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三单元备课

合集下载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

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英语教案Unit 3 Where did you go?一、单元学习内容本单元是义务教育PEP小学英语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教材第三单元,围绕Where did you go?即你去了哪里和做了什么展开,教材创设了去吐鲁番、三亚游玩两个场景,并附加一个场景和一个趣味故事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去过哪里和做了什么这些话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较广。

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地点和行为动词的词汇,在本单元学习中,重点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本单元的主要交际语言: Where did you go? What did you do?等去过哪里,做了什么的交际用语和相关功能词汇,并能通过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去过哪里和做过什么的问题。

二、单元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掌握本单元出现的:went, camp, rode, bought, gifts等单词和词组,并熟练朗读和运用。

(2)通过对话学习能够掌握主要句型:Where did you go? Did you go to Turpan? How did you get there? We went there by plane. What happened? 等,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交流中。

(3)学会用英文写关于自己去过哪里及做了什么的日记。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语言学习及多种形式的交际活动,能够掌握本单元词汇及主要句型,并运用其写日记及流利地与别人谈论自己去过哪里及做过什么,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能养成主动用英语交际的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

三、单元学习重点、难点(一)单元学习重点1、能够听、说、读、写五个有关周末活动的词组:rode a horse, rode a bike,went camping, hurt my foot, went fishing。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27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单元备课(含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单元目标)(27页)

第三单元单元概述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人生道路上的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

本单元课文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排的。

本单元安排了两篇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从不同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通过细腻委婉的语言,在不断地追问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深切情感。

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叙了“我”盼着母亲兑现在星期天带“我”出去玩的承诺,详细刻画了“我”由开始盼望中的兴奋期待,到后来由于母亲的一拖再拖而产生的焦急无奈,到最后因母亲没有兑现承诺而失望委屈的心理变化过程。

既表现了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幼小心灵带来的痛苦,也表现了母亲从早到晚操劳家务的辛劳。

《别了,语文课》讲了“我”由开始“厌恶”语文课到后来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的教导而对语文课产生了“喜爱”之情,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表达了“我”强烈的爱国之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记叙了“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两件趣事,表现了母亲和毕大妈生活的智慧和温暖的心,说明母亲就是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是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的来源。

1.能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重点1.引导学生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阅读指向表达: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备课建议

阅读指向表达: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备课建议

阅读指向表达: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备课建议就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整体备课,提一些意见和建议,和老师们一起分享、也一起探讨。

我想,这个总的专题围绕着这样一个核心意思或者说这样一个主题来展开,这个主题就是——阅读:指向表达。

那么,具体的,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六下第三单元整体备课的建议。

1.单元功能定位就是说这个单元在整一册书当中,或者跟其他单元相比,具有怎样独特的作用、地位和价值?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单元整体备课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不是说把每一篇课文简单地叠加一下,凑成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单元整体备课的出发点是整体,最后的落脚点也在整体。

因此我们需要运用一加一大于二的思维,也就是说需要运用一个更高层次的、整合的思维来看待整个单元的教学,否则,单元整体备课就没有意义。

2.单元文本解读一旦明确了单元的整个功能,那么文本解读就应该服从和服务于单元的整体功能。

这样的话你就会发现,即便是同样一篇课文,放在这个单元跟放在另外一个单元,在解读的视角、解读的重难点、解读的特色把握上,都会有所区别。

3.单元教学策略因为有了总的定位,单元文本解读能够帮助我们很好地加工成教学内容,紧接着我们就要考虑,围绕着这样的目标和这样的教学内容,我们应该选择最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路径。

4.单元课例分析我找了一些我认为比较优秀、比较典型的单元课例,我们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看看是否有利于我们更感性、也更深刻地理解这个单元的功能定位和这个单元的教学策略。

当然最后还会留一些时间进行互动答疑。

第一个板块——指向表达:单元功能定位。

六下第三单元功能定位,我把它概括成一个词,那就是——指向表达。

为什么把这个单元定位成“指向表达”?那就需要我们来分析这个单元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我们一起来看看,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板块结构和教学内容。

整个单元分成这样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当然是单元导语。

我们都知道,单元导语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就已经有了安排和落实。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语文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xx小学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23.3.4
地点
六年级办公室
科目
语文
年级
六年级
课题
那个星期天
主持人
向老师
记录人
李老师
主备人
冉老师
参加人员
李老师、冉老师、向老师、邓老师
讨论记录
冉老师说课:
一、把握课文内容,了解“我“心情变化的大致过程。可以在了解作者的基础上,引入本课的学习。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讨论课文写了什么,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勾画出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如,“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这段时光不好挨”“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把握“我心情变化的大致过程。
在指导学生勾画表达心情的关键语句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心情与时间推移之间
的关系。将“我”心情的变化与这一天里时间的推移结合起来体会,以便更全面、准确地把握课文内容。
二、学生体会到“我”心情变化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他们细读课文,学习表达。教师可提示学生想一想: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如果让你写快乐的心情,不直接出现“高兴”“开心”“快乐”等字眼,你会怎么表达?学生谈到的方法可能有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或描述对身边景物的感受(类似本单元“初试身手”中的示例)等,教师可以顺势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表现“我”的心情的呢?基于学生的发现,可重点围绕以下内容展开交流:
1、会作者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
2、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内心独白表达情感。
3、体会作者如何把心情融入景物中表达情感。
4、体会作者如何综合运营多种方法表达情感。
三、比较课文和《匆匆》情感表达方式的异同。
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最深的地方。让学生发现两篇课文表达的不同:《匆匆》中一连串的问句占了全文很大篇幅,把情感直接表达出来;《那个星期天》更多是将情感融入人、事、景物中,简介表达出来。交流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两篇课文的具体内容阐述自己的思考。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导学单)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太阳系大家庭》教学设计教师准备ppt、希沃授课系统、太阳系天体黑板贴图、巴德膜眼镜分组材料:太阳系相关补充资料、课前导学单、课中学习单;学生准备笔、收集好的太阳系资料、完成的课前导学单。

6.学习过程设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环节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活动11.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

2.通过查阅和整理资料,你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奥秘呢?师活动11.课前同学们通过专业的眼镜观察了太阳,说一说你观察到的太阳是什么样子的;2.提问:距离太阳1.5亿公里我们看到得是这样的,加入我们近距离观察太阳,它还是这样吗?引导学生汇报了解到的太阳的信息;3.提问:课前同学们查询和整理了资料,部分同学准备了一些资料,陈老师把这些资料放进了我的课件中,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会带给我们哪些关于太阳的信息。

活动意图说明: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唤起学生对于收集到的太阳知识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重要研究内容——了解太阳。

环节二:了解太阳(由学生主讲,学生补充)学生活动2汇报你整理的有关太阳的信息。

(学生课前导学单)1.太阳是一颗_______(恒星/行星),是太阳系的_______天体。

2.太阳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是多少(与地球相比)?内核和表面温度是多少?3.太阳的构造由内及外分别是什么?4.太阳的一生会经历哪些阶段?简单地说说每个阶段是怎样形成的。

教师活动21.根据学生汇报内容,适时地书写主要板书。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

3.教师总结整理资料的方式有:PPT、表格、手抄报、思维导图等。

5.太阳活动指什么?太阳活动有哪些现象?6.介绍一种你知道的太阳活动,并说说它对地球的影响。

7.你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信息?根据课前导学单,学生通过整理ppt、表格、思维导图等方式介绍太阳的有关资料活动意图说明:学生课前经历对太阳系的信息收集、筛选、提取、加工过程,能充分了解太阳;引导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整理信息,如:ppt、手抄报、表格、思维导图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解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案及解读

第三单元单元要素解读本单元是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引导学生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匆匆》: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那个星期天》:比较本课与《匆匆》在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异同。

交流平台:围绕写文章怎样表达真情实感展开交流。

初始身手:进一步感受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表达方法。

习作例文:借助批注与课后练习,进一步感受可以怎样表达真情实感。

习作: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单元课时安排和教学要点8匆匆[教学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4.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受。

2.能抓住关键句段,感悟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仿照第3自然段,表达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触。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6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作者对于时间流逝的叹惋之情。

一、直奔“匆匆”寻表达1.揭示课题。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用诗文抒发过自己对时间的感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这篇关于时间的散文《匆匆》。

板书课题,指导“匆”字最后一笔的点不要写漏,最后一长点要贯穿两撇。

(板书:匆匆)2.启发想象。

读到“匆匆”二字,你的脑海里会浮现什么样的画面呢?(无数行色匆匆的场景和画面)3.思考问题。

朱自清是运用怎样的语言让这看不见、摸不着、匆匆而过的时间跃然纸上的呢?(默读课文,感知表达)二、学习字词,扫清阅读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部分学生分段落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检查字音是否读正确。

3.学习生字词:(1)指导“藏、蒸”两个字的写法。

(2)指导“徘徊”一词。

①强调读音,指导学生观察这两个字,从双人旁体会这个词语的意思与行走有关。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全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全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全套
目标
-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阅读和理解相关文本。

-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 课文:《白兔家族》
- 重点词汇和短语:光彩照人、惊叹不已、跳跃、雪白、矫健、羡慕
- 教学活动:
- 听读课文,并进行语音、语调、语速的模仿练。

- 分组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 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人物对话情境。

第二课时
- 课文:《蜻蜓》
- 重点词汇和短语:优雅、张扬、修长、浑然一体、充满活力、四处觅食
- 教学活动:
- 背诵课文,并注重发音和语调的准确表达。

- 小组合作,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 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了解蜻蜓的生活性和生态环境。

第三课时
- 课文:《乌鸦喝水》
- 重点词汇和短语:喃喃自语、沉思
- 教学活动:
- 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和朗读表达能力。

- 分组合作,归纳整理课文中的乌鸦形象描写和细节。

- 借助多媒体资源,展示乌鸦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性。

教学评价
-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提问回答的积极程度等。

- 作业完成度: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 课后练:布置相关阅读练和写作练,检验学生综合运用语言
能力。

使用的教具
- 音频设备:用于播放课文录音和音频资源。

- 课件和图片: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主题图片。

-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视频和展示电子资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第三单元所学的课文内容,能够正确地理解、朗读和默写。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古代故事的兴趣,引导学生珍惜传统文化,培养对祖国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1.复习《古诗两首》,能够准确地理解和背诵。

2.复习《开福人》中的句子,能够正确地读和默写,理解其中的文言阅读技巧。

三、教学难点1.对于《开福人》中的句子理解,体会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材、电子板书、幻灯片等。

2.学生准备:课文课本、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古诗两首》1.教师唱读《古诗两首》,学生跟读。

2.学生分组背诵《古诗两首》。

3.全班对古诗进行朗读。

第二步:复习《开福人》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开福人》的故事情节,对课文进行简要复述。

2.学生逐句读课文,理解其中的词义。

3.学生默写《开福人》中的重要句子。

4.教师对文言阅读技巧进行解释和讲解。

第三步:思考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背后的寓意和人生哲理。

2.学生自由发表对《古诗两首》和《开福人》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感悟。

六、课堂作业1.完成《开福人》的默写作业。

2.思考并写下对本节课的感想和体会。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以复习《古诗两首》和《开福人》为主线,通过多种互动形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定的帮助。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

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3篇六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 能够在图片和教师的帮助下理解对话大意,并回答对话下面的问题。

2. 能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对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教学重点生词chase, mice, bad, hurt的意思,并能进行角色表演教学难点能够听、说、读、写,并在情景中运用以下句型:be + 表示情绪的形容词询问他人的情绪或描述自己的情绪。

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二、自主学习Step1.Preparation1.Greeting2.Let’s talk about our life.引用学过句型,操练交流。

3、学习Let’s try( 1 ) 播放Let’s try中的内容,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学习1中的听力任务。

(2)播放Let’s try中的录音,给出学生题目中的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听力选择。

三、合作探究1、完成Let’s try后,教师提问:What film do they watch 请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动画片获取信息。

2、就卡通片的具体内容提问:what is the cat’s job What does he often do Why does he do that 请学生再次观看动画获取信息。

3、教师提问 how do the mice feel How does the cat feel 引导学生回答:they are afraid of him . The cat is angry with them .4、教师呈现Let’s talk 的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理解chasing意思,并理解新句子:maybe your cat is chasing a mouse now !四、展示交流1、听音答题2、听音跟读3、角色朗读:师生、生生、同桌分角色朗读,注意语音语调。

4 我是情绪控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派两名代表到讲台前,一组表演一个场景,另一组描述当事人在这种场景中的感受,教师提问:How does he \she feel 扩大操练范围。

部编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六年级地理下册第三单元单元集体备课一、单元概述1.1 单元主题第三单元主要围绕“我们身边的地理”这一主题展开,让学生通过,更好地了解和所处的环境,提高对地理知识的生活应用能力。

1.2 单元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地理知识,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1.3 单元内容本单元共四课时,分别是:- 第一课时:身边的地理(上)- 第二课时:身边的地理(下)- 第三课时:家乡的地理特征- 第四课时:保护我们的环境二、课时安排与教学目标2.1 第一课时:身边的地理(上)-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身边的地理环境,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 教学内容:身边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2.2 第二课时:身边的地理(下)- 教学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身边的地理环境,提高生活应用能力。

- 教学内容:身边的地理现象、地理问题。

2.3 第三课时:家乡的地理特征-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地理特征,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 教学内容:家乡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

2.4 第四课时:保护我们的环境-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

-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保护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和理解地理知识,提高生活应用能力。

3.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知识,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3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 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PPT、教学软件等。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单元测试等方式进行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

六、单元备课总结本单元备课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目标,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和典型案例的分析,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单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是本学期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性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本单元包括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的计算以及综合应用。

教材通过直观的图形、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五年级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初步知识,对立体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六下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抽象的数学概念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绪,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由于本单元内容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识别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性质和计算方法,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空间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高的概念及计算。

2.圆柱和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3.圆锥体积公式的推导。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物模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圆柱与圆锥的概念和性质。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和总结圆柱与圆锥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巩固练习法:通过丰富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图片和多媒体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2.准备练习题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五年级学习的立体图形,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集体备课一、教材解析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让真情在笔尖流露”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组成,并编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并能运用所学,在习作中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2.本单元重点:(1)通过用朗读、默读等方式反复读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的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习作例文都情感真挚,朴实自然,只有在深入品味文字时才能感受到作者的一片真情。

朱自清先生在《匆匆》一文中对时光流逝的感叹,感人至深;作家史铁生在《那个星期天》中用细腻生动的语言回忆等待过程中心情的起伏变化,令人动容;《别了,语文课》中少年对祖国对母语的深深眷恋打动人心;《阳光的两种用法》一文中肖复兴用质朴的语言、朴实的事例表达对母爱的深深感恩,深情溢于言表。

这些真情实感都要通过反复阅读文章才能真切体会得到。

教学时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课文。

(2)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并能适当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去。

每篇课文作者都表达了对人生、对生活、对人事的不同情感,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教学中要抓住这一重点,引导学生深入字里行间,提炼文章的写作方法和表达方式,并结合课堂练笔进行及时地运用,为后面的初试身手和习作积累优秀的语言和写作方法,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单元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19个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

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

3.选择一种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以“让真情在笔尖流露”为主题,编排了《匆匆》《那个星期天》两篇课文。

《匆匆》一文紧扣“匆匆”二字,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那个星期天》写了在那个星期天里“我”经历的细致、微妙的心理变化。

教学要点:1.研究19个字,正确读写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匆匆》中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感悟光阴荏苒,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感受《那个星期天》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把握文章以孩童的视角观察、感受生活的叙事方式,体会作者这一天的心情变化。

交流平台:1.通过对本单元课文的回顾,总结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的写作方法。

2.尝试选择心情、场景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身边事物的感受或情感。

课题:匆匆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研究字词,会认会写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正确读写“空虚、叹息、徘徊、伶伶俐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4.研究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教学重点:1.读课文中的一连串问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以及这样表达的好处。

2.研究作者运用多种方法描写时间流逝,能说出自己对“时间之流”的感触。

教具准备:1.___简介及___作品。

2.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3.教学助手课件。

教学设计:一、名言导入,研究新课。

二、研究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三、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方法。

四、仿照课文段落,写出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以上是对原文进行的修改和改写,希望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1.复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背诵1、2自然段。

2.出示问题:“你觉得时间流逝是好事还是坏事?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并交流。

六下 三单元 教参 课时要求

六下 三单元 教参 课时要求

六下三单元教参课时要求六下三单元的教参课时要求,主要是指教材教参中对这一单元的课时分配和安排要求。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一下六下三单元教参课时要求。

第一课时:课文导入(15分钟)本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标题和插图来预测故事情节,并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创设情境,提问学生对动物园是否有过参观经历等,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课时:课文学习一(35分钟)本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设定不同的任务,如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找出文章的主题句等。

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的位置,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三课时:课文学习二(35分钟)本课时主要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并分析课文结构。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课文细节,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发展过程和事件节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课时:课文朗读(25分钟)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并增强记忆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小组朗读或全班合唱,帮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情感。

同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运用,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效果。

第五课时:语法学习(45分钟)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学习和运用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来提高学生的语法意识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解释和练习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动词的现在进行时的基本概念和用法,并帮助学生掌握构成句子的基本规则。

第六课时:课文模仿(35分钟)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模仿课文,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照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撰写自己的动物园参观日记、动物的自述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并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进行写作。

第七课时:课文延伸(40分钟)本课时主要是通过拓展课文主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动物园和动物的相关知识。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使用方法。

2.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 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 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够准确描述各类计算机的特点和用途。

2. 掌握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能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处理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通过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步骤和功能,让学生观摩和研究。

2.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3.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电子教材《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2. 计算机实验室或教室配备有电脑、投影仪等设备。

3. 电子表格软件的安装和配置。

4. 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知识讲解: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以及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 演示操作:通过投影仪演示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步骤和功能。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按照指导进行电子表格的创建、编辑和保存。

5. 问题解答: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6.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7.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操作技能,进行个别评价。

2. 通过学生完成的实际问题和作业,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演示操作和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部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需要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和解答。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2000字(精选12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2000字(精选12篇)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2000字(精选12篇)写文章对于我们来讲并不陌生,那么在处理前,就需要去使用范文模板。

范文能更加直观的让我们掌握写作的技巧,怎样才能让范文值得称道?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篇1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向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萁:豆秸。

此句一作煮豆持作羹。

漉:过滤。

豉:豆豉,一种把大豆加盐磨碎后做成的干酱。

本是:一作本自。

这首诗在有些书中没有第一、二句或二、三句,全诗由四句组成。

【鉴赏】曹丕和曹植都是曹操之子,且都为卞太后所生,是真正的同胞手足。

曹操曾一度想立曹植为嗣,因其才智高于其兄曹丕。

后曹丕登基(始称魏文帝)仍忌曹植之能,加以迫害,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豆,豆萁,豆豉,都是豆这种植物的各种形态,可以说本是同根生。

首句为我们描绘了煮豆的场景,以豆萁为燃料制作豆汁。

第三、四句进一步揭示这两者间的关系。

豆在锅中忍受豆萁的煎熬,咕嘟的声音仿佛在哭泣。

这暗指兄长对自己的迫害以及自己悲愤的心情。

末两句卒章显志,既是控拆,也是反抗。

整首诗据说在七步之内完成,诗人的情感也经历了一个由平缓到迸发的过程。

名为吟物,实则是一首带有讥讽的寓言诗。

然而由于诗人与其谴责对象的特殊关系,因而诗人的口吻是委婉又深沉的,讥讽之中有提醒和规劝。

这一方面反映了曹植的聪明才智,另一方面也反衬了曹丕迫害手足的残忍。

曹植才高八斗,文风俊逸刚健。

这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且运用了比兴手法,从中也可发现乐府诗歌的影响。

有的选本没有二、三句,但这种风格仍是显而易见的。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说课稿篇2一、教材说明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我国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一回。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习作单元 集体备课(主备人)备课记录单2021.4.21

习作单元 集体备课(主备人)备课记录单2021.4.21
四上
第六单元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
四下
第一单元
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下
第三单元
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的感情
五上
第一单元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五上
第六单元
注意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五下
第一单元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下
第三单元
基于这两个语文要素,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单元的功能定位是——指向表达。
以上是我基于课标进行的单元要素分析。
3.统编小学语文习作单元编排体系一览表
年级
单元

三上
第五单元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
《我家的小狗》
《我爱故乡的杨梅》
习作的教学,哪个点哪个年级重点培养什么,可以看出编者们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在看几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时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能力培养的序列。
阅读就是为习作做准备的,要想更好地表达,那一定是有阅读作为基础的。所以,现在我们看一下统编教材关于阅读的训练要素分析。
4.统编教材中关于阅读要素的纵向分析
册序
单元
阅读训练要素
从大家的补充我们知道了两篇精读课文应该教什么,那我们接下来看一下交流平台。“交流平台”围绕写文章怎样表达真情实感展开交流。结合两篇精读课文,总结了表达真情实感的两种方法,目的是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方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初试身手”是学生对本单元写作方法的初步运用。教材提供了两个示例,让学生进步感受把情感融入景物之中的表达方法,并尝试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练写。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意在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进一步体会怎样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教材将正面情感体验和负面情感体验的词用不同颜色泡泡对比罗列,直观形象,能够快速激活学生对相关事件的回忆,出示词语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从这些心情中唤起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类化练习: (1)、自主练习 1、2 (2)、自主练习 3、4 (3)、自主练习 6、10 2、限时作业 限时 8 分钟,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同桌交换互批。 矫正 四、谈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课 题 授课时间



教案序号 2 课 型
运输大麦芽-------比例基本性质、解比 例 2014 年 3 月 2 8 日 1.进一步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课时 分配 作业 布置
检测时间
4.16
配套练习册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主讲教师说课情况记录:
(第 2 页)
1、本单元是在学生对除法、分数、比的认识、性质及比的应用、解方程已全部学完,学生 的数与代数的知识和经验已经积累到相当的程度, 需要对更高一级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进 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本单元因为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比例作 为数学领域的重要知识和重要思想, 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占有重要作用, 也是学生在中学学 习数、理化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 3、要正确对待比例教学中的“变与不变” 在大力提倡以生为本的今天, 作为主导者的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主动, 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 更多的实践机会,就要深入研究教材,真正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研究两个相关联的变量之间的一种数学模型。在正比例里,一种量扩大(缩 小) , 另一种量也随着扩大 (缩小) , 但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 在反比例里, 一种量扩大 (缩小) , 另一种量反而缩小 (扩大) , 但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六年级 1、2 班数学第三单元备课 主备人:刘燕 集体备课:1 个 单元授课计划:1 个 课时教案:11 课时 复习教案:1 课时 讲评课教案:1 课时 单元问卷调查:1 份 总课时数:15 课时 单元评价表:2 份 授课人:刘燕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第 6 周 内容 地点 参加 人员 星期 一 六年级办公室 六年级全体数学老师 2014 年 啤酒生产中的数学——比例 主讲人 刘燕 3 月 24
教 学 反 思
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比例的 意义和基本性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整 节课的设计,总体感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的,在结构 上,我也注重了前后呼应,使整堂课也显得比较紧凑。
一、创设情境,预习展示 1.上学期我们学过了有关比的知识,说说你对比都有了 哪些了解? 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 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
新授课
教 学 目 的 要 求 教 学 重 教 具 等
( 教 学 目 标 ) 点 难 点 准 备
3.强调解比例的书写规范和计算中的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 审美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点 难点: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 难 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 学 反 思
来求,还可以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来求出比例中 的未知项,部分学生也能根据刚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所以 教学始,我设计了多条题目,让学生根据比例式的特点,选择不 同的方法(即根据不同的依据)来填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学生完 成的情况非常理想。都能根据题目特点选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其 中包括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求的。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回顾,预习展示 个性化设计 1.解简易方程,并口述过程。 4x=120 6x=24×5 2.回忆: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每一组中的两个比是 否可以组成比例? 6∶10 和 9∶15 20∶5 和 4∶1 4.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其他等式。 3∶8=15∶40 1.5∶0.2=30∶4 5、你在预习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 x 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 项) ,讨论:如果已知任何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 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出示例题: 20∶25=4∶x 想一想:如何转化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 出未知数的解? 与组内同学交流。 学生交流得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 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 式,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 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 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4.学生自主探究,解答。 5.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方法.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20x = 25×4. (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 再解。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6.独立完成:解比例 4/5=9/x。 学生完成后,要适当追问思考的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 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第 11 题 独立完成在练习本上,指名个别学生板书。 2.补充练习: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 已知一个内项是 5,另一个内项是多少? 3.自主练习第 12 题 练习时,可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思考:先确定 等式一边的两个数作为比例的内项,另一边的两个数就作为 比例的外项,然后灵活写出多个比例。
信息窗 1 运输大麦芽
信息窗 2 生产情况记录
信息窗 3 啤酒生产计划
信息窗 4 装运啤酒
知 识 结 构
比 例 的 意 义
比例 的基 本性 质
解 比 例
正比 例的 意义
正 比 例 图 像
反比 例的 意义
用正 比例 知识 解决 问题
用反比 例知识 解决问 题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
重点: 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难点: 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多媒体课件
比例的意义及基本性质
板 书 设 计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例如: 16 : 2=32 : 4 2.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这节课是概念教学,在上课之前自己感觉整节课的设计挺不 错的,开始的分类,由放到收,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且在知
个性化设计
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情境图)。 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 芽。 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 第一天 教 学 过 程 运输次数 运输量(吨) 2 16 第二天 4 32
根据这个表格, 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 同桌俩人, 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 得最好,提出的问题最多,师选择不同的比进行板书。 3、你在预习中提出了哪些问题? 二、研究问题,指导点拨 1、 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观察这两个比 (16 : 2; 32 :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 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 量) 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 连接起来? 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试一试:剩下的这些比中,哪两个也能用等于号连接? 在你的练习本上写写看。(学生独立完成) 介绍: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数学上就把它叫 做比例。我们知道,比有前项、后项,比例的各部分也有自 己的名字。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像 16、4 位于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 2、 32 位于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 的内项。比例,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学生先把 2 :16=4 :32 这个比例写成分数形式,再同 桌俩交流它的内项外项分别是谁。 2.判断下面每组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1/3∶ 1/4 和 12∶9 16∶2 和 32∶4 7∶4 和 5:3 80∶2 和 200∶5 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进行判断,教师结合回答板书: 1/3∶1/4 =12∶9 16∶2=32∶4 7∶4≠5∶3 80∶2=200∶5
突 重 点 方 及 施
破 难 的 法 措
加强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设计有层次的数学学习活动, 引导学生经历解题过程,进行体验和反思,把解决问题中的体验加以整理,对获得 的数学经验进行反思,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再认知,从而掌握解题策略,感受策略价 值。注意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窗(一) (3)信息窗(二) (3)信息窗(三) (2)信息窗(四) (3)复习(1)检测(1)讲 评(1) 自主练习
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
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运用比例知识解决
难点: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建立明晰的概念
信息窗(一) (3)信息窗(二) (3)信息窗(三) (2) 信息窗(四) (3)复习(1)检测(1)讲评(1)
周次:从第 6 周至第 8 周
日期:从 2013 年 4 月 1 日至 4 月 19 日
教 材 及 学 生 分 析
重 点 与 难 点
课 时 分 配
时 间

( )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比 例的应用共三部分。 本单元是在学习了比的有关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常见数量关系 的基础上, 学习比例的有关知识及其应用。 比例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绘制地图需要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比例的知识还是进一步学习中学数学、物 理、化学等知识的基础。另外通过对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的学习,还可以加深学 生对数量之间关系的认识渗透函数思想,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多媒体课件
比例基本性质、解比例
板 书 设 计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比例 20:25=4:x 解:20x=25×4 20x=100 x=5 4:5=x:9 解:4x=5×9 4x=45 x=11.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