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学案

合集下载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过关练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过关练

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过关练(十六)一、选择题1.(2018年1月湖州高二期末)秦王嬴政统一六国过程中,采用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

对其中三个诸侯国分别采取引水淹城、离间计、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等策略,这三国对应的是()A.魏国、赵国、楚国 B .赵国、楚国、韩国C.韩国、魏国、赵国D.楚国、魏国、韩国解析秦灭魏,引黄河水灌大梁城(今河南开圭寸);秦灭赵时,赵孝成王赵丹中了秦国的离间计,临阵换将,用纸上谈兵的赵括换下了名将廉颇,长平一战,赵军45万精锐部队惨遭俘虏坑杀;秦灭楚时,王翦就提出非要六十万士兵才能灭楚,就是采用了集中优势兵力强攻的策略,最终出征大胜;故选A o答案A2.(2017年1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唐太宗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立法不可让条目重迭,这样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

这反映出唐太宗()A.努力摆正礼与法的关系B.主张减轻刑罚,刑罚为末C.倡导简约的法律形式D.具有“仁义为本”的思想解析材料中并没有对礼与法关系的阐述,故A项错误;唐太宗之所以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其目的不过是“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而非“减轻刑罚,刑罚为末”,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唐太宗主张不可将一罪作数种条目,立法不可让条目重迭,这样既有利于官吏记住,又可防止官吏在执行时徇私”可知,唐太宗这是在倡导简约的法律形式,故C项正确;唐太宗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最高代言人,不可能从根本上倡导“仁义为本”,故D项错误。

答案C3.在唐诗和唐三彩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说明了民族融合的加强B. 丝绸之路推动了文化传播C. 反映了盛唐文化的包容性D. 外来文化冲击了汉文化的主体地位解析 材料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反映出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加 强,故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丝绸之路推动了少数民族文化传入中原地区,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少数民族文化出现在唐诗和唐三彩中,反映了盛唐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故 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外来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 但没有体现出冲击汉文化的主体地位,故D 项错误,符合题意。

专题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题

专题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题

专题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练习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于二世三年而亡。

凡十五年,时亦促矣。

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

——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材料2:盖嬴政称皇帝之年,实前此二千数百年之结局,亦为后此二千数百年之起点,不可谓非历史一大关键。

——《中国文化史》(1)材料1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两则材料的评价有何相似之处?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原不殊。

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

盖德泽洽,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突厥贫弱,吾收而养之,计其感恩,入于骨髓,岂肯为患!——《资治通鉴》卷一九七材料2: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材料3: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东)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凡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材料4:是时(贞观二十二年)四夷大小君长争遣使入献见,道路不绝,每元正朝贺,常数百人。

——《资治通鉴》卷一九八请回答:(1)据材料1,概括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主张。

(2)从材料1到材料2,唐太宗对少数民族的认识有何变化?(3)据材料3,指出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措施。

此外,还采取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策略?(4)据材料4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民族政策的影响。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

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

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

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

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君营其室。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件

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选考部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37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件

(3)历史影响 ①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 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②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 形态。 ③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想了理想国。 ③影响: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被人们称为最早的乌托邦,其哲学著作成为西方 文化的奠基性文件。 ④注重教育:创立阿卡德米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成龙成为清朝第一廉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于成龙的功绩。
答案 (1)原因:清朝初期,政治清明;清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多民族 国家;于成龙优秀的个人品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家国情怀。
(2)简析功绩:在多地州县任上兴利除弊,不做太平官;身为地方要员,力行勤 俭、革除社会陋习;正确的义利观,不是要做大官而要做大事。
科学创新、实事求 是、崇尚真理、勤 于思考、甘于奉献
2.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 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 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 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2019年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岳麓版历史高考一轮复习 选修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知识梳理]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家1.“千古一帝”秦始皇(1)统一全国: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2)制度创新①政治制度:创建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

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②经济制度: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制合法化;统一货币和度量衡。

(3)巩固统一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平服岭南,设桂林等三郡。

②交通上:在西南夷修“五尺道”;统一车辆形制。

③文化上:采取“书同文字”的措施,把小篆作为全国通行字体。

(4)评价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唐太宗与“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①政治:发展和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加强集体议政和监察机制,精简机构,提高效率。

②法制:修订颁行《唐律》,重视法制建设。

③文化:发展科举制,使庶族地主获得晋升的机会,扩大了统治基础。

④经济:延续唐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法,采取“去奢省费、轻徭薄赋”的措施,使唐初经济逐步复苏。

⑤用人方面:知人善任,兼听纳谏,君臣之间形成了较为开明的政治气氛。

(2)评价:唐太宗执政时期,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经验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策,努力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和统治集团内部关系,为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3.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1)巩固统一的措施①平定“三藩”:康熙帝采取剿抚并行的策略,平定“三藩之乱”。

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抗击沙俄:组织收复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江苏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二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例。
二、一代雄狮拿破仑
1.生平事迹
(1)军事起家:在土伦战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的过程中展现出杰 出的军事才能,成为法国的最高军事统帅。 (2)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a.② 雾月政变 和称帝。 b.政治上重用人才,建立高效军事体制,颁布③《 拿破仑法典 》。 c.经济上建立法兰西银行,扶植资本主义发展。 d.军事上实行征兵制。 (3)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主要功绩 (1)清除分裂割据势力 a.巩固国家统一:平定③“ 三藩之乱 ”;击败郑氏政权,统一台湾;平 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新疆、蒙古的管辖。 b.加强民族团结:与蒙古各部会盟;册封西藏和蒙古地区的宗教领袖。 (2)维护国家主权:组织雅克萨反击战,签订了中俄④《 尼布楚条约 》,
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b.“学在民间”的教育传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 作用。 c.“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传统文 化的核心内容。 (2)对世界 a.孔子学说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古希腊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 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
b.明清以后,儒学传到西方,对西方的启蒙思想有重要影响。
高考历史
专题二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知识储备
<知识清单>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主要功绩 (1)兼并六国 a.条件:时代趋势,国力基础,重用人才,个人条件。 b.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攻灭六国,结束长期分裂割 据的局面。 (2)政治制度创新:创立皇帝制、① 三公九卿 制,推行郡县制,颁行 《秦律》。 (3)经济文化措施:土地私有合法化,移民垦荒,统一② 货币 、度量衡, 统一文字,修建驰道,统一车轨。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知识点总结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一、秦始皇1.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2.统一六国,结束分裂割据混战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3.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度,奠定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4.拓展疆域,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5.采取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6.修筑长城,抵御游牧民族骚扰,保障中原农业生产,长城后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7.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历史进步,说明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我们应予以充分肯定8.但是为了稳固统治,他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钳制思想,摧残文化,迷信法家,刑法严酷,滥用民力,这些表明秦始皇又是一个暴君,正是由于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二、唐太宗1.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2.唐太宗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法律上,慎用刑法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和控制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的开放政策和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3.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4.他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功大过小”三、康熙帝1.中国古代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2.巩固国家统一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叛乱(加强了对外蒙古和新疆地区的控制),统一台湾(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加快了台湾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3.维护国家主权:抗击沙俄侵略、签订《尼布楚条约》4.缓和民族矛盾: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崇尚儒学,尊奉孔子,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与内外蒙古首领会盟,册封四大活佛,既缓和了阶级、民族矛盾,又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加强了与蒙、藏民族的团结5.但他在统治时期加强君主专制(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阻碍社会进步6.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他一生的文治武功,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四、孔子1.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2.核心思想是仁、礼、中庸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维护奴隶社会的统治秩序教育上,提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知新,采用启发式教学,创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3.晚年整理和修订“六经”,保存了古代典籍4.孔子学说经过历代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他的一些思想在今天仍有积极意义(如为政以德、和而不同有利于以德治国、构建和谐社会),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私学的创办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是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其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5.我们对孔子思想应采取“扬弃”,即批判和继承的态度继承和弘扬“礼”中合理成分,如巩固稳定的社会局面,规范人的行为,批判其伦理纲常思想,弘扬“仁”中仁爱、关怀、体谅、容忍加强自我修养等美德,重视道德教育,我国现阶段的“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和“建立和谐社会”、与世界国家民族和睦相处的思想,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克服“仁”中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弘扬孔子重视教育的思想,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克服其中“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思想五、柏拉图1.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哲学上,主张理念论,把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对立起来,这是一种唯心论,但对后世的影响巨大,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政治上,提出理想国,认为国家应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构成,各守其职、各具其德,由哲学王来统治,这一主张虽然未能实现,但给人们以一些启发教育上,创办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学校——阿卡德米学园,采用对话方式教学,培养了亚里士多德等一批人才,在欧洲教育史、科学史有重要影响六、亚里士多德1.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2.号称“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众多科学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哲学上,突破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确立了哲学研究的对象,提出了哲学的主要问题政治上,主张人是政治的动物,法治优于人治,强调公民的集体荣誉感伦理学方面,讲授人生哲学,提出了中庸之道创立逻辑学,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生物学上,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和解剖研究物理学上,指出具体事物是由形式和质料组成的3.创办“吕克昂”学园,教授科学技术,促进了欧洲教育事业的发展4.亚里士多德是古代西方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对后世的影响是广泛而巨大,奠定了多门学科的基础,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追求真理的精神值得弘扬七、克伦威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2.他领导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3.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但也加剧了民族矛盾4.颁布《航海条例》,发展了英国的海上商业利益,逐步建立起英国的海上霸权5.建立起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统治,虽巩固了革命成果,但加剧了社会动荡,他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八、华盛顿1.美国伟大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2.他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赢得了美国独立3.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总统连任不得超两届的范例,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4.致力于美国经济发展,开创美国外交“孤立主义”传统,促进了美国的发展5.华盛顿以其卓越的贡献和高尚的人格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国父”的称号九、拿破仑1.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革命家、政治家2.他多次平定王党叛乱,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在客观上有利于欧洲封建制度的瓦解3.颁布《民法典》,把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用法律形式肯定下来,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有利于法国政治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的发展4.加冕称帝,建立起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采取一系列发展经济文化的措施,加快了法国经济文化的发展5.其对外战争具有侵略性和争霸性,既给法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还引起了各地人民的反抗,最终导致了拿破仑帝国的覆灭十、孙中山1.中国近代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近代亚洲觉醒的先驱2.甲午战争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要求变法自强,失败后走上革命道路3.创办兴中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促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4.为了捍卫共和制度,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5.接受了苏联和中共的帮助,改组国民党,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6.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他一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站在时代前列,与时俱进,不折不挠,体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十一、甘地1.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领袖,资产阶级政治家2.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为实现印度民族解放,创立非暴力不合作的理论,主张坚持真理3.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理论的来源受印度教、基督教和托尔斯泰的影响,立足于印度国情(英国长期的殖民统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不具备暴力斗争的条件,英国殖民统治力量强大,以往暴力斗争在英国镇压下失败,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主张忍耐顺从),还受到家庭和个人经历的影响4.领导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推动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加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推动了印度独立,手纺车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英国的经济侵略,但客观上不利于印度近代化,用非暴力来限制群众运动,防止社会革命,一方面是由印度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另一方面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5.晚年致力于化解宗教冲突,并为此献身6.甘地以其伟大的人格(爱国、坚忍、执著、仁爱、身体力行、牺牲精神),赢得了印度人民的尊重,被称为“圣雄”十二、凯末尔1.土耳其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现代土耳其国家的缔造者,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2.一战后领导土耳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迫使协约国签定《洛桑条约》,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宣告了现代土耳其国家的诞生3.推行一系列社会改革,废除素丹制度和哈里发制度,实行政教分离,颁布宪法和制定其他各项法律,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文化和教育,废除陈规陋习,提高妇女地位,促进了土耳其的现代化4.凯末尔领导的独立运动和社会改革,是同一时期亚非各国民族解放和复兴的成功典范,它不仅对现代土耳其的发展影响深远,也激励着亚非国家其他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斗争5.凯末尔以其突出贡献,高尚人格赢得土耳其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土耳其之父”十三、马克思、恩格斯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思想家2.在为无产阶级制定世界观的同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做准备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共产党宣言》,建立“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马克思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恩格斯指导推动召开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成立第二国际3.积极参加和支持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1848年欧洲革命中,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恩格斯参加德国革命,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赞扬巴黎公社,总结经验教训,第二国际时期,恩格斯教导各国工人运动要从本国实际出发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⑴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哲学,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撰写《资本论》,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把马克思主义学说臵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之上⑵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一书描绘了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指明摆脱这种状况的出路在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第一次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还研究和探讨垄断组织、帝国主义两大政治军事同盟5.马恩在革命革命活动中结下了伟大友谊,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合写《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德意志意识形态》,发展了黑格尔辩证法,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6.学习马恩为人类谋福利和解放的信念、坚定的革命信念、进行理论探索的非凡勇气和创新精神十四、列宁1.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2.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创立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即列宁主义,推动了俄国革命的发展3.为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作了理论准备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和社会主义可能首先一国取胜的理论《四月提纲》提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任务,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国家与革命》,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4.亲自指挥和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5.为巩固新生政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利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争取战争胜利,但损害了农民利益6.为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行新经济政策,促使经济恢复,政权巩固,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是列宁对俄国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7.晚年对社会主义理论(现代化、民族关系、政权政党)进行了重大探索8.列宁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他用自己的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他用实践经验证明了社会主义需要市场经济,对于世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十五、毛泽东1.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2.参加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3.大革命时期指出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4.八七会议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会后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胜利指明了方向5.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6.抗战时期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表《论持久战》,领导取得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许多战役的胜利,使中共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整风运动为夺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7.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国内和平民主,参加重庆谈判,达成《双十协定》,领导人民打败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8.新中国成立初,领导人民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进行抗美援朝,为新中国赢得了有利的国际环境9.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进行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0.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一些成功探索(《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11.晚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实现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构想十六、邓小平1.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新中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2.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贡献领导百色、龙州起义,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参与指挥百团大战,挺进大别山,领导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3.作为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力图改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不利局面,在文革中提出全面整顿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5.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领导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支持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浦东,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将马列主义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致力于发展对外关系,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奉行不结盟方针,加强了中日关系,恢复了中苏关系,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促进了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6.邓小平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十七、李时珍1.中国古代卓越的医药学家,世称“医中之圣”,被公认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2.《本草纲目》全面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医药学成就,是中国医药学宝库中的集大成著作是中国古代医药学、植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学的发展都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它首创了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这种分类思想是现代生物分类学的重要源泉之一,达尔文曾将这部书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十八、詹天佑1.我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中国的铁路之父2.参加津沽铺轨工程,发明新式气压沉箱法,成功建造19世纪中国最长的铁路大桥——滦河大桥,主持中国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十九、李四光1.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建者、新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2.创立了地质力学,发展了新中国的科技事业,提高了国际声望3.利用地质力学寻找到大量油田及铀矿,有效预测地震,并在古生物学、冰川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服务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二十、牛顿1.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经典力学的建立者2.提出二项式定理和微积分的初步算法3.奠定光谱学基础,发现光的本质,首创反射望远镜,使人类对天体的观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万有引力和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标志着经典力学理论诞生5.博学多才,注重实验,开创了新的科学研究方法“归纳——演绎”法,对后世影响深远6.牛顿在物理学、数学和天文学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划时代的发明和发现,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成为宇宙定律的发现者,是17世纪科学革命中所涌现出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二十一、爱因斯坦1.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2.狭义相对论的创立,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露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当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近代物理学领域的一次伟大革命3.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在这一理论指引下,天体和宇宙演化的观测研究及理论探讨前所未有地蓬勃开展起来4.光量子假说解决了光电效应问题,推动了量子力学的发展5.爱因斯坦创立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标志着物理学的重大突破,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矗立起的一座新的里程碑,他还是一位具有正义感的社会活动家,时刻关心人类的进步与和平我们从这些科学家身上应汲取的共同精神:开拓创新,深入实践,严谨细致,不畏艰难,博学多才,谦虚谨慎,追求真理从詹天佑、李四光身上应学习高度的爱国精神,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高二历史古代中外的政治家(整理2019年11月)

高二历史古代中外的政治家(整理2019年11月)

3.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实事求是地对历史人物进行全面评 价应该做到:第一,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环境,不 能用当代人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如不结合战国时期的历史 背景和时代特征去分析秦始皇的南征北战、“焚书坑儒”、 修建长城等史实,只能得出秦始皇是暴君的结论。第二,具 体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人物的功与过,主要是针对历 史发展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而言的。这是一条根本原则。 而历史人物是从不同方面,以不同形式作用于历史发展的, 因此,衡量他们起什么作用,还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 秦始皇一生功
2.树立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标准。顺应历史发展,促进生 产力进步,从而使整个历史向前发展,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 正确标准。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 新纪元;其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等,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这是我们在评价秦始皇时应 予以肯定的。
; 上海房源信息 上海商铺出租 上海商铺出售 上海商铺转让 上海店铺转让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考点一古代中外的政治家、思想家
热点解读
一、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在评价中首先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 理,其次一定要注意史论结合,切忌空洞无物。
1.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也承认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主要表现为:他们能够反映历史发展的要求,比一般人站得 高、看得远、做得好些、影响大些,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历史 向前发展。如秦王嬴政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以其雄才大略, 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创建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制度。
过参半,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都要结合具体史实进行 具体分析。
二、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社会的“治世”“盛世”“中兴”等 历史现象?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和影响力深深地影响了世界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中外历史人物的评说:
1. 中国唐代的李世民,被誉为“明君”,他以智慧和勇气统一了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改革,为唐朝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 美国的乔治·华盛顿被誉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国父”,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并成为美国的第一任总统。

他的智慧和领导能力奠定了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

3. 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是英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君主之一。

她在位期间实现了英国的大航海时代,推动了艺术和文化的繁荣。

4. 中国的孔子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学说儒家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社会发展。

5. 印度的圣雄甘地,被尊称为“印度之父”,他领导了印度的非暴力抵抗运动,成功地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并成为印度独立的象征。

6. 法国的拿破仑·波拿巴是法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统帅之一。

他通过一系列战争征服了欧洲大陆,并实施了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对法国和欧洲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无论是在政治、军事、文化还是思想上,这些历史人物都在各自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塑造了世界的历史进程。

他们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模块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3.1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选考模块3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3.1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选3.1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课时作业1.(2016·新课标全国卷Ⅰ)【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随着唐朝的发展,由少数民族将士组成的“蕃兵”“蕃将”,成为唐朝开边拓土的重要力量。

高丽人高仙芝出身于将门之家,唐玄宗开元后期出任安西副都护,镇守西域。

天宝六年(747),高仙芝率一万骑兵,历经艰难险阻,长途奔袭阻断西域商路的小勃律(今克什米尔境内),俘其国王。

经此一役,“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天宝八年(749),高仙芝以石国(依附于唐朝的西域小国)不守蕃属之礼为由,率军征讨,大肆杀掠,掠得大量金银珠宝,“皆入其家”。

石国王子召引大食(阿拉伯帝国)军队进攻唐安西四镇,与高仙芝率领的唐军战于怛逻斯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唐军大败。

自此,唐朝在西北疆域的扩展受阻。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高仙芝的功过。

解析:第(1)问,注意设问角度是“背景”,应从当时唐朝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角度概括。

第(2)问,“功”要从维护唐朝统治和为开发边疆做贡献等角度概括,“过”主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带来的危害进行归纳。

在评价时一定要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坚持以事实为依据。

答案:(1)强大的综合国力;中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外贸易繁荣;积极的边疆政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用人政策。

(2)维护唐朝统治;为丝绸之路的畅通与西域稳定做出过贡献;个人贪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唐朝的西域开拓。

2.(2016·浙江自选)【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

……有蛮夷曰道。

——摘自《汉书》材料二在“天下如一”的“天下主义”观念下,唐代处理与周边部族关系的基本政策,既继承了前代的册封体制,又新创了管理体制,朝廷所授予的“都督”“刺史”称号与其首领地位一样世袭不改。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和解析)

2019高考历史专题训练: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含答案和解析)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范仲淹(989—1052)自登上仕途以后,不仅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为宋王朝尽心尽职,而且以此作为家教铭训,教育子孙。

其长子纯祐,10岁时即读诸子百家书,文章也写得十分漂亮。

他把纯祐送到州学,让他作州学生尊师勤学表率,使苏州贵族子弟尽改不尊师教的恶习。

当时,范仲淹在苏州为官,家庭教育的条件自然优越,之所以让儿子入就州学,一方面是以实际行动支持教育家胡瑗革新州学教育,另一方面希望以自己的家教来表正属官。

范仲淹的儿子纯祐、纯仁、纯礼、纯粹都因受到良好家教而德才兼备,为众官僚所称道和效仿。

尤其是次子纯仁,范仲淹不仅自己着意栽培,而且他还请门下贤士胡瑗等人精心辅导。

纯仁常学至夜分,夏天在帐子内燃灯读书,帐顶被熏成黑色。

后来纯仁考取进士,官至丞相,终生继承父亲“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德,为世人称誉。

范仲淹以廉洁勤俭、大公无私的品德造就仕宦家风,其影响是深远的,后来司马光等人就曾以《家范》训诫子弟,很多内容是效仿范仲淹家教的。

——摘编自陈璧《家风·中华文化的朴素沉淀》(1)根据材料,概括范仲淹教育子孙的有利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谈谈范仲淹的家风家教的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丘处机(1148—1227),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

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

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

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

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

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年高考历史重考点归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本模块重点考查的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如:华盛顿、拿破仑;重点考查中外科学家,如李时珍、牛顿、爱因斯坦等。

3、高考试题中也考查一些教材中没有出现的历史人物,要求考生运用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方法评价新的历史人物,较高层次地考查学生的学科能力。

【专题讲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一】秦始皇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①根本原因:统一是历史必然趋势;②国力因素:商鞅变法奠定经济和军事基础;③民心因素:人民渴望统一;④个人因素:嬴政具有雄才大略。

【二】秦始皇巩固统一采取的具体措施①政治上: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②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经济发展;③军事上: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④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⑤交通上: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秦始皇的暴政的表现和暴政的影响⑴表现: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②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③徭役繁重。

④刑法严酷。

⑵影响:激化阶级矛盾,加速秦的灭亡。

【四】评价秦始皇①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另一方面他的暴政又导致秦朝很快灭亡;②秦始皇是封建社会初期地主阶级杰出政治家,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一】“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和表现⑴原因:①客观上: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总结历代兴衰的经验。

②主观上:唐太宗心存百姓,选贤与能,励精图治,善于用人与纳谏,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⑵主要表现:①政治上:虚心纳谏,选贤与能,加强中央集权,使唐朝政治清明,社会安定;②经济上:强调存百姓思想,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③法律上:慎用刑法,使社会风气得到了很大改观;④思想上:文德治国,崇儒尊孔,有利于提高官员素质,扩大统治基础;⑤民族关系上:采取民族平等政策,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往来或控制,促进民族关系发展;⑥对外关系上:采取积极友好态度和开放政策,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019届高考历史复习专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高中历史选修(3-4)1.(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颜回,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依然淡泊达观。

颜回天资聪颖,能很快领悟老师的教诲,子贡称赞他,“闻一知十”。

每次谈到他的求学精神,孔子总是不吝赞赏。

颜回尊敬老师,曾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他践行孔子的学说,认为如果自己的才能智慧能够为世所用,就行其道;不为世所用,则独善其身。

颜回英年早逝。

孔子非常悲痛:“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不幸短命死矣!”汉代以后,历代统治者给予颜回很高的评价。

《魏书》云:“建国纬民,立教为本;尊师崇道,兹典自昔……释莫孔颜,乃其时也。

”颜回自唐代起配享孔庙,与孔子并称“孔颜”,元代被封为“复圣”,对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

(6分)【答案】(1)道德品行高尚;天资聪颖,领悟力强;深谙孔子学说,尊师重道;用儒学思想塑造自己的精神;践行儒家学说不遗余力。

(2)孔子对颜回的高度肯定;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统治者的推崇;弘扬儒家道德的现实需要。

2.(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刘基(1311~1375)字伯温,处州青田(今属浙江)人。

他足智多谋,被世人喻为魏征、诸葛亮再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元至元二年(1336)任江西高安县丞,为官清廉正直,因打击权贵而名重一时。

但在蒙古贵族眼中,刘基始终摆脱不了”南人”的身份和地位.三十岁时,刘基首次辞职。

在经历了数次重新起用和辞官后,他心灰意冷,隐居青田,期间撰写了《郁离子》,用生动洗练的寓言故事反映元末日益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并为解决矛盾作出了种种设计。

2019高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7讲 Word版含答案

2019高考历史高分突破复习讲义:专题十六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7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37讲(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考试内容考核要求考情播报考查频度必考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1)秦统一六国(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4)秦始皇的功过bbbc(2018年4月,33题第一问)考查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7次1考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bc(2016年10月,33题第二问)考查唐太宗7次1考3.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1)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2)统一台湾和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理(3)抗击沙俄侵略(4)康熙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bbbc(2016年4月,33)综合考查康熙帝7次1考东西方的先哲4.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孔子的生平(2)孔子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思想与主张(3)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与影响bcc5.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1)亚里士多德生平事迹(2)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bc考点1(加试)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C.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D.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解析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A、B、D正确。

秦虽然颁布秦律,但法律是封建帝王的一家之法,由此判断秦不是法制国家,故正确答案是C。

答案 C考点2(加试)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2.(2017年1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下列各郡中不属于秦始皇在征服百越后设置的是()①闽中郡②九原郡③象郡④陇西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闽中郡的设置是在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后而非之前(公元前220年),九原郡的设置是在秦朝击退匈奴之后设置的(公元前214年),是在征服百越之前而非之后,象郡也是在征服百越之后设置的(公元前214年),而陇西郡则是在公元前272年秦统一之前就已设置,D项符合题意。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训练选修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训练选修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训练选修1.(2016年9月台州质量评估)(加试)下列记载中,与下图圆圈所示处水利工程有密切关联的是( )A.“禄始作此渠,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B.“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C.“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D.“岸善崩,乃凿井,深者四十馀丈。

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解析观察地图中郑国渠的位置处于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因此与之相关联的是C项。

答案 C2.秦始皇统一国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统一,其中最有利于消除地方与中央对立的举措是( )A.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B.实行分封制C.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D.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历史理解能力。

题中涉及的是地方与中央,A项属于中央机构与此无关,B项分封制与秦朝无关,D项促进交流,有利于控制地方,但不是最主要的。

C项则从经济和政治两方面来体现,有利于解决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 C3.“如果逆耳的忠言是为了我/哪怕你说的是我的错/我也不要你沉默”,这是电视剧《贞观之治》片头曲《理想国》里的一句歌词。

与此歌词之意相吻合的唐太宗的潜台词是( )A.“致安之本,惟在得人”B.“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就愚”C.“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D.“去奢省费、轻徭薄赋”解析歌词大意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

A项的意思是知人善任、广招人才;C项的意思是重视百姓;D项的意思是减轻百姓徭役负担,生活上注意节俭。

由于李世民认识到“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就愚”才能进一步兼听纳谏,故答案为B项。

答案 B4.(2016·嘉兴高二期末)下列对下图所示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A.汉代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了中西交流B.唐太宗经营边疆,揭开民族史新篇章C.玄奘西行取经,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D.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巩固了统一国家解析汉代丝绸之路的行程是长安——河西走廊——新疆——安息,又由安息到西亚和欧洲大秦,与图片不符,故A项错误;图片地点有天竺,并非边疆地区,故B项错误;图片路线从长安出发,到达天竺,符合玄奘西行路线,故C项正确;噶尔丹在蒙古,中国的西北,故D项错误。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八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

新人教版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十八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37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课后达标检测 人民

第37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选择题1.(2020·某某选考模拟)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是在于他( )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解析:选D。

A、B都是D的组成部分,说法不全面,所以排除。

C错误,秦始皇对我国后世影响深远的是他创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秦朝的统治政策,秦亡于暴政,所以他的统治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消极的更多,故选D项。

2.(2020·某某选考模拟)秦《峄山刻石》中说:“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

功(攻)战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

”为使“兵不复起”,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是( )A.统一度量衡、货币B.推行郡县制C.攻打匈奴,修筑长城D.颁布秦律,通行全国解析:选B。

由材料“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以开争理”可知西周的分封制导致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为改变这一状况,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故选B项。

3.某某图书馆提供的馆藏资料记载:秦始皇“在由拳乘舟过长水斩马祭河神,其地后代名马塘堰。

在海盐曾建驰道,自吴城,向东南经金山,至海盐澉浦秦驻山”。

秦始皇之所以能南巡海盐,得益于( )①统一事业的完成②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③修筑以某某为中心的驰道④大运河的开通A.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C4.唐太宗认为,隋炀帝“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以自奉,采域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

有鉴于此,唐太宗( )①休养生息、轻徭薄赋②选贤任能、虚怀纳谏③设立三长、打击豪强④用法宽简、制定唐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D。

由题干可知唐太宗认为隋炀帝贪婪暴虐导致亡国,因而吸取教训实行了一系列措施,①②④都属于唐太宗采取的措施,之后出现了“贞观之治”,故①②④正确;“设立三长”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故③错误。

D符合题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8 第37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doc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18 第37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doc

第37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条件:社会经济发展;人民渴望统一;广泛吸引各国贤士;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

(2)过程: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大业。

2.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皇帝制:将三皇中的“皇”与五帝中的“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2)三公九卿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

(3)郡县制:设立36郡,郡下设县。

3.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1)政治:在中央建立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2)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长城,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3)文化:统一文字,以秦小篆为准;焚书坑儒。

(4)经济: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5)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路交通。

4.秦始皇的功过(1)功: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政治局面,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过: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暴政导致秦的灭亡。

(1)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选贤任能,虚怀纳谏。

(2)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3)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

(4)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延揽人才。

2.“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1)政治、经济方面: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

(2)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唐朝与世界的交往日益增多。

3.“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1)“贞观之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局面。

1.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1)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帝下令撤藩,“三藩”起兵反清,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定了三藩之乱。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整合课件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十六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专题整合课件
专题整合(十六)
[综合探究] 一、客观评价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1.秦始皇 (1)顺应时代潮流,兼并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诸侯割据局面,奠定了统一 的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2)创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并在经济、文化各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
度、规范,为此后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如李四光两次否定“洋神话”;牛顿则在“人的肩上”大胆创新,做出了辉煌的科学
成就;爱因斯坦则大胆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念,创立了相对论。
2.正确的科研方法 (1)独立思考是科学创见的首要条件,是科学思维的必备品质。
(2)重视实践调查,考察(李四光 ),归纳总结 (牛顿),理论分析 (爱因斯坦 ),科学实
盛顿为“国父”。
3.对拿破仑的评价: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对外(前期作战):打击
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
建统治,促进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军事家、 政治家。 4.对孙中山的评价: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 要史实,评价孙中山在 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体会孙中山的革命献
(3)但他在从事征战和兴建工程中,征调过急,赋敛过重,刑罚严酷, “焚书坑儒 ” 等暴政导致秦短命而亡。
2.唐太宗
(1)唐太宗执政时期,吸取隋亡教训,确立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的方针政
策,使唐朝政治清明、经济复苏和发展、社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 唐朝步入强盛奠定了基础。 (2)采取较开明的民族政策,巩固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3)他的开明政治和贞观年间的一系列制度创新,造就出兼容并蓄、博大开放、昂
牛顿则终身未婚,把生命完全献给了人类的科学事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7讲(加试)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与东西方的先哲考点1 (加试)秦始皇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1.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构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B .秦朝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C .秦律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D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解析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A 、B 、D 正确。

秦虽然颁布秦律,但法律是封建帝王的一家之法,由此判断秦不是法制国家,故正确答案是C 。

答案 C考点2 (加试)秦始皇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2.(2017年1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中)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下列各郡中不属于秦始皇在征服百越后设置的是( )①闽中郡②九原郡③象郡④陇西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闽中郡的设置是在秦始皇征服百越之后而非之前(公元前220年),九原郡的设置是在秦朝击退匈奴之后设置的(公元前214年),是在征服百越之前而非之后,象郡也是在征服百越之后设置的(公元前214年),而陇西郡则是在公元前272年秦统一之前就已设置,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2018年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末)战国时期,六国地区的关东人死后一般采用仰身直肢葬,但是考古学家在秦始皇陵劳役人员墓地内发现,关东人死后被有组织地实施秦地的屈肢葬。

这最有可能是( )A.为了简化丧葬仪式 B.为了推动文化认同C.为了歧视六国贵族D.为了宣传法家思想解析秦朝统一中国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文化统一是其表现之一,关东人死后被有组织地实施秦地的屈肢葬,体现了秦朝推动文化认同的政策,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简化丧葬仪式的目的,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歧视六国贵族的意图,故C错误;屈肢葬与法家思想没有直接联系,故D错误。

故选B。

答案 B考点3 (加试)秦始皇的功过(c)4.(2018年3月台州模拟卷)《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这些记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秦始皇( )①勤政敬业②专制独断③依法治国④爱民如子A.②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材料中秦始皇“不中呈不得休息”体现勤政敬业,故①正确;材料中“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体现专制独断,故②正确;材料中“一断于法”体现依法治国,故③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秦始皇爱民如子,故④错误;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考点4 (加试)“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c)5.“上(唐太宗)谓侍臣曰:‘薛延陀倔强漠北,今御之止有二策:苟非发兵殄灭之,则与之婚姻以抚之耳。

二者何从?’房玄龄对曰:‘中国新定,兵凶战危,臣以为和亲便。

’上曰:‘然,朕为民父母,苟可利之,何爱一女?’”此段材料反映了唐太宗 ( ) A.“存百姓”的思想 B.虚怀纳谏的胸襟C.“战而后和”的策略 D.文德治国的思想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意思可知唐太宗对薛延陀部少数民族采取和亲政策,使薛延陀部归顺唐朝,这样有利于社会的和平与稳定,不使百姓受到伤害,故反映了唐太宗“存百姓”的思想。

答案 A考点5 (加试)“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b)6.(2018年1月湖州高二期末)唐太宗登上皇位后,积极推行民族团结政策,努力经营中国边疆,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下列关于其民族政策叙述正确的是( ) A.设立鸿胪寺管理少数民族事务B.设置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C.请求与吐蕃通婚促进民族融合D.派遣官员担任羁縻府州的长官解析唐太宗为了加强对西突厥地区的管理,在640年攻破高昌以后,在高昌设立了安西都护府,故选B;宋时,设置鸿胪寺既掌管国内所属少数民族事务,也管理与外国通使等事宜,故A的说法不符合题干中的时间,排除A;松赞干布为了加强和唐朝的关系,学习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634年向唐朝遣使纳贡,请求通婚,不是唐太宗请求通婚,故C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由唐王室派遣汉官充当羁縻府州的部分官员,是在唐太宗之后,故排除D。

答案 B7.(2018年3月浙江绿色教育评价联盟)观察下图。

下列与唐都长安有关的表述,较为恰当的是( )①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宾的官方机构②长安城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③城市布局蕴含“皇权至上”的理念④唐代长安开始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唐朝设鸿胪寺作为接待外宾的官方机构,长安城是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长安城是依据封建制度下皇权至上的理念而设计的,①②③正确。

坊市制度在西周时就开始萌芽,因此唐代长安开始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A项正确。

答案 A考点6 (加试)“贞观之治”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c)8.据《资治通鉴》记载,在贞观年间“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

东至于海,南及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这一记载( )①反映了贞观年间经济发展②反映了贞观年间的社会安定③过分地粉饰和美化贞观之治④完全不符合唐初的实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解析从题干材料前半部分反映出贞观年间经济发展情况,后半部分反映出社会秩序和社会治安状况。

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的表述是正确的。

答案 A考点7 (加试)康熙帝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及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c) 9.(2018年1月湖州高二期末)雍正五年(1727年),知府沈起元条陈台湾事宜称:“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

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

”……据统计,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到嘉庆中期,总人口已达200万之众。

上述材料表明康熙帝统一台湾( )①维护国家主权和巩固了东南海防②间接缓解了福建人口和生活压力③加强了台湾与内地之间的联系④促进了台湾人口增长和经济开发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析由“漳泉内地无籍之民,无田可耕,无工可佣,无食可觅。

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可以得出②③;由“台湾归统时约有人口20万左右”、“一到台地,上之可以致富,下之可以温饱”可以得出④;①题干没有提及,故选C。

答案 C10.(2018年1月温州十五校高二期末)《尼布楚条约》规定:“以流入黑龙江之绰尔纳河,即鞑靼语所称乌伦穆河,附近之格尔必齐河为两国之界。

格尔必齐河发源处为石大兴安岭,此岭直达于海,亦为两国之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及流入黑龙江大小诸川,应归中国管辖;其岭北一带土地及川流,应归俄国管辖。

”这表明( )①中国成功收回了尼布楚地区②条约在法律上确定了中俄全部边界③中俄两国依照自然的界线来划分各自的疆域④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尼布楚条约》将尼布楚地区割入俄国版图,故①错误;条约并未确定中俄全部边界,故②错误;《尼布楚条约》中俄两国依照自然的界线来划分各自的疆域,故③正确;《尼布楚条约》规定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故④正确。

故选D。

答案 D考点8 (加试)孔子在中国和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与影响(c)11.(2018年2月杭州高二期末)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下列言论最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C.“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D.“兼相爱、交相利”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仁”,故A项正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是孔子所强调的“克己复礼”,故B项错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君子与人交往融合但不如胶似漆,小人之间看上去如胶似漆但内心勾心斗角,体现“中庸”思想,故C项错误;“兼相爱、交相利”体现的是墨家思想,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 A考点9 (加试)亚里士多德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c)12.(2018年1月杭州高三期末)亚里士多德和牛顿在科学研究方面都有所建树。

他们的共同点有( )①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②从事物理学方面的研究③在当时科学领域达到较高水平④使用“归纳—演绎”的实验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亚里士多德和牛顿都在多学科领域取得成就,故①正确;两者都在物理学领域有很深的研究,故②正确;两者都是当时科学领域的泰斗,故③正确;牛顿使用“归纳—演绎”的实验法,亚里士多德主要使用观察法,故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易错点1 对康熙帝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混淆易错提醒【典例1】“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廑念,曾书之宫中柱上。

”康熙帝的这番话表明( )A.“三藩”逐渐成为抗衡中央的地方割据势力B.维护民族团结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C.康熙帝面对“三藩之乱”决定用武力平叛D.维护国家主权是康熙帝面临的重大任务解析由题干材料信息“夙夜廑念”可知三藩势力已危及到中央集权的加强。

答案 A易错点2 对评价古代政治家功过的一般方法掌握不准易错提醒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其历史活动展开。

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做到:准确地把握历史人物活动的内容;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当时历史环境下人物的活动;运用正确的历史观来审视历史人物。

【典例2】 (加试题)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但有学者提出应当重新评价他,认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

下列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该学者评价思路相类似的是( )A.秦王嬴政顺应潮流实现统一B.唐太宗奠定大唐盛世C.明太祖废除丞相高度集权D.康熙帝捍卫了国家主权解析从题干来看,康熙帝一直被誉为康乾盛世的开创者,这是大众性的评价,而有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予以了否定,这就是题干学者的思路。

从四个选项中来看,B、C、D三项是历来传统大众的评价,而对于秦王嬴政,历来都认为是一个暴君,然而A项从不同的角度,对其予以了肯定。

答案为A。

答案 A易错点3 对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的共同历史影响认识不全面易错提醒(1)政治上:都对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经济上:都采取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3)民族关系上:都对边疆少数民族采取了一系列的战争与怀柔措施。

(4)文化上: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对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典例3】 (2016年10月浙江选考)(节选)古语云:温故知新。

重温历史,汲取智慧和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恩格斯曾经指出:“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将战国时代北边诸国的长城整合为“万里长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