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让学引思,愉悦互助”教学模式
数学教学的方法及措施
数学教学的方法及措施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环节。
为了有效地开展数学教学,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例如,可以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数学竞赛或数学趣味实验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数学思维是数学学习的核心,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归纳思维、推理思维和创造思维等数学思维方式。
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决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提问、回答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等。
通过让学生充分参与和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例如,可以结合教学资源,使用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等方式,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
5.注重巩固和复习:数学学习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巩固和复习。
教师应安排一定的时间用于复习和巩固前面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7.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问题,促进彼此的学习成长。
8.给予学生适当的挑战:数学学习需要一定的挑战性,教师可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挑战。
通过提供一些较难的问题和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
9.提供反馈和评价: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注重引领学生“反思、内化”,让数学课堂更高效
注重引领学生“反思、内化”,让数学课堂更高效摘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内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对课堂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进一步理解,对基本技能的当场得到固化,从而延长学生对知识记忆的时间;通过反思、内化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炼学习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路径,让学生学懂得怎样去学。
课堂教师通过问题的引领学生构建知识的体系,让学生懂得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发展、知识的运用过程;同时也可通过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得课堂学习更高效。
关键词:引领反思内化合作交流高效一、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现状在教学实践中,老师们经常交流说:“你这节课上到哪里?”“讲完了吗?”,其实老师们的交流中,更多的是站在老师教的角度和教材内容去谈教学。
老师们很想在课堂多讲一些,这样学生就可以多学一些,其实这样就容易造成老师的“一言堂”、“满堂灌”现象,这往往是老师们在教学中存在问题。
教师没有意识到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要营造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
老师更多的要从学生的学角度思考,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储备,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二、“反思”、“内化”的含义“反思”是对自己的思考,是一种自省、内省。
在学习中反思是学生好的一种学习品质,不但对所学知识内容、过程进行简单回顾,而且深入思考在学习活动中的目标、知识、方法与策略,从而促进知识的迁移、提高元认知能力,提升思维品质。
“内化”是将看、听、想等思维观点经过内证实践,所领悟出的具有客观价值的认知体系。
在学习中的内化是把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并能在不同的环境中应用起来。
因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内化”是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三、开展“反思、内化”的学习理论依据1.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在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反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中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在后天学习过程中逐渐培养起来的。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
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探讨几种引导小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教学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自己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规则和操作,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和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式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际的问题或情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发现其中的几何图形,并思考它们的属性和关系。
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他们主动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
三、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和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情境和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数学运算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运算,并发现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法是一种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和梳理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整理和归纳。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问题的结构和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五、合作学习法合作学习法是一种通过合作和协作,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与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与合作学习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和探索的学科,而仅仅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育者们开始关注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中互动与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其影响。
互动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难,进而针对性地指导学习。
互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能主动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而合作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中。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交流和合作,他们能够共同解决问题,相互激发学习动力,并从中获得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
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在数学课堂中,互动和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互动与合作学习策略: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推理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 伙伴互助学习:在这种方式中,学生两两配对,互相帮助和学习。
一般情况下,配对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对接近,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
通过互助学习,学生能够相互补充知识和技能,共同成长。
3. 角色扮演: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
4. 交流展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或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找出潜在的错误。
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
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在教学中,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1.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对于他们的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为此,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数学问题或者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数学竞赛或者数学拓展活动,让学生通过比赛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并增加学习数学的乐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关键。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让他们在解题过程中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题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经典的数学难题,鼓励学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策略。
通过小组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还能够促进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参与。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他们分组,让他们共同完成一些数学课题或者项目。
4. 创设情境化学习环境情境化学习可以使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情境化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购物、旅行等实际情境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白板、幻灯片、数学软件等多媒体工具来展示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料和练习题,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6. 定期复习和评估定期的复习和评估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有效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
有效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引言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数学思维方式和能力水平。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帮助他们建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的习惯。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引导学生数学思维的教学方法。
1. 提供具体问题和情境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经常遇到抽象的概念和定理。
为了有效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具体的问题和情境,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生活相关联。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关于几何形状的问题,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解决问题。
通过将数学问题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运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应该被鼓励提出问题,并通过探索和解决问题来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他们自己的问题,并通过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分类、模式识别和推理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将能够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并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使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为了有效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可以利用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实物、图片、图表、模型和技术设备等来呈现数学概念和问题。
通过观察和探索这些学习资源和工具,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并更容易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4. 鼓励合作学习和讨论合作学习和讨论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与同学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学生能够分享思路、碰撞思想,从他人的思维方式中得到启发。
同时,学习者还能够通过对不同思维方式的比较和分析,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合作学习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基础。
基于“让学引思”教学主张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课题活页
此课题研究人员7人,其中5人有20年以上的教学经验,3人具有高级教师任职资格。人员配备合理,年龄在25-50岁之间。其中校长室1人,教务处3人,教学研究经验丰富,主管学校教学工作。教学备课组长3人,主要负责数学学科各个不同学段的教学管理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研究经验和相应的研究成果,能够承担实施和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的双边互动过程,亦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教学基本环节。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的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动人之曲。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
课题研究的价值: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基本是“授”与“受”的关系,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被扼杀。因此,转变课堂教学方式迫在眉睫。如何改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提问效率是时下炙热的话题。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它是实现教学反馈的方式之一,是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因而,提问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提问能力会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活动的展开,进而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的目标:
(一)使我校的数学教师全面认识基于让学引思教学主张的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及应遵循的原则,更新教育观念。
(二)通过对教学课例的分析研究,探索基于让学引思教学主张的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与技巧。
聚焦“让学”,促发思维向深处漫溯
聚焦“让学”,促发思维向深处漫溯作者:暂无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7年第3期江苏盐城市响水县解放路小学(224600)奚丽丽[摘要]“让学”就是提倡转变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在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目标确立,在“让”有指向时引发思考;借助学法指导,在“让”有规则下引发思考;借助问题驱动,在“让”有深度中引发思考,不断促发学生思维向深处漫溯。
[关键词]目标确立;学法指导;问题驱动;让学引思[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7)08-0080-01数学是一门关乎思维训练的学科,课程标准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如何引导学生以自主的学习方式进行深入有效的思维训练呢?让学引思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路径。
一、借助目标确立,在“让”有指向时引发思考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自主性学习不能脱离目标的驱动而单独存在。
只有明晰了教学目标,让学生心中有标、眼中有向,才能真正在让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意识。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该从学生原始的认知经验出发,让目标契合学生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牵引出“让学”思维的内在动力。
如教学“圆的认识”中,教师先借助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思考:“窨井盖为什么都是圆形的?”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顺势导入课堂教学目标。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将教学层面的陈述式目标转化为学习层面的挑战性问题,以感性、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明确目标,如引导学生将本课“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的目标:1.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形,遵循圆规使用的注意事项;2.说出圆的各个部分的名称;3.你是怎样发现圆的特征的?经过如此转化,这样的目标呈现方式更契合学生的认知特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动力,让学生朝着目标努力。
最后,教师追问:“这些目标中,哪些你们已经完全了解?哪些还存在着困惑?”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对预设目标进行了二度梳理与聚焦,形成本课最具针对性的探索问题,使课堂教学的目标更加鲜明。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合作教学”
1. . № 2 、1 , 26 o
雅安职 业技 术学院学报
J 瓜 NAI OF Y VOCA ONAL 0I , _ AN A TI COLL EGE
21 0 2年 6月
Jn u e20l 2
. 蓖谈 初 中 数 掌 教 学 中 的 合 作 教 学 ”
真正成为学 习的 主人 。
2合作教 学有利 于学生认知的发展 . 在合作教学活动 中 ,教 师引导学生合作沿着前人
新 等手法 ,为新课的导人铺路搭桥 。“ 引”的 目的是使
一
7 一 6
第 2 卷第 2 6 期
Vo . № 1 26 2
雅 安职业技 术 学院学报
J 瓜 NAI OF Y OI AAN VOCAT ONAL I COLL 记 E(
在合作教学 中,师生之间的信息传 递和交流形成
了双向反馈 的模式 。教师能从合 作过程 中充分 了解不 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信息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针对认 知过程 中出现的问题 ,给予点拨 、引导 ,使学生顺利 地合作学习 ,达到预定 的教学 目标 。 二 、合作教学的实施策略
1 . 营造课 堂上 良好 的合作 气氛
人 自学 ” 小 组合 作” “ 、“ 、 班级合作”为基本教学形式 ,
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பைடு நூலகம்动,积极合作完成教
学任 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
1 . 合作教 学体现 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 教学是 师生之 间相互 作用 ,积极合作完成教
学任务的教学。在教学活动 中 , 生是学 习的 “ 学 主体 ”
3强化人 际互动 ,使 学生参与教 学活动 .
课 堂合 作教 学包 含 了教 师与 学 生之 间 的双边 互
一年级数学教案如何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
一年级数学教案-如何通过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意愿数学是一门既重要又有趣的学科,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是,对于一年级来说,数学可能并不是一件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事情。
如何帮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保持好奇心和兴趣呢?通过课堂互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数学中找到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意愿。
一、互动教学理念互动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的教育教学过程。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扮演着传授知识的角色,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
而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活跃的参与者,教学内容也更加生动有趣。
采用互动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意愿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一些互动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问答等。
这些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堂互动的具体操作1.学生之间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一些问题或者探究性质。
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可以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游戏:每个小组在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完成一些数学题目,迅速组成正确的答案便可获胜。
这样的游戏既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也能让学生取得小组合作学习的快乐。
2.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问答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进行回答或解答。
教师不仅仅应该满足于学生的回答,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通过辅助方式让学生找到答案。
这样做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兴奋和成就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提出一道看似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依次回答,但是每位学生呈现的答案中都有一个问题,让学生慢慢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汲取别人的经验,从而纠正答案。
3.学生展示答案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展示答案的形式展示出学习成果。
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有所进步,从而更加热爱学习。
例如,我们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习题。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实用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课可能会显得有些枯燥和乏味。
通过巧妙的互动方式,我们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和启发。
下面我们将分享一些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实践的巧妙互动方法,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爱上数学。
一、游戏化学习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把数学课堂变成游戏的场所,会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学习中。
老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
可以利用数字卡片进行加减法游戏,或者用数学板游戏让学生学习几何形状和空间关系。
通过游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二、角色扮演在数学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
老师可以扮演一个数学问题的主角,学生扮演另一个角色,通过对话和情景重现,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
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
三、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另一种促进学生互动的好方法。
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解决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成员承担不同的角色,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实践应用数学是实用的学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需要得到实际的应用。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动手解决。
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游戏、制作一个数学模型,或者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践应用,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创意讲解在数学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可以有一些创意,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老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解数学知识,或者利用图表、图像等多媒体方式呈现数学概念,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课堂互动环节,如数学谜题、数学挑战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丰富性。
数学课堂活动方式
数学课堂活动方式
数学课堂活动方式可以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数学课堂活动方式:
1.小组讨论: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某个数学问题或概念,分享彼此的想法和解题策略,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理解。
2.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定一个数学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数学侦探、工程师等,通过解决问题来应用数学知识。
3.数学游戏:通过数学游戏,如数学接龙、数学拼图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4.数学实验:利用实验器材或计算机软件进行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从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5.数学竞赛:组织数学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
6.项目式学习: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数学相关的项目,如设计一座桥梁、规划一条旅行路线等,通过完成项目来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
7.数学讲座与分享:邀请数学专家或学生代表进行数学讲座或分享,介绍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8.数学日记:让学生记录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发现,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
这些活动方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创造出富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数学课堂。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巧妙互动,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小学数学课堂通常被人们认为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们往往觉得数学是难以理解的科目。
通过巧妙的互动设计,我们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们更加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增加课堂的活力。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让学生们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数学迷宫游戏,让学生们在迷宫中解决一系列数学题目来找到出口。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在设计互动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互动中自主学习。
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互动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
对于某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口头回答问题,而对于另外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喜欢书面回答问题。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互动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在故事中融入数学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授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让学生们在故事中学习数学知识。
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授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要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我们可以通过游戏化、互动化和故事化的方式来设计课堂活动。
通过巧妙的互动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享受数学学习的过程,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课堂教学方式,我们可以让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地学习数学知识。
数学老师的课堂讲授技巧分享
数学老师的课堂讲授技巧分享数学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学科能力的关键环节,而优秀的数学老师则是推动学生进步的重要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数学老师的课堂讲授技巧,以帮助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数学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问题和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
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以下启发式教学的技巧来引导学生学习:1.设计开放式问题:提供一个没有确定答案的问题,让学生自行思考解决方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互相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或伙伴之间合作,讨论问题并共同解决。
这样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精神。
3.引导学生挖掘规律:通过给学生展示一些数列、图形或现象,引导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意识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示范讲解与互动在数学课堂上,示范讲解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数学老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来提高示范讲解的效果:1.明确步骤和思路:在讲解过程中,数学老师应该将解题的步骤和思路展示给学生,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演示。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题的思考过程。
2.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来示范,让学生了解多元化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灵活性。
3.鼓励学生提问和互动:在示范讲解过程中,数学老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并与他们进行互动。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三、生动实例与应用数学是一个抽象的学科,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数学老师可以运用一些生动的实例和应用场景:1.真实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际的例子和场景讲解,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2.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比如物理、化学等,通过多学科的整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数学游戏和竞赛: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数学游戏和竞赛,通过竞争和游戏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参与度和兴趣。
“让学引思”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四维通途
[摘要]“让学引思”的数学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学主张从儿童本体、课堂本色、教学本旨、数学本质的视角,理解教师、学生、教学与数学之间的关系;课程设计从教学力、学习力、认知力、思维力四个维度展开,让教师开启“让学”之旅,让学生生成真学样态,让教学引导认知体验,让数学提升思维境界。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1)03-0034-02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旨在把教师和学生从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每一位教师教学权的履行和每一位学生学习权的回归。
其中,“让学引思”的数学教学指向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其课程设计从教学力、学习力、认知力和思维力四个维度展开,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实现成长的需要、是问题解决的需要、是深化思维的需要、是知识增值的需要。
那么,数学课堂中,教师如何通过“让学引思”,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呢?一、开启“让学”之旅:从主体到主导,回归师生本位新课标对教学目的的阐述非常明确,即“‘教’服务于‘学’”,但“让学”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退隐幕后。
“让学”是一种态度,教师的“让”不是无为,学生的“学”也不是蛮干。
那么,教师如何“让”才能体现教学的主导作用,才能不做知识的灌输者呢?1.让时间空间让时间空间::让学习行为真实发生学生只有有充足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才能真正突显学习主体地位,才有可能真正进行自主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一课,判断“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时,大多数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是对的”。
教师没有马上给出正确答案,而是提出“半圆怎么画”“指一指半圆的周长”“通过操作,你有什么发现”等问题,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思考交流中发现“半圆的周长比圆周长的一半多一条直径”。
课堂上,如果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结论,不给学生思考、纠错的时间和合作交流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学习必将流于形式。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变革的价值研究
“让学引思”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变革的价值研究摘要: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字、构造、空间以及逻辑等概念的学科,教学难度比较高。
“让学引思”教学方法的引入为老师提供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手段,对于学生学好数学有着很大的帮助。
“让学引思”对学生的数学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影响,将会成为小学数学教学对儿童时期数学思维自主能力培养的关键节点。
关键词:让学引思;小学数学;价值研究要想将让学引思的理论与我们如今的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需要老师和小学生们的共同努力,数学老师们可以拓宽教学思路,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手段,让学生在学习中占据更多的主动性,发挥主观学习能动性。
同时积极引导小学生们改变旧的学习观念,将对学习的思考和反省加入自己日常的学习中。
一、突破传统——打造师生共创学习氛围众所周知,填鸭式灌输教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地位,甚至在目前教学中还存在教师一言堂的事例,教师说的就是无懈可击的最完美答案。
可是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的数学能力并未得到有效提高,甚至往往在中途就放弃了解题思路,转而等待老师苦口婆心地讲述。
这样的数学教学现状显然不利于教育的长远发展,甚至令人担忧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一边铺路还要一边挖路的甲乙双方;分享蛋糕给五个小朋友非要只切两刀的古怪计算题;或者是物理教材上永远不会产生摩擦力的小滑块儿……这些并不出现在实际生活中的“经典”案例充斥着教材,使学生陷于不好奇不动脑筋只接受题目然后解决题目然后听取老师讲解改正题目的沟壑之中。
教师的填鸭式灌输理念就融入了这样的案例,数学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满目疮痍。
所以时常看见学生们感叹,我们学数学干什么呢?对啊,似乎并没有用。
如今“让学引思”理念的下达,将会改变这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的思维活泛,敢于从现实出发,敢于发问,这才是打破常规的第一步。
二、新的理念之下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改变全新的教学理念必定会需要全新的数学教育模式与之搭配,我们需要对以往“只学不思”的想法做出一些改变,使之更加适合我们新的教学理念。
基于“让学引思”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思考
作者: 陈婧[1]
作者机构: [1]南京市鼓楼实验中学,210000
出版物刊名: 数学之友
页码: 20-22页
年卷期: 2020年 第8期
主题词: 让学引思;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教学理念;主动探究;自主质疑;学习真正发生;立足学生;
亲历过程;
摘要: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让学引思"的课堂教学更加强调教学要基于学生立场,立足学生发展.教学时,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质疑、主动探究、亲历过程、深入思考,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在把握"让学引思"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不断探索、践行让引课堂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学起来,好起来.。
小学数学教材变革对教学实施的启示与思考以及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方案
小学数学教材变革对教学实施的启示与思考以及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践方案Introduction: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小学数学教育也需要随之改革。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材变革带来的启示与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方案。
1.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注重统一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兴趣和能力水平进行分层次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引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3. 融入现实生活:传统的数学教材在内容和例题设计上较为抽象,与学生现实生活脱离。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应用和意义。
4. 引入实践与探究:传统的数学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与探究的环节。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数学实践和实践性任务,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5. 创设情境和场景:传统的数学教材单一的案例和例题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创设具有情境和场景的学习任务,提供具体而有趣的学习材料,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6. 整合信息技术:传统的数学教学在教具和教材选择方面有限,缺乏创新。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充分整合信息技术资源,利用多媒体、互联网和计算机软件等工具,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平台。
7. 注重思维导图和概念图: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知识都是孤立地呈现,缺乏整体性。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引入思维导图和概念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促进知识的联结和理解。
8. 提供多元评价方式:传统的数学教学过于依赖单一的考试评价,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的学习成果。
新的教材变革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评价、项目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让学引思:助力“双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
让学引思:助力“双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落实发布时间:2022-08-04T02:29:57.239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37卷6期作者:张毅华[导读] “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减负的同时要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力实现增效的目的。
张毅华福建省宁化第三实验学校摘要:“双减”政策要求教师在减负的同时要通过激发学生内在学习潜力实现增效的目的。
教给学生学习与思考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的状态,是“让学引思”教学模式的目的。
文章首先分析了“让学引思”的含义,然后分析了“让学引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的必要性,最后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让学引思”的策略,以供同行教学过程参考。
关键词:让学引思;含义;必要性;策略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将符合“双减”政策的“以学引思”理念和模式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能够更加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和效果,同时也能够让“双减”政策在数学课堂中得以落实,最终可以达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标。
一、“让学引思”融入小学数学课堂的含义“让学引思”,顾名思义,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学”引导其进入“思”。
它包括“让学”与“引思”两个部分的内容,“让学”是手段,“引思”是目的。
“让学引思”既是新课改倡导的教学模式,也是“双减”政策下教学的追求。
在整个学习生涯中,教师要摒弃“教学”的思想,转变为“让学”的理念,教师始终应发挥自身的引导者和辅导者的作用;“引思”是指教师应引导学生由知识的表层学习向深层次学习转变。
“让学”和“引思”处于相辅相成的关系,不能脱离任何一方而单独存在。
二、“让学引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的必要性“让学引思”在数学课堂中的融入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很好地提升数学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让学引思”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融入的必要性表现为以下两点。
1.有助于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实“双减”是一种进一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落实的新政策,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双减”政策,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让学生成长为符合时代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数学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教学要注重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是一门注重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和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挑战性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
数学是一门注重创新和思维的学科,而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数学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训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学生具有团队合作的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数学实验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和讨论,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和应用的学科,而实践和应用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生动有趣的数学实践活动,如实地测量、数学建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和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数学教学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建立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只有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掌握数学学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科“让学引思,愉悦互助”教学模式新授课流程:
一、交流预习
1.教师提问:教师通过提问或练习的方式引导师友回顾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点(师友典型发言时学友先回答,师傅再补充),对师友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重点强调。
【教师为主】
2.师友解释:师友根据互助提纲,相互交流预习心得,包括对概念、例题、课本习题的掌握情况,特别是交流预习中的困惑,如果师傅也无法解决,可以向其他师友或教师请教。
如果仍然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师友标注出来准备提交全班交流。
教师通过巡视掌握学生的整体预习情况。
【师友为主】
二、互助探究
师友探究:一组师友做展示发言,向全班同学讲解预习内容,学友主讲,师傅补充和纠正,其他师友进行答疑或点评。
2. 教师讲解:教师根据师友的展示情况进行深入讲解,释疑解惑,强化重点难点,规范解题步骤。
然后组织师友进一步地互助交流。
学友要把每一个知识点讲给师傅听,师傅负责教会学友。
【教师为主】
三、分层提高
1. 师友训练:师友进行分层次练习,基础性习题由学友直接说给师傅听,师傅指导、纠错,拓展性习题师友自主完成。
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师友为主】
2. 教师提升:教师引导师友订正答案,对师友出现的错题有选择性地讲解、点拨,组织师友有针对性地进行交流。
错题中的基础性问题让学友讲给师傅听,错题中的拓展性问题师傅要教会学友。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师傅进行当堂培训指导。
【教师为主】
四、总结归纳
1. 师友总结:师友交流、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易错点、重难点、解题思路以及蕴含的数学思想,并互助评价对方的表现,对本节课的互助情况进行总结反思。
师傅要对学友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明确的要求。
【师友为主】
2. 教师归纳:教师组织全班师友进行交流,共享收获。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再次强调重难点,指出易错点,归纳钥匙思路、答题技巧。
【教师为主】
五、巩固反馈
1. 师友检测:师友结合典型题目进行自主检测,然后根据答案互评互讲。
对于学友做错的题目,由师傅负责讲解清楚,并找出错误原因。
若时间充裕,师傅还可以结合学友情况再出变式题目进行巩固提高。
教师巡视,了解师友掌握程度。
【师友为主】
2. 教师评价:教师对师友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师友予以表扬、激励,评选最佳师友,树立榜样。
最后出示巩固性作业和预习作业,并作简单的预习指导。
【教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