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18黔之驴》指导教学书无答案苏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黔之驴》导学案2苏教版
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学习内容十八、黔之驴学习目标 1. 剖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色,学习仔细传神的心理、动作描绘。
2.指引学生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理解本文的寓意。
学习重难点 1. 学习仔细传神的心理、动作描绘,从老虎和驴的角度理解故事深刻寓意;2.掌握常有的实词和虚词。
导学过程感悟一、导学:检查复习情况。
1、梳理文言知识,累积文语言汇。
2、熟读课文,基本成诵。
二、自学:1.在书上画出写虎和写驴的句子,而后再圈出表现老虎和驴特色的动词。
(联合课文内容,思虑老虎和驴之间的不一样特色)虎:驴:2. 课文写虎从畏驴到食驴的过程可分为几个层次?各层次中表现虎的心理的词语分别有哪些?它们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3.课文描绘虎的动作用了哪些词语 ?分别刻画了虎的什么心态 ?4.黔驴技穷有哪些 ?5.故事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可从虎与驴两个角度思虑)6.拓展阅读:读知识链接部分的另两则寓言,并谈谈此中寓意。
三、沟通:四、展现:五、反应:(一)填空1、《黔之驴》选自,作者___ _____,字_,最新中小学教课设计、试题、试卷__ __代文学家。
黔,地名,包含现、等省的部分地域。
2、古代散文,简称古文,是和相对的文体。
唐代、等人倡导古文运动,在文学史上形以、、、、、、、、为代表的“唐宋八大家”。
(二)写出出自这个故事的成语,并解说其意思(起码两个)。
(1):(2):(3):(三)阅读下文,达成文后各题。
楚有养狙认为生者,楚人谓狙公。
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
或不给,则加鞭棰焉。
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
”曰:“非公不得而取与 ?”曰:“否也,皆得而取也。
”曰:“然而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 ?”言末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 ! 唯其昏未觉也。
语文七年级下苏教版 18《黔之驴》教案
《黔之驴》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
2、翻译文言文;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3、积累一些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教学重难点: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当素未谋过面的一只驴和一只老虎见面了,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写的一篇寓言故事。
2、哪位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柳宗元?(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教师补充小结)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调任柳州刺史,逝于柳州,又称“柳柳州”。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揭露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残暴凶狠,同情人民的不幸遭遇,包括《临江之麋[mí]》《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其作品文学艺术价值极高,和韩愈合称“韩柳”,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山水游记散文“永州八记”流于后世。
著有《柳河东集》。
师: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二、分析新课1、导入:同学们,有一句话说:“读书百遍,其意自见”。
文章要多读才能领会其内容,尤其是文言文。
好,下面就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散读课文,读出感情注意节奏,还要注意手中的笔,也应该动起来。
圈画出文中生字读音。
)师:好下面再来听课文录音一遍。
注意自己刚才练读与录音比较。
师:现在,老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遍课文。
哪位同学来读?请举手!(生读)师:读得很流利,请坐。
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有没有觉得他读的有不足的地方?(纠正)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师:注意“载”,读四声。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意思。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和巩固。
(2)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让学生结合注释,解释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难点词语。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让学生进行例子练习。
4. 合作学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子的解释。
(2)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结合注释解释生词和短语。
2. 合作学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和特点,结合生活经验谈谈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体会。
3. 讨论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黔之驴》教案2 (新版)苏教版 .doc
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黔之驴》教案2 (新版)苏教版
授课时间年月日总计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能口译全文。
2、分析驴、虎两个寓言形象的特点,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
3、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有关文言字词的用法,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老虎的心理、动作描写来分析老虎认识驴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
课时数:2
正文(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蔽、窥、遁、近、视(之)
、初见驴时,虎“蔽”“窥”,勾画出虎既好奇、急于摸底,又害怕的
恐惧心理;接下来“稍出近之”、“往来视之”、“近出前后”直至“
心理词语与动作相映衬,最初,虎见到
比喻仅有的一点
然大物
这三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讽刺人的技能低劣,遭遇无法解决的窘境等等。
不可避免;也有人认为,驴子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对此,你有什么看通过学习《黔之驴》我们又掌握了几个文言文词汇,深刻理解了故事的。
七年级语文18.黔之驴 教案苏教版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 虚词掌握文言句式
2、反复诵读 ,以老虎的心理和行动描写为线索把握文意
3、把握寓言的深广含意
4、背诵全文
教学
重点
1、积累文言实词 虚词掌握文言句式
2、反复诵读 ,以老虎的心理和行动描写为线索把握文意
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措施简述
教学
难点
1、把握寓言的深广含意
9、这则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启示)。
明确: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10、妙点品味
一个“窥”字,勾画出老虎初见驴时,既好奇,又害怕,又不心甘的心理,可谓一字传神
五、课堂小结
重、难点的落实与突破措施简述[来源:Zxxk.]
教学[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来源:ZXXK][来源:]
难点
1、把握寓言的深广含意
2、背诵全文
教法与学法简述
合作探究法自学法讲授法
教学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设计
基
础
内
容
基
础
内
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灯谜:厩(打一字)驴
2、从这些成语,你能总结出古人对驴的大致评价吗?
稍出近之:靠近形——动
驴不胜怒,蹄之:踢名——动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名——状语
4、通假字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通“只”,仅仅
5、古今异义
古义:离开
尽其肉,乃去
今义:往
课外作
业布置
基础练习
拓展练习
教后心得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黔之驴》教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了解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能够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2)通过分析课文中的句子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本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词语的含义,分析句子的作用。
(3)掌握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解释。
(2)对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
(2)通过提问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的课文《黔之驴》。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黔之驴》,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查找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与同桌进行交流讨论。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难理解句子的含义。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引导学生进行举例说明。
四、课堂练习1. 学生进行朗读和背诵课文《黔之驴》。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2. 教师强调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鼓励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
六、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学生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文章,运用课文中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
七年级语文下册《18黔之驴》指导教学书无答案苏教版
【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一)感情调节引导学生回忆背诵小学学过的柳宗元诗《江雪》之后再出示另外一首柳诗《渔翁》,让学生自己评点这两首诗创设的意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二)互阅作业预习:借助工具书及资料,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船载以入:船:用船(名作状);“载”字读四声zài,不读zǎi.当表示“年”时读zǎi,如“三年五载”.“一年半载”.而表示交通运输时读zài.如“装载”. “以”连词,相当于“而”.至则无可用:到了:却庞然:巨大的样子.以为神:把(它)作为蔽林间窥之:躲藏偷看稍出近之:稍:渐渐;近:靠近慭慭然:yìn:(小心谨慎的样子)莫相知:不了解对方;相:一方对另一方虎大骇:hài害怕远遁dùn:远远地逃跑以为且噬shì己也:以为:认为;将:咬然往来视之:然:但是;往来:走过来,走过去.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似的)益习其声:渐渐终不敢搏:始终益狎:_iá益:更;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荡倚(yǐ)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驴不胜怒:shèng)能承受蹄之:用蹄子踢虎因喜:因此计之曰:盘算;考虑这件事.技止此耳:技:本领;只,(罢了)跳踉liáng:跳跃.hǎn):怒吼.断其喉:咬断尽其肉:吃尽乃去:才离开(三)自学1.自学内容一:了解作者及背景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又称“柳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自学方法:记忆上文提示中重要内容.2自学内容二课文朗读: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课文翻译:能准确翻译课文,重点语句要会背诵.1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4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5.(四)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补充下列成语中的动物名称沉鱼落雁打草惊蛇对牛弹琴非牛非马飞鸟惊蛇狗尾续貂管中窥豹害群之马鹤立鸡群狐假虎威鸡鸣狗盗惊弓之鸟井底之蛙九牛一毛狼狈为奸如鱼得水守株待兔指鹿为马鹬蚌相争杀鸡吓猴(五)帮困(知者加速)(六)反思小结(七)最小作业量:1《同步练习》2背诵课文及加点字的解释课题:《黔之驴》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道德目标:道德目标: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2、情智目标:感情目标: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认知目标: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推荐学习]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18《黔之驴》教案 (新版)苏教版
18《黔之驴》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在学习中掌握重点字词句的含义2.理解文中说明的道理。
(二)能力目标1:顺畅朗读课文,能翻译课文;2学习本文心理和动作的细致描写;理解内容和寓意。
(三)情感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没有真本领的人最终会被别人识破,不要成为外强中干的人。
2.吸取“驴”的教训,努力增长才干,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
二、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及重点虚词的用法,准确翻译文章(直译)2.难点:理解这篇寓言所讽刺的人情世态,并从中得到启示。
三、课时安排:l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学过很多有关动物的成语吧?你们还记得哪些呢?(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它们都来自寓言故事,通过一个简短而有趣的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一篇这样的故事。
《黔之驴》二:顺畅朗读:1、齐读:请大家齐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抽查:抽学生个人读第1 段三:译读,1. 边读边译:同学们能够读准文章的字音了,是否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了呢?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下的解释,一边读课文一边翻译,读一句,翻译一句。
(教师举例子,说明翻译方法——字字落实)2. 质疑交流,教师点拨:同学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会翻译的字词或句子呢?如果有,请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它。
3. 抽查重点字句:(1)字词:“以为”:①“以为神”:把(它)当作,②“以为且噬己也”:认为“因”:①“虎因喜”因而②于是。
“因跳踉大阚。
”(2).提醒学生注意两个句子的翻译。
①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这里是“用船”的意思。
名词充当状语。
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名词一般不能充当状语。
)②驴不胜怒,蹄之。
(“蹄”,踢,用脚踢。
这里作动词用。
)3. 齐读:请大家高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理解课文:1.谁能大概地说一下这个故事?(引导学生说出虎吃驴的过程:惧驴,识驴,吃驴。
)2.找出描写老虎和驴子的语句,读一读。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黔之驴》(第2课时)教案 (新版)苏教版
教
学
过
程
教学Leabharlann 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1-2分钟)
导入新课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好本领,如果光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话,那我们也就会像遥远的黔地那头驴一样,落得可悲的下场。如果我们能够学好本领,遇到事情多动脑筋,相信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能够克服。
揭示目标
1、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分钟)
1、教师出示课堂作业。
⑴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多角度分析寓意
①从老虎的角度我们懂得:
貌似强大的东西并不可怕,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而胜之。
②从驴子的角度:
我们不能做无才无德、外强中干的人,要有真才实学。
⑵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语,你能想出几个?还能说出意思吗?
2、看事物从多个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见解。
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分钟左右)
自学提纲:
1、整体感知故事情节。
2、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老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3、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心理的词;找出文中描写驴子的词,用自己的话概括老虎和驴子的形象特点。
4、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5、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些成语,你能想出几个?还能说出意思吗?
黔之驴
课题
黔之驴
课时
2课时
(总第课时)
科任
教师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习细致逼真的心理、动作描写,理解故事的深刻寓意。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讨论来理解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事物从多个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见解。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 18 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翻译寓言的内容并理解寓言的深广含义。
2.把握老虎的形象,揣摩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1.理解寓言的深广含义。
2. 把握老虎的形象,揣摩描写老虎的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默一默1.字音互填。
黔.()船载.以入()跳踉大hǎn()跳踉..()()窥.()稍近益xiá()且shì己也()yìn yìn然()好.事者()噬.()远遁.()2.解释下列词语。
好事者:至则.无可用: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以为且噬..己:觉无异能:益习其...声: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计之曰:技止.此耳.:跳踉大.:二、读一读课堂助学1.导入。
2.整体感知(1)熟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句读)(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
3.合作探究(1)虎认识驴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黔之驴的计谋有哪些?(3)概括文章寓意。
4.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三、练一练1.翻译以下加点字。
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莫.相知()虎大骇.()远遁.()无异.能者()益.习其声()终不敢搏.()驴不胜..怒()蹄.之()断.其喉()尽.其肉()以为神()益习其声()虎因喜()以为..益因以为且噬己也()稍近益狎()因跳踉大㘎()2.自从驴到了黔地之后,老虎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先是再是,最后。
由此可见老虎是,而驴则是。
3.读第2小节,完成练习。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黔之驴》教案苏教版
《黔之驴》教学目标1.理解这则寓言的寓意:认识事物本质,驾御并征服客观事物。
2.了解寓言特点,学习赏析寓言的方法。
3.巩固文言文知识,积累文言文词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理解课文主旨。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寓言中的形象,准确把握寓意。
2.难点:对文言词语的理解、领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些成语,它们中有不少来源于我国古代寓言故事。
请大家回忆一下学过哪些?成语“黔驴技穷”也是其中一例,它来源于我国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短篇寓言《黔之驴》。
而要正确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我们就必须先来一起学习这篇寓言,看它讲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故事。
(请一个学生介绍关于柳宗元的生平资料,并背出柳宗元的一两篇诗作。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注音。
教师读完后,检测字音。
2.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与理解自由朗读。
3.教师略作指导之后,请一名学生配乐朗读。
读后请一名学生略作点评。
三、精读课文,整体感知1.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通过反复的朗读,基本理解文意。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结合书下注释和字典,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2.组织学生互相翻译。
3.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提示一些重要语句。
学生进行标注,画出重点。
4.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
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好事者船载以入:以为神:以为且噬己也:虎见之,庞然大物也:然往来视之:稍出近之:驴不胜怒,蹄之:技止此耳:尽其肉,乃去:四、小组活动复述课文内容。
1.以小组为单位,先在小组内复述,选派代表全班复述。
2.教师引导学生复述时抓住虎的心理活动,紧扣以下课文内容:(1)故事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2)当驴出现时,“虎见之”的最初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3)虎对驴的态度有无改变?(4)故事的结局是什么?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归纳文中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将本文故事复述给家人听。
第2课时一、整体感知课文检查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复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8黔之驴教学案无答案苏教版
(2)结合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3.合作探究(1)虎认识驴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黔之驴的计谋有哪些?(3)概括文章寓意.4.画出文中描写老虎惧驴、识驴、吃驴的动作和心理状态的词语,体会这些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三、练一练1.翻译以下加点字.船载以入()放之山下()莫相知()虎大骇()远遁()无异能者()益习其声()终不敢搏()驴不胜怒()蹄之()断其喉()尽其肉()以为神()益习其声()虎因喜()以为益因以为且噬己也()稍近益狎()因跳踉大㘎()2.自从驴到了黔地之后,老虎对它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先是再是,最后 .由此可见老虎是,而驴则是 .3.读第2小节,完成练习.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1)请根据老虎的心理变化为这一小节分层.(用“/”标出)(2)翻译句子a.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b.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c.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d.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4.读完这则寓言,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四、课外延伸罴说柳宗元鹿畏貙(貙chū:一种似狸而大的野兽),貙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像人一样)立,绝(极度,独特)有力而甚害人焉.楚(今湖南、湖北一带)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清静无声)持弓矢罂(一种小口大肚的罐子)火(火种),而即之山.为鹿以感其类,伺(等候)其至,发(点燃)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zuó,揪住)搏(抓、扑)挽(拉)裂(撕开)而食之.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1.用“/”给文中加横线的文字断句.(3处)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2.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 罴之状,被发人立 (通“披”)B. 为鹿以感其类(感动)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D.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3.翻译下列句子.(1)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2)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下册《18黔之驴》指导教学书无答案苏教版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2.情智目标:
(1)感情目标: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等成语。
(2)认知目标: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3)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教学时间】(第 1 课时)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引导学生回忆背诵小学学过的柳宗元诗《江雪》之后再出示另外一首柳诗《渔翁》,让学生自己评点这两首诗创设的意境。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二)互阅作业
预习:借助工具书及资料,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船载以入:船:用船(名作状);“载”字读四声zài,不读zǎi。
当表示“年”时读zǎi,如“三年五载”。
“一年半载”。
而表示交通运输时
读zài.如“装载”。
“以”连词,相当于“而”。
至则无可用:到了:却
庞然:巨大的样子。
以为神:把(它)作为
蔽林间窥之:躲藏偷看
稍出近之:稍:渐渐;近:靠近
慭慭然:yìn:(小心谨慎的样子)
莫相知:不了解对方;相:一方对另一方
虎大骇:hài害怕
远遁dùn :远远地逃跑
以为且噬shì己也:以为:认为;将:咬
然往来视之:然:但是;往来:走过来,走过去。
觉无异能者(特殊的本领)(……似的)
益习其声:渐渐
终不敢搏:始终
益狎:xiá益:更;狎:态度亲近而不庄重。
荡倚(yǐ)冲冒:摇晃,依偎;冲击顶撞。
驴不胜怒:shèng)能承受
蹄之:用蹄子踢
虎因喜:因此
计之曰:盘算;考虑这件事。
技止此耳:技:本领;只,(罢了)
跳踉liáng :跳跃。
(hǎn):怒吼。
断其喉:咬断
尽其肉:吃尽
乃去:才离开
(三)自学
1.自学内容一:了解作者及背景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
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因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
又称“ 柳柳州”。
在十几年的贬逐生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
这阶段虽在政治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黔之驴》是柳宗元《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
讽刺了当时腐败的政治和社会,讽刺了封建剥削阶级丑恶的人情事态。
作者认为这三首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往往用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来阐明深刻的道理。
自学方法:记忆上文提示中重要内容。
2自学内容二
课文朗读: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课文翻译:能准确翻译课文,重点语句要会背诵。
1 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4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5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四)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补充下列成语中的动物名称
沉鱼落雁打草惊蛇对牛弹琴非牛非马飞鸟惊蛇
狗尾续貂管中窥豹害群之马鹤立鸡群狐假虎威
鸡鸣狗盗惊弓之鸟井底之蛙九牛一毛狼狈为奸如鱼得水守株待兔指鹿为马鹬蚌相争
杀鸡吓猴
(五)帮困(知者加速)
(六)反思小结
(七)最小作业量:
1《同步练习》
2背诵课文及加点字的解释
课题:《黔之驴》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道德目标: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
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
“黔驴技穷”等成语。
2、情智目标:
感情目标: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懂得无所畏惧、敢于而且善于斗争,就一定能战胜貌似强大的东西的深刻道理,并掌握“庞然大物”“黔驴技穷”等成语。
认知目标:能够借助书下注释阅读文言文,能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
学习本文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教学时间】(第 2 课时)
【教学手段】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二)互阅作业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三)自学
1.理清结构:
自学方法:自由朗读课文,概括两段内容
第一段:
第二段:
2、自学内容一:
①文章主要从动作、心理、神态三方面描写刻画虎的形象。
找出描写老虎动
作、心理的词并思考其作用。
②找出文中描写驴子的词。
③分析虎与驴的形象
3、自学内容二:理解寓意
自学方法:虎、驴的斗争过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①从老虎的角度:
②从驴的角度:
③主旨:
(四)拓展:想一想:驴的悲剧能否避免?
(五)练习(解题、互阅或自阅)
1、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过程?
2、文章详写了,略写了,主要是通过写
来衬托的特点。
3、文中主要从、、来描写刻画虎的形象。
其中写虎与驴斗的和尤为出色。
4、开始时虎试探性进攻,“”个动作显示出虎愈来愈大胆,最终把驴吃掉。
5、文中写老虎对驴子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变化的句子是哪一句?
6、驴子充分暴露自己弱点的是哪一句?
(六)帮困(知者加速)
(七)反思小结
(八)最小作业量:《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