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5工作考核一览表

合集下载

针灸考核评分表

针灸考核评分表
20
总分
综合评价:
[在此提供对考核对象整体表现的评价,包括优点、需改进的地方及建议]
考核对象签名:
考官签名:
日期:
针灸考核评分表
考核日期:[日期]
考官姓名:[考官姓名]
考核对象:[考核对象姓名]
评价指标
详细内容
满分
得分
评价人员签名
理论知识
针灸基础理论和原理
20
穴位识别
对主要穴位的识别和定位精准度
20
针刺技能
针刺操作的准确性和手法
20
安全操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消毒和针具处理
20
病例分析
对病例的分析和针灸方案制定能力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4篇)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4篇)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治未病科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促进人们的健康,避免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是指治未病科在工作中遵循的规范和方法。

具体来说,治未病科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立健康档案:治未病科将每个患者的个人信息、家族病史、生活习惯等相关资料记录在档案中,以便进行健康评估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2. 健康教育:治未病科通过举办健康讲座、编写健康手册等形式,向群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 疾病预防:治未病科通过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4.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治未病科医师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以及适当的运动、饮食调理等。

5. 定期复诊和随访:治未病科对患者实施定期复诊和随访,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治疗效果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并根据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指导。

6. 科研和学术交流:治未病科医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并通过学术交流分享经验,推动治未病科的发展。

总之,治未病科工作制度是中医治未病工作的组织架构和规范,旨在通过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促进人们的健康,降低疾病发生的风险。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2)治未病科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疗为辅的新型医疗机构,其目标是帮助人们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治未病科的工作制度对于保障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将对治未病科的工作制度做一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一、岗位设置治未病科的岗位设置应包括医生、护士、药剂师、营养师等。

医生是治未病科的核心岗位,负责患者的诊断、治疗、预防工作及科研工作。

护士负责患者的护理工作、协助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以及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药剂师要负责制定患者的用药方案,确保药物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营养师负责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调节饮食结构,提高免疫力。

针灸理疗科绩效工资二次考核分配方案

针灸理疗科绩效工资二次考核分配方案

康复医学科绩效工资二次考核分配方案康复医学科绩效工资二次分配严格按照医院《分配制度改革方案》指导原则执行,注重按劳分配、兼顾公平、奖罚分明的原则,激发科室内部活力,提高主人翁意识,切实促进科内业务全面,健康发展。

经科室全体人员讨论通过形成本案,并上报医院通过。

具体方案制定如下:一、分配原则坚持同工同酬、缩小差距和团结管理的前提下,实施职称、年资计酬、岗位层级计酬和绩效量化计酬的分配原则,分配时突出业绩和奖勤罚懒。

医生的绩效工资构成=年资职称奖+业绩量化奖+科室管理岗位奖和其他奖励。

二、考核对象康复科全体医务人员三、考核方法和程序科内成立由科主任领导下全科医务组成的考核小组,结合实际细化标准及评分办法,每月底前对当月科内医护人员进行考核。

四、考核细则1、绩效工资管理原则:绩效工资按三团块进行分配:(1)、年资职称工资;(2)、量化考核工资;(3)、鼓励薪酬和科室活动基金。

2、年资职称酬劳占总奖金额度的30%,系数划分如下:①副高,低(2年内)1.4 ;中(4年内)1.5;高(4年以上)1.6;②主治医师,低(2年内)1.1;中(4年内)1.2;高(4年以上)1.3;③医师,低(2年内)0.8;中(4年内)0.9;高(4年以上)1.0.;3、考核内容占总奖金额度的70%,主要考核服务数量、医疗质量、服务行为、满意度等指标。

康复科治疗医师医疗工作质量量化考核表被考核者姓名职称职务考核时间1) 治合格情况:4分,都合格;3分,1份不合格;2分,2份不合格,1分,3份不合格。

2) 劳动纪律:4分,无迟到、早退、脱岗、病事假;3分,1次迟到、早退、或三天内的病事假。

3) 与医疗有关的纠纷:4分,无医疗相关的纠纷;3分,由于未解释清楚,患者误会发生的纠纷,非医疗责任,已妥善解决;2分、1分,均一票否决,发生医疗纠纷,不是我方责任,但未能妥善解决;发生医疗纠纷,是我方责任,医疗小组未能解决;发生医疗纠纷,患者投诉到科室以上部门。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12•【字号】甘政办发〔2021〕70号•【施行日期】2021.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体制改革正文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甘政办发〔2021〕7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各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已经省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8月12日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2021年甘肃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国办发〔2021〕20号)要求,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强化疫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继续着力推动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一、扎实推广三明市医改经验(一)建立高效领导体制。

各地要把医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由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或一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医改领导小组组长,充分发挥医改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

将医改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各市州人民政府负责)(二)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进一步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以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为手段,以药品(耗材)降价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医保支付等综合改革。

(省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三)落实政府投入责任。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2014年月日编写说明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2〕11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57号)文件要求,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中央和省级可以设置少量承担医学科研、教学功能的儿童医学中心或区域儿童医疗中心。

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是指根据区域儿科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承担区域儿科内疑难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各级各类医学人才培养及开展科学研究等工作的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水平、临床服务能力、医疗质量和安全、教学和科研能力具有国内或区域内领先水平。

为此,我们起草了《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儿童医院),主要目的是根据设置标准,对符合各地申报的医疗机构进行准入和评估,遴选出一批学科门类齐全、临床技术实力雄厚、服务辐射范围广、科研和教学水平高,向一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人口大于5000万)提供疑难重症诊疗,并承担人才培养、医学科研与教学任务的国家区域儿童医疗中心。

本标准由八章组成,涵盖了医疗机构基本情况、运行绩效、功能与任务落实、临床专科服务能力、医技科室服务能力、医学教育、科研能力和医疗质量与安全,用客观数据来衡量申报医疗机构各方面的真实水平。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目录1基本情况 (15)1.1地理位置 (15)1.2床位规模 (15)1.3建筑情况 (16)1.4开设的诊疗科目 (16)1.4.1必设诊疗科目 (16)1.4.2二级临床诊疗科目 (16)1.5医疗设备 (17)1.6人力资源配置 (17)1.7医院信息化建设 (18)1.7.1信息系统安全保障 (18)1.7.2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 (18)1.7.3卫生数据共享 (19)1.7.4患者主索引应用 (19)1.8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19)1.8.1患者来源及分布 (19)1.8.2近3年医疗技术推广及输出(满足其中之一) (20)1.8.3近3年承办学术会议 (20)1.8.4远程会诊 (20)1.9护理管理指标: (20)2运行绩效 (21)2.1工作负荷 (21)2.2工作效率 (21)2.3患者负担 (22)2.4资产运营 (22)3功能与任务 (23)3.1医疗服务总体质量 (23)3.2医疗服务绩效 (23)3.2.1医疗服务的广度 (23)3.2.2医疗服务的整体技术难度 (23)3.2.3同类疾病的治疗费用 (24)3.2.4同类疾病治疗时间 (24)3.2.5医疗服务质量 (24)3.2.6医院技术全面性的测评 (24)3.2.7医院危重病例救治能力评价 (24)3.3临床重点专科 (25)3.4承担对口支援、援外等医疗工作 (25)3.4.1近3年承担对口支援任务情况 (25)3.4.2近3年承担援外任务情况 (26)3.5传染病报告 (26)3.6专病专报 (26)3.7感染性疾病管理 (26)3.8公共卫生任务完成情况 (26)4临床专科服务能力 (27)4.1内科 (28)4.1.1心血管内科 (28)4.1.1.1门诊规模及设置 (28)4.1.1.2床位效率 (28)4.1.1.3人员配置 (28)4.1.1.4技术能力 (28)4.1.2呼吸专业 (31)4.1.2.1门诊规模及设置 (31)4.1.2.2床位效率 (31)4.1.2.3人员配置 (31)4.1.2.4技术能力 (31)4.1.3消化科 (34)4.1.3.1门诊规模及设置 (34)4.1.3.2床位效率 (34)4.1.3.3人员配置 (34)4.1.3.4技术能力 (34)4.1.4神经内科 (37)4.1.4.1门诊规模及设置 (37)4.1.4.2床位效率 (37)4.1.4.3人员配置 (37)4.1.4.4技术能力 (38)4.1.5血液肿瘤科 (40)4.1.5.1门诊规模及设置 (40)4.1.5.2床位效率 (40)4.1.5.3人员配置 (40)4.1.5.4技术能力 (41)4.1.6肾病科 (44)4.1.6.1门诊规模及设置 (44)4.1.6.2床位效率 (44)4.1.6.3人员配置 (44)4.1.6.4技术能力 (45)4.1.7内分泌科 (47)4.1.7.1门诊规模及设置 (47)4.1.7.2床位效率 (47)4.1.7.3人员配置 (47)4.1.7.4技术能力 (48)4.1.8风湿免疫科 (51)4.1.8.1门诊规模及设置 (51)4.1.8.3人员配置 (52)4.1.8.4技术能力 (52)4.1.9新生儿内科 (54)4.1.9.1门诊规模及设置 (54)4.1.9.2床位效率 (54)4.1.9.3人员配置 (55)4.1.9.4技术能力 (55)4.2外科 (57)4.2.1泌尿外科 (57)4.2.1.1门诊规模及设置 (57)4.2.1.2床位效率 (57)4.2.1.3人员配置 (57)4.2.1.4技术能力 (57)4.2.2心脏外科 (60)4.2.2.1门诊规模及设置 (60)4.2.2.2床位效率 (60)4.2.2.3人员配置 (60)4.2.2.4技术能力 (61)4.2.3骨科 (63)4.2.3.1门诊规模及设置 (63)4.2.3.3人员配置 (63)4.2.3.4技术能力 (63)4.2.4普通外科 (66)4.2.4.1门诊规模及设置 (66)4.2.4.2床位效率 (66)4.2.4.3人员配置 (66)4.2.4.4技术能力 (66)4.2.5神经外科 (69)4.2.5.1门诊规模及设置 (70)4.2.5.2床位效率 (70)4.2.5.3人员配置 (70)4.2.5.4技术能力 (70)4.2.6胸外科 (71)4.2.6.1门诊规模及设置 (71)4.2.6.2床位效率 (72)4.2.6.3人员配置 (72)4.2.6.4技术能力 (72)4.2.7肿瘤外科 (74)4.2.7.1门诊规模及设置 (75)4.2.7.2床位效率 (75)4.2.7.4技术能力 (75)4.2.8新生儿外科 (77)4.2.8.1门诊规模及设置 (77)4.2.8.2床位效率 (78)4.2.8.3人员配置 (78)4.2.8.4技术能力 (78)4.3儿童保健中心 (80)4.3.1儿童保健中心 (80)4.3.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0)4.3.1.2人员配置 (81)4.3.1.3技术能力 (81)4.4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83)4.4.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3)4.4.1.2床位效率 (83)4.4.1.3人员配置 (83)4.4.1.4技术能力 (84)4.5眼科 (86)4.5.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6)4.5.1.2床位效率 (87)4.5.1.3人员配置 (87)4.6口腔科 (89)4.6.1.1门诊规模及设置 (89)4.6.1.2床位效率 (89)4.6.1.3人员配置 (90)4.6.1.4技术能力 (90)4.7感染科 (92)4.7.1.1门诊规模及设置 (92)4.7.1.2床位效率 (93)4.7.1.3人员配置 (93)4.7.1.4技术能力 (93)4.8急诊科 (96)4.8.1急诊科 (96)4.8.1.1急诊规模及设置 (96)4.8.1.2床位效率 (96)4.8.1.3人员配置 (96)4.8.1.4技术能力 (96)4.9重症医学科(含PICU、NICU、CCU) (99)4.9.1重症医学科 (99)4.9.1.1床位效率 (99)4.9.1.2人员配置 (99)4.10皮肤科 (102)4.10.1皮肤科 (102)4.10.1.1门诊规模及设置 (102)4.10.1.2床位效率 (103)4.10.1.3人员配置 (103)4.10.1.4技术能力 (103)4.11麻醉科 (105)4.11.1麻醉科 (105)4.11.1.1规模及设置 (105)4.11.1.2人员配置 (106)4.11.1.3技术能力检查或技术操作水平 (106)4.12康复医学科 (107)4.12.1.1门诊规模及设置 (107)4.12.1.2床位效率 (108)4.12.1.3人员配置 (108)4.12.1.4技术能力 (108)4.13中医儿科或中西医结合儿科 (110)4.13.1中医儿内科 (110)4.13.1.1门诊规模及设置 (110)4.13.1.2床位效率 (111)4.13.1.4技术能力 (111)5医技科室服务能力 (113)5.1药剂科 (113)5.1.1药剂科 (113)5.1.1.1科室规模及设置 (113)5.1.1.2人员配置 (114)5.1.1.3技术能力 (114)5.2检验科 (116)5.2.1检验科 (116)5.2.1.1规模及设置 (116)5.2.1.2人员配置 (117)5.2.1.3检验水平 (117)5.2.1.4检验项目报告时间 (118)5.3病理科 (118)5.3.1病理科 (118)5.3.1.1规模及设置 (118)5.3.1.2人员配置 (119)5.3.1.3技术能力 (119)5.4输血科 (120)5.4.1输血科 (120)5.4.1.2技术能力检查或技术操作水平: (120)5.5放射科 (122)5.5.1放射科 (122)5.5.1.1规模及设置 (122)5.5.1.2人员配置 (122)5.5.1.3技术能力 (123)5.5.1.4面积、安全防护要求 (126)5.6超声科 (126)5.6.1超声科 (126)5.6.1.1规模及设置 (126)5.6.1.2人员配置 (127)5.6.1.3技术能力 (127)5.7营养科 (128)5.7.1营养科 (129)5.7.1.1营养科 (129)5.7.1.2门诊设置及设施 (129)5.7.1.3人员配置 (129)5.7.1.4技术能力 (129)6医学教育 (131)6.1教学设施 (131)6.2教学能力与水平 (131)6.3继续教育 (132)6.4近1年接受儿科内其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进修情况 (132)6.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132)7科研能力 (133)7.1科研人才 (133)7.2重点实验室 (134)7.3近3年主持科研项目 (134)7.4近3年科研经费 (134)7.5近3年科研成果 (135)7.6药物临床试验 (135)7.7近3年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情况 (135)8质量与安全 (137)1 基本情况申报成为国家级区域儿童医疗中心的医疗机构所处地理位置应交通便利,方便区域内人口就医,开展的诊疗科目必须齐全,有完善的医技科室与之配套,有满足医疗、教学和科研所需的医疗仪器设备,合理的人才梯队,较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较强的医疗服务辐射力和影响力。

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范文(4篇)

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范文(4篇)

治未病中心管理制度范文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特色优势,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我院于____年____月____日正式成立体检“治未病”中心。

一、机构设置体检“治未病”中心下设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及其风险评估,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

健康咨询与指导由我院的名中医工作室的老专家负责养生指导,健康干预由我院的针灸经络科、推拿科、康复理疗科负责担任,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有我治未病中心人员专门负责,各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承担医院中医预防保健方面的工作。

二、科室理念健康从“治未病”开始。

三、服务宗旨让人不生病、少生病、迟生病、不生大病、带病延年、高龄自理、提高生活质量。

四、治未病的具体内容未病先防—未病养身,防病于先;欲病早治—欲病就萌,防微杜渐;既病防变—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防复—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五、主要服务人群①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②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③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④理化指征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⑤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⑥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⑦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理者。

六、治未病中心工作流程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管理、健康状态辨识与风险评估(常规体检、中医体检)、健康咨询与指导、健康干预等部门组成,承前启后,环环相扣。

1.开展宣传,成立组织。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文化,成立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

2.开展试点,总结经验。

(____年____月至____年____月)选择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合开展“治未病”服务工作,不断探索和总结“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

3.推广普及,建成网络。

(____年____月-____年____月)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医院—社区为一体的,特色明显、效果显著、管理规范、体制完善、群众满意的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体系。

针灸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概述

针灸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概述

针灸对心率变异性影响的研究概述宋燕娟;梁凤霞【摘要】气虚证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中医证候之一,可见于冠心病、高血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风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生活质量也随之下降.不同强度的气虚证会引起心率变异性相关指标的改变,因此,心率变异性是评价气虚证患者症状的一个有价值的客观指标.本研究对不同针灸方法、不同选穴方法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提出从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调节及其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和治疗方面探讨气虚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研究气虚证和心率变异性的调节机制提供更为完善的理论机制.【期刊名称】《针灸临床杂志》【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4页(P78-81)【关键词】针灸;气虚证;心率变异性;综述【作者】宋燕娟;梁凤霞【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武汉430061;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武汉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1心率变异性(HRV)是指连续心跳间R-R间期的微小涨落,它来源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节,因此它从侧面反映了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状态,并表达出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显示出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的张力与平衡性[1],从而决定了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成为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可能的有价值的预测指标,对于界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状况及其相互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率变异性的降低可增加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心室颤动阈值,具有负效应;心率变异性的增加可增加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加心室纤颤的阈值,这是一个保护因素[2]。

大量研究表明,若SDNN、SDANN、SDNNIndex等时域的指标低于50ms以下,是代表HRV的显著减低,病死率大大增高。

近年来HRV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心率变异性心血管疾病的预后等影响自主神经功能的相关疾病起到了一定的预测评价作用[3]。

中医院开展“一体化”服务(整合性中医药服务)(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试点资料

中医院开展“一体化”服务(整合性中医药服务)(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试点资料

近年来,我省一些中医医院顺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遵循中医思维模式,大胆改革传统疾病诊疗模式,积极搭建多学科诊疗平台,探索尝试一体化诊疗服务新模式,突出了中医药特色优势,强化了综合诊疗服务,提高了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经研究,我局决定在全省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下同)推广开展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

现提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开展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医学模式正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临床诊疗更加注重整体性,更加强调以人为本。

搭建多学科诊疗平台,开展一体化诊疗服务正是中医医院主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改革创新诊疗服务流程,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落实“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具体举措。

实践证明,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符合当前医疗服务发展需要,切合中医药诊疗特点,有利于医院资源重组和整合,加强学科之间、中西医之间、科室之间互联互通、优势互补,提升中医药发展水平;有利于简化诊疗流程,缩短就诊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有利于改革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实现“医生围着病人转”、“临床科室围着疾病转”,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综合的诊疗服务。

通过实施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打造中医服务品牌,推动中医医院整体发展。

二、明确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的主要内容和工作任务多学科一体化诊疗服务是诊疗理念的革新和服务流程的再造,核心内容是以患者诊疗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疾病诊疗为纽带,通过医院内部流程的改造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建立一体化诊疗服务平台和网络,提供一站式的疾病诊疗服务,使患者在一个科室、一张病床上就能实现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医疗服务全过程。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基本情况 既往成果 培养目标
创新性
基于针灸防治胃肠疾病在平滑肌细胞的 收缩机制研究领域尚属空白,结合针灸作为 临床治疗消化道功能疾病的中医特色疗法, 课题将在平滑肌功能研究领域的基础 上, 试图从平滑肌细胞骨架蛋白水平深入研究针 刺调节胃肠动力学的分子机制。
研究方案
培养计划
基本情况 既往成果 培养目标
基本情况 既往成果 培养目标
资金使用计划
1,第一阶段,预实验购买动物及试剂耗材等费
用,文献资料收集,参加相关会议,预计10万元; 2,第二阶段,正式实验购买动物及试剂耗材,
研究方案
培养计划
撰写相关论文,参加会议,预计20万元;
3,第三阶段,继续进行实验检测以及购买相关 试剂耗材,撰写文章,参加会议,预计20万元。
研究方案
培养计划
托,利用实验室激光共聚焦、质谱仪、膜片钳、高效 液相色谱仪等设备,不断学习针灸防治胃肠疾病的机 制研究,在该领域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本情况 既往成果 培养目标
科学问题
大部分课题和成果趋向于研究针灸
对胃肠道调节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而试图解释穴 位对胃肠道收缩作用机制的研究甚少 研究内容 基于PKC蛋白探讨针刺对肠易激综
三年计划
2018年1月-2018年6月:
主要进行预实验,购买实验设计相关的动物、试剂耗材,
建立稳定的造模方法和针刺以及抑制剂和激动剂干预条件, 资金主要用于动物、抗体和耗材购买,考核指标为期刊论文。
研究方案
培养计划
2018年6月-2019年12月: 进一步进行动物实验,取材并检测相关指标,资金主要用 于动物、抗体和耗材购买,根据相应结果撰写成果论文。 2020年1月-2020年12月: 进一步完成标本检测,资金主要用于动物、抗体和耗材购 买,总结并分析实验结果,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撰写成果 论文。鼠平滑肌细胞收缩功能和炎症影响的机制

《针灸大成》眼病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大成》眼病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大成》眼病选穴规律探析郑清;孔立红;余超超;沈峰;马冉【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针灸大成》治疗眼病的针灸选穴及其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针灸治疗眼病提供选穴参考.方法以《针灸大成》一书中所载治疗眼病的针灸选穴及处方为研究对象,整理归纳其用穴数目、常用穴位、穴位归经、穴位分布及特定穴应用,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以上资料进行频次分析.结果纳入针灸处方共118个,穴位162个,累计用穴频次共444次.选穴数目1~2穴的处方最多,频次高达76次,频率为64.4%;穴位使用频次前十的穴位依次为合谷、攒竹、睛明、头临泣、太阳、肝俞、风池、丝竹空、小骨空、上星;经脉应用频次最多的为足太阳膀胱经,用穴频次为95次,占腧穴总频次的21.4%;头面部的腧穴数量及运用频次均居首位,共计54个穴位,使用频次达194次,频率为43.7%;治疗眼病的162个穴位中,属于特定穴的有109个,频率为67.3%,其中交会穴的使用频次最多,为117次,频率为26.4%.结论《针灸大成》治疗眼病,用穴少而精;多取阳经腧穴;选穴多归膀胱经;以局部选穴与循经选穴为主;多用特定穴.【期刊名称】《上海针灸杂志》【年(卷),期】2019(038)001【总页数】5页(P101-105)【关键词】针灸疗法;《针灸大成》;眼病;选穴【作者】郑清;孔立红;余超超;沈峰;马冉【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4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6.8《针灸大成》由明代针灸学家杨继洲所著,成书于万历二十九年辛丑(公元1601年),是杨氏在其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又汇集了明以前诸家重要的针灸论著所编写而成。

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及分析

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及分析

ʌ针灸研究ɔ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及分析❋张小蕾1,薛艺璇1,向丽莉1,林依梦1,李㊀佳1,黄㊀伟1,2ә(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㊀430061;2.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武汉㊀430061)㊀㊀摘要: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对近20年来针灸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进行分析,探讨分析足三里穴在胸痹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优化腧穴选穴提供一定的参考㊂方法:通过回顾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针灸足三里治疗心绞痛的临床文献,对足三里穴在治疗胸痹中的辨证分型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各证型出现的频率㊁比例及统计学差异㊂结果:共纳入43篇临床研究文献,复合证型共计10种,以气阴两虚频数(10,20.41%)最高;单个证型共计5种,以气虚型频数(6,12.25%)最高㊂气阴两虚型与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等主要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仅与频数ɤ2的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结论:临床研究应用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见于10种复合证型及5种单个证型,结合足三里对胸痹具有扶正祛邪的治疗作用,故临床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㊁气虚血瘀型等多种证型的胸痹时,选穴配伍应注重调补脾胃,可考虑配伍使用足三里穴以优化穴位配伍,提高针灸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㊂㊀㊀关键词:临床研究;足三里;胸痹;辨证分型㊀㊀中图分类号:R541.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6-3250(2021)01-0116-04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and Analysis of ZUSANLI(ST36)inTreatment of Thoracic ObstructionZHANG Xiao-lei1,XUE Yi-xuan1,XIANG Li-li1,LIN Yi-meng1,LI Jia1,HUANG Wei1,2ә(1.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The Co-innovation Center for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ofAcupuncture-moxibustion in Hubei Province,Wuhan430061,China;2.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Hubei Provincial Hospital of TCM,Wuhan430061,China)㊀㊀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in the past20years by using bibliometrics,and discus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Zusanli acupoint in thoracic obstruc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clinical acupoint selection.Methods:By reviewing the clinical literature of acupuncture at Zusanli for treatment of thoracic obstruction from January1999to January2019,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of Zusanli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obstruction was quantitatively analyzed.And the frequency,proportion an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each syndrome type were studied.Results:A total of43clinical studies were included.There were10kinds of compound syndromes,and Qi and Yin deficiency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10,20.41%);There were5types of single syndrome types,and Qi deficiency type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y(6,12.2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yndromes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and the main syndromes of 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and Qi deficiency syndrome.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nly with the syndrome type with frequency less than2.Conclusion:In clinical research,th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ing of zusanli point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obstruction was found in10 compound syndromes and5single syndromes.And Zusanli has a therapeutic effect of strengthening the body and expelling evil in thoracic obstruction.Therefore,The selection of acupoints should focus on regulating and nourishing the spleen and stomach in the clinic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Qi and Yin deficiency syndrome,Qi deficiency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other syndromes of thoracic obstruction.So we can consider using the Zusanli acupoint to optimize the acupoints compatibility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thoracic obstruction.㊀㊀Key words:Clinical research;Zusanli;Thoracic obstruction;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type❋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81704142)-从FXR/ SHP通路探讨电针预处理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线粒体机制研究;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6CFB215)-基于FXR/ SHP凋亡通路探讨电针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17QNRC001)作者简介:张小蕾(1993-),女,山东烟台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针灸效应的基础与临床研究㊂ә通讯作者:黄㊀伟(1982-),男,湖北洪湖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从事针灸效应的基础与临床研究,Tel: 139****3982,E-mail:24231637@㊂㊀㊀胸痹是以脏腑虚损㊁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㊁血瘀㊁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 本虚标实 之证,故应以扶正祛邪㊁标本兼治为基本治则来选穴组方㊂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㊁胃之下合穴,有调补脾胃㊁益气养血㊁活血化瘀㊁利湿化痰㊁行气止痛之功效,可补心气㊁养心血㊁治其本㊁祛痰浊㊁通心络治其标,以奏标本兼治㊁补泻兼施之效,故足三里为临床针灸治疗胸痹的重要腧穴之一㊂近年来,运用针灸足三里穴治疗胸痹的临床报道逐年增多㊂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出发,通过回顾分析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针灸治疗胸痹临床文献,对我国针灸足三里治疗胸痹的辨证分型情况进行归纳分析,对所涉及各个证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分析足三里在胸痹中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胸痹优化选穴提供一定的参考㊂1㊀资料与方法1.1㊀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主题词限定为 心绞痛or冠心病or胸痹 ,干预措施限定为 针灸or针刺or灸法or电针or穴位注射or穴位埋线or穴位埋针or皮内针 ,检索年限限定为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㊂1.2㊀文献纳入标准国内所有针灸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㊁非随机对照试验及病例观察;文献标明辨证分型情况;诊断为心绞痛或冠心病或胸痹患者;文献发表年限为1999年1月至2019年1月㊂1.3㊀文献排除标准非主要针对胸痹研究的文献(如颈源性心绞痛㊁脊髓性心绞痛等);非临床研究文献,包括个案㊁经验㊁综述㊁理论探讨㊁Mate分析㊁系统评价等;选穴配伍中无足三里的文献;重复发表或研究数据㊁内容雷同的文献;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㊂1.4㊀统计学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所纳入文献的辨证分型频率㊁比例,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根据上述检索策略共检出针灸治疗心绞痛相关文献521篇,对所检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逐一整理,排除非临床文献274篇,临床文献中选穴无足三里的文章165篇,未明确标明辨证分型的文章39篇,最终纳入43篇㊂2.1㊀证型分布情况表1示,整理统计43篇文章中辨证分型情况,若1篇文章中出现多个证型均使用足三里穴的情况,则将其分别进行归类统计㊂其中,2篇文章包含3个证型,另有2篇文章包含2个证型,43篇文章共涉及49个证型㊂对这些证型进行统计,共涉及20种证型㊂2.2㊀辨证分型频数㊁比例及统计对20种证型进行归类并统一规范证型的名称[1],以复合证型㊁单个证型为单元最终归为15种证型㊂将脾胃虚弱与心脾两虚归为脾胃虚弱型,频数为5;将痰浊壅塞㊁痰阻心脉㊁痰浊闭阻归为痰阻心脉型,频数为4;将心血瘀阻㊁心脉瘀阻归为心血瘀阻型,频数为4;寒凝心脉与阴寒凝滞归为寒凝心脉型,频数为4;痰凝血瘀归为痰瘀互阻型,频数为1㊂表1㊀证型分布情况比较表2㊀以复合证型㊁单个证型为单元辨证分型的频数及比例[例(%)]证型辨证分型频数比例复合证型气阴两虚1020.41气虚血瘀714.29脾胃虚弱510.21痰阻心脉48.16心脉瘀阻48.16寒凝心脉48.16心气亏虚2 4.08心肾阳虚1 2.04痰瘀互阻1 2.04气滞血瘀1 2.04单个证型气虚型612.25阴虚型1 2.04气滞型1 2.04血虚型1 2.04血瘀型1 2.04合计49100.00表3㊀χ2检验结果比较㊀证型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虚型脾胃虚弱痰阻心脉心气亏虚气滞血瘀气阴两虚0.08490.0142#0.0042##气虚血瘀0.0276#气虚型0.0510脾胃虚弱痰阻心脉 2.96心气亏虚 6.02气滞血瘀8.21 4.85 3.80㊀㊀注:①痰阻心脉型与心血瘀阻型㊁寒凝心脉型,气滞血瘀型与心肾阳虚型㊁痰瘀互阻型㊁阴虚型㊁气滞型㊁血虚型㊁血瘀型频数相同,取其一作为代表;②#P<0.05,##P<0.01㊀㊀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证型中气阴两虚型频数最大,比例最高占20.41%;在复合证型中,除气图1㊀足三里治疗胸痹的10种复合证型间转化关系阴两虚外,依次为气虚血瘀型占14.29%,脾胃虚弱型占10.21%,痰阻心脉型㊁心脉瘀阻型㊁寒凝心脉型各占8.16%,心气亏虚型占4.08%,心肾阳虚型㊁痰瘀互阻型㊁气滞血瘀型各占2.04%㊂在单个证型中,气虚型频数最大㊁比例最高占12.25%,阴虚型㊁气滞型㊁血虚型㊁血瘀型各占2.04%㊂表3中的χ2检验结果表明,气阴两虚型与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㊁脾胃虚弱型㊁痰阻心脉型㊁心血瘀阻型㊁寒凝心脉型等频数较高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气阴两虚型仅与频数ɤ2的证型(心气亏虚型㊁气滞血瘀型㊁心肾阳虚型㊁痰瘀互阻型㊁阴虚型㊁气滞型㊁血虚型㊁血瘀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虚血瘀型仅与频数=1的证型(气滞血瘀型㊁心肾阳虚型㊁痰瘀互阻型㊁阴虚型㊁气滞型㊁血虚型㊁血瘀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由此可见,临床上应用足三里治疗胸痹时不能局限于气阴两虚型㊁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等主要证型,在多种证型的腧穴配伍时应全面综合考虑足三里穴,以优化临床选穴㊂3㊀讨论3.1㊀足三里治疗胸痹复合证型间的转化关系胸痹的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证候以复合证型为多见[2]㊂通过分析足三里治疗胸痹所涉及的10种复合证型间的转化关系,并结合临床冠心病演变规律[3]发现,10种复合证型间的相互转化皆可以脾胃虚弱为病理基础,最终多种原因导致心脉不畅㊁瘀血阻滞,可兼夹或发为瘀阻心脉㊂图1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之海,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致使心气亏虚㊂心气亏虚日久则会导致气阴两虚[4];心气亏虚则推动无力,血脉瘀阻㊁因虚致实继而发展为气虚血瘀[5]㊂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虚弱㊁气机升降失司则会导致气滞血瘀[6],气滞血瘀亦可由气虚日久㊁推动无力㊁血行不畅转化而来;平素贪凉饮冷,脾胃阳伤或暴受寒冷之邪,中焦寒盛,阴寒之邪上逆乘心,心阳失展,心脉气血凝滞不通发为寒凝心脉[7]㊂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健运失职,非但化源匮乏,无以滋先天之本,且寒从中生,寒温不化致使心肾阳虚[8]㊂肾阳虚衰不能温暖脾土则脾阳亦虚,阴寒上逆终成寒凝心脉;脾虚失运,水谷肥甘之物无以化生气血精微则痰浊内生,久之引起血行迟滞,留而为瘀,痰瘀着于心脉终成痰凝血瘀[9]㊂3.2㊀脾胃虚弱是胸痹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当从脾论治胸痹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胸痹的病机概括为 阳微阴弦 ,认为上焦胸阳不足,浊阴上乘,痹阻胸中,本虚标实是其发病关键[10]㊂胸痹之本虚,当责之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的不足㊂脾胃作为后天之本,亦为气血生化之源,可化生气血以补养心脉㊂胸痹的病位虽在心,但与脾胃关系密切,二者经气相通,五行相关,且共同化生宗气,这也决定了脾胃与心间的病理联系密切,脾胃的病变则可累及心,致使胸痹的发生[1]㊂脾病及心主要表现在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心脉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水液运化失司,痰瘀互结心脉[11];脾胃虚弱,病及他脏,共同导致胸痹㊂由此可见,脾胃虚弱是胸痹发生的重要病理因素,胸痹的发生㊁发展㊁转归㊁预后均与脾胃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12]㊂根据上述胸痹的各证型转化关系可以看出,各个证型均可在脾胃虚弱的病理基础上进行转化,故可从脾胃论治胸痹,以达补虚扶正以治其本的治疗目的㊂3.3㊀足三里穴在胸痹中的主要治疗作用:扶正祛邪以通痹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六腑下合穴之一,是调补脾胃的最重要腧穴之一㊂足三里有 诸虚百损,无病不治 之功,可补泻兼施,标本兼治㊂在胸痹的针灸治疗中,足三里有无法替代的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㊂3.3.1㊀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㊀足三里为胃经之合穴,胃经循行胸部,‘黄帝内经“中‘灵枢㊃经脉“云: 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㊂ 胸痹就其心痛来讲,究其病机可分为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㊂因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根据 经之所通,主治所在 循经取穴的治疗规律,并结合 上病下治 的远处取穴方法,针刺足三里既可补气养血又可通络止痛,对胸痹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缓解胸痛症状㊂3.3.2㊀健脾补气养血㊀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㊂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 ㊂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足阳明胃经之合穴㊂针刺足三里可调理脾胃㊁化生气血以荣养心脉,奏调心气㊁补心血之功则心脉充盈,心气充沛,脉道通利,痹证自除㊂3.3.3㊀化痰祛瘀通络㊀ 脾病生湿 脾为生痰之源 ㊂‘古今医鉴“曰: 心脾痛者,亦有顽痰死血 种种不同㊂[13] 痰浊在心脾两脏病机关系中处于中间地位,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聚湿生痰㊁痰浊内阻,既可单独为患又可变生血瘀,痰瘀阻络而病胸痹㊂ 合治内腑 ,足三里为胃之合穴,针刺足三里可以实脾胃助运化,痰湿得化,瘀阻得消,脉道通利,痹证自除㊂在临床治疗胸痹时,足三里穴在治疗气阴两虚型㊁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胸痹中的频数较高,但是根据χ2检验结果可知,足三里在临床治疗气阴两虚型与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等主要证型时并无显著统计学差异,表明临床应用足三里治疗胸痹不应局限于气阴两虚型㊁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胸痹等主要证型㊂同时,基于足三里在胸痹中的重要治疗作用,可调补脾胃㊁益气养血㊁活血化瘀㊁利湿化痰以扶助正气㊁祛邪通痹[14],故临床针灸治疗气阴两虚型㊁气虚血瘀型㊁气虚型等多种证型的胸痹时,选穴配伍应全面综合考虑,注重调补脾胃,可考虑配伍使用足三里穴以进一步优化穴位配伍,提高针灸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㊂参考文献:[1]㊀屈岚,程丑夫.冠心病辨证分型研究概况及统计分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1):175-178.[2]㊀欧阳文.冠心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性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6.[3]㊀张明雪,曹洪欣,常艳鹏.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证候演变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4-27.[4]㊀吴长岩,贾乐红,吕志军.温针灸对冠心病心绞痛血脂㊁血流变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1):36-38.[5]㊀石立鹏,杜旭勤,赵凤林,等.针刺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证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5):3880-3882.[6]㊀温屯清,黄鹰,周昊,等.柴郁胸痹汤加减合穴位注射治疗气郁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7,23(19):69-71.[7]㊀肖香群,王宗殿.寒凝心脉型胸痹证治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4-15.[8]㊀王艳馨.胸痹心痛从肾论治[J].河南中医,2007,27(12):39.[9]㊀客蕊,魏红玉,佟蕊,等.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型中医治疗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2):406-408. [10]㊀阮威君.急性冠脉综合征痰瘀证与血清sCD40L及炎症关系的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11]㊀陈兴龙,马燕楠,徐学功.从脾胃论治胸痹[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4):34-36.[12]㊀喻松仁,丁成华,程绍民,等.冠心病痰瘀衍变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4):998-1000.[13]㊀龚信.古今医鉴[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155.[14]㊀李颖,李雯斌,黄桢,等.穴位敷贴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352-353.收稿日期:2020-04-18(上接第81页)所收录的‘金匮要略“首篇篇名 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说明现本‘金匮要略“首篇的原本面貌并不是 脏腑经络先后病 ,而是‘脉经“所记载的 平卒尸厥脉证第一 ㊂卒病最危最急,生死一瞬之间,为便于查找,位于首篇理所当然,第11条提及的 卒厥 入脏即死 入腑即愈 及‘新唐书“提及的 伤寒卒病论 ,亦是此篇原本探讨卒尸厥病的有力证明㊂参考文献:[1]㊀大塚敬节.金匮要略研究[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37.[2]㊀胡希恕.胡希恕金匮要略讲座[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100.[3]㊀王叔和.脉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57.[4]㊀梁永宣.‘金匮要略方“最古本㊁最善本的发现与流传[J].中华医史杂志,2011,41(3):183-188.[5]㊀真柳诚,小曾户洋.‘金匮要略“的文献学研究(一)关于元㊃邓珍本‘新编金匮方论“[J].日本医史学杂志,1988,34(3):414-430.[6]㊀梁永宣.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41.[7]㊀王雪苔.‘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4.[8]㊀皇甫谧.针灸甲乙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9]㊀班固.汉书㊃艺文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9:1351.[10]㊀马伯英.中国医学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209.[11]㊀孙桐.难经[M].北京:北京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01.[12]㊀丹波康赖.医心方[M].高文铸,等校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602.[13]㊀葛洪.肘后备急方[M].王均宁,点校.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96.[14]㊀王焘.外台秘要方[M].王淑民,校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139.收稿日期:2020-04-24。

针灸科个人工作总结(9篇)

针灸科个人工作总结(9篇)

针灸科个人工作总结针灸科____年终总结____年对于针灸科来说是一个转变、成长、奋进的一年。

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帮助下、支持下;在医院各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围绕医院创建“二级”医院为中心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1、我科在领导的关心下,发展共有____个病房,____张病床,____间康复室,____间针刀室,____间熏蒸室;____个护士。

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能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

为了迎接创建“二级”医院检查,积极按照护理部制定措施完善相关资料及自我检查。

针对护士培训针灸科优势病种及特色中医操作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

动员全科护理人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合医下乡体检工作。

2、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

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坚持了每天对治疗室、针刀室、熏蒸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

对每种消毒物品进行了定期定点更换,坚持晨间护理一床一中一湿扫。

3、坚持每周____全科护士卫生大扫除,按照科室制定专业知识培训计划给予培训指导,并给予护士及护生考核,合格率达到____%。

二、科学化、制度化的护理管理,重点监督制度落实情况1、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各区域的物品、工作流程等管理,大家相互督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并讨论制定修正措施,保证科室护理质量。

切实履行各项考评制度,使护理质控落实到位。

2、通过一年时间调整,护理队伍结构趋于合理,基本上按个人工作能力定岗,基本实现护士层级管理,达到人员的合理分配使用。

3、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采取质控。

坚持了科室负责人每周例会制度,听取领导安排内容及夜查房关于科室出现的护理问题,落实到人并指导改正。

4、每月对护理质量及病房管理进行自查,定期检查抢救药品、满意度调查、物品管理等;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制定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湖北省卫生计生科研项目结题验收评分表

湖北省卫生计生科研项目结题验收评分表
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合格及以上为通过。)
专家签字
(10分)
A按计划或超额完成考核指标(8TO分)
B完成85%及以上的考核指标(7-7.9分)
C完成60%-85%的考核指标(5-6.9分)
D完成60%及以下的指标(0-4.9分)
经费使用(10分)
A合规(8-10分)
B较合规(1-7.9分)
C不合规(0分)
综合得分
A优秀B良好C合格D不合格
注:(90分以上为优秀,80-90分为良好,70-79分为合
C完成60%—85%的考核指标(5-9.9分)
D完成60%及以下的指标(0-4.9分)
科学水平和学术创新性(20分)
A科学水平高,学术创新性强(15-20分)
B科学水平较高,学术创新性较强(IOT4.9分)
C科学水平和学术创新性一般(5-9.9分)
D其它(0-4.9分)
成果产出(20分)
A按计划或超额完成考核指标(15-20分)
湖北省卫生计生科研项目结题验收评分表
项目名称:湖北典型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承担单位及负责人: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霍细香
验收编号:鄂卫生计生科验字(2018)33-005号
指标
评价标准
评分
研究内容完成情况
(30分)
A按计划或超额完成考核指标(20-30分)
B完成85%及以上的考核指标(10T9.9分)
B完成85%及以上的考核指标(10-14.9分)
C完成60%—85%的考核指标(5-9.9分)
D完成60%及以下的指标(0-4பைடு நூலகம்9分)
应用推广前景
(10分)
A已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8-10分)

内关穴的文献研究探析

内关穴的文献研究探析

内关穴的文献研究探析
李佳;吴松;黄伟;王华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6(022)012
【摘要】内关乃心包经之络穴,与三焦经相络,又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一穴贯连三经,故内关穴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价值.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关于内关穴的论述,试图从穴位文献出处、释义、本经经脉络属关系与奇经八脉交会关系,以及穴位的双向调节和主治病症方面进行初步文献整理,总结内关穴的应用规律,归纳其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内关穴提供文献依据,为今后临床和理论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
【总页数】3页(P1659-1661)
【作者】李佳;吴松;黄伟;王华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61;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43006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
【相关文献】
1.内关穴治疗心脏疾病的临床应用文献综述 [J], 孙国超;孙伊平
2.内关公孙穴应用及其机理研究探析 [J], 钟鸿;武哲丽
3.内关穴治疗痛症的文献研究 [J], 林红;卢春莉;吴俊梅;李静
4.内关穴古代文献考究 [J], 孔冬冬;张永臣;贾红玲
5.内关穴古代文献应用分析 [J], 孔冬冬;张永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四关穴

浅谈四关穴

浅谈四关穴王彬;马骏;王述菊;余沛豪;王中明;王琪【摘要】腧穴配伍是针灸处方的基本要素,是针灸临床工作者取得治疗效果的关键.《针灸大成》中记载:"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穴是也."合谷、太冲这一经典配穴,均为原穴,合谷善主气,太冲善调血,两穴一气一血,一阴一阳,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治疗病证广泛,医者使用频次高.现从腧穴理论、配伍分析、经络理论和临床运用等角度进行分析,叙述如下.%Point combination is an essential factor for making an acupuncture prescription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and is also the key to achieve therapeutic effect.According to Compendium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iguan points,namely Taichong (LR2) and Hegu (LT4).They both are Yuan-Source Points,Hegu belongs to qi and yang,and Taichong belongs to blood and yin.They depend and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Thisclassic combination is widely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and high frequency by acupuncturists.To further understand Siguan points,we analyzed them in four aspects as follows: theory of acupoints,analysis on point combination,meridian and collateral theory and clinic practice.The detailed description is as follows.【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7(032)008【总页数】2页(P1102-1103)【关键词】四关穴;合谷;太冲;腧穴;临床运用【作者】王彬;马骏;王述菊;余沛豪;王中明;王琪【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正文语种】中文《说文解字》曰:“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即谓事物的枢纽或重要的转折点。

浅谈针刺风府穴

浅谈针刺风府穴

浅谈针刺风府穴
王彬;马骏;王述菊;余沛豪;王中明;王琪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7(0)9
【摘要】风府穴归属督脉,风,指风邪,府为府宅,聚居之地,风府为治风之要穴,既可用于中风、癫狂、癔症等内风为患的神志病症,又可用于眩晕、头痛、颈项强痛等外
风为患的病症.它是临床上常用的腧穴,现从风府穴定位、主治和现代配穴应用,结合解剖学中关于风府穴的安全进针角度和深度进行论述,以便在针刺治疗中恰当的使
用风府穴.
【总页数】3页(P1235-1237)
【作者】王彬;马骏;王述菊;余沛豪;王中明;王琪
【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
伤学院,武汉 430065;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武汉 430065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针刺百会、风府穴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2.针刺水沟、风府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3.针刺水沟、风府穴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血一氧化氮及内皮素含量的影响
4.针刺风府穴对紧张型
头痛大鼠血浆NO 和 ET 水平的影响5.针刺百会穴、风府穴对脑缺血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及NGF、BDNF表达的影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左、右后溪穴激活脑功能区相关性fMRI比较研究

左、右后溪穴激活脑功能区相关性fMRI比较研究

左、右后溪穴激活脑功能区相关性fMRI比较研究胡霞;王华;李佳;刘建民;吴松;唐宏图;徐海波;韩俊洲【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electro-acupunctured point Houxi(SI3)and activated brain function areas, contrast the images produc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t left and right points Houxi and make a comparison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t pointHegu(LI4)in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MethodPatients with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six on the left side and six on the right side,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A scan of the whole brain was taken using fMRI during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The images were processed using SPM software. An analysis using at-test (P<0.01) showed differences in brain functional images produc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t different points.ResultElectroacupuncture at left point Houxi increased the signals of brain regions: rightcaudate nucleus, right cingulate gyrus, right parahippocampal gyrus, righ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 the brainstem and the cerebellar vermis. Electroacupuncture at right point Houxi increased the signals of brain regions: right medial frontal gyrus, left middle frontal gyrus, left anterior cingulate gyrus, rightcingulate gyrus and right superior temporal gyrus.ConclusionThere is a difference in the image between electroacupuncture at point Houxi and at point Hegu or Dicang(ST4). There is also a larger difference in the image between bilateral points Houxi. The brain regions with high-frequency or low-frequency signals are not consistent. The results further prove the scientifi calness of “PointHegu is indicated for diseasesin the face and mouth” and also show that the cognominal acupoints on the two sides ofthe human body may have some differences, e.g. the conduction pathways are not completely the same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are not completely consistent.%目的:观察电针刺激周围性面瘫患者后溪穴在患者脑功能区的激活相关性,比较左、右侧后溪穴在成像上是否存在差异,并与电针合谷穴做比较。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治未病科工作制度

1.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法规和上级指示,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对治未病科的医疗、预防予以指导。

按主管部门的要求,准确、及时有效的完成各项任务,不断进行创新,使治未病的各项工作有效进行。

2.制定治未病科年度计划,定期做好总结工作,具体落实,深入开展。

3.不断运用、引进新技术,新方案,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4.检查教育本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进医疗作风和工作作风,改善服务质量。

5.落实社会监督,及时妥善处理患者的就医需求。

6.开展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科室的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7. 做好慢性病健康教育及访视工作,使未病、欲病人群与慢性病管理既有效区分又能良好对接,实现健康全程管理。

8.通过适宜的预防保健服务及中医适宜技术,提高疾病的预防,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延年益寿,促进生活质量的提高,健康长寿,从而提高医疗行业对社会的影响力。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管理规章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2.严格执行治未病科统一的考勤制度。

建立休假登记本,休假时必须安排好工作,事先征得科主任的允许。

请事假要按规定事先亲自向科主任提交请假报告,特殊情况可电话或者托人请假,但不能超过一天,事后需补办手续。

病假要有符合要求的病假条。

3.工作期间要坚守岗位,不要窜岗闲聊,工作人员无特殊情况不得进入工作间。

工作间要保持清洁。

4.治未病科假日值班人员除负责调配处方外,要负责处理与本科室有关的事物,并在值班记事本上登记,必要时向科领导或者院总值班人员汇报。

5.不得对患者和临床科室直接供给药品,需通过门诊或者住院药房。

6. 建立差错事故记事本,各组每月底统计上报科室,重大的差错事故应即将向科主任汇报,并采取积极抢救或者挽回错失。

7.各个工作间要有防火设备,掌握防火常识及防火器材使用。

1.根据卫生行政部门要求,制定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年度和长期工作计划。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针灸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针灸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究针灸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邱宇驰;韩红伟;张家玮;付伊萌【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24(17)3【摘要】目的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识别结肠组织的代谢模式,探讨针灸抑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 IBS-D)模型大鼠肠道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

方法随机将45只SD大鼠分为3组,即对照组、模型组、针灸组。

模型组与针灸组采用急、慢性应激相结合方法制备IBS-D 模型大鼠。

针灸组在造模同时给予针灸“足三里”“关元”“内关”治疗,每日1次,共28日。

通过观察稀便率、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血清和结肠黏膜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interleukin, IL)-6、IL-1β含量及测定结肠转运功能评价肠道功能。

利用TM广靶代谢组学技术对三组大鼠的结肠组织样品进行代谢轮廓分析,利用PCA和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并结合数据库筛选差异代谢物,利用KEGG找到富集代谢通路。

结果造模后,模型组稀便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与模型组比较,针灸组稀便率降低(P<0.01)。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NF-α、IL-6、IL-1β含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结肠黏膜TNF-α、IL-1β含量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结肠黏膜IL-6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针灸组与模型组比较,结肠黏膜TNF-α、IL-6、IL-1β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未病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度工作考核一览表
(五个研究方向首席)
研究方向岗位姓名
本年度工作情况考核意见
及工作建议工作进度本团队取得的成果
研究方向
一:
保健要穴的
研究首席朱兵
2015年本研究团队主要围绕着“保健要穴的研究”
进行了一系列科研工作。

重点研究足三里、关元、
三阴交等保健要穴本质特征、针灸效应及其生物学
机制。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到:a)在
穴区存在VR1阳性表达的神经纤维,多位于表皮层
及真皮浅层,VR1在毛囊周围分布也较多,形成网状,
而且与血管的分布关系密切,穴位敏化可能与神经
源性炎性反应有关。

b)针刺可以促进穴位神经源性
炎性反应物质的表达,这个结果提示,穴位敏化可
能是机体在疾病反应过程中的动态反应,而针刺则
可以促进这一反应过程,加速机体的康复过程;招
收一名博士研究生崔翔
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SCI论文2篇,中
文核心5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湖
北省教育厅省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课题1
项,主持湖北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2014年度
重点项目1项;参编《针灸临床神经系统疾
病定位诊断》,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任编委;荣获2014年度优秀教师,湖北中医
药大学,2015年3月。

考核良好。

建议加强
SCI论文的
发表。

研究方向二:
针灸治未病腧穴配伍首席王华
2015本研究团队围绕“针灸治未病腧穴配伍”研究
方向,成功申报主持了“标本配穴电针对缺血性心
肌细胞凋亡基因及其相关信号通路调控的机制研
究”和“标本配穴针刺防治慢性心肌缺血的效应及
其代谢识别模式研究”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旨在
以标本配穴为切入点,通过国家级科研项目,证实
固护正气为主的标本配穴法在防治慢性心肌缺血,
胰岛素抵抗肥胖等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标本配穴”
电针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获湖北省中
医药科学技术三等奖。

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论文4篇,中
文核心5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5项;
湖北省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二届湖
北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
学技术奖三等奖;参编行业规划教材1部;
荣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
赛湖北赛区银奖(指导老师)副主编著作2
部;参编十三五规划教材2部
考核良好。

建议继续扩
大科研成
果。

研究研究方向三:
针灸得气与疗效的临床
研究首席王伟
2015本研究团队围绕“针灸得气与疗效的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积极指导我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报,
所在方向目前已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
论文1篇;目前已完成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无先兆
偏头痛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方案,同济医院已投入
经费建设临床数据收集中心和临床随机对照分配中
心,目前正准备签定项目合作合同;组织在同济医
院召开合作项目学术研讨会1次,来我校学术讲座2
次,参加我中心举办针灸治未病高峰论坛并作《针
感和人格因素影响针刺治疗效果》主题报告。

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
文核心1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
目3项,主持武汉市科学技术局高新技术产
业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项,主持湖北省
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
划项目1项;获中国针灸学会2015年学术年
会优秀论文;当选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
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针灸学会针
灸器材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参编教材1部;
湖北省卫生厅课题1项。

考核良好。

建议加强
SCI文章的
发表。

研究方向
四:
针灸治未病
标准化的制定和推广应
用首席刘保延
2015本研究团队围绕“针灸治未病标准化的制定和
推广应用”研究方向,联合湖北中医药大学申报国
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针灸治未病服
务及技术操作规范的研制,刘保延教授和王华教授
为该项目负责人,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
和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
在他的指导下,世界针灸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办公
室在湖北中医药大学挂牌,王华任主任委员、梁凤
霞任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梁忠任副秘书长。

在2015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国际针灸学术研讨会上确定
2016年5月在我中心举办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教育
工作委员会工作会议;招收两名博士研究生李晨、
王钏
发表学术论文5篇;主持完成湖北省社会科
学基金项目一项;主持省教育厅教学课题1
项、校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国自然2项;
论文获2015年中国中医药信息年会优秀论
文一等奖;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以编委参与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行业
创新教材1部,著作3部;获中国教育学会
第三届全国微课展示二等奖;中国针灸学会
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排名第4),
考核合格。

建议加强
SCI论文的
发表和国家
自然科学基
金的申报主
持。

研究方向五:
针灸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
用首席张国军
2015年本研究团队主要围绕着“针灸新技术、新产
品的研发和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科研工作。

重点在
于开发一系列新的针灸传感器用于穴位周围信号分
子的实时检测。

今年的研究工作“利用石墨烯修饰
的针灸针检测多巴胺”发表在《Nature》子刊
Scientific Reports上,扩大了学校在这一领域的
国际知名度。

在这基础之上又利用碳纳米管修饰的
针灸针在五羟色胺的活体监测方面取得了突破进
展,目前实验进展顺利,已着手开始撰写SCI论文。

本研究团队其他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检测蛋白新技
术研究和电针影响效应的研究)也为针灸新技术的
和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10篇;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
省教育厅科研课题一项;主持湖北省高等学
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项;
获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指
导大学生在湖北省第十届大学生“挑战杯”
比赛中获得特等奖;2015年湖北省“师德先
进个人”;湖北省“全省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国家专利:纳米传感针及其制备方法,申请
号:201310583277.7 (受理中)
考核良好。

建议加强国
家自然科学
基金的申报
主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