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尝试教学法是一种通过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实验获得新知识
和理解的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可以被有效地运用。
以下是几种有效运用尝试教学法的方法:
1. 开放式问题
通过设计开放式问题,鼓励学生探索、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以要求学生从纸片中剪出不同形状的
图形,并在课堂上探究不同形状之间的关系、分类和特性。
2. 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组织和理解数学概念
和知识。
例如,在学习平面几何时,可以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将
不同的几何概念和定理组织和归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们之
间的联系和关联。
3. 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探究和发现。
例如,
在学习测量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测量器具,如直尺、游标卡尺等,并通过实验探究它们的测量方法和准确性。
4. 问题解决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
活中的问题。
例如,在学习代数时,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如利润计算、折扣计算等,让学生将代数概念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方法 。为了更好 的突出这一教学思想 。 我校在数学教学 中采用 白了。我就是采用“ 领着学生 自学课本 ” 的方法 。而在教中年级 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法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观点是“ 学生能 “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 ( 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 ) “ 7 6 8 + 3 2 ” 时。 先 出 尝试, 尝试 能成 功 。 成 功能 创新 ” , 特征 是 “ 先 试后 导 、 先 练后 示三道 自学提 纲 : ①先算 3 2 除什么数 ? 商几 ? ②商 2 为什么写 讲” 。尝试教学理论的学科理论依据 。 主要包括哲学基础 、 教学 在被除数的十位上 ? ③余下 1 2 个十后再算 3 2 除什么数?商写 论基础 和心理学基础等三个方 面。从哲学角度看 . 辩 证唯物主 在哪一位上面?并 给学生充足 的 自学 时间 , 然后我一步一步地 理解 , 并让学生 回答出这三个 问题 。自学提纲抓 义的认识论要求重视学生在教学 中的实践活动 . 使学生获得知 帮助学生分析 、 识, 发展思维 , 培养能力。 经过几年的尝试 、 研究 , 我发现这一方 住 了解决 问题的思路。这一 阶段我是采用 “ 出示 自学提纲扶着 法 使学生学起来轻松 , 练起来灵活。而我在利用 尝试 教学 法授 学生 自学课本” 的方法 。
料, 我在备课 中都没有想到的方法 , 学生却做 到了 。通过这 件 事, 我意识到 。 只要给学生 足够 大的舞 台。 那他们的演出会出人 意料的精彩 。另外本 环节要 注意的问题是 学生在交流 的过程 中, 要给学生充裕 的时间, 让每个学生把 自己的想法说 出来 。 这 样会使方法概念很清晰地深植于学生心 中。? 自 学课本这一环
课时, 主要采用 以下几个步骤 : 准 备 练 习
~
对于高年级“ 小数加减法” 则 出示 了三道 自 学提纲 : ①列竖 式 时怎样对位?②从哪一位算起?③得数里怎样点小数点?由 这 一步是学生尝试活 动的准备阶段 数学是一 门系统性较 于高 年级学生有一定 的 自学 能力 . 理解 能力和判 断能力 . 因此 强的学科 , 在系列相关 的内容 中 . 前面 旧知识 是学生学 习新知 我采用 “ 出示 自学 提纲放手让学生 自学课本 ” 的方法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尝试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然后详细探讨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体实践,包括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和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效果。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尝试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
最后总结了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展望了未来尝试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发展前景。
尝试教学法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关键词】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重要性、定义、特点、实践、学习积极性、创新思维能力、教师教学水平、案例分析、作用、意义、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介绍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
尝试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尝试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品质,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操作和探究,培养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尝试教学法也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增强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关系。
通过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为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希望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使命。
1.2 阐述尝试教学法的定义和特点尝试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成长,鼓励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实践运用知识,达到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目的。
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当前,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教师依赖症”,导致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不高。
而尝试教学法是解决这一症结的“良药”。
所谓尝试教学法,指的是让学生在数学教材某些章节的学习中“先练后学”,它鼓励学生进行自学,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
尝试教学法是符合小学数学新课标要求的,是对新课标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的贯彻,同时,也符合苏教版小学数学课程“练一练,试一试”板块的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策略;建议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的优点1.尝试教学法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都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数学学习也有着极强的探知欲。
数学教师如果在不讲新课的前提下,给学生出练习题,让学生比一比“谁能自己解答问题”。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会被激发,他们会跃跃欲试,会想方设法用自己已具备的知识来探究问题,完成问题的解答。
尝试教学法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他们从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知识,独立地获取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会得到很大提高,创新精神也会被激发。
2.尝试教学法倡导的先练后学是在学生不看书的前提下进行的学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如果学生不动脑筋,不主动思考问题的解决办法,那么就无法完成解答,同时,这种不看书做练习的学习方法可以克服学生对课本、对例题的“过度依赖”,可以避免学生不看例题就不会做练习的情况的出现,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除此之外,尝试教学法会让学生自觉发现自己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会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步骤,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
而如果学生在练习中成功解决了问题,在教材学习中也验证了自己的练习成果,学生会体验到自主探索成功的喜悦,这对他们的数学学习会起到很好的暗示作用,会激发他们对成功的渴望,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变得更为积极和主动。
3.尝试教学法可以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在尝试教学法中,在教师给出尝试题之后,学生的思考活动就已经开始,他们需要自觉联系头脑中的旧知识,根据已掌握的技巧和方法来尝试解答练习题,整个过程中都需要学生自主思考,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运用故事情境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亲身尝试去解决问题。
教学一年级学生认识数字1~10,可以通过故事情境设计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尝试用手指、棋子等实物表示数字,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数字的意义和大小关系。
2. 利用游戏引导学生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消消乐游戏,让学生在消除数字的过程中锻炼对数字的认识和计算能力,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兴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尝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来探究数学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测量长度、体积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受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1.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通过让学生亲身尝试和体验来探究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乐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
2.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探究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问题、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3.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亲身尝试,可以更加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了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积累知识和提升能力。
三、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 合理设计尝试活动在进行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合理设计尝试活动,确保活动能够引导学生去探究问题,避免过于复杂或简单,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效果。
2. 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在进行尝试教学法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尝试活动并取得满意的效果。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什么是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即学生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题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可分为五步六层次进行,所以尝试教学法也可以叫"五步六层次教学法"。
一.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
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
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注意为新课服务。
二.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
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
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
只要花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
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要求的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如"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试着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这时就转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这时,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尝试教学法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阵地,运用邱教授的“尝试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它运用“五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基本教学程序,把“两主”辩证的统一起来。
“先练后讲”,让学生在“尝试中思,在自学中创”,营造课堂创新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一、在尝试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是激发学生创新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支柱。
“尝试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出示问题——自学——讨论讲解”的主要课堂教学程序为学生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地参与时间和更多的活动空间,创设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体、主动的地位,让学生在问题的思考、自学尝试、探索研究中学习数学知识,激发创新欲望和积极的创新学习情感。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利用“尝试问题”的新颖性,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尝试问题”是引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及进行知识迁移的主要材料。
因此,只有富有启发新颖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例:“三味书屋上午卖出数604本,下午卖出的比上午多卖出145本,这一天共卖出多少本书?”一开始利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做一做,连续两问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商店上午卖出作业本100本,下午比上午多卖出50本,下午卖出多少本?这一天共卖出多少本?”如果把“下午卖出多少本?”这句话去掉,这道题能解答吗?这个问题我不教,先请教一下不开口的老师——课本。
这样出示尝试问题,富有新意,激发了学生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去看书学习——尝试练习——讨论质疑——悟法明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
2、“自学尝试”营造了创新的氛围。
学会自主学习是学生能否创新的必要前提,而学生能否自主的学习关键在教师的善于指导。
“尝试问题”出现后,教师需引导学生从“自学课本,尝试解题”的阶段中,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营造创新思维的课堂氛围。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李艳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的到发展”。
邱学华老先生提出的“尝试教学法”就是一种让数学的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的个体发展的教学方式。
尝试教学法以“学生为主、自学为主、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求学生首先进行尝试练习,把学生推到主动的地位。
近年来,尝试教学法已深入小学数学教师的课堂,纷纷“尝试”。
下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运用尝试教学时的一些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授学生以“渔”。
让每个学生感动的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的教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享受适合自己的教育。
“导学案”好比学生的指路灯,引领着学生不断的前行。
在我们农村学校,大部分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生活上的照顾都不完善,更谈不上学习上的辅导。
学生多数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作业只为完成老师的任务。
这种前提下,教师的教学如被束缚,生怕学生不懂,反而让学生失去兴趣。
受尝试教学法的影响,我也开始了自己的尝试。
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前,我经过反复思考,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学环节:(一)基本练习……(二)平行四边形面积研究,我来试一试1、我用的是剪拼法。
把平行四边形延高剪成一个()形和()形,在把它们拼成一个()形。
原平行四边形的底是拼出的长方形的(),原平行四边形的高是长方形的(),因为长方形面积=()×(),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我还有其他的方法。
(三)尝试练习……我提前把导学案作为家庭作业发给学生,让学生课前预习完成。
到上课时在进行交流。
汇报的结果比我预想的要好的多,学生们完全能理解学案上的分析,顺利完成。
最为精彩的还是汇报自己的方法时,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两边剪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来拼:有的学生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根据三角形面积来算。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尝试教学法,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得到广泛体现。
从概念的提出,公式的推导,到具体的计算和知识的应用,无不体现尝试教学法的韵味。
尝试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理想教法,也是目前合理利用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堂完成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最理想的教学方法。
但是,有些小学数学老师认为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不敢或不愿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
还有的老师认为尝试教学法已经过时,不适合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这些观点都是完全错误的。
多年来,我一直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事实证明,运用尝试法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就是好。
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仅以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教学为例,谈谈我对运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的看法。
一、分清范围合理运用尝试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想教法。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在每学期初就应根据尝试教学法特点,对有关小学数学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确定教材中哪些内容适于运用尝试法进行教学,哪些内容不适于尝试法教学。
做到合理运用,不死搬硬套。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教材内容分为适用和不适用两类。
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圆柱体的表面积,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实验过程等内容,概念抽象,学生自学有难度,不适于尝试法教学。
而苏教版概念知识学习后的“练一练”、或“试一试”中的题目,就是最好的尝试题,适于尝试法教学。
如六年级数学下册第22页“练一练”中第2题:一个圆柱的高为0.8厘米,底面直径为2厘米。
求圆柱的表面积。
学生已经学过圆柱的侧面积的求法,并且知道什么是圆柱的表面积,这样在自学课本时,就能比较容易看懂教材,学生能尝试先求出侧面积,再求出底面积,最后求出表面积来。
像这样的教材内容前后联系紧密,内容浅显,难点少,学生能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知识迁移,借助例题的思路来解答,这些内容适于尝试法教学。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随着社会的变化和科技的进步,教学法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和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其优势和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实际运用的情况。
一、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特点尝试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倡导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
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理念和特点包括:1.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尝试教学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注重实践和体验。
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获取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注重问题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尝试教学法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1. 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授加法运算时,可以通过小故事或实际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加法运算的应用场景,从而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确立问题,激发探究欲望。
尝试教学法强调从问题出发,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探究欲望,激发其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4. 提倡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尝试教学法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合作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5. 强调综合运用,培养实际能力。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那些不擅长数学的学生来说,数学课可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尝试不同的教学法可以为小学数学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效果。
本文将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一些应用建议。
尝试教学法的优势尝试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和尝试来建立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尝试教学法有以下几个优势。
激发学生的兴趣:尝试教学法提倡学生通过实践和探索来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参与到学习中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实践和探索中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实践和探索,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学的知识,因为他们亲身体验过这些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尝试教学中,学生经常需要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相互合作和共同成长。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让学生打好数学的基础,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数学实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
在教学习题《直线和曲线》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实验,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比如使用纸板和铅笔来观察直线和曲线的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这两个概念的不同,从而深刻记忆和理解这些知识。
2. 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数学课堂上通过数学游戏来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习题《加减法》时,可以设计一些与加减法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加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并强调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技能。
因此,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完成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除了有好的教材,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不仅影响着学生对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影响着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因此,探讨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尤为重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也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教学法,其关键在于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到精讲多练。
教师所设计的尝试练习必须根据本节知识特点精心设计,使学生学得轻松,练得灵活,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对此,我在课堂上经常采用以下几点做法:一、准备性尝试练习。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较强的学科,在系列相关的内容中,一般前面所学的知识是后面将要学习的知识的必要基础,而后面要学的知识又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引伸、发展和提高。
因此,我在讲授新课知识前,根据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一些准备性练习,减缓了学生学习的坡度,降低了学习起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了新旧知识的过渡,起到了铺路架桥的作用。
如:我在教学“因数末尾有零的乘法”时,设计了这样两组练习:1、口算:20×3= 12×4= 200×3=120×4= 2000×3= 1200×4=口算完后让学生找出这两组练习中因数和积的末尾各有什么特点?为学生学习新课起到了铺垫作用。
2、笔算:420×2= 1600×3=先让学生用竖式进行计算,然后自学课本中例题,让学生将自己的计算与例题进行比较,看哪一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可以这样简算,归纳总结出算过程。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韩英“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研教改的教学方法。
它在我校的数学教学中被广泛采用,且效果颇佳。
其指导思想主要是由教师的“授”变为学生的“学”,使课堂教学变的生动活泼。
学生学的积极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较强的学科,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在备课上狠下功夫,仔细把握每节课的特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把零星的知识纳入教学结构,组织好课堂教学的层次秩序,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
做到“画龙点睛”的效应。
比如在《代数》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和第三小节“一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法是全章的重点。
而本节的重点是移项法则。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其解法。
因此找出相关的练习题,采用准备练习,尝试练习等练习方式,让学生用已学的”旧知”来熟悉”新知“。
通过反复的练习,把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的掌握和应用这一教学难点分散到练习之中,在练习之中让学生理解、掌握、学会应用。
同时教师及时归纳小结传授内容。
把零星知识聚结起来,形成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完整步骤。
其后进行巩固练习,指导练习。
在练习中让学生完整知识体系,形成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因此,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辅之以尝试指导,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的时间,使接受式教学与活动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学得与习得相结合,达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的境界。
自主学习应注意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他们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形成让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和条件。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学除了注重设计练习题外,设立“争做小状元”“南北大比拼”等竞赛活动。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趣,克服旧的教学被动传授知识所遗留的弊端:不是把教材结论原本讲给学生,而是把各种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尝试练习。
及时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学。
比如学生在移项时,常犯一个错误是忘记变号。
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对移项法则没有真正掌握,因此教学中围绕“移项变号”这一主题设立巩固练习题。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篇: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晓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即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通过练习、作业把所学知识牢牢地保持,从而自如地运用和顺利地接受新知识。
一、具体操作及意义“课外预习补充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把尝试教学法五步教学程序的前三步(出示尝试题、自学课本、尝试练习)放在课外作为预习,节省下来的时间就可以加强教师讲解和课堂作业。
一般结构如下:导入新课→进行新课(1.出示尝试结果、2.学生讨论、3.老师讲解)→试探练习→课堂作业课堂小结→布置预习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五步六段式”的基本框架仍然保留,只是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前,作为预习的内容。
教学实践表明:课外预习补充式的结构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时间上的矛盾,而且有着很重要的教育意义: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和尝试能力把尝试过程延伸到课外,使课内课外协调一致。
课外预习是尝试的开始,自己从课本中探索,初步解决尝试前;课内是尝试的延续,检验尝试的结果,巩固尝试过程中获得的新知;本课结束时布置预习,又是下一次尝试的开始,这样循环往复,学生始终处于尝试的状态。
整个教学过程以尝试为核心,把课内课外协调统一起来。
2.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课外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反复阅读,逐步领会,解答尝试也可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另外,在课外可以促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逐步独立完成尝试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自学课本和尝试练习放在课前预习,大大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作业时间,就能保证当堂完成教学任务,不留尾巴到课后,这样就能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4.增强学生超前学习意识过去学生在课外,只是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上一节课的作业,往往他们会感到压力,产生厌倦。
现在课外是超前自学下一节的内容,学生会感到新鲜好奇,愿意去尝试。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教学法是教育工作者必须熟知并能够真正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科素养。
本文将依次介绍四种有效的教学法在数学中的运用,分别是启发式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灵活、自由和自主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基于探索式学习的学习理念。
通过提供精心设计的问题或活动,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并鼓励他们发掘应用数学的方式和策略。
启发式教学法在数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发展出更好的解决问题能力,特别是在解决复杂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
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可以自由地探究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并发掘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同时,启发式教学法也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他们在数学中的学习成就。
差异化教学法差异化教学法是一种强调教育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平衡的教学方法。
它致力于以学生为中心,为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策略。
当应用到数学教学中,差异化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自然地掌握数学知识。
由于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速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定需求和兴趣,为他们提供更为定制化的数学教育资源和教育策略。
通过应用差异化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需求和水平,在授课材料、练习题和考试难度等方面进行差异化处理,以减少学生因过度困难或过度简单的教育资源而出现的挫败感或无聊感,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就和满意度。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是一种将问题作为学习的核心的教学方法。
这种教学法着重于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能力,通过在学生身边创造真实生活中不能否认的情况,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想象力。
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数学领域可能会更加直观和有趣。
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在各种场合下探究复杂数学概念的各个方面。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旨在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特点和优缺点,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尝试教学法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通过对尝试教学法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希望能够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通过探讨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了解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以及揭示其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方面的作用。
通过研究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方法,探索如何更有效地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通过分析尝试教学法的优缺点,为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选择最合适的教学方法提供参考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尝试教学法的概念及特点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参与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法。
其特点包括:尝试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相比传统的教师主导式教学,尝试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问题,从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
尝试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尝试教学法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和体验感受。
学生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数学知识,更容易理解抽象概念,从而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尝试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学生主体性参与、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重视实践操作和体验感受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2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场景利用尝试教学法可以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场景。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尝试教学法是一种以发现、探究、实验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知识传授不同,它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验证解决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尝试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探讨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构建互动性的学习环境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教师应构建一个具有互动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组成小组,利用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
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二、发挥自主探究、实验的作用尝试教学法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验,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利用具体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解题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地理解概念和问题。
三、注意评价和反思的重要性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过程,强调学生如何学习和思考,因此评价和反思是尝试教学法的重要环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科学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并通过反思帮助学生发现自身学习的不足。
评价和反思不仅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推动学生持续不断地进步。
综上所述,尝试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更生动活泼,同时也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尝试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合作,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实验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加强评价和反思,帮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尝试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
尝试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随着教育方法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尽可能在课堂中使用新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成为了每位教师的必修课。
其中,尝试实践教学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和应用。
本文将着重讨论尝试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法课中的应用。
一、尝试实践教学法的概念和要点尝试实践教学法是指将学生置于新的情境或环境下,通过不断地试错和尝试来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这种教学法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不断的实践,感知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走向自己的思想状态,使自己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思想的同时,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要点: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体验和任务,让学生在接触新事物时,能够积极探索和尝试。
2.让学生养成独立和主动思考的习惯,在学习中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让他们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实践能力。
3.了解学生的实际动态和发展特点,选择适合这些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修订和完善教学方案,确保学生的学习目标得到实现。
二、小学数学教法课的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基础性学科,也是学生培养数学思想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
教学方法是决定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是至关重要。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尚未充分利用教育技术手段,老师还普遍面对学生的纪律问题、提问难度大、课堂乏味等问题。
三、尝试实践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法课中的应用1.构建实践中心的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可以采用呈现式教学的方法,一些小又实用的项目展示和实验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尝试和实践。
2.利用教学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工具的运用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利用黑板、幻灯片、动画等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探索和解决数学问题,并为学生提供更具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什么是尝试教学法:简单来说,不是教师先讲,而是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讲解。
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
即学生先在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尝试题进行尝试练习,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可分为五步六层次进行,所以尝试教学法也可以叫"五步六层次教学法"。
一.基本训练(5分钟左右)
包括口算基本训练、应用题基本训练、公式进率基本训练等。
小学数学基本能力的培养要靠天天练,这样做,把基本能力的训练落实到每一堂课之中。
同时,上课一开始就进行基本训练,使学生立即投入紧张的练习中,能安定学生情绪,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
基本训练题的设计要注意为新课服务。
二.导入新课(2分钟左右)
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揭示新课题。
一般要编拟一道准备题,从准备题过渡到尝试题经旧引新,能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为学习新教材铺路架桥做好准备。
同时,使学生一开始就明确这堂课学的是什么,要求是什么。
这一步时间不长,但很重要。
只要花一、二分钟,开门见山,立即转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15分钟左右)
第一步:出示尝试题。
这一步是提出问题。
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出现的。
出示的尝试练习题要同课本中的例题相仿,同类型同结构,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课本去解决尝试题。
新课开始,教师在宣布课题时,一定要明确提出,这堂课学的是什么内容,要求的什么,然后再出示尝试题、尝试题出示后,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如"教师还没有教,谁会做这道题目试着谁能动脑筋,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先让学生思考一番,这时就转入了第二步。
第二步:自学课本。
出示尝试题后,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同时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这时,阅读课本例题就成为学生切身的需要。
阅读课本前,教师可预先提一些思考性问题作指导。
例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减法,〈1〉分母不同怎么办?〈2〉为什么要通分?有什么道理?由于尝试题与课本例题相仿,学生经过一定的训练是能够看懂的。
学生可通过看例题举一反三,学会解答尝试题的方法。
这样带着问题自学课本,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效果好。
因为自学课本后,必须解决黑板上的尝试题,自学课本的效果当时就能看到,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自学课本例题,大部分学生对解答尝试题有了办法,都跃跃欲试,时机已经成熟就转入第三步。
第三步:尝试练习。
一般让好、中、差三类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同时在草稿本上练习,教师要巡回观察,及时了解学生尝试练习的情况。
学生练习时,还可以继续看书上的例题,一边看一边做。
尝试练习结束后,就转入了第四步。
第四步:学生讨论。
尝试练习后,可能一部分学生作对了,一部分学生做错了。
教师根据三类学生板演的情况,引导学生评讲讨论。
在评讲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已在尝试讲算理了。
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推理能力。
学生尝试算、尝试讲以后,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讲得对不对。
这时听教师讲解又成为他们的迫切要求,就转入第五步。
第五步:教师讲解。
学生会做题目,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还必须懂得算理,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因此在学生尝试练习后,教师要进行系统讲解。
这里教师的讲解同过去的方法不同,不要什么都从头讲起。
现在学生已经通过自学课本,亲自尝试做了练习题。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和教材关键的地方重点进行讲解。
教师的讲解,可以确保学生系统掌握知识。
四.试探练习(第二次尝试练习,6分钟左右)
一般采用几个学生板演,全班学生同时练的方式进行,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特别要了解差生的情况。
这一步是一次集中反馈,通过板演评讲,教师可以重点补充讲解,解决中差生学习新知识存在的问题。
这一步可以说"进行新课"的延续,又为下一步学生课堂独立作业扫除障碍。
五.课堂作业(10分钟左右)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新知识,提高练习效率,应该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安静地在课堂里完成作业,这是一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布置作业不要一刀切,要面向中差生,可为优秀生另外准备"超产题"。
学生练习时,教师要注意巡回辅导,特别对差生,要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这"课内补课"的效果特好。
六.课堂小结(2分钟左右)
学生做完课堂作业并不是课的结束,因为学生通过亲自练习,发现了困难,需要得到解决。
同时还有一个迫切的心情,自己做的作业,到底哪几题对了,哪几题错了。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把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教师再重点归纳小结。
由于学生经过了十分钟左右时间集中练习,再听教师归纳小结,体会就更深了,这能起到画龙点睛。
所以,应该安排这一步,做好一堂课的结束工作,这样一堂课的安排就善始善终了。
总之,尝试教学法,给每一个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与发展机会,真正让学生在“动”中学,在“活”中学。
教师只要掌握尝试教学的精神实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本的示范作用,知识的迁移作用,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师生间的互动作用,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尝试,并使尝试取得成功。
从而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和教学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