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合集下载

第二章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章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 方法规律
C.风力较弱 D.光照较强 (2)夏季,S市主要受( D ) A.季风影响 B.西风带影响
3 对点训练
C.低压控制 D.高压控制
常被雾笼罩。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二 1 考题印证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1.海陆分布对气压中心形成的影响
上页
下页
2.主要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A. 赤道低气压带 、C.副热带高气压带 、E.副极地低气压带 、 G. 极地高气压带 。 (2)风带:B.东北信风带、D.盛行西风带、F.极地东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1)移动原因: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 (2)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 偏北 ,冬季 偏南 。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二 1 考题印证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与季风环流
3.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 特点是( C ) A.低温晴朗 B.高温阴雨 D.温和多雨
试题
解析
第3题,图中④地位于(31°N, 90°E)附近,刚好位于印度低 压所在位置,其气压最低,则 此时为夏季。②地位于(31°N,
图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2 方法规律
3 对点训练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课堂笔记汇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课时跟踪检测
上页
下页
考点一 1 考题印证
气压带、风带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优秀课件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PPT优秀课件
高空中的风向: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 庚图
南半球 辛图
21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⑴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7月——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
22
4、根据海平面气压分布判断季节 ⑴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有低气压
⑵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有高气压
下沉气流 高纬吹向低纬
降水多 降水少
46
47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气温特点 ?
热带——终年高温;亚热带——冬暖夏热
温带——冬冷夏热;寒带——终年严寒
48
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降水特点? 49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受极地气团控制
西风控制
副热带高压与西风 交替控制
水平气压梯度力 ——(空气产生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摩擦力
11
大气的运动基本情况 一、冷热不均是引起大气运动根本原因.(热力
环流最简单形式大气环流最重要形式) 二.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是风产生的直接原因
(改变风的速度大小 ),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 三.风的方向是地偏力(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
南北纬25°亚 35°大陆东岸
热 带 南北纬30°-
40°大陆西岸
亚热带季 季风环流控 夏季高温多
风气候 制
雨,冬季低温
少雨
地中海气 受副热带高 夏季炎热干

压带和西风 燥,冬季温暖
带交替控制 多雨
北纬35 °-50 温带季风 季风环流控 夏季温暖多
°大陆东岸 气候

雨,冬季寒冷

干燥
带 南北纬40 °- 温带海洋 终年受西风 终年温暖湿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共16张PPT)
带、风带〔风向〕
[小组合作]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 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 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例如:数量、分布、盛行风 的风向……〕

个南
气北
压 带
对 称 、
和相
六间
个 风
分 布

[问题探究3]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
冬至日 春分日、秋分日 夏至日
北纬90°
66°34′
23°26′ 0° 23°26′
冷(高压)
〔低压〕
[问题探究2] 三圈环流的形成
考虑:上下纬之间受热不均 +
地转偏向力
[小组合作]
〔以北半球为例〕 讨论低纬环流圈 的形成: ①赤道上空的风 为什么不能一直流 向极地上空? ②副热带高气压 带是如何形成的? ③低纬度近地面 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 是什么风向?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秋分日-冬至日
60° 66.5ºN 30°
23.5ºN
0° 0º 30° 23.5ºS 60°
移 动 规 律
90° 极地高冬压至日带-春分日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90°
冬至日-春分日
60° 66.5ºN 30° 23.5ºN
B.乙地位于300N附近 D.②是冷性气流
图2为“某日南半球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 示意图〞,其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气压带或风 带,完成3-4题。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请画〔粘贴〕出南半球气压带、风带〔风向〕
观察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发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讨论低纬环流圈的形成: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六带(2个) 低纬信风带(2个)
极地高气压带和 副极地低气压带 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之间
风向
性质
北半球 南半球
东北风 东南风 干冷
西南风 西北风 温湿 东北风 东南风 干热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2.抓“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原始风向, 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
3.抓“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①低纬环流
A.赤道低气压带(热力因素)
C⑦ 副热带高气压带
空气⑧ 堆积 下沉(⑨ 动力 因素)
E⑩ 副极地低气压带
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到冷气流之上(动力因素)
G 极地高气压带
空气 受冷收缩 下沉( 热力 因素)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3)风带及成因
探究点一
风带名称
成因
B 东北信风带 D 盛行西风带 F 极地东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气流流向 转为东北风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命题视角一 气压带、风带的判断及规律 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洋 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 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图甲
图乙
探究点一 栏目索引
1.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 ( C ) A.3个月 B.6个月 C.7个月 D.8个月
分布
成因

2.2气压带和风带 (共67张PPT)

2.2气压带和风带 (共67张PPT)

(1)由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赤道低压——热带雨林气候 副热带高压——热带沙漠气候 盛行西风——温带海洋性气候 (2)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气候 夏季——赤道低压北移 冬季——东北信风南移 夏季——副热带高压北移 冬季——盛行西风南移
热带草原气候
地中海气候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30°
东 北 信 风 赤道低气压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0° 30°
60°

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90°
气压带和风带的干湿属性
空 气 下 沉
高气压带空气下沉, 水汽受热难以凝结, 气候比较干燥
高气压 地面
30°N 0°N
空 气 上 升 低气压
低气压带空气上升, 水汽冷却容易凝结, 气候比较湿润
大西洋
极地东风(少雨) 极 地 气 候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终年严 寒干燥, 夏季短促)
太平洋
距海洋 较远终 年受大 陆气团 控制
副极地低压(多雨) 盛行西风(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 () 性气候( ) 地中海气候( ) 热带沙漠气候( ) 热带草原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 ()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夏季短促温暖,冬季漫长严寒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终年严寒干 燥,夏季短 促
大陆 内部 极地 地区
雨 热 同 期
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

2.2气压带和风带

2.2气压带和风带

1.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单圈环流
北极
北极
探究活动
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不存在地转 偏向力),太 阳直射点不移 动(直射赤 道),结果在 赤道与极地间 存在怎样的热 力环流?
赤道
赤道
南极
大家看法
赤道与极地间的单圈环 流是否能够维持?
不能。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 地球的表面不是均匀的,因此 单圈环流 是不存在的。
1、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
(1)热带雨林气候
主要分布在哪?
(1)热带雨林气候
位置 主要分布
气候特点 成因
赤道及其附近南北纬10°之间 赤道附近的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 岛 终年高温多雨 纬度最低,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对流雨
0° 赤道低压带
3、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地带性分布)
西 洋
亚 欧 大 陆 平

一月:陆地T低→冷高压 七月:陆地T高→热低压
切断 切断
一 月
30°N
2、形成 过程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60N
大 西 洋
亚 欧 大 陆
亚速尔 副 热 带 高 气 压 带 亚洲(印度)低压 高压
3、 分布 规律
太 平 洋
七 月
夏威夷 30°N 高压
北美 大陆
亚洲 大陆
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压——动力→暖 赤道低压——热力→热 低气压带 副极地低压——动力→冷 信 风、东风:较高纬→较低纬 …升温→干 风带 西风: 较低纬→较高纬 …降温→湿 气流↑ →湿 气流↓ →干
所以,气压带和风带主要影响各地的降水。因此,判断 各地气候的干湿状况,主要是依据其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17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课件(共17张PPT)

留在海洋上。
L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副极地低压
低压 副热带高高压 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 陆地形成低L压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亚速尔高压
亚洲低压 (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LOGO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东北风
凉爽干燥
西南风
高温潮湿
夏季风强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我国西南地区
热带季风
LOGO
LOGO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大 副
西
蒙极古-地-西伯低利亚气高压压
亚欧大陆
阿留申60N
带太 低压 平


30°N
一月
LOGO
1、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 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大 西
亚速尔洋
高压
60N

亚欧大陆 平
L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高压副极地低低压压
副热带高压
赤道低压
副热带高压 副极地低压
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形成高压 LOGO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冰岛 低压
亚洲高压(蒙古--
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60°附近原为副极地低压带,冬季陆地表面形
成高气压,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低压只保
副亚洲热(带印度高)气低压压
带洋夏威夷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讲气压带和风带【课标要求】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应用典型气候分析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通过实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比较不同类型的气候特征。

2. 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分析典型气候,叙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

【教学重点】1. 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

2.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

2.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画。

【教学方式】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一)大气环流及意义1. 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它反映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2. 促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热量交换,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二)三圈环流1. 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均匀,地球不运动(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形成单圈环流) 假设情况:(1)地表均一;(2)地球不自转;(3)太阳直射赤道(不移动)。

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2. 三圈环流 (1)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最终的运动方向是在30°N 附近高空偏转为西风。

(2)赤道高空的空气不断北流,在30°N 附近高空堆积,导致北纬30°N 附近高空的空气在垂直方向上下沉,从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

(注: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3)30°N 附近的近地面空气将向北(北、南)和向南分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候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干季 ( 冬季 ) 时受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 热带草原 湿季 ( 夏季 ) 时受赤道低气压 年可分为干湿 气候 带控制 两季 旱季 ( 冬季 ) 时受因海陆热力 差异而形成的东北季风的控 全年高温,一 热带季风 制,雨季 ( 夏季 ) 时受气压带、 年可分为旱雨 气候 风带北移而形成的西南季风 两季 的控制
解析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1)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 C.西南风 B.西北风 D.东北风
(
)
(2)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M 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
)
B. M 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返回导航页
(
结束放映
)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A.全年以偏北风为主,冬半年风速较大 B.夏半年以西南风为主,风速较大 C.全年以偏南风为主,夏半年风速较小 D.冬半年以东北风为主,风速较小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审答规范培养]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 由文字 “ 沙岭沙山由松散沙粒组成 ” 可知 该沙山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 (2)沙山临湖一侧(东侧)发育的一系列垄(脊 )受 强劲的 冬季风 (冬季风或夏季风)影响。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答案]
A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015· 重庆高考 · 节选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 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 8 日 左右。据此回答下题。 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 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 C.阿留申低压 B.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
解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3.读世界季风明显地区地理分布图,图中箭头显示了一些地区 地面季风风向。据此完成(1)~(2)题。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1)1 月,图中 A 地盛行 A.东南季风 C.东北季风 B.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
)
(2)关于 B 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解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4. (2013· 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 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 形成雾。下图中,S 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 S 市。据 此完成(1)~(2)题。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1)S 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A.降水较少 C.风力较弱 (2)夏季, S 市主要受 A.季风影响 C.低压控制 B.西风带影响 D.高压控制 B.气温较高 D.光照较强
[答案]
D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1. (2015· 海南高考 )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 46 ℃, 内陆则高达 49 ℃,那么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C.背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B.受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D.受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解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
)
B.冬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解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映
“仿真演练·提速提能”见“课时跟踪检测(九)”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 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 制
终年温和湿润 终年炎热干燥 终年高温多雨
返回导航页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二、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
气压中心 M 是 亚洲 了 副极地低气压带 。
(蒙古 ——西伯利亚 )高压,其切断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
气压中心 N 是 印度低压 ,其切断了 副热带高气压带 。
第二讲
考点 1
气压带和风带
考纲展示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考点 2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
仿真演练· 提速提能
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移动规律 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一、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
(2)7 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 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澳大利 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3.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季节
东亚季风
冬季 夏季 东南 风 太平
南亚季风
冬季 夏季 西南 风
风向
源地 成因
西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
东北风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

(亚欧大陆内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项目 性质 比较 分布
东亚季风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南亚季风 温暖干燥
高温高 湿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日本 我国西南
(
)
(
)
解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5 . (2014· 四川高考 · 节选 )右图 中 M、 N 海域均是世界优 良渔场。读图回答问题。从 大气环流对天气的影响分 析,比较 M、 N 两 渔场
捕捞作业的天气条件。
解析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环流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典题示例] (2015· 安徽高考· 节选)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图示区域西部 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主要是由于
A.反气旋频繁过境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东北季风受到地形抬升 D.西南季风带来丰沛水汽
(
)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审答规范培养]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3.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
7月 成因
[温馨提示]
A 西北 季风
C东南季风
B 东北季风
D 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 __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__________________
(1)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在地 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而形成的。 (2)根据陆地上的气压类型(高、低气压)和季风风向可判断季节。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2014· 海南高考)甲地(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 月 降水稀少。据此完成(1)~(2)题。
(1)甲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C.距海较远 B.纬度较低 D.植被较好
返回导航页
(
)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2)甲地 5~ 8 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处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受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 气候类型 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 产的影响 有利 不利
热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旱涝、寒潮 等灾害
返回导航页
旱涝灾害
结束放映
第二讲
气压带和风带
[典题示例] (2014· 安徽高考· 节选)鄱阳湖地区夏季的风向、降水等受西 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的影响。鄱阳湖汛期水位上升, 湖面辽阔;枯水期水位下降,水流归槽成为“赣江”(图 2)。图 中的沙岭沙山(29.5°N 附近)形成于 2 万年前, 由松散沙粒组成。 沙山临湖一侧发育了一系列垄(脊)槽(谷)相间的地形。 受大气环 流和地形分布(图 1)的影响,图 2 所示地区
(
)
(2)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 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 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C.西风带 B.东南信风带 D.东北信风带
返回导航页 结束放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