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七年级语文狼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狼》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狼》同步练习(一)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八课《狼》同步练习(一)及答案18 狼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èi()2.填空。

(1)《狼》选自代文学家的文言小说集《》。

(3)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敌()②狼不敢前.()4.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阅读理解(一)阅读课文第1-3段,完成文后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5.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堆)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7.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狼施威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

”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七上语文《狼》练习题含答案

七上语文《狼》练习题含答案

《狼》练习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别号____________,淄川(今属山东淄博)人,是_______(填朝代)著名的文学家。

二、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重点字词解释。

1.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 2.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4.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5.顾.野有麦场________________6.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_____7.苫.蔽成丘 ________________8.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9.眈眈..相向 ________________10.一狼径去.________________11.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12.屠暴.起 ________________ 13.又数刀毙.之________________1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5.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17.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四、词类解释1.一词多义:①以:投以.骨 ________________ 以.刀劈狼首________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②止: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_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_③前:后狼止而前.狼又至________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④意: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________________⑤敌: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 盖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①弛.担持刀________________②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③一狼仍从.________________④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___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①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_______②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③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_______④一狼洞.其中 ________________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___五、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时间:40分钟分值:7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缀.行(zhuì)大窘.(jiǒng)奔倚.(qí)目似瞑.(míng)B.苫.蔽(shàn)少.时(shào)诱.敌(yòu)意暇.甚(xiá)C.并驱.(qū)弛.担(chí)尻.尾(kāo)狡黠.(xiá)D.眈.眈(dān)积薪.(xīn)假寐.(mèi)顷.刻(qīng)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3分)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3分)A.乃.悟前狼假寐家祭无忘告乃.翁B.其一犬坐于.前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C.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一狼径去.太丘舍去.4.请选出与“亦毙之”中“之”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复投之.B.久之.C.又数刀毙之.D.禽兽之.变诈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6.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3分)A.屠/自后/断其股B.其/一犬/坐于/前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7.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8.下列各句中描写狼贪婪的句子是()(3分)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狼不敢前,眈眈相向C.久之,目似瞑,意暇甚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9.狼是我们十分熟悉的一种凶猛、狡猾的动物,常出现在文学艺术、影视作品中,请根据自己的积累完成下面的问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狼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狼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

绝密★启用前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 狼 练习(含答案和解析)满分: 51分姓名: 得分:注意事项:请仔细阅读题目的回答要求,将答案正确填写在规定位置上一、单选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3分)1. 下面是本学期课文内容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济南的冬天》标题简洁阐明了地点、节令,作者紧紧抓住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描述出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记叙了作者少年时期在百草园、三味书屋后园两个地方的生活C.《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了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D.郑振铎的《猫》通过三次养猫并最终失去猫的故事来一步步演绎作家的心路历程的变化,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2. 下列“止”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分)A.狼乃止B.止有剩骨C.一狼得骨止D.后狼止而前狼又至(3分)3.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无计 计:计策、计划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驱:追随、追赶C.一狼洞其中 洞:洞穴D.遂割破爪下皮 遂:于是(3分)4. 选出对甲乙丙三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甲、乙、丙三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天快黑的时候,地点都是途中。

B.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惧”。

C.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贪婪狡猾的本性。

D.丙文写屠户用吹猪法吹狼,狼胀得像牛,只有屠户才能想到用这种方法对付狼。

(3分)5.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遂钩肉 遂负之以归B.狼乃止 乃悟前狼假寐C.屠暴起 则屠人之残暴D.屠自后断其股 狼自苫中探爪入(3分)6. 下列“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B.又数刀毙之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遂负之以归(3分)7.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狼乃止 止:停止B.顾野有麦场 顾:拜访C.目似瞑,意暇甚 瞑:闭上眼睛D.顾无计可以死之 计:计策、计划(3分)8. 下列选项中,划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一狼得骨止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C.狼不敢前 其一犬坐于前D.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9.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屠惧,投以骨B.盖以诱敌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止增笑耳10. 下列语句中,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缀行甚远 缀:连接、紧跟B.两狼之并驱如故 驱:追随、追赶C.场主积薪其中 薪:柴草D.犬坐于前 犬:狗(3分)11. 下列选项中,句中划线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屠自后断其股 自:从B.恐前后受其敌 敌:敌人C.以吹豕之法吹之 之:代词,代指狼D.股直不能屈 股:大腿(3分)12. 下列关于甲文《狼》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叙事部分包含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精选题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狼》精选题含答案

《狼》精选题一、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6分)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 (2)苫蔽..成丘苫蔽:_____________ (3)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_____(4)狼亦黠.矣黠:_____________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句2分,共4分)(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用“屠户遇狼”概括第一段的内容,后面三段的内容依次应为____________、屠户御狼和____________。

(2分)4、“一屠晚归”的“晚”字用得十分精妙,试简要分析其作用。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诈阴险?(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有关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主要表现了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的性格。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狼》同步练习题(附答案)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顾.野有麦场()(2)其一犬.坐于前()(3)缀.行甚远()(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5)一狼径去.()(6)屠暴.起()(7)弛.担持刀()(8)一狼仍从.()(9)一狼洞.其中()(10)狼亦黠.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译文:(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译文:3.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后狼/止而前狼/又至B.屠/自后/断其股C.场主/积薪/其中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著名文学家。

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

5.故事中的屠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6.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答:二、课内阅读(2012·南昌中考)阅读《狼》,回答7~11题。

7.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其一犬坐于前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恐前后受其敌.()(2)屠自后断其股.()9.翻译下面句子。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10.在与狼的较量中,屠户的心理和行动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11.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

答:三、美文品析(2013·湖州中考)阅读下文,完成12~14题。

猫号刘元卿①齐奄②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

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

”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③于龙乎?不如名曰‘云’。

”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

”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8课《狼》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B.一狼得骨止./止.增笑耳C.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下列对《狼》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耽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

B.全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为议论,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的展开为:遇狼——御狼——惧狼——杀狼。

后一部分为记叙,点明故事的主题。

C.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D.“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点明了文章中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一狼径去.B.止增笑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顾.野有麦场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与成语中的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目似瞑.死不瞑.目B.顾.野有麦场三顾.茅庐C.场主积薪.其中卧薪.尝胆D.乃悟前狼假寐.梦寐.以求5.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缀.行(zhuì)虐.待(nüè)惩.戒(chéng)B.污涩.(sè)怅.然(chàng)蜷.伏(quán) C.婢.女(bì)怂.恿(sǒng)驯.养(xùn)D.麝.香(shè)相称.(chèn)羞怯.(què)二、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两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狼》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练习题(含答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

《狼》练习题(含答案)1、作者,字,又字,号,世称,(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2、文章选自,该书名的意思是:(《聊斋志异》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3、对黑体字解释: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苫“注音)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注音)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注音)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回答问题“乃悟前狼假寐”中的“假寐”的表现是: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有: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有: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句子是:5、本文按照、和杀狼、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用原文回答)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该主题的意思吗?(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发展高潮和结局)6、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能抓住最佳时机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7、全文以和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说明告诫人们(记叙和议论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狼再狡猾,都敌不过人的智慧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8、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写出5个)(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狼烟四起杯盘狼藉)9、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测测你的注音速度。

缀()行屠大窘()苫()蔽眈()眈黠()
2.解释句中加点的字的含义。

一狼径去()屠暴起()缀行甚远()自后断其股()
苫蔽成丘()目似瞑()狼亦黠矣()眈眈相向()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____________狼。

4.比较下列加点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1)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2)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3)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
(4)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5.选出下面翻译正确的一项()
A.其一犬坐于前——其中一只狗蹲坐在前面。

B.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他)。

C.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屁股。

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狼不敢往前走,和屠户互相瞪着眼看。

6.文中起画龙点睛作用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从故事情节发展看,选段是故事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_。

(用四个字概括)
8.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9.下列句中“其”字指代对象相同的是()和()。

A.恐前后受其敌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屠乃奔倚其下
D.屠自后断其股
E.场主积薪其中
10.分析下列句中“之”的用法,选出分类正确的一项()
①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④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A.①⑤/②④/③
B.②/①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④/②⑤/③
1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一狼洞其中(打洞)
B.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C.恐前后受其敌(敌人)
D.一狼径去(离开)
12.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

13.文段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屠户警觉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14.狼很狡猾,可终于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能力迁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狼(第三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但)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shǐ猪)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非屠户能作此谋?
15.选出与“以吹豕之法吹之”一句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句()
A.以刀劈狼首
B.遂负之以归
C.臣是以无请也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16.做个小翻译,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顾无计可以死之()()
(2)惟有小刀不盈寸()()
(3)令不可去()
(4)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
(5)遂负之以归()()
参考答案
1.zhuìjiǒnɡshàndānxiá
2.径直突然紧跟大腿盖上闭眼狡猾注视的样子
3.遇惧御杀
4.(1)只停止(2)前面上前(3)于是才
(4)神情打算
5.B
6.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只增笑耳!
7.高潮结局屠户杀狼
8.其一/犬坐/于前
9.AD 10.D 11.C 12.C
13.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14.(1)对像狼一样的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坏人虽然狡猾,但总以害人始,以害己终。

15.A
16.(1)办法使……死亡
(2)只满
(3)挣脱
(4)旁边留下
(5)背连词,相当于“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