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第一篇小说化长诗《秦妇吟》
载沉载浮《秦妇吟》
载沉载浮《秦妇吟》《秦妇吟》是一部载沉载浮的文学作品,其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情节梗概以及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秦妇吟》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之一,其创作时间可以追溯到唐代。
作者一般认为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作品描写了一个女子的命运沉浮,讴歌了她内心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历史情感。
全文感情真挚,文字流畅,给人以深刻的感悟。
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故事发生在秦朝时期,一个名叫李婷的少女嫁给了一个富家子弟。
她的婚姻并不幸福,丈夫只顾享乐,不顾家庭。
在外人看来,她是家中的夫人,享受着富贵。
可是背后却是无尽的苦恼。
她的内心矛盾和挣扎在文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她用吟咏的方式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命运的抗争。
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成为一个真正的贤妻良母。
现实却给她以重重打击,男人的虚荣和世俗的眼光让她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最终,她选择了逃离这个虚伪的家庭,自己单独一人去追寻自己的生活。
作品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深受读者的喜爱。
李婷的形象鲜活而深刻,她的命运沉浮引人深思。
她的命运虽然充满挫折和磨难,但她却用自己的坚韧和毅力一次次地战胜困难,展现出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她的形象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典型代表,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她的执着和坚韧成为了人们敬仰的对象,成为了一种对那个时代女性的赞美。
作品的成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文学的创作。
它的情节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语言流畅,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它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参考范本。
它也引起了人们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关注和研究,这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载沉载浮的《秦妇吟》以其深刻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人文关怀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它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不可轻忽,成为了后世文学的重要参考范本。
它也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了当代文学中的不可忽视的存在。
韦庄《秦妇吟》之女性主义解析
( 西南 民族大学 文学 院, 成都 四川 6 04 ) 10 0
[ 摘要 ] 本文以 陈寅恪所撰之《 读秦妇吟》 为研究底本 , 参照各 家关于《 秦妇吟》 失传之说 , 从女性主 义的视 觉分析 这一公案 , 解析 女性在危难 中忍辱抗争的 悲壮精神 , 以彰显 韦庄《 秦妇吟》 中所蕴 涵的生命 之 美。
易, 也不至要全篇否定。而韦庄却全篇禁绝, 当是与 文章主题有 关。 《 秦妇吟》 的主要内 容是, 以首都长安为中 以一贵家姬妾 心, 秦妇的 亲身 经历为线索, 述写了 黄巢起义军攻破并占 领长安及 其后的 一系列事件: 唐军的反攻及其失败; 长安城的被封锁及在 兵焚中 遭受的 创伤; 今昔盛衰的对比及秦妇逃出长安东奔途中 所见的 破落 荒残的景象。 正如《 北梦琐言》 所说, 《 秦妇吟》 反映 了 黄巢起义时, 唐末的动荡不安、 战乱连连、 万物凋敝的社会悲
库”公卿” “ 一联为说者, 乃不能显言其故。 遂作假
析女性在危难中忍辱抗争的悲壮精神, 以彰显韦庄《 秦妇吟》 中 所蕴 涵的 生命之美。 《 秦妇吟》 2 世纪2 年代现世之后研究的学者很多, 于 0 0 王 国 罗振玉、 维、 冯友兰、 俞平伯、 鲁迅、 郭沫若等先生对此文都发 表过意见。陈寅恪是关注《 秦妇吟 较早的 》 一位。1 8 9 年春在清 2 华园中, 陈寅恪曾与 俞平伯探讨过《 秦妇吟》 的艺术成就, 及其反
之篇什论, 杜子美诸将之“ 早时金怨出人间”即高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时的描写, 其情形是: “ 家家流血如泉沸, 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 歌姬尽暗捐, 婴儿稚女皆生弃。l 这些“ ” 4 J 舞伎歌姬”“ 、婴儿稚 女”手无缚鸡之力, , 又非社会权力人群, 不具有独立人格, 不能 自 我保护, 大难来时便是最先被抛弃被毁灭的。而百姓人家的 良 家女子, 灾祸来时也难逃受辱遭难的 命运。试 看: 东邻有女眉新画, 倾国倾城不知价。
《秦妇吟》原文解析(全文解析)
《秦妇吟》原文解析(全文解析)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攻入长安,僖宗出逃成都,韦庄因应试正留在城中,目赌长安城内的变乱,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卧病;离开长安的第二年,中和三年(883年)在东都洛阳,他将当时耳闻目见的种种乱离情形,通过一位从长安逃难出来的女子——即秦妇的“自述”,写成长篇叙事诗《秦妇吟》。
《秦妇吟》无疑是我国诗史上一才华横溢的长篇叙事诗之一。
长诗诞生的当时,民间就广有流传,并被制为幛子悬挂;作者则被呼为“秦妇吟秀才”,与白居易曾被称为“长恨歌主”并称佳话。
其风靡一世,盛况空前。
然而这首“不仅超出韦庄《浣花集》中所有的诗,在三唐歌行中亦为不二之作”(俞平伯)的(秦妇吟),却厄运难逃。
由于政治缘故,韦庄本人晚年即讳言此诗,“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幛子,以此止谤”(《北梦琐言》)。
后来此诗不载于《浣花集》,显然出于作者割爱。
至使宋元明清历代徒知其名,不见其诗。
至近代,《秦妇吟》写本复出于敦煌石窟,真乃天幸。
从公元880年(唐僖宗广明元年)冬到公元883年(中和三年)春,即黄巢起义军进驻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唐末农民起义发展到高潮,同时达到了转折点。
由于农民领袖战略失策和李唐王朝官军的疯狂镇压,斗争残酷,而百姓蒙受着巨大的苦难和悲惨的牺牲。
韦庄本人即因应举羁留长安,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卧病,他便成为这场震撼神州大地的社会巨变的目击者。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在他离开长安的第二年,即中和三年,在东都洛阳创作了这篇堪称他平生之力作的史诗。
在诗中,作者虚拟了一位身陷兵中复又逃离的长安妇女“秦妇”对邂逅的路人陈述其亲身经历,从而展现了那一大动荡的艰难时世之各个方面。
总之,《秦妇吟》既是一篇诗体小说,当然具有纪实性质。
全诗共分五大段。
首段叙述诗人与一位从长安东奔洛阳的妇人(即秦妇)于途中相遇,为全诗引子;二段为秦妇追忆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前后的情事;三段写秦妇在围城义军中三载怵目惊心的各种见闻;四段写秦妇东奔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末段通过道听途说,对刚刚平定的江南寄予一线希望,为全诗结尾。
一妇所吟皆凄婉_断肠春色在江南
一妇所吟皆凄婉,断肠春色在江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其实,历史的长河中还有一首绮丽的叙事长诗,它如彗星般划过长空,又倏然远去。
此诗一度消失近千余年,直到1920年方才在《东方杂志》发表,残存的《秦妇吟》文字得以公布于世。
这一堪比《长恨歌》的长篇叙事诗,全诗238句,1666字,诗人以一名女子,“秦妇”的视角,描述了长安城于黄巢起义中两次陷落的历史事实,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深苦难,揭露了农民起义过程中残酷的现实,痛斥了官军烧杀抢掠的恶行。
一、《秦妇吟》与创作背景《秦妇吟》全诗共可分五大段,十个场景。
首段讲述的是诗人与一位从长安东奔洛阳的妇人(即秦妇)于途中相遇,为全诗引子;第二段为秦妇追忆黄巢军攻占长安前后的情景;三段写秦妇在围城义军中三载怵目惊心的各种见闻;四段写秦妇东奔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末段通过道听途说,对刚刚平定的江南寄予一线希望,为全诗结尾。
从公元880年冬到公元883年春,黄巢起义军进驻长安的两年多时间里,唐末农民起义发展到高潮,同时达到了转折点。
战争残酷,百姓遭受着莫大的苦难。
韦庄因为应举而羁留长安,兵中弟妹一度相失,又多日卧病,他便成为这场社会巨变的目击者。
经过一段时间酝酿,在他离开长安的第二年,即中和三年,在东都洛阳创作了这一篇《秦妇吟》。
全诗着力描写农民起义军进入长安之后的动乱,并且讲述了黄巢军攻入长安之后的三年间的社会现实,描绘了唐王朝走向崩溃的最后历史场景,以及这期间人民遭受的深深苦难。
【1】二《秦妇吟》中的场景描写情景一:城外相逢。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阳春三月,本该是花开人满的时节,而今却是空有花如雪,只见路人绝、香尘灭。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全诗以场景描写开头,树与花的繁盛与空旷的驿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我们渲染了一种略带苍凉意味的气氛,让读者的心情随着诗人的笔触而起伏。
这一段的描写同时为秦妇的出场做了铺垫。
第一唐诗《秦妇吟》(一)
第一唐诗《秦妇吟》(一)【内容提要】韦庄的《秦妇吟》学者们已有不少研究。
如关于韦庄讳言《秦妇吟》的原因除公卿“垂讶”外,还有触新朝“宫闱之隐情”等说。
这都是历史的真实。
其实,韦庄讳言此诗的深层原因当是《秦妇吟》中艺术的真实。
《秦妇吟》创作后所以风行天下的原因,在于《秦妇吟》在题材、语言、描叙、结构、艺术风格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秦妇吟》从内容到艺术都表明其为史诗性质之杰作。
与《津阳门诗》相比较,堪称第一唐诗;其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应重新定位。
五代宋初孙光宪着《北梦琐言》云:“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巢犯阙,着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
时人号称‘秦妇吟秀才’。
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
以此止谤,亦无及也。
”1]这是藏经洞打开前有关韦庄《秦妇吟》的唯一见于传世文献的全部记载。
1920年,王国维先生在《北大国学季刊》1卷4号发表《韦庄的〈秦妇吟〉》2],据他当时所见到的“前后皆阙,尚存九百六十余字”的残卷,据其中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之句,断定其为韦庄的佚作《秦妇吟》。
这是关于《秦妇吟》研究的开始。
尔后英人小翟理士、郝立权、黄中琴、刘修业诸先生都有文章发表。
1936年,陈寅恪先生发表了《韦庄〈秦妇吟〉校笺》(收入《寒柳堂集》),考证了诗中涉及到的史实,对韦庄讳言《秦妇吟》提出了不同于孙光宪的新看法:“前蜀创业垂统之君,端己北面亲事之主”王建,是当年杨复光八都大将之一。
杨军当年的防区是秦妇逃难的必经之路,秦妇委身之事“适触新朝宫闱之隐情。
所以讳莫如深,志希免祸”,“其故傥在斯欤?傥在斯欤?”其后,一个时期,学术界多注目于韦庄讳言《秦妇吟》原因之再探讨。
如俞平伯先生《读〈秦妇吟校笺〉》(载《文史》第十三辑)补允陈说云:“夫《秦妇吟》之反黄巢,人皆知之矣。
观其重点,更在于说官军之恶胜于黄巢”,后官军“之头目且为韦庄北面亲事者”,“一似冤家路窄”。
论韦庄《秦妇吟》的叙事特色
结构模式、环境描写这三个方面人手,挖掘其作
为叙 事诗所具有 的独 特魅 力 。
一
焦 分 为三类 :零 聚焦叙 事 、内聚焦 叙 事 、外 聚焦
叙 事。零 聚焦叙 事是 一种 无所 不知 的叙述 者 的叙 事 ,叙 述 者所 知道 的多 于人 物。 内聚 焦叙 事是叙
、
不断转换 的限知视 角
一
内容 、艺 术 价值 , 以及 作 者讳 言此 诗 的原 因这几
方 面。然 而 , 《 秦妇 吟 》作 为一 首生 动记 载 时代
动 荡与 战乱 的长 篇叙 事诗 ,其叙 事 的艺术 价 值显
然 还没 有得 到 足够 的研 究 ,本 文拟 从叙 事 角度 、
范 畴为 出发 点 ,通过 考虑 聚焦 主体 ,将叙述 聚
质量也极 高。唐代是诗 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 同时也
年讳 言此 诗 ,后 来 其弟 韦蔼 为 他编辑 《 浣 花集 》
时也 未将 此诗 收入 ,致使 此 诗被 湮没 上 千年 。直 至近代 , 《 秦 妇 吟 》写本 才 复 出于敦 煌石 窟 。 自 其 复 出 以来 至 现在 ,对 它的 研究 已近 百年 。百 年 以来 ,学者们 对 它 的研究 主要 集 中在作 品 的思想
世之各 个方 面 ,采 用 的便 是 内聚焦 叙事 下不 断转
换 的限知视 角。
全 诗总 共 十二 段 。第 一段 行人 在路旁 遇见 在 绿荫下歇脚 的 “ 如花人” ,便 问女 郎从何处而来 , 女郎未语声先咽 ,后来平静之后 向行人诉说其因兵 乱流落至此 ,至今仍然记得在长安城里沦陷的那 三
2 0 1 7年 8月
A u g . 2 01 7
V o1 . 3 9 N o. 4
载沉载浮《秦妇吟》
1920年 ,王 国 维 在 《敦 煌 发 现 唐 朝 之 通 俗诗及通俗小说》一 文 中 称 ,《秦妇 吟 》为 “晚 唐 诗 中 最 长 者 ,又 才 气 俊 发 , 自非才人不能 作 ,唯 语 取易解,有类俳优……”施蛰存先生 说 :“它 (指 《秦 妇 吟 》)是反映唐代政治现实 的最后一首史诗。正 如 杜 甫 的 《北 征 》是盛唐 的最后一■首史诗。”
火 之 中 ,韦 庄 身 患 重 病 ,弟 妹 失 散 。 中 和 三 年 (883年 ),韦 庄 从 长 安 逃 往 洛
阳 ,西 登 太 行 ,北 抵 长 城 。 光 启 四 年 (888 年 )春 ,他 到达扬州,在客栈遇见一个见面熟 的 “饯 客 ”,两 人 聊 得 很 投 机 ,从客人口中得 知江南局势仍然不稳,便 先 到 石 头 城 (南 京 ) 暂避一时。后 又 沿 江 南 下 ,经 苏 州 、湖州赴浙 东 ,然后返回卜居地衢 州 。
载 沉 载 浮 《秦妇吟》
文 I 安 立 志 (文 史 学 者 )
《秦 妇 吟 》是 晚 唐 诗 人 韦 庄 创 作 的 长 篇 叙 事 诗 。后 人 将 这 首 诗 与 汉 乐 府 《孔雀东南 飞 》、北 朝 乐 府 《木 兰 辞 》并 称 “乐府三绝”。 在我国的唐诗高原上,李 白 、杜甫无疑是两座 高 峰 。然 而 ,《秦 妇 吟 》这样 的 叙 事 长 诗 ,李 白不具,杜甫 亦 无 ,只 有 元 稹 的 《连昌宫词》
叙事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试论《秦妇吟》的艺术成就
老妓行》 《 、雒阳行》《 、琵琶行》《 、萧史青 门曲》《 、楚两
生行 》 《 和 宫词 》施 闰章 的 《 、永 、 浮萍兔 丝篇》 吴嘉 、 纪的 《 李家娘》近代黄遵 宪的 《 , 冯将 军歌》 《 、 度辽将 军行》金和 的 《 、 兰陵女儿行》 。 等 唐代 , 更是 中国古 典叙 事 诗史 上 少有 的 高峰 期, 涌现 了一系列叙事诗 的名篇佳作 , 如杜甫的 《 石 壕 吏》 《 屋为秋风 所破 歌》元 稹 的 《 昌宫词 》 、茅 、 连 、 《 琵琶歌》 白居易的 《 、 长恨歌》 《 、琵琶行》 《 、 上阳 白发
但却所 见略 同地运 用这种 结构模式 , 并有进 一步 的 艺术创新 。
加 以叙 述 , 民间故 事体 的 《 、 谷风 》 开创 氓》 《 则
国汉学家伯希和鼎 力相助 ,秦 妇吟 才有传至今天 《
的完整善本。
由于 失传 达千 年之 久 , 因而 可 以非 常遗 憾 地
说 ,秦妇吟》 中国古典叙事诗的影响几乎等于零 。 《 对
但它本 身 的艺术成 就所昭 示的对 此前叙 事诗 的创
人 》《 、江南逢天宝乐叟 》《 、 缚戎人》《 、新丰折臂翁 》 、
用 的叙 事结构 方式较之 单用 一种结 构, 无疑 使作 品
涵量 更 大、 孕更 广 , 更 生动 、 复杂 , 包 也 更 更具 艺术
刘 》《 、 大明》 , 、绵》 《 等 具有 中国最传 统的叙事方式 , 即史 官 文化 的纪 事特 征—— 按 事 件 发展 的始 末 ,
一 一
魅力 。清代吴梅村 的 《 萧史青 门曲》 《 、 圆圆 曲》《 、遇 南厢 叟感赋八 十韵 》 等诗虽 未 曾借 鉴过 《 秦妇 吟》 ,
古代叙事诗之女性视角和声音的复杂性——《秦妇吟》再解读
高叙述层次的任务是为低一个层次提供叙述者也就是说高叙述层次中的人物是低叙述层次的叙述者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至几个叙述层次如果我们在这一系列的叙述层次中确定一个主叙述层次那么向这个主叙述层次提供叙述者的可以称为超叙述层次由主叙述提供叙述者的就是次叙述层次
2018年 第 1期
隔丽
首 都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
Journal of Capital Norm 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总 第 240期 )
古 代 叙 事 诗 之 女 性 视 角 和 声 音 的 复 杂 性 一 《秦妇吟》再解读
秦妇吟是唐代哪位诗人写的
秦妇吟是唐代哪位诗人写的《秦妇吟》是唐代诗人韦庄写的。
中国古诗,晚唐韦庄的《秦妇吟》应该是篇幅最长的之一了。
它曾风靡一时,作者因此被呼为“《秦妇吟》秀才”;又湮没千年,只留下一联佳句,引人猜想。
直到上世纪初,敦煌学起,拜前辈学者罗振玉、王国维先生之赐,将法国人伯希和从敦煌洞中得到的写本整理公布,我们才得一睹真容。
一首曾经脍炙人口、远播塞外的诗,怎么会在几十年间就突然消失了呢?越过宋元明清,千余年来人们对《秦妇吟》的了解只有稍晚于作者韦庄的孙光宪在其《北梦琐言》中透露的寥寥几笔: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寇犯阙,著《秦妇吟》一篇。
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
时人号“《秦妇吟》秀才”。
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以此止谤,亦无及也。
韦庄死后,弟韦蔼将其兄的诗编成《浣花集》,亦未收此诗。
孙光宪晚于韦庄五六十年,他的说法应有一定可靠性。
难道《秦妇吟》湮没千年真是“内库”一联惹的祸?敦煌写本《秦妇吟》的发现,学者们眼睛为之一亮:原来它不是一般的小品诗文,而是一部叙事长诗,有1666字,238句,长出白居易的《长恨歌》(840字)将近一倍,称得上是鸿篇巨制的史诗。
诗借秦妇之口叙述黄巢农民军攻占长安以后三年的社会生活状态,从皇帝仓皇出逃,百姓慌乱被杀,巢军残忍粗鄙,到社会衰败,民生凋敝,以及官暴勾结,残害生灵。
全诗结构严密,层次分明,行文流畅,辞藻警丽,无论反映社会现实的深刻或艺术创作的精美,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陈寅恪先生誉为端己(韦庄字)“平生之杰作,古今之至文”;俞平伯先生称道:“不仅超出韦庄《浣花集》中所有的诗,在三唐歌行中亦为不二之作。
”也有学者比之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吴世昌先生初未参与讨论,后来读《韦庄集》时,信笔写下:此诗乃仿元稹《连昌宫词》,与《长恨歌》《琵琶行》不侔。
余丞浩 诗歌
秦妇吟《秦妇吟》是唐末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长篇叙事诗。
这是一首乐府诗。
后人把《秦妇吟》与汉乐府《孔雀东南飞》、北朝乐府《木兰诗》并称为“乐府三绝”。
此诗在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两方面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为中国古代叙事诗树立了一座丰碑。
作品名称:秦妇吟创作年代:唐末文学体裁:乐府诗作者:韦庄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后又把《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汉末迁皖县,均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婚姻悲剧。
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
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徐陵(507-582)编《玉台新咏》卷一,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乐府诗集》载入“杂曲歌辞”,原题为《焦仲卿妻》。
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
《孔雀东南飞》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可能经过后人的修饰。
《孔雀东南飞》故事的两个主人公以其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而赢得千古文人墨客的赞叹,主人公的墓地在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粮站前方,经后人的修缮,现已经成为一处免费供游人凭吊的风景地。
为了拍摄相关电视,在小市镇建成了“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开始名扬海外。
作品名称:孔雀东南飞作品别名: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作品出处:玉台新咏文学体裁: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及“叙事诗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并称为“乐府三绝”。
第一唐诗《秦妇吟》(一)
第一唐诗《秦妇吟》(一)【内容提要】韦庄的《秦妇吟》学者们已有不少研究。
如关于韦庄讳言《秦妇吟》的原因除公卿“垂讶”外,还有触新朝“宫闱之隐情”等说。
这都是历史的真实。
其实,韦庄讳言此诗的深层原因当是《秦妇吟》中艺术的真实。
《秦妇吟》创作后所以风行天下的原因,在于《秦妇吟》在题材、语言、描叙、结构、艺术风格等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秦妇吟》从内容到艺术都表明其为史诗性质之杰作。
与《津阳门诗》相比较,堪称第一唐诗;其在文学史上的评价应重新定位。
五代宋初孙光宪着《北梦琐言》云:“蜀相韦庄应举时,遇黄巢犯阙,着秦妇吟一篇,内一联云:‘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
’尔后公卿亦多垂讶,庄乃讳之。
时人号称‘秦妇吟秀才’。
他日撰家戒内,不许垂《秦妇吟》障子。
以此止谤,亦无及也。
”1]这是藏经洞打开前有关韦庄《秦妇吟》的唯一见于传世文献的全部记载。
1920年,王国维先生在《北大国学季刊》1卷4号发表《韦庄的〈秦妇吟〉》2],据他当时所见到的“前后皆阙,尚存九百六十余字”的残卷,据其中有“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之句,断定其为韦庄的佚作《秦妇吟》。
这是关于《秦妇吟》研究的开始。
尔后英人小翟理士、郝立权、黄中琴、刘修业诸先生都有文章发表。
1936年,陈寅恪先生发表了《韦庄〈秦妇吟〉校笺》(收入《寒柳堂集》),考证了诗中涉及到的史实,对韦庄讳言《秦妇吟》提出了不同于孙光宪的新看法:“前蜀创业垂统之君,端己北面亲事之主”王建,是当年杨复光八都大将之一。
杨军当年的防区是秦妇逃难的必经之路,秦妇委身之事“适触新朝宫闱之隐情。
所以讳莫如深,志希免祸”,“其故傥在斯欤?傥在斯欤?”其后,一个时期,学术界多注目于韦庄讳言《秦妇吟》原因之再探讨。
如俞平伯先生《读〈秦妇吟校笺〉》(载《文史》第十三辑)补允陈说云:“夫《秦妇吟》之反黄巢,人皆知之矣。
观其重点,更在于说官军之恶胜于黄巢”,后官军“之头目且为韦庄北面亲事者”,“一似冤家路窄”。
中国唐诗中最长叙事诗《秦妇吟》及赏析
中国唐诗中最长叙事诗《秦妇吟》及赏析★作者简介韦庄(836—910)唐末五代诗人、词人。
字端己,长安杜陵(今西安)人,唐朝乾宁进士,此前曾漫游各地。
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
后入蜀,为王建掌书记。
王氏建立前蜀,其为宰相。
终于蜀。
其诗词都很著名,诗极富画意,词尤工。
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
有《浣花集》。
★原作: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阳城外花如雪。
东西南北路人绝,绿杨悄悄香尘灭。
路旁忽见如花人,独向绿杨阴下歇。
凤侧鸾欹髩脚斜,红攒翠敛眉心折。
借问女郎何处来,含颦欲语声先咽。
回头敛袂谢行人,丧乱漂沦何堪说。
三年陷贼留秦地,依稀记得秦中事。
君能为妾解征鞍,妾亦与君停玉趾。
前年庚子腊月五,正闭金笼教鹦鹉。
斜开鸾镜懒梳头,闲凭雕拦慵不语。
忽看门外起红尘,已见街中擂金鼓。
居人走出半仓皇,朝士归来尚疑误。
是时四面官军入,拟向潼关为警急。
皆言博野自相持,尽道贼军来未及。
须臾主父乘奔至,下马如门痴似醉。
适逢紫盖去蒙尘,已见白旗来匝地。
扶羸携幼竞相呼,上屋缘墙不知次。
南邻走入北邻藏,东邻走向西邻避。
北邻诸妇咸相凑,户外崩腾如走兽。
轰轰崐崐乾坤动,万马雷声从地涌。
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炯。
日轮西下寒光白,上帝无言空脉脉。
阴云晕气若重围,宦者流星如血色。
紫气渐随帝座移,妖光暗射台星拆。
家家流血如泉涌,处处冤声声动地。
舞伎歌姬尽暗捐,婴儿稚女皆生弃。
东邻有女眉新画,倾国倾城不知价。
长戈拥得上戎车,回首香闺泪盈把。
旋抽金线学缝旗,才上雕鞍教走马。
有时马上见良人,不敢回眸空泪下。
西邻有女真仙子,一寸横波剪秋水。
妆成只对镜中春,年幼不知门外事。
一夫跳跃上金阶,斜袒半肩欲相耻。
牵衣不肯出朱门,红粉香脂刀下死。
南邻有女不记姓,昨日良媒纳新聘。
玻璃阶上不闻声,翡翠帘前空见影。
忽看庭际刀刃鸣,身首支离在俄顷。
仰天掩面哭一声,女弟女兄同入井。
北邻少妇行相促,旋解云环拭眉绿。
已闻击托坏高门,不觉攀援上重屋。
须臾四面火光来,欲下回梯梯又摧。
载沉载浮《秦妇吟》
载沉载浮《秦妇吟》载沉载浮《秦妇吟》是一部以古代秦国女子命运为主题的文学作品,通过描述女子的悲苦遭遇,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剥削。
该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表现手法,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作者、内容、意境等方面对《秦妇吟》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这部文学作品。
我们来介绍一下《秦妇吟》的作者。
该作品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女诗人枚乘,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她是少数的女性文学家之一。
枚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她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才华横溢的文学才华享誉当时。
《秦妇吟》正是枚乘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在文学创作上的重要成就之一。
《秦妇吟》的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在秦国的贵族家庭中生活的女子的故事。
这位女子生来就是贵族之家的千金小姐,然而她却遭受着家庭、社会和命运的无情摧残。
她心系着与她青梅竹马的少年郎,然而家族的利益却迫使她与一个陌生人结婚。
她的丈夫纵情声色,无意思妇之痛,而她却饱受家庭暴力和绝望的煎熬。
在这样的环境下,她最终选择以死亡来结束自己的痛苦与折磨,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坚贞,最后成为了绝代佳人的传说。
在描写人物的心理历程时,作者林林总总两百余字,一气呵成,火热激昂,情感充沛,具有强烈的生活生命气息。
《秦妇吟》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出色的笔触,在古典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粗看似简单的女子挽歌,掩藏了极深的女性意识,淋漓尽致地表述了女子对家国、对爱情、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失落。
作者在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对偶、排比、双对、反复等修辞手法,这些手法更加凸显了诗中的感情和意境。
作者极为巧妙地通过这些手法来表达对女子的同情和悲悯之情,使诗歌笔调飘逸清新。
整个诗篇读来让人心生悲凉之感,慷慨悲壮之情,以融合被压迫的女性的心声。
在《秦妇吟》中,作者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加强对女子悲凉命运的抒发。
在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咽喉梅花、叶蒂树影等自然景物来烘托出女子命运交错、悲苦的哀婉氛围。
秦妇吟名词解释(一)
秦妇吟名词解释(一)秦妇吟相关名词解释秦妇吟•秦妇吟是一首古代诗歌作品,被认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这首诗歌刻画了秦朝时期妇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对家园的深情怀念。
它通过妇女的口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秦国政治压迫的不满。
妇女命运•妇女命运是指妇女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处的社会地位和遭受的各种不平等待遇。
在古代中国,由于封建社会的特殊性,妇女常常被剥夺了自由和自主权,处于被动地位。
秦妇吟正是通过描述妇女的命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女性的苦难。
思乡情感•思乡情感表达了个体对家乡的深情怀念和渴望回归的情感。
在秦妇吟中,妇女以口吟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
这种思乡情感是人类共有的情感之一,它可以唤起对故土的独特感受和对家园的热爱。
秦国政治压迫•秦国政治压迫指的是秦朝时期的统治者对人民的政治压迫和剥削。
在秦妇吟中,秦国的政治压迫成为了妇女们生活中无法逃脱的绊脚石。
这种政治压迫体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痛苦,也是作者通过妇女吟唱所要表达的主题之一。
诗歌艺术•诗歌艺术是一种通过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艺术形式。
秦妇吟作为一首诗歌作品,展现了诗歌的精髓。
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抒发内心的表达,将妇女的命运与对家乡的思念相结合,展现出诗歌的独特魅力。
古代中国文学•古代中国文学是指中国古代时期创作的文学作品。
秦妇吟作为古代中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
它在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和灵感。
以上是关于《秦妇吟》的相关名词解释,期望能对学习这首诗歌产生帮助并增进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了解。
秦妇吟名词解释
秦妇吟名词解释【原创版】目录1.秦妇吟的背景与起源2.秦妇吟的内容与特点3.秦妇吟的艺术价值与影响4.秦妇吟的现代意义正文【1.秦妇吟的背景与起源】秦妇吟是我国古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起源于战国时期,秦国一统天下之后,成为秦朝宫廷乐歌。
这首诗歌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女性的生活状态和心声,通过诗歌的表现形式,展示了秦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
【2.秦妇吟的内容与特点】秦妇吟的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对生活的描绘,也有对社会的批判。
诗歌通过描绘秦国女性在家庭中承担的繁重家务,表现了她们的辛勤劳作;同时,通过对秦国女性在婚姻生活中所受的压迫和不公进行揭示,批判了当时的社会制度。
秦妇吟在表现形式上具有鲜明的个性,采用了当时的民歌形式,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秦妇吟的艺术价值与影响】秦妇吟作为古代诗歌的典范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首先,它在内容上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女性的生活状态,为后世了解当时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其次,在形式上,它采用了民歌的形式,朗朗上口,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秦妇吟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许多诗人在创作时,都受到了秦妇吟的启发,借鉴了它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使得秦妇吟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4.秦妇吟的现代意义】时至今日,秦妇吟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首先,它让我们认识到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醒我们要关注女性的权益和需求;其次,它启示我们要尊重历史,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现实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
失传千年后重现天日,韦庄这首《秦妇吟》比白居易的叙事诗如何?
失传千年后重现天日,韦庄这首《秦妇吟》比白居易的叙事诗如何?待晓儿发布时间: 20-03-2320:43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秦妇吟》是晚唐诗人韦庄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篇幅要比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都要长,达到了1666字之多。
但论名气,《秦妇吟》却比白居易的这两首诗差得太远了。
不是说《秦妇吟》写得不好,相反它的艺术手法和感染效果都极为出色,足以成为流传千古的佳作。
那是什么原因使得《秦妇吟》的命运变得如此坎坷呢?千年之后重见天日,那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这首诗在后世不太出名,是因为最迟在宋代就已经失传了,宋初有人曾经引用过其中的部分诗句,但全诗后来并没有流传下去。
说来也是传奇,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不仅在军事、经济上侵略中国,更是对中国悠久的文明非常着迷,想尽办法收购文物。
而敦煌莫高窟的发现更是让西方考古学者异常兴奋,以极低的价格从当时守窟的道士手中买走了大批文物,其中就有写着《秦妇吟》全诗的卷轴。
在中国失传了近千年的时间,才再次从西方传入中国,《秦妇吟》这首诗歌的全貌终于被中国人所窥见。
而在此之前,仅仅在典籍中知道韦庄有这样一首诗歌,也能见到零星的散句,但这首诗歌具体如何并没有人知晓。
从这个时间我们能发现一些问题。
韦庄是晚唐时期的诗人,《秦妇吟》创作于公元883年,唐朝亡于907年,宋朝建立是在960年。
也就是说,这首诗歌在创作之后的约一百年时间里便已经失传了,而这一段时间正好主要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
群雄割据,战乱频仍,政权更迭非常迅速。
战乱的年代里,人命都不值钱,谁还管得上文学、艺术等等。
那么,这一段时间里《秦妇吟》的失传其实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可宋代之后,为何也没有太多人提及这首诗歌呢?要知道韦庄并不是一个没有名气的作者。
这就和这首诗歌的内容有关了。
诗歌本身感染力太强,超出了读者的接受心理《秦妇吟》被称为人间地狱,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它讲述了唐末黄巢起义时整个社会的惨状,用了非常直观的笔触,将那一种凄厉直陈在读者面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说是虚构 的艺术。《 秦妇吟》 像小 说 , 首先在于它 的虚 构性 。 它在唐末“ 黄巢 起义 ” 这一 大的真 实的历 史背景 下 , 虚 构 了小说 的“ 三要素” 。 1人物虚构 。《 . 秦妇吟》 的主要人物都是作者 “ 大体上不
兵乱 中, 大病 , 相失 。僖宗 中和 元年 辛丑 (8 ) 兵 中遇 与弟 81 ,
维普资讯
20 0 6年 1 1月
中 州 学 刊
Ac d mi o ra fZ o gh u a e cJu n lo h n zo
第 6 总第 16 ) 期( 5期
NO . O 6 V2 O No 6 .
【 宋文学研究 】 唐
论 中国古代第一篇小说化 长诗《 妇吟》 秦
张 学 松
( 广东海 洋大 学文学院 ,广 东 湛江 5 4 2 ) 20 5
摘
要: 韦庄名诗《 妇吟》 秦 具有小说化 的特征。 一是 它的虚构 性 , 诗篇在历 史背景真实的情况下虚构 了人物 、 情节
和环境; 二是它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虚实相间的叙事艺术。其小说化的手法又是为表现其“ 和“ 服务的。在 志” 情”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完整曲折生动一些场景描写也颇为感人其小说的特征应是较为鲜明的且诗篇长达1765字比秦妇吟多了105字但我们仍不能说它是中国古代第一篇小说化长诗其中一个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作为乐府民歌它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写实的而非虚构的其诗前小序将人物时间地点故事的因果等交代得清清楚楚
长安 , 田令孜 第 。起 初 尚制持 。居 数 日, 居 则故 相毕 露 , 因 “ 大掠 。缚墓居人索财 , ‘ 号 淘物 ’ 。富家 皆跣 而驱 , 首 阅 甲 贼 第 以处 , 争娶人 妻女乱之 。 ㈢又《 梦琐 言》 ” 北 卷九 : 唐 广明 中, 巢犯 阙, 黄 大驾 幸 蜀, 冠 荡析 , 衣 寇盗 纵
长安城 中人 , 。此 因地而名 之。二 ,秦妇 ” 人很 易想 故名 “ 令
起古乐府《 陌上桑》 “ 之 秦罗敷 ” 。在中 国古代作 品 中, 秦罗 “
敷” 成了美女的代 称。《 孔雀 东南 飞》 中焦母 劝焦 仲卿 休刘
18 7
维普资讯
论 中国古代第一篇小说化长诗《 秦妇吟》 何 以名之 日“ 秦妇” ?一 , , 秦 今之 陕西 省 , 之秦 国 , 妇乃 古 秦 经历 和李 氏女等人 的经历加工创作而成 的。 3 环境虚构。本 诗所 写大 环境——黄 巢起 义的 历史 背 . 景乃历史 的真 实 , 毋庸 多言 。小环 境 , 此 如巢 军屠城 的残 酷
弟妹 。中和二年壬 寅 (8 ) 8 2 春离 长安 , 居洛 阳。 中和 三年 癸
卯 (8) 83 三月在洛 阳作 《 秦妇 吟》 。本 年 由洛 阳往江南 , 诗 献
于镇海军节 度使 周 宝 。秦妇 的遭遇 既似 “ 氏女”, 李 又似 韦
脱 离历 史” 的情况下 , 用小说 的典型化手法虚构 出来 的。 运
秦 妇是 《 秦妇吟》 的主人公 。这一人物 是韦 庄在生 活 行 程路 线 等不 同 ) 也 不是 韦 庄 但 李 ( ,
( 性别迥异 ) 。作家“ 将历史人 物移 入虚构 世界时 , 至会 在 甚
基础上 “ 杂取 种种 人 而合成 ” 一 个 ” 物。史 载: 巢 入 的“ 人 黄
横 。有 西 班 李将 军女 , 奔波 随人 , 迤逦 达 兴元 , 肉分 骨
散, 无所依托 。适值凤翔将 军董 司马者 , 晦其 门阀, 乃 以
收稿 日期 :o 6 6 1 2o —O — 9
概括 了和平 年景贵家姬妾的生活而成 。那么 , 这位贵家姬妾
作者简介 : 张学松。 , 东海洋大学文学院教授 。 男 广 郑州 大学兼 职教授。
改变那些人物 的个体化 属性 和生 活情 节” 。这 里 , @ 诗人 改
变 了 自身 的“ 个体化属性 ” 由男 变女 ) 李 氏女 ” 生活 ( 和“ 的“ 情节 ” 由乱 中依唐将往 西南变为 “ ( 陷贼三 年” 出长安往 东 逃 南 ) 从而“ , 合成 ” 一 个” 的人 物。至于 秦妇在黄巢 乱前 了“ 新 “ 闭金笼 教鹦鹉 , 开鸾镜懒 梳头 , 正 斜 闲凭雕栏慵不语 ” 则 是 ,
深入地 论述 。
知在行朝 , 始谓董 生 日:丧乱之 中, “ 女弱 不能 自济 , 幸蒙 提 挈, 以至 于此 。失身之 事, 不幸也。人各有偶 , 为 非 难
偕老 , 自此辞 。 董 生惊愕 , 请 ” 遂下其 山矣。
《 北梦 琐言》 乃历史笔记 , 虽近小 说 , 而作 为“ 历史 ” 为 不
中国古代诗歌 史上 ,秦 妇吟》 《 可谓第一篇小说化长诗 , 它的 出现 与文体 互渗、 中国小说 的成 熟——唐 传奇 的繁 盛 密
切相关。 关键词 : 秦妇 吟》; 《 小说 化; 虚构 ; 事 叙 中图分类号 : 0 . I 62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 3 - 7 1 2 0 )6 _ 18 4 10 -- 5 (0 6 o _ o 7—o -0 身托之 。而性甚明敏 , 于承奉 , 至于 蜀。寻访 亲眷 , 善 得
无据 。“ 秦妇 ” 的遭遇 与李 氏女有 近似 之处。所不 同者 , 氏 李
女在动乱逃离之 中依 附唐 将 , 从长安 奔至西 南 , “ 而 秦妇 ” 则
被起义军掳去 “ 陷贼三年 ” 后从 长安 逃出而经洛阳奔 至东南 。 而这种遭遇又恰似 韦庄。据夏承焘《 韦庄年谱》, 韦庄于广 明 元年庚子 ( 8 ) 长安应举。本年 l 80 在 2月黄巢入长 安 , 陷于 庄
读《 秦妇吟》 总觉得它像小说 。早在上世纪 3 O年代 叶圣
陶先生给俞平伯先生的信 中就说: 重读《 “ 秦妇吟》 意谓韦 ,
庄此作 实为小说 , 未必 真有此 一妇 。东 西南 北 四邻之 列举 ,
金 天之无语 , 野老之泣诉 , 以及兄所感觉仿佛 ‘ 只她一个人在 那边 晃晃悠悠 的走着 , 走着 ’ 是皆小说方法 。 遗憾的是 叶 , ” 先 生语 焉不详 , 更未引起学界 的重视 。本文试对 此作一较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