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

合集下载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2024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明珠学校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初三年级化学学科综合练习2024.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工艺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炼生铁B .晒海盐C .扎风筝D .编中国结2.生活中常见的“加铁酱油”、“富硒大米”、“高钙奶粉”等物质中的“铁”、“硒”、“钙”指的是()A .单质B .元素C .原子D .分子3.下列标志应标识在固体试剂瓶上的是()A .B .C .D .4.下列“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的操作,正确的是()A .溶解B .过滤C .蒸发D .熄灭酒精灯5.夏天长春南湖盛开的荷花张开花蕾迎接四方宾客.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具有降脂、抑菌的作用.下列有关荷叶碱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荷叶碱中含有B .荷叶碱中含有四种元素C .荷叶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 .每个荷叶碱分子由19个碳原子、21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6.海浩现象是在持续的超低温度下,蒸发的海水与低温冷空气中的颗粒物相结合,形成冰晶后,呈现出烟雨茫茫的自然景象.这种由水蒸气形成冰晶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H 1,C 12,N 14,O 16----NaOH 19212C H NO 2O 15-℃A .分子的种类变多B .每个水分子体积变大C .分子的间隔变小D .每个水分子质量变大7.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 .从化学与材料的角度:合金属于合成材料B .从化学与健康的角度:人体缺乏钙元素会引起贫血C .从化学与环境的角度:使用可降解塑料餐盒,减少“白色污染”D .从化学与能源的角度:化石燃料使用便捷,我们无需开发新能源8.类比、迁移和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B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只有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才能灭火C .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 .置换反应一定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9.下图为探究铁锈蚀条件的装置.实验时将干燥的从a 通入U 形管,待充满后,在b 处连接一个注射器收集一定量,a 端用止水夹夹紧,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且注射器向左移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观察对象现象①没有明显变化②较多红褐色锈斑③没有明显变化A.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U 形管内是否充满氧气B .对比①、③铁丝说明铁锈蚀与水有关C .注射器向左移动说明铁锈蚀与氧气有关D .此实验还可以得出铁锈蚀与铁丝纯度有关10.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研究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下图为碳元素的部分“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O 2O 2OA .a 点对应的物质可能是B .b 点对应的物质只有一种C .c 点对应的物质可将生铁制成钢D .d 点对应的物质能使石蕊溶液变蓝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1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1)铜元索__________;(2)2个汞原子__________;(3)氧化铁__________.12.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

2020学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初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020学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化学下学期初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2020 学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九年级化学放学期初中第一次模拟考试卷1.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一 23 Cl — 35.52.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20 ℃):+ + 2+ 2+ 2+ +H Na Ca Cu Ba Ag-溶微不溶- OHCl - 溶、挥溶溶溶溶不2-溶、挥溶不不不不CO32- 溶溶微溶不微SO4-溶、挥溶溶溶溶溶NO3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 1 分,共 10 分)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干冰升华C.酒精挥发D.蜡烛融化2.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 pH 范围以下表,正常状况下,这些液体中必定呈酸性的是()血浆乳汁唾液胆汁胰液胃液pH范围7.35~7.45 6.6~7.6 6.6~7.1 7.1~7.3 7.5~8.0 0.9~1.5A.胃液B.血浆C.乳汁D.唾液与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

家中必不行少的氯化钠...以下哪一种属于同一类物质()A.氢氧化钠B.盐酸C.二氧化碳D.碳酸钠4.水是我们生活、生产各方面都离不开的重要物质,以下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有的溶剂B.自然界中的水都含有杂质C.可用肥皂水鉴识硬水和软水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5.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 。

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一定脚扎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焚烧才能更旺。

从焚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本质是()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提升可燃物的着火点D.提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6.对以下现象的解说或许结论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B.在钢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备钢铁锈蚀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瓶中气体必定是CO2D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汲取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一环7. 2020 年我国成功举办了第29 届奥运会,此中让世人宽慰的是,赛会中无一例使用喜悦剂事件。

2021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2021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矿石粉碎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NaCl B.Ca(OH)2C.H2O D.O2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D.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B.洁净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成浅绿色C.打开浓盐酸试剂的瓶塞,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6.从如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7.下列关于甲烷(CH4)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是由碳和氢气组成的B.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甲烷在氧气中只生成二氧化碳D.甲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Fe和C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气体D.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9.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离子带电,则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B.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C.吸水性的物质需密封保存,则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都具有吸水性D.点燃氢气前要验纯,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要验纯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区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取样,分别放入适量水中B.制备金属Ag:将Fe和AgCl混合后,过滤C.比较锌和铜的活动性:将铜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D.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11.按要求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2)CO2与灼热的木炭粉反应,该反应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其中木炭粉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3)Na2CO3和CaCO3的阴离子都是(填离子符号),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和H2O.12.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日常生活中,通常利用方法软化硬水;(2)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来除去水中异味的物质是.13.将下列有关性质、变化、现象不同的原因填写在横线上:(1)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原因是二者的不同;(2)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不同;(3)用酒精灯加热一块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燃烧,而滤纸碎片没有燃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者的不同.14.分析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图B为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3)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4)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B的化学性质跟C、D中的相似.15.结合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升高时,溶解度明显增大的是;(2)10℃时的将15g的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NaCl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要将KNO3从其饱和溶液中的全部结晶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是(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16.硝酸银(AgNO3)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化学性质不稳定:2AgNO32Ag+2NO2↑+X↑.(1)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上述反应中,生成气体X的化学式为;(3)实验室保存AgNO3应注意的问题是.17.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的目的是;(2)实验二的结论:铁生锈是铁与共同作用的结果;(3)实验三,在B试管加入(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18.用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3%的NaCl溶液.(1)计算: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所需质量分数为6%NaCl溶液g;(2)量取:①用量筒量取6%NaCl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②用量筒量取水,当水面已经很接近所需刻度时,接下来的操作是;(3)混匀:将量取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19.如图所示的仪器和MnO2、稀H2SO4、石灰石、稀盐酸等四种药品供选择,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E的名称是;(2)用现有的仪器和药品在实验室里可以制取H2、O2、CO2中的;(3)在实验室里,利用化学反应2KMnO4K2MnO4+MnO2+O2↑来制取氧气.①除选用如图中可用的部分仪器外,还必须补充的玻璃仪器是;②若制取1.6g氧气,理论上至少需要取用高锰酸钾g;(4)在实验室里,常用块状的硫化亚铁(FeS)跟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组装发生装置应选择如图所给仪器中的F和.20.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极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1)操作1:粉碎.粉碎的目的是.(2)操作2:熔烧.高温条件下,通入空气,CuS和NaCl反应生成了CuCl2和Na2SO4,化学方程式为.(3)操作3:(填操作名称).(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21.向一支装有少量CuO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提示:CuSO4+2NaOH═Cu(OH)2↓+Na2SO4)(1)图A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图C实验中加入过量稀H2SO4后,反应停止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3)如图D,向图C实验后所得溶液中插入新打磨的铝丝,在铝丝表面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铝丝.甲同学通过观察,认为试管中溶液里的溶质不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在甲同学分析基础上,乙同学认为要确定溶液里的溶质成分,只需向其中加入适量的(填序号)即可.A.酚酞溶液B.Zn粒C.稀盐酸D.Cu(OH)2E.CaCO3粉末.2017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61: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氮气占78%,故选项符合题意.B、氧气占21%,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占0.03%,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稀有气体占0.94%,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矿石粉碎【考点】E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NaCl B.Ca(OH)2C.H2O D.O2【考点】A9: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分析】根据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据此结合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故选项正确.C、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C.D.【考点】43:称量器﹣托盘天平;44:加热器皿﹣酒精灯;49:液体药品的取用.【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B、根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分析解答;C、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解答;D、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解答.【解答】解;A、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要左物右码,错误;B、使用火柴点燃酒精灯,正确;C、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错误;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试管要倾斜,错误;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B.洁净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产生气泡且溶液变成浅绿色C.打开浓盐酸试剂的瓶塞,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考点】93:酸的化学性质;6A: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8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92: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洁净的铁钉放在稀硫酸中,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产生气泡且溶液变成浅绿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浓盐酸试剂的瓶塞,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雾,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色粉末逐渐变黑,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6.从如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D.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考点】B3: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FA: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观察水分子分解示意图,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组成;根据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等;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解答】解:A、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宏观上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故B正确;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C错误;D、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C.7.下列关于甲烷(CH4)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烷是由碳和氢气组成的B.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C.甲烷在氧气中只生成二氧化碳D.甲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考点】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D9: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进行分析;B、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进行分析.【解答】解:A、甲烷是由碳和氢元素组成的,甲烷中不含有氢气,故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甲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故正确;C、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错误;D、甲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4)=3:1,故错误.故选:B.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B.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C.Fe和C在氧气中燃烧都能生成气体D.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考点】97:中和反应及其应用;68:氧气的化学性质;6J: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77:硬水与软水.【分析】A、治疗胃酸过多,可以选用能与盐酸反应的物质,且应选择无毒、无腐蚀性的物质.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氧化镁是弱碱性物质,能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故选项说法正确.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Fe和C在氧气中燃烧,分别生成四氧化三铁固体、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催化剂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9.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A.离子带电,则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B.金属能导电,则能导电的物质都是金属C.吸水性的物质需密封保存,则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都具有吸水性D.点燃氢气前要验纯,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要验纯【考点】HM: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82: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9S: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B6: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析】A.根据带电粒子的种类分析;B.根据导电性的物质来分析;C.根据物质密封保存的原因来分析;D.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的注意事项解答.【解答】解: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带电的粒子不一定都是离子,例如,电子是带电的粒子不是离子,故错误;B.石墨是固态的非金属单质,也具有导电性,故错误;C.需要密封保存的物质并不是都具有吸水性,如浓盐酸需密封保存是因为其具有挥发性,故错误;D.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点燃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需要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故正确.故选D.10.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区别NaOH固体和NaCl固体:取样,分别放入适量水中B.制备金属Ag:将Fe和AgCl混合后,过滤C.比较锌和铜的活动性:将铜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D.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盐酸:加过量的碳酸钙,过滤【考点】34: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85:金属的化学性质;86: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93:酸的化学性质;9U:酸、碱、盐的鉴别.【分析】A、根据NaOH固体和NaCl固体溶于水的温度变化,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判断.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NaOH固体和NaCl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几乎无变化的是氯化钠,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B、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但氯化银难溶于水,不能与铁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实验方案不合理.C、将铜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了铜放热金属活动性比锌弱,可以比较锌和铜的活动性,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D、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合理.故选:B.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11.按要求填空.(1)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Al2O3;(2)CO2与灼热的木炭粉反应,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其中木炭粉发生了氧化(填“氧化”或“还原”)反应;(3)Na2CO3和CaCO3的阴离子都是CO32﹣(填离子符号),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和H2O.【考点】9H:盐的化学性质;6Q: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D1: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E5: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FA: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2)根据CO2与灼热的木炭粉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木炭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氧,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Na2CO3和CaCO3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Al2O3.(2)CO2与灼热的木炭粉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木炭夺取了二氧化碳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3)Na2CO3和CaCO3的阴离子都是碳酸根离子,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其离子符号为:CO32﹣.故答案为:(1)Al2O3;(2)吸热;氧化;(3)CO32﹣.12.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日常生活中,通常利用加热煮沸方法软化硬水;(2)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来除去水中异味的物质是活性炭.【考点】77:硬水与软水;76: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分析】(1)据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进行分析;(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进行分析.【解答】解:(1)加热煮沸时,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日常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加热煮沸;(2)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在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来除去水中异味的物质是活性炭;故答案为:(1)加热煮沸;(2)活性炭.13.将下列有关性质、变化、现象不同的原因填写在横线上:(1)生铁和钢性能不同,主要原因是二者的含碳量不同不同;(2)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3)用酒精灯加热一块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乒乓球碎片燃烧,而滤纸碎片没有燃烧,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二者的着火点不同.【考点】8E:生铁和钢;68:氧气的化学性质;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1)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2)根据物质之间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3)根据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解答.【解答】解:(1)生铁是含碳量为2%~4.3%的铁合金,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生铁和钢中含碳量不同,故生铁和钢存在差异.(2)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的现象不同,原因是物质之间反应的剧烈程度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3)由于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较低,首先燃烧起来,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答案为:(1)含碳量不同;(2)氧气的浓度;(3)着火点.14.分析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图B为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20;(3)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Ca2+;(4)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B的化学性质跟C、D中的C相似.【考点】C5: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B8: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2)根据核内质子等于核外电子数解答;(3)根据离子符号的写法解答;(4)根据多数情况下,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解答】解:(1)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2)图B为钙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的数值为20,(3)钙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的离子用符号表示为Ca2+;(4)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B跟C、D中的C相似,这是因为C的最外层电子数也是2个,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答案:(1)40.08;(2)20;(3)Ca2+;(4)C.15.结合图中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升高时,溶解度明显增大的是KNO3;(2)10℃时的将15g的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NaCl的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要将KNO3从其饱和溶液中的全部结晶出来,应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填“冷却热饱和溶液”或“蒸发溶剂”)【考点】7N: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4H: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温度升高时,溶解度明显增大的是硝酸钾,故填:KNO3;(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5g,将15g的NaCl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全部溶解,故所得溶液为NaCl的不饱和溶液,故填:不饱和;(3)要将KNO3从其饱和溶液中的全部结晶出来,应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填:蒸发溶剂.16.硝酸银(AgNO3)是实验室常用的化学试剂,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化学性质不稳定:2AgNO32Ag+2NO2↑+X↑.(1)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5;(2)上述反应中,生成气体X的化学式为O2;(3)实验室保存AgNO3应注意的问题是避光、密封保存.【考点】G1: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D6: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来分析;(2)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NO32Ag+2NO2↑+X↑,推断反应中生成物X的分子构成,根据分子的构成确定X物质的化学式;(3)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变质,故应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解答】解:(1)设Ag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2)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NO32Ag+2NO2↑+X↑,可得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个数为:反应前反应后银原子2 2氮原子2 2氧原子6 4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生成物X中有2个O原子,则物质X 的化学式为O2;(3)硝酸银见光易分解变质,故应放在棕色瓶中避光保存.故答案为:(1)+5;(2)O2;(3)避光、密封保存.17.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的目的是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2)实验二的结论:铁生锈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3)实验三,在B试管加入10mL冷水和5g块状冰糖(写出一种情况),即可证明温度和固体颗粒大小都是影响冰糖溶解快慢的因素.【考点】H1:燃烧与燃烧的条件;7Q:物质的溶解性及影响溶解性的因素;8G: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析】(1)根据图示分析实验一的目的;(2)根据实验二中的观察记录知该实验是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铁生锈与水和氧气有关;(3)根据影响固体在水中的溶解的因素进行分析解答,温度高、颗粒小,则溶解的快,依据控制变量法的具体操作进行分析.【解答】解:(1)图示分析实验一的目的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2)通过对比①②两个试管的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需有氧气参加,通过对比①③两个试管中现象.说明铁生锈必须有水参加.从而得出结论:铁的锈蚀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共同作用的结果.(3)要证明物质溶解的快慢与固体颗粒大小有关,进行对比,在B试管加入中需加入10mL冷水和5g块状冰糖.答案:(1)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2)氧气、水蒸气;(3)10mL冷水和5g块状冰糖.。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精选教育文档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2019-2019学年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 氧气B. 氮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答案】B【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此可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2.下列现象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 食物腐烂B. 玻璃破碎C. 牛奶变酸D. 钢铁生锈【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解答】A、食物腐烂是指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使食物变质,故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玻璃破碎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牛奶变酸是牛奶发酵的过程,由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是铁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水B. 高锰酸钾C. 水银D. 酒精【答案】A【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氧化物,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水银是金属汞,是单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4.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C. 滴加液体D. 过滤【答案】B【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解答】解:A、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可知该实验操作正确,故A正确;B、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故B错误;C、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以免污染试剂,故C正确;D、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D正确.故选:B.【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进行解答;C、根据滴加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D、根据过滤实验要考虑“一低二贴三靠”的原则进行解答;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乙醇汽油不会造成空气污染B. 乙醇、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C. 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D. 所有化学反应都有热量放出【答案】C【考点】施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解析】【解答】A、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也可能造成少量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D、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解析)

2024年吉林省吉林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吉林市2024年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2024年吉林市正月十五“元宵节”活动中不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煮元宵B.塑雪雕C.放河灯D.赏烟花2.下列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为( )A.茶饮料B.大理石C.铁合金D.金刚石3.不属于自来水厂净化水的操作是( )A.沉淀B.吸附C.过滤D.蒸馏4.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硅原子:B.镁离子:C.2个氮气分子:D.氯酸钾: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与溴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溴元素的说法正确的为( )A.m 数值为35B.溴属于金属元素C.n 的数值为10D.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g6.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基本操作都正确的为( )A.①③⑤B.②③④C.④⑥⑦D.⑤⑥⑦7.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将固体硝酸铵加入水中溶解,溶液温度明显降低C.分子运动实验中,装有氨水的烧杯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2Si 2Mg 22N KClD.在高温加热下,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案正确的是( )A.用煮沸的方法除去硬水中的所有杂质B.用浓硫酸溶液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C.用点燃的方法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气体D.用溶解、蒸发、结晶等方法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9.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为( )A.甲表示物质有多种B.乙表示的物质可用于冶炼金属C.“碳中和”中的“碳”是指丙表示的物质D.丁与戊表示的物质都不能使酚酞变色10.运用手持技术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

向250mL 的烧瓶内注入25mL 某浓度的稀盐酸(足量),分别剪取相同长度和宽度的镁、铝、铜金属片,投入烧瓶中,迅速塞紧带有压强传感器的橡皮塞(见图1),开始采集数据,得到如图2所示的变化曲线。

初中化学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带解析.doc

初中化学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卷带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题) 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答案】【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解答】解:A 、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故选项正确;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D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B .【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难度:容易 知识点:空气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 .汞B .氧气C .金刚石D .氯化钠【答案】【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 、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 、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 、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 、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 知识点:离子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牛奶变酸 D.食物腐败【答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A为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铁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故B为化学变化;C、牛奶变酸:牛奶中的有机物发生变质生成有机酸,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食物腐败: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进橡皮塞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稀释浓硫酸D.加热液体【答案】【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难度:基础知识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5.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B.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C.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答案】【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金属资源的保护;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用途分析;B、依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分析判断;C、根据臭氧的作用进行解答;D、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分析.【解答】解: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故A说法正确;B、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故B说法不正确;C、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故C说法正确;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6.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答案】【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加工的产物;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A、从天然气燃烧产物分析考虑;B、根据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解答;C、根据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会造成温室效应解答;D、根据石油分馏出的成分的作用解答.【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污染小,所以天然气相对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来说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故正确;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故正确;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故正确.答案:C【点评】此题是对能源与环境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能源知识的了解,以及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用水方法.难度:基础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B.日常生活中,用生石灰做干燥剂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答案】【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生铁和钢;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进行解答.B、根据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物理性质﹣﹣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C、根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物理性质﹣﹣具有吸水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生铁和钢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燃烧和灭火8.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A.铝片、铁片、银片B.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D.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答案】【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铝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铝是无色溶液,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是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银不会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木炭不会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不会与硫酸反应,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都不会产生明显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溶液是无色的是铝,溶液显浅绿色的是铁,固体不溶解的是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镁,固体溶解,溶液显蓝色的是氧化铜,固体不溶解的是木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都不会产生明显的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与生活单元测试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答案】【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来分析;C.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铁生锈的因素解答.【解答】解: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说法错误;B.原子、分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说法错误;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故说法正确;D.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是都易锈蚀,比如金,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10.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验证碱能与酸反应:将H2SO4溶液滴入Cu(OH)2中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答案】【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某些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燃烧时的火焰分别是淡蓝色、淡蓝色和蓝色.【解答】解:A、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铜溶解,析出蓝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合理;B、某些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实验过程中产生气泡,该选项不合理;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因此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时会发现质量不相等,该选项不合理;D、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燃烧时的火焰分别是淡蓝色、淡蓝色和蓝色,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燃烧的木条都熄灭,即使在瓶口处点燃了气体,通过火焰颜色也只能够判断出一氧化碳,而无法鉴别氢气和甲烷,该选项不合理.故选:A.【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难度:中等知识点:生活中常见的盐二、填空题(共9题)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2个氧分子__________________;(2)氨气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由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2)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答案为:(1)2O2;(2)NH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2.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___________电子;(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__________________周期.【答案】【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2)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根据题意,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镁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3周期.故答案为:(1)金属;(2)失去;(3)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3.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生活用水是否为硬水的物质是①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②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3)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水资源.【解答】解:(1)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故答案为:水分子间隔变大(2)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在生活中是加热煮沸,在实验室中是蒸馏;故答案为:①肥皂水;②煮沸(3)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水资源,故答案为:节约水资源【点评】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4.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在石墨和金刚石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__________________不同;(3)如图所示,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转化关系中,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转化②在工业上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碳的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2)根据CO和CO2的分子构成分析;(3)根据反应的特点和炼铁的原理分析回答.【解答】解:(1)在石墨和金刚石中,由于石墨质软有深灰色,可用于制作铅笔芯;(2)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分子构成不同;(3)在上述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转化关系中,转化①是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转化②是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得到了铁,在工业上的用途是工业上炼铁.故答为:(1)石墨;(2)分子构成;(3)化合反应;工业上炼铁.【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碳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难度:中等知识点: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5.分析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2)若B点表示60℃时将40g甲放入100g水中,将其变成恰好饱和的溶液的方法有:①保持温度不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g甲;②保持浓度不变,降温到__________________℃(3)若B点表示60℃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使其中的溶质结晶,所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曲线中交点的含义考虑;(2)物质甲在60℃时的溶解度是100g,在30℃时的溶解度是40g;(3)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中可以看出,物质乙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解答】解:(1)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该温度时,甲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答案是:该温度时,甲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根据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知道,在60℃时的溶解度是100g,在30℃时的溶解度是40g,所以若B点表示60℃时将40g甲放入100g水中,将其变成恰好饱和的溶液的方法有:①保持温度不变,需加入 60g 甲;②保持浓度不变,降温到30℃故答案是:60;30;(3)从乙物质溶解度曲线中可以看出,物质乙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不大,故可以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使其变为饱和溶液.故答案是:蒸发溶剂.【点评】该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难度:中等知识点:溶液单元测试6.盐酸、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回答与它们有关的下列问题.(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考点】酸的化学性质;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根据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解答;(2)根据酸溶液都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3)根据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解答;(4)根据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是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解答.【解答】解:(1)由于浓盐酸具有强烈的挥发性,故答案为:浓盐酸;(2)由于酸溶液都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盐和水,两者均能与铁锈中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3)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一种;(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是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答案:(1)浓盐酸;(2)Fe2O3+6HCl=2FeCl3+3H2O;(3)复分解;(4)在溶液中都能解离出氢离子【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难度:容易知识点:我们周围空气单元测试7.结合如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A实验中,若伸入红磷速度过慢,会导致进水量__________________;(2)B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C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实验性简答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及注意的事项分析;(2)根据磷燃烧消耗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对比分析.【解答】解:(1)若实验中若伸入红磷速度过慢,会使瓶内的空气逸出一部分,导致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较大,会使测定氧气的结果偏大;故答案为:偏大;(2)B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使瓶内外压强相同,防止红磷燃烧放热使胶塞被弹开;(3)实验C中热水的作用是:供给铜片上白磷燃烧所需要的热量,同时让水中白磷隔绝空气;故答案为:热水能为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提供热量,将水中的白磷与空气隔绝.故答案为:。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试卷(解析版)一、单选题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答案】B【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解析】【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由此可知,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分析】依照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2.下列现象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 B.玻璃破裂 C.牛奶变酸D.钢铁生锈【答案】B【考点】化学变化的差不多特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解析】【解答】A、食物腐烂是指食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缓慢氧化的过程,使食物变质,故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玻璃破裂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牛奶变酸是牛奶发酵的过程,由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钢铁生锈是铁空气中的水和氧气接触反应生成氧化铁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依照化学变化的本质特点,有新物质生成的即为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为物理变化;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水B.高锰酸钾C.水银D.酒精【答案】A【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解析】【解答】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洁物,是氧化物,符合题意;B、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氧元素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C、水银是金属汞,是单质,不符合题意;D、酒精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4.下列实验差不多操作错误的是()A.检查装置气密性B.点燃酒精灯C.滴加液体D.过滤【答案】B【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解析】【解答】解:A、由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可知该实验操作正确,故A正确;B、实验室中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绝对禁止拿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酒精流出着火,故B错误;C、向试管里滴加液体时,滴管要在试管口上方竖直滴加,不能将滴管伸入试管内部,以免污染试剂,故C正确;D、过滤实验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同意的烧杯,故D正确.故选:B.【分析】A、依照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步骤进行解答;C、依照滴加液体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D、依照过滤实验要考虑“一低二贴三靠”的原则进行解答;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使用乙醇汽油可不能造成空气污染 B.乙醇、天然气差不多上可再生资源C.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 D.所有化学反应都有热量放出【答案】C【考点】施用化肥对环境的阻碍,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阻碍【解析】【解答】A、使用乙醇汽油能够减少空气污染,也可能造成少量的污染,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不符合题意;C、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符合题意;D、有些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有些反应是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含解析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北师大附中2024届中考化学仿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为延缓袋装食品变质,包装时不宜采用A.真空包装B.充入氧气C.放入一小包铁粉D.充入二氧化碳2.下列有关营养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B.人摄入的碳水化合物过多,剩余部分可以转化为脂肪C.大多数维生素不能在体内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D.纤维素在人体中能够转化为葡萄糖3.微信中热传的“苯宝宝”的化学式为C6H6,已知7.8g 苯恰好可以和42.6g 氯气反应生成28.5g 六氯苯(化学式C6Cl6)。

苯和六氯苯皆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一定条件X+Cl2+−−−−→A.X 为HClB.苯和六氯苯均为低分子有机化合物C.六氯苯由6 个C 原子和6个Cl 原子组成D.7.8g 苯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以生成26.4g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4.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应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干冰作致冷剂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生石灰在某些食品袋内作干燥剂5.要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下列选用的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FeSO4溶液、Cu、Ag B.CuSO4溶液、Fe、AgC.Fe、Cu、AgNO3溶液、稀H2SO4D.FeSO4溶液、Cu、AgNO3溶液6.下列物品主要用复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A.玻璃钢材质的滑雪板B.不锈钢碗C.塑料盆D.陶瓷杯7.归纳与反思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

下列各项归纳完全正确的是()A.A B.B C.C D.D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硫酸,开始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B.将氢氧化铜与石蕊试液混合,观察石蕊试液变蓝C.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D.向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观察到白色块状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热、水沸腾。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2016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氧气 C.金刚石D.氯化钠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牛奶变酸 D.食物腐败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进橡皮塞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稀释浓硫酸D.加热液体5.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B.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C.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6.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B.日常生活中,用生石灰做干燥剂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8.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A.铝片、铁片、银片B.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D.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10.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验证碱能与酸反应:将H2SO4溶液滴入Cu(OH)2中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2个氧分子;(2)氨气.12.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电子;(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周期.13.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生活用水是否为硬水的物质是①,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②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3)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14.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有关的问题.(1)在石墨和金刚石中,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2)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两者不同;(3)如图所示,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转化关系中,转化①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转化②在工业上的用途是.15.分析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点表示(2)若B点表示60℃时将40g甲放入100g水中,将其变成恰好饱和的溶液的方法有:①保持温度不变,需加入g甲;②保持浓度不变,降温到℃(3)若B点表示60℃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若要使其中的溶质结晶,所采取的方法是.16.盐酸、硫酸是两种重要的酸,回答与它们有关的下列问题.(1)打开两瓶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雾的是;(2)它们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它们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该类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4)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微观本质是.17.结合如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A实验中,若伸入红磷速度过慢,会导致进水量;(2)B实验中气球的作用是;(3)C实验中热水的作用是(答出一点即可).18.请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1)生铁片与纯铁片相互刻画时,在片表面会留下划痕;(2)为了防止月饼变质,常在月饼的内包装袋中放入一小包防腐剂,它的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作用是;(3)在炼铁的核心反应3CO+Fe2O32Fe+3CO2中,发生了氧化反应;(4)向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19.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仪器.(1)仪器⑧的名称为;(2)某同学要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已经选择了仪器①②③,则还需要从上图中选择的仪器是(填一种仪器的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使用仪器③的目的是;(4)该套装置还可用于实验室制取CO2,若用73g10%的稀盐酸与足量的大理石充分反应,能产生CO2的质量是g.20.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任何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正确的是(填序号);①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②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③将剩余固体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3)在(2)的实验方法中,涉及到金属化学性质的规律是(答出一条即可).21.某同学对久置的NaOH溶液设计如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资料:CaCl2溶液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Na2CO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1)久置的NaOH溶液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氢氧化钠变质;(3)另取少量溶液,滴加足量CaCl2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说明氢氧化钠全部变质;(4)为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向溶液滴加适量的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2016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考生注意: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的相应序号涂黑.1.空气的成分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0.03%;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解答】解:A、氮气可以灭火、做保护气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B、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等,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做保护气、做各种电光源等,不能供给呼吸;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可以灭火、做化工原料等,不能供给呼吸;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和气体的用途,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汞B.氧气 C.金刚石D.氯化钠【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钢铁生锈 C.牛奶变酸 D.食物腐败【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故A为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铁与氧气、水分反应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故B为化学变化;C、牛奶变酸:牛奶中的有机物发生变质生成有机酸,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食物腐败:有机物被细菌等微生物分解成其他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塞进橡皮塞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C.稀释浓硫酸D.加热液体【考点】仪器的装配或连接;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在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B.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C.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金属资源的保护;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臭氧空洞和臭氧层保护.【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氯化钠的用途分析;B、依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分析判断;C、根据臭氧的作用进行解答;D、根据金属资源的保护分析.【解答】解:A、医疗上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故A说法正确;B、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所以合理使用有助于改善食品品质、丰富食品营养成分,故B说法不正确;C、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故C说法正确;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故D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6.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中最清洁的燃料是天然气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不会造成空气污染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石油加工的产物;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A、从天然气燃烧产物分析考虑;B、根据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解答;C、根据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会造成温室效应解答;D、根据石油分馏出的成分的作用解答.【解答】解:A、天然气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污染小,所以天然气相对于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来说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故正确;B、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污染,故正确;C、使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D、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故正确.答案:C【点评】此题是对能源与环境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能源知识的了解,以及酸雨对环境的污染和节约用水方法.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泼灭B.日常生活中,用生石灰做干燥剂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在用途上没有区别【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生铁和钢;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化学与能源;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电器着火,为防止触电,先应切断电源进行解答.B、根据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物理性质﹣﹣具有吸水性进行解答.C、根据红磷燃烧时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电器着火,首先应切断电源,为防止触电,不能用水扑灭,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生石灰做干燥剂是利用了生石灰的物理性质﹣﹣具有吸水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发令枪中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生铁和钢都是铁合金,钢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在生产、生活中用途更为广泛,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灭火的原理与方法、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生铁和钢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各组物质用稀硫酸不能完全区分开的是()A.铝片、铁片、银片B.镁粉、氧化铜粉、木炭粉C.Na2CO3溶液、NaCl溶液、BaCl2溶液D.NaOH溶液、Ba(OH)2溶液、KOH溶液【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A、根据铝和硫酸生成的硫酸铝是无色溶液,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的是浅绿色的硫酸亚铁,银不会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B、根据镁和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铜溶液,木炭不会与硫酸反应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氯化钠不会与硫酸反应,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都不会产生明显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解:A、取样品,加入稀硫酸,固体溶解,溶液是无色的是铝,溶液显浅绿色的是铁,固体不溶解的是银,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镁,固体溶解,溶液显蓝色的是氧化铜,固体不溶解的是木炭,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C、取样品,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氯化钡,没有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钠,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C正确;D、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都不会产生明显的现象,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9.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都是燃烧B.分子、原子均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所以物质均由分子、原子构成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D.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锈蚀,所以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均易锈蚀【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A.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B.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来分析;C.根据可燃性气体点燃的注意事项解答;D.根据铁生锈的因素解答.【解答】解:A.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灯泡发光放热不是燃烧,故说法错误;B.原子、分子和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说法错误;C.点燃氢气、甲烷前需要验纯,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都需要验纯,故说法正确;D.金属在潮湿的空气中不是都易锈蚀,比如金,故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掌握常见的物质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验证碱能与酸反应:将H2SO4溶液滴入Cu(OH)2中B.检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D.鉴别H2、CH4、CO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某些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燃烧时的火焰分别是淡蓝色、淡蓝色和蓝色.【解答】解:A、实验过程中,氢氧化铜溶解,析出蓝色溶液,说明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该选项合理;B、某些金属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例如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实验过程中产生气泡,该选项不合理;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生成的氢气逸出,因此将锌粒与稀硫酸混合,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时会发现质量不相等,该选项不合理;D、氢气、甲烷、一氧化碳都不能支持燃烧,燃烧时的火焰分别是淡蓝色、淡蓝色和蓝色,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燃烧的木条都熄灭,即使在瓶口处点燃了气体,通过火焰颜色也只能够判断出一氧化碳,而无法鉴别氢气和甲烷,该选项不合理.故选:A.【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11.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1)2个氧分子2O2;(2)氨气NH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由常见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2)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答案为:(1)2O2;(2)NH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镁元素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 3 周期.【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钅”字旁,进行分析解答.(2)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3)根据题意,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镁元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2)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最外层弧线上的数字是2,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3)已知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周期表中的周期数相同,镁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应该排在第3周期.故答案为:(1)金属;(2)失去;(3)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3.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1)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2)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不便,检验生活用水是否为硬水的物质是①肥皂水,生活中有些硬水可用②煮沸的方法降低它的硬度;(3)农业和园林浇灌植物时,将大水漫灌改为喷灌、滴灌的目的是节约水资源.【考点】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一壶水烧开了,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加入肥皂水,泡沫。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中考化学一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下列气体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CO2B.SO2C.NOD.CO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4. 5.D.加热液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洗涤剂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氯化钠可用做厨房清洁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D.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长期用硬水洗涤的衣物会变硬A.B.C.D.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中子数决定的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氧原子个数不同6.欲鉴别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甲烷4种气体,现有一盒火柴,还需要用到下列实验用品中的()A. C.冷而干燥的烧杯蘸有蒸馏水的玻璃棒B.D.内壁蘸有蒸馏水的烧杯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7.木糖醇(C H O)是一种广泛用于口香糖的防龋齿食品,下列有关木糖醇的说法不正确的()A. B.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2该物质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12:72 5125C. D. 该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是 39.5%该物质的每个分子中含有 22 个原子8. 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①生石灰②浓盐酸③浓硫酸④氢氧化钠⑤澄清石灰水 A. ①③④B. ①②③C. ①④⑤D. ③④⑤ 9. 如表记录了物质 X 的溶液分别加入到另外三种物质的溶液中产生的现象。

则物质 X的化学式可能是( )物质 X 氢氧化钠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 产生气泡石蕊 溶液变红 A. Ca (OH ) B. CuSO 4 C. HCl D. NaCl 10. 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 A.B.C.D. 分离木炭粉和氧化铜: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比较镁条燃烧前后固体的质量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取样,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除去铜粉中的铁粉: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烘干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11. 用化学符号填空。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东北师大附中初三下学期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东北师大附中初三下学期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2025届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东北师大附中初三下学期开年摸底大联考(全国I卷)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以下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电解水B.图②--加热一定量的氯酸钾C.图③--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D.图④--灼烧碳酸钙2.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N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MgCl2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C.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D.②⑤中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3.如图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3 种原子。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4.、当前,食品安全备受人们关注,下列做法会严重危及人体健康的是:A.蒸馒头加适量小苏打B.长期饮用白开水C.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用甲醛保鲜白菜5.有关溶液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无色混合物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都要大C.形成溶液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D.溶液的质量一定等于溶剂质量与加入物质的质量之和6.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测定溶液的pH值时,若pH试纸润湿,则测定结果一定不准确
C.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中,若蒸发时液体飞溅,则精盐的产率偏低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则测定结果偏高
9.(1分)分析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则带电的微粒都是离子
(1)A中X的值为;
(2)A、D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3)如图氧元素、氢元素的质子数分别为8和1,则一个OH﹣(氢氧根离子)的质子数为;
(4)AC形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13.(3分)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水由构成;
(2)利用活性炭的性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3)如图,公园常用喷灌代替漫灌的方法给草坪浇水,目的是。
A.金刚石B.C60C.石墨D.CO2E.CO
(2)转化④在实验中常见的用途是;
(3)转换⑥的化学方程式为
(4)关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与二氧化碳相互转化的物质有3种
B.CO2和CO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
C.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
D.单质碳、一氧化碳都有可燃性,所以都可以用来做燃料
15.(3分)回答与盐有关的问题。
(1)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中可以作补钙剂的是;
(2)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H2O、CO2的盐有;
(3)写出生成氯化钠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6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回答下列课本实验的相关问题。
(1)实验一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色火焰。硫燃烧实验即将结束时,使火焰迅速熄灭的操作是。
14.(3分)分析图中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中的溶液。
(3)若KNO3中混有少量的NaCl,可先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高温下的饱和溶液,然后再采用(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就可以提纯KNO3。
B.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则含多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C.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但具有均一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
D.铜与稀硫酸不能发生化学反应,则氧化铜与稀硫酸也不能发生化学反应
10.(1分)下列实验设计方案或判断合理的是()
A.鉴别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固体:取样,分别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B.向含有某种杂质的氯化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杂质一定含氢氧根离子
吉林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考试
———————————————————————————————— 作者:
———————————————————————————————— 日期:
2018年吉林省东北师大附中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1.(1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①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②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时,仰视读数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20.(5分)以下是在实验室里制取气体时常用的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1)标号为E的仪器名称是;
(2)用分解过氧化钠的方法制取O2,并用排水法收集;
①组装制取装置时,需选择如图中的A、G、H、L、M、N、O和;
②当时开始收集氧气;
5.(1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使用乙醇汽油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B.乙醇、天然气都是可再生资源
C.滥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
D.所有化学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6.(1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B.家里燃气泄漏,可开灯检查泄漏来源
C.水壶里的水垢,可以用食醋去除
(3)将镁粉放在硝酸银与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为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单质是。
18.(4分)如图碳及碳的化合物之间的知识脉络图,其中“”代表“生成”。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查资料可知,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下列有关含碳的物质中,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D.直接饮用未煮沸的自来水更健康
7.(1分
A.X的化学式为H2CO3
B.Na2CO3俗称小苏打
C.Na2CO3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
D.HCl是胃酸的主要成分
8.(1分)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制取气体时,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则收集不到气体或始终收集不满
19.(3分)请回答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相关问题。
(1)实验室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100克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量取6%的氯化钠溶液克。再换算成体积。
(2)配制该溶液的步骤及顺序为计算、(选填相应的字母序号);
(3)经检测,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2)实验二的目的是,其中热水的作用之一是。
(3)实验三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其中细沙的作用是;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其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原子数目、不变。
17.(3分)请回答金属的相关问题。
(1)黄铜与纯铜相互刻划,在上有划痕;
(2)“千锤百炼,百炼成钢”这句话从化学的角度理解,即在反复锤凿的过程中,减少了生铁中的含量。
A.氧气B.氮气ﻩ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2.(1分)下列现象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烂ﻩB.玻璃破碎ﻩC.牛奶变酸D.钢铁生锈
3.(1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高锰酸钾C.水银D.酒精
4.(1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点燃酒精灯
C. 滴加液体D. 过滤
C.分离氯化钡和氯化钠溶液: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
D.检验碳酸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取样,先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再滴加酚酞
二、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40分)
11.(2分)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铁离子;
(2)标出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12.(4分)如图分别是钾元素、氢元素、氧元素、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3)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