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及答案
习题1:常用工具书·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_许慎_编著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
2.《_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
4.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
5.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著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
6.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
8.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籑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
11.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著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著《扬雄方言校释汇证》。
12.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称为“十三经”,它们分别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3.唐代学者陆德明撰写的一部用于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著作是《.经典释文》,后世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者,均十分推崇此书。
20XX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汇校本,即黄焯《经典释文汇校》。
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
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如:赵王少,不能蚤起。
蚤,通"早",早早地。
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
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莫\暮其\箕要\腰昏\婚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
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如:亦、本、末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
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1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1)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关于《康熙字典》的说法正确的是--------------------()A全书按部首排列,共分540部。
B全书按照地支分成十集。
C采用了直音、反切和叶音三种注音方法。
D王引之《字典考证》纠正了五千多条错误。
2、注重分析虚词特殊用法的著作是------------------()A《经传释词》 B《词诠》 C《助字辨略》 D《古汉语虚词通释》3、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4、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5、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6、下列句中加点词使用了本义的是-------------------------()A孟尝君顾.谓冯谖。
B天帝使我长.百兽。
C途有饿莩而不知发.。
D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7、下列句中“孰与”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D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8、“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之所”是双宾语句。
B“无”与“勿”是古今字。
C“何厌之有”是宾语前置句。
D两个“之”用法不同。
9、“说文四大家”中注重分析字义来源和发展的是---- -()A段玉裁 B桂馥 C王筠 D朱骏声10、下列句中加点词与例句“童子隅坐而执烛”用法不同的是--()A其后秦稍蚕.食魏。
B舜勤于民事而野.死。
C良庖岁.更刀,割也。
D子路拱.而立。
二、填空(每题1分,共10分)1、《说文》作者是东汉的___。
这是中国_____的奠基之作。
古代汉语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一、选择题:1.下面几种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成熟的隶书产生于秦代。
B.行书是由楷书发展而成的。
C.小篆的产生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D.汉字由篆书到隶书的变化叫“隶变”。
2.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亦、寸、甘、下B.犬、上、本、州C.夕、末、刃、及D.未、又、曰、目3.“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
”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A.先禮后兵B.窮兵黷武C.短兵相接D.兵不厭詐4.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5.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6.下列句子,含有不及物动词用作使动的一句是()A.脩道而不貳,则天下能禍。
C.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
C.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D.沛公旦欲從百餘騎來見項王。
7.以下韵书中,作为近体诗押韵所遵循的诗韵、由南宋人根据唐诗用韵情况归并而成的一部是()A.《切韵》B.《廣韵》C.《平水韵》D.《中原音韵》8.下列句子中,“以”作连词,表示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目的或结果的一句是( )A. 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之,以賜公。
B. 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
”C.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D.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
9.下列句子中,属于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A.許子奚爲不自織?B.沛公安在?C.且焉置土石?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10.下列句子“責”用本义的一句是A.亦恐二世誅之,故欲以法誅將軍以塞責。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答案古代汉语,又称古文,是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的一种形式,它与现代汉语在语法、词汇、句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以下是一些练习题及答案:# 练习题1. 请解释“之乎者也”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2. 阅读以下古文段落,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3. 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4. 请解释“宾语前置”在古代汉语中的特点,并给出例句。
5. 阅读以下句子,并指出其主谓宾结构:> 吾日三省吾身。
6. 古代汉语中的“意动用法”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7. 请解释“倒装句”在古代汉语中的作用,并给出例句。
8. 阅读以下古文段落,并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 答案1. “之乎者也”是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于句中起到停顿、连接或强调的作用。
“之”通常用来代指人或事物,“乎”、“者”、“也”多用于句末,表示疑问、判断或陈述。
2.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又时常温习,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风范吗?”3. “使动用法”是指动词用作使令的意思,使宾语做某事。
例如:“使”字,可以翻译为“让”或“使”。
4. “宾语前置”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宾语有时会放在动词之前,起到强调的作用。
例如:“吾日三省吾身”中的“吾身”就是宾语前置。
5. 主谓宾结构为:“吾(主语)日三省(谓语)吾身(宾语)”。
6. “意动用法”是指动词表示一种意向或愿望。
例如:“欲”字,可以翻译为“想要”。
7. “倒装句”是古代汉语中的一种句式,主语和谓语的位置互换,起到强调或修辞的作用。
例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桃之夭夭”就是倒装句。
8. 修辞手法包括排比和拟人。
“桃之夭夭”是排比,“灼灼其华”是拟人,将桃花比喻为有生命力的少女。
(完整版)古代汉语练习题(带答案版)
古代汉语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受”写作“授”不得分)2、偏义复词:是由两个单音的近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词素组成的,其中一个词素的本来意义成为这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是作为陪衬,这种复音词叫做偏义复词。
3、间接引申义:由直接引申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做间接引申义.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了这个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
5、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6、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使动用法是使宾语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代表的人或事物。
7、通假字:本有其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
如:赵王少,不能蚤起。
蚤,通”早",早早地.8、古今字:古时字少,常用一个汉字兼职记录一些意义,后世为理解书面语言时不产生歧义,常为这种兼职字所记录的某项意义再造新字,新造的字与原来兼表意义的字合称为“古今字”.新造的字是“今字”,原来兼表意义的字是“古字”。
莫\暮其\箕要\腰昏\婚9、破读字:一个字因词性改变或意义转变而引起读音改变的字。
如:好学、王天下、衣褐等.10、联绵字:联绵字,又叫联绵词、连语,就是指双音节的单纯词,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语素,这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11、文言: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书面语以及后代模仿的这种语言。
12、指事(要求举三例):许慎“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是一种用记号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法。
如:亦、本、末13、会意: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并成一个新字,它们的意义组合表示该新字意义的一种造字方法.例如,“信”字由“人”、“言"组合,表示人言真诚无欺,有“诚实"之意;“休"字由“人”、“木”组合,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有“休息”之意。
14、词义扩大: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随之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由狭窄到宽泛,采取了全面扩张的方式,使古义成为今义外延的一个组成部分,这种演变称为词义范围扩大。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做练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有效方法。
下面是一组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其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刎颈之交、刎刭之交、很刚的声音 B. 刎颈之交、刎刭之交、很大很苍劲的声音 C. 完璧归赵、冠冕堂皇、可能要拼命了 D. 完璧归赵、冠冕堂皇、不能再燕了呢参考答案:C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A选项中的“很刚的声音”应该是“雄厚的声音”,B选项中有两个错误,一是“很苍劲”应该改为“很雄厚”,二是“刎刭之交”应该改为“刎颈之交”,D选项中的“燕”应该改为“宴”。
因此,只有C选项全部正确。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有刺客!启禀大人,大事不好,有暗头! B. 哙!你这般性急,竟将大人的头颅割下! C. 大人,还请您安寝。
国家虽穷,但还请您安心。
D. 寡人请求大人即刻出兵,剿灭这群狗贼!参考答案:A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A选项中的“暗头”应该改为“刺客”,B、C、D选项中没有错误。
3、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这个字是: A. 拱券门洞 B. 情深意重 C. 风驰电掣 D. 豁然开朗参考答案:A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语音知识。
A选项中的“拱券门洞”的“券”应该读作“quān”,而不是“juàn”。
B、C、D选项中的字音都是正确的。
4、下列句子中,有一个词的用法是错误的,它是: A. 大人,此事涉及朝廷大体,不可轻易决断。
B. 听闻大人最近得了佳儿,特来祝贺。
C. 草民现有急事相求,望大人援手。
D. 大人德高望重,此事必能圆满解决。
参考答案:C 解释:这道题考察了古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知识。
C选项中的“草民”应该改为“臣民”,因为“草民”是旧时对普通百姓的称呼,而在古代汉语中,面对官员时应该使用谦称。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42页)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 B伏牺氏 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 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B 3000C 40000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 C安即和牧 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张玉书 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 B翦——剪 C说——悦 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 B赴——讣 C矢——屎 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2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着作的语句出处的是C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 DA八卦说 B结绳说 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 C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 A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5、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 A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6、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7、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B汉语大字典C中华字海D词源8、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A见-现征-徵解-懈 B奉-俸景-影文-纹C益-溢然-燃干-乾 D立-位县-悬雕-凋9、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其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属于词义扩大的是A惠此中国;以绥四方.. B祈父;予王之爪牙..C清宫除道;张乐设饮.. D交通王侯..10、下列例句“问”字用其本义的是A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B伯牛有疾;子问之..C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15分1、下列各字属于形声字的有A、春B、朝C、孟D、鼎E、伐2、下列词语中;属于叠韵连绵词的是A、炫黄B、匍伏C、披靡D、辟易E、愤懑3、下列各句中;“就”用作本义的是A、草创未就..B、三窟已就..C、是以百姓就本者寡..D、就其深矣;方之舟之..E、就善水草屯;舍止人人自便..4、下列各句中;“是”充当前置宾语的是A、惟兄嫂是依..B、无乃尔是过与C、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D、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E、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5、诗词曲语辞汇释这本工具书的性质是A、考释诗经、楚辞中的特殊语辞B、考释唐诗宋词中的特殊语辞C、考释乐府民歌中的特殊语辞D、考释曲中的特殊语辞E、考释经书中韵文的特殊语辞6、下列各组字属于古今字的是A反——返 B芸——耘 C归——馈 D涂——途 E知——智7、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的是A点——点 B泪——泪 C烟——烟 D敛——殓 E弃——弃8、下列句子具有动词用作使动用法的是A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B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C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D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E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9、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字用其本义的是A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B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C酌以大斗..D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E淆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10、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本义的是A薪:砍柴..B奋:举起;扬起;振作..C权:权力;权衡..D信:言语真实..E候:守望;放哨..11、下列各字所列的义项属于假借义的是A弟:表示尊重、顺从兄长.. B信:表示伸展..C岁:表示时间;即一年.. D辟:表示逃避..E畔:表示背叛..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占优势..B汉语词汇发展演变的总趋势是复音节化..C汉语词汇中词的复音节化规律当同汉语语音的简化规律相联系..D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有其历史的、社会的根源;主要是由语言内部发展的自身规律所决定的..E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词汇;难在“异”而不在“同”;难不在“微殊”而在“迥别”..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复音节词的大量产生已成为汉语发展演变的一个趋势..B偏义复词是指由两个单音节同义词或反义词作为语素构成的复音词..这个复音词的词义只落在其中的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仅仅作为陪衬而存在..C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璧有瑕;请指示王..”中“指示”是偏义复词..D合音词是指书写形式是一个字;但实际上暗含了两个单音节词;表示的是两个字合起来所表示意义..E孟子·梁惠王下“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中“诸”是“之乎”的合音..14、战国策·赵策四:“左师触龙言:原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这段话中解释正确的是A盛气:怒气很大..B揖:作揖;古代的一种礼节..C揖:当作“胥”;“须”的通假字;等待..D趋:小步快走;表示恭敬..E谢:谢罪;道歉..15、下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C冯骐笃骏 D孟盟盆益E福神祈视三、解释题每题4分;共8分一解时下列句子中加“”的词1、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与:2、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诮:3、天下之马者;若灭若没;若亡若失;若此者绝尘”弭”..弭:4、”式”于政;不式于勇;不式于四境之外..式: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1、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2、名曰“精卫”;其鸣自“詨“..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4、夸父与日“逐走“..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谁它是怎样一部书2、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饥”、“饿”之间的差别:l荀子·荣辱:“饥而欲食;寒而欲暖..”2论贵粟疏:“饥之于食;不待甘旨..”3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4淮南子·说山:“宁一月饥;无一旬饿..”5论贵粟疏:“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3、根据以下例句;说明同义词“耻”、“辱”之间的区别:l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孟子·离娄上:“今也小国师大国;而耻受命焉..”3荀子·非十二子:“故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耻不信;不耻不见信;耻不能;不耻不见用..”4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5报任安书:“行莫丑于辱先..”4、试根据下列例句分析“之”、“焉”的异同..①之二虫又何知②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以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③制;岩邑也;虢叔死焉..④非曰能之;愿学焉..⑤晋国;天下莫强焉..五、古文今译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5分;共15分一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1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2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贯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3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复见我;尚可得乎”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4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5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甸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1会论虞常2复举剑拟之3空以身膏草野4何以女为见5反欲斗两主二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六、古文标点题给下面二段古文加上标点符号>每小题8分;共16分..一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二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七、古文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古文;解答文后提出的问题..16分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孝闻于楚国..王欲授之相;申鸣辞不受..其父曰:“王欲相汝;汝何不受乎”申鸣对曰:“舍父之孝子而为王之忠臣;何也”其父曰:“使有禄于国;立义于庭;汝乐;吾无忧矣..吾欲妆之相也..”申鸣曰:“诺..”遂入朝;楚王因授之相..居三年;白公为乱;杀司马子期;申鸣将往死之..父止之曰:“弃父而死;其可乎”申鸣曰:“闻夫仕者;身归于君而禄归于亲..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遂辞而往;因以兵围之..白公谓石乞:“申鸣者;天下之勇士也..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石乞曰:“申鸣者;天下之孝子也..往劫其父以兵;申鸣闻之必来;因与之语..”白公曰:“善..”则往取其父;持之以兵;告申鸣曰:“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子不与吾;子父则死矣..”申鸣流涕而应之曰:“始吾父之孝子也;今吾君之忠臣也..吾闻之也;食其食者死其事;受其禄者毕其能;今吾已不得为父之孝子矣;乃君之忠臣也;吾何得以全身”援桴鼓之;遂杀白公;其父亦死..王赏之金百斤..申鸣曰:“食君之食;避君之难;非忠臣也;定君之国;杀臣之父;非孝子也..名不可两立;行不可两全也..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遂自杀也..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的词语5分l、孝闻于楚国闻:2、吾欲妆之相也相:3、申鸣将往死之死:4、往劫其父以兵劫:5、援桴鼓之援桴:二通过分析对比;说明下列句子中加“”词各自的词性、意义或语法作用5分1、与子与吾;吾与子分楚国前一个“与”后一个“与”2、其①楚有士申鸣者;在家而养其父其②弃父而死;其可乎其三将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文6分1、今既去父事君;得无死其难乎2、今以兵围我;吾为之奈何3、如是而生;何面目立于天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 3、C 4、A 5、A 6、B 7、C、8、B、9、A10、C二、多项选择题l、AC2、CD3、CDE4、CDE5、BD6、ADE 7、ABC 8、ABCD 9、BCE 10、ADE 11、BDE 12、ABCD 13、ABDE14、ACDE 15、BC三、解释题一解释句子中加“”的词..l、参加2、责骂3、消失4、用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意义1文首:花脑袋..喙:鸟兽的嘴..2詨:呼叫..3堙:填塞..4逐走:竟走;赛跑..四、简答题1、说文解字的作者是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收录篆文9353个、重文1163个..按照部首排列;共540个部首..正文分为十四篇;书末的叙和目录别为一篇;共十五篇..每篇又分为上下..书中在每一篆文下面先释义;再分析形体结构;最后或说明读若某..说文解字综合研究了小篆、籀文和古文的形体结构;因形见义..根据它;可以上求造字的根源;下辨字体的变迁..它不但是研究甲骨文、金文的桥梁;而且也是当前文字改革的重要依据..说文解字总结了汉代训诂学家对经传文字的训释;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考求本义的字典..它是研究先秦典籍中字义词义必备的工具书..2、“饥”、“饿”二词都表示饥饿;但是两者的程度深浅轻重有所不同..“饥”是一般的饿;即感到肚子空;想吃东西..如例句l、2皆为此义..“饿”是严重的饿;指的是根本没有饭吃;或是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饥”和“饿”的区别;还可以通过这两个词在同一句中的对用看出来..如例句3“虽饥不饿”、例句4“宁一月饥;无一旬饿”;都可以明显看出“饥”与“饿”词义程度深浅轻重的不同..3、“耻”、“辱”作为抽象名词;都表示声誉上所受到的损害或可耻的事情;但是在用作动词时;两者的语法功能具有明显的区别..“耻”用作动词时是意动用法;意思是以之为耻;其宾语一般是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表示对某种事情感到耻辱..如例句l、2、3中“耻”都是意动用法..“辱”用作动词时是使动用法;意思是使之蒙受耻辱;其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是指称人的..如例句4、5皆是..4、相同:①“之”、“焉”都是指示代词..②“之”、“焉”都可以充当及物动词的宾语;如例②④..相异:①“之”可作定语;如例①;“焉”则不能..②“焉”字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谓语之后;相当于“于是”;在句中作补语;“焉”常用在结尾;兼表提示性陈述语气;如例③⑤..五、古文今译题一1一同判决虞常..2又举起剑来对他比划着..3白白地让自己的躯体去作野草的肥料..4干嘛要见你..5反而要使两国君王互相攻打..二颜渊、子路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有车马乘坐;穿又轻又暖的皮衣;而且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就是用坏了穿破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转问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使年老的人们得到安康舒适;使朋友们互相得到信任;使年轻的孩子们得到关怀养护..”六、古文标点题一凡治国令其民争行义也;乱国令其民争为不义也;强国令其民乐用也;弱国令其民争竞不用也..夫争行义、乐为用与争为不义、竞不用;此其为祸福也;天不能覆;地不能载..晋文公伐原;与士期七日..七日而原不下;命去之..谋士言曰:“原将下矣..”师吏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得原失宝..吾不为也..”遂去之..明年复伐之;与士期必得原然后反;句号亦可原人闻之乃下..卫人闻之;以文公之信为至;乃归文公..故曰:“攻原得卫”者;此之谓也..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必诚信以得之;归之者非独卫也..文公可谓知求欲矣二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七、古文阅读题一1、闻:闻名;使……听到..2、相:担任相..3、死:为……而死..4、劫:劫持..5、援桴:拿过鼓锤..二1、与前“与”:动词;“和……在一起”或“帮助”..后“与”:介词;和、同..2、其①其:代词;他的..②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或表示委婉语气..三1、如今既然离开父亲事奉国君;恐怕该为国君的灾难去死吧2、现在率领军队包围我们;我们该对此怎么办3、象送择生存活着的话;有什么脸面在天下人面前..。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古代汉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古代汉语习题及参考答案练习一一查阅下列各字在《康熙字典》(或《辞源》修订本)中所属的部首:丹(丶部)之(丿部)亚(二部)常(巾部)卍(十部)受(又部)严(口部)隣(邑部)巡(巛部)希(巾部)幽(幺部)胡(肉部)怡(心部)攻(攴部)书(曰部)民(氏部)煎(火部)者(老部)茁(艸部)贰(贝部)郊(邑部)望(月部)平(干部)术(行部)按:繁体字“隣”与“鄰”为异体字,都简化作“邻”。
《康熙字典》“隣”字在阜部,“鄰”字在邑部。
《辞源》修订本不收“隣”字,只收“鄰”字,在邑部。
二“行”字在《康熙字典》和《辞源》中各有几种读音?两者是否一致?“行窳”的“行”读什么音?“行”字在《康熙字典》中有5种读音,在《辞源》中有4种读音。
其中xíng、xìng、háng 、hàng是一致的。
《康熙字典》还引了《集韵》的一条注音“乎监切”(读音为xián)。
“行窳”的“行”读xíng。
三从《词诠》中查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在句中的意义:1.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列子•汤问》)曾,副词,乃、竟。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则……则……,承接连词,表文中对举关系,就、那么。
3.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
(陶渊明《桃花源记》)既,时间副词,表过去,已经。
4.或圆如箪,或方似笥。
(《水经注•巫山、巫峡》)或,无定代词,有的。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自,假设连词,苟、如果。
常“自非”连用。
6.广袤丰杀,一称心力。
(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一,副词,皆、都。
四什么是六书?每类主要特点是什么?分别列举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字各五例。
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是古人对汉字的形体构造与使用规律所作的理论总结。
象形的主要特点是字形像它所表达的事物之形,是以简单的线条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画出来。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1、汉字起源有种种传说,不属于起源传说的是()A八卦说 B结绳说C仓颉造字说 D图画说2、《周易•系辞》和《说文解字》认为“八卦”为()所作A神农氏B伏牺氏C仓颉 D郑樵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益”字应属()A象形 B 指事C会意 D形声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亦”字应属()A象形 B 指事C会意 D形声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眉”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6、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吹”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丘皿行回 B人血象舟 C 山雨目本 D果州考豆8、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采明北晶 B耳林从解 C治星炊信 D 自文蚕进9、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内形外声的一组是()A超街碧冈 B风瓣闻闽 C阁围屈觉 D辩凤国裹10、“辟”和“避”的关系是()A古今字 B通假字C繁简字 D 异体字11、大汶口文化中发现有四个与早期汉字结构相似的图形符号,这几个符号属于大汶口文化早期,距今约()年至5000年A 2000 B3000 C40000 D 450012、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保”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3、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自”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4、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星”字应属()A象形B指事C会意 D形声15、按照传统的“六书”体例,“牟”字应属()A象形 B指事C会意 D形声16、下列四组字中,全是会意字的一组是()A亦街炎伐 B涉崔莫私C安即和牧D鸣步武益17、下列四组字中,全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修约菜苗 B保禄私空 C寐融照哀 D问娶分笺18、下列四组形声字中,属左形右声的一组是()A攻期江棋 B郊胡鸽邵 C河诂语超 D滑株鸠功19、“说——悦”这组古今字中,古字和今字的关系是()A改换意符 B增加意符 C读音相同 D意义同源20、《经传释词》的作者是()A王引之 B 张玉书C阮元 D 许慎2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A止末行锦B目曰戒哀C又甘受朝D皿亦眉疆22、下列各组字,关系为异体字的是()A佗——他B翦——剪C说——悦D反——返23、下列各组字,关系为通假字的是()A陈——阵B赴——讣C矢——屎D曾——增24、我国目前收集汉字最多的字典是()A《康熙字典》 B《汉语大字典》 C《中华字海》 D《词源》25、“北”是一个()字。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德C. 学而时习之D. 不亦说乎答案:A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左传》答案:A3.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指的是: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尊称答案:B4.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学习”?A. 学B. 习C. 问D. 阅答案:A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古代汉语中,“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其基本含义是__________。
答案:爱人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____篇。
答案:《子衿》3. “朝闻道,夕死可矣”体现了__________的思想。
答案:孔子4. 在古代汉语中,“士”指的是__________。
答案:读书人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自__________。
答案:《论语》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既有现实主义精神,又不乏浪漫主义色彩。
诗中多用赋、比、兴等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真实感受。
2. 阐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答案:孔子的“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在行为和态度上保持适度,避免走向任何极端。
中庸强调内心的平和与稳定,认为这是达到道德完善和社会和谐的关键。
它倡导人们在处理事务时既不过分激进,也不过分保守,而是要寻求一个平衡点。
3. 描述《左传》的文学价值。
答案:《左传》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其文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历史事件的生动叙述和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上。
书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技巧,如夸张、对比等,使得叙述富有文学性和戏剧性。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的是:A. 君子B. 仁义C. 礼仪D. 道德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史记》3. 古代汉语中,“吾”和“余”在人称代词中分别代表什么?A. 我、你B. 你、我C. 我们、他们D. 他、她4. “夫子何为者”中的“夫子”指的是:A. 丈夫B. 老师C. 父亲D. 儿子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中的“子衿”指的是:A. 儿子的衣领B. 学者的衣领C. 女子的衣领D. 儿童的衣领6.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中的“三秋”指的是:A. 三个秋天B. 形容时间很长C. 形容时间很短D. 形容天气很冷7.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朋友”?A. 兄弟B. 姐妹C. 同志D. 君子8. “朝辞白帝彩云间”出自哪位古代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9.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形容的是:A. 桃花的颜色B. 桃花的香气C. 桃花的形态D. 桃花的生命力10. “君子之交淡如水”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论语》C. 《道德经》D. 《庄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古代汉语中,“___”一词常用来表示“老师”或“导师”。
2. “___”是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朋友”的词语。
3. “___”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量词,用来计数车辆。
4. “___”在古代汉语中表示“这样”或“如此”。
5. “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等待”的动词。
6. “___”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智慧”或“聪明”。
7. “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早晨”的词语。
8. “___”在古代汉语中是一个表示“给予”的动词。
9. “___”一词在古代汉语中用来表示“勇气”或“勇猛”。
10. “___”是古代汉语中表示“忠诚”的词语。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自考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词在古代汉语中表示“你”?A. 吾B. 尔C. 己D. 彼答案:B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献?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3. 在古代汉语中,“江”和“河”分别指的是什么?A. 长江和黄河B. 黄河和长江C. 河流和湖泊D. 湖泊和河流答案:B4.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中的“夭夭”是什么意思?A. 茂盛B. 枯萎C. 凋谢D. 凋零答案:A5.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什么?A. 不冒险就不会有收获B. 虎穴很难进入C. 虎子很难得到D. 冒险是必要的答案:A6. “温故而知新”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话?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答案:A7.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A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是什么意思?A. 说话B. 说服C. 高兴D. 说服别人答案:C9.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的是什么?A. 学习的重要性B. 团结合作C. 谦虚学习D. 尊师重道答案:C10. 下列哪个成语与“画蛇添足”意思相近?A. 多此一举B. 恰到好处C. 画龙点睛D. 点石成金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______。
答案:《离骚》1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过于______,就没有人愿意与他为伍。
答案:苛求13.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黄鹤楼》。
答案:崔颢14.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出自______的《摸鱼儿》。
答案:元好问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的______卦。
答案:乾1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中的名句。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大学《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完整版】一、选择题1、下列字具有相同义符的一组是(A)A、條脩倏修B、福视神祈C、脾胡肺胃D、颖颍顿颈2、下列字属于异体字的一组是(D)A信——伸B遁——遯C说——悦D距——拒3、下列各组字属于通假字的一组是(C)A矜——鳏B歌——謌C辟——避D昏——婚4、下列句子,属于疑问代词做宾语而前置的一句是(B)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夫执舆者为谁?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5、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D)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6、下列句子,属于双宾语句的一句是(C)A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B寡君使群臣为鲁卫请。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盍各言尔志?7、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B)A象有齿以焚其身。
B 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 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8、下列句子为判断句的一句是(B)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是非君子之言也。
C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D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9、下列句中,“于”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D)A克于先大夫,无能为役。
B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
C 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0、下列句子,属于名词用作状语表示工具的一句是(C)A惠等哭,舆归营。
B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C收族陵家,为世大戮。
D 君为我呼入,吾将兄事之。
二、填空题(共20分)1、《说文解字》的编排方式是按照部首,全书共分540个部首。
2、《经传释词》的作者是王引之。
3、近人张相所编,汇集唐宋元明清以来流行于诗词剧曲中的特殊语辞并加以解释的一部工具书是《诗词曲语辞汇释》。
4、古书旧注中见到“东,德红切”的注解,这是采用了反切的注音方法,其中“东”和“红”两字在语音上具有叠韵的关系。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属于古代汉语中的名词活用为动词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C. 把酒问青天D. 黄河入海流2.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出自哪部古代文学作品?A. 《诗经》B. 《楚辞》C. 《论语》D. 《史记》3. 以下哪位是唐代著名的女诗人?A. 李清照B. 薛涛C. 辛弃疾D. 李白4. “夫子何为者?树德而崇道。
”中“树德”的含义是:A. 种植德树B. 树立德行C. 种植道德D. 树立道德观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仗修辞手法的是: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两岸猿声啼不住C. 轻舟已过万重山D. 千里江陵一日还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__________,非礼也。
”是《论语》中孔子的一句名言,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
2. “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以“__________”回击了廉颇的挑衅,表现了他的机智和勇敢。
4. “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表达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5. “__________,万径人踪灭。
”出自唐代诗人柳宗元的《江雪》。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艺术特点。
2.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特点。
四、论述题(30分)请论述《史记》在中国古代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五、翻译题(每题5分,共10分)1. 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成现代汉语。
2. 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作文题(30分)以“我心中的古代英雄”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2. A3. B4. B5. D二、填空题1. 礼之用2. 月落乌啼霜满天3. 吾岂是尔等闲杂之人4. 长风破浪会有时5. 千山鸟飞绝三、简答题1. 《诗经》的艺术特点包括: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具有韵律美;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劳动、战争、婚恋等;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赋、比、兴三种手法,形象生动,富有情感。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
古代汉语知识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精选题)一、单选题1.是旁指代词的是A、他B、奚C、兹D、斯参考答案:A2.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丈人智惑于似其子者而杀其真子。
B、知人之所不言,其罪大矣。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焉用亡郑以陪邻?参考答案:A3.“虏魏太子申以归。
”以,的词性、词义分别是A、动词,认为B、介词,把、用C、介词,凭借D、连词,来参考答案:D4.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B、攻之不可,达之所不及,C、亡国破家相随属。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答案:A5.下列划线句子是被动句的是A、亡国破家相随属。
B、攻之不可,达之所不及,C、秦西巴以有罪益信。
D、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参考答案:C6.表示远指指示代词的是A、兹B、斯C、此D、彼参考答案:D7.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B、置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C、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D、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参考答案:B8.下列疑问代词中不是指处所的是哪一个?A、安B、谁C、焉D、恶参考答案:B9.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后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
B、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C、置诸橐以与之。
D、威王问兵法。
参考答案:B10.下列是第二人称代词的是A、男B、女C、他D、余参考答案:B11.表示近指指示代词的是A、彼B、夫C、此D、然参考答案:C12.“何功之有哉”之,的词性、词义分别是A、动词、到B、代词、他C、助词、表示提宾标志D、代词、这参考答案:C13.“妾请子母俱迁江南,毋为秦所鱼肉也。
”鱼肉是A、名词作状语B、名词活用作动词C、形容词活用作名词D、动词活用作名词参考答案:B14.下列疑问代词中指人的是哪一个?A、安B、谁C、焉D、恶参考答案:B15.下列属于双宾语的是()A、齐威王欲将孙膑。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四组汉字中,均为形声字的一组是()A、颖行XXXB、裁毓戚修C、哀赖佞雒D、耆豪疆眉2、在商代金文中,字体笔画的明显特征是( ) A、线条笔画B、块面笔画C、平直笔画D、方折笔画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同括号内的字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 ) A、尺虫隻之屈,以求信(伸)也。
B、予畏,不敢不正(征)。
C、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丧期无(無)数。
D、他日发,则有馈其兄生鸟我(鹅)者。
4、下列工具书中,可查检《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的语句出处的是( ) A、《词诠》B、《辞通》C、《十三经索引》D、《四库全书总目提要》5、下列工具书中,收列材料遍及经、史、子、集,专门解释虚词的工具书是( ) A、《经传释词》B、《说文解字》C、《经籍篡诂》D、《助字辨略》6、《后汉书·斑超传》,“互抱超马脚不得行”句中,“脚”字的词义开展成今义,它的词义规模的变革属于( ) A、扩展了B、减少了C、转移了D、没有变7、下列各旬中,“*”字用其本义的是( ) A、立名者,行之*也。
B、(XXX)梦坐大殿,*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
C、譬众星之环*。
D、平原远而*目兮。
8、《逍遥游》“XXX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其中“辩”用的是( ) A、本义B、引申义C、假借义D、常用义9、在“既至匈奴,置幣遗单于”中,“幣”用的是( ) A、本义B、假借义C、今义D、引伸义10、以下四句中,“且”作为副词,透露表现“将要”义的是( ) A、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B、驴一鸣,XXX,远遁,觉得且噬己也,甚恐。
C、水且犹可以忠信诚身亲之,而况人乎? D、XXX尚在,君必左,元与XXX,且攻其右。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l、“贼”字的声符是。
2、“归还”的“归”的繁体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1:常用工具书·填空题:1.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是东汉_ 许慎 _编着的《说文解字》,共分为540部首,收9353单字,重文1163个;主要用于查检字的本义。
2.《_尔雅》是我国第一部词典,共分19篇,其中前三篇分别是释诂、释言、释训。
3.专门解释唐宋元明人诗词曲中习见语辞特殊用法的辞书是近人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其中提到两类词语需要研究,分别是字面生涩而义晦的词和字面普通而义别的词。
4.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书是东汉班固撰的《汉书?艺文志》,其后,较为完善的有《隋书?经籍志》等。
5.我国大规模的目录学着作是清乾隆年间永瑢、纪昀等人奉诏编撰的《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其编排顺序是按经,史,子,集,四部目次;语言文字学属于四部之经部?小学类。
6.清代高邮王氏父子的四部重要文献分别是,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
7.古汉语常用工具书的检字法主要有音序,部首和笔画,四角号码检字法。
8.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和今人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释》等都是研究古汉语虚词的工具书。
9.汇集唐以前对古典文献解释的大型古汉语字典是清代阮元、臧庸等编的《经籍籑诂》;在此基础上,今人宗福邦等主编的一部汇辑从先秦至晚清的古籍文献中的注释材料的重要工具书是《故训汇纂》。
10.汉代运用“声训”原理而编纂的训诂专书是刘熙的《.释名》。
11.第一部研究汉语方言的着作是汉代扬雄的《方言》,全称是《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目前该书最新、最详的校释本是华学诚着《扬雄方言校释汇证》。
12.儒家的十三部经典着作称为“十三经”,它们分别是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13.唐代学者陆德明撰写的一部用于解释儒家经典文字音义的着作是《.经典释文》,后世治文字、音韵、训诂之学者,均十分推崇此书。
2006年,中华书局出版该书汇校本,即黄焯《经典释文汇校》。
10.释名。
14.,,。
15.。
16.,。
14.唐代两位僧人编撰的解释佛教词语的音义书分别是玄应《一切经音义》和慧琳《一切经音义》。
辽代又有希麟编撰的《续一切经音义》。
15.蒋礼鸿所着考释敦煌文献的疑难字词的工具书是《敦煌变文字义通释》,是研究敦煌学的必备工具书。
16.今人所编写的查检汉语字词的大型工具书分别是《汉语大字典》和《汉语大词典》。
习题2:文字学1一、“六书”释义:1.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人月2.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上 "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本 "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从(甲骨文)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
相(甲骨文)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
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
4.形声“以事为名,取譬而成,江河是也”。
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
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
比如:河。
左边是" (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
谋。
左边是" (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5.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
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
"6.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
比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3]二、分析下列形声字(查《说文》),注意其形、声符的位置及隶变、楷化造成的变化。
1.虽 2.垂 3.更 4.旗 5.修6.颖 7.荆 8.强 9.徒 10.尝11.题12.闻 13.罕 14.急 15.粗16.春 17.贼 18.责 19.寺 20.布三、用“六书”理论分析下列各字的结构:豆所承额心息颇肯胡兵交丑暴阳除光旨信亦见圣膏叔归夫字鄙原郎析眉碧它羔秋恬防解武败集益朱大母习卒弃降夜逐封粪甜表莫疫吕队理在前雨姐甘让来利之佞宅亭寒迪及访止卽戍列行纲果特习题3:文字学2一、解释下列术语,并各举三例:1.异体字——指古今同词异形而又有区别意义的一组字。
古字先出,今字是为承担古字的某一部分意义而早的字。
古今字是文字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孳乳现象。
一字多义是古今字产生的重要原因。
2.繁简字——也叫或体字。
指意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的字。
也特指与正字音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字。
3.通假字——也叫通借、假借,同音借用。
古书中以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子的现象,有三种情况:1)同音,2)双声,3)叠韵。
二、写出下面例句中加点字的今字:1.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
(《左传·哀公二十三年》)禽通“擒”2.不辟.死伤,不畏众强。
(《荀子·荣辱》)辟通“避”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乎? (《孟子·梁惠王上》)采通“彩”4.责.收毕,以何市而反.? (《战国策·齐策四》)责通“债”反通“返”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说通“悦”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论语·学而》)弟通“悌”7.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孟子·公孙丑上》)然通“燃”8.昔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
(《墨子·兼爱》)要通“腰”9.虽为庶人,取.妻必告,死必赴.。
(《礼记·文王世子》)取通“娶”赴通“讣”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告子上》)暴通“曝”三、查阅工具书,写出下面简化字对应的所有繁体字:摆——摆才——财丑——丑冲——冲复——复筑——筑历——历获——获台——台干——乾四、仔细阅读,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史记·项羽本纪》)蚤一早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论语·阳货》)归一馈时一伺3.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
(《战国策·秦策二》)需一懦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生一性5.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庄子·秋水》)辩一辨6.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诗·魏风·硕鼠》)逝一誓7.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
方今之势,何以异此! (贾谊《治安策》)厝一措8.薄伐玁狁,以奏肤公。
(《诗·小雅·六月》)公一功9.因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史记·大宛列传》)更一经10.老而无妻谓之矜,老而无夫谓之寡。
(《礼记·王制》)矜一鳏11.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诗·小雅·棠棣》)务一侮12.未见君子,惄(nì)如调饥。
(《诗·周南·汝坟》)调一朝13.齐人多诈而无情实。
(《史记·平津侯主父偃列传》)情—诚14.君有此士也三万人,以方行于天下,以诛无道,以屏周室。
(《国语·齐语》)方一横15.15.有成德者,有达财者。
(《孟子·尽心上》)财一才16.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
(《史记·周本纪》)倍—背17.苟富贵,无相忘。
(《史记·陈涉世家》)无一毋18.父去里所,复还。
(《史记·留侯世家》)许—所19.伊尹之状,面无须麋。
(《荀子·非相》)麋一眉20.张良出,要项伯。
(《史记·项羽本纪》)要一邀习题4:文字学3一、名词解释:二、1.古今字古今字:某多义字的几个义项中,有一个意义后世用另一个字来表示,这个多义字就是“古字”,后世所用的另一个字就是“今字”,而在这一个意义上它们又形成一对“古今字”。
例如:“莫”的本意是太阳落在草丛中,表示日暮、傍晚,后来“莫”字被假借作否定性无定代词和否定副词,为了在书面语中不至于混淆,就又在“莫”字下再加形符“日”成“暮”字来表示“傍晚”的意思,“莫”和“暮”就成了一对古今字。
2.六书六书:指古人归纳的六种汉字造字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六书”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周礼》。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第一次对“六书”的含义作了解释,并举了例字。
他说:“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 许慎的解说是后世六书说的依据。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说法不科学。
实际上,汉字的造字方法只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
假借只是一种用字方法。
至于转注,文字学家对它的解释众说纷纭,很难作出定论。
3.《说文》四大家《说文》四大家指的是清代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四位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
他们的主要着作分别为: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4.隶变指汉字形体由篆书演变为隶书。
隶变的特点是把篆书圆润弯曲的笔画变为隶书方折波磔的笔画,把篆书的形象表义形态变为点画符号形态。
隶变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次质变,汉字经过隶变由古文字阶段转变为今文字阶段。
5.战国文字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所使用的文字,包括这一期的金文、玺印文、货币文、陶文、简牍文、帛书、石刻文字等。
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不统于东周王室,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
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六国文字”主要指韩、赵、魏、齐、楚、燕六国文字,“秦系文字”指秦国使用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