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企业维权重要措施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协议书新整理版8篇
竞业限制协议书新整理版8篇篇1甲方(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可能接触和掌握甲方的商业机密及重要信息,为保守甲方的商业秘密,防止乙方在职期间及离职后从事与甲方竞争的业务或其他有损甲方利益的行为,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本着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原则,签订本竞业限制协议。
一、定义与解释1. 竞业限制:指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与甲方业务有竞争性或损害甲方利益的活动。
2. 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管理信息等涉及甲方商业利益的信息。
二、竞业限制条款1. 乙方在任职期间,不得私自从事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接受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企业雇佣、投资设立相关机构等行为。
2. 乙方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具体期限根据乙方岗位而定),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在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其他企业担任任何职务,包括但不限于高管、顾问等。
3. 乙方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具体期限根据乙方岗位而定),不得自行组织或参与组织任何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活动。
4. 乙方应当妥善保管甲方商业秘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泄露给第三方。
如有发现泄露情况,乙方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三、补偿与约定解除条件1. 为弥补乙方因竞业限制可能导致的损失,甲方在乙方离职后按年度向乙方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具体金额和支付方式由双方另行约定。
2. 在下列情况下,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的竞业限制条款:(1)乙方在任职期间表现优异,为甲方创造了显著价值;(2)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从事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活动;(3)乙方离职后履行竞业限制义务满一定年限(具体年限根据乙方岗位而定)。
四、违约责任与纠纷解决方式1. 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的竞业限制条款,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要求乙方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违约金的具体数额将根据乙方的违约程度、损失大小等因素确定。
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竞业限制法律规定有哪些公司、企业在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实施,为了保障公司商业秘密,都会进行竞业限制的约定。
甚至有的公司,还会单独与劳动者签订一份竞业限制协议。
而对竞业限制,我国也是作出了相应规定的,那么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法律规定有哪些呢?我们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一、竞业限制法律规定有哪些《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限制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与本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二、约定竞业限制有什么限制条件竞业限制的实施客观上限制了劳动者的就业权,进而影响了劳动者的生存权,故其存在仅能以协议的方式确立。
比如,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尽管用人单位因此支付一定的代价,但一般而言,该代价不能完全弥补劳动者因就业限制而遭受的损失。
因此,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强调约定的同时对竞业限制进行了必要的限制:1、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人员。
实际上限于知悉用人单位商业秘密和核心技术的人员,不可能面对每个劳动者,企业每人给一份经济补偿金也无力承受。
2、竞业限制的范围要界定清楚。
由于竞业限制限制了劳动者的劳动权利,竞业限制一旦生效,劳动者要么改行要么赋闲在家,因此不能任意扩大竞业限制的范围。
鉴于商业秘密的范围可大可小,如果任由用人单位来认定,难免有被扩大之虞。
原则上,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应当以能够与用人单位形成实际竞争关系的地域为限。
3、约定竞业限制必须是保护合法权益所必需。
竞业限制及全国各地竞业限制补偿金标准
竞业限制竞业限制是指用人单位对本单位关键岗位、掌握本单位重要商业秘密的员工通过一定方式约定在其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与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从事相同的职业或自行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的一种限制,而用人单位为此要付出一定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对于竞业限制条款适用的主体、适用范围、适用期限做了详尽的规定,竞业限制条款的内容主要包括:(1)竞业限制主体,《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主体是“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与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明确了竞业限制的主体,而在日常工作中没有接触到公司的商业秘密的人,不适用该条款,也不需要签订竞业限制条款。
另外,我国《公司法》149条第五项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未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同意,不得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在任职公司同类的业务。
(2)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劳动合同法》对于竞业限制的范围做了明确的界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商业秘密范围的界定,本文在上述条款中已作具体陈述,具体的详细条款,需要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条款做出详细的界定,用人单位应制订有关保护商业秘密的规章制度,明确哪些技术信息与经营信息属于应保护的商业秘密,并采取相应的保密措施加以防范,不能将该行业的一般知识技能与专业技能都纳入商业秘密的具体范围;另一类是竞业限制的从业范围:《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可以分为两类:(1)不得参与同类企业,即“劳动者不得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2)不得自己开设同类的公司,即“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
(3)竞业限制约定的形式,《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竞业限制协议是否合法有效
竞业限制协议,也称为竞业禁止协议,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在劳动合同中或者单独订立的合同中,约定雇员在离职后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在与雇主业务相同或者相近的范围内从事与雇主业务相同或者相近的工作的协议。
竞业限制协议作为一种保护雇主商业秘密和经营利益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劳动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的规定。
一、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依据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依据主要是《劳动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则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手段侵犯商业秘密:(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二、竞业限制协议的合法性1.合法的目的。
竞业限制协议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和经营利益,防止雇员在离职后将这些秘密用于与雇主竞争,从而损害雇主的利益。
这是合法的目的,符合《劳动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2.合法的主体。
竞业限制协议的主体是雇主和雇员,他们都是合法的合同主体,有权利和能力签订合同。
3.合法的约定。
竞业限制协议的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例如,竞业限制的期限、范围、经济补偿等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三、竞业限制协议的有效性1.协议的签订必须是在双方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不能有欺诈、胁迫等违法情形。
2.协议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不能含糊其辞,否则无法执行。
竞业限制管理规定
竞业限制管理规定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竞业限制管理办法1 目的为了加强对竞业限制岗位的管理,明确公司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特制订本办法。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公司。
3 管理机构及职责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制(修)订,负责公司高管、各经营单元管理团队及公司直属部门竞业限制岗位的认定和管理。
各经营单元人力资源管理机构负责本单元竞业限制管理实施细则的制(修)订,负责本单位除管理团队以外的竞业限制岗位的认定和管理。
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竞业限制补偿费的给付;督察部门负责对竞业限制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与监督;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受理竞业限制管理的相关法务工作。
4 内容竞业限制的定义竞业限制:是指经公司认定的竞业限制人员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内不得在生产与公司同类产品、经营与公司同类业务或与公司有其他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或经营与公司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业务。
竞业限制人员的认定4.2.1竞业限制人员的拟认定范围①公司高管人员、经营单元管理团队成员;②掌握公司核心机密、重要客户资源、社会公关资源等信息的部门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③从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二级主管工程师及以上技术职务的技术人员;④其他经公司认定需进行竞业限制的人员。
4.2.2竞业限制人员的认定流程①申报:由部门负责人提出并说明具体理由,提交人力资源管理机构;②评审: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组织申报人员所在部门、董事会办公室、干部管理部门、督察部门和2009-5-25发布 2011-06-30修订发布 2011-06-30实施风险管理部门等相关人员对申报人员进行评审;③审批:公司高管人员、经营单元管理团队成员及公司直属部门竞业限制人员报CEO批准,经营单元的竞业限制人员(除管理团队成员以外)由经营单元第一负责人批准。
4.2.3 竞业限制人员每年申报认定一次,已认定的竞业限制人员不再重新申报认定。
竞业限制协议(竞业禁止)
竞业限制协议(竞业禁止)竞业限制协议,又称竞业禁止协议,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主要针对公司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限制,以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
本文将就竞业限制协议的法律背景、有效性、范围和实施等方面进行介绍。
法律背景在中国境内,竞业限制协议逐渐成为了企业和员工之间签订的一种法律协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劳动者离开原用人单位后,在为用人单位的竞争对手工作时,不得泄露原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期限,但最长不得超过三年。
”因此,基于这些法律法规,公司可以和员工签署竞业限制协议。
有效性在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时,必须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使得协议具有法律效力。
合法性原则竞业限制协议必须合法,并且符合中国法律规定。
所谓合法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所约定的竞业限制范围必须与公司的商业秘密有关;•竞业限制的期限应该明确;•协议签订双方应具备签订合同的能力。
合理性原则竞业限制协议应该合理。
具体而言,协议应该达到以下要求:•竞业限制范围应该规定得明确;•限制不应该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限制应该适应公司的实际需求。
平衡原则竞业限制协议须平衡公司和员工的利益。
在竞业限制协议中,必须确保协议双方都能从协议中获得一定的利益或补偿。
竞业限制范围竞业限制协议的范围包括时间限制、地理限制和业务限制。
时间限制待命协议对员工在其离职后的行为进行限制,所以时间限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中国境内,竞业限制协议所规定的时间限制必须在三年以内。
地理限制竞业限制协议中的地理限制,指员工在离开公司后有不能在特定的区域中工作的限制。
业务限制竞业限制协议中的业务限制,通常指员工离职后在同行业中从事竞争性的工作。
实施介绍竞业限制协议的实施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签署协议协议应该由合法授权代表签署。
签署竞业限制协议时,员工必须对协议内容知情且能够理解并同意协议内容。
竞业限制管理制度
竞业限制管理制度竞业限制管理制度:保护企业利益与保障员工权益的平衡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下,企业们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限制员工的行为,其中竞业限制管理制度是常见的一项。
竞业限制是指企业与员工在劳动关系终止后,在一定时间内,约定员工不能在同行业从事类似职务的一种规定。
然而,针对竞业限制管理制度,各方对其的看法存在巨大分歧,争议不断。
本文将就竞业限制的定义、目的、法律规定、管理模式、适用范围以及伦理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全面了解该制度的优势、劣势以及应用情况。
一、竞业限制的定义及目的竞业限制是企业与员工在结束劳动合同后约定的一种限制。
其目的在于保护企业的利益,防止员工带走商业机密、商誉等重要资源,并避免在同行业中直接成为竞争对手。
二、竞业限制的法律规定在我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对竞业限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竞业限制应当符合合同自由原则,不得损害员工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当遵守公平竞争的基本要求。
行业协会或行业内规章制度对竞业限制的约束力也在不断加强。
三、竞业限制的管理模式竞业限制的管理模式分为协议管理和法律管理两种。
协议管理主要是由雇主与员工在劳动关系终止时通过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来达成约定。
法律管理则是依靠法律规定,当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时,企业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并追究员工的法律责任。
四、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竞业限制的适用范围与员工的职务、行业性质等相关。
一般来说,高级管理人员的竞业限制范围较广,而普通员工的竞业限制范围相对较窄。
竞业限制的适用期限也有所不同,一般为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至三年。
五、竞业限制的伦理思考竞业限制制度的出现无疑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职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约束,在伦理层面上也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竞业限制制度是为了满足企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员工的权益,对员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限制。
但是,竞业限制的存在也有其合理性之处,它解决了企业保护商业机密和维护竞争优势的迫切需求。
规章制度规定竞业限制
规章制度规定竞业限制第一条为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和保密信息,加强员工之间的竞争行为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包括全职员工、兼职员工和实习生。
第三条公司依法对员工实行竞业限制。
员工离职后,需遵守竞业限制协议的约定。
第四条员工离职后,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工作或开展同类业务的经营活动。
离职员工应尊重公司的商业秘密和商业模式,不得泄露公司的商业机密。
第五条离职员工应在竞业限制协议的范围内从事其他工作,严禁从事与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工作或开展同类业务的经营活动。
第六条离职员工在竞业限制协议的有效期内,应遵守竞业限制协议的内容,否则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七条公司有权对离职员工的竞业限制协议进行解释,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对协议进行调整。
第八条离职员工应积极履行竞业限制协议,不得对公司的商业秘密进行泄露,否则公司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九条公司应建立健全的竞业限制管理制度,对离职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员工离职后能够严格遵守竞业限制协议。
第十条离职员工需要向公司提前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公司有权对其进行相应的审核和监督。
第十一条公司应定期对竞业限制协议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要求。
第十二条对于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的离职员工,公司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其赔偿公司的损失、予以解雇等。
第十三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公司的所有员工。
对于已经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员工,应按照协议的约定履行相应的义务。
以上就是公司的竞业限制规定,希望所有员工都能够遵守并认真执行,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和商业秘密,共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
劳动法对于竞业限制的规定
劳动法对于竞业限制的规定竞业限制是指在劳动合同终止后,约定一方在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原工作岗位相同或类似的工作。
这一规定旨在维护原雇主的商业利益,防止被雇员离职后利用其在原公司获得的商业机密和客户资源等对其进行竞争。
在劳动法中,竞业限制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劳动合同法》的第38条和第39条。
根据这两条规定,竞业限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首先,竞业限制应当是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
雇主和雇员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竞业限制进行具体约定,包括限制期限、限制地域和限制范围等。
其次,竞业限制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范围。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竞业限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得妨碍劳动者依法选择工作。
第三,竞业限制的期限应当合理。
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超过两年的竞业限制约定,除非劳动者同意,否则视为无效。
第四,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应当合理。
劳动合同法规定,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不得超过雇主实际经营范围所在的地域。
对于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行为,劳动法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雇主有权要求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劳动者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
同时,劳动法还规定,劳动者在实施竞业限制期间依法选择就业的,雇主不得干涉或加以限制。
然而,尽管劳动法对竞业限制进行了一定的规定,但在实践中,由于具体情况的复杂性和法律的解释不一致,竞业限制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争议。
比如,对于竞业限制期限的合理性,有人认为两年的限制期限过长,会限制劳动者的就业自由;而有人则认为两年的期限可以有效保护雇主的商业利益。
此外,对于竞业限制的约定是否具有公平性也是一个争议点。
一些人认为竞业限制的约定是不公平的,剥夺了劳动者选择工作的自由权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竞业限制是必要的,可以保护雇主的商业秘密和客户资源。
总之,竞业限制作为劳动关系中的一种特殊约定,在劳动法中得到了一定的规范和保护。
然而,如何在实践中平衡雇主和劳动者的权益,在竞业限制的约定和执行中兼顾公平性和合理性,仍然需要相关部门和实践者的深入探讨和研究。
竞业公司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公司合法权益,保障公司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防止公司员工离职后对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包括在职员工、离职员工及临时工。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竞业限制,是指公司对离职员工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限制其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职业活动。
第二章竞业限制的范围和期限第四条竞业限制的范围:1. 从事与公司业务相同或相似的行业、领域、业务领域或业务方向;2. 在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企业、单位、机构或个人处任职;3. 自行创业或与他人合作创办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企业、单位、机构。
第五条竞业限制期限:1. 离职员工在公司工作满1年的,竞业限制期限为1年;2. 离职员工在公司工作满2年的,竞业限制期限为2年;3. 离职员工在公司工作满3年的,竞业限制期限为3年。
第三章竞业限制的条件和补偿第六条离职员工符合以下条件的,公司可以与其签订竞业限制协议:1. 员工对公司有重要贡献,离职后可能对公司利益造成损害;2. 员工知悉或掌握公司商业秘密、技术秘密;3. 员工离职前,公司已明确告知其竞业限制的相关事项。
第七条离职员工与公司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公司应按照以下标准给予经济补偿:1. 离职员工在公司工作满1年的,每月补偿金额为离职前一个月工资的30%;2. 离职员工在公司工作满2年的,每月补偿金额为离职前一个月工资的40%;3. 离职员工在公司工作满3年的,每月补偿金额为离职前一个月工资的50%。
第四章违反竞业限制的处罚第八条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职业活动的,公司有权要求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条离职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第五章附则第十条本制度由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十一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通过以上制度,我们旨在规范公司员工离职后的行为,保障公司合法权益,维护公司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企业竞业限制协议书经典版(六篇)
企业竞业限制协议书经典版甲方:法定代表人:乙方: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电话:为保护甲乙双方的合法权益,就乙方竞业限制事宜,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签订本协议。
一、定义1、竞业限制或竞业禁止:指用人单位有条件的要求劳动者不能直接或间接从事自己存在竞争的业务,具体以本合同约定为准。
2、甲方公司:包括甲方及其所有分支机构、子公司、办事处和关联单位。
3、任职期间:是指乙方与甲方正式签订劳动合同或形成事实劳动合同关系之日开始到双方劳动关系结束(或消灭)为止的期间。
如乙方到达退休年龄之后继续为甲方所聘用,则任职期间包括聘用期间,至聘用关系终止之日截止。
4、个人或组织:包括任何个人、公司、企业、合伙、协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组织,即各类形式的个人或组织。
5、竞争性单位:指与甲方公司生产、经营、从事类似产品或提供类似服务的或对甲方公司业务构成现实或潜在竞争的个人或组织,包括但不限于:(1)从事下列业务的个人或组织;(2)下列公司或与下列公司经营范围存在重合的组织或个人:(3)为上述竞争性单位提供支持,例如提供专业咨询或顾问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4)上述个人或组织的关联企业及机构。
6、竞争性业务:与甲方公司所提供的产品或从事的服务相同或类似的业务。
7、竞业行为:自己或与其它个人或组织合作,直接或间接的从事竞争性业务;或为竞争性单位提供服务或劳务,包括但不限于担任竞争性单位的合伙人、董事、监事、股东、管理人员或一般职员、代理人、顾问等。
上述行为之一即为竞业行为;此外本协议可另外对竞业行为作出补充。
8、乙方关联人:包括但不限于:(1)乙方近亲属,即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年满18周岁的子女、配偶的父母、子女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配偶;(2)乙方担任管理人员或合伙人或直接或间接拥有10%或以上权益的机构。
二、在职期间的竞业限制1、未经甲方事先书面许可,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不得从事竞业行为。
如何处理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问题
如何处理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问题离职后的竞业限制问题一直是企业在管理人才流动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法律和企业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处理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问题。
一、竞业限制的法律依据在中国,竞业限制的法律依据主要包括《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竞业限制主要包括禁止离职员工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范围、特定行业从事与原雇佣单位相同或相似的经营活动,以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经济利益。
二、合理设置竞业限制企业在制定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设置,并明确规定限制的时间、范围和行业。
1. 时间设置:竞业限制的时间应该合理,并不应太长或太短。
具体时限可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员工的职务级别和所获得的商业机密程度等因素来确定。
2. 范围设置:对竞业限制的范围,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和市场竞争形势来设定。
范围设置过宽可能难以执行,而设置过窄可能无法达到保护企业利益的目的。
3. 行业设置:竞业限制的行业设置应根据实际情况,以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和经济利益为主要考虑因素。
对具体行业的定义要明确,避免模糊不清引发争议。
三、签订竞业限制协议为有效执行竞业限制,企业应与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明确双方的权益和义务。
1. 约定保密义务:在竞业限制协议中,企业应要求离职员工对商业机密和敏感信息进行保密,并明确责任和违约后的法律责任。
2. 约定限制范围:竞业限制协议中应明确规定离职员工在离职后不得从事与原雇佣单位相同或相似的经营活动,并规定具体的行业范围。
3. 约定补偿标准:若员工违反竞业限制协议,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企业有权要求员工支付相应的违约金或进行法律追责。
四、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员工离职后的竞业限制问题,企业还应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其有效执行。
1. 建立档案管理:企业应建立离职员工的档案,记录竞业限制协议的签订情况和具体约定,作为后续管理和监督的依据。
公司竞业限制协议书(4篇)
公司竞业限制协议书一、协议的目的与范围为了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确保公司的商业机密和核心竞争力不被泄露,以及规范员工离职后可能从事的竞业行为,特制定此竞业限制协议。
本协议适用于公司的全体员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员工、实习生等。
协议期限为离职之日起三年。
二、竞业限制的内容1. 离职员工在三年内不得与公司从事与其曾负责或参与工作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业务,不得成立类似的公司、机构或合资、合作等任何形式的组织机构,不得以任何身份向与公司有商业往来的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类似的产品和服务。
2. 离职员工在三年内不得与公司之间有竞争关系的任何企业、机构或个人从事与公司业务密切相关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为竞争对手、供应商、客户或合作伙伴工作。
3. 离职员工不得在离职后向任何人泄露公司的商业秘密、技术机密、客户信息、商业计划书、市场营销策划等与公司商业利益有关的全部或部分信息,不得利用公司的商业资源和客户关系从事与公司竞争的活动。
4. 离职员工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公司的业务进行,不得与现任员工进行直接或间接的商业往来,不得通过离职员工的身份获取公司的商业信息,不得煽动其他员工离职或转到竞争对手公司。
三、竞业限制的补偿与违约处理1. 公司将根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和贡献程度,在员工离职时支付一定的竞业限制补偿金。
补偿标准为: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的员工,补偿金为员工一个月的工资;在公司工作满一年但不满三年的员工,补偿金为员工三个月的工资;在公司工作满三年以上的员工,补偿金为员工六个月的工资。
补偿金将在员工离职后一个月内支付。
2. 如离职员工未遵守本协议的规定,在竞业限制期内从事任何违反本协议的行为,公司有权要求员工停止违反行为并赔偿公司的损失,赔偿金额为员工加入涉及违反本协议行为的组织后三年内收入的三倍。
3. 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尽量通过友好协商解决。
如协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解决。
四、其他条款1. 本协议互为独立条款,如果其中一条被视为无效或不可实施,不影响其他条款的有效性和可实施性。
竞业限制协议模板8篇
竞业限制协议模板8篇篇1甲方(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乙方在甲方公司任职期间能够接触到甲方的商业机密及重要业务信息,为保护甲方的合法权益,防止乙方离职后泄露甲方商业秘密或与甲方产生不正当竞争,经双方平等协商,达成以下竞业限制协议:一、定义与解释1. 竞业限制:指乙方在甲方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甲方业务构成竞争或可能构成竞争的一切业务活动。
2. 商业秘密:包括但不限于甲方之技术秘密、商业计划、客户信息、产品配方、营销策略等一切与甲方业务有关的信息。
二、竞业限制期限乙方在职期间及离职后_____年内,应遵守本协议所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
三、竞业限制内容1. 乙方在任职期间,不得自营或与他人合营与甲方业务相同或类似的业务。
2. 乙方离职后,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加入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从事与甲方业务相关的其他业务活动。
3.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泄露甲方的商业秘密。
4. 乙方在离职后,不得将甲方客户资源用于个人或其他企业的利益。
四、违约责任1. 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的竞业限制内容,甲方有权要求乙方停止违约行为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
2. 若因乙方的违约行为导致甲方遭受经济损失,乙方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3. 乙方违反竞业限制条款的,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法律责任。
五、保密义务1.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应对甲方的商业秘密承担保密义务。
2. 乙方应妥善保管甲方商业秘密,不得将商业秘密泄露给无关人员。
3. 乙方离职后,若甲方要求返还载有商业秘密的载体(如文件、资料、软件等),乙方应无条件返还。
六、协议解除与终止1. 若乙方在任职期间或离职后遵守本协议约定,甲方应按时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2. 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并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
3.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竞业限制期限届满。
商业协议中的竞业限制合法限制与效力
商业协议中的竞业限制合法限制与效力商业协议是商业活动中常见的合作工具,旨在确保各方的权益和利益。
其中一个重要的条款就是竞业限制,它涉及到禁止一方在协议终止后一定期限内与对方所达成的协议中约定的商业活动竞争。
竞业限制在商业协议中的合法限制与效力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本文将就商业协议中的竞业限制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法律上的合法性并评估其效力。
一、竞业限制的法律要求竞业限制是商业协议中常见的约定之一。
在法律层面上,竞业限制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才能被视为合法有效。
首先,竞业限制的范围必须合理,即限制的时间、地域和对象应当符合商业实际需要。
其次,竞业限制的约定必须是明确的,不能存在模糊的、不确定的表述,以免引发争议。
最后,竞业限制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限制,例如不得违反劳动法、禁止竞争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二、竞业限制的合法性分析在商业协议中约定竞业限制是否合法,要根据各国的法律制度来确定。
不同国家对竞业限制的法律要求和裁判标准不尽相同。
一般来说,竞业限制是否合法取决于平衡法律上对个人自由与商业竞争的保护。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当竞业限制条款合法且符合法律要求时,才会被认可并具有约束力。
三、竞业限制的效力评估商业协议中的竞业限制是否具有效力也取决于多种因素。
首先要考虑限制的时间范围,如果约定的竞业限制时间过长,可能会被认为过于苛刻,导致其无效。
其次是限定的地域范围,如果限制范围过于广泛,可能被法院认为违背了个体自由的原则。
最后要综合考虑约定的竞业限制对雇员个人利益的影响,如果竞业限制对个人给予的权益太低,很可能被认为是不合理的。
四、竞业限制的例外情况尽管竞业限制在商业协议中是常见的,但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法律一般对某些职业的竞业限制给予了特殊的考虑和限制,比如医生、律师等具有特殊技能和行业地位的人群。
此外,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法律还规定了竞业限制在某些情况下是不适用的,例如当雇员因雇主的过错而被解雇时,雇主就无法对其实施竞业限制。
公司竞业限制协议范本最新3篇
公司竞业限制协议范本最新3篇篇1甲方(公司):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乙方在甲方公司工作期间,有机会接触和掌握甲方的商业机密及核心信息,为保守甲方商业机密及保护甲方合法权益,双方经友好协商一致,达成以下竞业限制协议:一、协议目的为确保甲乙双方共同利益,保护甲方商业秘密,约束乙方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活动,避免乙方的不当行为给甲方造成经济损失。
二、竞业限制条款1.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以下简称“竞业限制期”),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在与甲方同行业、同领域的公司从事相关工作。
2.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竞业限制期内,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接受其他公司的工作邀请或自己从事其他经营性活动。
3.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竞业限制期内,不得泄露甲方的商业机密,包括但不限于客户名单、产品配方、技术资料等。
4. 乙方在离职后,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将甲方商业机密透露给任何第三方。
三、竞业限制期限本协议竞业限制期限为乙方离职后______年。
期限结束后,乙方不再受本协议竞业限制条款的约束。
四、补偿与约定解除条件1. 甲方在乙方任职期间,按月向乙方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补偿金的数额为乙方离职前月工资的______%。
2. 在竞业限制期限内,如甲方发现乙方违反竞业限制条款,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并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数额为乙方离职前工资的______倍。
同时甲方有权解除本协议的竞业限制条款。
3. 若乙方在竞业限制期内遵守本协议约定,未从事与甲方业务相竞争的活动,且未泄露甲方商业机密,则在竞业限制期结束后,甲方应支付乙方剩余未支付的竞业限制补偿金。
五、争议解决因本协议引起的任何争议,双方应首先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其他条款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竞业限制规定
竞业限制规定合同书:竞业限制规定本合同由以下双方达成并签署:甲方(以下简称“公司”)地址:法定代表人:联系电话:乙方(以下简称“员工”)地址: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鉴于:1. 公司是一家注册于(地址)的合法经营实体,从事(行业)领域的业务;2. 员工在(日期)加入公司,并担任(职位);3. 员工在公司的工作期间,将获得公司的商业机密和专有信息,并且将接触到公司的客户、供应商等,公司有合法对这些信息进行保护的权利;4. 为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和商业机密,以及防止员工利用公司资源开展竞争活动,双方达成了以下竞业限制规定。
一、定义1.1 "竞业限制"是指员工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活动。
1.2 "离职"是指员工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无论是主动离职、合同到期、辞退还是其他原因。
二、竞业限制期限2.1 员工同意在离职后,在(离职时间)起,竞业限制期限为(限制期限),期满后不再受任何限制。
三、竞业限制范围3.1 在竞业限制期间内,员工不得直接或间接从事与公司业务相竞争的活动,包括但不限于:- 在相同行业、领域从事同类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推广等;- 加入或提供咨询服务给与公司业务竞争的企业或组织;- 利用公司的商业机密、专有信息或客户资源从事竞争活动等。
四、经济补偿4.1 员工同意,如果违反竞业限制规定,导致公司遭受经济损失或商誉损害的,员工应向公司支付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为(具体金额)。
4.2 员工同意,支付违约金不视为公司放弃其他合法权益的权利。
4.3 如果员工达到公司设定的竞业限制期间后,按照上述规定仍计划从事竞争活动,公司可以选择按照双方协商的方式解除竞业限制,但员工必须提前(提前期限)书面通知公司。
五、保密责任5.1 员工承认并同意,公司的商业机密与专有信息是公司的重要财产和竞争优势,员工在离职后仍有义务保守商业机密与专有信息,不得泄露给任何与公司业务有竞争关系的第三方。
员工在离职后发现公司未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如何追讨并要求赔偿
员工在离职后发现公司未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如何追讨并要求赔偿标题:员工在离职后发现公司未履行竞业限制协议:案例分析与追讨赔偿的劳动法途径引言:竞业限制协议作为雇佣关系的一项重要约定,旨在保护公司的商业利益和知识产权。
然而,当员工在离职后发现公司未履行竞业限制协议时,他们面临着一系列法律挑战和追讨赔偿的困扰。
本文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探讨如何解决这种情况下的法律问题,并给出具体的法律建议。
一、案例背景:本案例涉及某科技公司(下称“公司”)与其前员工王先生(化名)之间的雇佣关系。
王先生在离职后发现公司未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并在其离职后不久发展了与公司业务直接竞争的项目。
王先生决定采取法律行动,追讨相关赔偿。
二、竞业限制协议:竞业限制协议是雇佣合同的一部分,约定员工离职后在一定时期内不得从事与原公司业务直接竞争的工作。
协议一般规定禁止时间、地域范围和行业范围等限制条件。
协议违背者可能面临经济赔偿和诉讼风险。
三、追讨赔偿的法律途径:1. 协商解决:在第一阶段,王先生可以尝试与公司进行协商解决。
他可以通过书面信函或会议形式表达对公司违约的担忧,并提出要求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并支付相应的赔偿金额。
在协商过程中,王先生应保留相关证据用以支持其主张。
2. 劳动仲裁:如果协商解决失败,王先生可以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劳动仲裁机构将仔细审查各方提供的证据和辩论意见,并最终作出裁决。
王先生应该准备充分的证据,包括竞业限制协议的原件、相关邮件和通信、证人证词等。
3. 起诉诉讼:在劳动仲裁未能满足王先生的要求时,他可以选择通过起诉诉讼来追讨赔偿。
起诉诉讼的程序和规则可能因地理区域而异,王先生应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确保程序正确和证据充分。
四、案例分析:根据案例情况,王先生在离职后发现公司未履行竞业限制协议,开始从事与公司业务直接竞争的项目。
他首先与公司协商,但未能达成一致。
王先生进而选择了劳动仲裁,准备了竞业限制协议、相关邮件和争议事项的陈述。
竞业限制协议3篇
竞业限制协议3篇篇1甲方(雇主):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员工):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甲乙双方曾签订过劳动合同并确认劳动关系,为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预防员工违反竞业限制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竞业限制协议:一、竞业限制条款1.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从事与甲方业务范围相同或相关之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从事与甲方产品竞争或损害甲方利益的活动。
2.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不得在与甲方有竞争关系的单位担任任何职务,包括但不限于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等。
二、竞业限制期限本协议的竞业限制期限为乙方离职之日起XX年。
三、保密条款1. 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对接触到的甲方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包括但不限于技术秘密、商业信息、客户信息等。
2. 乙方不得泄露、传播、披露或使用甲方商业秘密,亦不得将商业秘密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四、补偿与支付1. 甲方在乙方遵守本协议约定的前提下,应向乙方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
补偿金的数额和支付方式由双方另行约定。
2. 补偿金的支付期限为乙方离职后的竞业限制期限内。
五、违约责任1. 若乙方违反本协议约定的竞业限制条款和保密条款,甲方有权要求乙方承担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2. 若乙方违反本协议导致甲方遭受损失的,乙方应赔偿甲方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六、协议解除与终止1. 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2. 本协议在以下情况下可以解除或终止:双方协商一致、协议期限届满、发生不可抗力致使协议目的无法实现等。
七、法律适用与争议解决1. 本协议的签订、履行、解释及争议解决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2. 若双方因本协议产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向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维权重要措施竞业限制
在《劳动合同法》的系列敏感问题中,劳动者的违约责任一直是用人单位关注的焦点。
如何降低员工跳槽带来的风险,自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攻克的“堡垒”。
《劳动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具备以下条款:(一)劳动合同期限;(二)工作内容;(三)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四)劳动报酬;(五)劳动纪律;(六)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七)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关于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问题。
劳办发[1995]264号《劳动部办公厅关于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处理依据问题的复函》第2条规定:根据《劳动法》第19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但必须经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不能由任何一方单独决定。
只要约定内容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且公平、合理、合乎实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可将其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依据。
据此,在适用《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不但可以与劳动者协商约定违约责任,而且违约责任是必备条款。
但是新颁布的《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中,不但取消了违约责任这一内容,而且该法第25条进一步规定:除本法第22条和23条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这里的第22条规定指的是: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第23条指的是:对负有保
密义务的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据此,用人单位只可对进行过专业技术培训的或者约定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约定违约金。
正是基于这样的规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劳动者的跳槽、辞职行为被赋予了极大的自由度。
只要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劳动者的辞职将不受任何违约责任的约束。
如果辞职的劳动者是一名普通员工,其去留自然对单位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试问:跳槽者是单位的一名重要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果会是如何呢?在人力资本、人才被不断重视的今天,答案非常明确:高级管理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的跳槽,不但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带走各种资源,而且可能反过头来侵害原单位的利益。
对这类人员流动或流动方向的制约,成为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战略战术的效果,将取决于竞业限制实施的情况。
竞业限制是用人单位对负有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用人单位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竞业限制作为劳动合同中的延迟生效条款,只有在劳动合同的其他条款法律约束力终结后,该条款开始生效。
因此,用人单位在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时,应当注意如下事项:
1.把握好竞业限制协议签订的时机。
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高级技术人员,其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其在某一领域或行业具备了专业技术或特殊管理技能,占有了该领域的关键资源,离开了这一领域或行业,其某项技能或资源可能就失去了相应价值。
竞业限制协议签订后,直接导致职工在离开原单位的一定期限内,不能到自己熟悉的专业领域去就业。
因此,对于任何一名员工来说,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带上枷锁,肯定有违本意,甚至不愿与单位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在用人单位“未雨绸缪”和劳动者职业发展之间,势必展开博弈。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者入职或岗位、薪酬提升之际,与劳动者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切莫等到职工提出离职后,才想到竞业限制的必要性。
2.竞业限制的范围不要无限扩大。
竞业限制虽然对制约劳动者跳槽、防范商业秘密泄露、流失具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单位毕竟也要额外的付出,即竞业限制补偿的支付。
因此在竞业限制对象的选择上,既要考虑企业的需要,又要符合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4条之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关于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的界定,用人单位应当通过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来明确,而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要根据职工是否接触单位的商业秘密来定。
3.竞业限制补偿金与违约金的确定要体现公平合理性。
竞业限制补偿金是对劳动者离开专业领域后,造成的收入损失所作的弥补。
数额过高会加大企业管理成本;过低,劳动者则可能拒绝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因此应当在综合本行业专业收入和行业外非专业收入的基础上,确定补偿金额。
而违约金的标准既要考虑到劳动者从事同行竞争后的预测损失,也要考虑到劳动者的承受能力。
超出劳动者承受能力的违约责任约定,是难以执行的。
4.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应考虑企业的特点与市场拓展。
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用人单位最好采取列举式来明确劳动者不得去工作的同行业企业名称,还要对同行业的性质作出准确定位。
文章来源:中顾法律网(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