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2013年国考申论命题特点及趋势
申论考试的特点
一、申论考试的特点1、申论命题,关注社会2、申论解答,科学可行申论命题既然是热点问题,解答就要突出科学性和可行性。
科学性就是要求应试者解答试卷必须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运用科学的方法解答。
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无论是概括内容,提出对策以及判断正误还是展开论述必须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正确的合理的,与大多数人的认知一致。
可行性就是无论语言表达还是具体问题解决方法的陈述,应该具有实际的步骤和操作性,不是应试者的自圆其说,而是要给出一个圆满的说明,包括观点、论述、结构、语言、形式等都必须符合要求,否则,就要扣分甚至遭到淘汰。
如2000年的一份试卷对于解决红星村和印刷厂的纠纷是这样提出解决对策的:3、申论评判,严谨公正申论是国家组织的重要考试,它的判卷工作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每年,人事部都会组织一批有经验的人员进行试卷的评阅,而且采用随机分组形式,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四个人评阅一份试卷,所以保证了试卷成绩的最大客观真实。
从组织上来说是严谨的,从结果上来说是公正的,整个评卷环节有相对的评分标准,有严格的评分程序,有评分的监督机构,保证了申论考试结果的公证性。
二、阅读理解材料的主要方法和技巧申论给定材料的特殊性,加之申论考试的不断成熟性,使人们日渐认识到,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对于作答试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作答试题中,并没有与阅读有关的试题,但是,如果对给定的材料不能正确的理解,必将会严重影响后面的概括内容、提出对策和进行论述等试题的作答。
所以,提高阅读能力和掌握阅读技巧是做好其他的基础。
根据材料内容的多少和应试者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完全规定阅读多少遍是很难的,但是,为了材料理解的全面性、深刻性,至少应在两遍以上。
一、通读,“点”“点”相联通读就是第一次接触材料,要求应试者一字不拉的阅读整个材料,在第一次阅读过程中,考生每阅读一个自然段,都会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小“点”,这个“点”就是初步的文字表面的涵义,随着阅读的段落越来越多,印在头脑当中的“点”也会越来越多,当阅读完整个材料时,头脑中的“点”就会自动的串连,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些材料中包含有那些印象深刻的事件,这些材料之间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整体上得出一个是有关哪方面问题的材料。
200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00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试题中央、国家机关与海关、公安边检系统从高等院校2000年应届毕业生中考试录用国家公务员“申论”试题1、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材料某省某市红星新村5号楼居民H状告××印刷公司的事情,历时一年多,始终难以妥善解决,人们议论纷纷。
这件事,关系到居民切身利益,涉及方方面面,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省政府调研室经反复调查,全面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整理出如下材料:(1)1998年10月17日,50多岁的H,在家中突发脑溢血,虽经抢救,还是留下了严重后遗症。
市医学院法医学鉴定:H的后遗症达一级伤残,超标噪音是导致其脑溢血的诱因之一。
于是,与“红星新村”大门距离不远的××印刷公司,便成了众矢之的,红星新村居民原有的不满越来越强烈。
(2)红星新村,位于该市的城乡接合部。
近十年来,这里日益成为人口密集的繁华地区。
新村院内的5号楼,与××印刷公司的车间大楼平行,相距仅18米,而且只隔一道砖墙。
1997年2月,车间引进安装了四台最新设备,投产后,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但从那以后,沉重、刺耳的机器轰鸣声便令小区居民不堪忍受。
(3)在机器开动时,居民们多次向110报警。
干警对居民们的烦恼非常同情,多次制止车间夜间作业。
但干警们也表示,对此类纠纷,实在爱莫能助。
一些住户,纷纷想办法搬走。
其中有的还是××印刷公司的职工家属。
(4)大多数搬不走的居民,只好求助于环保部门,不断向区环保局反映情况。
区环保局在1997年6月和1998年9月两次实地勘测,都表明噪音严重超标。
于是正式向××印刷公司发出限期整改的通知,并限定夜22时至晨时6时不得进行作业。
政法干警申论指导国考对时政热点的考查规律
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申论考试,命题内容无一不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热点,然而选取哪些热点,怎样组织运用这些热点,内中却大有乾坤。
通过历年国考申论命题对时政热点的取舍,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命题规律,从热点角度进行准确而有效的备考。
比如2005年的申论主题就是在2004年初中央宣布取消农业税和采取了一系列关注“三农”的政策的背景下提出的,以此来考查考生对“三农”问题的理解。
2004年中央第一次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下发,足见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就是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200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将耕地保护作为主题,其实是一种前瞻。
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中全面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和内涵,2008年的国考申论中就以水电开发作为切入角度考查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而2008年8月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胡锦涛在安徽的一些考察都释放了一个重要的政策信号: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再加上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的结合进入命题范围也就不足为奇。
第二,新出现的社会问题往往不会马上出现在申论命题范围内。
2003年的“非典”很多人一定还记忆犹新,这一事件成为了对政府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能力考验的重大标志,而06年这一问题才进入命题范围。
因为一个新的热点事件升格为一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需要一个过程,申论考试的材料组织不大可能以一个事件作为例子,可能需要很多同类型的事件进行比较,需要一段时间使问题的表现更为集中。
另外,新的社会热点事件往往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处理,进行事件的定性,社会各界对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不断深入。
申论考试不是“抢新闻”,命题者不会拿自己的政治前途开玩笑,更不会拿一个连学术界都“悬而未决”的问题难为考生。
第三,经济与社会领域的主题居多。
从表中可以看出,近9年以来,申论考试有4次考查了社会领域的热点问题,4次考查了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1次考查了文化领域的问题,没有考查政治生活的热点问题。
申论备考:命题规律三大脉络
申论备考:命题规律三大脉络————————————————————————————————作者:————————————————————————————————日期:2009申论备考:命题规律三大脉络一、“注意事项”的变化趋势与规律分析作为试卷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意事项”是答题前给予考生的规范提示和应试指导,主要就是对本试卷考试的目的、规范、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作出说明。
它一般都包含三项内容:(1)说明本次考试的目的和侧重点。
(2)说明本次考试的总分值,规定阅读与作答的时限。
(3)说明本次考试先读后答的基本应试步骤。
然而,它在2006年以前总体上变化不大,基本模式如下: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目前,在各地方公务员申论考试当中的“注意事项”仍采用此模式,有的只是在微观上略有变化调整,但并无实质变化。
如2007年上海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的“注意事项”: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但是,这个传统的“注意事项”模式随着2007年、2008年中央国家申论的考试而被逐渐改变。
2007年中央申论试卷中的“注意事项”则没有上述第一项内容方面的规定,具体如下:一、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
满分100分。
二、第一题、第二题、第五题,所有考生都必须作答。
申论八讲
申论八讲2010年申论考试大纲考试大纲之四、申论介绍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引者注:除此以外,基本都是抽象的、没有什么可以“嗅”的。
基本等于没说。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第一讲申论命题的变化趋势、规律及应试对策申论作为公务员考试的重要科目,近两年来的命题有了变化的趋势。
这些变化,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申论的考试内容、形式,对于多角度、多侧面地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为国家选拔合格的管理型人才,显得非常必要。
国考历年考情分析与趋势预测
国考历年考情分析与趋势预测国考,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每年都吸引着众多考生的目光。
了解国考的历年考情以及对未来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对于备考的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历年报考人数与竞争比例回顾过去几年,国考的报考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对稳定职业的追求以及公务员职业吸引力的不断增强。
以近几年的数据为例,报考人数从_____万增长到了_____万,竞争比例也随之水涨船高。
造成报考人数增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人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公务员职业。
其次,公务员的福利待遇相对较好,包括稳定的收入、完善的社会保障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
再者,社会对公务员职业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认为这是一份有社会地位且能实现个人价值的工作。
二、考试科目与内容的变化国考的考试科目一般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和申论两大部分。
在行测方面,题型和考点相对稳定,但难度和题量有所调整。
比如,数学运算部分的题目难度有所增加,对考生的逻辑思维和解题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材料更加贴近时事热点,考查考生对当下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申论方面,主题更加多元化和贴近实际。
过去,申论主题多围绕宏观的政策和社会现象,如今则更关注基层治理、民生问题等具体领域,要求考生具备更加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同时,对于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也更加深入。
三、岗位设置与专业需求从岗位设置来看,近年来国考越来越注重基层岗位的招聘。
这一方面是为了充实基层工作力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促进基层的发展。
专业需求方面,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等专业依然是热门需求专业,但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一些新兴专业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也逐渐受到青睐。
四、考试形式与命题趋势在考试形式上,除了传统的纸笔考试,部分岗位也开始尝试采用电子化考试的方式,以提高考试效率和准确性。
十年试题规律
国家公务员考试十年命题规律浅谈公考路上的一年比一年激烈,到2009年时报考人数更是突破百万大关,达到107万人,而在这107万考生中,近一百万的考生选择了自主学习这种备考方式。
即便是选择报辅导班方式的考生,在整个备考过程中也有大量的时间是自主学习。
那么,对于自主学习的考生而言,如何在107万乃至更多的考生中杀出重围、金榜题名呢?简单的说,多研究、多总结、多体会。
研究什么、怎么总结、如何体会,在这一点上,真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的复习就是要从真题中来,到真题中去,也就是从真题中总结考点、方法、技巧、经验,然后再运用到公考中去。
下面我就2000年到2009年的国考,简单谈谈这十年来公考的命题规律及走向趋势。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判断表一:常识判断十年命题趋势分析表表二:法律常识十年命题趋势分析表注:1.本表格“其他”是指法律常识中法理学、法制史等法律领域所涉及个别试题。
2.以上两表格中的数字均代表题量而非分值。
通过对以上两表格的分析,可以大致地归纳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常识判断部分命题规律及其趋势:1.常识判断试题以考察应试者的法律常识为主常识判断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法律、政治、经济、管理、历史、自然、科技等方面,侧重考查应试者的法律知识运用能力。
2.试题灵活,从识记型走向应用型,难度略有提升。
从06年开始,常识判断逐渐摒弃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型考查方式,更加侧重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且出现对多个知识点同时考查的趋势。
试题难度加大一方面体现在考查方式上上升为对知识点理解、运用的考查,另一方面体现在试题本身的难度,比如试题阅读量的加大、运用案例材料的形式来设置题干等,导致试题本身进一步复杂化。
3、常识判断部分涉及某些重点常识领域常识判断尽管涉及面非常之广,给人繁杂的感觉,但仍存在重点与非重点的区分,往年考查过的知识点在之后的考试当中可能会以新的素材得以再现。
常识判断考查的都是作为公务员来讲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然而这些常识也存在主次之分。
申论考试的四大特点
申论考试的四大特点从2006年起,国考大纲开始对申论考试的性质和要求有了明确的提法: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万学金路公务员研究中心赵同勤老师认为,仔细理解这一段话,对于理解申论围绕什么来命题、有着怎样的要求、如何作答都有着十分的意义。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申论的四大特点:一、申论材料的社会性申论命题一定会涉及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也是申论与其他种文体最大的区别。
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关注。
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一般是关系到大多人的利益,与许多人有关,无论从地域上还是时间上,都具有普遍性。
其表现为一般人都知道、听说过,或者关注过、经历过;看似反映的是某一地区的问题,但决不是只有这个地区才有。
如2009年的申论命题,主要是围绕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稳定、粮食稳产这两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来展开的,实际这是党和政府近年一直所要着力解决的热点问题;2008年的申论命题,虽然说的是云南怒江地区的水电开发,但反映的却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是说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
其他年份的申论命题也是这样。
因此,赵同勤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必须在平时多了解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也包括一些社会热点。
地域性强,关注度低的内容一般不会成为申论的命题依据。
政府相关。
申论所给定的材料大多与政府有关。
作为政府机关,其主要职责也就是解决社会上所发生的公共问题。
这就启发广大考生,在关注社会热点时,既要关注它所发生的面是否广泛,更要看是否与政府有关,是否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如果该事件与政府无关,只是涉及到企业或某一个别单位,原则上不会成为命题的给定材料。
此外,从中央国家机关历年的申论试题内容看,申论命题一般也不太可能涉及过多的意识形态问题或特别敏感的政治问题。
2000年到2013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
2000年到2013年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详解2013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卷及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0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
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等活动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2.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的军事路线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3.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
下列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4.下列经济指标与衡量对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赤字率──财政风险B.恩格尔系数──收入分配差距C.基尼系数──居民生活水平D.生产者物价指数──货币供应量5.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A.最低工资保障 B.最低生活保障C.税收 D.社会保险6.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②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③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7.某县开展行政执法大检查:①某食品厂生产腐竹时非法添加硼砂被当场查获,县工商局以证据确凿为由吊销该厂营业执照,不再另行举行听证会;②县矿业公司将含镉的工业废渣倾倒入河,造成河水镉浓度超标,县环保局、县水利局分别决定对其罚款10万元和5万元;③县卫生局接到群众举报某火锅店使用过期牛油,遂派一工作人员前往检查,对牛油进行查封、送检。
国家公务员考试历年申论文章写作题主旨及答题思路
2.对材料的依赖性减少。
以2011年和2002年省部级试卷为例。2011年要求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但通篇七段材料中明显涉及黄河文化的只有最后一段材料。
一、近十年国考申论写作试题一览表
二、历年申论写作试题解析
文章写作题一直是申论考试中的传统题目,是申论考查的关键,不仅分值大、字数多、而且要求考生具备流畅的表达能力。由于公务员考试的逐渐升温、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申论的题型也在悄然发生改变,特别是以文章写作为代表。近十年,申论大作文的命题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3.紧扣社会发展问题。
通过对近十年申论考题的分析总结发现了这样的规律,申论考试一直在围绕如何发展好、建设好社会主义出题,即紧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出题。比如2002年的网络发展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给定材料从正反两方面列举了这些影响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从而揭示出,要正确对待网络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2003年的企业安全生产事故与公共安全问题。2004年的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交通问题。2005年的解决我国农村农民问题的两种思路问题。2006年的我国各级政府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能力建设问题。2007年的土地问题。2008年的人与自热和谐发展的问题。2009年产业升级及粮食安全问题。2010年海洋的开发与保护问题。2011和2012则共涉及到四个主题,分别是: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及黄河精神、农民子弟教育问题、社会道德问题、公共安全问题。
2012年要求结合“给定资料7”中讲述的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并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此之外,在要求上还有一个不同点,即要求“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体会”,这种提问方式打破了2011年以前所有申论考试中“根据材料”的要求,直接告诉考生可以自由发挥和引申,这一变化趋势让很多考生无所适从,相信在接下来的考试里仍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因此考生需转变大以往的备考观念及通用的写作思路,做好相应准备。
申论考试的特点是什么
申论考试的特点是什么申论考试的特点是什么本文简介: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特有的应试文体,申论测试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小范为为大家介绍申论考试的特点是什么。
(一)现实针对性强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特有的应试文体,申论充分反映了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务员不需要进行文学创作,也用不着按一般文章套路洋洋洒洒地去写空话套话,但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因为申论考试的特点是什么本文内容: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特有的应试文体,申论测试具有自身的特点,下面小范为为大家介绍申论考试的特点是什么。
(一)现实针对性强作为公务员录用考试特有的应试文体,申论充分反映了公务员实际工作的需要。
公务员不需要进行文学创作,也用不着按一般文章套路洋洋洒洒地去写空话套话,但必须具备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因为公务员的工作,与各式文字资料的阅读理解、提炼概括、综合分析是分不开的。
为了能恰当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公务员在语言表达上必须做到准确、简明、生动,必须善于透彻、全面、清晰地说理,善于根据需要采用恰当的行文方式,否则就很难成为优秀的公务员。
而“申论”的写作,避开了传统“作文”中那些未必适合于考查公务员潜能的因素,使必须考查的能力得到了突出。
申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一方面增大了应试的难度,但是,另一方面也使得申论的命题具有相对固定的结构和答题方法,因此,考生能通过短时间的突击复习迅速提高成绩。
只要在考前了解熟悉一下申论的命题特点和答题方法,应试时就能“照葫芦画瓢”,取得满意的成绩。
申论的现实针对性强,表现在其着重考核的是应试者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应试者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因此,在应试过程中,考生不应去刻意追求文字的优美华丽,或立意的新奇独特,而应着眼于把问题讲清楚讲明白。
申论的试题,与其说是写作题,不如说是问答题或论述题,只要观点明确,论证有力,即使语言朴实一些,也肯定能得高分的。
(二)考察内容的广泛性作为选拔录用国家公务员的主要途径,录用考试一直侧重于考察应试者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点在申论考试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
2014年国考考试趋势专家预测
2014年国考考试趋势专家预测:申论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预计将于近期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国家公务员考试局不会对外发布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细节与出题方向,考生只有通过考试大纲找寻到国考的出题规律和攻克公考的侧重点。
考试大纲是考生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和拿下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法宝”。
为此,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专家根据以往考试大纲,结合《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备考教材》中历年真题题型题量,对2014年申论部分的考查重点进行如下预测:2013年大纲中对于申论部分表述如下:“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一、试卷分类从2000年至今,经过14年的发展,申论考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考查方式。
而以上定义2012年和2013年一字不差,说明这种状况会继续延续下去。
在两类试卷的不同点上,会继续强调。
报考不同类别的考生注意在复习过程中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二、给定资料来源申论命题对于材料、事件和问题的取舍思路,归纳起来不外有3种:一避热取冷,二热中求冷,三舍冷趋热。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历来是回避热点、选取冷门的,2012年试题对热点的采用较为直接,不少考生在备考时都复习过道德建设、公共安全等主题的资料;为避免这种现象重演,2013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则吸取了教训,在冷门话题中挑选了一个主题,考查文化建设的问题。
申论考查是紧跟国家的政策动向的,而非单纯的社会热点话题。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于热点的关注要抓到其实质。
比如结合今年的转变工作作风是一个点,信息公开也是一个点,公众监督举报制度也是一个点,这些点共同体现的就是政府工作方式的问题。
三、复习建议申论有标准答案!这一点是很多考生想不到的。
很多考生认为申论是纯主观性的考试,只要“按自己的想法”答题就可以了。
2007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点分析
2007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点分析
申论答题技巧:距离2014公务员考试越来越近,大家也在紧张的复习备考阶段。
进行针对性复习的第一步,是对国家公务员常考题型进行综合剖析和深入理解。
为此我们集合众多专家,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对2007年——2013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题型进行了深度分析,以期能够给予广大考生的复习备考以专业的帮助与指导。
我们对2007年——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的考试题材、题型进行全面分析与统计,供考生参考:2007年-2013年中央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题材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经济建设是这一阶段国考题材选择的最大热门,7年内总共出现了4次,尤其是2011年以前,几乎都是围绕经济问题展开命题的。
宏观经济领域更是命题者的偏好所在,如水电开发、耕地保护、产业升级、粮食保护等。
而2011年之后,社会和文化问题频繁出现,特别是文化领域,成为近年来申论考查的重点。
如文化保护、基层文化建设、道德建设等。
2007-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统计表
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自2007年开始采用四题模式并延续至2012年,其中,前三题属于字数要求比较少、分值比较低的题目,第四题为文章论述题。
2013年考试题量改为五道题,把原有的一道大题中的两个小题,拆分成两道大题的形式出现,在整体分数分布上有所调整,作文分值降为35分。
国考申论各年作文
国考申论各年作文
国考申论历年作文整理如下:
1. 2019年:创新与创造是时代的主题
2. 2018年:规划为根本绿色发展为目标
3. 2017年:大数据时代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4. 2016年: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发展
5. 2015年: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保护与传承
6. 2014年:网络时代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
7. 2013年:城市化发展中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8. 2012年:公共危机管理与社会稳定
9. 2011年:全球化与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10. 2010年:城乡差距的存在与解决
以上是国考申论的部分历年作文,文中不包含任何重复的标题文字。
正确引用这些作文题目时,请使用相应的年份加上相关主题来引用。
申论考试的特点
申论考试的特点申论考试特点:1.高度权威性:申论考试是各类考试中的必考科目,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考生的申论成绩直接关系到其考试总成绩和招聘、选拔、评优等重要环节。
2.综合性强:申论考试内容广泛,既包括对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也包括对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3.高度实用性:申论考试关注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要求考生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思辨和逻辑推理:申论考试不仅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更要求考生运用逻辑思维和辨析能力进行独立思考和阐述。
5.时间紧迫:申论考试通常只给考生分配有限的时间来完成,考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准确掌握问题核心,迅速展开思路,并实现深度和广度的平衡。
6.文体多样性:申论考试要求考生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文体和写作风格,如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等,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文体。
7.语言表达要求高:申论考试要求考生有清晰、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丰富的词汇和恰当的句式进行表述和论证。
申论考试特点高度权威性•必考科目•影响考试总成绩、招聘、选拔、评优等环节综合性强•时事热点、社会问题的理解和分析•政策法规、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高度实用性•强调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要求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思辨和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思维和辨析能力•独立思考和阐述时间紧迫•有限时间内准确把握问题核心•平衡深度和广度文体多样性•议论文、说明文、散文等•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文体语言表达要求高•清晰、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力•运用丰富词汇和恰当句式进行表述和论证以上是申论考试的一些特点,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充分认识这些特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准备和训练,以提高申论成绩。
记得充分利用提供的markdown格式将信息整理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申论试卷的作答要求
作答要求就是根据给定材料的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要求应试者进行作答;专家认为作答要求的试题与给定资料之间就有直接的关系,会紧扣资料的特点的内容,作答要求一定要从给定资料中去找答案;申论作答要求的试题类型及其变化2002年以前属于常规性试题形式,即包括三部分内容构成;第一部分:用150字至300字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或主要内容;2000年的申论要求: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2001年的申论要求:有条理地概括这些材料的主要内容,字数不超过200字;2002年的申论要求: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2006年安徽省申论试题第一题:根据上述题材用150至200字概括大意;2007年浙江省申论试题第一题:认真阅读材料内容,用简要文字概述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并点明材料主旨,字数不超过350字;2007年江苏省申论试题第一题:请根据给定资料的内容,以好秘书的名义整理一份供与会者讨论时参考的会议材料;要求:概括准确,条理清楚,篇幅不少于400字;2006年北京应届招考申论试题第一题:根据给定资料撰写一份有关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现状综述;要求:层次分明,概括准确,表达简洁,语言流畅,字数不超过400字;2008年应届招考申论试题第一题:请用200字以内的篇幅概括目前我国行业自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表达准确、语言简练;2006年北京社招申论试题第一题:用不超过250字的篇幅,概述给定资料提供的信息;第二部分:假定某一角色,对材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2000年的申论要求第二部分:以省政府调研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2001年的申论要求第二部分: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个方面谈;要求:意见合理,具体可行;条理清楚,语言简明;字数不超过300字;2002年的申论要求第二部分: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克服资料所反映的种种弊端,提出对策建议;要求:有针对性,有条理,切实可行;字数400左右;山东省2007年申论试题:上面资料提到“网络本身所具有的隐醉性和不确定性,也给网络募捐带来了监管上的难度;”请根据上面给定资料,联系实际,提出保障个人网络募捐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有效途径;山东省2005年申论试题:请仔细阅读材料二,概述解决矿山安全问题的主要措施;2008年北京市应届招考申论试题:试分析造成目前我国行业自律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2007年北京应届招考申论试题:针对给定材料所反映的目前听证会存在的问题,试拟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要求:条理清楚,字数不超过300字;2007年江苏省申论试题:假如你是会议的参加者,你将提出哪些完善社会救助的措施要求:内容不少于5个方面,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篇幅不少于200字;2008年浙江省申论试题:假如你是浙江地方政府的一名公务员,请问评价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第三部分:根据材料的内容自拟题目,进行论述或论证;2000年的申论要求第三部分: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2001年的申论要求第三部分:根据上述材料,自选某一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002年的申论要求第三部分:就所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论证,既可全面论证,也可就某一方面重点论证;要求:自拟标题,字数800左右;山东省2007年申论试题:根据以上所有资科,以“由网上募捐所想到的”为副标题,自拟主标题,从给定资料入手,观点明确,判断恰当,论述集中,语言流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北京市2008年申论试题:“行业自律是非常必要的,但它不能解决商品质量和价格方面的一切问题;”请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写一篇议论文;北京市2007年社招申论试题:根据材料信息,请以“关于北京市城市摊贩管理的思考”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鲜明,分析细致,论述翔实,对策合理,文字控制在800~1200字;2008年江苏省申论试题:结合给定资料,请你从“民族精神与中国创造”的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说理充分,结构完整;篇幅不少于1000字;2008年浙江省申论试题:请以“蓝图”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流畅:2字数控制在1000——1200字;第四部分:原因分析类试题2007年山东省申论试题:根据以上资料里的数据进行归纳性述要,并结合自己所知道的事例说明影响个人捐助的社会因素;2006年山东省申论试题:“是非在心口难开”反映出社会转型期一种精神的缺失,请你就此及其因由进行评述,字数不超过400字;2004年山东省申论试题:分析为什么假冒伪劣产品危害社会屡禁不止,请以“别再摁下葫芦起来瓢”为题写一篇评论文章;2008年北京市应届申论试题:试分析造成目前我国行业自律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建议;要求:分析合理,条理清晰,字数不超过300字;2007年北京市社招申论试题:上述材料涉及到我们过去城市摊贩管理中的一些错误做法,请分析其主要原因;要求条理清晰,分析合理,字数控制在300字内;2006年北京市社招申论试题:根据给定资料相关信息,试对给定资料中划线部分所列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要求:表述准确,文字简明,字数不超过150字;2006年应届招考申论试题:假定你是北京市政府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根据给定资料分析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的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供领导参考;第五部分、解释概念类试题2007年山东省申论试题:网络己经成为一个新的慈善平台,网上募捐渐成为一种公益文化;根据以上资料,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解析“慈善”与“公益”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第六部分、撰写报告、讲话稿等公文类试题2005年山东省申论试题:假如你是到现场采访的记者,请你根据采访情况,撰写一份“关于黔江特大交通事故的报告”,报于市委、市政府;要求字数在800字左右;2007年江苏申论试题:请参考给定资料,结合自己的感想,自拟题目,写一篇演讲稿要求:观点明晰,说理明白,情感丰富,有鼓动性,篇幅不少于1000字;此外,还包括以下几种题型:词语概括连接类试题;2006年申论试题:根据给定资料11-20,标注出7个关键词,并从中找出3个,做相关背景链接,字数不超过300字;排列顺序逻辑类试题;2006年申论试题:阅读给定资料1-10,请按照逻辑程序和方法将其资料排序,并编写出不超过200字的摘要;情景类试题:2005年申论试题:指出银行在保护消费者利益方面应尽的职责;如果让你担任裁决“柜员机事件”的审理人员;你将从哪几个方面维护“李先生”的利益;。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带来的思考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带来的思考摘要:最近十来年国家政策有了许多转变,回顾申论命题历史,考试话题总是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
某种程度上,它是国家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本文首先从省部级申论试卷分析和地市级申论试卷分析两个方面分析了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其次,深入地探讨了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几大亮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亮点1.前言2012年11月25日16:30申论考试结束,也预示着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科目落下帷幕。
2013年度“国考”招录人数为20839人,招考职位达12901个,共有138.3万人通过审核。
报考人数和招录人数均达到了历史新高。
最近十来年国家政策有了许多转变,回顾申论命题历史,考试话题总是与国家政策紧密联系在一起。
某种程度上,它是国家政策走向的风向标。
2.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分析2.1省部级申论试卷分析研读今年国考的省部级的申论题目,省级主题为保护物质文化遗产,保留文化多样性,大体上题量没有太大的变化,维持在五道题目,但是在题型、提问方式以及分值设定上有一些细微的变化:(1)题型设置做出调整,加大了对公文写作的考察,一般来说,每年都考察一道公文写作题目,今年国考出现了两道,这也预示着国家对于公职人员,尤其是省部级的公职人员的基本功上要求有所偏重,这也是基于整个大环境之下对公务员提出的要求,同时将以往经常考察的直接对策题撤换掉。
(2)提问方式有所变化,例如第二题“概括得到的启示”是将概括题以及启示题融合在一起进行考核。
只要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基本功扎实,做起来没有任何的困难。
(3)分值设定进行微调,将大作文连续几年稳定的40分减少到35分。
在申论的写作中,也出现了对于解决问题能力的具体要求,在写作的第二个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切忌空谈对策”。
这也是历年来国考申论中首次出现,明确告诉了我们要结合实际,不要很空洞地提对策。
申论考试四大特点
申论考试四大特点从2006年起,国考大纲开始对申论考试的性质和要求有了明确的提法: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报考者能够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内容,全面分析问题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并能在把握材料主旨和精神的基础上,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思路或解决方案,准确流畅地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
仔细理解这一段话,对于理解申论围绕什么来命题、有着怎样的要求、如何作答都有着十分的意义。
具体而言,可以概括为申论的四大特点:一、申论材料的社会性申论命题一定会涉及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这也是申论与其他种文体最大的区别。
具体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普遍关注。
材料所涉及的内容一般是关系到大多人的利益,与许多人有关,无论从地域上还是时间上,都具有普遍性。
其表现为一般人都知道、听说过,或者关注过、经历过;看似反映的是某一地区的问题,但决不是只有这个地区才有。
如2009年的申论命题,主要是围绕生产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稳定、粮食稳产这两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来展开的,实际这是党和政府近年一直所要着力解决的热点问题;2008年的申论命题,虽然说的是云南怒江地区的水电开发,但反映的却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问题,从根本上而言是说如何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问题。
其他年份的申论命题也是这样。
必须在平时多了解社会上所发生的一些公共事件,也包括一些社会热点。
地域性强,关注度低的内容一般不会成为申论的命题依据。
政府相关。
申论所给定的材料大多与政府有关。
作为政府机关,其主要职责也就是解决社会上所发生的公共问题。
这就启发广大考生,在关注社会热点时,既要关注它所发生的面是否广泛,更要看是否与政府有关,是否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如果该事件与政府无关,只是涉及到企业或某一个别单位,原则上不会成为命题的给定材料。
此外,从中央国家机关历年的申论试题内容看,申论命题一般也不太可能涉及过多的意识形态问题或特别敏感的政治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2013年国考申论命题特点及趋势
华图教育赵岳峰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复习已经开始,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莫过于历年国考申论的命题特点、趋向以及复习重点。
抓住命题趋势,就抓住了复习的方向;了解考试重点,才能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此华图教育为考生梳理了2000~2013年国考真题特点供大家参考,以帮助考生了解国考历年申论发展情况和命题趋势。
一、命题特点
(一)申论主题
根据国家公务员申论试卷的改革情况,可以将国考演变进程分为两个阶段。
2000~2009年采用统一试卷的形式,而从2010年起,国考试卷进行了全面改革,将省部级与地市级分开命题,试卷的主题亦有所不同。
国考申论题材从选择范围来看主要包括五大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但是从历年真题来看,又有明显的侧重点。
2000---2009年国家公务员申论试题题材、主题、归属领域一览表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阶段的国考主题更偏重于经济领域,尤其是2003~2009
年几乎都围绕经济问题而命题。
宏观经济领域更是命题者的偏好所在,如“三农”问题、耕地保护等。
2010---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题材、主题、归属领域一览表
2013 省级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继承与保护社会+文化市级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与保护社会+文化从上表中我们能够看到,从2010年以来国考申论的主题不再偏向经济,而是将视角更多地关注于社会、生态与文化建设领域,关注于如何实现经济与其他方面协调发展。
另外,2010年以后省级与市级采用了两套试卷,其试卷主题也存在差异。
总体来看,省级的主题选择趋于宏观,而市级相对而言更偏重于考查具体问题。
此外,近几年申论主题越加关注于精神文明领域,文化建设亦是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侧重点之一。
据此,我们也许可以洞察到国考主题选择的方向与趋势:申论主题的材料通常由某一或某些事件入手,而后从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进行论述和挖掘,以小处而观大局。
这些事件的社会影响必须是比较广泛的,因为国考申论所考的主题视角较为广阔,所反映的问题必须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并对当前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具有很强的深度性和持久的影响力。
过于敏感具体、低层次、只涉及一时一地的问题以及无关全局和长远的观点和事实,都不会成为国考申论命题的选择。
华图教育建议考生的关注点要尽量宏观些、全局些,以便对可能的申论主题有所了解,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加强发散思维的训练,才能沉稳应对千变万化的申论主题。
(二)给定材料
1.来源广泛
一般来讲申论的给定材料主要来源于权威性报刊杂志、各大主流媒体网站的新闻报道、专家的著作以及政府重要文件报告等等。
了解了这些,考生在备考时应根据材料来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浏览权威性、政治性较强报刊和网站,如《人民日报》、《南风窗》、人民网、
新华网等,通过阅读和思考不仅能够了解更多的时政热点,更重要的是培养提升自己对现象与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2.形式多样
随着国考的不断改革发展,申论材料也表现出形式的多样性。
根据材料的性质和表现特点,可以把几种常见的材料归结为政策文件型、理论分析型、事件阐述型、采访记录型、数据列举型和图表解释型六种。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懂得区分这些材料类型,学会从不同的材料类型中挖掘对作答最有帮助的内容。
3.内容综合
给定材料可分为国内材料和国外材料、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
国考申论考试涉及的主要是国内问题,有关国外内容的材料一般是为起到提供经验或教训的作用而出现的。
就所占比重来说,国内材料占主要地位,但是国外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的交叉互补也是申论给定材料的一大特点。
事实材料提供具体事件的详细阐述,而理论材料针对事实材料给予观点高度的提升,从而为理解材料主题、政策角度提供帮助。
从近两年的真题情况来看,试卷中事实材料占据了大部分的篇幅,理论分析相对较少,更需要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加工,侧面加重考查了考生对问题实质的分析理解能力。
(三)题目类型
国考的申论要求并没有脱出申论考试的一贯题型,还是以归纳概括类试题、综合分析类试题、贯彻执行类试题、提出对策类试题、文章写作类试题为主。
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围绕这五大题型进行训练,将其放于同等地位,切不可有所“偏科”,越是自己把握不准的题型,越要加强训练,这样才能保证复习的全面性,从而在真正的考试中发挥自如,脱颖而出。
二、命题趋势
(一)题目形式不断创新
国考年年有变化,其中题目的创新算作一大可观之处。
近三年接连出现了编者按、观点反驳题、宣传手册、启示型分析和词句阐释等新颖的题目形式。
新题型极易成为每年考后的焦点讨论话题,然而虽然每年题型都有变化,推陈出新之作不断出现,但万变不离其宗,从中发掘总结出答题的必备原则才是王道。
1.抓准题型本质是关键。
题型的创新是有限度的,题型的内涵不会跳出归纳概括、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应用文写作以及文章论述五大类型题的范围。
新题型往往是一种类型题在
形式上的变化,其实质是不变的。
“编者按”即为应用文写作题,“观点反驳题”即是评论型分析题等等。
只要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将之归于根本,就不难梳理答题思路,组织答案了。
2.锁住给定材料是根基。
给定材料是客观存在的,每道题目都要基于给定材料的内容而设置。
无论题型如何变化,都少不了对给定材料范围的限制,答案也是或明或暗地体现在材料当中。
因此,考生对此要明确——答案并非毫无凭借。
(二)紧跟大政方针、社会热点
在重要政策的大背景下,申论命题通常选取某一角度或某一方面的问题,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
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在备考时有必要多对社会热点知识进行了解和储备,这将有利于考生在考场上提高阅读和作答的效率和水平。
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祝您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