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专项复习
课外文言文复习
整理编辑:邢长安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 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 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 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 国人道 之 (3 ) 不若无闻也 2、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a.吾穿井得一人 b.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3、翻译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得到一个人使用,不就是从井中得到了一个人么 . _____ 以讹传讹 4、"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 的危害.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 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 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 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 愈远耳.
1、解释加点的词 (1)我欲之楚( 2)将奚为北面(3 )吾马良(4 ) 此数者 愈善 2、翻译: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马虽然是好马,可你去的地方不是楚国啊。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南辕北辙 行动和目的相反。 3、成语_____ _ 出自本文,比喻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课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专项复习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复习范围:九年级上册一、课外阅读庞公池张岱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
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缘城至北海阪,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
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
余设凉簟①,卧舟中看月,小徯②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
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③,促起就寝。
此时胸中浩浩落落④,并无芥蒂,一枕黑甜⑤,高春⑥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选自《陶庵梦忆·卷七》,有删改)【注】①凉簟:凉席。
②小徯:小仆。
③丁丁:船篙敲打的声音。
④浩浩落落:浩然磊落。
⑤一枕黑甜:形容酣畅地睡了一大觉。
⑥高春:日影西斜近黄昏时。
1.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歌终忽寐含糊赞之寻复鼾齁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留小舟于池中辄:(2)往返可五里可:(3)悄悄冥冥冥冥:(4)意颇凄恻颇:3.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
请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批注。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
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小徯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
(2)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5.《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的“痴”在本文中也有体现,请任举一例并加以阐述。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初至西湖记(节选)袁宏道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
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
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课外文言文读书学习类专项训练 (含答案)
2024徐州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外文言文读书学习类专项训练一、(一材多设问)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1~6题。
(17分)【选材理由】选文中的刘恕专于学问,学富五车,他读书刻苦,勤学不倦的精神值得学生学习,亦能激励学生乐学善学,以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涵养自身。
恕①少颖悟,书过目即成诵。
八岁时,坐客有言孔子无兄弟者,恕应声曰:“以其兄之子妻之②。
”一坐惊异。
年十三,欲应制科,从人假《汉》、《唐书》,阅月皆归之。
恕在钜鹿时,召至府,重礼之,使讲《春秋》,殊亲帅官属往听。
笃好史学,自太史公所记,下至周显德末,纪传之外至私记杂说,无所不览。
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司马光编次《资治通鉴》,英宗命自择馆阁英才共修之。
光对曰:“馆阁文学之士诚多,至于专精史学,臣得而知者,唯刘恕耳。
”即召为局僚,遇史事纷错难治者,辄以诿恕。
恕于魏、晋以后事,考证差缪,最为精详。
恕为学,自历数、地里、官职、族姓至前代公府案牍,皆取以审证③。
求书不远数百里,身就之读且抄,殆忘寝食。
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
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
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④借览。
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
”悉去之。
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目为之翳。
(选自《宋史·列传·卷二百零三》,有删改) 注:①恕:刘恕,宋朝历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
②以其兄之子妻之:出自《论语》“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指孔子把兄弟的女儿嫁给南容做妻子。
③审证:仔细分析,认真求证。
④枉道:绕道。
课外助读迁移1. ...上下数千载间钜微之事如指诸掌。
2.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①从人假.《汉》②乃悟前狼假.寐B. ①偕.司马光游万安山②宠辱偕.忘C. ①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②大雪三日.D. ①尽.其书而去②食之不能尽.其材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积累(解析版)古诗文专项复习(部编版)
古诗文阅读———课外文言文积累【考点】课外文言文课外文言文主要考查疏通文意的能力,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要能读懂文言文,首先是对文言词语以及语句的理解。
【常见题型】1 文言词语课外文言文虽然考查的是对课外文言词语的理解,但是考点都在课内,它往往与已学过的课文中的文言词汇有联系,遵循的是“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所以,在复习时,要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进行归类整理并识记。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又称“联想推断法”,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即“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
如“申子尝请仕其从兄”的“尝”,如果能联想到《卖油翁》中“尝射于家圃”的“尝”字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尝”的意思为“曾经”。
技巧二:语境推断法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上面题中“廷式尝坐小谴的“坐”,结合语境可知“坐”应为“定罪”的意思。
技巧三: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词语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技巧四:古今对照法即以古今构词特点比照推断词义。
汉语词汇中有一部分词古为今用,但意义往往古今不同,需要特别注意其不同之处。
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在古汉语中可能是两个词。
技巧五: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可以用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内容理解与概括这类题型常常会作以下题目要求:(1)概括选文内容;(2)对文中人物形象的理解;(3)结合选文,借助文中的语句或词语提出问题以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第一步:梳理结构,全面把握对文章内容有了全局性认识,才能对局部有明确的指导。
对结构的梳理可以注意文题、句段首句、句段尾句等。
第二步:锁定区域,准确筛选在全面掌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干要求在原文找到对应的区域,然后在具体区域中准确筛选,从而找准有效信息。
第三步:抓重点,准确翻译在分辨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发生分歧的地方准确翻译。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
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一)1、吕蒙正不记人过吕蒙正不喜记人过。
初任参知政事,入朝堂,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怒之,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平,悔不穷回。
蒙正曰:“若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故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时人服其量。
1、解释:①过②是③佯④遽⑤犹⑥复2、翻译:悔不穷问3、上文有五个“之”,依次说明它们指代的内容:①②③④⑤⑥2、梁鸿尚节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
毕,乃牧豕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
乃寻访烧者,问所失财物,悉推豕偿之。
其主犹以为少。
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
”主人许。
因为执勤不解。
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主人,而称鸿长者。
于是,始敬鸿,还其豕,鸿不受。
1、解释:①豕②他③恒④让2、翻译:①曾误遗火②悉推豕偿之③愿以身居作;④称鸿长者3、蹇材望伪态蹇材望,蜀人,为湖州倅。
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
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
”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题云'大宋忠臣蹇材望。
此银所以为埋瘗之费也。
’”日系牌与银腰间,只伺北军临城,则自投水中,且启遍祝乡人及常所往来者。
人皆怜之。
丙子正月旦日,北军人城,蹇已莫知所之,人皆谓之溺死。
既而北装乘骑而归,则知先一日出城迎拜矣。
遂得本州同知。
1、解释:①镌②窍③系④怜⑤既而2、翻译:①只伺北军临城②蹇已莫知所之3、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①仍见祀(上文) ;②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③扁鹊见蔡桓公(《扁鹊见蔡桓公》)④儿童相见不相识(《回乡偶书》)4、理解:蹇材望一再表示自己是“大宋忠臣”,这是真的吗?何以看出?初二语文课外文言文复习题( 二)38、米芾索帖米芾诙谲好奇。
在真州,尝诣蔡攸于舟中,攸出所藏王右军《王略帖》示之。
芾惊吧,求以他画易之。
攸意以为难。
芾曰:“公若不见从,某不复生,即投此江死矣。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
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缘道以乞穷乏缘:__________②甚厚,为乡闾所安:甚:__________
21.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萧何。为什么说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请联系选文内容作具体说明。
嫦娥奔月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嫦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嫦娥。逢蒙①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②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续之。遂催吴刚③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从小酷爱学习,遭到父亲的反对仍苦学不辍,终于让父亲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B.詹鼎先是与吴氏孩子们一起学习,后来老师离开,詹鼎成为了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C.有人犯法,平章事的妻子向詹鼎行贿替那人求情,詹鼎没有答应,遭平章事妻诬陷。
D.选文表现了詹鼎刻苦好学、清正廉洁、执法不阿的品质。
(有删改)
【注释】①衖(lòng):通“弄”,小巷。②馌(yè)妇:给种田人送饭的妇女。牧子:放牛羊的孩子。③窥:偷看。诧:惊异。④颠:通“巅”,山顶。⑤踵:脚后跟。⑥踄(bù):行步。⑦郭索:蟹爬行的样子。⑧自汲:自己在井中取水。⑨敌楼:城楼。⑩睥睨(pìnì):城上短墙。栏循(shǔn):即栏杆。⑪趺(fū):花萼。
(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婺(wù)州:今浙江金华。②靖康:宋钦宗年号。③磁州:今河北磁县。④率:都。⑤开德:今河南濮阳。⑥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⑦生兵:指生力军。⑧潜善:人名,即黄潜善。⑨薨(hōng):死亡。
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
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一)王子猷见戴安道王子猷①居山阴②,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③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④,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何必见戴?”[注释] ①王子猷:书法家王羲之之子。
②山阴:今浙江绍兴。
③《招隐》:左思的一首田园诗。
④剡:读shàn,今浙江嵊县。
1、解释加点的词。
①人问其故.②兴尽而返.2、翻译划线的句子。
①经宿方至,迭门不前而返译:3、试举例说出王子猷的性格特点。
(二)司马光逸事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
父池,天章阁待制。
光生七岁,凛然①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②。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其后京、洛③间画以为图。
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
年甫冠④,性不喜华靡⑤,闻喜宴⑥独不戴花,同列⑦语之曰:“君赐不可违。
”乃簪一枝。
(选自《宋史•列传第九十五》)【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指:同“旨”,主要意思。
③京、洛:指北宋时的开封和洛阳。
④甫冠:指刚满二十岁。
⑤华靡:奢华。
⑥闻喜宴: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
⑦同列:这里指同年考中进士的人。
1.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 退.为家人讲()(2) 光持石击瓮破.之()(3) 同列语.之曰()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从文中看,司马光是个怎样的人?(三)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①萧氏子至京师②,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③。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④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⑤,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⑥数四,顷即供饭,旁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⑦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中考语文复习--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二 文言文阅读
专项二 课外文言文阅读
真题帮
真题帮
一、[2021河北,8~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13分)
【甲】蔡元定①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②荠③。于书无 不读。朱熹扣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节选自《夜航船》) 【乙】王公廷相⑤,道艺纯备⑥,为时名臣。余谒公私第⑦。公延入坐, 语之曰:“昨雨后出街衢⑧,一舆人⑨蹑⑩新履,自灰厂历长安街,皆择地而蹈, 兢兢恐污其履,转入京城,渐多泥泞,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居身之道,亦 犹是耳。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余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日:
·
(2)余谒公私第
谒:
·
(3)更不复顾惜
复: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及长,登泰山绝顶。
(2)居身之道,亦犹是耳。
真题帮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3分)
(1)日惟啖荠
对书没有不读的。朱熹探问蔡元定的学问,大吃一惊,说道:“这是我的老朋 友,不应当在弟子之列。”
【乙】王廷相,学说和才能纯正完备,是当时有名的大臣。我到王公的府 上去拜见他。王公邀请(我)进门入座,告诉我说:“昨天雨后,我走在道路上, 一个吏卒穿了一双新鞋,从灰厂经过长安街,(他)都挑着(干净的)地面踩,战 战兢兢,唯恐弄脏他的鞋子。后来进入京城,泥泞渐渐多了起来,一不小心,浸 湿了鞋子,反而就不再顾惜了。守持自身的道理,也像这样啊。倘若一失足, 将没有什么不做的。”我退了出来,佩服王公的这番话,一辈子也不敢忘。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
(部编)新人教版语文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带翻译)(适合七~九年级)(一)涸辙之鲋庄周家贫,故往贷①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②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
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耶?”对曰:‘我东海之波臣③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吾常与,我无所处。
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④!”(选自《庄子·外物》)【注释】①贷:借。
②邑金:领地的租金。
③波臣:海神的臣子。
④肄:店铺。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彼我盈,故.克之 B庄周忿然作.色曰/一鼓作.气C.周顾.视/三顾.臣于草庐之中D.我且.南游吴、越之王/且.焉置土石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3.庄周为什么要给监河侯讲“涸辙之鲋”的故事?(二)钱太守断鹅万历中,钱若赓守临江,多异政。
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寄店中后他往,.还索鹅,店主赖之,云:“群鹅,我鹅耳。
”乡人不平,讼于管。
公令人取店中鹅,计四只,各以一纸,给笔砚,分四处,令其供状。
人无不惊讶。
已退食,使人问鹅供状否?答曰:“未。
”少顷出,下堂视之,曰:“状已供矣。
”守指一鹅曰:“此乡人鹅。
”众人怪之,守曰:“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清店鹅食谷粟粪色黄。
”店主伏罪.。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A、有乡人持.一鹅入市/已持.臣守圉之器B、计.四只/计.日以还C、令其供状./不可名状.D、守指.一鹅曰/争高直指.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盖乡人鹅食野草粪色清鹅食谷粟粪色黄3、店主敢于赖账而占有乡下人的鹅,原因是什么?(三)车翻豆复隋时有一痴人,车载乌豆入京粜①之。
至灞头②,车翻复豆于水便弃而归欲唤家人入水取。
专题08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
专题08 课外文言文阅读(拓展迁移)50题(解析版)分二个版块,第一版块经典常考题22题,第二版块模拟预测题28题。
经典常考题(2023下·江苏南京·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人钟情于崇山秀水之间,留下了大量游记名篇。
透过词藻精妙的文字,我们也能看到普通百姓的游艺民俗方式,他们对歌咏的热爱令人动容。
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固户,连臂而至。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①,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②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③,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优劣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④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⑤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袁宏道《虎丘记》,有删改)【注释】①栉比如鳞:如梳齿鱼鳞般密集相连。
②雷辊.(gǔn):车轮转声,这里指雷的轰鸣声。
③分曹部署:分批安排。
④竹肉:这里指箫管和歌喉。
⑤度;吐露。
1.下列加点字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音若.细发皆若.空游无所依B.而中秋为尤.胜水尤.清冽C.雅俗既.陈既.出,得其船D.飞鸟为.之徘徊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2.为画线句划分停顿最合适的一项是()A.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B.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C.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D.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不往3.用文章原句补全对话小语:我感觉袁宏道笔下的百姓特别可爱,“”一句表现出城里的男女老少关系亲密,手牵手、肩并肩一起参加歌会,热闹极了。
专项复习(十)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题复习(十)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杯弓蛇影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
”于时河南③听事④壁上有角,漆画作蛇。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酒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
”广乃告其所以,客豁然意解,沉疴⑤顿愈。
(选自《晋书》)【注释】①乐(yuè)广:字彦辅,河南阳淯(yù)(今河南南阳附近)人。
②久阔:久别不见。
阔,阔别,离别,疏远。
③河南:晋朝郡名,在今河南洛阳一带④听事:官府办理政事的厅堂,亦作“厅事”。
⑤沉疴(kē):久治不愈的病。
疴,重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乐广尝.有亲客尝:(2)广问其故.故:(3)既饮而疾.疾:(4)沉疴顿愈.愈:2.下列加点的“之”与“意甚恶之”的“之”用法不同的项是()A.下车引之.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C.择其善者而从之.D.曲肱而枕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二)按图索骥伯乐《相马经》有“隆颡①跌日②蹄如累麴③”之语,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麴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
”(选自《艺林伐山》)【注释】①隆颡(sǎng):高高的额头。
②跌日:形容眼睛闪闪发亮。
③累麴(qū):叠起来的酒药饼子。
形容马蹄大而方正。
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蹄如.累麴如:像B.略.与相同略:大概C.伯乐知.其子之愚知:知道D.不堪御.也御:守护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子执《相马经》以求马。
3.对于文中伯乐之子的表现,有人认为他很愚蠢,有人认为他很聪明。
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三)文徵明习字文徵明临写①《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②,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③。
或答人简札④,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专项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专项复习七课外文言文阅读一入海取沉水喻昔有长者子①,入海取沉水②,积有年载,方得一车,持来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买者;经历多日,不能得售③,心生疲厌,以为苦恼;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④;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选自伽斯那百喻经注释①长者子: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②沉水:即沉香木,因木质坚硬,能沉于水,故名;③售:卖出去;④直:通“值”;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方.得一车方:才2以.其贵故以:因为3亦复如是.是:这样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他立即把所有的沉香木烧成了炭,运到集市上去卖,只卖了不到半车炭的价钱;3.你从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不能见异思迁,要有恒心和耐心;附参考译文:很久以前,有一位年长有声望之人的儿子,到海中打捞沉香木;过了一年,才打捞了一车,并把它运回家;他把沉香木拿到市场上去卖,因为沉香木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过了许多天,他都没能卖出去,感到很疲劳厌烦,并认为这是一件让人苦恼的事;他看到有人卖木炭,都很快地将木炭卖了出去;便想:“不如把沉香木烧成炭,这样就可以很快卖出去了;”于是就把沉香木烧成木炭,运到市场卖掉,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世间上的愚人,也是像这样;二孙晷乐善好施孙晷①见人饥寒,并周赡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所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人有生刈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选自晋书·孙晷传注释①孙晷guǐ:人名;②赡:供给,供养;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恒.往来告索恒:总是2欣所逾.甚逾:通“愈”,更加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穷困年老,总是前来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烦怠慢他们;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接着自己割下稻谷送给这人;3.文意理解;1文章用了对比的手法,旁人对穷老者的态度是“多厌慢之”,而孙晷对穷老者的态度是“欣所逾甚”;用文中原句作答2“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试分析孙晷这样做的用意;示例保护他人的自尊心,宽以待人,体谅他人的难处,选择恰当的方式帮助别人;附参考译文:孙晷见到有人受饥受冻,一并都周全地给予扶助、供养,乡里人因感激而赠送的东西,一点儿都没有收下;亲朋故旧中有几个人穷困年老,总是前来诉苦索要物品,人们大多厌烦怠慢他们,但是孙晷见到了,欢喜的态度比以往更甚,冷了与他们共享被子,吃饭时则与他们在一起吃,有时脱下自己的衣服、拿出自己的被子来救济他们;当时年成不好,谷价昂贵,有人把孙晷家还没成熟的稻谷割下,孙晷见到却避开,等到那人离开才出现,接着自己割下稻谷送给这人;乡人邻居既感动又觉得羞愧,没有敢侵犯他家稻谷的人了;三魏收改武学文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曰:“魏郎弄戟④多少”收惭,遂折节⑤读书;夏月⑥,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⑦,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终以文华显;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①魏收:字伯起,北齐人;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③调:嘲笑;④戟jǐ:本指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的青铜兵器,文中泛指所有兵器;⑤折节:改变志趣行为,向别的方面发展;⑥夏月:夏季;⑦讽诵:背诵;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一处魏郎/弄戟多少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及.随父赴边及:等到2欲.以武艺自达欲:想要3遂.折节读书遂:于是,就4终以文华显.显:闻名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荥阳郑伯调之曰:“魏郎弄戟多少”荥阳郑伯嘲笑他说:“魏郎你用的兵器多重啊”2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读书的精力却不减;4.面对郑伯的嘲笑,魏收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虚心接受了,由此可以看出魏收是个怎样的人可以看出他是个心胸宽广、头脑冷静的人;附参考译文:魏收十五岁时,文章已经写得很好了;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荥阳郑伯嘲笑他说:“魏郎你用的兵器多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改变志趣,开始读书;夏季,坐在木板床上,在树荫下背诵书;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他读书的精力却不减;后来他凭借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四指南针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②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以芥子④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注释①方家:方术家;②指爪:指甲;爪,指甲和趾甲的通称;③纩kuànɡ:丝棉;④芥子:芥末粒;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方家以磁石磨针锋.锋:针尖2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碗唇:碗口3运转尤.速尤:尤其4缀.于针腰缀:联结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然而指向常常略微偏东,不全是正南方;2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其理;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3.文章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分别是什么四种:水浮法、指爪法、碗边法、缕悬法或浮于水面、放在指甲上、置于碗边、以线悬挂;4.沈括对指南针的研究是有卓越成就的,试从这篇短文中找出作者有哪些发现;①磁针指向不是正南方,而是略偏东;②磁针有四种装置方法,缕悬法最好;③磁针有指南、指北之分;附参考译文:方术家用磁石磨针尖即磁化,就可以指向南方,然而指向常常略微偏东,不全是正南方;把针放在水上常摇摆不定,放在手指甲上或碗口也都可以,运转速度很快,但这些表面坚硬光滑容易滑落掉下,比不上悬挂的方法;这个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单独的缕茧丝,用芥末粒大小的蜡块粘好,系在针的中间位置,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针就常常指向南方;其中有的针指向北方;我家指南、指北的都有;磁石的指南,如同柏树的指西,没有谁能确切地说明它们的道理;五郑苏仙梦至冥府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①,见阎罗王方录囚②;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释①冥府:迷信中指人死后鬼魂所在的地方;②囚:指去世的人;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自称所至但.饮一杯水但:只2植.木偶于堂植:树立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A.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B.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C.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D.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这个官吏听了又辩解道:“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2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4.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廉政廉洁,更要勤政务实;每空不超过4个字解析:从文中“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说明为官应廉洁;“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体现出为官要做实事;附参考译文:北村有个叫郑苏仙的人,一天做梦到了冥王府,看见阎罗王正在登记刚去世的人;有一个穿官服的人昂首进了大殿,自称一生为官所到之处只喝老百姓的水,现在无愧于鬼神;阎罗王嘲笑说:“设立官制是为了造福百姓,为官者都是按照理法来权衡利弊;但是要说不要老百姓的钱的官员就是好官,那立个木偶在公堂上,它连水都不喝一口,不比你还廉洁吗”这个官吏听了又辩解道:“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没有罪啊;”阎罗王又说:“你一生处处求得的是保全自己,某个案子,你为了避开嫌疑没有说话,这不是有负于民吗某件事情,你怕麻烦没有上报朝廷,难道不是辜负国家吗对为官者,三年要考察一次政绩,为什么没有功劳就是有罪啊;”官吏大惊,非常不安,凌厉的气势顿时减弱了;。
期末复习文言文课外阅读.doc
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一)王含作庐江郡,贪浊①狼籍。
王敦②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称之。
” 时何充为敦主簿,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充晏然,神意自若。
注释:①贪浊:贪污。
②王敦:王含之弟,东晋时任大将军之职,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1、解释加点的字(4分)(1)家兄在郡定佳(2)时何充为敦主簿(3)庐江人士咸称之(4)正色曰• • • • •2、翻译划线句(4分)(1)王敦护其兄,故于众坐称(2)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
3、请用成语概括王敦的行为o (2分)4、选文细节描写传神’试结合“默然” “反侧”“晏然”三个词语分析人物形象。
(3分)(二)【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因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乙】王戎双儿万子①,山简往省之,王悲不自胜。
简曰:“孩抱中物②,何至于此!”王曰:“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③。
情之所钟,正在我辈。
”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注释】①万子:王绥,字万子。
②孩抱中物:形容孩子很小,尚在怀抱之中。
③圣人:指人格品德最高的人最下:指愚人。
不及情:没有•感情5、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1子敬素好琴()③ 语时工不悲()%1山简往萱之()④简服其言()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⑴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己丧矣。
⑵简服其言,更为之恸。
7、【甲】【乙】两文中的“了不悲” “都不哭"“悲不自胜” “为之恸”,实际是后人称颂的“魏晋风度”的一种体现。
联系两篇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你对“魏晋风度”的理解。
(2分)(三)阮裕焚车阮光禄①在刻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
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
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③?”遂焚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 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 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千万别忽略 这些注释。 • 另外,需要注意: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 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 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 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例:评价人物类
人有卖骏马者,比 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 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 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 价。”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 而马价十倍。 有一个卖良马的人,连续在集市上站 了三个早上,也没有人过问。 希望您去围绕马看一看,临走时再回头 看一看,我愿送给您一个早上的收入。
2、如何把握文意?
通读全文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1.如果是提炼中心:筛出中心句、首括句、总结句、 议论句、抒情句来作答; 2.如果是简述经过:弄清事情的前后经过,找出关键 步骤,然后整合信息作答; 3.如果分析人物性格、感受人物形象:通过分析人物 语言、动作、心理活动或侧面描写来概括;有时也可 筛选出概括性语句或词语来作答。 4.如果是分析表现手法,则重点分析对比或反衬。
你如何评价文中卖马之人? 1卖马者非常聪明。(当他发觉自己 的马难以卖出去时,便去请来伯乐,结果 马价增加了十倍。) 2说明他有商品包装、宣传意识,懂 得名人在广告中的能量与作用。
3、如何谈阅读感受或启示?
基本原则:感受或启示必据原文,正所谓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A.可在领悟文章的内涵的基础上,简述心得; B.可对作品的内容倾向、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 态度作出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能无限拔高或贬低; C.可对人物作评价。可从几个人物的不同侧面去 发散分析。
三、如何快速整体把握全文?
解题四小步: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A.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 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如《宝典》第167页《〈陈情 表〉节选》注释1、2) B.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 言文的主要内容。(如《宝典》第167页《〈论语〉节选》 问题3;《〈陈情表〉节选》问题3、4)
四、专题专项分析:
• 原则:走出固定思维的模式,多角度考虑,善于联想, 勇于创新。
1、如何概括要点、整合信息?
• • • • •
通读全文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筛选文中关键词或句; 第二步:整合已筛出的重要信息; 第三步:修饰润色,串词串句回答。 如果没有关键句子或词语,则依据文意进行概括。 例如:2006年中考第2题;2007年中考第3题。
(《宝典》第165页)
一般是一篇100-200字左右的浅显 文言文。所有知识点均与课内所学 的知识有关,但要求考生能在新语 境进行灵活运用,要求能分析文章、 概括文意、体现迁移能力。
考查原则:
材料选自课外,知识点来自课 内。依据课标和考试大纲说明,主 要是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借助 注释(试题中对课内未出现的字词 会加以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的能 力。
考点详析:
1.能正确划分朗读节奏。(依据对词义 的理解和对句子结构的分析来划分,其 原则是不能划破句子) 2.正确解释词语意思。(重点解释多义 词、古今异义词和活用词,其次是常用 实词。虚词少作考试要求)
3.能整体感知和概括:A.要点概括.先筛选重
要信息,然后整合,再用原文或自己的话来回答) B.文意把握.提炼中心,简 述经过,分析表现手法) 4.感受或评析:A.对作品初步鉴赏,对文章内容 及表达有自己心得,能领悟文章内涵;B.对作品的内 容倾向、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态度能作出评价;C. 对感人情景和人物形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例:提炼概括中心类
【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 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 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 愈益精妙。(选自《书林纪事》)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赞扬了学习书法认真, 一丝不苟的精神。 【译文】文征明临帖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 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 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 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 精致美好。
三、【原文】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 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 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 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 恬若不知。 (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 问: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 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 ?
文言文复习歌诀 : 熟悉课文,紧扣注释。 有效整理,认真识记。 词不离句,联系语境。 迁移拓展,灵活运用。
例:谈感受、启示类
一、薛谭学讴 【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 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 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 求反 ,终身不敢言归。 问题:从薛谭学讴一事你获得什么启示?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 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 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歌声振动 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 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
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 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 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有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会给出标题。 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 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 了。(如《古文新课标》目录第5页所示文段) 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 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课 外 文 言 文 阅 读
中 考 复 习 专 题
“战友们”: 课外文言文并不难理解,只要 我们掌握方法,消除思想上的畏惧 感,多加练习,一定会解答好的。
中考文言文考点
(对浅易文言文的考察)
1、理解并翻译句子; 2、理解基本内容;
3、领会作者思想感情;
4、领悟内涵,获得有益启示。
一、课外文言文考点 阐释
1勤学苦练、专心致志。 2家长善于教育,严格要求。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 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 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 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 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 了。
二、近三年课外文言文试题 句子 词语理 分值
解 翻译
文章整体 感知概括
观点评价 (如析评 人物)
断句
2005年
1 4 2
2006年
2007年
2(选择
题)
2
4
2
趋势:试题难度较大,评分标准从严。内容大多涉及以下几方面: (1)官吏勤政爱民、廉洁奉公、执法如山、志廉行端的品行方面的事 迹。 (2)古人相夫教子、爱国效忠、扶危济贫方面的事例。 大多选段为记叙类作品, 今年(考纲):题量4,分值10,均为非选择题。
•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问题设计一般有两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和 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 方法: ( 1)词语解释题:多数文言实词是在课内文 言文中学习过,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过的文 言实词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 顺,则为正确答案。 (2)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 种方法: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二、摘录原文 关键的词语回答;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 入迷的程度。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 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时,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 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 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入迷,何不 由着他呢?”王冕由是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 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 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 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好像没有看见 似的。
二、【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 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 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 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 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阳公事迹》)
问:1、 就本文而言,欧阳修值得成长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