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父母请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
“暗示”对孩子的影响导读:暗示,可能帮助孩子也可能害了孩子。
积极的暗示让孩子充满自信,主动而积极地面对生活;消极的暗示让孩子自卑、意志消沉、失去自信和主动的勇气。
父母应审视自己的言行,看看你带给孩子的,是正向的积极暗示,还是负面的消极暗示。
事例1:周末我在家教儿子算术题,一开始我很有耐心,儿子也听的很认真,给儿子演示了几遍之后,我想考考儿子,就开始出问题。
“1+1等于几?”儿子很快答出来了:“2。
”“那2+2等于几?”儿子想了想说:“4。
”儿子挺聪明嘛!于是趁胜追击:“2+3等于几?”儿子想了半天也没回答我,我有点急了,跟他说:“你有2颗糖,妈妈又给了你3颗,现在你有几颗糖?”儿子还是茫然地看着我。
我本来就是急性子,拉过儿子的手,提高声音说:“你好好数数自己的手指头,两个手指和3个手指加在一起时多少?”儿子继续摇头。
我不得不皱起了眉头,忍不住把记数道具扔在桌子上,真想不通,这么简单的问题儿子怎么都不会。
分析:这位妈妈无疑在行为和语言上都直接暗示孩子,他做得非常不好,是个笨孩子,连简单的算术都不会。
孩子这个时候会非常沮丧,为自己的“不会”忐忑不安,对自己做出“我很笨”的判定。
在孩子不会的时候,家长应该思考,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还是孩子的能力未到,或者他当时并不能专心学习…………而不是武断地传递给孩子“你很笨”的信息。
事例2:假期我们带着宝宝和几个朋友一起出去玩,在游乐园的时候,好几个小朋友都嚷着要坐过山车,一个朋友说:“小优跟哥哥姐姐一起去。
”我看看小优,她小声说:“妈妈,会摔下来吗?”于是我告诉朋友说:“我们家小优平时胆子就小,还是不去玩了,会哭的。
”后来我们去动物馆的时候,小朋友们可以和大象合影,别的小朋友都抢着去,朋友说:“小优不拍吗?”我看看小优涨红的小脸,赶紧帮她解围:“大象看起来挺吓人的,小优胆子小,不敢靠近它,还是算了,你们拍吧。
”分析:妈妈的话可能是无意的,而且出发点还是为孩子好,但却会害了孩子。
家长绝不要对孩子说的话
家长绝不要对孩子说的话1、当自己孩子的“倾听者”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们习惯于把自己的位置摆在“高高在上”的地位,习惯于告诉孩子“你应该去做什么”或者“我觉得什么对你更好”。
育儿专家建议家长们在做出自己的决定之前,应该先听听孩子们在想什么,孩子们在这个事情上是什么态度,和孩子进行平等的交谈。
做父母的往往觉得自己做的事都是为孩子好,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验,那就是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对我们所做的一些“为我们好的事”,却其实对我们造成了伤害。
所以新一代的父母们一定要经常反思自己与孩子的互动方式。
2、不要粗口,不要威胁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即使做出一些“惹毛”你的举动也是无心之过。
育儿专家建议千万别对孩子发火,如果实在克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应在心中默念数字,从1到10,让自己冷静下来。
做到“5不要”:不要冲动、不要粗口、不要威胁、不要妄下结论以及不要自以为是。
3、不要恐吓,要言而有信一些父母很习惯在处理孩子不听话问题的时候,说出“你要再这样我就不带你去游乐园玩了。
”或者“你如果听话的话,我马上给你一个特大礼物。
”等诸如此类的“保证”或者“威胁”。
要记住,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些话都不是“随便说说”的话,你不当真孩子却当真,不要为逞一时之快或是为了纠正孩子的行为而“口不择言”。
如果不能履行诺言,你在孩子心中就没法树立言而有信的形象,以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也无法在孩子心中扎根。
4、说什么其实没多大用,做什么才真管用父母对于孩子的溺爱可能会时常让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规矩又化作泡沫,育儿专家建议要坚守原则,应该说“不”的时候不能轻易妥协。
不过如果你自己的言行不能端正,那么再严厉的规矩对孩子来说也都是虚弱无力的。
家长说什么其实没多大用,做什么才真管用。
言传身教才是给小孩子树立真正人生观、价值观的方式。
5、别为孩子丧失自己善待自己,即使是有了小孩也不能够放弃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这才是给小孩子最好的榜样。
要记住,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
千万不能对孩子说的三句话
千万不能对孩子说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我都是为你好。
【对孩子的伤害】
这是中国家庭最常见的一种亲情绑架。
其实这句话的背后,是不考虑孩子的感受,丝毫不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反驳你,因为爸爸妈妈是为了我好,我在反驳的话,我就是没良心,我还是听话吧,慢慢孩子就变得没有主见。
【正确的说话】
孩子,妈妈很爱你,怕你走弯路才会忍不住提醒你,你可以选择听,也可以选择不听,这是我的建议,你的人生你自己做主,不过一切后果也都要你自己承担。
第二句话:家里穷。
【对孩子的伤害】
总是强调爸爸妈妈赚钱不容易,要省钱,逐渐孩子就会有一种负罪感,觉得自己做什么事都会让家里变穷,是自己让爸爸妈妈生活的这么辛苦。
【正确的说话】
孩子,你可以花钱。
但是要知道把钱花在什么地方。
只要是合理的需求,爸爸妈妈都会尽力的满足你。
第三句话:你别给我惹事儿啊,咱家可惹不起。
【对孩子的伤害】
慢慢的孩子就形成了懦弱忍让的性格,失去自我保护的能力,在外面被欺负了也不敢反抗。
【正确的说话】
孩子,没有人可以随便的欺负你。
咱们自己不惹事儿,但是也不怕事儿,如果有人欺负你。
你一定要反抗,告诉爸爸妈妈和老师。
很多家长都因为不会正确的说话,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孩子的性格。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表示的否怕力气,怙恃永近没有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文/鱼爸1头几天,几个嫩伴侣年底相聚正在一同谈天。
有一个伴侣谈起咱们一个中小学异教最远被人逃债,成果挨伤了人,被闭了。
忘失正在不少年前,咱们借一同来河面捉鱼,一同来懒工奢教。
只是,随着他一同呈现正在咱们忘忆面的是他妈妈这弛从出啼过的脸。
仿佛有领没有完的性情。
说真话,昔时咱们皆怕他妈妈。
他也怕,并且素来出有失到过妈妈的夸赞。
怙恃正在他很小的时分便离婚了。
他随着妈妈过。
否是压力繁重、性情水爆的妈妈素来便出有表彰过他。
反而每每跟人埋怨说他没有听话,人又勤,没有给野面作事。
借说他像他爸爸,很愚,没有指视他会念书。
其真其时他正在班上的成就十分孬。
并且智商也跟伴侣们差未几,人挺聪慧的。
然而因为野庭的变故,添之妈妈的否认,让他渐渐天落空了教习的殷勤。
他跟咱们说,“归正尔很愚,没有是念书的料,没有读了。
”最初被校园边上这些小混混瞧上了,于是参加了他们。
外教结业便被教校入学了。
若是他的妈妈当始能多激励他,而没有能否定他。
这他的人熟会怎么呢?惋惜的是生长无奈重去,而人熟也出有假设。
2咱们城市有那样的经验。
正在小的时分,会听到年夜人们对咱们的评估。
孬的评估,差的评估城市有。
然而每一个孩子简直城市念要孬的评估。
尔忘失本人这时分做文写失孬,有一次获罚了,正在教校的发布栏面发布。
咱们这有一个走门窜户售豆腐的嫩伯看到了。
每一次颠末尔野便会跟尔奶奶说:“您野孙子实没有错,做文写的实孬,孬孬造就,当前会有前程的。
”奶奶嘻皮笑脸,尔听到也口面美滋滋的。
必然要接续勤奋,而且尔本人也意识到本人有那个才能,多了一份自疑。
每一个孩子正在生长历程外皆有一个那样的阶段。
他们会开端评估本人,正在心思教的开展角度说便是“自尔观点”的开展。
而一小我私家从何时开端造成自尔呢?心思钻研是领现是从婴儿时代便开端的,最间接的影响人便是怙恃。
怙恃的止为战言语表示起到了要害的做用。
父母坚决不能对孩子说的10句话
父母坚决不能对孩子说的10句话杜绝之一:揍死你很不幸,如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
打骂孩子的时候,气愤至极的父母还常说这样一句话:揍死你! 揍死你这一类空洞的话,只会降低父母的威信,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
因为当他说这句话时,表明他再也拿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由于这说的仅仅是一句大话,根本无法兑现(父母也不准备去兑现),孩子并不会因此而停止他的活动。
有时我们发现孩子使我们越来越气,直到非惩罚他们不可。
他们所有的行为确实促使我们想揍他们,这种挑衅的行为就是他们的目的,如果我们真的揍了他们,就中了他们的计策,帮助孩子达到了他们的报复目的。
孩子在内心里说,你虽然把我打疼了,但是你生气了,我感到满足。
打骂孩子的父母是最无能的父母。
如果你不喜欢打骂孩子,只是一时气愤难以忍耐,那么打骂将宣告你的失败。
如果你就是喜欢打骂孩子,那么你就是一名需要治疗的病人。
杜绝之二:他有个尿床的毛病一位母亲跟人闲谈,话提扯到孩子身上时,他有个尿床的毛病……话刚出口,一旁的小男孩羞红了脸,露出怨恨的表情。
尿床这类生理缺陷,属于难言之隐,孩子对此特别敏感,父母一般情况下不该向他人提及。
这位母亲的话,也许是在无意中说出的,但孩子却误以为母亲在当众出他的丑呢。
孩子尿床,是因为脑子里负责控制排尿的神经尚未发育周全,一般情况下随着年龄增长自然就会消失。
虽然此事不算什么大毛病,但孩子的心理负担却很重,他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是个废人,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缺乏与人交往的勇气。
因此如果孩子尿床,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只需勤洗床单就可以了。
同时需要牢记:不要对孩子有任何埋怨的言辞,更不要将此事到处宣扬。
你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会终生感激你的。
杜绝之三:有这样一段小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觉自己越来越与众不同。
我气恼。
我愤恨**怎么会一生下来就是兔唇!我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开始嘲笑我。
我心里清楚,对别人来说我的模样令人厌恶:一副畸形难看的嘴唇,弯曲的鼻子,倾斜的牙齿,说起话来还结巴。
暗示的教育力量
暗示的教育力量
有一个话题可以说是家长们“百听不厌”,每次推送都会引起大家在留言区热烈的讨论,有人反省自己、有人建议他人,这个话题就是父母说话的艺术。
我们经常说父母的嘴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意思就是你怎样和孩子说话,就会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父母的语气有多好,孩子的运气就有多好,永远不要小看“暗示”的强大力量。
你越是警告孩子,不要在床上蹦,他就蹦得越起劲;越是强调,不要打翻杯子,他就越容易把杯子打翻;越是说你怎么这么笨,他越不会做。
当你在潜意识里不断重复一件事情,它就会变成现实。
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好,贬低他,他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你一直说他笨,他就真的认为自己不行。
生活上,把“不要”去掉,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
把“不要吵”,改成“嘘,小点声”;把“不要顶嘴”,改成“先听我说完”。
你会惊奇地发现,只要把“不要”去掉,孩子会越来越听话。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父母必须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剑-【家长误区】
父母必须了解心理暗示这把剑我坚信,坏孩子是骂出来的。
在所有骂人的嘴当中,乌鸦嘴最毒,也最灵验。
好话从它的嘴里很少能说出来,即使说出来也不见得能实现。
但是,坏话从它的嘴里吐出来,往往都会变成现实。
有多少坏话,就有多少恶果,立竿见影,百试不爽。
乌鸦嘴歹毒的面目令人遇而生厌,望而生畏,善良的人们避之唯恐不及。
然而,现实的残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更可怕。
许多可亲可敬而又可爱的人恰恰长着一张可怕的乌鸦嘴。
有的妈妈从孩子一出生,就在别人面前这样评论自己的孩子:“这孩子太淘气,无法无天,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其实是在暗示孩子无恶不作,横行霸道。
有的老师从孩子上学开始,就在班级讲台上对学生评头论足:“你好笨啊,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答不出来,你长的是猪脑子,还是肩膀上扛着块砖头?”这样的话从老师嘴里说出来,既伤孩子自尊,又暗示孩子笨得可以。
类似的现象屡见不鲜,对孩子的影响不能算小。
其实,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就是指人接受外界或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或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
心理暗示是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
从接受主体来说,暗示可分为自暗示和他暗示两种。
自暗示是指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作用。
“三气周瑜”指的是暗示使周瑜葬送了性命。
暗示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是别人使自己的情绪和意志发生作用。
“蒋干盗书”则是接受了他暗示而遭致祸端。
其实,每天我们都会不断从自己或他人那里接受暗示。
这些心理暗示有时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信心,有时又使人郁闷不安,苦恼万分。
消极的心理暗示对孩子的成长所起的恶劣影响很可怕。
因为暗示往往是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暗示作用也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些比较敏感、脆弱、独立性不强的人,如妇女和儿童,很容易接受心理暗示。
别老说孩子笨爸妈暗示的力量很可怕
别老说孩子笨!爸妈暗示的力量很可怕上课了,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了学生一个直观的问题。
小玲第一个举手,当孩子自信地读出答案时,老师开玩笑似的瞪了一下白眼:你好笨,这么简单的都答错!全班哄堂大笑,小玲羞红了脸,闷闷不乐地坐下。
放学后,小玲回到家,妈妈让她帮忙擦地板,小玲很认真地擦,但似乎总是擦不乾淨,这时妈妈过来帮忙,边说著:你真笨,还是我来吧!小玲吓呆了,她放下了工具,默默回房间。
晚饭后,爸爸让小玲到书柜帮封信一本书,小丽咚咚咚小跑著去拿,正当她信心满满地将书教给爸爸时,爸爸埋怨了一句:哎呀,你真笨,一本书都拿错!孩子脸颊的笑容没了。
渐渐地,小玲发现自己真的很笨,刷牙总是弄葬衣服、钥匙经常忘记带、也总记不住爸妈的电话…。
她上课不再举手、放学后也不再帮妈妈擦玻璃窗、晚饭后也不须给爸爸拿书,因为她也觉得自己真的很真的下湾。
父母和老师也觉得她越来越笨了。
小玲上了八年级,老师奇怪常常地问小玲为什么总是不举手回答环境问题,当小玲说自己很笨,什么也不会时,老师说:在我眼里没有笨父母,只有不够勤快的孩子!举手越多的孩童成绩会越好,这也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
周某相信了老师的话,渐渐地举手也非常积极了,到期末结束时,成绩也升到了全班第三名,结束了小学暂列连续十一年倒数第一的纪录。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给孩子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事实真的如此。
听听下面六个母亲的话,你一定能在略有不同身边找到十分相似的影子。
1.我孩子出生之时难产,医生风险问题说孩子可能有智力问题,这不孩子现在九岁了,反应慢,学习也很差。
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认为自己天生脑子有问题,但事实是孩子虽然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2. 你可看我的孩子整天乱动,上课也不专心,还打人咬人,他肯定是好动症。
孩子也认为自己发作了癫痫多动症,但论点是孩子只是调皮不好学。
3. 咱孩子从小胆小怕事,下雨天闪电都要躲起来,什么也不敢尝试!孩子似乎想起了小时候并不小孩子存在著怕打雷闪电,但现如今的确是怕了,自己也觉得奇怪。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导读: 暗示的可怕力量,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文/鱼爸1前几天,几个老朋友年末相聚在一起聊天。
有一个朋友谈起我们一个小学同学最近被人追债,结果打伤了人,被关了。
记得在很多年前,我们还一起去河里捉鱼,一起去勤工俭学。
只是,跟着他一起出现在我们记忆里的是他妈妈那张从没笑过的脸。
好像有发不完的脾气。
说实话,当年我们都怕他妈妈。
他也怕,而且从来没有得到过妈妈的夸奖。
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
他跟着妈妈过。
可是压力繁重、脾气火爆的妈妈从来就没有表扬过他。
反而常常跟人抱怨说他不听话,人又懒,不给家里做事。
还说他像他爸爸,很笨,不指望他会读书。
其实当时他在班上的成绩非常好。
而且智商也跟朋友们差不多,人挺聪明的。
但是由于家庭的变故,加之妈妈的否定,让他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他跟我们说,“反正我很笨,不是读书的料,不读了。
”最后被校园边上那些小混混瞧上了,于是加入了他们。
中学毕业就被学校退学了。
如果他的妈妈当初能多鼓励他,而不是否定他。
那他的人生会怎样呢?可惜的是成长无法重来,而人生也没有假如。
2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在小的时候,会听到大人们对我们的评价。
好的评价,差的评价都会有。
但是每个孩子几乎都会想要好的评价。
我记得自己那时候作文写得好,有一次获奖了,在学校的公布栏里公布。
我们那有一个走门窜户卖豆腐的老伯看到了。
每次经过我家就会跟我奶奶说:“你家孙子真不错,作文写的真好,好好培养,以后会有出息的。
”奶奶喜笑颜开,我听到也心里美滋滋的。
一定要继续努力,并且我自己也认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多了一份自信。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这样的阶段。
他们会开始评价自己,在心理学的发展角度说就是“自我概念”的发展。
而一个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形成自我呢?心理研究是发现是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的,最直接的影响人就是父母。
父母的行为和语言暗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比如父母常常说孩子“你真笨”。
别让无意的暗示暗害了你的孩子!
别让无意的暗示暗害了你的孩子!1警惕负面语言暗伤孩子有一次我乘火车的途中,临卧住着一对母子。
小男孩约四五岁,有点坐不住,一会拉拉窗帘,一会拽拽桌布,一会把枕头当沙袋,霹雳扑噜乱打,一会又弄翻了垃圾桶,时不时还要去别人的卧铺间叨扰一番……妈妈虎着脸训斥他:“不要拉窗帘,乘务员会不高兴的;别总拽桌布,会把别人的东西拽掉;能不能别弄那个枕头,到处都是灰尘;别去打扰别人……这位妈妈喋喋不休、连续地说着“不要……”“别……”“……不好”之类的话,甚至气急败坏地吼孩子“能不能老实点”“有完没完”。
而孩子却根本听而不闻,妈妈对孩子的行为疲于应付,简直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多以正面语言引导孩子我忽然想起在正面管教中不断被强调的正面语言,于是招呼小男孩过来:“小朋友,来,你愿意跟阿姨聊聊天吗?”小男孩靠过来,疑惑地问我什么事。
我拉起他的小手笑着说:“阿姨猜你一定是个很懂事的小孩。
”他诧异地看着我,忽闪着眼睛继续听我说。
“你看,你在坐火车的时候没有黏着妈妈,而是自己找事儿做,很独立;你还想学乘务员阿姨拉窗帘、铺桌布、倒垃圾,你一定很勤快,爱干活;还有,你刚才是在练拳击锻炼身体,对吗?”孩子仿佛也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于是回答“是”。
男孩的妈妈一脸惊讶,貌似奇怪我为什么误导孩子。
我继续对孩子说:“这些事在家也可以做,是不是?相信你妈妈也一定会因为你的帮忙高兴的。
现在火车上人很多,其他人也要在这里活动,如果这些事情你在家做,就不会影响别人,妈妈也会为她的宝贝更懂事而开心的,是不是?”孩子听了我的话,使劲点点头。
我又强调道:“嗯,阿姨没猜错。
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时,孩子的妈妈对我笑了……待孩子睡了,一路上我们互相探讨了不少正面教育孩子的办法。
3负面语言VS正面表达▷粗暴VS尊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对尊重无感。
如果你总是粗暴指责“你一个小孩知道什么”,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换用尊重的语气“妈妈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愿意再听听我的意见吗?”孩子会更愿意接受。
【家庭教育】别让无意的暗示暗害了你的孩子!
【家庭教育】别让无意的暗示暗害了你的孩子!1警惕负面语言暗伤孩子有一次我乘火车的途中,临卧住着一对母子。
小男孩约四五岁,有点坐不住,一会拉拉窗帘,一会拽拽桌布,一会把枕头当沙袋,霹雳扑噜乱打,一会又弄翻了垃圾桶,时不时还要去别人的卧铺间叨扰一番……妈妈虎着脸训斥他:“不要拉窗帘,乘务员会不高兴的;别总拽桌布,会把别人的东西拽掉;能不能别弄那个枕头,到处都是灰尘;别去打扰别人……这位妈妈喋喋不休、连续地说着“不要……”“别……”“……不好”之类的话,甚至气急败坏地吼孩子“能不能老实点”“有完没完”。
而孩子却根本听而不闻,妈妈对孩子的行为疲于应付,简直是按下葫芦起了瓢!2多以正面语言引导孩子我忽然想起在正面管教中不断被强调的正面语言,于是招呼小男孩过来:“小朋友,来,你愿意跟阿姨聊聊天吗?”小男孩靠过来,疑惑地问我什么事。
我拉起他的小手笑着说:“阿姨猜你一定是个很懂事的小孩。
”他诧异地看着我,忽闪着眼睛继续听我说。
“你看,你在坐火车的时候没有黏着妈妈,而是自己找事儿做,很独立;你还想学乘务员阿姨拉窗帘、铺桌布、倒垃圾,你一定很勤快,爱干活;还有,你刚才是在练拳击锻炼身体,对吗?”孩子仿佛也为自己的行为找到了合理的解释,于是回答“是”。
男孩的妈妈一脸惊讶,貌似奇怪我为什么误导孩子。
我继续对孩子说:“这些事在家也可以做,是不是?相信你妈妈也一定会因为你的帮忙高兴的。
现在火车上人很多,其他人也要在这里活动,如果这些事情你在家做,就不会影响别人,妈妈也会为她的宝贝更懂事而开心的,是不是?”孩子听了我的话,使劲点点头。
我又强调道:“嗯,阿姨没猜错。
你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这时,孩子的妈妈对我笑了……待孩子睡了,一路上我们互相探讨了不少正面教育孩子的办法。
3负面语言VS正面表达?粗暴VS尊重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对尊重无感。
如果你总是粗暴指责“你一个小孩知道什么”,只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换用尊重的语气“妈妈理解你的想法,但是你愿意再听听我的意见吗?”孩子会更愿意接受。
育儿知识-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不行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不行'人生的旅途中总会遇到很多的困难,而且都是没有办法去逃避的。
不管你往哪个方向偶,都是不轻松的。
但是正是这种艰难的时候,才能激发自己的最大,才能脱胎换骨。
一定要记住的一句话就是永远不要说自己不行。
露露是一年级的新生,今年回家的时候却告诉妈妈:有老师来选拔学小提琴的人,但是却说我的手不行。
妈妈于是问她:想学小提琴么?但是露露却没有选择正面回答,只是说:老师都说了自己的手不行。
想学就可以学,别听别人说的行不行。
大多数想学演奏和的孩子,不是想当个演奏家,而仅仅是出于对的热爱。
而且与音乐关系最密切的,不是手,而是热爱。
手不应该成为学音乐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衡量的工具。
露露因为这件事情拒绝学小提琴,甚至是一切的乐器,、手风琴、古筝、琵琶、电子琴,甚至是口琴等等。
总之只要是市面上能够看到的。
都会统统的拒绝。
这个时候露露的妈妈并没有强迫她。
直到露露偶然发现架子鼓在招生,在像妈妈询问了架子鼓的相关的发声原理之后。
也许是被这种乐器所吸引,也许是突然喜欢上了这种乐器。
后来露露就开始了风雨无阻的架子鼓之旅,每个星期天一定都会抽出时间去上课。
这样一路走来,渐渐的从小学的登台表演开始到九级证书,再到北京学生艺术节、以及现在的市级和区级二等奖。
露露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手的东西。
可是,这难道不是坚持的必然结果吗?音乐是一个太浩瀚太浩瀚的世界,里面有很多可以去选择的东西。
你手不行的乐器只是其中的一种,管弦乐、打击乐每一大类中都有很多的小类,总会有一样是适合你的。
你的手也许不是一双适合小提琴的手,但是他可能是是一双适合画画的手、适合打鼓的手、适合打球的手、适合做实验的手…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完美的手,有的灵巧,有的有力,有的敦厚,每个人都有所不同,关键是选对自己手适合的方面。
世界是非常广阔的,孩子的将来也是拥有着无穷的可能性的,所以,永远不要对你的孩子说不行、不适合。
孩子能够选择的东西很多很多,慢慢的来找到和适应,总会找的永远让孩子说行的。
育儿经验:三句不能说,三句一定要说!
育儿经验:三句不能说,三句一定要说!/images/20170728/fa64da585dd74d41d6100bd94aba2ad 3.png" width="640" height="481"/> 人在说话,话也在影响人。
父母对孩子经常说的话,反映的恰恰是父母的思想水平,传播的就是父母的人生观和教育理念。
如果父母的理念正确,孩子必然受益终生;如果错误,会毁了孩子一生!1三句话,帮孩子一生1、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唯有自己靠自己才是最靠得住的。
现在孩子依赖心理太重,一有困难就是,“我不会,妈妈你帮我”,上课题目太难直接放弃,“我不要去上学,我不要跟妈妈分开”。
什么事都依赖爸爸妈妈,却不知道没有谁照顾你一辈子,迟早还是要一个人生活,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
2、孩子你看,我这么大年纪也要学习,人要学习一辈子!为什么你说了孩子不听?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言传身教。
千言万语“孩子你要好好学习,”比不上你下班回家放下手机,拿着书翻两页看看。
让孩子明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没有终身学习理念的人必将淘汰。
3、孩子,撒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给你饭吃孩子在外面学习工作不容易,这句话可以鼓励孩子有要有远大志向,为了实现梦想可以勇敢拼搏。
并且告诉孩子,我们是爱你的,无论遇到再大的挫折,家永远是你可以停泊的奋斗港湾。
2三句话,害孩子一世1、宝贝,好好学习就行,其他事有爸妈看似是减轻了孩子的负担,实际上是在培养没有责任感的孩子,自私人格的种子就是这样埋下的。
这样长大的孩子将来难以与人合作,喜欢推卸责任,难以走向成功和幸福。
2、孩子,你真聪明/你真笨!取得一点点成绩爸妈就夸,“宝贝,你真聪明,”让孩子变得过分骄傲,经不起一点批评,遇到挫折就受不了,感觉天都要塌了一样。
而总打击孩子说“你真笨”的爸妈,以为孩子能够受刺激奋发图强,却不知道这种暗示孩子只会笨给你看!3、我告诉你,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这句话教会了孩子人生的目标就是混口饭吃,眼界狭窄,鼠目寸光的种子就是在这里埋下的。
家长坚决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家长坚决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1 你考不好,对得起我吗?
2 滚!
3 我活着真没意思,养了你这么不听话的儿子!
4 烦人!
5 看你爸爸回来不扒你的皮!
6 你考这么多就够了??
7 你怎么总是跟好人不一样?
8 "1、2、3",不然我就打了啊!
9 这日子没法过了!
10 再粗心,你试试!
11 我快被你气死了!
12 这次考得不错,你可别骄傲!
13 你看人家 # # #!
14 屁股痒了是不是?
15 我们是不行了,就看你了,孩子!"
16 好了,我再也不管你了!
17 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呀!""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
18 你不听话,我不要你了!
19 小祖宗,算妈妈求你还不行吗?
20 等你长大了,父母就老了。
21 这么大了,一点出息也不长!
22 没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23 你简直笨得像猪一样!
24 还敢顶嘴,反了你了!
25 不好好学习,就像小要饭的一样了!
26 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暗示的力量如此可怕!父母请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个字”
上课了,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提了一个简单的问题。
小玲第一个举手,当孩子自信地说出答案时,老师开玩笑似的瞪了一下白眼:“你好笨,这么简单的都答错!”全班哄堂大笑,小玲羞红了脸,闷闷不乐地坐下。
放学后,小玲回到家,妈妈让她帮忙擦地板,小玲很认真地擦,但似乎总是擦不干净,这时妈妈过来帮忙,“你真笨,还是我来吧!”小玲惊呆了,她放下了扫帚,默默回房间。
晚饭后,爸爸让小玲到书柜找一本书,小玲咚咚咚小跑着去拿,正当她信心满满地将书教给爸爸时,爸爸埋怨了一句:“哎呀,你真笨,一本书都拿错!”孩子脸上的笑容没了。
渐渐地,小玲发现自己真的很笨,刷牙总是弄脏衣服、钥匙经常忘记带、也总记不住爸妈的电话……她上课不再举手、放学后也不再帮妈妈擦地板、晚饭后也不再给爸爸拿书,因为她也觉得自己真的很笨。
父母和老师也觉得她越来越笨了。
小玲上了初中,女老师奇怪地问小玲为什么总是不举手回答问题,当小玲说自己很笨,什么也不会时,老师说:“在我眼里没有笨孩子,只有不够勤快孩子!举手越多的孩子成绩会越好,这也是我总结出来的经验。
“
小玲相信了老师的话,渐渐地举手也积极了,到期末结束时,成绩也飙升到了全班第三名,结束了小学连续4年倒数第一的耻辱。
积极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正面的影响;不良的心理暗示,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事实真的如此。
听听下面六个母亲的话,你一定能在身边找到相似的影子:
“我孩子出生时难产,医生说孩子可能有智力问题,这不孩子现在9岁了,脑子慢,学习也很差。
”站在一旁的孩子也认为自己天生脑子有问题,但事实是孩子虽然成绩差,但智力正常;
“你看我的孩子整天乱动,上课也不专心,还打人咬人,他肯定是多动症。
”孩子也认为自己患上了多动症,但事实是孩子只是调皮不好学;
“我家孩子从小胆小怕事,雷鸣闪电都要躲起来,什么也不敢尝试!”孩子似乎想起了小时候并不存在着怕雷鸣闪电,但现在的确是怕了,自己也觉得奇怪;
“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你总是热心地帮助别人!”本想将1块钱买零食的孩子,微笑着将钱丢进了乞丐的碗里;
“你虽然写字不好看,但是你有慧根,一定能写好!”因为妈妈说自己有慧根,所以孩子很努力地练习,没多久写出了一手好字;
“看你的直挺挺的小鼻子,未来一定是个成功企业家!”孩子很努力地学习、很努力地工作,朝着“企业家”的标准靠拢,毕业5年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时常见到不少父母在孩子考试前,总是叮咛说“千万不要紧张”,结果孩子考试时真的很紧张;当孩子挑食时,妈妈在亲戚朋友面前说“他不喜欢吃青菜”,孩子真的就不再碰饭桌上的青菜;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时,父母总斥责说“你笨死了”,孩子就可能真的变笨;当孩子尿床时,父母总是为他辩护说他憋不住尿,孩子也真的憋不住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暗示孩子,孩子就可能朝着积极的方向前进;相反,如果对孩子存在偏见,或者总是说些负面的话,孩子就很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总是在不经意间,给我们的孩子施加了无数的不良心理暗示。
孩子变坏变差,根源还是父母。
从今天起,请少给孩子一些责怪,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少一些不良的心理暗示,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你将收获一个优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