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设计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以动物命名色彩:象牙百、蛋黄、孔雀绿等 2、 系统化命名法 以色相加修饰语的基础上,再加上明度和纯度的修饰语。如:极暗黄味色、深绿调黄 等。 六、 色的错觉与幻觉 1、 视觉残像 包括正后像与负后像 2、 同时对比 规律:A、亮色与暗色相邻,亮者更亮,暗者更暗 B、不同色相邻,都倾向于将对方推向自己的补色。 C、补色相邻时,由于对比作用强烈,各自都增添了补色光,色彩的鲜明度也同时增 加。 D、同时对比效果,随着纯度的增加而增加,相邻交界处最明显。 E、同时对比作用只有在色彩相邻时才能产生,其中以一色包围另一色时效果最为醒 目。 强化的方法:a、提高对比色彩的浓度,强化纯度对比作用。 b、使对比之色建立补色关系,强化色相对比作用。 c、扩大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抑制的方法:a、改变纯度,提高明度,缓和纯度对比作用。 b、破坏互补关系,避免补色强烈对比。 c、采用间隔、渐变的方法,缓冲色彩对比作用。 d、缩小面积对比关系,强化面积对比作用。 色彩的膨胀与收缩感 与色相的波长、明度有关 色彩的前进与后退感 与波长、色彩对比的知觉度有关 色彩的易见度 明度对比:强→易见度高→有前进感 弱→易见度低→有后退感 纯度对比:强→易见度高→有前进感 弱→易见度低→有后退感 色相对比:强→易见度高→有前进感 弱→易见度低→有后退感 色彩同化 当某一色被包围时,其本色相、明度方面与包围色非常接近或对比颜色十分悬殊,被 包围色会被包围色吃掉,称为色彩同化。 更多精彩内容见:http://www.balang88.cn/
一、 色彩的物理性质 1、 光与色 A、 概念:实际上是不同波长的光刺激人的眼睛的视觉反映。光是发生色彩 感觉的 刺激物,色彩是视觉器官的结果。 B、 色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波长和振幅决定。光波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 别。振 幅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 2、 物体色 A、 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以后,会产生吸收、反射、透射等现象。透明物体的 颜色是 由它所透过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光的物体,它的颜色取决于对 波长不同的各种色光的 反射和吸收的情况。 B、 物体表面色的饱和度(纯度)取决于选择性吸收的光量和表面反射的பைடு நூலகம் 量,它 实际与物体表面的性质有关。 3、 光源的演色性 二、 色的分类 1、 无彩色系 指黑色、白色和由黑白色调和形成各种深浅不同的灰色。 2、 有彩色系 红、橙、黄、绿、蓝、紫等色彩。 三、 色彩的基本特性 1、 色相 确切地表示某种颜色色别的名称。 2、 纯度(彩度、饱和度) 色彩的纯净程度,表示颜色中含有色部分的比例。 3、 明度 色彩的明亮程度(两种情况): A、 同一色相的不同明度。同一色掺入不同颜色或黑色时会使明度降低。 B、 各种颜色的不同明度。黄色明度最高,蓝紫色最低,红色为中间明度。 四、 色的混合 1、 三原色 这三种色中的任意一色都不能由另外两种原色混合产生,而其它色可由这三 色按一 定的比例混合出来。颜料的三原色是:红(品红)、黄(柠檬黄)、 青(湖兰)。 2、 混色理论 间色:两种不同的原色相混 复色:间色与原色相混或间色与间色相混 对比色:红与蓝为对比色 互补色:红与绿为互补色 协调色:红与桔为协调色 3、 色立体 借助于三维空间的模式表示色相、明度、纯度关系的一种表色方法。 说明:A、赤道部分表示纯色相环 B、南北两级连接中心轴表示明度 C、南极为黑,北极为白,中心为灰 南半球为深色系,北半球为浅色系 球表面为青色系,球心到球表面之间为含灰色系 D、球表面一点到中心轴垂直线上为纯度系列 E、与中心轴相垂直的圆直径两端表示补色关系 五、 色的命名 1、 自然色名法 A、 自然景色命名色彩:湖兰、海蓝、翠绿等 B、 以金属矿物命名色彩:古铜色、铁灰、宝石蓝等 C、 以植物命名色彩:草绿、茶绿、桔红色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