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地理《时区》学案
七年级时区教案
七年级时区教案【篇一:做时间的主人教案】做时间的主人教学设计设计思想:时间,是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东西。
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到一个新的学段,课程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常常使他们感到手忙脚乱,有的同学能够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而另外一些同学却总是忙忙碌碌也无法完成任务。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本节课就将通过讨论和分享,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当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如何科学管理自己的时间,怎样根据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安排个人计划,从而更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教会学生如何科学地利用时间2、过程和方法:以学生的讨论和分享为主,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引发进一步的思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体会到在生活当中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管理学习生活的习惯,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教学重点:利用时间的方法教学难点:用“一心二用”法抓住时间教学方法:列举法、活动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请同学们阅读屏幕上的一段文字:对你有什么启示呢?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做时间的主人。
(二)展示目标学做时间的主人,合理的运用时间。
(三)小组探究,师生互动问:你属于哪种人?你想作为哪种人?人们对待时间的不同态度:p26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对待时间?先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再引导学生归纳。
时间是生命的刻度,是人生最初也是最重要的财富。
但我们不能做时间的奴仆,而要做时间的主人。
怎样才能做时间的主人呢?如何做时间的主人 1、用“分”计时(1)一分钟你能做什么?阅读《一分钟能做什么》本杰明一分钟整理了房间,你一分钟能做什么呢?看谁说的又快又多。
(2)一分钟的价值大屏幕展示(3)一分钟鼓掌。
要珍惜时间用分计时,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2、区分轻重缓急面对生活中许多繁杂的事情,我们可以按照事情的重要及紧急程度排序。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个情景:假如吃完晚饭后,从7点到9点半之间,有10项工作要做。
这10项工作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看电视、写日记、阅读书报或杂志、帮妈妈做家务、复习今天学的功课、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预习第二天的功课、和爸爸妈妈谈谈学校的事、给小学时期最好的朋友打个电话。
时区和日界线导学案
(一)时区 1、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1___;相邻两个时 区相差_1_5_°_小时。 2、中时区又叫 零__时__区_。
3、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 个时区。 (二)区时: 每个时区所采用的时间标准。
1、北京时间: 采用北京所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时 刻
2、区时的计算方法 1)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2)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东加西减)
7点
14点 4点 2点
中央经线
西一区
东一区
1、全球划分为多少个时区?
24个时区
2、一般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
150
3、哪一个时区的中央经线是本初子午线?
中时区
4、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东西十二区
北京时间指北京所在地的地方时吗?
东八区 1160E 北京
112.50E
1200E
例3、已知西五区的纽约为2008年2月28日下午两点,我们学校的 区时
14:00
?
0° 西5区
东8区
向东数越过了13个时区,加13小时
相差时区数:8+5=13 (一东或一西用加法)
区时:14+13=27 2月29日凌晨3点 (北京在纽约的东面)
东二区6点时,东三区几点? 东十区呢? 中时区呢? 西二区呢?
3、某人于2011年4月30日8点向西越过日界线,
日期变为
2011年5月1日。8点
4、小明在2010年3月1日向东越过日界线, 日期变为_____2_0_1_0_年__2_月_ 2。8日
1、全球划分为___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___度;相邻两个时区相差 ____个小时,东边的时间___于西边的时间。 2、地球上最早的时间是__;最晚是__时区(填时区)。 从东十二区到西十二区,日期要_(填“加”或“减”)一天。 3、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伦敦时间20点12分开幕,请问 我国中央电视台将在何时直播?
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时区》导学案(无答案) 中图版
章节与课题第一章第一节时区课时 1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使用日期或周次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掌握世界时区的划分方法。
2、理解区时的概念,掌握不同时区之间区时的计算方法。
3、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概念,掌握日界线两侧日期的换算方法。
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1、区时的计算2、日界线两侧日期的换算教学资源的使用多媒体课件学习过程自学准备:经线特点:经线形状条数0°经度叫经度的变化规律0°以东的经线叫用字母表示。
以西叫,用表示。
知识导学:当亚洲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已沐浴新的一天晨晖,最西端的地中海之滨却还是昨夜的满天星斗,这是怎么回事呢?地球自转引起了交替,每个地方的地方时间都不相同。
通过学习不同地方时间的换算,让你掌握全球的时间变化。
1、由于地球一刻不停地从向自转着,一般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早或迟)看到日出。
也就是说东边地点的时刻要比西边地点的时刻 (早或迟) 。
2、地方时(人们如何制定当地的时间?)3、时区的划分⑴地球自转一周需要时? 360°÷24 = 每个时区跨经度°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⑵中央经线是;中时区的经度范围是度到度,⑶东时区和西时区各包括个时区。
⑷请计算,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经度度,合为一个时区,。
东西十二区的中央经线是。
⑸什么是“区时”?⑹每个时区的区时之间有什么关系?⑺什么是“北京时间”?4、国际日期变更线东十二区的时间最,比中时区早小时。
西十二区的时间最。
比中时区晚小时。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相差多少时间?东、西十二区日期相差天。
两个时区的钟点。
为了保持日期的一致,人们制定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大体沿°经线分布。
从东12区到西12区要一天,从西12区到东12区要一天。
练习及作业:探究训练p3-4 1-4题。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1、1。
时区和区时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二课时:时区和区时【学习目标】1.掌握区时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通过利用已知条件进行区时的简单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不同经度的区时的计算【学习难点】区时的计算【自主学习】1.时区怎样划分才好?2.什么叫区时?3.使用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原因是什么?国际日期变更线和180度经线完全重合吗?【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读下图时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多少度为一时区?全球共分为多少个时区?(2)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经度如何确定?(中央经线是每个时区中间一条经线,注意和15°的关系)东八区以哪条经线作为中央经线?(3)哪两个时区合二为一? 这两个时区时间一样吗?日期一样吗?2、北京时间和北京的地方时有什么区别?二者相差多长时间?3、区时的计算:(1)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小时。
(2)时区差的计算:A.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区时差=大时区数小时区数;B.两地中一地在东时区,一地在西时区,则:区时差=东时区数西时区数(3)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加减)【练习】1、北京奥运会开幕时为北京时间2008年8月8日20时,纽约(西五区)转播开幕式,为当地区时几月几日几时?日本(东九区)的区时是多少?2、北京时间为9月19日9:00时,求70°W所在地的区时?4、总结归纳国际日期变更线规律日界线西侧 180°日界线东侧 时区 时刻 日期 日期变更 填图填图 地球自转方向【课堂小结】【达标检测】1.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东八区)于10月1日17时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需飞行14小时,到达目的地当地时间是( )A.10月2日15时B.10月2日3时C.10月1日15时D.10月1日3时 读下图,回答2~3题。
2.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判断甲地时间为A.8时B.9时C.15时D.16时 3.若该图中心点为地球南极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其余部分为7月7日,判断甲地时间为( )A.3时B.9时C.12时D.15时4.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C.东侧时区的钟点比西侧时区的钟点早一小时D.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5.一架飞机于10月1日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应变更为( ) A.不变 B.10月2日 C. 9月30日 D.9月31日6.通过我国哪条经线的地方时是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 ) A.120°E B.东九区中央经线 C.120°W D. 116°E (通过北京的经线)7、一艘航行于太平洋上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可能是( ) A. 12月29日12时5分 B. 12月30日11时55分 C. 12月30日12时5分 D. 12月31日12时5分【问题形成单】【学习反思】。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包括时区教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包括时区教案湘教版亚洲与欧洲(教案)第1节教学设计理念这一节“亚洲与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学的第一节,也是大陆地理学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比较多,分为6节课进行教学,第一节课学习亚欧的地理位置,第二节课学习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转换,第三节课学习亚欧的地形特征,第四节课学习亚欧的气候特征,第五节课学习亚欧的河流,第六节课了解亚欧的人口和国家这一部分的教材编排特点是“向亚洲学习,在欧洲实践”。
至于欧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这一部分只需要理解,而不是掌握至于“西欧气候的原因”,这一节只需要理解,而不是掌握●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1。
对大陆的初步了解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使用地图来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纬度和经度位置以及陆地和海洋位置 2.通过引入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线,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转换能力3.通过对亚洲气候特征的分析,学生可以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总结欧洲气候的特征。
4。
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的特征,并通过地形图找到亚洲著名的湖泊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的角度解释欧洲河流的特点,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
阅读“亚欧人口分布图”来解释亚洲的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并学会阅读亚欧政治区划图。
(2)过程和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学生可以学到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
指导学生分析亚洲复杂多样气候的原因和表现。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气候知识,分析和解决有关欧洲气候的思维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总结和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亚洲大陆的美好感情,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
学会使用地图来告诉特定地区的地理位置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特征3.亚洲的地形和气候特征(2)教学困难1。
了解简单的时区和日期转换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和原因3.亚欧河流特征的成因●教学方法复习指导法、图表阅读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教学媒体图集、多媒体课件●6课时●教学结构和过程1班(课堂介绍)请观看视频,猜猜电影中的风景在哪里。
【K12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时区、区时的计算》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时区、区时的计算》导学案学习目标:理解记忆地方时、时区、区时、中央经线、日界线的概念及区时的划分方法;学会运用所学公式解决地方时及区时、日界线的计算。
使用说明:认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完成自主学习部分的学习任务以及自学效果检测。
通过自学完成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标记好疑难点,准备讨论、展示。
[]为学法指导。
注:标志含义★基础识记★★理解应用★★★能力提升。
一、基础知识梳理:★[通过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记忆背诵以下知识]时区、区时的计算基本概念地方时:时区:中央经线:区时:日界线:相关计算①时区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②所求地地方时=已知地地方时±4★经度差③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注意“±号的选用”:东加西减,即所求地在已知地东边用加,否则用减。
日界线①人为日界线:180°经线,自西向东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过人为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②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
二、自主学习检测:[通过理解记忆,会运用公式进行相关计算]★★时区数计算:某地经度/15°取整数计算:120°E属于哪个时区?116°E属于哪个时区?70°属于哪个时区?★★时区中央经线计算:时区数★15°计算: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西二区的中央经线是多少?★★东八区和东九区的分界线是那条经线?★★东八区8:00,东九区几点?东八区9:30,西二区几点?东八区9月2号6:00,西八区几月几号几点?★★我国最东端约在135°E,最西端约在73°E,当最东端的地方时为12时,最西端的地方时是几时?★★某人在旅游黄金周期间去青岛旅游。
于北京时间7时整到达某一宾馆,看到宾馆大厅中的信息如下:图中四个时间,除北京时外,正确的是A.①B.②c.①②D.②③★★★9月23日,当飞机飞到136°E上空时,在窗边的乘客看到了海上的日出.这时北京时间是A.接近7时B.5时多c.不到5时D.7时多★★★下图为“北半球日期分界图”,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则北京时间为A.6日8时B.7日8时c.6日20时D.7日20时★★上图中甲地时间是A.15时B.9时c.3时D.12时★★★读图分析:A地、B地的时间。
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时区、区时、日界线》学案
山东省胶南市隐珠街道办事处中学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时区、区时、日界线》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时区的划分,时差的计算。
2、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读亚欧图回答:1、A为山,它和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一起组成了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B为山,其主峰是,是世界最高峰,①洋,②洋,③洋,④洋;C 海峡,它是洲和洲的分界线,E为半岛,H为半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I是平原,II 高原,D是湖。
2、亚洲的东部和南部的气候最典型,是因为。
3、欧洲分布最广而亚洲缺失的气候类型是气候。
4、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人口密度最大的大洲是,亚洲西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亚洲的北部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5、河流的特征深受和的影响,受亚洲地势的影响,亚洲河流的流向特征是。
二、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一)时区、区时的概念、换算区时:1、是指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太原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来确定的时间。
2、是指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0°经线的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3、时区的划分:全球共划分为个时区,每隔°划分为1个时区。
360÷15= .其中包括零时区(0°经线或本初子午线为穿过的时区)、东一区至东十一区(共11个时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共11个时区)、东区和西区合为一个时区(180°经线穿过该区),共24个时区。
4、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即东边的区时比西边的区时大要加1小时。
每向东越过1个时区就 1小时,每向西越过1个时区就 1小时.如:5、北京时间:区的区时,穿过该区的标准经线为°的经线,是北京所在的时区。
6、简单计算:北京时间8:00时,纽约在西五区为点,俄罗斯在东三区是点,而西十区为点。
(二):日期的换算:1、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和的分界线。
时区和区时 学案
第 一 章 行星地球 第 三 节 地球运动 (课时标题时区和区时)制作:温学莉 审核:杨芳一、 学习目标1 理解什么是时区,什么是区时,区时具体怎样划分的。
2 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关系及相互换算方法。
3 什么是北京时间。
重点:区时换算的具体方法。
难点:题中告诉你某地的时间是多少,你如何确定这个时间是地方时还是区时或另外什么时间。
二、 学习对象1为了使用时间的方便,全球划分为▁▁▁▁▁▁个时区。
每一个时区▁ ▁▁▁▁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时区各地的通用时间,叫做本时区的▁▁▁▁▁,也叫做本时区的▁▁▁▁▁▁ 。
2 某一经线如果在它所属时区中央经线以东,则其地方时比区时▁▁;如果在中央经线以西,则地方时比区时▁▁▁。
但地方时和其区时差最大不会超过▁▁▁▁。
3零度经线是中时区(零时区)的中央经线,零时区的范围是▁▁▁▁▁▁▁▁,从零时区开始,向东依次是东时区,向西依次是西时区。
(经度数⊹15)的商,(四舍五入取整数)代表了此经度所属时区数;东经就是东几区,西经就是西几区。
4 从课本图1.20可以看出来,东、西12时区占应该时区的经度范围,▁▁▁经线的地方时是它们的共用区时,但是东12区的日期比西12区▁▁▁▁。
5北京时间是我国统一使用的时间,它是北京(116ºE )所在的▁▁▁▁区的区时,是▁▁▁▁经线的地方时。
6时区换算的方法: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区时换算很简单,求出时差是关键;时区同类大减小,时区东西两相加。
知东求西减时差,知西求东加时差;不够减加二四减,求出日期是昨天;加后时间超二四,减去二四是明天。
东时区就定为东,时区越大越在东;西时区就定为西,时区越大越在西。
※为了计算方便做的临时规定,东12区并不是地球上的最东点,西12区也不是最西点,东、西是相对的。
7 考题中告诉你某地时间的判断方法:(1)如果告诉“某地的当地时间”是多少,一般肯定是指区时。
(2)若是我国某地时间,没有其他条件或说明,一般是指北京时间。
初中地理时区 教案
初中地理时区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时区的概念、划分以及全球时区的分布。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时区的定义,掌握时区的划分原则,并熟知全球主要时区的分布。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时区的概念,掌握时区的划分原则;2. 能够绘制全球主要时区的分布图;3. 学会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差。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地图和实例,分析时区的划分和分布;2. 利用地球仪,观察全球主要时区的分布;3. 小组讨论,探究时区之间的时间差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3. 提高学生对地球自转和地球仪的认识。
【教学重点】时区的概念、划分原则以及全球时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时区之间的时间差计算。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地图分析法、地球仪观察法。
【教学准备】地图、地球仪、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自转的现象。
提问:“地球自转产生了什么现象?”学生回答:“昼夜交替。
”接着提问:“昼夜交替是否是全球一致的?”学生回答:“不是,因为地球是圆的,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时区。
”二、探究时区的概念和划分原则1. 让学生阅读教材,理解时区的概念。
提问:“时区是什么?”学生回答:“时区是按照地球自转,将地球表面划分为24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差1小时。
”2. 讲解时区的划分原则。
提问:“时区是如何划分的?”学生回答:“时区是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划分为12个时区。
”3. 举例说明时区的划分。
展示世界时区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解释为什么有些国家跨多个时区。
三、总结时区的分布1. 让学生观察地球仪,找出全球主要时区的分布。
2. 讲解时区之间的界限,如国际日期变更线、夏令时等。
第二课时:一、复习时区的概念和分布1. 复习时区的概念。
提问:“时区是什么?”学生回答:“时区是按照地球自转,将地球表面划分为24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差1小时。
部编版初中地理时区教案
部编版初中地理时区教案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3.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4.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5.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6.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难点:1. 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 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教学准备:1. 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2. 地球仪、地图。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回顾上学期学习的全球地理知识;2. 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地球上有七大洲、四大洋,那么亚洲作为其中一大洲,它的位置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呢?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已有知识,总结亚洲的位置特点;2.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结合地图,详细讲解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2. 讲解亚洲的地形特点,如高原、山地、平原等;3. 讲解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如长江、黄河、恒河等;4. 分析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四、实践练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根据地图和地形图,分析亚洲的地形和河流特点;2. 每组派代表分享实践成果。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亚洲的位置特点和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地图,绘制亚洲地形和河流分布图;2. 结合家庭、学校、社区实际情况,观察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亚洲的位置特点、地形和河流分布,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课堂实践中,部分学生对亚洲地形的认识仍有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相关知识的讲解和练习。
初中地理对时区的要求教案
初中地理对时区的要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时区的概念,理解时区的划分及作用。
2. 能够运用经纬度判断所在时区,并能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3.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时区的概念及划分2. 经纬度与时区的关系3. 时区间的时差计算4. 实例分析与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时区的概念、划分及作用,经纬度与时区的关系,时区间的时差计算。
2. 难点:经纬度的换算,时区间的时差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时区的概念、划分及作用,经纬度与时区的关系。
2.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时区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以格林尼治天文台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时间为何会有差异。
2. 讲解时区的概念:介绍时区的定义,解释时区的划分及作用。
3. 讲解经纬度与时区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经纬度是如何划分时区的,如何通过经纬度判断所在时区。
4. 讲解时区间的时差计算:教授时区间时差的计算方法,让学生能够运用该方法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5. 实例分析:给出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计算时差。
6. 练习与讨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彼此的解题思路。
7.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时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介绍全球时区的分布及我国所处的时区。
8. 布置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时区知识的掌握。
同时,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解答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时区的概念、划分及作用,能够运用经纬度判断所在时区,并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K12学习】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包括时区教案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一节亚洲及欧洲包括时区教案湘教版第一节亚洲及欧洲(教案)●教学设计思路本节《亚洲及欧洲》是世界区域地理的第一节,也是大洲地理中最重要的一节。
学习内容较多,共分为6课时进行讲授,第1课时认识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2课时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第3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地形特征,第4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气候特征,第5课时学习亚洲和欧洲的河流情况,第6课时了解亚洲和欧洲的人口与国家情况。
本节教材安排的特点是“学习亚洲,练习欧洲”,关于欧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关于“西欧气候的成因”,作为练习题,本节只要求了解,不要求掌握。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初步认识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
运用地图说明亚洲和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标准时间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介绍,培养学生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能力。
3.通过分析亚洲气候特征,使学生掌握气候特征的分析方法,并在阅读地图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欧洲气候的特点。
4.通过地形图引导学生分析亚洲河流特征,并找出亚洲境内著名的湖泊。
让学生从欧洲气候和地形入手解释欧洲河流特征,了解欧洲著名的河流。
5.读“亚欧人口分布图”说明亚洲人口分布,分析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学会阅读亚欧政区图。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对地图的阅读,使学生学会从地图上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表现,让学生结合已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并解答出有关欧洲气候的思考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归纳、对比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2.通过对国家和人口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地图说出某地区的地理位置。
2.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
3.亚洲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1.学会简单的时区和日期换算。
2.亚洲和欧洲的气候及成因。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1课 时区教案2 湘教版(2021学年)
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课时区教案2 湘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课时区教案2 湘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潍坊市七年级地理下册第1课时区教案2 湘教版的全部内容。
时区课题时区编号04教学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这是七年级下册单独的一个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和计算,对学生有一定难度.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于抽象思维和空间立体思维去思考分析问题有一定难度,在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慢慢体会。
教学目标知道时区的划分,时差的计算。
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难点:时差的计算、日期的换算教学准备教学PPT 自主学习学案地图教学过程学习任务活动设计导入:当亚洲最东端的白令海峡已沐浴新的一天晨晖,最西端的地中海之滨却还是昨夜的满天星斗,这是怎么回事呢?要知道其中的奥秘,还的了解世界不同地点的时间换算规则[教学过程:自学课本P3阅读,完成以下问题:2、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几小时,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3。
北京时间是哪个时区的区时?穿过该区的标准经线为哪条的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和的分界线。
4、日界线两侧: 相同, 相差1天.5、国际日期变更线并不完全与180°经线重合的原因?6、国际日期变更线穿过海峡.7、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或减)去1天。
小组互帮教师讲解补充时区具体算法1.不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东加西减2。
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间不变,日期东减西加。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1.1亚洲及欧洲(第6课时)——时区与区时学案+练习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1——时区与区时【知识链接】有关时差图片导入【学习目标】1、实际地点时、世界时、时区、区时的概念2、学会简单的区时和时区换算重、难点:运算时差、区时【新知预习】1、地点时:。
2、世界时:。
3、时区:。
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个时区,以经线为中心(这条经线穿过),东西跨7.5°为中时区(零时区),向东、向西各划分为个时区,其中和合为一个时区,每个时区中间的经线为该时区的经线,这条经线的时刻确实是该时区的区时,东经度代表时区,西经度代表时区4、北京时刻:。
【探究演练】时区与区时时差的运算1、时区的运算时区数=已知经度数÷150例题:推算1160E所在的时区1160÷150=7.7余数≤0.4或者>0.5时四舍五入,整数为时区,依照经度判读东西时区因此,1160E所在的时区所在的时区为东八区巩固演练:推算750W所在的时区。
2、区时(1)含义:(2)区时时差的运算:相邻两个时区,时刻相差1小时,相隔几个时区,区时就差几个小时。
(3)区时时差的运算方法①运算方法上图为运算区时时差的数轴图,以为中心,东时区用号表示,西时区用号表示,从已知地时区的钟点开始数起,向东每一个时区加小时,加到24小时的时候,就要将日期,向西每一个时区减小时,减到0时,就要将日期。
②运算口诀: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异加同减运算公式:所求时刻=已知时刻+时区差(东加西减,异加同减)巩固演练:例1:运算东八区与东六区,东六区与西六区相差几个小时?例2:已知北京时刻(东八区区时)为2010年1月1日12时,求东十区区时,西二区区时的日期时刻?【拓展提升】国际日期变更线过去时刻的纷乱,不仅表现在钟点上,也表现在日期上。
哥伦布发觉新大陆以后,欧洲人向北美洲大批移民。
他们逐步向西扩展,一直到达太平洋沿岸。
十八世纪末,俄国人也从白令海峡经阿拉斯加来到那个地点。
他们和欧洲移民一见面就显现了矛盾。
俄国人是从欧洲向东通过西伯利亚,越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太平洋沿岸,而英国人却是向西渡过大西洋,在北美大陆登陆后连续向西到达太平洋沿岸的。
初中地理时区教案
初中地理时区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和时差的概念。
掌握如何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能够运用时区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时区的划分和时差的计算。
利用互联网或图书资源,搜集有关时区的实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信息搜集能力。
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世界时区的划分和时差的概念。
2. 如何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教学难点:1. 时差的计算方法。
2. 运用时区知识解释日常现象。
教学准备:1. 教材或地理知识资料。
2. 互联网或图书资源。
3. 白板或黑板。
4. 粉笔或电子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时区差异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时区的存在和重要性。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时区的了解和经验。
二、探究时区的划分(15分钟)1. 引导学生分组,每组负责一个地区的时区划分。
2. 提供资料或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有关时区的信息。
3. 各小组汇报他们的发现,并在班级内进行讨论。
三、学习时差的计算(15分钟)1. 介绍时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如何计算两个时区之间的时差。
3. 学生进行小组练习,互相讨论和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
四、应用时区知识(10分钟)1. 让学生思考和分享一些运用时区知识的日常现象,如国际航班的飞行时间、跨国公司的会议安排等。
2. 引导学生探讨时区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时区知识和时差计算方法。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题,以激发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教学延伸:1. 邀请一位从事与国际时区相关工作的人士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故事。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研究,探究时区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如航空、金融、媒体等。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小组合作和信息搜集,让学生了解世界时区的划分和时差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湘教版初中地理时区教案
湘教版初中地理时区教案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时区的概念,掌握世界主要时区及其分布;(2)学会计算不同时区之间的时差;(3)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时区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实例,掌握时区的划分和分布;(2)利用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时区的影响;(3)小组合作,探讨时差计算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提高对地理现象的认知水平;(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3)引导学生关注时区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时区的概念及划分2. 世界主要时区及其分布3. 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时区的影响第二课时:1. 时差的计算方法2. 实例分析:时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 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2. 提问: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时区的概念及划分;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世界主要时区及其分布;2. 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时区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时区差异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时差计算方法;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教师补充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时区的概念和分布,那么时差是如何计算的呢?2. 让学生举例说明时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二、课堂讲解1. 讲解时差的计算方法;2. 分析实例,让学生了解时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适应不同时区的差异。
1.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适应不同时区的差异;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 教师补充并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初中地理时区选择教案
初中地理时区选择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理解时区的概念,了解全球分为24个时区的原因。
- 学生能够根据经度计算所在时区,并解释时区与生活、经济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地图和地球仪观察时区的划分,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生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地理素养。
- 学生理解时区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学生掌握时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 学生理解时区与生活、经济的关系。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根据经度计算所在时区。
【教学准备】- 地球仪、地图、时区计算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全球时区的划分。
2. 学生分享对时区的理解和认识。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讲解时区的概念,解释全球分为24个时区的原因。
2. 学生通过地球仪和地图,观察和分析时区的划分。
三、实例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如何根据经度计算所在时区。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所在时区,并记录下来。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时区对生活、经济的影响。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根据所学内容,绘制一张时区划分图。
2. 写一篇短文,阐述时区对生活、经济的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地球仪和地图,让学生了解全球时区的划分,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
通过实例讲解和小组讨论,让学生掌握计算所在时区的方法,并理解时区与生活、经济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同时,通过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实践能力。
时区区时学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五课时:时区和区时学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世界的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含义(2)运用:区时与区时差,“北京时间”的由来与使用2、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初步学会在“时区和日界线图”上根据两地所在时区推算区时(2)让学生初步学会自己读图分析日界线相邻的两个时区的一些特点和过日界线的日期变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的学习,增加学生对地理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开放意识。
二、教学重点:区时与区时差,区时的计算三、教学难点:区时计算,日界线相邻时区的日期判断【自主学习】1、时区:全球以个经度为间隔,共划分为个时区,东西各个时区,每个时区的时间间隔为小时。
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叫做东西十二区。
东西十二区时刻相同,日期差1天,且东十二区比西十二区要一天。
2、区时:即该时区中央经线的。
(中央经线为能被15整除的经度线)重要区时有:北京时间(东八区区时),等于经线的地方时;世界时(零时区区时),等于经线的地方时。
有的国家采用东部时区的区时是为了充分利用。
3、区时的计算:①区时 = 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②中央经线 = 时区数×15°(E/W)③时区 = 已知经度数÷15°(若余数﹤7.5°,则商数即为所求时区的序号;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1,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④相邻两时区相差1小时,根据东早西晚原则,东加西减【巩固练习】2011年3月26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结合下图,回答1~3题。
1.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熄灯最早的城市为()。
A.里约热内卢B.新加坡C.北京D.哥本哈根2.图中四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时> 时区
知识点一【时区】
1.国际上规定:以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
2.以________为起点,向东、向西各________划分为中时区,又称____________。
3.从中时区分别向东、向西,经度每________划分一个时区,东西个划分为____个时区。
4. ________和________合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________个时区。
5.相邻的时区,时间相差________,________时间早于________时间。
6.我们国家才用北京所在的__________区,作为全国统一时间。
练习一
1.画出二十四个时区。
2.160°E、20°W、70°W分别在哪个时区?
3.完成下面表格
知识点二【国际日期变更线】
1.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____________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线,又称____________。
2.自西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_______一天。
练习二:已知:西十一区时间为2013年3月10日8:00,请写出其他时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