢收原料,有时因原料不足被迫中断加工,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三、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明确主攻方向。
要根据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研究制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效益显著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
制定规划时既要立足于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条件,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又要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农产品多层次、多环节的转化增值,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还要注重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建议大力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继续推进面粉等各类专用粮油产品和营养、经济、方便食品加工;着力发展“菜篮子”产品加工,重点推进畜禽、蔬菜产品精深加工;巩固发展传统特色产品加工,积极开发银杏深加工制品,放大“黄桥烧饼”等名特优品牌。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政府应该在确保现有扶持力度的基础上,扩大扶持范围,增加扶持总量,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支农资金、科技专项经费中划拨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对争取到国家和省市以上扶持的企业、项目、基地实行配套扶持政策,不断改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条件。
二是给予企业金融支持。
政府应根据现行产业政策和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自身特点,协调金融部门优先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尤其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和完成国内外订单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应积极予以支持,并视项目用途与实际需要,对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及时满足企业合理的资金需求,消除企业发展瓶颈。
三是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建议对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所得,免征3-5年企业所得税。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为推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强势主体。
一是通过强力招商兴龙头。
把农产品加工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之一,充分利用本地农产品资源丰富、成本低廉、交通便利、发展空间广阔等综合优势,紧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内食品行业100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投资动向,抓住当前部分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资本输出的机遇,主动贴进,跟踪洽谈,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投资体量大、科技含量高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
二是通过扶优壮强育龙头。
按照“扶大、扶强、扶优”的要求,选择若干家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实行重点扶持,使之上规模、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