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
5.6回收废品(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5.6回收废品(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我的教案:5.6回收废品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5.6节——回收废品。
这部分内容主要帮助我们了解废品的分类以及如何回收利用。
我们将学习到废品回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如何将废品转化为宝贵的资源。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废品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2. 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
3. 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掌握废品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方法。
难点在于让同学们理解废品回收的意义,并能够主动参与废品回收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废品回收,我准备了一些实物教具,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同时,我还准备了一份详细的废品回收指南,方便同学们课后查阅。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讲述一个关于废品回收的故事,引导同学们思考废品回收的重要性。
2. 讲解废品分类:我会用实物教具展示废品的分类,并详细讲解每种废品的回收利用方法。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出一道关于废品回收的例题,引导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发放一份练习题,让同学们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会将废品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方法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
六、作业设计1. 请同学们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废品,并说明它们的回收利用方法。
答案:常见的废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电池等。
废纸可以回收再造纸张,废塑料可以回收制作新的塑料制品,废金属可以回收制作新的金属制品,废电池需要特殊处理,不能随意丢弃。
2. 请同学们观察家里的废品回收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
答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回答,例如可以建议家人将废品分类存放,便于回收利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废品回收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积极参与废品回收活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收废品》北师大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回收废品》北师大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77页至第79页的内容,主题是《回收废品》。
这部分内容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回收废品来计算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回收废品的基本概念,学会如何通过数学方法计算收入和支出,并且能够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们掌握回收废品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们理解并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向学生们展示了一些废品,如纸箱、塑料瓶等,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这些废品可以进行回收。
通过这个情景引入,让学生们对回收废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 知识点讲解:然后我通过PPT向学生们详细讲解了回收废品的基本概念,如何计算收入和支出,以及如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学生们一些随堂练习题,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
例如,我可以给他们一些废品的数量和价格,让他们计算一下回收这些废品能获得多少收入。
5. 数据分析和讨论:在学生们掌握了计算方法后,我会给他们一些实际的数据,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例如,我可以给他们一些班级同学回收废品的数据,让他们计算一下全班回收废品的总收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回收废品收入 = 废品数量× 单价支出 = 废品数量× 处理费用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回收了20个纸箱,每个纸箱的回收价格是2元,请计算小明的收入。
2. 小明回收了30个塑料瓶,每个塑料瓶的处理费用是0.5元,请计算小明的支出。
3. 小明回收了20个纸箱和30个塑料瓶,每个纸箱的回收价格是2元,每个塑料瓶的处理费用是0.5元,请计算小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
答案:1. 40元2. 15元3. 小明的总收入是60元,总支出是15元。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6《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1年级下册5.6《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回收废品》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废品的分类和回收的意义,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将废品进行分类,并能够计算出不同种类废品的数量,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和分类。
但是,对于废品回收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不够清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品的分类和回收的意义。
2.培养学生将废品进行分类,并能够计算出不同种类废品的数量的能力。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废品的分类和回收的意义。
2.将废品进行分类,并能够计算出不同种类废品的数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环保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废品图片和实例。
2.准备废品分类的道具,如箱子、袋子等。
3.准备计算器等辅助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入废品回收的主题,让学生了解废品的分类和回收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废品,让学生进行分类,并计算出不同种类废品的数量。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使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废品进行分类和计算,其他组进行评价。
通过多次操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分类和计算的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游戏等方式,让学生继续进行废品分类和计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废品回收的意义和好处,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废品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说课稿
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回收废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回收废品》是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人民币,学会计算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的总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人民币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组合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的练习和巩固。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计算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总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意识到保护环境,回收废品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计算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总和,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不同面值人民币的组合计算,学生需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法,引导发现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人民币图片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废品,引入回收废品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人民币的不同面值,让学生认识和熟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3.课堂讲解:讲解如何计算不同面值人民币的总和,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方法。
4.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交流,讨论,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强调保护环境,回收废品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可以设计成人民币的示意图,标注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标注计算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计算能力的提升,以及环保意识的培养。
九. 说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人民币的计算方法,是否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否有所提升。
《回收废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收废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废品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运用数学计算技巧,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回收废品的重要性,掌握废品分类的方法,并学会如何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
难点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计算废品回收量,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材料;2.班级准备废品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类和计量;3.准备计算器、白板等教学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废品回收的重要性,并提高学生对环保工作的意识。
2. 废品分类(10分钟)让学生了解废品分类的方法,通过组织废品分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废品分类的重要性。
3. 废品回收量计算(30分钟)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计算废品回收量。
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掌握各种方法,如:数量统计法、重量统计法等。
4. 统计结果分析(15分钟)通过对废品回收量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废品回收量的影响因素,对环保工作进行思考。
5. 总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和体会,提醒学生继续保持环保的意识,积极参与废品回收活动。
五、课堂作业1.练习使用计算器计算废品回收量;2.编写一篇关于废品回收的小文章,发表在班级论坛上,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程教学,学生成功地掌握废品分类和计量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在未来的环保教育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回收废品》教案范本三篇
四、实践应用
1.算一算。
小红折了42只幸运星,小英比小红多折了6只,小英折了多少只?
2.在给希望小学捐书时,一(1)班捐了42本书,一(2)班再捐12本就和一(1)班同样多,一(2)班捐了多少本书?
3.计算。42+34 34+5 56-21 40+25 65-2 78-60 6+32 59-4 24+17
4.看图提问题,并写出算式和答案。
(1)大象:我比小鹿高14厘米。
(2)小鹿:我的身高是65厘米。
(3)小兔:我比小鹿矮11厘米。
(4)熊猫:我再长4厘米就和小鹿一样高了。
五、总结评价
我们请两位同学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讲给大家听,谁愿意试一试?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了解废塑料的危害,小组自主讨论交流,理解“比多比少”的问题,在学具操作中,会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疑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废品的危害吗?你能看图说说图意吗?
出示“回收废品”情境图。
二、互动解疑
1.让学生说一说废品的危害与回收利用。
从图中三名学生收集的废塑料的数量,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这些问题你能不能解决呢?
2.让学生小组讨论,探究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做的都不错,谁能给大家说说吗?
你提出的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三、启思导疑
1.你能摆一摆小青收集的塑料袋个数吗?列式子计算。
让学生在摆小棒过程中,知道是与哪个数进行比较,然后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把操作活动用算式记录下来。
能力目标:在观察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操作、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6回收废品
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数学教案-5.6回收废品一、教学目标1.了解回收废品的概念及其作用。
2.认识环保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3.能够按照分类准则将生活中的垃圾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之类。
4.培养学生的爱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回收废品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环保工作者,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污染的情况,激发学生对环保的思考,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垃圾。
2.学习新知(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者实物,出示一些回收废品的物品,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废品来源、用途以及回收后的作用。
同时介绍环保工作者的工作内容。
3.分类游戏(15分钟)教师将课堂分为两组,每组会分配一些实物垃圾,在时间规定内,让他们尽可能地将垃圾按分类准则归类,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能让学生加深对分类规则的理解。
4.讲解(1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归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给予解答,讲解如何将垃圾进行分类。
在此基础上,再次强调回收废品的意义,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5.作业(5分钟)请学生在课后将家里的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并做出一些小小的环保行动,例如垃圾分类收集,水电不浪费等。
四、教学评估1.学生回答问题,展示对回收废品的了解。
2.学生的分类准则正确度、分类效率以及环保小行动参与度。
五、教学反思1.整合资源。
环保知识面广而且不太容易触及到,我在本章的讲解中,利用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通过一个分类游戏来学习,让学生更加直接地了解环保知识,同时活跃课堂氛围。
2.小组合作。
在游戏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分类,让学生之间的互动协作等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减少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压力。
3.性别差异。
在一些情况下,男生更愿意参与到实物分类中来,而女生则更愿意在环保小行动中来表现自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性别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
一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品教案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废品的概念,知道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2. 培养学生分类垃圾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学习废品的概念,了解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2. 学习如何分类垃圾,提高环保意识。
3. 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回收废品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回收废品的数量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废品的概念,知道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
难点:培养学生分类垃圾的习惯,提高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实践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废品,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
2. 准备分类垃圾的标识,如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等。
3. 准备记录回收废品数量的表格。
4. 准备一些奖励物品,如小贴纸、小玩具等。
六、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些废品,如废纸、废塑料、废金属等,引导学生说出废品的概念,并提问:你们知道废品可以回收再利用吗?Step 2: 学习分类垃圾教师讲解如何分类垃圾,并出示分类垃圾的标识,如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等。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分类垃圾的方法。
Step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品进行回收。
教师提供回收工具,如袋子、框子等。
学生动手将废品分类回收,并记录回收的数量。
Step 4: 数学应用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回收废品的数量和价值。
例如,计算一共有多少个废纸盒,这些废纸盒可以卖多少钱。
Step 5: 总结与奖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回收废品的过程,强调分类垃圾的重要性。
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如小贴纸、小玩具等。
七、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废品,进行分类回收。
2. 家长协助学生记录回收废品的数量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回收废品|北师大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回收废品|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回收废品|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5单元“回收废品”。
该部分主要介绍了废品回收的意义以及如何进行废品分类。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废品回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学习如何将废品进行分类,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等;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废品回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2. 培养学生学会将废品进行分类,养成良好习惯;3.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废品分类的方法;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废品回收桶、卡片、PPT等;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废品,如废纸、废塑料、废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废品回收桶,引发学生对废品回收的兴趣;2. 讲解废品回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废品回收的意义;3. 教授废品分类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将废品进行分类;4.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实际操作废品分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6.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废品回收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废品分类的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回家后,将家里的废品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原因;2. 画一画废品分类的图示,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废品回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废品回收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学中,我深刻认识到有几个关键细节是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和强调。
一、实践情景引入我将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废品回收桶,以此引发学生对废品回收的兴趣。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2.强化直观教学:运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感受数学知识,降低学习难度。
3.注重个别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培养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如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提问等,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5.融入情感教育:将环保意识、关爱他人等情感态度融入教学,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品质,学会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学会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队的进步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5.学会使用图表、统计图等工具,对废品回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方法:
1.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废品回收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2.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探究废品回收中的数学问题。
4.教师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废品回收中的数学知识。
《回收废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回收废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回收废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主要涵盖第100页至101页的“认识人民币”章节。
内容包括: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即元、角、分;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1. 掌握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2. 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换算关系以及简单货币计算。
难点:人民币单位换算和应用题的解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计算器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小朋友去商店购买物品的情景,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认识人民币。
2. 基础知识讲解:通过PPT和黑板,详细讲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即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 实例讲解:通过几个实例,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和简单计算,如:10角等于1元,1元等于10角;5角等于0.5元,0.5元等于5角等。
4. 课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本上的练习题,老师巡回指导。
5.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完成一个购物应用题,如:小明有5元,他想买一个3元的玩具和一个2元的糖果,他需要找回多少元?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换算关系1元 = 10角1角 = 10分1元 = 100分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填空题:1元等于_____角,1角等于_____分。
3. 应用题:小华有2元,他想买一个1元的玩具和一个3角的糖果,他需要找回多少元?答案:1. 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2. 选项C. 1元等于10角。
3. 小华需要找回1元7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和换算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
但在课堂活动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人民币单位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加强。
一年级下册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第一篇:一年级下册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东关小学尤竹梅【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59—60页《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1、学会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从小渗透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正确列式并计算。
难点: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学生自备小棒。
【教学过程】一、环保宣传,兴趣导入教师今天去公园看到了一些画面,就把它们拍摄下来了,你们想看看吗?(电脑课件出示图)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师:这都是人们留下的,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美丽的公园将变成了什么样呀?(学生想象,并发表简短的感受。
)有三个小朋友也意识到了乱扔垃圾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决定一起来收集这些垃圾废品。
这时候环保博士爷爷过来了,夸他们是环保小卫士呢。
是啊,这几个小朋友回收塑料瓶,为保护环境出了力,同学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哦!那我们就一起坐着“回收废品”的车子去看看他们好吗?(板书课题)车子来了,出发吧!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小林:我收集了26个塑料瓶,小红: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小青: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
只有小林直接告诉了我们他收集的个数,小红和小青没有直接告诉我们他们收集的个数。
2、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先在小组内说一说,再请代表发言,教师巡视与学生互动。
课件出示: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3、这节课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问题,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
4、学生读题,要知道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必须看哪两个数学信息?板书:比26多3。
5、你能列出算式算出小红收集的个数吗?学生在草稿纸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课件出示:正确的算式:26+3=29(个),小红比小林多3个,就是把26加3。
一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品教案北师大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回收废品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及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千克”和“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千克”和“克”解决废品回收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废品回收的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体重秤、电子秤等称量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废品回收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废品回收这一主题。
(2)提问:你们知道废品回收有什么意义吗?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废品,了解废品的种类。
(2)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对废品进行分类回收。
(3)教师介绍“千克”和“克”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它们之间的进率。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称量废品,记录称量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称量数据,总结废品回收的经验。
4. 内化提升:(1)学生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千克”和“克”解决废品回收问题。
(2)教师点评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成员的体重,用“千克”和“克”描述体重变化。
2. 学生调查家庭一个月内的废品产生情况,思考如何进行分类回收。
注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有效参与课堂活动。
六、教学反馈与评价:1. 教师在课后通过作业、测验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千克”和“克”概念及废品回收应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如称量废品、数据分析等,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024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大全
2024年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大全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回收废品教学设计篇一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展计算。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能正确地列式并进展计算。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看教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2、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回收〕回收是个好方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展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绘所给的信息。
2、考虑: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搜集了多少个?小青搜集了多少个?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补评:5、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算式是13+3=16〔个〕。
6、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搜集数量。
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算式是13—4=9〔个〕。
7、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三、稳固练习:1、“练一练”的第二题。
用小棒摆一摆,再画一画,列式计算。
《回收废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回收废品》(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下册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将结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为大家展示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教材第一章《认识数字110》中的第三个课时,主要涉及数字4、5、6的认知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数字4、5、6的读写能力,并在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读写数字4、5、6,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4、5、6的读写能力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字4、5、6进行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等。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学生们日常生活中的废品回收为背景,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通过课件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字4、5、6在故事中的应用,讲解数字4、5、6的读写方法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例题讲解: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数字4、5、6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遵循简洁明了的原则,突出数字4、5、6的读写方法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数字4、5、6写一篇小故事。
2.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数字4、5、6的加减法练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5.3回收废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5.3 回收废品(教案)一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作为一名教师,我对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5.3节“回收废品”有着明确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五章第三节的“回收废品”展开。
通过学习,学生们将能够理解并掌握重量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千克和克来计量物品的重量。
同时,学生们将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如何回收废品,以及废品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二、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
让学生掌握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它们来计量物品的重量。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们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能够理解回收废品的重要性。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重量单位的概念和运用,以及废品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难点则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千克和克来计量物品的重量,以及如何进行废品的分类和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重量单位卡片、废品模型、称重仪器等教具,以及练习册、笔等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一个废品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废品可以回收吗?如何分类和处理?2. 知识点讲解:我通过PPT展示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概念,并解释它们的运用。
3. 例题讲解:我出一道例题,如“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一个书包的重量是3千克,哪个更重?”让学生们一起解答。
4. 随堂练习:我分发练习册,让学生们自主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活动:我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让他们用称重仪器测量废品的重量,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他们讨论如何分类和处理这些废品。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重量单位千克和克的概念,以及废品的分类和处理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一个苹果的重量是200克,一个书包的重量是3千克,请问一个苹果和一个书包的总重量是多少?2. 一瓶饮料的重量是500克,请问2瓶饮料的重量是多少?答案:1. 一个苹果和一个书包的总重量是3.2千克。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回收废品》教学设计1一、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知识类读本,愿意参与环保行动,保护环境;2、知道生活垃圾回收的意义,理解标志和图示的意义;3、能够将垃圾进行分类。
二、活动准备:PPT课件,废旧塑料瓶塑料袋实物、垃圾桶。
三、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引出主题垃圾,寻找处理方法。
小朋友们看到地上有垃圾会怎么做?我们每天都会制造很多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它们呢?出示PPT(焚烧垃圾)提问:这种办法好不好?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出示PPT(埋进土里的垃圾)提问:这种办法有什么不好?总结:焚烧垃圾会产生有毒的烟雾,污染空气;埋进土里的垃圾则会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为了减少污染,垃圾的回收和再利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知道回收的意义和可回收的垃圾。
提问:你知道会收是什么意思吗?答:回收就是把一些垃圾收集起来,做成新的东西。
师:怎样把垃圾回收做成新的东西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垃圾经过粉碎、融化、压缩等方法可以做成新的东西。
出示PPT(废旧的纸)提问:1、这是什么?它会有哪些作用?小结:回收的废纸可以做成新的纸箱或书本。
2、(播放玻璃破碎的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出示PPT(废旧的玻璃)师:这里有一些废旧的玻璃,它们可以做成什么呢?小结:回收的玻璃或玻璃瓶可以成新的玻璃制品。
出示PPT(废旧的金属)师:这是一些废旧的金属,它可以做成什么呢?(煤气罐、汽车、轮船等)小结:原来回收的金属可以做成汽车和船舶的零件,还能做成新的罐子等等。
出示PPT(塑料袋、塑料瓶)提问:1、瞧,这是塑料袋和塑料瓶,猜猜它们都是用什么做的?3、废旧的塑料还可以做成什么?小结:回收的塑料用处更大,它们不仅可以做成新的塑料袋、玩具,还可以做成各种生活用品。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回收废品(学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回收废品(学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回收废品的意义,了解废品回收的分类和回收方式。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回收废品的定义和意义2. 废品回收的分类和回收方式3. 数学方法在废品回收中的应用三、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1)向学生介绍废品回收的意义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废品回收的概念。
(2)向学生介绍废品回收的分类和回收方式,让学生了解废品回收的基本知识。
2. 数学方法在废品回收中的应用(1)让学生了解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废品回收中的问题,例如如何计算废品的重量、如何计算废品的体积等。
(2)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废品回收中的问题,例如让学生计算班级一周内回收的废纸重量。
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开展废品回收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废品回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2)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记录和分析废品回收的数据,例如让学生计算班级一周内回收的废纸重量,并分析废纸的来源和去向。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废品回收的认识和态度。
2. 实践活动: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3. 数学应用:检查学生在数学应用方面的掌握情况,例如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计算废品的重量和体积。
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我们希望学生能够了解废品回收的基本知识,掌握数学方法在废品回收中的应用,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数学方法在废品回收中的应用”。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核心,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废品回收的概念和过程,还要求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以下将详细补充和说明这一重点细节。
数学方法在废品回收中的应用1. 计量单位的认识和应用在废品回收中,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各种计量单位来测量废品的重量和体积。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5.6回收废品(教案)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5.6回收废品(教案)教学目标•了解回收废品的意义和重要性;•了解不同种类废品应当如何分类回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以及分类回收的习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包括计数、分类、比较等方面。
教学内容一、回收废品的意义和重要性1.引入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垃圾图片(瓶子、纸板、布料等),让学生描述这些垃圾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场景,引出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2.学习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和回收废品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在生活中应该积极回收废品,从而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二、不同种类废品应当如何分类回收1.引入老师向学生出示一些图片,如塑料瓶、纸箱、玻璃器皿等,让学生描述这些垃圾的特点和区别。
2.学习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废品的图片和具体形态,让学生学会如何分类回收不同种类的废品。
三、数学应用1.引入老师让学生一起数数学校周围的废品箱的数量,引出数学计数的概念。
2.学习让学生在回收废品的过程中进行数学计算,如将回收的玻璃、塑料、金属等分别计数,并对不同种类废品的数量进行比较。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回收废品的意义和重要性;•不同种类废品应当如何分类回收;•如何将回收废品与数学计数进行结合。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如何通过实际操作将废品回收和数学计算结合起来。
教学方式•用图片和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感性认识垃圾分类回收重要性;•通过动手操作、实际计算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废品分类回收,掌握数学相关知识。
教学设计教学准备•垃圾分类回收桶;•废弃的枝叶、废纸箱等实物;•计算器、铅笔、纸张;•教学PPT。
教学过程1.介绍废品回收、环保的意义及重要性。
2.介绍回收废品的分类及其重要性。
3.学生手上拿着废品通过分类的方式放入指定回收桶,让学生感性认知废品分类。
4.学生数废品,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如将回收的玻璃、塑料、金属等分别计数,并对不同种类废品的数量进行比较。
5.教师介绍垃圾的分类,让学生更加理解废品分类的重要性。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回收废品》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五单元《回收废品》(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的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2.了解回收废品的重要性;3.掌握分类回收废品的方法;4.能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分类回收废品。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协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3.培养学生正确的废品回收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废品分类回收方法;2.废品对环境的危害。
教学难点1.合作精神的培养;2.废品分类的标准。
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导入1.导入新课《回收废品》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2.谈论城市中的垃圾问题,启发学生了解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并引导学生了解回收废品的重要性。
活动二:知识讲解1.讲解废品的分类;2.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回收废品;3.制定回收废品的计划。
活动三:实际操作1.计划废品回收的时间和地点;2.带领学生实地回收废品。
活动四:总结1.总结废品回收的任务;2.分享收获和感受;3.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估自我评估1.学生记录回收废品的过程;2.学生回答一些问题,例如废品的分类和回收方法。
教师评估1.教师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合作情况;2.教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评估。
五、拓展实践1.组织学生到社区做志愿服务,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服务意识;2.进一步介绍如何减少生活中的浪费和废弃物,引导学生建立节约环保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收废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9—60页“回收废品”——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教材呈现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个问题(比多比少的问题),实际上,这类问题都可以用加减法来解决,体会一个数比已知数多,就用已知数加几,一个数比已知数少几,就用这个数减几的道理。
如何建立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是本节的重点。
“比多、比少”一直是低学段教学中难点,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
因此,教材先呈现摆学具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
教学时,首先应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其次让他们交流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再次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加减法解决此类问题,并列式计算。
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百以內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第六课时,由于有前面整十数加减及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做铺垫,再加上学生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学习起来不太困难,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理解实际情景与加减法意义的联系上。
更要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四、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使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2.借助学具操作,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3.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具体情景中,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
难点: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六、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
学具:小木棒
七、教学流程
A.环保宣传,兴趣导入。
通过环保宣传图片,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环保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B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建立解决问题的平台。
C.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利用平台及本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八、教学过程
(一)环保宣传,兴趣导入
展示一些关于环保的图片,请小朋友自己来介绍一些有关环保的知识。
学生介绍:
师:对,可以让一些资源再次利用,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次利用生:报纸、塑料袋、矿泉水瓶......
师:对,我们可以将它们回收,再次利用。
请看大屏幕: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有小朋友已经行动起来了,他们在做什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
环保问题是全世界人都很关注的社会问题,小朋友也不例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模仿对话,挖掘数学信息。
小学生分角色表演图中的故事。
小林:我收集了13个塑料瓶;
小红: 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多3个;
小青:我收集的塑料瓶比小林少4个
2 、自主提问,汇报板书。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老师有选择的板书。
(1)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2)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3)小红和小青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4)小青和小林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
老师有选择的板书(1)、(2)两个问题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老师是组织者的这一角色。
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一重要的环节。
3、同桌合作摆小棒或列竖式计算。
第一个问题算式13+3=16(个)
第二个问题算式13—4=9(个)
4、小结学习方法:摆、说、列、算
两个算式计算并不难关键是理解“比谁多几”,“比谁少几”,与谁有关。
(三)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1、出示教材60页“练一练”第1、2题
学生根据情景图列式解答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做?
2、第4题。
同桌寻找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互问互答。
最后指名演板,集体订正。
3、和同学们一起去逛一逛数学游乐园。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我学习我快乐,我能行,从小树立远大理想,长大当一名伟大的数学家。
(四)课堂总结
温馨提示:
求比已知数多几的问题,用加法计算;求比已知数少几的问题,用减法计算。
(五)、作业布置:P60第3题和第5题。
十、
十一、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3=16(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塑料瓶?
13-4=9(个)
十一、教学反思
教学时先组织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在学生观察分析理解题意后,再让学生独立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时,注重分析比较感悟谁多、谁少,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解决这类问题。
同时该情景渗透了对学生环保意思的教育。
接着针对“比多比少”问题的训练上,进行专项练习,以防突变。
这样本节重点落实到位,教学目标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