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初中数学课改之形式主义论文
初中数学课改之形式主义针对新时期的课程改革,初中数学教师对新课标有多少体会呢?为迎接新课改进行了多少知识积累呢?走进初中数学课改就会发现,课堂教学中演化出来的形式主义越来越明显,给初中教学教学带来不少弊端。
一、价值错位的媒体辅助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这一新的科技手段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教育领域,并且在现行教改的浪潮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新技术在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增加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也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
然而在实际教学特别是公开课中媒体辅助特别是课件的泛滥已成了教学的一大痼疾。
现在公开课或竞赛课不用电脑的老师必被视为怪物,遭来听、评课人的嘲笑与轻视。
于是,对根本不需运用课件的教学内容,教者也煞有介事的将数学例题,解答过程,随堂练习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再生硬地加进一些音乐、图片。
这样一来,学生如同置身于卡拉ok厅或展览馆,显得特别兴奋。
对此我想问,数学课究竟是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还是形象音乐画面的感受?学生注意力会放在缜密的逻辑推理上还是会放在引人注目的多媒体上?在这样的课堂中,运用课件究竟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课件本身?其实,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其次才是教学手段的问题,教学中选用哪种手段本应依据教学内容、师生情况而定,岂可千篇一律“多媒体”?例如,有一教师在执教《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公开课时,利用课件辅助教学,整节课没有板书示范,实现了无粉笔、无黑板的教学,这虽增加了课堂容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功能,但也有它不利的一面,教学过程全部是自动生成的,起不到教师教学示范的作用,以至于课堂上表面热热闹闹,学生对答如流,一到实际解题却无所适从,漏洞百出,书写过程也是丢三落四,不规范、不严谨。
数学是一门逻辑严密的科学,有其特殊的规范性、准确性,因而教师若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还需有必要的板书示范,如:几何中作图与添辅助线,证明过程中的推理步骤,代数计算中的必要步骤等等。
初中数学论文(优秀6篇)
初中数学论文(优秀6篇)设计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篇一中学数学教学的论文篇二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我在此结合当前中学数学学科的课改精神和自身的教学实际,从新课程理念的角度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的挖掘,以及在此基础上展开的教学方法的与创新。
一、针对问题精心创设情境能否设计一个好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首要问题。
教材中提供的情境往往只具有一般性,还要求教师能够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根据本地情况和学生实际来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感受到浓厚兴趣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字和符号的堆积,而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
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注意体现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精神。
例如,在华东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第20章的扇形统计图教学中,我考虑到学生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就已有了对扇形统计图有初步的了解,除了课前安排学生收集报刊杂志中的扇形统计图之外,还请学生以四人一组为单位,请他们对班级中来自不同区域的学生数量情况进行调查登记,通过课前预习,自己先试着绘制一张扇形统计图,并分别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由于课程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内容入手,每个学生对上课的内容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此研究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索发现,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处理,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独立思考,归纳总结,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发表见解、各抒己见、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中,能充分地融入课堂学习,提高数学能力和学习效率。
有的学生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提出了扇形统计图反映数据情况的优缺点,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更上了一层楼。
这种在充满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数学,让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让他们感受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习积极性,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达到开发潜力,提高能力的目的。
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五篇范例)
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五篇范例)第一篇:七年级数学数学论文七年级数学兴趣教学数学论文大家知道,初中数学已被公认为一门基础性强、知识严谨的学科。
随着数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变化,学生学数学的能力有时不适应,尽管越学越用功,却越学越吃力。
部分学生开始对数学产生害怕心理,随之产生厌学情绪。
其中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探讨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和对策,值得我们去思考、研究。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一)缺乏学习数学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对它有了兴趣,便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学习数学也是如此。
何谓兴趣?兴趣就是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有了学习兴趣,学生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寻求知识和参与学习活动。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
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成绩就比较差,可见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初中数学较小学数学知识面逐步拓宽,学习方法与教学方式也有较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思维能力也必须有相应的变化。
在中小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分化。
(二)掌握知识、技能不够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内容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
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会出现连续学习不能衔接的薄弱环节,跟不上整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松劲,成绩分化。
关于初中数学优秀论文推荐7篇
关于初中数学优秀论文推荐7篇初中数学包括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
新的课改计划实施不久,难免有的数学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概念模糊,认识不清,将数学学科课与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要求、教学特点混为一谈。
本文就以初中数学论文为例提供7篇初中数学优秀论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初中数学优秀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摘要】要想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数学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注重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
探讨了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旨在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效率互动初中数学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还要培养初中生的数学素养。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坚持“以教为主导,以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一、构建情境激趣,有效引入新课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有效的引入新课,使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
比如,讲初中数学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时,我创建了教学情境: 我首先带领学生动手操作,在一张纸片上滴一滴墨水,然后将纸片对折压平,再重新打开,让学生观察两滴墨水之间的关系。
初中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都踊跃的进行尝试。
在学生操作之后,我总结出轴对称的概念: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 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 叫做对称点。
为了拓展初中生的思维,我鼓励学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二、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习效率随着信息技术在初中校园的普及,给初中数学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极大地提高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3篇一、合作学习内涵机理论述所谓的合作学习,实质上就是进行班级成员科学分组,确保组内学生能够针对对应课题进行深入交流和同步学习,最终派出代表将组内核心观点表述完整,在获得教师合理性评论建议后加以整改,以此实现对应教学规范引导指标。
二、目前我国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期间存在的冲突性问题整理研究首先,合作探究式问题设置形式过于简易单一。
须知此类学习交流模式在于激发个体思维创新和合作意识,只有经过各类角度分析整编过后,才能绽放出独到的智慧结晶。
可现实中,教师始终关注课程进度和应试结果,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关注度不够,尤其在鸭架式口语灌输讲解氛围中,学生对于既有知识感知趣味丢失,后期自主性学习动力也就不足。
如若长期放置不管,对于学生今后身心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其次,合作小组内部成员分工秩序极为紊乱。
事实上,合作学习理念主张吸纳各类学生观念,确保话题内涵讨论结果的多元特性。
可实际布置活动期间,由于教师规则指导不够规范,使得对应任务难以及时交接到个体成员之上,尤其大部分学生作为独生子女,个人主义思想极为深刻,基本上只会将注意力集中投射在自身感兴趣的单元之上,造成固定小组向心力溃败结果,关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探究学习风尚难以保持延续。
一般情况下,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会成为问题提出、结论代表,至于其余个体完全扮演旁观者角色,小组其间隐藏的思维两极分化效应显著。
最终学习好的个体素质得以合理提升,而成绩不高的个体将继续沉沦。
最后,教师普遍不会参与到初中数学探究式合作学习流程中。
在其思维体系中,片面地认为一切都将交付给学生,而应尽的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关键知识点提醒引导、课堂秩序科学规范监管职责,却顺势抛之度外。
长此以往,学生整体上便处于放任自流境遇之中,在得不到合理肯定激励结果基础上,失去自主性动力,经常合作交流期间讨论其余话题内容,令课堂安定和谐秩序全面消散。
也就是说,目前初中数学课堂合作教学基本上流于形式,对应的个体素质规范调试指标难以顺利贯彻。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通用5篇)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通用5篇)【摘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运用到农村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之中,多媒体技术在给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本文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就数学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误区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误区与对策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更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许多学生感觉该课程的学习枯燥乏味,兴趣索然。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并快速渗入各个教学领域。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新颖、信息量大、表现力强等优势,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改善教学方式,拓展教学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因此,积极正确的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传统的农村初中数学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一、农村初中数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认识不到位,出现两种极端现象。
同时,在农村初中也存在着另外一批数学教师。
这些老师片面地认为使用多媒体技术就代表了自己的教学理念比较先进,不使用多媒体则教学观念较为落后。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大量使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几乎每一节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都使用多媒体,不管是数学概念的讲解还是课后的练习,一概采取多媒体来进行教学。
一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停电等突发事故,这些老师就无法进行授课,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影响。
严重依赖多媒体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使得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很难得到发挥,久而久之,一些老师就丧失了开展传统教学的基本功。
(二)只注重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新课程要求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教育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用电脑辅助教学更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
但目前在农村初中使用的数学多媒体课件大多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用电脑来帮助学生如何“学”,同时也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很多农村数学老师如遇到学生提到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不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精选六篇
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引言: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其基本要求是培养“五爱”、“四有”新人;其目标是培养爱国、热诚、优良道德品质的新人,为培养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然而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德育目标的实现不仅要紧紧围绕德育课开展,更要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予以渗透贯彻。
关键词:德育渗透品质德,指人的品质。
它不仅意味着一个人的政治觉悟、阶级觉悟、思想觉悟以及政治品质;也意味着一个人的意志、兴趣、爱好、情感、情操;更意味着一个人的道德品质、风貌、风格、品行及为人处世的表现等。
德育,就其本质来说就是教育者按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它包括了思想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的教育;政治教育,即对政治方向和态度的教育;道德品质的教育,即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教育。
德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与智育、体育三者关系相辅相成,对受教育者各方面素质起导向和促进作用;对教育者的人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一般政治常识教育,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德育应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以及自我教育能力。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德育目标的实现不仅要紧紧围绕德育课开展,也要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予以渗透贯彻。
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一些问题论文
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课新程改革的展开在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变数学课堂的面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作用有目共睹。
但是,看看考试后的及格率和优秀率,看看上课时那些为数不少的百无聊赖的学生。
我们就意识到我们的课程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还需要广大教师继续实践、思考、总结、改进。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
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
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
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
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观察、探究、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在合作中学习肯定是好的方式。
但是,讨论交流的滥用,甚至没有小组交流就不是课改的极端认识也随之产生了。
例如,有的老师将什么是负数、什么是直线等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交流各自所给的“定义”,学生实在是无从说起;又如函数的概念本来就是一个抽象而不易理解的难点,有教师在给出几个实例后,让学生用大量时间分组讨论,去“发现”这一概念,各组交流时要么不得要领,要么生搬书中叙述。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教育论文第一部分:问题分析与目标设定一、问题分析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以下问题较为突出:1. 学生学习兴趣不足: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较为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单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缺乏启发性和互动性。
3. 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部分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4. 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不足: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尤为重要,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这一点。
二、目标设定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旨在研究以下目标:1.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探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结合实际生活,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
4. 强化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研究成果,为本论文提供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设计问卷,调查初中数学教学现状,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4. 实践探索:结合实际教学,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总结经验教训。
四、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具有趣味性、实用性和创新性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2. 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3. 为我国初中数学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一、文献综述为了深入理解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和问题,以及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本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广泛的梳理和分析。
1. 国外研究动态国外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较为成熟,特别是在学生兴趣激发、教学方法创新和思维能力培养等方面。
例如,美国学者乔伊斯(Joyce)和韦尔(Weil)提出的“教学模式”理论,强调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英国学者波普尔(Popper)的“探究学习”理论,提倡通过问题解决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7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7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由于自身的特点,的确没有一些学科形象、生动、具体,教学手段似乎就是那么单一,黑板加粉笔,直尺加圆规,学起来难免有点枯燥无味,从而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难随人愿,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手段成为数学教师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鉴此一种能创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教学环境的多媒体技术应运而生,为教师教学提供形象的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无疑是教学中的一个热点,为了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将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化,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
本文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的优势、注意的问题及潜在的忧患,并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这些问题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本身比较抽象、枯燥,加之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单一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造成学生数学创新素质能力难以提高。
而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课堂,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困难。
多媒体能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能将数学课本中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或者在通常条件下很难演示的实验、动态变化的过程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得教学内容直观化、趣味化、多样化,强化对学生的眼、耳、脑、手等感觉器官的刺激,使他们的情绪兴奋起来,对数学产生兴趣,形成一种爱数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把学习数学作为一种乐趣。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多方位地提高学习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拓展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度运用多媒体技术动态演示,能突出实际操作过程,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借助于观察、比较逐步把握知识的实质,从而正确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文章1: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作为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初中数学教学关乎着整个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提高学习成绩。
然而,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领域之间联系较为薄弱,教学内容不够实用性和生动性,往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因此,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初中数学教学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
首先,教师应该加强学生数学概念的实际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例如,去年在我的一堂课上,我带着学生进行了“使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探索。
我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绘制数轴,解决如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走路距离等问题。
学生们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曾经学过的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理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对数学应用场景的了解。
其次,教师应该设计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数学习题。
习题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的支撑,而题目实际意义的丰富性,一定程度上也是解决数学难点的关键。
因此,在数学课堂的设计中,习题更应该立足于实例问题,并突出实际利用部分,让学生在实际使用当中掌握借助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例如,对于某一块面积为M的矩形,如何尽可能定长度L,使得其中有一个面积为N的正方形?这一习题考虑了实际应用的场景,同时又融合了多个知识点,挑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既对学生有启发作用,又有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相关知识。
最后,教师也应该加强综合应用能力建设,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多方位地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现代的实际应用场景越来越多地受到大数据技术的影响,学生在课程设计中需要获得大数据分析技能。
在我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做题时根据现有材料,进行数据描述、数据分类、数据分析,并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这种综合能力建设对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启发性。
同时,以学生原本的职业规划为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和创新,同时也应该加强实践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寻找更好的数学教育方向。
总之,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初中数学论文优秀5篇
初中数学论文优秀5篇篇一:初中数学论文范文:《试论提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篇一数学课程在整个中学教育阶段居于基础性和关键性地位,作为初中教育的基础性科目之一,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其整体学习质量,而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又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产生直接且深刻的影响。
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正显示出极端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思路落后,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脱节,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师生互动不够,数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和终身数学学习意识的形成。
从改进初中数学教学现状的角度出发,探究提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显得至关重要,而实现这一探索必须要始终在坚持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进行,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终极指导思想。
一、提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首先,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长期以来存在着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的问题,教师完全掌握课堂主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被全面忽视。
更有甚者,初中数学教学中完全不顾学生能否接受而进行一味“填鸭式”或在中考压力下进行高压式题海战术,给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带来极大损害。
再者,初中数学教学改革要求更加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为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这就要求必须要积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真正提升学生对于数学课堂的兴趣,从而体现并充分落实初中数学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提升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有效性对策(一)创新教学理念对于初中数学教师而言,创新教学理念首先就要求在备课阶段做到真正地精研教材、摸透学情。
一方面,教师需要对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积极归纳、总结、分析,发挥好教材的辅助作用,通过对教材的严密分析勾勒出数学教学的线索,并以此作为备课的基础和前题,在备课过程中将教学内容融入其中。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3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3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数学教学论文篇一一、引进有效的教学方法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整体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帮助。
以初中函数的教学为例,初中三年级就开始引入了函数的相关概念。
一般而言,学生会根据教科书中给出的函数方程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师也只是把一些公式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一味的数据计算。
在这种情况中,学生只能认识到函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根本不知道函数到底是怎么来的,也不知道对称轴、截距到底是什么。
所以,教师要改进方法,进行有效的初中数学教学。
而数形结合则是一种很好的、能实现有效教学的方法之一。
数形结合也就是教师要根据函数题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形,以便于学生能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数学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能快速理解那些抽象难懂的问题。
当然,这也就能有效地为接下来的高中函数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把抽象知识变为了具体的知识。
综上所述,教师应在初中函数的教学过程中改进、并利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不断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进行激励性教育在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和称赞,因为在学生眼里,教师的嘉奖是教师对自己的肯定。
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激发,就会将学习当做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也就从侧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是快乐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
“鼓励别人一句强于指责别人百句”,这是一句英国的谚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无时无刻不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谁都不希望自己总是被别人指责。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也应该多鼓励自己的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能够毫无顾虑地向教师提问,这样就不会出现因为畏惧而不敢提问的情况。
反之,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学生消极对抗教师,师生之间的距离也拉远了。
这样的做法既不利于学生初中数学的学习,也对教师的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三、寓教于乐的教学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适当地加入相对应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劳逸结合,实现既在娱乐中学习,又在学习中娱乐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农村初中数学课改存在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了近十年,农村初中的数学课改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反思和修正。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改革;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10-065-001笔者一直从事农村初中的管理工作,也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亲身经历和参与了课程改革。
十年的改革之路我们经历过很多困难和挫折,也有不少的成绩和收获,但在农村初中的数学课改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策略,进行反思和修正。
一、农村初中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1.教师课堂驾驭能力不够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部分教师课堂纪律难于控制,教学任务难于完成。
其实,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不是新课程结构有问题,而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教学策略。
2.教学活动流于形式主义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了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改变,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教师不能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忽视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
也就是说,没有区分学生的参与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性参与。
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也并不是笑声越多越好,安静、有序、愉快的课堂气氛是新课程所刻意追求的。
3.教师不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作用要不断转化为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农村初中数学课改的策略1.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当前,在数学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
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
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初中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学科。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探究能力对于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重要。
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初中数学论文3000字篇1浅析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优化策略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
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要求不断提高,而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在具体应用中存在一定弊端,导致课堂效率较低,因此如何切实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数学教学效果,保障教学质量成为当下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当加大对数学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重视和研究力度,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优化,对教学内容不断完善,保障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建设任务完成。
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优化进行详细的探讨,以供今后参考使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策略优化初中数学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的过程中,主要参考内容就是课程教材,有些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材,甚至部分教师照搬教材中知识点讲解方法等,导致教师过程过于枯燥无趣,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就要求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初中数学教学目标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组合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内容,使数学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为教学效果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原则1.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
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建立“做数学”的正确意识,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依靠自身力量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勾股定理”章节教学过程中,数学课本中设置了一个问题,即“直角三角形的直边长分为了3和4,那么斜边长度为多少”?并根据这个问题抛出“勾股定理”,之后进一步说明“勾股定理”很早就被人们发现,甚至提议将此图形作为与“外星人”联系的信号,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勾股定理”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不应当直接将整个计算公式演算过程展示给学生,而让学生解决上述提出问题,进而发现自身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带着疑问听教师的内容讲解,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主动性和能力。
2023年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精彩7篇
2023年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精彩7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牛牛范文为您带来了7篇2023年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0篇,可以帮助到您,就是牛牛范文小编最大的乐趣哦。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10 篇一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须经过多次反复思考、深入研究、自我调整,才能全面、准确地完成数学学习过程。
关键词数学学习;反思;习惯;问题在初中阶段究竟能培养学生的哪些反思活动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性的课题,需要数学教育工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切实的研究。
既不可错过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机会,也不可进行拔苗助长式的训练和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
预习是深入学习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而且引导学生在预习后,再回顾一下预习的内容和过程,多问几个为什么,如:本节主要研究了什么,重点、难点和疑点是什么;有哪些概念、公式、定理,自己理解了多少,书中是怎样解释的,定理、公式的证明有没有用到过去学过的知识,如果有,是哪些;自己能不能独立把例题做一遍,例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点:对预习中不明白的地方认真推敲了吗;本节课有哪些解题方法和技巧等等。
通过这样的反思训练,逐渐培养学生对预习的反思习惯,促进学生学会预习,学会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第一课时,可以列出如下预习提纲、提出预习问题,以培养学生在预习中的反思习惯。
1.设置问题(1)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什么?(2)什么是一个数的平方根?2.课前探究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对学生进行这样的预习反思的培养,效果良好,课后学生反映多数预习的积极性高了,主动性强了,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预习情况迸行反思和反复推敲、自我评价:从课上的学习情况也能感觉到,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基本上能全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主动探究和深入探讨的状况有了明显提高。
初中数学新课改论文
初中数学新课改论文-走进新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
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而言,学生一旦“学会”,享受到教学活动的成功喜悦,便会强化学习动机,从而更喜欢数学。
因此,教学设计要促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保证施教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
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久而久之,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觉得数学不再是那些枯燥、乏味的公式、计算、数字,从思想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了。
二、变“学数学”为“用数学”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8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8篇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意识和谐、良好的数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参与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应做到新颖有趣、小而具体、难度适中、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并将所有即将解决的问题都建立于学生的固有知识基础之上。
例如,在教学《因式分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以前所学过的平方差公式,将容易出错的地方讲解清楚,并利用整式乘法的平方差公式逆用,转变为因式分解的平方差公式,就可以帮助学生清楚的掌握公式内容,而不至于出现知识性错误。
通过这种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保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实践证明,学生学习方法的科学与否,对学习效率有着重要影响,只有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听课认真,但却没有看书做题的习惯,最终课本教材成了学生查阅概念公式的工具。
所以,教师要加强引导,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着明确的目标阅读教材,多看多写,实现通盘考虑。
比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思考任务,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为什么k≠0且k为常数是反比例函数y=k/x 的成立条件呢?如果将x为自变量和y为x的函数倒过来,说x是y的函数行不行?反比例函数图像有哪几种?其规律和特点是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有利于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自主提炼知识结论,不但可以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能提高学生成就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精心设计隐性练习,巩固所学数学知识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与传统的练习方法不同,隐性练习强调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更加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3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3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初中数学教学论文范文篇一:初中数学智能教学研究一、初中生智能智能简单地说,就是智慧和能力。
主要体现于大脑的功能,表现为大脑对外界信息加工处理的本领,它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判断的能力,感知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智慧的基础,想象能力和思维判断的能力是智慧的核心。
反映在数学上,就是区分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形,不同变量变化的规律,从具体的形象思维抽象概括思维逻辑思维,对前人总结的定理、公示、法则的在现,洞察二维、三维空间物体相互位置关系,以及以记忆为基础的各种思维判断能力。
中学生经过六年小学阶段教育,已具备一定的“数学与逻辑推理能力”,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其大脑的四个功能区,即感受区、判断区、想象区已基本成熟,接近成年人这一阶段,人的认识呈“飞跃”式发展。
初中生从十一、二岁进入学校,到十四、五岁初中毕业,这一段时间有人把它称为人生中“黄金时段”我们就要抓住人生中的“黄金时段”,适时开发中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获得智能资源的大丰收。
二、发展智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作为一门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成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
作为教师不能奢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一代娇子,但也完全可能让每个学生在他现有智能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提高整个一代人的智能水平做出最大努力,这一出发点也可列为中学教师应尽的责任之一。
中学数学的教学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尤其重要的是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
那种把发展智能和传授知识相对立起来,或者严重脱节的倾向,把发展智能神秘化,甚至认为高不可攀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作为一名学生教师应该清楚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智能的开发者,应该把主要力量放在开发学生的智能上,在人生的最重要的“黄金时段”发掘人的最宝贵的东西智能。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3篇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论文篇一:初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一、有效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的双方,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单一、死板的教学方式,用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并积极地进行知识探究,感受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使数学课堂在活跃氛围中顺利进行。
1.用幽默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幽默的语言能产生强大的调动作用,教师运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和教师进行积极互动,并认真探究教师布置的任务,使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幽默的语言能使课堂摆脱压抑沉闷的气氛,使学生活跃起来,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积极思考,使数学综合能力不断提高。
2.运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能够有效实现师生的积极互动,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双方进行了双向信息传递,教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设定了探究的目标,而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让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
在这个互动环节,教师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指导,使他们能够摆脱定式思维,从另一个方面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最终有效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的乐趣。
在进行问题教学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设计形式以及难易程度。
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教师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提问,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回答问题的正确率。
在关注学生学习动态的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收获,获得教师的肯定,激励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究,在高效的教学环境下,促进全班学生的进步。
二、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数学素质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要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提高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中的教学方式,用新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数学课改论文
作者:三十家子中学,李丹
【摘要】新的课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在传统教学课堂中教师作为主体,以讲练结合的方式,而在数学课改中,作为一个逻辑性和探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新的课改正好符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模式,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在农村学校进行数学教学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就更具有挑战性。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学生主体;实践;教学理念
初中数学的新课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传统课堂中教师充当控制整堂课的角色,学生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模式,而新课改中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当了一个引导的角色,既加强了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了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本文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教学下课堂实践的经验,来谈谈新课改初中数学的教学方法和实践。
借此抛砖引玉,希望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因此,本人在新课改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注重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思考
一般情况下,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数学课堂缺少像语文课堂、英语课堂那样可以活跃气氛,更多的死枯燥乏味。
那么就会在无形中给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新课改环境下,需要数学老师要主动增加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对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发挥好教师的主导地位,从而也慢慢地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此外教师还要注意与初中学生的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因为初中生正处在比较叛逆的时期,有些时候沟通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因此,特别是作为数学教师要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和技巧,让他们能够接受建议,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对数学产生浓重的兴趣。
二、注重调整数学课堂的教学结构
学生以后的发展以及升学考试,都离不开作为主学科的数学,所以数学老师才更要重视学生数学的学习,在课堂的教学中调整课堂的教学结构,例如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教学和讨论。
在学习平面几何的过程中,一个题目往往有多种解题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解析,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表现不足的小组进行鼓励和引导。
在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知识;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三、注重初中数学课程目标的转变
初中数学教学课程中,不能死守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注重在课堂上强调数学的推理过程,一个结论的得出要学生反复推敲,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使他们学会正确思维的方法和学习方式,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去体验学习的成果带来的成就感,我认为这是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好的办法。
比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先预习,然后用讲故事的方式将把勾股定理的历史背景给同学介绍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把勾股定理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述,以及勾股定理这一基本定理在以后几何学习中有哪些重要应用,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勾股定理都可以有哪些应用。
最后把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与勾股定理联系起来进行讲述,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生活中处处存在学习的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就学习数学已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四、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通过实践我发现,这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要求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改变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模式;过去的数学课堂上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之间、同学们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
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督促和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和引导。
在数学教学中,我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掌握课堂的节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主动探索知识。
我常说,在数学课堂上我们都是老师也都死学生,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
”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获得了成就感。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时,我在学生举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实物后,根据学生回答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话音刚落,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你说错了,应该是有四条边围成的图形,他们都有四条边。
”等他刚一说完,另外一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应该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条线段都叫做边。
”“他们还都有四个角,而且都是直角。
”……我一直在一旁微笑的听着,最后说:“嗯,这几位同学说得很好,老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把自己知道的和与我们学习有关的说出来,大家互相促进。
”那一段时间这几位学生学习兴趣非常浓,而其他的学生受其影响,上课发言也非常积极。
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才为妙,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应该有他们自由表达意见的空间。
适度的“乱”,在教师
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真正参加到教学中,让他们去创造性的学。
五、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美国数学家波利亚曾说:“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学知识是为了用知识。
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在农村学校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有限,所以要从各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股票、利息、保险、有奖储蓄、分期付款等经济方面的数学问题,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常识。
如教学“圆的认识”后,我有意识地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画圆,对传统教学提出很大的挑战。
有的学生想到两个人用一根长绳画一个圆,有的想到一排人转一圈画一个圆,也有的想到全班人围一个圈,沿这个圈画出一个圆。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解决“为何现实生活中车轮都做成圆的,而车轴都装在圆心上”这个实际问题。
在练习题的讲解上,我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充当老师的角色,是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多,培养同学们之间的默契。
经常这样训练,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多么重要,学数学的价值有多大,从而激发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变“学数学”为“用数学”
【总结】因此,对于农村数学教学来说,新课程落实课堂改革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注重
学生的发展,然后通过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和长期的工作实践积攒大量的经验,从而创造出一条既要适合农村学生发展特点,又要适合当前课改模式的教学模式。
努力做到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打造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青年才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