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程样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避难硐室作业规程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概述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施工的巷道为下组煤永久避难硐室及联络巷

二、巷道用途

永久避难硐室用于下组煤采区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突发性事故时的人员生存躲避用。联络巷用于施工永久避难硐室作业中的进风、行人、运料、出渣等用途。三、巷道设计长度

设计长度:永久避难硐室全长69.6m,其中配电室3.3m、卫生间3.3m。联络巷全长21m(平距)四、服务年限:永久避难硐室为永久服务巷道。

联络巷服务期限为3个月。

五、预计开竣工时间

本掘进工作面自2012年6月份开工,预计2012年9月份完工。

附:巷道平面布置图

第二节编写依据

一、井巷设计说明书。

井巷设计说明书由矿生产部编制、公司相关部室批准的巷道开工报告书。

二、地质说明书。

地质说明书名称为《下组煤永久避难硐室及联络巷掘进地质说明书》。

三、其它技术规范:

1、《煤矿安全规程》(2011版)

2、《煤矿作业规程编制指南》

3、依据煤矿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4、《平沟煤矿本安体系风险管理手册》

5、《煤矿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指南》

6、《煤矿安全监察条例》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见表Ⅰ。

表Ⅰ井上、下对照关系情况表

水平采区 1070水平工程名称下组煤永久避难硐室及联络巷

地面标高/m 1249 井下标高/m +993.159——+998.24

地面相对位置及建筑物下组煤回风井往东52m处,地面无建筑物及设施。

井下相对位置对掘进巷道的影响北为下组煤北部风道、南为下组煤轨道下山、南部风道及下组煤皮带下山、东为0116115运输车场、西为下组煤回风井,但对掘进无影响。

邻近采区情况对掘进巷道的影响无影响

第二节煤层赋存特征

该工作面布置于14#煤层中、14#煤层属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结构简单局部有分叉现象,厚度为0.47——1.24m。伪顶以砂质泥岩为主、层理较发育、厚0.43m,老顶为细砂岩厚3.5m、底板为黑灰色泥岩,含植化,厚1.42m。

表Ⅱ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标数值备注

煤层厚度/m 14#

0.47—1.24

煤层倾角(°) 8°—10°

岩层硬度(f) <5

煤层层理不发育

煤层节理不发育

煤层自然发火倾向性——

绝对瓦斯涌出量(m3²min-1) 0.6

煤尘爆炸指数——

地温(℃) 15

瓦斯含量(m3²t-1)——

附图: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第三节地质构造

矿区范围内的煤岩层为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2°,倾角:8°—10°平均8.5°,巷道掘进范围内无断层,大型褶曲及岩浆岩侵入体等地质构造,矿区地质构造简单。

第四节水文地质

巷道掘进区域内煤岩层顶、底板均不含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无影响。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一、巷道布置

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前首先由0116115运输车场D号导线点前8.9m处以270°方位掘进联络巷,长度21m(平距),然后以161°37′′方位掘进避难硐室6m后再以340°方位掘进永久避难硐室16.7m与下组煤北部风巷贯通。

以北部风巷贯通点往南15m处以250°方位掘进避难硐室14.9m后以340°方位掘进避难硐室8.3m、再以161°37′′方位掘进22.2m与下组煤轨道下山贯通。

永久避难硐室与下组煤轨道下山贯通点往北分别14.4m、28.4处以250°方位掘进配电室、卫生间,掘进长度各3.3m。

二、巷道坡度

联络巷:A—B:坡度14°、长17m。B—C:坡度0°、长4m。

永久避难硐室:D—E:坡度-3‰°、长22.8m。F—G:坡度0°、长14.9m、H—I:坡度+3‰°、长30.49m。配电室、卫生间坡度0°

三、巷道断面

(一)、设计依据

永久避难硐室断面根据我矿地质构造、围岩特性及需躲避人数由中煤科工集团南京设计研究院按躲避100人进行设计为半圆拱断面。

联络巷根据顶帮围岩特性及满足施工设备的安装为依据,设计为正方形断面。

(二)、断面规格

1、永久避难硐室(Ⅰ—Ⅰ断面):掘进宽5400mm、掘进高4150mm、拱形半径2700mm、直墙

高1450mm、掘进断面:19.27㎡。净宽5200mm、净高3790mm、拱形半径2600mm、直墙高1190mm、净断面13.57㎡。

2、配电室及卫生间(Ⅱ——Ⅱ断面):掘进宽4000mm、掘进高3450mm、拱形半径2000mm、直墙高1450mm、掘进断面:12.08㎡.净宽3800mm、净高3500mm、拱形半径1900mm、直墙高1450mm、净断面11.12㎡。

3、联络巷:掘进宽3000mm、掘进高3000mm、掘进断面9㎡。净宽3000mm、净高2700mm、净断面8.1㎡。

第二节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永久避难硐室

二、观测内容

巷道顶板离层量,巷道收敛量,顶板压力。

三、观测方法

1、永久避难硐室每个交叉点处安装一个顶板离层检测仪,安装时采用锚杆机打眼,孔径为Φ28mm、深8m,共布置4各测点。

2、顶板离层指示仪自安装日期开始,每天观测一次,10天后,每10天观测一次。顶板离层指示仪显示值减去初始值即为顶板离层量,分为深部与浅部,深部安装深度为8m,浅部安装深度为2.4m。

3、永久避难硐室内距交叉点2m处设置一组巷道收敛量观测站,分别观测顶锚杆的收敛量,共设置3个观测站。(附:收敛量观测方法图)

4、永久避难硐室交叉点处设置一组顶帮压力观测站,分别在巷道中心、两帮各安装一个锚杆液压枕,共设置3各观测站。

5、观测要求:2个星期内每天观测一次,2—4个星期每周观测2—3次,变形稳定后一周观测一次。

四、数据处理分析

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观测、分析数据,并将观测数据填入观测记录表,每月上报生产技术部一份。第三节支护设计

一、支护方式

(一)、临时支护

永久避难硐室临时支护采用3根、联络巷采用2根直径50mm、长2600mm的钢管前端焊接400mm 尖钎子,全长3000mm。安装时工作面顶板往下400mm处用风动凿岩机打孔径Φ=42mm、深400mm、眼距1500mm的三个钻孔,联络巷临时支护眼距2.6m。安装时将前探梁尖钎处插入眼内,一端穿进锚杆上安装的吊环内。临时支护上铺厚度为30mm、长2000mm/2800mm木板。

最小控顶距300mm,最大控顶距1100mm。

(二)、永久支护

永久避难硐室顶部采用锚杆+金属网+锚梁+锚索+锚索梁和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形式进行永久支护。

巷帮采用帮锚杆+金属网+锚梁和喷射混凝土的联合支护形式进行永久支护。

联络巷顶部采用锚杆+钢筋网+锚索的支护形式进行永久支护。

巷帮采用锚杆+金属网+锚梁的支护形式进行永久支护。

二、支护参数设计

(一)、设计方法

根据锚杆挤压加固拱、悬吊作用设计锚杆支护参数

(二)、按挤压加固拱原理确定锚杆参数

b=L³tana-a/ta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