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
南瓜属作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南瓜属作物遗传转化研究进展作者:韩涛姜立娜郭卫丽周俊国陈学进来源:《中国瓜菜》2020年第01期摘要:南瓜属(Cucurbita)作物包括中国南瓜(C. moschata D.)、印度南瓜(C. maxima D.)和美洲南瓜(C. pepo L.)等许多重要蔬菜,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目前,南瓜属作物遗传转化技术普遍存在转化效率低、重复性差、假阳性和嵌合体干扰等诸多问题。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南瓜属作物遗传改良和基因功能验证亟需建立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体系。
前人在南瓜离体再生、花粉管通道和农杆菌介导等转化方法上做过不少探索,普遍认为以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离体再生是最具潜力的转化体系。
笔者对现有的研究基础进行综述,为促进其在南瓜属作物遗传改良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瓜属;花粉管通道法;农杆菌;转基因;离体再生中图分类号:S6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0)01-001-06Abstract: Cucurbita crop includes many important vegetables, such as C. moschata D., C. maxima D. and C. pepo L., which are widely cultivated worldwide and have important economic value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of genetic transformation in Cucurbita, such as low efficiency, poor repeatbility, and interference of false-positive and chimeric. A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n efficient and stable genetic transformation system for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gene function verification. Many researches have been conducted on the methods of pumpkin regeneration in vitro, pollen tube pathway and 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grobacterium-mediated cotyledon node regeneration is the most potential transformation system. Here we summarize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field, providing references to promote its application in th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ucurbita crops.Key words: Cucurbita; Pollen tube mediated gene transfer; Agrobacterium; Transgenesis; Regeneration in vitro南瓜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南瓜属(Cucurbita)的重要蔬菜,包括5个主要栽培种,分别为:中国南瓜(C. moschata D.),印度南瓜(C. maxima D.),美洲南瓜(C. pepo L.),黑籽南瓜(C. ficifolia B.)和灰籽南瓜(C. mixta P.)[1]。
南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
南瓜作物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进展摘要:现代分子育种中,利用分子辅助育种改良植物品种的重要经济性状已成为主要途径。
综述了RFLP、RAPD、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在南瓜种质亲缘关系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遗传图谱构建、杂交种纯度鉴定及优势分析和QTL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南瓜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前景。
关键词:南瓜;分子标记;育种南瓜是葫芦科南瓜属作物,双子叶植物无胚乳型种子,其染色体数为2n=40-48。
南瓜属作物是重要的蔬菜作物,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愈来愈多的分子标记技术应用于南瓜作物,使得利用分子技术培育具优势经济性状的南瓜新品种也成为可能。
笔者拟通过对分子标记技术在南瓜育种工作中的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南瓜育种提供理论指导。
1 种质亲缘关系2 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刘小俊等对中国黑籽南瓜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有栽培黑籽南瓜在DNA水平上的同源性极高,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度较小,多态性水平较低。
蔡宝炎采用形态学标记与RAPD标记对32份中国南瓜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中国南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植物学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大,表明这些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表现在形态学上的多样性。
褚盼盼利用RAPD标记对70份中国南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在所观察的56个有差异的农艺性状中,变异系数从6.60%-262.22%。
平均变异系数为37.50%。
通过聚类分析,将70份中国南瓜分为5类。
肖祖梅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28份观赏南瓜材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2种标记混合数据估计遗传相关系数结果,将观赏南瓜种质划分为三大类。
3 南瓜遗传图谱构建遗传图谱的构建是遗传学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基因分析意义重大,并可对育种工作提供指导Im,其目的是为了生物体某些重要性状的基因定位和克隆,所以常将分子连锁遗传图谱与经典连锁图谱整合,并找到与重要性状基因连锁的标记,得到该形态标记基因在分子标记两侧的遗传距离,并对其进行定位。
南瓜种间杂交种物种命名思考
3 我国种子商 品化 的南瓜 作物品种情况
南瓜类作物在农作物种子管理层面不属于强制审
问 题 与 探 讨
名称 , 难 以描述 物种 栽 培管理 特 殊性 。
遗传稳定的物种 , 有极近似的形态特征 ; 杂交种有相 当 规模 的栽 培群体 , 这样 的品种组合在农业上使用 的有
上百个 , 用 于 生 产商 品瓜 的种 子 数量 相 当可观 , 栽 培 的
面积规模是以数万亩计算 的。它们既不属于中国南瓜 , 也不属于印度南瓜 , 按照 “ 品种” 归类 , 显然不合适。
从种群规模 和群体共 同特性 、 该种群未来保持存
在 和繁衍的前途考量 , 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的杂交种 ,
5 I 3 贯彻 国家法规标准需求
农业部颁布 的《 农作ຫໍສະໝຸດ 具 备 了物种概念 的特性 。这种情形 , 类似于动物界 马
和驴的杂交后代——骡子。
种子标签管理办法 》 第六条规定 , 农作物种子标签标注
定的作物 , 种子商 品化的南瓜类作物品种 , 有少数是经 过品种审定机构审定的 , 多数不经过审定。受 物种名 称缺乏 的影响 , 我 国的农作物品种审定 机构 审定南瓜 类作物 , 作物名称使用俗名 , 而不是植物学名称 。除了 西葫芦之外 , 其他 的无论是 中国南瓜还是印度南瓜或 别 的南瓜种 , 都概称南瓜 。从 中国种业信息网品种查 询系统检索 , 只能 找到西葫芦 和南瓜 2 个 南瓜类作物 名称 , 南瓜作物名下可检索到 的印度南瓜和 中国南瓜 的杂交 种 品种 组合 不少 于 3 0 个 。 山西 省在 2 0世 纪 8 0
南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初报
1 材 料 与 方 法
我们 用 中 国南瓜 材 料 O 一 l 5和 印 度南 瓜 材 料 O 一 l
从表 2可 以看 出 , 在杂 交一代 所结 的果 实 中 , 不实 种 子居 多 , 子不实 率达 8 . % ̄ 72 %, 高于 亲本 种 56 4 9 .1 远
材料 。 而且 部分 种子 出苗后 不太 正常或 生长 比较弱 。 因 此 远缘杂 交早代 材料 一般不 适宜严 格选 择 。
23 南 瓜种质 资源 航天诱 变结 果 .
田 问 种 植 经 卫 星 搭 载 的 印 度 南 瓜 材 料
国南瓜 作母本 、印度南瓜 作父 本 的杂 交 亲和性要 高得
多, 主要 表现 在杂 交果 的种子数 方面 , 与李丙东 等Ⅲ 这 、
收 稿 日期 :0 8 0 — 9 20 — 2 2 作 者 简 介 : 河 勋 (9 0 )男 , 士 , 研究 员 黄 1 6一 , 硕 副
变异 情况 :0 4年 晚造 在 1个 印度 南瓜材 料 中发 现 了 20 几株矮 生植株 , 长蔓植 株杂交后 , 其分 离情 况进 行 与 对
了研究 。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 南 瓜远缘 杂交 的亲和性 .
用 中国南瓜 作母本 、 印度 南瓜作 父本 , 到杂交 果 收 1 个 , 中无 种 子果 7个 、 1 其 有种 子果 4个 , 均单 瓜 种 平
南瓜 在 我 国有悠 久 的栽 培 历 史 , 作粮 食 、 菜 、 可 蔬
程 永安 等[ 2 1 的研究 结果一 致 。
22 南 瓜远 缘杂 交的后代 表现 .
饲 料 和 观 赏 之 用 , 可 以人 药 。 瓜 有 较 高 的 营养 价 还 南 值 和保 健功 效 , 适宜 加 工 , 可进 行 产业 化 开 发 。 因而近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
南瓜属(Cucurbita)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中的一个属,包括了几种南瓜、西葫芦和南瓜的野生亲缘种。
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与品种的分子鉴定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作物的基因组学、遗传多样性和物种起源。
通过核糖体DNA(rDNA)序列比对的结果表明,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为:C. moschata(南瓜)、C. pepo(西葫芦)和C. maxima(南瓜)依次是最为接近的亲缘种。
这与进化学说一致,即和离原点时间较近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相对更为密切。
同时,利用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技术,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不同品种间的遗传关系。
此外,分子鉴定技术也可以用于南瓜属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例如,利用微卫星标记应用于C. maxima品种群的遗传分析,发现存在着高水平的多态性和遗传多样性,表明该品种具有较强的遗传适应能力和地理适应性。
综上,南瓜属三个种的亲缘关系可以通过分子鉴定的方法进行确定,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不同南瓜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和物种进化历史。
综述南瓜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综述南瓜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遗传多样性是作物品种改良的基础,本文分别从南瓜品质性状对南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选择优良的南瓜品种提供参考。
标签:南瓜;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麦克尼利(李文军等译)定义,遗传多样性是蕴藏在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库和遗传组织形式,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从狭义上讲,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主要指群体内个体之间基因组成的差异,是作物改良的基础。
评估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主要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可以预测纯系品种分离后代的遗传变异度,估计后代杂种优势表现。
一、南瓜品质性状及其多样性的研究1.南瓜果肉营养品质研究现代研究表明,南瓜果肉中营养成分丰富且全面,含有胡萝卜素、葫芦巴碱、多糖、果胶、微量元素及氨基酸等成分,并且营养成分的含量也随栽培种和品种的不同具有极显著差异,使之品质育种具有广泛的种质资源。
张芳、蒋作明等报道,每100g鲜南瓜中含碳水化合物4.5g,蛋白质0.7g,脂肪0.1g,瓜氨酸20.9mg,膳食纤维0.8g,矿质元素的含量:K 745g,P 24g,Ca 16mg,Mg 8mg。
林德佩、华启衡对印度南瓜的几个营养品质性状(热量298.2kJ,水分79.2g·100g-1·FW-1),蛋白质1.6g·100g-1·FW-1,脂肪0.2g·100g-1·FW-1,碳水化合物18.2g·100g-1·FW-1,灰分0.8g·100g-1·FW-1进行测定,并与中国南瓜进行比较,得出结论,其营养价值远远高于参试的中国南瓜。
张建农对12个南瓜品种,包括2个杂交组合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得出结论: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者近10%,低者不足3%;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者达322mg·Kg-1,低者仅为31 mg·Kg-1;维生素C含量也有较大差异,含量在31-239 mg·Kg-1不等。
南瓜种间杂交后代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分析
南瓜种间杂交后代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分析作者:刘文君周建辉陈宝玲张曼范爱丽高忠奎黄凤婵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0年第22期摘要以不同表型的4个印度南瓜自交系为母本,依次与不同表型的2个中国南瓜自交系杂交,分析种间杂交后代叶形、茎粗、节间长度、果形、果实皮色、果重等主要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化,探讨种间杂交在杂种优势利用和优异性状基因跨种转移的应用潜力。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的亲和性存在明显差异,种间杂交存在不亲和性,印度南瓜自交系Y15与中国南瓜杂交的亲和性高于其他印度南瓜亲本材料;杂种F1植株表现出叶片变大、节间变长和单瓜重变大的超亲趋势;杂种F1植株和果实外观兼容了双亲的形态特征,叶上白斑、叶色接近中国南瓜亲本,果实形状及皮色接近印度南瓜亲本。
选择亲和性高的亲本材料是杂交成功的关键,杂种后代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性状改良和品种创制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种间杂交;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表型性状中图分类号 S64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0)22-0110-05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0.22.029Analysis on Genetic Change of Main Phenotypic Characters in the Interspecific Hybrid Cucurbita maxima D.×Cucurbita moshata D.LIU Wen-jun,ZHOU Jian-hui,CHEN Bao-ling et al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Nanning,Guangxi 530007)Abstract Four inbred lines of Cucurbita maxima D. with different phenotypes were used as female parents to cross with 2 Cucurbita moschata D. inbred lines with different phenotypes.To analyze the genetic changes of main phenotypic traits such as leaf shape, stem thickness, internode length, fruit shape, fruit skin color, fruit weight, etc. of the offspring of interspecific hybrids,and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specific hybrids in the utilization of heterosis and the potential of application of cross species transfer of excellent character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ompatibility among different cross combinations, and there was incompatibility in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The compatibility of inbred line Y15 of C. maxim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C. moschata parents.The hybrid F1 plants showed the trend of larger leaves,longer internodes and larger single melon weight.The plant and fruit appearance of hybrid F1 were compatible 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ir parents,the white spot and leaf color on the leaves were close to C. moschata parents, and the fruit shape and skin color were close to C. maxima parents.Therefore, selecting parental materials with high compatibility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hybridization. The offspring of hybrids have obvious heterosis and have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in character improvement and variety creation.Key words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C.moschata D.;C.maxima D.;Phenotypic character基金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桂科AA17204026);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GXNSFAA198219)。
南瓜属4个种及种间杂种耐热性比较
印度南瓜‘贝栗7号’杂交种子纯度SSR分子标记鉴定
印度南瓜‘贝栗7号’杂交种子纯度SSR分子标记鉴定作者:邓竹根夏伟伟徐甜甜谢钊代伟来源:《中国瓜菜》2020年第02期摘要:为了准确和快速地鉴定南瓜品种杂交种纯度,建立‘贝栗7号’南瓜品种的SSR分子标记纯度鉴定体系。
基于24对南瓜SSR特异性引物对‘贝栗7号’品种亲本进行引物筛选,筛选出4对可扩增出差异片段的引物,再与F1代扩增出的片段进行对比,获得2对最优引物。
最后通过大田和室内2种鉴定方法,对同一批次样本开展鉴定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分子鉴定与大田鉴定符合率达99.97%,成功开展了鉴定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印度南瓜; SSR; 纯度鉴定中图分类号: S642.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871(2020)02-037-05SSR molecular marker identification hybrid seed purity of Indian pumpkin variety ‘Beili No. 7’DENG Zhugen, XIA Weiwei, XU Tiantian, XIE Zhao, DAI Wei(Anhui Jianghuai Hortriculture Seeds Co., Ltd., Hefei 230031, Anhui, China)Abstact: In order to accurately and quickly identify the purity of pumpkin hybrids, a SSR molecular marker purity identification system for ‘Beili No. 7’ pumpkin variety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24 pairs of pumpkin SSR-speci fic primers were used to screen the parents of the ‘Beili No. 7’ variety, and four pairs of primers that amplified the differential fragments were screen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fragments amplified by the commercial F1 generation to obtain two optimal primer. Finally, the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and field identification rate reached 99.97%,suggesting the molecular method could be applied in identificaton of purity of ‘Beili No. 7’.Key words: India pumpkin; SSR; Purity identification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 Duch.)属于葫芦科南瓜属,又名栗味南瓜,它外形美观、品质优良、熟果软糯有栗香,并且营养丰富,维生素A和维生素C含量极高,还含有微量元素钴(Co),对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降低血糖有独特的疗效[1]。
南瓜远缘杂交优势研究
“楚南杂 1 号”南瓜在生产上表现出亲和力 强,抗病、根系强大、耐低温、雌花多、果实发育快、 瓜皮嫩绿色有鲜艳光泽、且适应性强等远缘杂交 优势。 2.1 良种性状 该南瓜品种根系发达、茎秆粗 壮、叶肥大而厚。商品嫩瓜呈翠绿色,光泽鲜艳亮 丽。出苗早,长势良好,近年在楚雄市试种情况见 表 1。2019 年 1 月,在同一块棚地,对三种南瓜随 机排列播种,三次重复。“楚南杂 1 号”南瓜出苗最 早,较易门姜饼瓜提前了 10 d。成熟老瓜墨绿或 近黑色,瓜肉橘黄色,果形圆正、心室小、籽粒较少 而不饱满。嫩瓜、老瓜口感面而甜,带有清香气 味,老瓜可带皮蒸煮食用,品质特佳。栽种过程 中,在各个不同生长周期都具有良好的长势表现, 详见图 1。 2.2 低温栽种环境优势 在我省常见的南瓜主 栽品种中,姜柄瓜和密本南瓜不耐低温,甜粟南瓜 相对耐低温性好一些。而“楚南杂 1 号”由于种子 大(千粒重 196 g),长势强、主根深、须根发达(一 般 出 苗 7 d,主 根 29 cm,须 根 13 条 ,长 10~16 cm)、叶片大,光合效力高,合成干物质多,积累供
1“楚南杂 1 号”远缘杂交南瓜选育方法
2000 年初,笔者在楚雄农校(现楚雄技师学 院)开始了南瓜的远缘杂交组合选育工作。先后 引进了大月亮、小月亮、白籽、黄金等 16 个印度型 南瓜品种,分别在云南省多个地州种植观察,进行 多代的套袋自交纯化。选择出抗性强、叶片较大、 熟性早、雌花多、坐果率高、品质好的自交系印度 南瓜做母本。从我省主栽品种(易门南瓜)中选得 抗病、节间短、早熟、雄花特多、果皮黑色,经多代 自交后而获得的优秀种株为父本。在进行了多个 组合杂交后得到远缘杂交南瓜 F1 代,并在云南省 楚雄、昆明、德宏、大理、玉溪、昭通等地州市进行 了实验种植。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和生产示范, 通过了云南省和楚雄州专家组的远缘杂交一代南 瓜田间栽培现场课题验收,并将该南瓜远缘杂交 新品种定名为“楚南杂 1 号”。 1.1 选择南瓜杂交组合的原理 本次研究中选 用多个早熟中国南瓜为父本(姜柄瓜中优选出的 大磨盘、小磨盘,黑皮易门瓜、白皮易门瓜,元谋江 边冬南瓜、小青瓜等),早、中熟品种和中晚熟的印 度南瓜品种为母本,组合成新的杂交组合类型。 根据性状遗传规律,远缘杂交育种后种子具有不 育性,只能通过不断的试种实验,从而获得新型南 瓜良种杂交组合[4]。 1.2 整地施肥 南瓜根系发达,吸收和再生能力 强,具有较强的抗旱耐瘠薄能力,适合绝大多数类 型土壤种植。制种田选择土层深厚、土壤 PH 值为 5.5~6.8 之间、中等肥力的地块,切忌连作,并要与 葫芦科作物实行 2~3 年轮作栽培。在秋、冬季深 耕 30㎝,抗晒 15~20 d,春季再认真翻耕,整地做 畦前撒施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亩 3000 ㎏与土 壤混合均匀。按母本行株距 2.0 m×0.70 m,挖 20 ㎝深的穴,每穴施有机肥约 1 ㎏左右,栽培密度大 概为 444 株/667 ㎡。父本行株距 2.0 m×0.65 m,每 穴施有机肥 0.5 ㎏,留苗 1333 株/667 ㎡,播种前先 浇足播种水,每塘播种 2 粒,及时覆盖细干土约 4 ㎝厚,并覆盖地膜增温保湿促全苗壮苗[5]。由于 南瓜为异花授粉作物,因此制种田附近如果还有 其他中国南瓜、印度南瓜,则不同品种间必须相隔 方方 3 ㎞以上。而美洲南瓜与其杂交率极低,故 不必隔离。 1.3 催芽播种 在播种前,先将南瓜亲本种子用
印度南瓜、中国南瓜及其种间重组自交系耐热机制研究
印度南瓜、中国南瓜及其种间重组自交系耐热机制研究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常会遭受到各种非生物胁迫。
高温胁迫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阐明植物耐高温胁迫的机制对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重要意义。
南瓜属于葫芦科作物,因其富含营养成分被列为十大蔬菜作物之一。
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具较好高温适应性,广泛种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印度南瓜(Cucurbita maxima),耐热性较差,主要种植于温带地区。
课题组前期获得了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的种间重组系(Maxchata )。
本研究以C. moschata、 C. maxima 和 Maxchata为材料研究其高温胁迫抗性的机理。
光合作用是检测植物耐受高温胁迫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研究中,通过对C.moschata、 C. maxima 和 Maxchata在高温胁迫胁迫下光合特性的比较,发现3个基因型南瓜高温胁迫下光合特性存在较为明显差异,与气体交换相关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E)和PSⅡ最大光合效率(Fv/Fm)均随着温度升高显著下降,细胞间CO2浓度的升高表明这种变化为非气孔限制的效应,此外,随着温度的升高叶绿素也发生降解,主要表现为叶绿素a/b的比例升高和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比例下降,C. maxima 中最为明显,其次为Maxchata 和 C. moschata。
高温胁迫胁迫下C. moschata的光合特性最为稳定,其次为Maxchata, 而C. maxima最为敏感。
高温胁迫能够引起细胞氧化还原失衡进而导致细胞伤害,活性氧(ROS)在这些伤害中起着关键作用。
植物体内存在两种ROS调控方式:ROS清除机制和避免产生机制。
我们首先克隆编码不同抗氧化系统和交替氧化酶的基因,抗氧化系统主要包括CAT (CAT1,CAT2, and CAT3)、SOD (Cu/ZnSOD, FeSOD, and MnSOD)、 APX APX1 and APX2)等基因,交替氧化酶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包括CmAOX2a,CmAOX2b, CmAOX2c,CmA0X2d 和mA0X2e。
中印南瓜自交系田间耐热特性鉴定研究
收稿日期:2023-02-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2142,31000907);宁波市公益类科技计划(2021S016,202002N3001);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403032)作者简介:宋慧(1979 ),女,甘肃兰州人,副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瓜菜分子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E-mail:975281674@㊂文献著录格式:宋慧,古斌权,李林章,等.中印南瓜自交系田间耐热特性鉴定研究[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5):1050-1054.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21253中印南瓜自交系田间耐热特性鉴定研究宋慧,古斌权,李林章,黄芸萍,张香琴(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㊀315040)㊀㊀摘㊀要:随着我国平均气温逐年的升高,高温发生时间前移,持续时间延长,南瓜定植之后极易遭受高温胁迫㊂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方法,对品种进行耐热性评价筛选,是缓解高温热害胁迫经济有效的措施㊂本试验以中国南瓜ˑ印度南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在自然高温环境下,通过比较植株两叶一心期㊁五叶一心期㊁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的单株叶片萎蔫程度,计算株系热害指数,经过多重比较,确定南瓜热胁迫的敏感时期,建立南瓜田间早期耐热鉴定方法㊂利用供试材料的单瓜种子数目,检验田间评价的准确性㊂结果表明,南瓜团棵期的热害指数变异系数最大,是南瓜植株对高温胁迫的敏感时期㊂利用田间热害指数和单瓜种子数目2个指标可综合判断中印南瓜自交系的耐热特性㊂关键词:中国南瓜;印度南瓜;远缘杂交;耐热性;单瓜种子数中图分类号:S642.1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05-1050-05㊀㊀南瓜是全世界普遍种植的大众化优良蔬菜㊂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是我国目前主要种植的南瓜栽培种㊂印度南瓜口味甜香粉面,深受消费者喜爱,但耐高温特性差㊂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选育耐热的印度南瓜新品种,是南瓜产业健康发展的新需求㊂中国南瓜蕴含丰富的耐热基因,课题组通过中国南瓜ˑ印度南瓜远缘杂交和胚胎拯救技术,获得中印南瓜远缘杂交种E0[1];并利用实验室苗期耐热性鉴定方法[2]筛选到耐热株系㊂这些株系的耐热特性还需经过田间鉴定㊂作物在田间不同发育时期对高温的敏感程度不同㊂周伟辉等[3]通过比较水稻不同生育期蛋白表达差异,选择变异幅度最大的抽穗期作为水稻对高温的敏感期㊂朱亚迪等[4]研究发现,玉米的大喇叭口期正值夏玉米雌㊁雄穗分化的关键时期,对温度敏感,此期遭遇高温胁迫将导致产量显著下降㊂随着我国平均气温逐年增加,高温发生时间前移,持续时间延长,导致南瓜定植之后,极易遭受高温胁迫㊂为了明确南瓜生长早期耐热特性的田间表现规律,确定南瓜热胁迫的敏感时期,本研究在2020年秋季的高温期间,针对南瓜定植后的两叶一心期㊁五叶一心期㊁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进行田间耐热特性调查㊂统计单瓜种子数目,验证田间耐热特性鉴定结果,为定向选育中印南瓜耐热优良自交系提供材料和鉴定依据㊂1 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㊀㊀首先使用11份南瓜材料,确定南瓜田间热胁迫的敏感时期㊂11份材料包括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自主选育的中印南瓜自交系20F1㊁20F2㊁20F3㊁20F4㊁20F5㊁20F6㊁20F7㊁20F8和20F9,以及搜集引进的2份印度南瓜商品种20F10(贝贝南瓜)和20F11(贵族南瓜)㊂再调查11份材料的单瓜种子数目,验证田间耐热性鉴定的结果㊂最后对2019年通过苗期电导率鉴定筛选获得的10份中印南瓜远缘杂交后代[2]进行田间耐热性鉴定,结合单瓜种子数筛选耐热南瓜材料㊂1.2㊀试验方法㊀㊀据‘2020年中国气候公报“分析[5],2020年全国平均气温(10.25ħ)较常年偏高0.7ħ;浙江㊁江西㊁广东和福建4省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高㊂本研究试验园区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120ʎ55ᶄ~122ʎ16ᶄE,28ʎ51ᶄ~30ʎ33ᶄN),2020年7 8月大棚内最高温长期超过40ħ,南瓜在此高温期间,从两叶一心期生长至伸蔓期㊂随即调查11份南瓜植株的两叶一心期㊁五叶一心期㊁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的耐热特性㊂先以株系内每个单株每片叶子的萎蔫程度为测量单位,根据公式计算每株的热害指数=ð(各级萎蔫叶片数ˑ该萎蔫级值)/(调查总叶片数ˑ最高级值);再计算株系的热害植株均值㊂热害指数显著较低的材料确定为耐热南瓜,热害指数显著较高的材料确定为不耐热南瓜㊂叶片萎蔫分级标准为:0级,无萎蔫症状;1级,叶片边缘萎蔫;2级,叶片沿着中心叶脉两侧萎蔫;3级,叶片沿着掌状叶脉呈五爪状萎蔫;4级,叶片五爪状萎蔫严重;5级,生长点萎蔫(图1)㊂数据通过SPSS软件ANOVA和多重比较分析,株系间差异显著的时期,是植株热胁迫的敏感时期,该时期是南瓜耐热特性田间表型鉴定的最佳时期㊂统计2019年通过苗期电导率鉴定筛选的10份耐热中印南瓜远缘杂交后代[2]及对照材料在团棵期的热害指数,热害指数显著较低的材料确定为耐热南瓜㊂此外,选择2份耐热表现有差异的株系(20F5和20F7),进行畦面覆盖稻草和畦面不覆盖稻草2种处理的比较,调查两叶一心期㊁五叶一心期㊁团棵期和伸蔓期4个时期的热害指数,比较覆盖稻草对降低南瓜高温胁迫的作用㊂图1㊀南瓜田间耐热特性评价指标㊀㊀供试材料在采收之后统计单瓜饱满种子数㊂数据使用SPSS软件ANOVA和多重比较分析,比较材料间饱满种子数目的差异㊂单瓜种子数目多,表明受热胁迫伤害小,植株表现耐热;反之,种子数目少,表明受热胁迫伤害大,植株表现不耐热㊂2 结果与分析2.1㊀南瓜在热胁迫条件下的热害指数变化规律㊀㊀由表1可以看出,11个南瓜株系在热胁迫条件下的热害指数变化趋势基本相同㊂即在两叶一心期时热害指数最低,表现为对热胁迫不敏感;随着植株长大,热害指数升高,植株对热胁迫产生抵御反应;植株在团棵期的时候,热害指数达到最大,到伸蔓期的时候,热害指数开始下降㊂表1㊀11份南瓜株系在4个时期的热害指数多重比较材料热害指数两叶一心期五叶一心期团棵期伸蔓期20F10.09ʃ0.01a0.40ʃ0.00bc0.58ʃ0.01def0.46ʃ0.00cd 20F20.02ʃ0.02a0.45ʃ0.14c0.62ʃ0.01efg0.49ʃ0.01d 20F30.02ʃ0.01a0.40ʃ0.01bc0.39ʃ0.04b0.29ʃ0.01a 20F40.10ʃ0.04a0.44ʃ0.03c0.52ʃ0.01de0.42ʃ0.01c 20F50.08ʃ0.02a0.32ʃ0.01b0.26ʃ0.03a0.36ʃ0.02b 20F60.17ʃ0.09a0.22ʃ0.07a0.46ʃ0.04bcd0.37ʃ0.05b 20F70.26ʃ0.03a0.37ʃ0.02bc0.34ʃ0.02b0.55ʃ0.03e 20F80.36ʃ0.03b0.43ʃ0.03c0.64ʃ0.01efg0.32ʃ0.00ab 20F90.02ʃ0.01a0.31ʃ0.00b0.59ʃ0.03def0.36ʃ0.01b 20F100.07ʃ0.01a0.60ʃ0.02d0.74ʃ0.03g0.49ʃ0.00d 20F110.01ʃ0.00a0.46ʃ0.02c0.72ʃ0.01fg0.68ʃ0.02f ㊀㊀注:同列数据后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材料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㊂表2~3同㊂2.2㊀南瓜田间热胁迫的敏感时期和耐热材料田间筛选㊀㊀11份南瓜株系材料在4个时期的热害指数显示,团棵期的变异系数变异幅度最大,表明该时期的南瓜植株对温度敏感(表1)㊂利用团棵期的热害指数能够最大范围地区分材料的耐热特性,是田间耐热性鉴定的最佳时期,也是田间管理最佳的遮光补水降温时期㊂最终确定南瓜早期耐热特性田间鉴定方法,在南瓜植株进入团棵期,如遇高温天气,可统计株系单株叶片萎蔫程度,通过计算热害指数和多重比较,判断株系耐热特性,热害指数显著低的材料确定为耐热南瓜㊂供试的11份南瓜材料中,20F3㊁20F5㊁20F6和20F9的热害指数显著较高,确定为耐热南瓜;20F11的热害指数显著较低,确定为不耐热南瓜㊂2.3㊀11份材料的平均单瓜种子数比较㊀㊀11份材料的平均单瓜种子数多重比较见表1和图2㊂材料之间的单瓜种子数差异显著,单瓜种子数显著高的材料确定为耐热南瓜,故筛选出20F3㊁20F5㊁20F6和20F1为耐热南瓜,以及20F9㊁20F10和20F11为不耐热南瓜㊂通过田间耐热性鉴定和单瓜种子数2种方法共同筛选到的耐热材料是20F3㊁20F5和20F6,不耐热材料是20F11㊂比较有争议的材料是20F9,田间鉴定判断20F9为耐热材料,但是它的单瓜种子数仅为16.22,显著低于其他材料㊂2.4㊀覆盖稻草对提高南瓜耐热特性的作用㊀㊀由表2可以看出,稻草覆盖可以显著降低高温胁迫对南瓜植株的伤害,特别是在团棵期和伸蔓期,降低伤害的效果更显著㊂比较20F5和20F7覆盖稻草和不覆盖稻草最后的单瓜种子数(表2和图3),可以看出,覆盖稻草的20F5和20F7种子数比不覆盖稻草的20F5和20F7单瓜种子数多,但㊀㊀柱上无相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材料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 0.05)㊂图4~5同㊂图2㊀11份南瓜材料单瓜种子数多重比较是20F5的2种处理,单瓜种子数差异不显著, 20F7的2种处理差异显著,表明耐热的材料即使不覆盖稻草也有自身的耐热特性保护,而不耐热的品种需要额外的降温保护㊂表2㊀20F5和20F7在不同处理下的热害指数多重比较材料及处理热害指数两叶一心期五叶一心期团棵期伸蔓期20F5-无稻草0.03ʃ0.07a0.32ʃ0.01c0.54ʃ0.10d0.16ʃ0.01a 20F5-稻草0.10ʃ0.14a0.14ʃ0.08a0.05ʃ0.11a0.50ʃ0.01c 20F7-无稻草0.00ʃ0.15a0.32ʃ0.02c0.47ʃ0.02c0.36ʃ0.00bc 20F7-稻草0.37ʃ0.00b0.18ʃ0.16b0.18ʃ0.04b0.26ʃ0.05ab图3㊀耐热材料20F5和不耐热材料20F7在不同处理下的单瓜种子数比较2.5㊀利用田间表型鉴定和单瓜种子数目二次鉴定耐热株系的耐热性㊀㊀由表3和图4可以看出,10份利用实验室苗期耐热性鉴定筛选到的耐热株系,在田间团棵期的热害指数分布在0.09~0.33,普遍表现耐热㊂其中第5㊁6㊁7号材料热害指数较小,耐热性更强㊂10份耐热材料的单瓜种子数目也较多,为165~277粒,表明10份材料在高温胁迫之后,结实正常,表现为耐热㊂其中第5和9号材料的单瓜种子数更多,判断为耐热㊂最终选择第5和9号材料进一步纯化,得到中印南瓜自交系耐热核心种质㊂表3㊀10份耐热材料的团棵期热害指数多重比较材料编号团棵期热害指数10.31ʃ0.02c20.33ʃ0.01c30.17ʃ0.02ab40.33ʃ0.05c50.10ʃ0.02a60.11ʃ0.03a70.09ʃ0.00a80.29ʃ0.01c90.30ʃ0.02c100.20ʃ0.04ab图4㊀10份前期鉴定为耐热南瓜材料的单瓜种子数多重比较3 讨论3.1㊀单一使用结实率鉴定南瓜的耐热特性存在片面性㊀㊀高温胁迫对植物整个生长发育进程都有影响,这使得作物的耐热机制非常复杂,且多为数量性状[6]㊂在植株生长早期,高温胁迫破坏叶片光合结构,降低光合色素含量和酶活性,使光合速率下降,阻碍植株叶片生长,导致干物质积累不足,造成玉米籽粒产量下降㊂在植株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遭遇高温,会影响植物的配子形成㊁花粉发育或者导致细胞质雄性不育[7-9],使水稻[10]㊁玉米[11]等作物的结实率大幅度下降,严重减产,甚至颗粒无收㊂因此,结实率已经被广泛用于水稻[12-13]㊁玉米[14]㊁大豆[15]等作物耐热特性研究的鉴定指标㊂然而,作物的耐逆特性是一种综合性状,是众多因素与机制共同作用,最终通过各指标在不同生育时期的一系列变化表现出来,因此,单一使用结实率鉴定作物的耐热特性存在片面性㊂本研究中,利用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和单瓜种子数目2种方法评价20F9的耐热性,结果存在矛盾㊂20F9田间表现耐热,但是它的单瓜种子数目显著降低㊂通过观察20F9的雌雄花,我们发现,在正常条件下,20F9的花粉多㊁散粉好,但是雌蕊黏附花粉的能力较弱,20F9本身结实能力弱㊂因此,高温条件下20F9单瓜种子数目低,是其种性的表现,与高温胁迫无关,判断20F9的耐热特性需要考虑田间鉴定结果㊂作物的耐热特性是一种综合性状,建立多时期㊁多维度㊁多指标的耐热性评价体系,能够全面系统地评价作物的耐热特性,解析耐热机制㊂杨杰等[16]在自然高温环境,以玉米果穗结实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玉米空秆率等表型,鉴定玉米骨干亲本耐热性,并依照新疆当地高温干旱的气候特点,建立了一套玉米田间耐热鉴定体系㊂本研究利用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和单瓜种子数目2个鉴定指标,针对2019年课题组通过实验室苗期电导率检测,筛选到的10份耐热中印南瓜自交系,进行二次鉴定,鉴定结果与实验室鉴定结果吻合,表明田间和实验室鉴定结果的可靠性㊂3.2㊀南瓜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指标的可靠性㊀㊀南瓜耐热性鉴定研究比较集中在实验室两叶一心期的酶活性[17]㊁电导率[2]等,田间耐热性鉴定指标和方法涉及较少㊂然而,作物在不同发育时期对高温都存在敏感反应㊂郭小红等[18]以1124份大豆育种材料为研究对象,选择种子萌发期,在25ħ和38ħ温度处理下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以38ħ/25ħ的相对发芽率评价大豆种质的耐热性㊂廖江林等[19]公开了一项在水稻灌浆期,利用大田自然高温鉴定种质耐热性的量化方法㊂刘怡辰等[20]在抽穗扬花期进行高温处理,研究面粉品质等指标,综合判断小麦的耐热性㊂陈中钐等[21]研究高温胁迫下苦瓜幼苗的酶活㊁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建立耐热性评价数学模型㊂为此,本研究以南瓜定植后叶片萎蔫的田间表型为调查指标,通过计算热害指数,建立了南瓜团棵期田间早期耐热性鉴定的量化方法㊂经过单瓜种子数目结果的验证,田间鉴定结果具有可靠性㊂参考文献:[1]㊀宋慧,王迎儿,黄芸萍.中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ˑ印度南瓜(C.maxima)种间杂交幼胚培养和杂种真实性鉴定[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9,20(6):1486-1493.[2]㊀宋慧,王迎儿,古斌权,等.中印南瓜远缘杂交种自交系耐热性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6):1577-1585.[3]㊀周伟辉,薛大伟,张国平.高温胁迫下水稻叶片的蛋白响应及其基因型和生育期差异[J].作物学报,2011,37(5):820-831.[4]㊀朱亚迪,王慧琴,王洪章,等.不同夏玉米品种大喇叭口期耐热性评价和鉴定指标筛选[J].作物学报,2022,48(12):3130-3143.[5]㊀董文杰.中国气候公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6]㊀陶磊.水稻开花期耐高温QTL分析及精细定位[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20:58-60.[7]㊀GUL I S,HULPIAU P,SAEYS Y,et al.Metazoan evolution ofthe armadillo repeat superfamily[J].Cellular and MolecularLife Sciences,2017,74(3):525-541.[8]㊀ZHU J G,YUAN S J,WEI G,et al.Annexin5Is Essential forPollen Development in Arabidopsis[J].Molecular Plant,2014(4):751-754.[9]㊀HRUBÁP,HONYS D,TWELL D,et al.Expression ofβ-galactosidase andβ-xylosidase genes during microspore andpollen development[J].Planta,2005,220(6):931-940.[10]㊀潘孝武,黎用朝,刘文强,等.水稻资源开花期耐热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1,22(2):407-415.[11]㊀李淑君,张丕辉,付忠军,等.玉米花期不同种质资源耐热性鉴定与分析[J].玉米科学,2019,27(4):22-31. [12]㊀李培德,周雷,李珍连,等.耐热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初步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4):20-22,26.[13]㊀刘友权,王威.新审杂交水稻品种耐热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2):42-44,108.[14]㊀文章,王芳,谢刘勇,等.玉米自交系花期耐热能力的评价[J].玉米科学,2019,27(6):31-38.[15]㊀靳路真.大豆品种(系)耐热性鉴定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102-105.[16]㊀杨杰,韩登旭,阿布来提㊃阿布拉,等.新疆自然高温环境下玉米自交系开花期耐热性鉴定与评价[J].西北植物学报,2021,41(8):1380-1390.[17]㊀智海英,岳青,陈敏克,等.南瓜属4个种及种间杂种耐热性比较[J].山西农业科学,2020,48(3):327-329,376.[18]㊀郭小红,韦清源,汤复跃,等.萌发期耐高温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耐热指标评价[J].大豆科学,2022,41(5):513-519.[19]㊀廖江林,黄英金.一种评比不同基因型水稻种质灌浆期耐热性的量化方法:CN111802192A[P].2020-10-23. [20]㊀刘怡辰,仵妮平,TOKTAPO B H,等.不同小麦品种面粉品质性状对花期高温响应及耐热性评价[J].新疆农业科学,2022,59(3):541-550.[21]㊀陈中钐,杜文丽,许端祥,等.苦瓜苗期耐热性综合评价及其鉴定指标的筛选[J].江西农业学报,2022,34(3):1-7.(责任编辑:王新芳)。
南瓜种间杂交重组自交系的创制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南瓜种间杂交重组自交系的创制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明方,叶飞华,金永祥,林万开
申请号:CN201711467853.6
申请日:20171229
公开号:CN107950386A
公开日:
20180424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南瓜种间杂交重组自交系的创制方法:以印度南瓜作母本、中国南瓜作父本获得F1杂交种子,再以印度南瓜作为轮回亲本通过回交自交的方法,获得种间重组自交系;该种间重组自交系具备可育后代的性能。
随着自交代数的增加,后代育性逐渐恢复,到自交四代和自交五代的高代自交系,其育性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该重自组自交系繁殖性能优良。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解决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杂交困难、难于获得种间杂种及其自交后代的问题。
申请人:浙江大学
地址:310058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金祺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丛生印度南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丛生印度南瓜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梁根云;李跃建;杨宏;李新高;房超;刘独臣;蔡鹏;刘小俊【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15(028)003【摘要】为了解印度南瓜获得中国南瓜丛生性状后是否影响其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变化,本研究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测定了5份转育后代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及创制时所涉及的种间杂交材料(P丛162)和轮回亲本材料(P半丛8173、P半丛8188、P长8199)光合速率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通过种间转育获得的参试丛生印度南瓜材料,净光合速率和荧光参数与轮回亲本相当或更优.利用半丛生材料和长蔓材料为轮回亲本获得丛生印度南瓜材料B731、B732和B881,测量其净光合速率(Pn)、光化学淬灭(qP)、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Fm),发现与其丛生性状来源材料中国南瓜P丛 162相当或更高.丛生南瓜材料光合效率与轮回亲本光合特性有相关性.【总页数】5页(P1047-1051)【作者】梁根云;李跃建;杨宏;李新高;房超;刘独臣;蔡鹏;刘小俊【作者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仁寿县种子管理站,四川仁寿620500;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种质与品种创新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农业部西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2.6【相关文献】1.樟树不同方位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J], 邓波;宫艳敏;张智;刘方;周坚2.不同架式巨峰葡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J], 赵海亮;赵文东;孙凌俊;高圣华;马丽;刘晓菊3.中华金叶榆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研究 [J], 段龙飞;尚爱芹;杨敏生;王进茂;左力辉4.不同架式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与叶绿素荧光参数研究 [J], 赵海亮;赵文东;孙凌俊;高圣华;马丽5.不同穗型水稻剑叶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研究 [J], 庄文锋;杨文月;杨猛;徐正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印度南瓜四倍体诱变及其特性研究
印度南瓜四倍体诱变及其特性研究刘泽发;闵子杨;孙小武;成娟;胡一鸿【摘要】为探索印度南瓜四倍体诱变方法,增加南瓜新的种质资源,以印度南瓜自交系M10-13-09为试材,秋水仙碱、氨磺乐灵为诱变剂对印度南瓜种子进行处理,获得同源四倍体印度南瓜,并从形态及一些生理指标上比较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差异.发现诱变剂秋水仙碱最佳浓度为2.0 mg/mL,氨磺乐灵最佳浓度为0.05 mg/mL,其诱变率分别为0.33%和0.83%,染色体加倍后的数目为2n=4x=80,诱变剂氨磺乐灵比秋水仙碱诱变效果更好.与印度南瓜二倍体相比较,四倍体叶片变小、变厚,雌花开花节位明显降低,雄花花丝变粗,花冠颜色变深,多绒毛,生育期延长,果实表面色肋变宽,颜色变深;四倍体种子横径为1.0 cm,增加66.7%,纵径为1.2 cm,增加20%,颜色变深,发芽能力差,单果平均种子数目从122.0减少为30.3.四倍体南瓜伤流量大幅增加,光合效率增高90%,蒸腾速率增加20%,根系活力强于二倍体,果实生物总黄酮的含量增加50%.【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年(卷),期】2015(030)005【总页数】5页(P125-129)【关键词】印度南瓜;四倍体;秋水仙碱;氨磺乐灵;诱变【作者】刘泽发;闵子杨;孙小武;成娟;胡一鸿【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湖南娄底4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2.03氨磺乐灵(Oryzalin)为一种除草剂有效成分,可以与植物微管蛋白高度亲而形成微管蛋白-氨磺乐灵复合体,从而干扰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在植物多倍体诱导中具有同秋水仙碱相似的加倍效果[1-2],且因毒性小而倍受青睐。
南瓜类型砧木新品种‘甬砧8号’的选育
南瓜类型砧木新品种‘甬砧8号’的选育王迎儿;应泉盛;古斌权;张华峰;黄芸萍;王毓洪【摘要】‘甬砧8号’是以‘XSZB1’(印度南瓜)为母本、‘Y2’(中国南瓜)为父本杂交育成的南瓜类型黄瓜嫁接专用砧木.该品种生长势强,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幼苗不易徒长,易嫁接,嫁接亲和力好,嫁接成活率可达93%以上.果实近圆柱形,老熟瓜墨绿色、有灰绿斑,果实发育期约45 d,单果质量1.0~ 1.5 kg.‘甬砧8号’嫁接黄瓜后植株长势稳健,果实顺直,口感清脆,品质优良;果实有蜡粉品种嫁接后表皮光亮无蜡粉,商品性好;接穗黄瓜产量明显增加,较自根苗增产26%.‘甬砧8号’适合浙江省设施栽培黄瓜嫁接生产.2014年12月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Yongzhen No.8'is a new cucumber grafting rootstock F1 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XSZB1'(Cucurbita maxima Duch.) as female parent and'Y2'(Cucurbita moschata Duch.) as male parent.This variety has strong growth vigor and root system with a good absorption ability.The seedlings are not excessive growth and easy for grafting with good graft compatibility,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 was more than 93%.The fruit is near cylinder-shaped with dark green rind and gray green spots.The fruit developing period is about 45 days.Each fruit weight is about 1.0-1.5 kg.The cucumber plants grafted by'Yongzhen No.8'grow steady with straight fruit shape and good fruit quality.Grafted cucumber fruits have vanished wax powder content of cucumber skin.The yield of grafted cucumber can increase 26% 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wn-rooted cucumber.'Yongzhen No.8'is a suitable rootstock specially for grafting cucumber in greenhouse in Zhejiang province.【期刊名称】《中国瓜菜》【年(卷),期】2017(030)009【总页数】3页(P28-30)【关键词】南瓜类型砧木;新品种;‘甬砧8号’【作者】王迎儿;应泉盛;古斌权;张华峰;黄芸萍;王毓洪【作者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40;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瓜菜育种重点实验室浙江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Abstract:‘Yongzhen No.8’is a new cucumber grafting rootstock F1hybrid developed by crossing‘XSZB1’(Cucurbita maxima Duch.)as female parent and‘Y2’(Cucurbitamoschata Duch.)asmale parent.This variety has strong growth vigor and root system with a good absorption ability.The seedlings are notexcessive growth and easy for graftingwith good graft compatibility,the grafting survival ratewasmore than 93%.The fruit isnear cylinder-shaped with dark green rind and gray green spots.The fruitdeveloping period isabout45 days.Each fruitweight isabout1.0-1.5 kg.The cucumber plantsgrafted by‘Yongzhen No.8’grow steadywithstraight fruitshape and good fruitquality.Grafted cucumber fruitshave vanishedwax powder content of cucumber skin.The yield of grafted cucumber can increase 26%compared to that of the own-rooted cucumber.‘Yongzhen No.8’isa suitable rootstock specially forgrafting cucumber in greenhouse in Zhejiang province.Key words:Pumpkin type rootstock;New variety;‘Yongzhen No.8’黄瓜嫁接栽培技术是黄瓜生产中克服连作障碍、提高植株抗逆性、防治黄瓜枯萎病、获得高产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1]。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人工杂交制种技术
姬青云
【期刊名称】《中国种业》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南瓜属包括美洲南瓜(西葫芦)、中国南瓜(南瓜)和印度南瓜(笋瓜)3个种,其中美洲南瓜杂交种子在我国应用比较普遍,其他两种则不多。
日本通过广泛利用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杂交优势,大大改善了产品品质,提高了产量,使南瓜成为日本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食物和保健品,也为瓜类嫁接提供了良好的砧木。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南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总页数】2页(P51-52)
【作者】姬青云
【作者单位】山西省农业种子总站,太原,03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
【相关文献】
1.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与生理生化变化的研究 [J], 蒋宇;李海涛;刘爱群
2.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有性杂交亲和性研究 [J], 程永安;张恩慧;许忠民;王妍妮;付
巧玲
3.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的远缘杂交初探 [J], 沈吾山;许小江;黄伟忠
4.印度南瓜与中国南瓜种间杂交试验 [J], 叶飞华;张明方;金永祥
5.印度南瓜和中国南瓜种间杂交种的特性与应用 [J], 樊立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ENG n — Yo g an. HANG — u , Z En h i XU on m i W ANG n n , Zh g- n。 Ya — iFU io—ig Qa l n
V0 . 8 NO 4 12 .
Au g. 20 02
文 章 编 号 :0 71 3 (0 2 0— 3 30 1 0- 0 2 2 0 )40 4 —2
印 度 南 瓜 与 中国南 瓜 有 性 杂 交 亲 和 性 研 究
程 永安 , 恩 慧 , 忠 民 , 张 许 王妍 妮 , 巧玲 付
( r h s iTe h Un v r tt f No t we tS — c ie s iy o rc lu ea d Fo e ty, n l g 7 2 O PRC) c Ag iu t r n r s r Ya g i 1 1 0, n
Ab t c : e 3 s l— n Pl P6 P? o c r i xi n ef l e P , , 4 P ) f Cu u bt s r t Th efl e( , , ) f Cu u bt ma ma a d 4 s l i ( 2 P3 P , o c r i a i a —n a
moc aa s h t w e e s d O t y he r s i g fi t r u e t sud t c o sn a fniy.The e uls h w ha t e e s nc m pa i l y r s t s o t t h r i i o tbi t i
不 同栽 培 品种 之 间表 现 完 全 不 同的 结果 . 此 , ]就 笔 者 研 究 了 种 间杂 交 亲 和 性 , 以期 为用 中 国南 瓜 改 良
佳 . 中国推 广 不久 就受 到 普 遍欢 迎. 在 由于 印度 南 瓜
起 源 于美 洲 的秘 与 方 法
1 1 供 试 材料 .
P ( 2 9 — 5 系 印度 南 瓜 日本南 瓜 中 的多 代 自 : 1 — 75 ) 交 系 ; 1 — 7 5 ) 中 国南 瓜 小 磨 盘 中的 多 代 自 P (29—6 系 交 系 ; 。 9 —— — ) 中 国南 瓜 以 色列 品 种 中 的 多 P ( 8 174 系
b t e , e we n P6 P a nd P2, , , , nd i c m p tbit t e nd P4, . e e in’ nc mp tbi t P3 P4 Pj a n o a i l y be we n Pl i a Ps Th r s ti o a i l y i
be we n Pla d P2 P3 t e n , . Ke o ds: c b t o c a a; c r t a m a; r s a fn t yw r Cu ur ia m s h t Cu u bia m xi c o s; fi iy
印度 南 瓜 C c ri xma品 质 优 良 , u ub ama i t 口味 绝
( 北 农 林 科 技 大 学 园艺 学 院 蔬 菜 花 卉 所 , 西 陕西 杨 陵 摘 72 0 ) 1 1 0 要 : 提 供 用 中 国 南 瓜 改 良印 度 南 瓜 的 理 论 依 据 , 用 印 度 南 瓜 的 3个 栽 培 品 种 与 中 国 南 瓜 的 4个 栽 培 品 种 为 选
印度 南 瓜提 供 理论 依 据.
高 燥地 带[ , 1 在高 温条 件下 , 毒 病和 白粉病 为 害 很 ] 病
大. 仅适 应 在夏 季 冷 凉 的地带 种植 , 限制 了其广 泛 种 植. 中国南 瓜 C cri ocaa起 源于 墨 西 哥 和 中 uu b am s t t h 南美 洲u , 中国栽 培 历 史 悠久 , 成 了许 多 地 方 品 ]在 形 种 , 遍 表 现 耐 热 . 瘠 薄 . 病 . 应 性 广 . 其 品 普 耐 抗 适 但
关
键
词 : 国南 瓜 ; 中 印度 南 瓜 ; 交 ; 和 性 杂 亲 文献标识 码 : A
中 图 分 类 号 :6 2 1 3 2 ¥ 4 .0 .
S u y o fn t fS xu lH y rd z to e we n t d n Afi iy o e a b i ia i n b t e
维普资讯
第2 8卷 第 4期 20 0 2年 8月
湖南农业大 学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J u n l fHu a rc lu a iest ( tr l ce cs o r a o n n Ag iutr lUnv ri y Na u a in e ) S
进 行 人 工 杂 交 , 察 其 杂 交 亲 和 性 表 现 . 果 表 明 : 度 南 瓜 P , 等 品 种 与 中 国 南 瓜 P , aP , s 品 种 问 存 在 观 结 印 sP :P , P 等 杂交不亲和性 , 印度 南 瓜 P 与 中 国南 瓜 P , s 存 在 杂交 不 亲 和 性 , 与 P , a 不 存 在 杂 交 不 亲 和 性 . 。 P 间 而 P 问
种受 栽 培条 件 影 响较 大 , 口味远不 如 印度 南瓜 . 其 用 中 国南 瓜 改 良印度 南 瓜 的适 应性 、 逆 性 成 为人 们 抗 的迫 切 愿 望 前 人 的 研 究 结 果 认 为 . 度南 瓜 和 叫 印 中国南 瓜 进 行有 性 杂交 , 在 着杂 交 不亲 和 障碍 , 存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