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天气与气候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教案 天气与气候9篇
七年级地理教案天气与气候9篇天气与气候 1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天气及其影响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来描述天气。
2.天气的特点:⑴天气反映了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他是经常变化的。
⑵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1.卫星云图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
2.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主要环节:获取情报→接受信息→制作成图表→得出结论→电视播报3.天气预报的内容: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a.气温:大气冷热的程度b.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c.风向是风的来向。
风力是风的强弱,共13级,次数越大,风力越强,所用符号一杠表示二级。
4.天气图:按照专门规定的数字符号,把收集到的同一地点的气象观测记录填在地图上,这种图叫天气图,天气图是气象工作者预报天气的主要工具。
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1.空气质量的高低,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新鲜的空气污染指数小对人体健康有利,污染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对人体有害。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气温与我们1.气温:我们把大气的温度称为气温。
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2.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8时,14时,20时,2时。
3.测试气温的仪器:放在百叶箱的温度计(百叶箱要离地1.5米)4.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次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日平均气温=一日之内气温观测值之和÷观测次数月平均气温=一月内日平均气温之和÷当月天数年平均气温=一年内月平均气温之和÷月数(12个月)二.气温的变化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当中气温有时高,有时低,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一年当中世界陆地上大多数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北半球出现在7月,南半球出现在1月平均最低气温北半球出现在1月,南半球出现在7月,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海洋:一年当中海洋上北半球最高月气温出现在8月,南半球出现在2月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3.气温日较差: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及教学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及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天气与气候》教案及教学计划时间2019-01-29 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天气与气候》教案及教学计划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天气与气候》教案及教学计划一、标要求● 知道“天气”的含义,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该术语。
●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 使用气温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不同地区降水分布的差异。
● 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天气与气候》是七年级地理的基础节,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础之一。
教材立足于学生的经验和年龄特点,尽可能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动化。
教材通过大量与天气、气候有关的图片、堂活动让学生学习对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体现了新改下的新教育理念。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包括“多变的天气”、“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世界的气候”四个部分。
“世界的气候”中,对于“气候”这一概念,教材处理与第一节对“天气”一致,并通过活动1、2两题的设计,使学生理解并实际运用“气候”这一术语;会描述一个地方的气候;能区别“天气与气候”。
世界气候分布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借此认识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大;其二是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部分内容,教材编写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没有分别作分析,而是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设计活动从四个方面分别举出实例,由学生自己分析,从而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天气与气候
天气与气候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天气、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
3.理解天气的变化与日常生产、生活的联系。
二、能力目标
1.能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粗略地判断天气的基本状况。
3.能收看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学会比较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等天气预报符号及课后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认识我国大气污染的现状,规范自身的行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1.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天气符号的识别。
3.通过卫星云图或天气预报图分析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1.利用教材中的气候知识分析和判断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
2.认识和理解灾害性天气符号及灾害性天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以求趋利避害,服务
于生产和生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报天气预报,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了解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前热身
让学生谈谈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系列天气现象,并举例说明天气对日常生活或生产造成的影响。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根据初中生的思维特征,循序渐进。
通过一些录像短片和卡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使学生对于天气和气候及其一系列相关知识有了较好的理解,因其教学结构与方式都是以初中生的思维特征为主要依据,所以在教学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
如果利用课件再设计一组天气和气候的小组竞赛题,效果会更好一些。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地理学科的重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他们对天气与气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建立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理解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天气、关注气候,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天气与气候之间的联系,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直观展示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新课:(1)介绍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2)分析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3)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天气与气候之间的联系。
3.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具体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一、教学目标本章教材对应《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的以下要求:1.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主要气候类型●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作进一步的细化,提出更具体的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天气的含义,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2. 学会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初步了解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
3. 了解大气污染指数是评价大气环境质量优劣的标准,并能用实例说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
4. 了解气温的含义及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计算日、月、年平均温度及年较差的方法。
5. 学生能够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根据气温曲线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6. 能用降水量柱形图,说明降水的变化规律。
7. 能熟练的利用降水量柱形图或等降水量线来确定某一地区的降水状况。
8. 能用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图,说明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9. 了解世界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并能够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地区。
(二)过程与方法1. 利用各种手段(多媒体、图片等)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易于学生理解。
2. 让学生动手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
3. 能够运用已获得的地理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析,并做出自己的判断。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学设计
“多变的天气”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案例一、指导思想与教材处理在学生了解天气含义的基础上,进行天气预报的教学,然后从灾害性的天气入手,体验天气与人类的关系,进而领会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作用,并渗透在某些灾害性天气状况下的自我安全教育。
在学生自我总结后,组织学生围绕天气自我质疑或提出相关感兴趣的话题,归纳成为课后学生小组探究学习的主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使学生具备看懂天气预报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认知与技能1、利用一般的卫星云图,进行简单的天气预报。
2、熟记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能从天气预报结果图上说出某地天气的重要性。
3、能够从灾害性天气给生活、生产带来的损失入手,理解天气预报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1、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理解天气多变的特性、了解每日天气预报具体内容的途径、体验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并在竞赛和模仿天气预报员进行天气预报的活动中学会运用知识和提高技能。
2、通过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总结熟记常用的天气预报符号的技巧,通过竞赛活动进一步强化记忆。
3、通过图片、录像等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学生对天气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地理学习兴趣。
4、通过学生自主小结课堂学习内容,学会总结所学知识。
5、通过自主质疑,尝试结合新知识和生活实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运用集体的智慧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上网),解决问题。
6、通过课前学生的知识准备活动和课后相关知识的自主探究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会知识学习的途径是多渠道的,并让学有余力的同学将课外学到的知识与大家共享,成为课堂教学有力补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通过介绍我国卫星云图的来源和我国是世界上少数拥的该技术的国家,使学生为祖国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而自豪,培养爱国情感。
2、通过对天气符号记忆规律的合作探究和课后对自主质疑课题的合作探究,在培养学生科学、积极的探究精神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多变的天气教学案
多变的天气理大附中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2.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与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3.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看懂天气预报。
(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天气图,学习预报天气。
2.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描述当时的天气,总结当地的气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天气与人类关系的了解,培养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2.通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对家乡、对社会的气象的关注。
3.通过对灾害性天气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防灾意识。
教学过程:用课件展示一些天气的动画图片,如阴、雨、等,问:这些是什么现象?展示课题,导入新课。
天气与我们有关系吗?那么结合实际举例说说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活动:想一想、说一说教师可灵活地有选择地补充学生未提及的方面,可适当引导:人们每天上学上班,最怕出现什么天气?轮船出海怕什么天气?飞机飞行怕什么天气?学生回答。
补充:其实,古代时高明的军事家就利用有利的气象打用胜仗。
(提问三国故事中诸葛亮火烧赤壁、草船借箭所利用的有利天气?)可见,天气与我们大家联系非常密切,我们应该学好。
那么,到底什么是天气?与我们平日里听到的气候这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小组讨论,判断以下两组题:A.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述天气的?哪些是描述气候的?想想为什么。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阴转多云长夏无冬常年积雪B.判断以下几句话,哪些是说天气的,哪些是说气候的?并想想为什么。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昆明四季如春3.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少雨4.在未来24小时内,本地区将有6至7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至8摄氏度通过上面两组题,讨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在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归纳概念。
通过上面的学习可以知道,天气最突出的特点是多变,每天可能变化。
所以很多新闻媒体每天提供天气预报。
那么你们通过哪些途径可获得天气预报?学生回答有谁来给大家模仿一段天气预报。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计算机、打印机、地球仪、地图、白板等。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 气候类型的概念及其划分依据。
2.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区域。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难点:
1. 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的理解和应用。
2. 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和分布区域的记忆和识别。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
解决办法:
1. 通过实例和案例,让学生直观理解气候类型的划分依据。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本节课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气候类型的概念及其划分依据。
2.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区域。
3. 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体包括:
- 开展气候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选择气候相关的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 举办气候知识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气候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气候知识的积极性。
- 制作气候知识手抄报:让学生制作气候知识手抄报,通过搜集资料、整理信息、设计版面等过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开展气候变迁模拟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气候变迁的模拟实验,如二氧化碳浓度对气候的影响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理解气候变迁的过程。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单元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的重要内容,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以及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内容涵盖了天气与气候的定义、气团与气旋、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变化等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天气与气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难点:气团与气旋、气温与降水、气候类型及其分布、气候变化等知识点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气与气候的知识。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天气与气候的图像和数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案、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
2.收集天气预报、气候数据等实际案例资料。
3.安排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天气预报和气候数据,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天气与气候有什么认识?天气与气候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介绍天气与气候的基本概念,解释天气与气候的形成原因。
通过展示地图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例如,分析我国南方的雨季对农业的影响,以及北方沙尘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降水量柱状图的阅读方法
1.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分析及正确绘制柱状图
3.世界降水量的分布图的阅读
难点
通过读图、绘图、阅读,使学生形成地理发空间概念并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上新课前,我们来欣赏一段有趣的视频。(大自然中小动物躲雨的场景)提问:视频中的是怎样的天气?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我们不仅会关注到气温,还有降水。下面,让我们进入新课的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自学交流
1.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雨、雪、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时降水的主要形式。这里所说的降水是从空中降落的水汽凝结物,也就是垂直降水,单纯的雾,霜,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所以不视为降水。
2.降水量的测量仪器是雨量器和量筒。这张图片里的金属装置就叫做雨量器,直径20厘米的圆筒。这是储水瓶和量筒。旁边是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通过刚才的阅读,谁能简单介绍下是如何测量的? 人工测量选在每天8时和20时各记录一次,两次记录的降水量之和就是日降水量。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地方已经用有自动记录功能的雨量器了,使得降水的测量更加方便、快捷、准确。
会作图之后,更重要的是会读图。这里有四个小问题考考你们。
每个地区的降水情况都是不同的,如果遇到不同的降水量图该如何分析呢?总结一下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方法:抓住两点。从图中得出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是否均匀,如均匀可用多雨、少雨、湿润来形容。如果季节分配不均匀,可以找极大值和极小值,哪个季节多,哪个降水少。方法在这里,看看我的方法好不好用,现在四人一组合作探究,请尝试判读以下5个地区的降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完成66页的表格。
学习目标
对于这一节课,我们要掌握哪些知识呢,有两个小,等级是如何划分的;②学会运用降水资料,绘制并判读降水量柱状图。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
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其区别。
(2)掌握气温、降水、风力等天气要素的测量和表示方法。
(3)了解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会描述天气现象。
(2)运用地图和图表,分析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3)运用气象工具,实际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天气与气候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变化的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及区别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天气与气候的变化,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阐述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 举例说明天气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二课时:气温的测量与表示1. 导入:提问气温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变化。
2. 讲解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和测量方法。
3. 学习摄氏度、华氏度等气温表示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课时:降水的测量与表示1. 导入:提问降水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降水量。
2. 讲解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和测量方法。
3. 学习降水量的表示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第四课时:风力的测量与表示1. 导入:提问风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风力变化。
2. 讲解风力的测量工具(风力计)和测量方法。
3. 学习风力等级的表示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
第五课时: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气候的多样性。
2. 讲解气候类型的划分及其特点。
3. 学习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观察世界气候分布图。
三、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天气与气候概念、测量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查学生对气候类型特点及分布的掌握。
四、教学资源1. 课件、教案、教材。
2. 气象工具(温度计、雨量器、风力计)。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分析
《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与分析》教案教学目标: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柱状图,并读图说明降水变化的规律,进一步提高学生读图,绘图的能力,同时锻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降水柱状图的阅读和绘制,世界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
教学难点: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总结其降水变化规律。
通过读图、绘图,认识世界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读书指导法、启发式、探究讨论式、分层教学等教学过程:在生活中,不管哪种降水类型,降落到地面,气象观测员都会进行收集,测量和记录。
为了大家直观了解,往往会用坐标网格,把某地的某个月或某年的各月降水量用柱状图表示,如课本55页图3.19,请同学们仿照气温曲线的制作方法,用表3.2中的降水数据制作一幅降水量柱状图,降水柱状图通常用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1.教师说明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多媒体课件展示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教师边鼠标点击,边说明。
引导学生了解降水柱状图的组成以及绘制的方法和步骤,并让学生准备好画图工具跟着绘制。
(1)显示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资料(2)画面显示一个长方形图(指导学生要把握图幅的大小,不要过小或过大)。
(3)画面显示横坐标,依次标注12个月份。
(指导学生把横坐标12等份,在每等份的中央标注月份)(4)画面显示纵坐标,依次标注降水量刻度,单位是毫米(指导学生降水量的刻度,要根据资料中月平均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确定。
如本资料中,最高值169毫米,最低值5毫米,因而每个刻度就应确定为30毫米或50毫米,总刻度从0至200毫米就行了)。
(5)画面逐月显示12根柱形,说明12根柱形表示12个月的降水量,每根柱形的高低表示各月降水量的多少,12根柱形的降水量之和,表示年降水量(指导学生根据资料中各月降水量的多少,依次画出12根柱形,注意提示学生每根柱要画在横坐标每等份的中央,即12根柱形之间的距离要相等,不要太粗或太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天气与气候》教案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1.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了解空气质量指数,认识空气质量对人类的影响。
【学习重难点】1.能认识不同的天气符号,读懂天气预报。
2.能依据空气质量指数判断空气质量的优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故事导入:教师讲《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激发学生们了解天气的兴趣。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自主探究】1.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来描述天气状况,教师注意他们的用词,例如:“今天”、“昨天”、“白天”、“晚上”等时间用词以及“刮风”、“下雨”、“闷热”、“气温高”等用语。
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什么是天气?学生归纳:天气是一个地区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3.教师提醒:我们常听说的“雾、霾、浮尘、扬沙、冰雹”等属于天气现象。
4.学生读课本P47页第二自然段内容,了解气候的概念。
学生归纳结论:人们通常用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来描述气候,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5.学生完成P47页活动1,强化对天气与气候的认识。
P47页活动答案:1.描述天气的是(②③),描述气候的是(①④)。
2.(1)A:天气与交通的关系。
B: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C:天气与农业的关系。
D:天气与战争的关系。
学习活动二了解天气预报,学会通过识别天气符号,判断天气状况1.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4,了解天气预报中的卫星云图。
(1)说一说:卫星图中的绿色、蓝色与白色分别表示什么?(2)想一想:云的颜色越白,反映了什么天气现象?卫星云图中的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
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区。
2.学生读课本P49页图3.5,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师提示:①注意风矢图的识别,在风矢图中,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级别,天气预报图中表示风向和风力的符号一般都是用带尾羽的箭头符号来表示的,箭头所指方向为风的去向,3根尾羽表示的是6级风;尾羽呈三角旗状时,则表示风力为8级或8级以上。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天气和气侯复习教学设计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复习教学设计1.考点归纳、分析⑴天气与我们的生活①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②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③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⑵气温与降水的分布①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②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③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2.重难点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包括(1)了解天气与气候的差异;(2)知道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及分布规律;3.易错点(1)如何根据风的符号判定风向和风级?①这个符号叫做“风旗”,一个风旗表示风力为8级。
这个符号中的小短线,叫做“风尾”,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
1个风级用半个短线表示,如:北风五级北风三级。
②垂直于风旗或风尾,作一个箭头,可判断风向。
如: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风从上即北方吹来,可判定为北风8级。
则是东风8级。
则是东北风6级。
(2)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愈浓表明云层愈厚,降水就越多。
(3)读“天气符号”图,应记住这些我国天气预报中常用的符号,并注意区别多云和阴天,中雨、雷雨和大雨,小雪、中雪和大雪的符号,明白风向、风速的表示方法。
(4)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功能:①估计一年中的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②判断气温年变化的大小:看气温曲线弯曲程度大小,弯曲程度小,气温变化就小;反之,气温变化就大。
等温线图的判图①在同一条等温线上,气温相等。
a.等温线稠密,气温差异大;反之,气温差异小。
b.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纬度影响。
c.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气温受海洋影响显著。
d.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说明气温主要受地势高低影响。
②在气温分布图上,比较同一纬度陆地和海洋的气温的高低。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3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 教学设计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气候年级:七年(2)班学科:地理教师:课题:世界气候时间: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及分布地区,认识到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性很大。
(2)了解气候类型的纬度差异及同一纬度的东西(海陆)差异。
(3)了解几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基本特征。
(4)了解气候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
2、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定性区别不同类型的气候在温度、降水方面的不同特点(主要差异),利用气温和降水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2)尝试利用典型案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具体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体验地理探究的乐趣。
(2)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树立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气候灾害对环境的危害。
二、重点:1、影响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
2、学会运用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定性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三、难点:运用气温和降水量图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并描述气候特征。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案例分析五、教具准备:PPT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有关天气的知识以及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知识,本节课是对前几节知识的归纳和总结。
讲授新课我们知道,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只注意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
一个地方的气候具有稳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
不同的气候影响下各地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
屏幕展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认识不同的气候影响下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
过渡:形成不同自然环境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全球气候分布情况怎样呢?这是我们这节课复习的第一个内容。
板书:一、世界气候的地区差异1、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看世界气候分布图,认识世界气候复杂多样,地区差异大活动1:区分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活动方式:小组合作;竞赛形式活动主要内容:①按纬度位置②按海陆位置读世界气候分布图,找出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并填在下表中。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3章天气与气候 第1节多变的天气 教学案
多变的天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天气的概念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知道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初步学会阅读或收看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3.了解上海主要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措施;方法与过程: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天气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性;2.通过天气播报的形式,了解常用的天气符号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灾害性天气的危害及其防范,增强安全应对灾害的避险意识和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渗透生命科学教育。
[教学重点]: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学会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教学难点]:识别天气图及其应用[教学过程]:一.图片引入: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状况的图片,说说这些图片都与什么有关?板书课题:多变的天气二.新课讲授(一).天气及其影响什么是天气?①天气的概念②出示一组天气图片,说出表示的天气状况,还有哪些天气?③举一反三:说说下列词语哪些表示天气?电闪雷鸣四季如春冬长夏短风和日丽天气与人类①学生交流:a.介绍最近一周来的天气预报(表格罗列数据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曲线变化图)b.介绍最近这段时间来天气变化给校内外带来的影响(学生照相机拍下的照片)②出示一组天气与各行各业相关的图片,学生说说还有哪些天气影响生产的例子.③小结过渡:天气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有时它起着积极的作用,有时也有消极作用,如果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就可以早做准备,趋利避害。
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天气情况呢?(二)天气预报什么是天气预报?播放一段天气预报的片段,观察天气预报主要报告哪些内容?卫星云图①在刚才的天气预报中,在介绍沙尘暴时出现在屏幕上的是什么图?②卫星云图的特点(文字显示)③卫星云图的制作(图片出示)④动态卫星云图的观测:卫星云图上的不同颜色表示什么天气状况?天气符号展开想象,巧记天气符号风的符号①讲解:风的符号包含两层含义,风向和风级(文字出示).②出示风向图讲解:风向标由风尾和风杆两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第一节多变的天气一、课标要求: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与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有夜视和红外设备,但由于沙漠地区气候炎热,飞沙漫天,扬起的尘土曾使军事雷达,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而导弹,卫星,飞机都难以正常工作,多国部队一些非战斗而死亡的人员,其死因多与天气条件导致的武器失灵有关.(一)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1.你有留意天气预报吗?请你收集相关的天气资料,预报本地天气基本情况.天___月___日, 天气资料摘自______气气温: ______ , 湿度: ______ ;预风向: ______ , 风力: ______ ;报天气变化情况: _______________.报据你观察,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多长时间的情况呢? .2. 你曾留意有关气候的报道吗? 气候数据的作用在哪里? 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寒假期间, 在北京读书的王芳决定去广州旅游. 同时她的妈妈则参加了新加坡的出国旅游团. 为了准备行装, 王芳特地去图书馆查了有关广州和新加坡的资料 ( 如下图所示 ). 王芳看到后, 立刻将原来放进行李的羽绒服拿出来, 又叫妈妈多带两套夏装去. 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广州: 冬季温暖干燥; 夏季炎热, 降水多.北京: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 降水较多.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观察上面的两份资料,你会发现::①无论描述天气还是气候,都围绕和两方面。
②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和。
③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 和。
④天气具有 (多变、稳定) 的特点,天气所表述的是 (短、长) 时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 (短、长)时天气状况的概括,气候所表述的特点是 (多变、稳定) 的。
(二)下列材料反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请将代号填入与之相应的空格内:材料一:1979年1月,欧洲遭到了一次大风雪的袭击,德国北部大雪不停地飘了48小时,积雪3尺多深,许多汽车陷入雪中无法开动。
材料二: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来亚战争正在进行,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
材料三:瑞雪兆丰年。
材料四;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的长白山旅游。
听说那时侯那里每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真够冷的,但我喜欢,可以乘雪摩托车上山。
材料五:今年春天的那场大风真厉害,马路两边的水泥坐椅都大风掀翻,许多房屋被吹倒。
材料六:春暖花开防过敏。
材料七:通知:因雨,校运会推迟至下周进行。
人类活动农旅游军事城市建设交通健康体育业材料代号学习小结:1.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冷热、干湿运动等状况。
2.天气是变化无常的,是对某个地方短时期内大气综合状况的描述。
3.描述天气可以从气温、气压、降水、风和湿度等方面进行。
知识点二:明天的天气怎么样人类最早的气象预报人类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在天气变化前夕,某些动物有特定的反应,如:雷雨前燕子低飞,蚂蚁搬家等。
天空云状以及其他方面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天气谚语:“天上云勾勾,地上雨淋淋”,“东虹日头西虹雨”等等,这大概就算是人类最早的天气预报了。
1、有一位业余气象观测者,每天都用气象符号记录当地的天气。
下图是他一周的天气记录,请你根据他的记录写出一周的天气变化。
2、观察下面的四幅图,思考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为什么?3、下面四种天气中,出现那种天气预警信号时,中学生不用上学?知识点三:我们需要洁净的空气大气中的微小颗粒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几天或几个星期,而每个人平均每天呼吸几百立方米的空气,如果人们不断吸入受污染的空气就会对身体产生慢性不良影响,如果吸入受到严重污染的空气可以造成哮喘和死亡。
请你尝试阅读空气质量数据,填写空气质量报告:1、下列表格为北京2005年2月9日的空气质量数据:主要污染物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SO2 87 二级NO2 54 二级可吸入颗粒物114 三级空气质量报告: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为,空气质量属级。
2、你能从这幅地理漫画3-1中看出这是反映那些问题吗?(1)“地球出汗了”是指现象,又称效应。
(2)这种现象主要是由大气中的含量增加而产生的。
(3)以下哪种不是导致地球“出汗”的原因?()A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B人类大量砍伐森林C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需要大量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D过分抽取地下水(4)如果这种现象继续发展下去,将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B海水蒸发量加大,使全球海平面下降C极地地区的冰雪大量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D臭氧层被破坏学习小结:1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用污染指数表示。
自然因素气压高低2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有风力的大小人类活动,如: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的烟等。
三、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 D )A山前桃花山后雪 B塔里木盆地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 D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天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应该是( A )A防寒保暖 B少穿衣服 C防晒 D防潮3、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 A )4、以下哪一种电器可能产生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 D )A电饭煲 B洗衣机 C电视机 D电冰箱5、对大城市交通民警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D )A工业废气 B工业废水 C酸雨 D汽车尾气(二)综合题根据下图,播报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
(1)上海天气预报播报:。
(2)广州和杭州的天气变化相同点。
(3)图示范围内,(城市)会有雷阵雨。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课标要求1、知道什么是气温,以及气温的表示方法。
2、会阅读气温变化曲线图,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计算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
3、根据气温数据绘制气温曲线图。
4、知道什么是等温线,了解等温线图的判读方法。
5、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二、教学过程知识点一:气温与生活基础知识:气温是指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是描述大气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定气温的仪器是温度计,气象台中该仪器是放在百叶箱中进行测量工作的。
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作“℃”,读作“摄氏度”。
天气与我们息息相关。
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判断气温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材料A:未来两天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本市,气温下降7 以上,外出的市民请注意增添衣物防寒。
材料B:低温对早稻种育秧,对花生、甘蔗、西瓜、豆类等作物的播种都有较大影响,会造成烂种、烂芽、烂苗,影响春种的进度,甚至影响后期产量。
材料C:冬季气温趋势如何,适合不适合棉衣销售,是服装个体户每年秋季都关心的问题。
温度偏低,棉衣畅销,应及早联系货源;温度偏高,棉衣则销,应少进棉衣,多准备其他衣服。
1、材料A、材料B、材料C分别说明了气温与穿衣、气温与、气温与的关系。
2、你所知道人类哪些活动与天气有关?。
知识点二:气温的变化(一)、根据下表中提供的气温数据,在图3—2中画一幅气温曲线图。
1 2 3 4 5 6 7 8 9 0 11 12 月份-15 -12 1 10 18 23 25 23 17 8 -2 -12 气温1、两图中,横坐标表示_________,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图中曲线表示____________随___________变化的情况.2、分别读出两图中最高、最低气温的数值及出现时间,并计算气温年较差.甲地乙地最高气温最高时间最低气温最低时间气温年较差3、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__,这在气温变化曲线中表现为曲线的形状比较_________(弯曲、平直).4、甲地气温曲线呈波峰型,表示7月份气温________,应位于______(南、北)半球.乙地气温曲线呈波谷型,表示6、7月份气温_________,应位于_______(南、北)半球.5、比较甲乙两地气温变化情况.甲地: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乙地: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气温年较差__________.学习小结:1、气温的时间变化主要有日变化和年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温7月,最低气温在1月.南半球相反.2、掌握阅读和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方法.知识点三:气温的分布(一)、你知道为什么是“高处不胜寒”吗?让我们了解一下气温垂直分布的情况.1、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计算图3—5中各点气温.如果A点海拔是300米,气温为16℃,计算:海拔1100米处B气温是________;海拔2000米处C气温是________;海拔3000米处D气温是________.2、因此,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逐渐_______,海拔越高,气温越低_____.3、在________地形区,气温的垂直变化会比较明显.尤其在_______纬度的高山,气温垂直变化特别显著.(二)通过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了解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1、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集中在___________之间纬度较_________的地区;2、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___________洋及其沿岸和南半球的________洲附近,这些地区所处纬度都比较__________.3、根据1、2两题,说说世界气温在总体上的分布规律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4、对比20℃、10℃和0℃三条等温线在南北半球分布的情况有什么异同?相同点:等温线的数值排列都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说明气温随_______变化.不同点: 等温线的形态在北半球呈现比较________,而在南半球则比较_________.说明气温随_________分布变化,北半球________相间分布,________分布对气温影响大;而南半球_________面积较广,地表性质单一.5.你能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同纬度冬季与夏季海、陆气温的差异吗?学习小结:1、气温的空间分布包括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2、气温垂直递减率是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摄氏度.因此,在山地高原,气温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降低.3、世界气温的水平分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纬度地区,海洋和陆地的气温不同.三.达标训练(一)单项选择题读图,请回答以下的问题:1.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 A )A.A地 B.B地 C.C地 D.D地2.判断A、B、C、D四地中,位于寒带地区的是( C )A.A地 B.B地 C.C地 D.D地3.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A )A.A地 B.B地 C.C地 D.D地4.一年四季分明的是( B )A.A地和B地 B.B地和D地 C.C地D地 D.A地D地5.一年气候寒冷,长冬无夏的是(C )A.A地 B.B地 C.C地 D.D地(二)综合题读下面两副等温线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