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验学化学教案三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燃烧的三个条件,并能够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2.过程与方法:学会使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加深对科学实验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兴趣,尊重实验规则,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燃烧的条件及实验探究。

2.实验方法和规则的学习。

难点1.如何进行科学实验,掌握实验方法。

2.燃烧条件与物质变化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燃烧条件实验器材、化学试剂、实验过程的演示PPT。

2.学生准备:化学实验器材、实验记录本、安全护目镜。

四、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简单地介绍燃烧和燃烧的条件,并让学生回忆并总结了一下。

实验操作1.实验1:火柴能否在水中燃烧–步骤:•把盛有水的玻璃杯放在金属铝箔上,使其与不燃物质隔开。

•挑起火柴,让火柴燃烧。

•把燃烧的火柴放到盛有水的玻璃杯里。

–结论:•火柴在水中不能燃烧。

–分析:•燃烧需要氧气,水中的氧气浓度太低,远远不足以维持火柴的燃烧。

2.实验2:火柴燃烧所需的氧气量–步骤:•在玻璃杯里放入铁裁片、紫色的石墨粉、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酸性紫色13分子和硝酸。

•点燃火柴,立刻将火柴插入盛有以上物质的玻璃杯里。

–结论:•燃烧只在火柴接近杯口时进行,而且是被限制在杯口狭窄的燃烧区内。

–分析:•燃烧需要氧气,燃烧区的氧气浓度比较高。

3.实验3:蜡烛燃烧所需的氧气量–步骤:•先取两支蜡烛,放在两个不同的玻璃瓶里。

•一支蜡烛燃烧时,另一支蜡烛待燃烧开始后立刻把瓶口靠近第一瓶内的燃烧蜡烛,尽可能让它们的瓶口几乎相接在一起。

–结论:•两个蜡烛在不同的氧气含量的情况下,燃烧的时间不同。

两个蜡烛都是呼吸出的CO2让灭,而不是缺氧灭。

–分析:•燃烧需要氧气,瓶内的氧气浓度比瓶外的要低,当两个瓶瓶口相接时,外面的氧气很难进入内部,致使其中一个瓶内的氧气不足,蜡烛燃烧减缓。

实验总结让同学们对实验进行总结,回答为什么燃烧需要氧气。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第1课时教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教材分析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

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

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教学过程:[提问]我们都知道,化学课上我们经常要做很多实验,那么化学学科与实验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化学与实验的关系: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对科学规律的发现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探究和验证逐步完成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 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教案1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燃烧的条件”,是九年级化学实验活动3的内容。

教材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燃烧的基本条件,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实验操作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燃烧的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同,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燃烧的基本条件,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燃烧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燃烧的基本条件的理解和掌握。

2.实验操作的技能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燃烧的现象,从而理解和掌握燃烧的条件。

2.讨论法: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火柴、蜡烛、酒精灯、铁丝、棉花球等。

2.实验药品:酒精、澄清石灰水等。

3.课件:燃烧的条件的相关的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化学知识,如氧化反应、氧化剂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向学生介绍燃烧的概念和燃烧的现象,让学生对燃烧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燃烧的现象,从而理解和掌握燃烧的条件。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燃烧条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如防火、灭火等,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三篇篇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1.实验室规则2.安全措施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教案:课题三氧气的制取

初中化学教案:课题三氧气的制取

课题 3 制取氧气(第一课时)【学习任务】1、记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响原理,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2、记着分解反响的看法并会判断分解反响。

【讲课重难点】催化剂的看法及催化作用。

【讲课重难点打破】经过实验研究和议论的方式理解催化剂的看法。

【讲课过程】教师活动旧识回顾:依据氧气的性质说明氧气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导入:出示氧气在平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指出在平常生活中常常需要纯净的氧气,那如何制得纯净的氧气呢一、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1、演示实验 2-5、2-6,增补加热过氧化氢溶液获得氧气的实验,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并填写实验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2、书写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指导学生看书第 38页,得出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看法。

2、教师表达相关催化剂看法的注意点:①改变包含加速或减慢;②催化剂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③催化剂也可能参加化学反响;④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可能改变;⑤催化剂是针对详尽的反响而言的;⑥某反响的催化剂可能不独一。

学生活动教师自主学生回答。

1、学生观察实验并填写表格1(见表后附一 )2、书写文字表达式并记忆:过氧化氢水+氧气MnO 2H2O2→ H2O+O21、看书后回答:催化剂:在化学反响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响速率,而自己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响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催化剂在化学反响中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2、学生听、记。

3、指导学生 2分钟内达成课堂练习3、学生做。

1~3题并及时反响。

三、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1、演示实验 2-7: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杂物制取氧气,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记忆。

1、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氯酸钾氯化钾 +氧气加热2、指出用高锰酸钾也能制取氧气,2、高锰酸钾锰酸钾 +二氧写出该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并记忆。

化锰 +氧气四、分解反响1、指导学生观察实验室制取氧气1、分解反响:由一种反响物生的三个反响表达式,指出其同样点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余物质的和不同样点,得出分解反响的看法。

(新)人教版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

(新)人教版化学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教案)

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学,本实验对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探究的积极性,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通过让学生自主参加到探究实验中,既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及概括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燃烧条件的认识,进一步了解灭火的原理。

〔2〕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习对观察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学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拟从而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燃烧的三个条件及灭火原理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升学生学素养,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重点】控制变量法及实验结论的推导【教学难点】实验的标准操作【教学准备】烧杯、镊子、坩埚钳、酒精灯、三脚架、薄铜片。

酒精、棉花、乒乓球、滤纸、蜡烛、剪刀、水等。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这个单元我们学了燃烧的一些相关知识,可能大家对燃烧的三个条件的理解只停留在理论层次上,今天让我们一起亲自动手,用实验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二、推进新课燃烧的条件1.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到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可观察到蘸有酒精的棉花燃烧起来了,而蘸水的棉花没有燃烧。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物质具有可燃性。

2.〔1〕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热,可观察到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可以燃烧。

〔2〕从乒乓球和滤纸上各剪下一小片〔同样大小〕,分开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将薄铜片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铜片的中部,可观察到:刚开始滤纸片和乒乓球碎片都没有燃烧,一段时间后,滤纸片燃烧起来,而此时乒乓球碎片没有燃烧。

通过此实验,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要到达燃烧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3.点燃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与桌面不留空隙,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氧气〔或空气〕。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酸碱滴定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实验;2. 熟悉酸碱滴定反应的特点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3. 掌握实际应用中酸碱滴定分析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等;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使用滴定管精确地量取指定体积的试剂。

2. 确定滴定前找到试剂的适量取样点,并装入滴定瓶中。

3. 酸溶液的滴定:a. 用滴定瓶从底部滴加盐酸到溶液中,同时轻轻摇动容器,使试剂均匀混合;b. 滴加过程中,每滴1-2滴,摇动的幅度适度,注意加滴速度;c. 当滴定剂滴加到一定程度时,即滴定终点。

4. 确定滴定终点的判定:a.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定滴定终点,使用酸碱指示剂;b. 一般滴定终点为溶液中颜色的明显改变。

5. 滴定计算:a. 根据滴定初始值和体积计算出滴定的一定的体积;b.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滴定过程中要保持试剂均匀混合,发现溶液不均匀时,应加以调节。

2. 滴定定量时要用干燥的试剂,并精确地读数。

3. 滴定终点的判定要准确,避免过滴和欠滴的情况。

教案二:制备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习氢氧化钠的制备方法;2. 了解氧化反应的特点;3. 掌握实际应用中氢氧化钠制备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玻璃棒等;2. 试剂:氧化铝、金属钠、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准备容量瓶并标定,使其准确度为0.01mol/L。

2. 氧化铝的制备:a. 称取一定质量铝粉放入坩埚中,并在热板上加热燃烧一段时间,得到氧化铝;b. 冷却后,将氧化铝转移到密封瓶中。

3. 氢氧化钠的制备:a. 在准备好的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注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铝,摇晃溶解;b. 当溶液温度降低到室温时,过滤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课教案一、引言化学实验课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又可以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高中化学实验课教案,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指导和评价实验课。

二、实验目标通过本次实验,学生将能够掌握某种特定化学反应的操作步骤,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并培养实验技巧和科学思维能力。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的内容为某种特定化学反应的观察与分析。

四、实验原理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向学生介绍该化学反应的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式、反应机理等。

教师可以借助示意图、实物模型等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五、实验步骤教师将一步一步地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操作步骤,并在黑板上做示范。

学生可以跟随教师一同进行操作,借助实验记录表记录每一步的结果和观察结果。

六、注意事项教师在这一部分需要向学生说明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实验设备和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等。

同时,还要提醒学生要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和安静,以免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实验。

七、实验数据与观察结果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记录每一步的结果和观察结果。

教师可以在这一部分加入一些问答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验结果。

八、实验数据分析在这一部分,学生将会使用他们所得到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帮助他们从实验中总结出规律和结论。

九、实验延伸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实验延伸,例如改变反应条件、改变试剂浓度等,以观察和分析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

十、实验评价在这一部分,教师将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分析等方面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指导。

十一、实验意义在这一部分,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个实验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这样的实验。

十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不仅仅是掌握了某种特定化学反应的操作步骤和原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实验技巧、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第三课时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教案第三课时
【思考】四氯化碳的性质。 【阅读】P9 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结】两种沸点不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蒸馏; 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的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是萃取和分液。

2.蒸馏和萃取



适用范围:分离各组分沸点不同的液态混合物 装置:铁架台(带铁圈、铁夹)、酒精灯、圆底烧瓶(蒸馏烧瓶)、温度计、 冷凝管、牛角导管、锥形瓶。 蒸馏 温度计水银球应在蒸馏烧瓶支管口处; 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或碎瓷片),防止爆沸; 注意事项: 注意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下进上出; 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使用石棉网。
适用范围萃取: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不同)。 萃取和分液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液漏斗。 萃取剂与原溶液互不相溶; 与溶质不反应; 萃取剂的选择: 溶质在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注意事项 实验开始时应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分液前先查漏;活塞涂抹凡士林;放液时,开赛或孔对孔; 分液时,应先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第 2 页 共 3 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教案
适用范围萃取: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不同; 分液:分离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密度不同)。 萃取和分液所需仪器:铁架台(带铁圈)、烧杯、分液漏斗。 萃取剂与原溶液互不相溶; 与溶质不反应; 萃取剂的选择: 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液中的溶解度。 注意事项 实验开始时应检查分液漏斗是否漏水。 分液前先查漏;活塞涂抹凡士林;放液时,开赛或孔对孔; 分液时,应先使下层液体从漏斗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漏斗上口倒出。

化学教案实验探索化学反应

化学教案实验探索化学反应

化学教案实验探索化学反应引言:化学反应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验探索是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的有效方式之一。

本教案将结合实验,通过探索不同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和观察结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实验一:氧化还原反应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非金属离子反应等氧化还原反应,认识不同反应的氧化还原性质。

实验步骤:1. 将锌片放入稀盐酸中,观察观察气泡产生及产生气体的性质。

2.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铜片的现象。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一中,锌与酸反应产生氢气,锌片被溶解,观察到金属的氧化还原性质。

2. 实验二中,铜与硫酸铜反应,铜片溶解,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观察到金属离子的氧化还原性质。

结论:通过实验一的观察,锌与酸的反应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锌被氧化,酸被还原。

实验二的观察结果表明,铜被氧化成铜离子,硫酸铜被还原,溶液的颜色变化表明了这一过程。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酸与碱的中和反应,认识中和反应的特征。

实验步骤:1. 将稀硫酸放入一个容器中,加入若干滴酚酞指示剂。

2. 慢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过程中,随着氢氧化钠的加入,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无色逐渐转变为粉红色,直到溶液中左边的酸完全中和为止。

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酸与碱反应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实验中的指示剂酚酞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中和点,从而帮助我们判断反应是否已经达到中和。

实验三:气体生成反应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气体生成反应,认识气体在反应中的特征。

实验步骤:1. 将氯化氢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现象。

2. 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盐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一中,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观察到气泡产生。

在实验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同样观察到气泡产生。

结论:通过以上两个实验的观察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当酸与碱反应时,会生成盐和水,并且伴随着气体的生成。

化学必修一教案

化学必修一教案

化学必修一教案【篇一: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案+习题+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2.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操作技能。

3.能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实验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操作。

4.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

5.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能运用于相关的简单计算,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导引】一、化学实验安全1.温馨提示:请你仔细阅读下列实验室规则。

1.只有当教师在场时才能进行实验,不能进行未经允许的实验。

2.实验开始前,要认真地阅读和思考实验内容,做好实验预习。

3.有些化学药品的化学式或名称非常相近,所以在取用药品时,要仔细检查化学药品的标签,确保取用药品正确。

4.未经教师允许,不要把多余的药品放回到原来的试剂瓶中。

5.不要品尝实验药品。

口香糖、食物或饮料不应带进实验室。

6.闻物质的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不要把鼻子直接靠近瓶口闻味。

7.实验时,不要把试管的开口端朝向自己或你周围的同学。

8.任何实验室事故,无论多小,都应立刻报告教师。

9.一旦化学药品溅洒到你的皮肤或衣物上,应用大量的水冲洗溅洒部位。

如果溅到眼睛上必须立刻用水冲洗并尽快送往医院。

10.实验完毕,将废物倒入指定容器内,并按要求做好清洁、整理工作。

2.识别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标识。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过滤当粗盐中含有泥沙时用溶解过滤的方法除去泥沙,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操作要点是:一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

高中化学实验教案教案一:化学实验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2. 探究中和反应的速率与浓度的关系;3.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4.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2. 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瓶盛放着醋和小苏打的瓶子,问学生他们是否知道为什么当两者混合时会发生起泡现象。

引导学生回忆酸碱的性质和中和反应的概念。

2. 实验准备:将实验所需的试剂和实验器材准备齐全,包括醋、小苏打、烧杯、滴管、计时器等。

3. 实验操作:a. 将一定量的醋倒入烧杯中;b. 用滴管加入小苏打,并同时开始计时;c. 观察酸碱溶液混合时产生的气泡直到停止。

4. 数据处理:a. 记录小苏打的质量和加入的时间;b. 记录产生气泡的时间。

5. 实验讨论:a. 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探究浓度对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b. 引导学生运用化学式,解释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 总结:a. 总结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特征;b. 强化学生对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数据、实验讨论和结论等内容。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仪器操作是否准确,注意安全操作措施。

3. 讨论参与度:学生在实验讨论环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扩展内容:1. 实验变量的控制:在实验设计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其他因素对中和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温度、催化剂等。

2.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个人安全,如佩戴实验室必需的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实验中的化学物质等。

教案二:化学实验探究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气体的生成与收集方法;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技能;3. 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优秀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3篇《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亲的肯定与分享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篇一【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实验准备:1、澄清石灰水,水2、蜡烛、小刀、火柴、烧杯(干燥、洁净)、集气瓶、玻璃片、水槽。

课时:二课时第一课时:回顾旧识:请举出你了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烧的物质。

思维联想:怎样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实验探究:探究1:观察和描述——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探究指导:观察方法:运用味觉以外的感觉器官对蜡烛燃烧前、燃烧时和熄灭后进行详细的、客观的观察、描述和记录。

记录方法:课本第九页探究实验报告。

探究观察提示:1、点燃前:观察色、味、状态,形状,硬度,溶于水的性质,是否浮在水面,水里或沉入水底。

2、点燃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火焰的层次怎样,亮度怎能样,温度高低怎样?怎样证明它的生成物是什么?3、熄灭时:有何现象?迅速用火柴点刚熄灭的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探究参考:1、点燃前:蜡烛为圆柱形,白色固体,半透明,有轻微的气味,质地柔软。

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划出痕迹,中心由细线拧成的烛芯,把切下的小块蜡烛放入水中,不溶于水且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

2、点燃时:蜡烛能被点燃,燃烧时较安静,并能持续燃烧,有火焰产生,火焰会随气流闪烁、摇晃,火焰上有黑烟向上冲,火焰分层次,上层火焰黄色且明亮,中层较暗,内层底部淡蓝色,把火柴梗放入烛火中,外层火焰处最先碳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

《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化学实验》探究教案

《化学实验》探究教案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我们旨在探究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步骤,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材料1. 红、蓝试纸2. 玻璃棒3. 空气吹球4. 过滤纸5. 氢氧化钠溶液6. 盐酸溶液7. 碳酸氢钠溶液8. 氯化铁溶液三、实验步骤实验一:酸碱中和反应1. 取一小张红试纸,将其稍微沾湿。

2. 将试纸放入盐酸溶液中搅拌。

3. 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取一小张蓝试纸,将其稍微沾湿。

5. 将试纸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

6. 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7. 比较两种试纸的变化,并说明原因。

实验二:气体产生实验1. 将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倒入试管中。

2. 加入适量盐酸溶液。

3. 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及现象,并记录下来。

4. 用玻璃棒蘸取气体,将其带入火焰中。

5.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并解释原因。

实验三:化学反应实验1. 取一小块过滤纸,滴入几滴氯化铁溶液。

2. 将其在火焰中加热。

3. 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解释颜色变化的原因。

四、预期结果与讨论实验一中,红试纸在盐酸溶液中会变颜色,蓝试纸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也会变颜色。

这是因为盐酸属于酸性物质,而氢氧化钠属于碱性物质,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后会产生盐和水,从而导致试纸颜色的变化。

实验二中,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释放,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用玻璃棒蘸取气体并带入火焰中进行观察。

火焰会变得明亮,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支持燃烧,提高了火焰的亮度。

实验三中,氯化铁溶液在加热后,试纸颜色会发生变化,从无色变为蓝色。

这是因为加热后的化学反应使得氯化铁中的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其颜色发生变化。

五、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个人安全,避免接触到有害物质。

2. 确保实验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化学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酸碱中和反应、气体产生实验和化学反应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化学实验教案范文

化学实验教案范文

化学实验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方法。

学生能够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和试剂。

学生能够观察实验现象,并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实践能力。

学生能够理解化学实验在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实验试剂的取用与储存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2. 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实验现象的描述与记录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实验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实验基本操作方法的掌握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2. 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实验结果的解释与评价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注意事项。

2. 演示法: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 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培养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仪器和试剂: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确保其质量和安全。

2. 教学场地:安排合适的实验室场地,确保实验安全并进行。

3. 教学材料:准备教案、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模板等教学材料。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对实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验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态度的树立。

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教学调整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实验基本操作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 学生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操作错误,解答学生疑问。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

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范文三篇【篇一】化学综合实践课教案案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内容与分析(一)内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

(二)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识别、药品取用规则、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的方法。

指的是认识仪器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学会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的洗涤方法,其核心是药品的取用和物质的加热,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了解实验室规则、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了解药品取用规则。

本课题教学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和仪器洗涤等基本操作训练,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做好规范操作的示范、分析操作不当可能造成的后果。

二、目标及分析(一)目标:1、能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2、知道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3、学会遵守实验室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4、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二)分析:1、“识别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是指看到仪器图形能写出仪器名称,同时能说出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

2、“知道正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能记住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3、“学会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就是指习惯的形成及独立操作能力的形成,即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独立进行物质的取用、药品的加热及仪器的洗涤等操作。

三、问题诊断分析学习本课题时,同学可能会出现两种态度:一是对实验基本操作无所谓——动手做,不如用脑记;二是有恐惧心理——不敢动手,怕危险。

以上两种态度均不利于学习,教学时要注意纠正。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在讲到药品的取用时,为了给学生做好示范,借助信息技术播放“粉末固体取用”、“块状固体取用”和“液体取用”三个视频。

五、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化学实验室简介→仪器识别→药品取用规则→托盘天平的使用→连接仪器装置→固体药品取用→液体药品取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给物质加热→仪器洗涤。

化学教案实践理论知识的化学实验

化学教案实践理论知识的化学实验

化学教案实践理论知识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实践理论知识的教案引言在化学教育中,实践是学习的重要环节之一。

化学实验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工具,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增强他们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

因此,编写一份好的化学教案,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编写一份能够实践理论知识的化学教案。

I. 教案名称及背景介绍教案名称:红绿灯反应实验背景介绍:红绿灯反应实验是一种基础实验,旨在让学生通过该实验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此实验适用于高中化学课程的浓度相关章节。

II. 教案目标1. 理论知识目标: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变化之间的关系。

2. 实践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能力。

III.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红绿灯试剂、试管、移液管、计时器等。

2. 实验材料:红绿灯反应实验教案、实验报告模板、理论知识背景资料等。

IV.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确保实验器材清洁、干燥,并按照教师指导将试剂配制好。

2. 实验操作:1) 取两个试管,标注为试管A和试管B。

2) 在试管A中加入10ml的红绿灯试剂。

3) 在试管B中加入5ml的红绿灯试剂和5ml的蒸馏水。

4) 同时开始计时器,观察两个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时间。

3. 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或图形,显示红绿灯试剂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2) 通过观察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红绿灯反应速率与试剂浓度呈正相关关系。

3)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一些提问,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V. 实验总结及延伸拓展1.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学生深入了解了化学反应速率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2. 延伸拓展: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探究其他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如温度、催化剂等,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化学知识。

结语编写一份能够实践理论知识的化学教案,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的理解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3

无机化学实验教案3

无机化学实验课程教案实验3: 仪器的洗涤干燥,试剂取用和试管操作一、实验目的:1、练习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2、掌握固体和液体试剂的取用方法;3、掌握震荡试管和加热试管中固体和液体的方法二、实验内容(一)、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认识无机化学常用仪器和使用方法(1)容器类:试管,烧杯……(2)量器类:用于度量液体体积:如量筒,移液管……(3)其它类:如打孔器,坩埚钳……2、仪器的洗涤,常用的洗涤方法(1)水洗:用毛刷轻轻洗刷,再用自来水荡洗几次,向学生演示洗涤的方法。

洗涤试管和烧瓶时,端头无直立竖毛的秃头毛刷不可使用(为什么?)。

(2)用去污粉、合成洗涤剂洗:可以洗去油污和有机物。

先用水湿润仪器,用毛刷蘸取去污粉或洗涤剂,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荡洗。

(3)铬酸洗液洗仪器严重沾污或所用仪器内径很小,不宜用刷子刷洗时,用铬酸洗液(浓H2SO4+K2Cr2O7)饱和溶液,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对有油污和有机物的去污能力很强,注意:①使用前,应先用刷洗仪器,并将器皿内的水尽可能倒净。

②仪器中加入1/5容量的洗液,将仪器倾斜并慢慢转动,使仪器内部全部为洗液湿润,再转动仪器,使洗液在仪器内部流动,转动几周后,将洗液倒回原瓶(不可倒入水池或废液桶,铬酸洗液变暗绿色失效后可另外回收再生使用),再用水洗。

③铬酸洗液腐蚀性很强,不能用毛刷蘸取洗,Cr(VI)有毒,不能倒入下水道,加FeSO4使Cr(VI)还原为无毒的Cr(III)后再排放。

(4)特殊污物的洗涤依性质而言CaCO3及Fe(OH)3等用盐酸洗,MnO2可用浓盐酸或草酸溶液洗,硫磺可用煮沸的石灰水洗。

3 玻璃仪器的洗涤次序倒净废液→清水冲洗→洗液浸洗→清水荡洗→去离子水漂洗。

仪器刷洗后,都要用水冲洗干净,最后再用去离子水冲洗三次,把由自来水中带来的钙、镁、氯等离子洗去。

4 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仪器外观清洁、透明,器壁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教材分析
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作为专题内容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的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包括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粗盐的提纯”实验,复习过滤和蒸发等操作。

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

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又介绍一种新的分离和提纯方法──萃取。

本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

这样由已知到未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

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因此,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也包括相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要求,不可能在本章一步达到,这些要求将在整个必修化学的教学中逐步完成。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第1课时(9月4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3.掌握物质过滤、蒸发操作的方法,能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设计除杂质方案。

4.复习初中相关实验、预习本节内容,让学生获取实验安全方面的知识,加强实验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亲自实践让学生体验注意实验安全的必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实验对学好化学的重要性和注意实验安全对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增强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将p2及p3化学家做实验及实验室投影到教室前面,引导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进入化学世界。

〖引言〗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科学规律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发现、探究和反复验证形成的。

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方法,所以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掌握实验方法以及完成实验所必须的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关键。

〖板书〗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提问〗在初中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哪些基本的实验操作?
〖学生思考并交流〗
1.无论什么实验,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固体试剂用镊子、药匙或纸槽取用,液体试剂用量筒、滴管取用或直接倾倒。

2.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若给液体或固液混合物加热则试管口向上,若只有液体则要放碎瓷片。

若固体加热易熔化(比如草酸晶体)呢?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之后应该先撤出导管然后熄灭酒精灯。

若制取的是有毒气体则应要注意什么问题?如果用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应采用什么装置?
4.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酒精灯内酒精的量要适当,不能给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实验之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5.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如氢气)前要验纯。

氢气还原氧化铜之前应先通氢气,待验得氢气纯净后再加热,实验结束之后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玻璃管)冷却后停止通氢气。

6.稀释浓硫酸时要使浓硫酸慢慢沿器壁流入水。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会遇到浓硫酸与乙醇、浓硝酸等密度比它小的液体的混合,应该如何混合呢?
〖讲解〗在初中学习了8种基本的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2、托盘天平的使用
3、连接仪器装置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5、物质的加热
6、过滤
7、蒸发
8、洗涤仪器
〖过渡〗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够使我们完成一些基本的实验,但对于一些复杂的实验只掌握这些知识是不够的。

因此为了完成更多的实验,我们还需进一步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基本操作。

〖板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投影〗观察课本p4图1-1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图片,你知道什么意义吗?
〖过渡〗通过前面的复习我们知道,要确保实验的安全我们必须熟知物质的性质。

像我们前面讨论的氢气和浓硫酸就属于危险品,在运输和出售时都有醒目的标志。

〖讲述〗除了熟知哪些物质属于危险化学品之外,为了确保实验安全,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也很重要。

随着我们化学知识的丰富、接触的化学实验越来越多,在新接触的化学实验中还会出现一些我们需要注意的实验安全问题。

〖板书〗一、化学实验安全
〖讲解〗实验安全是为避免受到意外伤害的保障,要想我们的探究实验取得结果,必须遵守实验的有关规则、安全措施及正确的操作方法。

〖板书〗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讨论与交流〗如果你作为实验员,你认为在实验室规则中应有包含哪些内容呢?〖讲述〗在我们做实验的过程中,我提以下要求:
1、进实验室前,应先预习实验,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严禁不预习进实验室。

2、.进实验室后,应先检查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各项实验操作规程,严禁随便地进行无关的实验,不得大声喧哗。

4、实验完毕后,应将仪器洗净,整理清洁实验台。

5、有意外事故,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思考与交流〗见课本p5思考与交流
〖学生回答〗
〖讲述〗对于实验安全问题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
1.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化学实验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强调〗1.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①不用口接触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

②加热液体的试管不准对着人,加热过程中的实验仪器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放在石棉网上。

③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以散发热量。

④若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时,应先撤导管,再熄灯。

(以免倒吸)
⑤做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并对尾气处理(吸收或点燃)。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点燃或适当处理
2.化学实验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处理
①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中和,后用水冲洗;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

严重的须就医。

②浓碱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先用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

严重时要就医。

③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灭,烫伤(灼伤)要就医。

④金属钠、非金属磷等失火要用沙土扑盖。

〖讲述〗对于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不少学生在以上的讨论中已经有说的不少了,我们不再讨论。

〖讲述〗药品的取用

气体的收集
〖思考〗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经常使用到托盘天平,托盘天平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交流回答〗
(1)调零防腐
先调节天平,潮湿或腐蚀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
器皿中称量,其他药品用大小一样质地相同的纸
(2)左物右码
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3)先大后小
取用砝码先取质量大的,再取小的
(4)归零放盒
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处,砝码放回砝码盒
〖课后作业〗阅读教材第一节内容,思考过滤实验、蒸发实验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作业〗1、p7思考与交流
2、p10习题
3、4
3、预习:蒸馏和萃取
板书设计: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3、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