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1
2018年最新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精品)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学习方法:引导、讲述法、讲练结合、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探究、练习法学习过程【自主学习】(A级)一、“两弹”的成功研制1、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1)时间(2)地位:我国是继之后的第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3)我国拥有原子弹的目的是(1964年10月16日)(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五)(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2、1967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爆炸了3、我国核武器成就:(1)1964年6月,(2)1966年10月,(3)1980年5月,4、“两弹”指的是,5、我国拥有“两弹”的历史意义(“两弹”最初指原子弹、氢弹。
后来“两弹”中的原子弹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为导弹)(“两弹”的成功研制,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二、航天技术1、我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标志着(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航天科技大国)2、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是,研制成功的时间是,首位航天员是(“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3、我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历史意义(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这是我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三、杂交水稻和医疗技术1、“杂交水稻之父”是,他培育出的水稻良种名称是(袁隆平)(籼型杂交水稻)2、袁隆平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原因是(杂交水稻技术为我国增产粮食近3亿吨,并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作出了贡献,而且他新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经小面积试验,获得亩产1100多千克的世界最高产量,被国内外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医疗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有(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四、“863”计划和计算内网络技术的应用1、“863”计划指出的背景是,“863”计划涉及的领域是(1986年3月,王大珩等四位老科学家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设)(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和新材料等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科持的重点)2、“863”计划实施的意义是(“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3、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学习和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我国先后启动了“政府上网工程”、“企业上网工程”、“家庭上网工程”)【合作探究】1、中国现在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钱去发展高新科技的研究?2、你对互联网了解多少?请举例说明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3、863计划当时得到哪位领导人批示?涉及我国哪8大领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我国哪位领导人提出的?【重、难点解析】1.如何认识中国的“两弹一星”?“两弹”是指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6月,我国第一颗导弹试验成功;“一星”指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顺利上天。
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课件川教版八年级下)
北京百万家庭上网工程 信息技术教育走进中小学校园
议一议: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健康上网,有利于增强 自己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 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但同时,网络的不健 康现象也会给网民特别是青少年网民带来危害。 如上网浏览不良信息,超时无节制上网,有的因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上当受骗……。
医学成就
1963年中国医生在上海开创了 断肢再植临床手术的成功先例, 陈中伟:世界断肢再植之父 并在这一领域保持领先
四、“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 阅读下列两段材料,结合课本P115思考: 用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各国把抢占科学前 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20世 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星球大战”计划,西欧提出 “尢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2000年科学技术 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 策”。 材料二:863计划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 成果,缩小了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到2001年,863计 划在民用高技术领域共资助项目5200余个,共累计创造新 增产值560多亿元,产生间接经济效益达2000多亿元。
核能开发
核电站一览 浙江秦山、深圳大亚湾、岭澳核电站(已建)、岭06年开 工)、台山核电站(2010年开工)
返回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航天技术的成就:
第一、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掌握回收技术。 第二、运载火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第三、载人航天工程突破性进展。
你知道吗?
2000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 术奖,奖金500万元人民币。你知道已经有 哪几位科学家获此殊荣吗?
从200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开始, 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 王永志、刘东升、叶笃正、吴孟超先后 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八年级历史教案《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八年级历史教案《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掌握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技术等重要的科技成就;(3)学会分析历史现象,提出历史问题,提高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历史意义;(2)运用比较法,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区别与联系;(3)学会通过图片、资料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地了解科技革命的发展历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2)感受科技创新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3)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区别与联系;(2)如何理解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科技发展历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科技革命知识;(2)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第三次科技革命?”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其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区别与联系;(2)分享成果: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互动。
4. 课堂讲解:(1)讲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成就,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2)分析第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
5. 课后作业:(1)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科技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布置相关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课后练习第一篇
2019年精选川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课后练习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八六三计划”的全称是( )A、《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纲要》B、“两弹一星”计划C、《义务教育法》D、“科教兴国”战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他为了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
”“他”是( )A、邓稼先B、雷锋C、焦裕禄D、袁隆平【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中国粮食生产年增长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1979—1984年间的4.9%。
粮食生产年增长率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民公社化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③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提高④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A、①②B、②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中国古代有“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
下列哪项技术使以上说法真正成为现实( )A、信息技术B、激光技术C、自动化技术D、新材料技术【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64年的秋天,中国,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与核讹诈。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成功发射了第一枚近程导弹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历史人物被誉为( )A、“当代的焦裕禄”B、“两弹元勋”C、“县委书记的好榜样”D、“杂交水稻之父”【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20世纪末,人类进入了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上网人数每年正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
上网群体主要是( )A、儿童B、青少年C、成年人D、老年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他”某种意义上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发明甚至被当作中国继四大发明后的第五大发明。
他和他的发明是( )A、王大衍和“863计划”B、邓稼先和原子弹C、钱学森和原子弹D、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图是某同学制作了一幅学习卡片,请你给此卡片加上一个合适的标题,标题应该是( )A、中国走向社会主义之路B、艰难曲折的经济建设之路C、筑起共和国钢铁长城D、外交工作的新进展【答案】:【解析】:第10题【填空题】人物与内容邓稼先______被火吞噬邱少云______两弹元勋王进喜______上甘岭战役黄继光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______大庆石油工人【答案】:【解析】:第11题【填空题】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领域硕果累累: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______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八年级下册:6.1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学案川教版(优质公开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点击新目标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标志性成果,了解863计划;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3、通过收集本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团结协作的能力;通过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4、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和强烈爱国的情感,增强学生为建设祖国的决心和信心,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链接旧知识1、齐读16课知识建构2、填一填:被誉为两弹元勋的人是,被誉为铁人的人是。
3、列举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的三大成就。
课前小热身1、预习课文,勾画重点内容,并完成知识建构。
2、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课堂进行时1、导入新课:同学们还记得二战后期给日本毁灭性打击的事件是什么吗?哪个同学能给我们讲讲相关故事吗?2、在预习基础上完成下列表格:3、重难点问题探究:(1))我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要研究原子弹?(2)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是邓小平,二是袁隆平。
你能说说这是为什么吗?他们为什么如此爱戴两平呢?4、小组合作探究:(1)1945年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使日本国民和经济遭受灭顶之灾;今天日本地震使其核电站遭破坏,造成核辐射,威胁了众多人的生命安全…….这说明核是威力巨大、杀伤力极强的武器。
可我们都在想法研制和掌握。
它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利弊?如何才能兴利除弊?(2))同学们平时喜欢上哪些网站?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网络有哪些不良影响?作为中学生应怎样防止和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3)你知道863计划吗?它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你能就其中一个方面说说你的看法或感想吗?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归纳我国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并在组内抽答,老师抽查。
课堂大练兵完成指导丛书上1—4题和材料解析题课后谈收获我记住了我想到了。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六学习主题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学设计4 川教版
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
2、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涉及的领域。
3、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课前分组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查找资料、团结协作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史料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团结协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取得的累累硕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创业历程中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优秀品质。
2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学生基本上都拥有自主查阅和探究历史知识的条件,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但大多数学生不重视历史学科的深入学习,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待进一步引导和加强。
另外,他们对“两弹一星”、‘神州’系列飞船、籼型杂交水稻等尖端科学技术往往只有模糊而肤浅的认识,也对老一辈科学家默默无闻、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够理解。
3重点难点一、重点:我国原子弹的研制、神舟5号飞天及杂交水稻的实验成功及“863”计划的实施。
二、难点:我国研制原子弹等核武器的原因;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新中国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视频播放播放视频动画片段《嫦娥3号探测器登月》活动2【活动】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建国以来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主要成就。
2、分析史料,合作学习解决历史问题。
3、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
活动3【活动】第一站:拾取科技明珠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本,找出新中国取得的含“第一或首次”的科技成就。
八年级历史教案《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2.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2. 航天事业的发展。
3. 高速铁路、核能等领域的突破。
三、教学难点:1. 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背后的原因。
2. 科学技术成果对国家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2. 案例分析法,以我国“两弹一星”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兴趣。
2. 教学内容:(1)讲述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2)分析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3)介绍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如人造卫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
(4)阐述高速铁路、核能等领域的突破,展示我国科学技术的雄厚实力。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认识和看法。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在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方面的表现。
八、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科学技术博物馆,深入了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九、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历史》相关章节。
2. 多媒体课件。
3. 图片和视频素材。
4. 案例分析资料。
十、教学进度:本节课计划用1课时完成,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
八下 历史 第17课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乘克莱夫兰总统号(President Cleveland)轮船回国
中国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1964年6月29日)
导弹核武器首次试验成功(1966年10月27日)
洲际导弹试验成功(1980年5月18日)
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 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
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
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航天技术
读读找找想想:
1、归纳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和第一艘载人 航天飞船实验成功的时间?
3、说说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有 什么重大意义?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第一、自行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 掌握回收技术。 第二、运载火箭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箭多星)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当代神农” “米神”
原子弹让中国人不再受恐吓! 袁隆平使中国人不再挨饿! 吃饭靠“两平” 一靠邓小平(责任制) 二靠袁隆平(杂交水稻) 国际上甚至把杂交稻当 作中国继四大发明之后的第 五大发明,赞誉为“第二次 绿色革命”。
袁隆平获得国际农业最高奖——世界粮食奖
“863”计划 四位科学家给党中央的信和邓小平的批 示时间均在1986年3月而得名
国家图书馆大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胜利油田的石油勘探数据分析系统
中国银行大型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中学生在电子教室上课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不 沉 溺 虚 拟 时 空
要 有 益 身 心 健 康
不 破 坏 网 络 秩 序
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案
《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以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在世界领先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涉及的领域。
(2)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让学生讨论网络技术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培养学生辨证分析问题的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片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通过历史图片资料和播放视频资料,创设历史情景,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通过阅读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概括和比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建国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先或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突出事迹,进一步增强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决心和信念。
【教学重点】1.我国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及农业科学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成就。
2.“863”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教学难点】1.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方法】本课时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讨论法、阅读指导法等。
学习方法有:学生分组探究法、自主探究法等。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我国航天技术的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科技领域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摘取了一颗又一颗科学技术的明珠,它是怎样创造的呢?对我国有什么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解开这个神秘的面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
2.讲授新课:本课共学习四个篇章:两弹研制世界瞩目航天技术跻身世界杂交水稻震惊世人高新计划缩短差距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发展国防实力,我国的国防科研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连续取得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在科技方面有哪些成就呢?让我们进入第一篇章。
第一篇章:两弹研制震惊世人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使用原子弹?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的使用是什么时候?生:美国最早使用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
建国以来,我国在国防、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成果。
当蘑菇云在西北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赤道上空传来清晰的电视信号的时候,当“神州五号”遨游太空后成功着落的时候,我们都为之骄傲和自豪。
(板书课题)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知道我国在核科学技术、航天技术、农业科学、医疗技术方面的成果;了解“863”计划提出的背景及涉及的领域,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一、两弹的成功研制
(师问)世界上哪个国家最早使用原子弹?原子弹第一次在军事上的使用是什么时候?作为爱好和平的中国,为什么要研制和掌握核武器?
(生答)美国最早使用原子弹,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造成了几十万人的伤亡。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大国多次威胁,要对新中国事业原子弹,进行核讹诈,为了打破西方核垄断和核讹诈。
同时引用毛泽东“中国要是没有原子弹这个东西,人家就要欺负我们”所以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
(师导)请同学们阅读,两弹的成功研制一目,回答问题:
1、我国原子弹、氢弹实验爆炸成功的时间?
2、导弹的实验经过?
3、我国能够研制掌握核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的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回答教师作适当补充)①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进行了第一次核实验,成功爆炸了相当与两万吨TNT炸药的原子弹,这一天,是经历过哪个年月的亿万中国人难以忘怀的一天,同日,我国政府发表声明: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打破核讹诈,中国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仅两年以后,1967年6月17日,我国在西部地区成功的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②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飞行实验成功,1966年10月我国在本土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实验,1980年5月我国第一枚洲际导弹从西北实验基地升空,半小时后,准确的落在太平洋预定海域,实验圆满成功。
③我国成为世界上能够掌握核武器的五个国家之一,对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维护世界和平起着重要作用。
引用——(邓小平曾经深刻指出:“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教师过渡)导弹核武器的研制推动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航天技术
(师导)请同学阅读航天技术一目,同时观看图片,思考问题:
1、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有哪些?
2、它的发展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作答)①第一,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火箭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
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之后还掌握了回收卫星的技术。
第二,我国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长征型系列运载火箭技术指标先进,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掌握了“一箭多星”的国家。
第三,我国的航天实验飞船完成空间飞行实验成功着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②航天事业的发展对社会主义的意义:通信实验卫星(传输电视、电话)、气象卫星提高气象预报水平。
(教师过渡)我们不能忘记航天英雄杨利伟自主出舱,向我们挥手的情景,我们更没有忘记袁隆平在田间观察水稻生长的画面。
三、杂交水稻技术和医疗技术
(教师引导)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1、谁最先掌握杂交水稻技术,产量经历了哪两个阶段?
2、我国在医学领域取得世界先进水平的成就有那些?
(学生结合教材作答)①1973年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亩产八百多千克;袁隆平新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到1100多千克,他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②医学领域的成就:针刺麻醉、断肢再植、大面积烧伤治疗、切除大肿瘤等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教师过渡)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1986年王大珩等四位科学家上书中共中央,提出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加快发展高科技的建议,邓小平上迅速作出了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
”
这就是“863”计划。
四、“863”计划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教师引导)请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863”计划提出的背景?
2、“863”计划涉及的领域?
3、“863”计划实施的意义?
(学生结合教材作答教师补充)①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为中心的技术革命浪潮有力的冲击着全球,它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深刻变革,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国与国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竞争的主要手段。
②涉及领域:生物工程、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海洋技术、新材料等领域作为重点。
③“863”计划的实施,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缩短了我国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师过渡)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顺应世界信息化的潮流,大力发展信息技术。
(教师引导)学生读教材思考,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学生结合教材作答)第一,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二,信息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现代化。
(师生互动)同学们上网的目的是什么?以自身的体会和周边的
事物为例说说上网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如何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防止和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
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展开辩论,教师要宏观调控,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以《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作为准则。
(师示小黑板)《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本课小结:
中国的现代科学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其原因是: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
第二,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第三,是与优秀的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