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t0101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的培训讲义

组织行为学的培训讲义

2021/3/5
Songcy
36
知觉情境因素
不同的时间、地点会导致人的知觉注 意力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知觉的全面 性。
2021/3/5
Songcy
37
3、归因和归因偏差
2021/3/5
Songcy
38
什么是归因?
定义: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 析,推论其原因的过程。
归因类型
– 外部归因: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外界环境 或刺激物。
Songcy
26
个体行为与绩效模式
2021/3/5
Songcy
27
(二)知觉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021/3/5
Songcy
28
1、知觉概述
知觉的定义和类型
定义
– 个体对外在事物进行认识和评价的过程。
类型:
– 自然知觉:对物的知觉。 – 社会知觉:对社会对象(人、事、物)的知
觉。
2021/3/5
2
第一讲 导论
2021/3/5
Songcy
3
一、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2021/3/5
Songcy
4
1、组织行为学的定义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研究管理中人的因素 的学科。
组织行为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80年代传入我国。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是管理从传统的“物 本论”走向现代的“人本论”的标志。
2021/3/5
15
(二)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假设(P14-15)
个体差异 完整的人 行为有因 渴望尊严 共同利益
假设
行为有因 个体差异 完整的人 渴望尊严 共同利益
2021/3/5
Songcy
16
1、个体差异假设

罗宾斯_组织行为学(第十版)_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罗宾斯_组织行为学(第十版)_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第1章什么是组织行为学1.l 复习笔记一、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通过别人来完成工作,他们做出决策、分配资源、指导别人的活动从而实现工作目标。

1. 管理者的职能20世纪初,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提出,所有的管理者都发挥五种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今天这些职能简化为四种: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1)计划计划活动就是要设定或明确组织的目标,制定实现组织目标的途径或方案。

(2)组织为了实现计划活动所预定的目标,实施计划活动制定的行动方案。

(3)领导管理者就运用各种适当的方法,去影响组织的成员,努力营造起一种使组织中的成员能够全心全意、士气高昂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的氛围,以便使管理的领导职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4)控制为了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组织的管理者从头到尾地对组织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或预见问题后就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以保证组织活动按计划进行。

2. 管理者的角色20世纪60年代末,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生亨利·明茨伯格对5位高层经理进行了一项精心研究,明茨伯格得出结论:管理者扮演着10种不同的但又互相关联的角色。

这10种角色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传递者角色以及决策角色。

(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人际关系角色指所有的管理者都要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角色。

(2)信息传递方面的角色信息角色是指所有的管理者在某种程度上,都从外部的组织或机构接受和收集信息。

(3)决策制定方面的角色在决策角色中,管理者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

亨利·明茨伯格界定的10种管理角色如表1.1所示。

3. 管理者的技能罗伯特·卡茨(Robert Katz)提出了三种基本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指为了完成或理解一个组织的特定工作所必需的技能,也就是业务方面的技能。

(2)人际技能人际技能,指与组织单位中上下左右的人打交道的能力。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七章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七章

马工程教材《组织行为学》课件第七章本章主要介绍组织行为学的相关背景和重要性,并引入本章的主题和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们将探讨本章中的核心问题。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个体和团体在组织___和互动的学科。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原则和理论对于管理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相关内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员工行为、组织文化、领导力和团队协作等关键因素,为有效管理和提升组织绩效提供支持。

本章的目标是在学生中引起对组织行为学的兴趣,并传授相关的理论和概念。

我们将探索员工动机、团队效能、领导风格等主题,并提供实际案例和讨论,以帮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

让我们开始探索组织行为学中引人入胜的世界吧!本章主要介绍组织文化的概念、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

同时,还讨论了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及其特点,并提供了塑造和维持组织文化的方法。

此外,还探讨了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共享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和符号系统的总和。

它是一个组织的核心特征,能够塑造员工的行为和决策,并对组织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

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和绩效具有显著影响。

一种健康的组织文化能够促进员工积极参与、合作和创新,提高组织绩效。

不同类型的组织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如自由主义文化强调自由和个人创新,而保守主义文化则更注重规范和稳定。

塑造和维持组织文化需要领导者的积极参与和示范作用。

领导者应该根据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来塑造和展示文化,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惯例来支持和保持文化。

组织文化与员工行为和满意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同程度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从而影响工作表现和满意度。

因此,组织应该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并与员工共同塑造和维护。

通过深入了解组织文化的概念、定义和重要性,以及探讨组织文化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本章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中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表现。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义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讲义

第二章个体行为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个体行为规律,从需要与动机、气质、情绪、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掌握个体差异及管理,了解五种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个体行为规律2.个体差异及管理难点:1.个体行为的几种解释2.有关情绪的理论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多媒体展示学时安排:4学时教学内容:一、首先利用案例引入认识研究组织成员个体行为的重要性。

案例:用人的艺术某家电子计算机集团公司,几年前,通过公开招聘,招收了两名刚刚从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张某和李某,人事经理决定让他们从事计算机的推销工作。

从工作申报表和面试等人事资料看,张某和李某虽然都想从事这项推销工作,但他们之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差异来。

张某很显然是外倾性格,热情、开朗、善交际、积极主动;而李某则表现出内倾性格,爱思考,不愿与人说话,喜欢独处。

一年后,张某看起来很快适应了销售工作,得心应手,成绩出色,工作局面已经打开,不久将提升为部门经理。

李某虽然也能完成交给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此后不久,李某就找人事经理谈话,说他不想干了,准备辞职。

人事经理让他说出理由,李某也说不出个原因来,其中有一点,人事经理已经悟出来,那就是李某对销售工作已经不感兴趣了。

私下里,人事经理了解到,李某有很强的钻研精神,很善于搞些发明创造。

据说,他在中学时代,还获得过少年科技发明奖,这种创造意识他一直保持着。

这样,人事经理与总经理商谈之后,把李某单独请到家里,吃完饭后与他谈了一次,最后决定调李某到研究开发部。

在李某调动到调研开发部的那年年底,他的两项发明已为公司创收了十几万元。

由案例引发的同学们的思考:1、为什么张某能适应销售性工作,而李某则不能适应?这如何解释?2、假如你是管理者,你如何解决李某辞职的问题?3、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4、你如何评价该公司的人事经理?二、简单介绍一下个体行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个体的行为存在着共性与特殊性两个方面。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与组织行为学知识巩固一、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组织行为和组织行为学?答:组织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首先,组织有明确的目标;其次,组织要实现自己的目标,必须要拥有相应的资源;最后,组织有特定的结构。

组织行为是指在一定组织环境中,全体组织成员工作时表现出来的所有行为的总和。

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心理活动是行为的内在表现,行为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组织行为学将两者结合起来作为统一体进行研究。

因此,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一定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和组织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答:观察法、谈话法、实验法、问卷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等。

二、不定项选择题1.B2.BC3.A4. C5. C6. C三、应用练习题1.阅读管理学相关内容,谈谈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学的差异。

答:组织行为学是一门以组织中的个体、群体及组织自身的行为及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学科。

其旨在帮助管理者更好地预测、理解、引导和控制组织成员的行为,从而成就高绩效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对象,管理是组织运营的目标。

组织行为学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属于管理学的一门重要学科。

2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对你所感兴趣的相关内容做一次研究。

答:略案例讨论:IDEO让互助文化深入人心对领导者来说,没有什么比倡导组织中的互助行为更重要的了。

员工在工作中互助是优秀企业的一道常见风景。

如果不考虑员工自觉性,即组织行为学者所说的组织公民行为,公司希望高效运转,就需要将所有任务完美分配,中间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任务在执行中不能随意更改,而且所有任务必须同步,不能在进度上有半分差池。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组织行为学(第二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

第二节 组织行为学的产生和发展
20
六、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近些年来,随着心理科学中出现的积极心理学运动的 发展,人们对积极心理品质逐渐关注,组织行为学家也意识 到有必要将这一思潮和取向引入到组织行为研究中。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另外,从形式上看,研究者也开始采用神经科学研究范 式研究组织行为学。
19
六、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新趋势
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还出现了一些其他新的动向。如 人力资源学派开始出现,它以一个组织内部的个人特征和 个人行为为研究对象,并侧重研究雇佣关系中管理一方,目 的是通过对本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使用,实现 本组织既定的目标。另一个新的动向就是随着组织行为 学研究的深入,关于组织文化研究开始兴起。
10
四、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意义和作用
• 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 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
• 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 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组织 改革以增强活力和提高绩效。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14
二、古典理论时代
亨利•法约尔提出了“管理过程理论”,即管理者的五 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进一步将 其归纳为14条管理原则,具体包括工作分工、职权、纪律 、统一指挥、统一方向、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报酬、 权力集中、等级链、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 神、团结精神。
马科斯•韦伯则提出了“行政组织理论”,并从结构化 角度研究考察管理和组织行为。在管理科学发展史和组 织行为学发展进程当中,他们的理论被统称为“古典管理 理论”。
第三节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柳传志于1984年率中国科学院计算所10名科研人员,以20万元人民币创办了中科院计算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联想前身)。

2005年,柳传志和杨元庆主导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之后,联想原CEO杨元庆接任董事长一职,柳传志退隐幕后。

2009年,联想巨额亏损,柳传志当年2月复出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元庆则担任集团CEO。

此外,联想集团第二财季(7-9月)报告显示,集团今年第三季度销售额达78亿美元,同比增长35.2%;净收入1.44亿美元,同比增长87.9%。

集团季度内个人电脑销量同比上升35.8%,是同期整体市场销量增幅5%的7倍。

联想季度内全球市场份额也刷新纪录,达13.5%。

据国际著名市场研究公司IDC最新数据显示,联想集团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份额在今年十月超越戴尔,跃居全球第二。

组织行为学1-12章

组织行为学1-12章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李兰201217910426、刘锦201217910424)1、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性:个体、群体、组织。

2、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矩阵制。

3、组织行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1)人与工作组织和环境的匹配问题(2)组织中的激励问题4.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的区别:(1)研究对象:前者一定组织中人的行为;后者管理过程中各层次人员的心理(2)理论基础:前者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后者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生理学。

(3)学科性质:前者行为科学;后者心理科学。

(4)形成背景:前者1949年行为科学一词出现,1953年正式命名,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形成组织行为学,20世纪80年代组织行为学分为宏观组织行为学和微观组织行为学,后者莉莲.吉尔布里斯《管理心理学》(1914)首次使用管理心理学一词;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工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学说的发展;莱维特(1958)正式使用管理心理学。

5、一般模型(OB模型)(1)三个自变量:个体层面、群体层面、组织层面(2)五个因变量:效果、效率、缺勤、离职、工作满意度。

第二章知觉、归因理论与个人决策第一节知觉与人际知觉(杨阳201217910418)一、知觉(一)知觉的概念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感觉是事物刺激感觉器官后在大脑里形成的直接反应,是感觉器官传达到大脑的有关激源的信息,能够从某一方面反映刺激的事物,感觉有外感觉和内感觉之分。

)(二)知觉的四个基本特征1、理解性理解性是指以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某种意义。

2、相对性相对性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对关系进行反映。

3、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根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

就对象的特点来说,制约知觉整体性的有:连续、接近、封闭、相似等因素。

(1)连续性规律:将对象看成是有连续性的事物的倾向。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组织行为学》全套课件 PPT

(3)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经 济学、人类学、生理学、伦理学和政治学等原理,说明组 织中人的行为的规律性,这乃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方法和 手段。
(4)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 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 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 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 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 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组织行为学的基本目的是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在了解和掌握组织中人员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的基础上提高各级领导者和各类管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理者对人的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的能力特别是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确预测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相适应的措施和方法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把消极行为诱导转变为积极行为保持和发挥积极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提高组织中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
2.影响组织中入内的行为的因素是什么? 仅就组织的个体层次来看,其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就是 多方面的。从主客观角度看,有主观内在影响因素和客观 外在环境因素。在主观内在因素中,又有生理因素、心理 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客观外在环境因素中,又有组织内部 环境因素和组织外部环境因素。在主观诸因素的内部仍有 更细的因素。
(2)社会学与组织行为学。 社会学时“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 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 律性”。研究组织行为就是要运用社会学的知识探索人在 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组织是有很多群体结合而成 的,所以组织行为学把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有机的社会 组织。组织中的行为是离不开社会关系的,因此,研究组 织中人的行为必须从其所处的整个社会关系中着手,只有 这样才能全面认识人的行为规律。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

组织行为学各章重点名词解释和课后案例分析答案第一章组织行为学概述1.组织(Organization):从广义上说,组织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都是从不同的侧面研究有组织的系统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组织和系统是同等程度的概念。

从狭义上说,组织就是指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如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企业、军事组织等等。

狭义的组织专门指人群而言,运用于管理学之中。

2.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 Behavior):作为行为科学的一个分支,组织行为学着重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从而运用这些知识来实现组织行为的有效性。

3.案例研究(case study):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案例研究样本有限,很难得出一般性和易于推广的结论,但是案例研究呈现的内容丰富,是人们发现和提出新的理论假设的前提和基础。

4.实际调查研究(field survey):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一定规模的样本对象(可以是个体、群体或组织)进行全面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

这种研究对变量也能进行一定的控制。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够深入。

5.实验室实验(1aboratory experiment):是通过建立一个完全人工的环境,研究者可以控制自变量,并观测、记录因变量,然后分析这些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案例简介高博特公司是一家民营企业,公司十分重视人才的作用,给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优厚的福利待遇并且帮助他们进行职业规划,员工都把高博特的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

案例分析要点1.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对人的管理方法要结合实际。

对人的管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境选择最恰当的做法,不断激发员工的潜能,才能产生高绩效。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课件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课件
研究领域和目标
研究员工行为、工作满意度、团队合作、领导力等,旨在提供有效的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管 理策略。
个体行为
个体行为的定义
个体在组织中展现出的行动和 决策,受到个体心理学和生理 学的影响。
个体的心理学和生理 学影响个体行为
认知、情绪、动机、人格特质、 生理需求等因素对个体行为产 生重要影响。
个体行为的类型和应 用
决策制定
1
决策制定所需的信息
2
决策者需要获取和分析各种信息,包括
内部数据、市场趋势和竞争对手的情报。
3
决策制定的基本步骤
问题识别、信息收集、评估选择、方案 实施和后续评估等是决策制定的基本步 骤。
决策制定的评估和修正
为了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决策者需要对 决策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
领导与管理
领导和管理的区别
《组织行为学第二章》 PPT课件
介绍《组织行为学第二章》的PPT课件,包括组织行为学的概述、个体行为、 组织与环境、组织模型、决策制定、领导与管理等内容。
组织行为学概述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研究员工个体和集体在组织中的行为和互动,以及如何影响员工绩效和组织效果的学科。
为什么学习组织行为学?
了解和应用组织行为学的理论和原则,能够提高组织的绩效和效率,促进员工的发展和满意 度。
包括工作动机、工作满意度、 工作压力等,用于评估和提高 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幸福感。
组织与环境
1
组织对环境的依赖
组织需要依赖外部环境中的资源、支持和市场机会,才能生存和发展。
2
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组织的战略、结构和绩效。
3
如何优化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组织行为学1010

组织行为学1010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愿景和使命是回答企业战略 中最高层次的理念问题,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层
使命 公司为什么存在?
愿景
我们渴望成为 什么样的企业?
企业的 核心价值观、 愿景和使命是回答 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
的理念问题
核心价值观
我们在追求目标时 遵循何种准则?
26
2019/12/7
以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为主体的企业文 化理念体系架构
7
2019/12/7
人民日报报道
一项针对国内256所高校的调查显示,高校校训 同质化,标语化现象严重:
在调查的256所高校中,有192所学校的校 训为”四词八字”的口号式,比例高达75 %.校训中带有”勤奋”字样的有68所,”求 实”的为65所,”创新”的为59所,”团结” 的有39所,”严谨”的为25所.在256个 校训中,包含以上5个词语任何一词的有147 所,占被调查的高校的六成。
相关程度如何?为什么? 举例说明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之间有什
么联系? 你希望你的班级建立什么样的文化?如
何建立?
23
2019/12/7
组织文化的核心
一个伟大的组织能够长期生存下来,最主 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管理技能,而是我们 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
——汤姆斯.彼得斯
25
2019/12/7
束,组织文化形成软约束 激励作用:崇高的价值观带来成员的成就感,
满足感,荣誉感 凝聚与融合作用:加强成员间的认同感 辐射作用:通过CIS系统和品牌,它使不同
的组织相互区分开来
18
2019/12/7
组织文化引出
寝室文化 班级文化 年级文化 专业文化 校园文化 学生文化 知识分子文化 精英文化

组织行为学12

组织行为学12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三、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知觉与行为
一、感觉与知觉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 人脑中的反映。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 中的反映。 二、社会知觉的概念
(一)社会知觉的概念 社会知觉就是对人的知觉,就是对人和社会群体的知觉,就是对社会 对象的知觉。
(二)社会人假设 “社会人”假设是梅奥等人依据霍桑实验的结果提出来的。这一假设认 为,人们最重视的是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物质利益是相对次 要的因素。
(三)自我实现人假设 “自我实现人”假设是行为科学和人力资源学派的一些代表人物提出来 的。这一假设认为,人都期望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 要人得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就会产生最大的满足感。
态度与行为
一、态度的内涵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 倾向。态度的心理结构由三种成分构成:认知、情感和意向。 二、态度的测量 主要有三种方法:调查、专业测量和整理资料,采取相应的管理措 施。 三、态度对行为的影响 1、态度影响认知与判断。 2、态度影响行为结果。 3、态度影响忍耐力。 4、态度影响相容性。 5、态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四、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一)、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分类
· 以应用广度为原则的分类(其中包括理论性研究、应用性研究、
服务性研究、行动性研究)
· 以研究目标为原则的分类(其中包括描述性研究、预测性研究、
因果性研究)
· 以可控性分类的研究(其中包括案例分析、现场调查、实验室
实验、现场实验)
第一篇 绪论
案例分析 现场调查 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

组织行为学(第14版)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第14版) 第一章
组织行为学
浙江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 吴迪
组织行为学
第一章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学习目标
• 理解组织中人际技能的重要性
• 阐述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 理解系统临的挑战
• 理解组织行为学模型
管理者做什么
• 哈尔滨市人大日前发布任免职名单,免去秦德亮市畜牧兽 医局局长职务,任命其为市教育局局长。公开简历显示, 秦德亮曾任中学教员、尚志市长、阿城市市长等职务, 2008年转任哈尔滨市农委副主任,2012年出任畜牧兽医 局局长。(8月26日《黑龙江晨报》) • 秦德亮从畜牧兽医局局长转任教育局局长,本是一次不起 眼的地方人事任免,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网友的质疑 声、嘲笑声铺天盖地,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吐槽,诸如“莫 非要像管畜生一样管学生”之类,总之话说得很不好听。
• 人际角色
——头面人物,领导者,联络人
• 信息传递者角色
——监控者,传播者,发言人
• 决策角色
——创业者,混乱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者的技能
• 技术技能 (technical skills)
——专业知识或技术
• 人际技能 (human skills)
——与他人交际
• 概念技能 (conceptual skills)
小结
• 管理者做什么?
• 什么是组织行为学?
• 系统研究有什么意义?
• 哪些学科对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做出了贡献?
• 组织行为学的模型是怎样的,包括哪些变量?
2. 公平地看待矛盾双方的举证;
3. 不要放弃对证据的信心。
对组织行为学有贡献的学科
• 心理学
测量和解释人和动物的行为
• 社会心理学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组织行为学》标准完整可编辑版-第一章 个体心理与行为

马工程《组织行为学》教案《组织行为学》编写组2020年2月第一章个体心理与行为一、教学目的个体的行为千差万别,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引起这种差别的两个重要原因,其中心理因素是本章介绍的内容。

本章旨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个体的知觉与决策风格、人格特征、能力倾向、情绪调节功能、压力应对方式,以及态度和价值倾向如何对个体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个体行为对于组织的影响。

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4课时四、教学重难点1.理解知觉的定义及过程。

2.掌握归因的主要理论。

3.理解决策的含义及经典的决策模型。

4.掌握价值观的含义及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5.理解态度的概念并认识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6.掌握能力的概念及分类。

7.掌握常见的人格模型。

8.理解情绪、情绪智力和情绪劳动的定义。

9.了解压力的成因和后果。

10.掌握职业枯竭的定义和对于个体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1.内容摘要第一节介绍了知觉、归因与决策的定义和相关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个体认知的指导意义。

知觉是指个体为了给观察到的对象赋予一定的意义,而进行的组织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

知觉的过程包括五个阶段:注意、组织、解释、检索、判断。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对观察到的行为结果进行分析并推断其原因的过程,称为归因,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解释和推断自己与他人行为原因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是激励下属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

决策在狭义上指的是在几种行为方案中做出选择,广义地说,决策还包括在做出最后选择之前必须进行的一切活动。

本节关于知觉、归因与决策的内容主要来自于西方管理学者与心理学者的研究。

在中国的管理情境下,应当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与立场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

第二节介绍了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内涵、态度的定义和相关理论。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的角度来看,某种具体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工作价值观对员工行为和绩效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教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教学案例

《组织行为学》第一章案例概要
案例1:霍桑实验见教材22—24
发现了研究组织行为尤其是组织中存在的小群体关系的重要性,开启了组织行为的先河
案例2:富士康的“接连13跳”见教材25
同样证明了无论再好的企业,如果对不重视组织中员工行为的研究于控制,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案例3 英国生物学家实验:“蚂蚁总动员”
发现了任何组织中都存在一种群体,那就是领导层,管理层。

管理者扮演的角色很重要。

实验过程:
1、让蚂蚁搬食物,自然观察下发现有一部分蚂蚁总是不劳动,瞎转悠。

2、后来把不劳动的蚂蚁单独形成一个事物链,发现不但这些不劳动的蚂蚁没有劳动的表现,而且原来一直辛勤搬食物的蚂蚁,也不劳动了,而是乱作一团。

3、重新把不劳作的蚂蚁放入原来队伍中,又恢复了原状。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自然会想起等级森严的官僚体系。而现代绝大多数组织,不论公有的还是私有的,商业的还是非商业的确实采用了马克斯·韦伯和经典理论
所描述的等级结构。GE的组织结构也不例外。以等级结构为例,与有机模式相比,在机械模式下通常需要较多的层级,具有较窄的管辖幅度和较大的重复性。
续写《追求卓越》的完美篇章
权变理论认为,由于不存在合适的管理原则,因而也没有适合于所有组织类型的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即组织形态。甚至对于同一组织来说,由于环境的变迁,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其组织形态将可能发生比较频繁而剧烈的变化。从GE在本世纪后叶进行的具有跨世纪的战略眼光的改革过程中,其组织形态的变化可以给我们关于现代公司和企业的组织形态发展趋势很好的启示。
(二)企业典范
从本世纪80年代开始的GE改革,是迄今为止取得巨大成功的典范。GE的经验可以提供应付巨大改革所需要的主意。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诸如通用汽车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以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都同样面临全球性的改变。许多一度前景看好的企业似乎已经美景不再,甚至有一些在汤姆.彼得斯的《追求卓越》一书中被引为榜样的的规范企业,诸如花旗银行和柯达公司在90年代便显得摇摇欲坠。GE的革命虽然尚未完成亦不完美,却是目前唯一值得借鉴的企业典范。
虽然分部的存在会制造麻烦但它们也曾经帮助团结
GE,鼓励企业单位统一。新设计的组织结构是一个具有13个轮辐的轮轴,但是不包括轮圈或边缘。该设计远不是把GE统一起来而是鼓励它们形成瓦解GE的离心力。GE各企业主管之间的关系传统上一直是诚挚的,但是并不亲密他们彼此之间很少面,而且他们之间是竞争者彼此斗争——争取更多的资金,赢得总裁的欢心——或许有一天可以赢得他的职位。现在没有分部从中干预,企业部门的主管更加没有理由关心其它单位的问题。于是韦尔奇在1986年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成立企业主管委员会。它由GE的13个企业的最高负责人和一些高级幕僚组成,每季开会一次商讨GE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不论这些问题是否会成为事实。
1980年韦尔奇接任总裁时,GE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机构。它有值得骄傲的历史,被公认为是美国企业的领导者。尽管如此,前任总裁琼斯承认有三项挑战迫使GE作出重大改变:GE的生产率增长缓慢GE必须加快由电机转移到电子技术的速度;GE必须对国际竞争给予有力的回击。事实上,当时许多美国企业同样面临着生产力、技术和全球竞争的挑战。虽然琼斯曾努力使GE现代化,但是部分产品还是一成不变。在某些领域尤其是喷气发动机和塑料制品,GE虽然生产着领导市场的产品,但是公司大部分销售还是依赖这些机械时代的技术。1976年,85%的收入是来自电机、电缆、家电和其他一些在爱迪生时代就存在的产品。
我们可以通过GE利润组合的剧烈转变,来考察GE在达到其数一数二的目标时所做的出售与购并努力。那些传统的核心企业被不断淘汰,而服务和技术方面的企业则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了使较少的员工能够掌握日益扩大
的企业,GE设计了新的组织结构,使每个主管的管辖范围扩大,从以往每个主管管辖五六个人增加到12人以上。其目的在于使员工得到更多的授权以及省掉不必要的工作。在GE原来的组织结构中,分部是很沉重的一环,撤除它可以使整个组织结构作大幅度的重新设计。如果说GE以前的组织就像多层的结婚蛋糕,现在它像一个车轮在中间有一个轮轴,另外有轮辐向外伸展扩大。轮轴就是所谓的“总裁办公室”,轮辐就是GE 13个主要企业单位,现在它们直接向韦尔奇或者某个副总裁报告。这个新次序的主要效果就是赋予独立自主的企业单位主管权力。轮轴与轮辐的结构使GE长久积累的官僚习性除去大半。适应不同企业单位需要的工资制度和其它政策突然间变得理所当然,不久之后因地制宜的变化成为定规。最终的效果是创造出满足市场需要而非满足官僚制度需要的组织结构。
许多成熟期的产业陷入困境——尤其是5年内美国发生了两次经济衰退——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快速增长。即使有金融服务和其他增长迅速的热门产业加入,GE整个公司的收入增长还是相当缓慢,甚至还比不上通货膨胀的速度。不止GE如此,以固定美元值计算的话,美国非金融企业的净收入从1975年以后平均每年下跌2%。GE陷入了财务困境,因为公司必须投资大量的资金维持它在航空发动机、核能和电脑(197年以前)产业的地位。
官僚制度减缓了GE的收益增长,下降的生产率则阻碍了GE的利润增长。当日本企业每年生产率提高达8%之际,GE的生产率提高不到1.5%。然而高生产率是赋予企业活力的基本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降低成本。一家公司的生产成本若低于竞争对手,则它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来扩大市场,或者是提高价格以增加利润。
作为战略调整的思想基础,韦尔奇喜欢强调看似矛盾的论调,企业制胜之道需要同时具备如世界般大的力量和资源,加上初创企业的机敏.这位现年56岁的企业强人,正在通用电气公司创造一个分享价值和等级制度并重
的新组织。数一数二的原则定下了组织效率的硬性指标为
了达到这一目标,他毅然采取了无情的手段:出售或裁员。而这显然很难取得员工们的认同。要成功地克服重重困难使这个方案得以实施需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需要等级制度支撑的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二是董事会坚定不移的支持。所幸的是韦尔奇二者兼备。
GE组织是高度集权的,内部形成了一个权力的金字塔,命令和信息主要是由上至下传达的。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实现有效的统一控制,这样的组织结构是等级结构。另一方面改革前GE官僚制度的组织模式倾向于机械式。它的刻板的程式和对任务的精确划分是明显的标志。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之下,它能够比较成功地运行起来;但是当环境市场和诸因素日渐活跃时,其弊端就暴露出来了。
面对变化日渐迅速的环境,官僚制度捉襟见肘。GE的官僚制度似乎无法针对顾客的需求然而顾客却是企业的生命。在这种体制下,创新如同旱地行舟有志难伸。公司精细的管制从每月详细的预算审核,到耗时6至8个月的前期研究分析和策略规划审查,层层节制。如此烦琐的程序使得原本不论多好的创意在完成这一长串正式报告的考验之前都会被视为一文不值。一旦提案的创意通过这种层层考验通常它的最佳商机已经错过了。这种结果非常令人沮丧甚至GE自己的创业产品灯泡也在逐渐失去市场份额。而在消费性电子市场和小家电方面,GE也不再是制造及技术的领导者。强劲的国际竞争对手如日本的东芝和日立,正在蚕食GE部分关键事业的地盘。
CEC是韦尔奇试图推行同期管理风格,教导GE企业领导人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工具之一。它的正式任务是分享情报、交换意见和帮助引导GE完成目标。而其主要目标则是建立主管之间的信赖关系,否则他们之间可能会互相倾轧。他们有权根据本企业的文化背景和规章制度决定自己的领导方式,但是作为CEC成员必须使本企业的局部利益服从GE的整体利益。在功能上CEC就像GE的神经中枢,可以使一些好的主意迅速地在整个公司内部传递。例如塑料部门想出降低保险成本的做法,或是航空引擎企业发展出有效的员工参与计划,CEC都会使其它单位立即知道:通过XCEC韦尔奇实现了他“综合化分散”的构想。GE形形色色的事业组合使分散的目的容易做到,但是要将它们结合成一个有互相认同的单一整体显然困难多了——这部分工作正是通过CEC来完成的。
显然,要求某种单一的组织模式适合于所有类型的组织是不可能的。事实上这两种组织模式代表了一个连续统一体的两个级端,而极端性并不是现代组织的特点。一个整体组织不能被简单地描述为机械式或有机式的组织,而是具有某些适合于两个极端之间某种类型的组织特点。从概念上理论倾向于在数量的基础上来考虑这些特点,而不是从极端的位置来考虑。更为重要的是,在同一个组织里不同的部门可能属于我们所认为的连续统一体的不同部位。比如销售部门可能比生产部门更倾向开放性和适应性。
在对科学管理的定义未作根本性挑战的情况下琼斯于GE的贡献或许已经相当不错了。他创立了诸如塑料和空发动机等成绩杰出的企业,巧妙地引导GE退出电脑市场,并且努力推动技术进步及国际市场的拓展。但遗憾的是在琼斯的任期内,企业环境的变化实在太快曾经为GE和许多其他企业创造巨大财富的科学管理已经逐渐派不上用场在走下坡路.到70年代末期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到了衰微的阶段——不仅在GE而且在整个美国企业界孵育出一种浪费的官僚制度。
问题的核心落到GE组织形态上来了,一方面,要克服上述的各种问题和弊端,需要对组织形态加以改革;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的技术、战略和文化,GE更是需要一种有韧性的组织形态来巩固改革的成果。
(三)大刀阔斧
GE现任总裁韦尔奇上任之后,立即开始了其伟大的改革。刺激创新和提高生产率在当时成为一种迫切的战略需要,这也正是GE革命背后的直接动力。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引发了对管理创意的需求。10年来的合并和购并,使得GE跨越许多不同的产业。从食品加工到银行业务,都逐渐为拥有雄厚资金及政治背景的大型企业所掌握,小型企业根本难以匹敌。庞大的组织必须具备有效的控制,采用等级结构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这决定了GE的改革不可能全盘否定基于等级结构的官僚体制。另一方面全球化又进一步改变了游戏规则,甚至在国内市场遭遇外国企业入侵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也被迫向海外发展。诸如“及时化”的存货控制方式等提高生产率的努力,迫使企业史无前例地依鞍供应者。新的计算和管理技巧不断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顾客的预期心理,并且更加强调速度。这些情况都意味着企业必须面临一个变化更加频繁的,更加不稳定的环境,因而其自身必须更加灵活和机敏。我们不难看出,这正是GE战略调整的方向和改革努力的突破口。这有如牵一发而动全身,战略的转变导致对整个组织体系的改造和变革,包括人员、信息、决策过程、结构,以及深层的共享价值和文化。
(一)背景概念
在过去的25年中,支持组织计划的理论基础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于现代企业结构的调研可能是从钱德勒的《战略与结构开始》的。此后的研究多致力于将组织的属性扩展到结构以外。组织是由结构、信息/决策过程、激励系统,以及人员的选拔与培养构成的,总的趋势是要扩展与发掘更多的组织属性,如7S模型就包容了结构、战略、系统、技术、风格、人员和共享价值。所有这些模型都要传达同一种思想:首先组织不仅仅是结构;所有的要素或分系统之间必须相互协调。一个有效率的组织是能够将其结构、管理实践、激励和人员协调一致,以最终配合其战略的。而一旦战略改变组织形态也必须作相应的改变。组织形态是组织结构和组织模式的有机统一体。这在本质上即为对组织属性的一种二分法。任何组织必然以一定的结构和模式而存在,二者之间又有一定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