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
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
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后进生是指在学校学习中表现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在学习成绩、自信心、社交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不适,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如何调适后进生的不良心理,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将浅谈后进生不良心理的调适问题,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一、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自卑感强:后进生通常在学习成绩上表现较差,容易产生自卑感,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心。
2. 学习压力大: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后进生往往承受着来自老师、家长甚至同学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3. 自我封闭:部分后进生由于害怕面对失败和挫折,会选择封闭自己,不积极与他人交流,导致社交能力不足。
4. 敌视心理:有些后进生可能会产生对学习的敌视心理,认为学习没有意义,从而对学校生活失去信心。
了解后进生的心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待他们,找到适合他们的心理调适方法。
二、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天赋和潜能都是不同的,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在学习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不要过分强调学习成绩,而是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自信心。
只有建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真正帮助后进生走出心理困境。
三、提升后进生的自尊心后进生通常自卑感强,缺乏自信心,因此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着力提升他们的自尊心。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1. 积极肯定:教育者应该经常给予后进生积极的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
2. 激励引导:在学习和生活中,及时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和长处,给予他们激励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
3. 拓展兴趣:鼓励后进生参与一些兴趣小组或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在其他方面展现自己的价值。
通过提升自尊心,可以帮助后进生重建自信,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小学“差生”心理分析与对策
小学“差生”心理分析与对策施教策略:为了更好地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尽到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依据差生的心理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各位老师和孩子家长商榷。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教师:“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
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二、推心置腹的交谈,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豪感。
教师可以在班内创造一种平等的,推心置腹的交谈思想的气氛,向学生表明自己的态度,提出班级的奋斗目标,坦言:老师喜欢每一位同学,通过观察发现每一位同学都非常聪明。
如果说我们这个班是一列火车,老师是火车头,那么,每一位同学就是一个车轮,只有大家团结一心,列车才能滚滚向前。
因此,我们不能丢下任何一个同学。
同时,坦率地向学生表明老师也有犯错误的时候,譬如有时急躁,错误的批评了哪个同学,或者,在讲课时有什么问题,欢迎大家随时批评,帮助老师改正。
这样经常给学生创造一种平等交流思想、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式,达到完善自我,共同进步的目的。
从而,建立平等、友爱、团结向上的集体,培养孩子:我是这个光荣集体的一员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三、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适当的表扬,激励其改过。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看到孩子的进步,要爱护、培植、和发展他们身上的自豪感。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在《家庭教育》一书中指出,“无论什么人,受激励而改过,是很容易的,受责骂而改过比较的是不大容易的,而小孩子尤其喜欢听好话,而不喜欢听恶言。
”事实也正是如此。
四、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
小学生喜欢模仿,崇拜英雄和取得巨大成功的人。
但是差生比较反感将“好孩子”、“好学生”和自己进行比较,却极乐意听“坏孩子”的故事,从“坏孩子”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坏孩子”变好,直至取得巨大的成功中,看到自己的希望,获得进步的动力。
对行为偏差生的心理分析与疏导
对行为偏差生的心理分析与疏导作者:王慧每个学校都会有一些“行为偏差学生”,其共同特征表现为不求上进,品德行为、学习成绩均较差。
由于行为偏差学生的不良品行是长期形成的,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因而对他们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且多有反复。
究其原因,除了受教育者个体因素外,教育者多用一些传统的教育方法,特别是忽视了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研究,很少思考、了解他们“偏”的成因中各种心理因素,更少进行恰当的心理疏导是一个重要原因。
一、行为偏差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分析1、道德认知的偏差由于主客观原因使他们在长期的道德观念形成中逐渐造成道德认知上的偏差。
除了具有当前一般独生子女的通病外,其认识特征明显不同于一般学生,主要表现在道德观念上的是非观模糊不清或是颠倒的。
他们常常游离集体之外,不愿参加公益活动;不愿穿校服,而喜欢染发、戴饰品把自己打扮得很另类并觉得非常有风度;他们更是经常在课堂上因违纪不接受批评教育和老师公开顶撞。
在他们的心中自我意识的私欲非常强烈,其核心是哥们义气与吃喝玩乐两大精神支柱及称王称霸的英雄观、无政府主义的自由观和庸俗的乐趣观。
已经形成一定的错误处世哲学而导致他们不思上进、厌学、极易接受社会上消极的东西,喜欢与品行不良或有违法劣迹的“恶少”为伍,逐步形成了不良道德行为习惯,不能自觉按正确的道德标准来调节行为。
2、感性淡漠缺乏正义感他们常常封闭自己的感情世界,不愿表露自己的想法,行为表现常常是情感变化多端、喜怒无常、极易冲动。
待人对事缺乏正义感,缺乏对别人起码的尊重和同情,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如在班级中经常故意破坏课堂纪律、对同学的恶作剧、欺侮弱势同学、破坏公物等都是爱憎颠倒,好恶不分的极端表现。
3、有较强的逆反心理由于这类个体意志力畸形发展,意志特征表现为两极性:在正确的方面自卑,意志力薄弱,而错误方面则极端自负。
表现为在做错事情和违纪后会振振有词地辩解,坚持错误,不愿接受教育。
“差生”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
“差生”情况分析及应对措施一、差生情况分析所谓“差生”,指的是在学习成绩和学业表现方面相对较差的学生。
他们可能在其中一门课程或多门课程中表现不佳,或者整体学习成绩就比较低。
差生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体学生的原因、教育环境的原因以及家庭背景的原因等。
1.个体学生原因:差生在学习上的表现可能与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力等密切相关。
一些差生可能缺乏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较浅,学习习惯不好,缺乏自律和计划性。
另外,个体学生的能力水平不同,有些学生确实存在学习困难,需要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2.教育环境原因:教育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着重要影响。
学校的教育质量、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果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方法不适宜,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会受到影响。
此外,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分配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3.家庭背景原因:家庭背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方式、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家庭经济条件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些差生可能来自于贫困家庭,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二、应对差生的措施针对差生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他们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业表现:1.个体学生帮助:针对不同的差生个体,我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与差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困难和问题,根据他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和辅导方案。
通过多种形式的辅导,如补习班、个别辅导等,提供更系统、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2.提高学习动力: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基础。
可以通过鼓励、称赞和奖励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深入了解学生:通过与差生的沟通和接触,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学习需求和成长问题。
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差生的心理分析与教育
差生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差生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值得研究,本文分析差生的心理特点,差生形成原因以及相应的教育对策。
有一份无记名调查表明了学生对“差生”的看法,学生定义“差生”的标准:选择学习不好,品德也不好的学生的占82.5%对“差生”产生原因,选他自己不努力,不争气造成的占46%,而选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只有3%。
结论和思考:(1)“差生”的概念普遍存在与学生的思维中,这不利于我们的素质教育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2)学生对“差生”的看法在普遍态度上又呈现出多样性,极少数同学对“差生”的认识非常落后。
(3)学生对学校和老师的工作是肯定的。
但如何加强班级交流、加强班主任互相学习,从而改善班级状况,促进全体同学共同进步,是我们要努力的。
1 差生的概念差生是后进生的古语, 定义是: 在班级中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犯有严重过错的学生。
他们常常表现为人生观价值观不能适应社会大从要求,不能遵守纪律,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不好好的做作业等。
是广大家长、教师主要唾弃和放弃的重点对象。
2 差生的分析差生的形成可以是由这一个或几个因素的缺失形成。
(1)素质因素: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可能性或学习潜力也大。
但不能认为智力与学习能力没有必然的关系。
从智力与学力的关系看, 智力高者其学习能力并不一定高,而许多被视为差生的,其智力未必低下。
(2)人格因素:人格因素(学习动机、兴趣、毅力、情绪等)比智力因素与学业的关联更密切。
(3)环境因素:同差生的学业不良直接相关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
①家庭环境:对子女教育漠不关心、放任自流; 对子女期望值过高;家庭经济困难、家庭不和及家庭文化氛围差等。
②学校环境:不良的校风、班风;不切学生实际的目标;不合理的教育方法;不尽融洽的师生关系等。
(4)身体因素:如近视、体弱、多动等。
3 差生的心理常见的差生心理这样几种:(1)猎奇心理。
这是一种与生理发展协调的心理。
表现为: 求知欲的异化,好奇心的变态, 对女生来说,尤其与表现为喜欢穿奇装异服、染头发、戴各式手饰等。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
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近年来,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制约和影响,中小学生学习的知识难度逐渐加深,越来越多的儿童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家庭、社会给学生施加了许多压力,造成学生产生厌学、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久而久之会形成学业不良。
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学校中不应被忽视的群体,为了帮助学困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各个领域针对学困生现象进行了研究。
本文尝试着从学困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期望能对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指导,促进学困生的良好发展。
一、对学困生的理论界定一些传统观点认为学困生是指那些智力低下、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
这样的界定只是概括出学困生的部分表现,并没有揭示出学困生的实质问题。
随着对学困生问题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学困生问题的内涵。
依据国内比较公认的标准,将学困生界定为:无明显感官障碍,但实际成就与其智力的期望值存在显著差异的学生。
学习困难(1earningdisabilities)一词最早是由美国教育家Kirk(1983)提出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受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认知过程方面。
20世纪80年代后,人们开始把研究视线伸向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领域。
对学习困难儿童的非认知因素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个性品质、行为特征和社会技能方面。
二、对学困生心理特点的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困生自身特点和社会性因素两大方面。
其中学困生自身的特点包括认知方面的因素和行为因素,而社会性因素则来自于社会、学校和家庭几方面的影响。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是存在差异的,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的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是存在差异的。
很多研究都证明了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
也有研究表明学困生在元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
差生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差生存在的问题和措施随着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每个孩子都有上学的机会,但是会有一些孩子成为差生。
差生在学校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对自己学习和成长造成影响,也会对班级和学校的教学质量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差生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差生存在的问题1. 自信心低下差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常常会被同学和老师认为是“笨的”。
在学习上的挫败感和被人评价的压力会使得差生的自信心越来越低,这也是差生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最为严重的问题。
这种持续的负面情绪极易波及到差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随着差的程度变深,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2. 学习水平不达标差生由于诸多原因,往往超不上周围同学的学习成绩,此时,差生面临的一个问题便是学习水平不达标。
这是差生存在的最基本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差生将很难有一个美好的学习经历。
3. 考试压力大差生往往在考试时表现糟糕,而考试分数又是评定差生存在的一个重要标准。
由此,差生往往要承受比其它学生更大的考试压力,这样的压力加剧了学习成绩与自信心下降之间的关联。
4. 家庭环境影响差生有部分来自较为贫困的家庭,家庭环境贫困和潜在的心理问题等会使得差生的学习受到极其恶劣的影响。
家庭的矛盾与压力、家长的管教方式和态度也会成为孩子学习成绩低下的因素。
二、应采取的措施1. 防止差距拉大对于出现学习问题的学生,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学校应该开展教育辅导活动,建立特别班级,对差距拉大的学生进行帮扶和辅导,及时预防差距加大。
2. 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差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是激发他们学习的动机。
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动画片等,丰富学习内容,使课程寓教于乐。
还可以通过精心设计学习任务,综合考核孩子的学习成果,从而使其体验到肯定和自豪,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3. 建立奖惩制度差生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就是考试成绩低下。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奖惩制度,对考试成绩上升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励他们在学习上持续付出,为考试取得进一步提高。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
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研究引言:学业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不专心、不认真、不积极、成绩不好等。
学业不良不仅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也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原因及对策,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一、心理原因:1.自我认知问题:学业不良学生在认知上存在问题,无法准确评估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状态,导致他们对学习缺乏信心和动力。
2.情绪问题:学业不良学生常常面临各种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压力等,这些情绪会干扰他们的学习过程,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动机问题:学业不良学生缺乏内在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不高,缺乏追求卓越的意愿和动力。
4.学习方法问题:学业不良学生往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不知道如何高效地学习和整理学习内容,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对策:2.培养自信心: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鼓励和肯定来增加他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情绪管理:学校可以开设情绪管理课程,教授学生一些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如放松训练、心理疏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负面情绪,提高学习效果。
4.培养学习动机: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活动,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追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标。
5.提供学习方法指导:学校可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教育,教授他们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阅读技巧、记忆方法等,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
结语: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原因复杂多样,需要从自我认知、情绪、动机和学习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解决。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指导,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实现个人发展目标。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一批有良好学业成绩并具备健康心理素质的学生。
学差生心理探析及教育教学转化的策略
学差生心理探析及教育教学转化的策略一、“我的心,你永远不懂”——学差生教育教学中的困境物理教学过程中,学差生的转化无疑是工作的一大重点,虽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在少,却遭遇很多的困境。
困境1:该以何种心态和原则面对和转化学差生。
困境2:该以何种姿态及方式面对和转化学差生。
困境3:该赋予学差生什么。
二、“雾里看花”——学差生心理探析影响学习的因素有许多,但重要的还是学习者自身的内在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知识因素等。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和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学差生的内在心理特点和结构。
1.智力因素。
与学差生交往,往往发现他们大多数头脑机智反应灵活思维活跃。
所以,就智商而论,大多数学差生和其他学生不相上下,甚至有的智商很高。
然而在学习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关注点等学习和获取知识必要因素方面,他们却存有明显的缺陷。
2.非智力因素。
学差生会在纪律和心理等方面暴露许多问题,每每老师和其交谈,敦促其改正,而他们也会当面诚心实意地表态一定会改,一定要努力,种种保证让老师以为他们真要改过自新。
可是,不到几天,会发现他们的那些“劣迹”又上演了。
3.知识因素。
学生之所以沦为学差生,除了存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缺失外,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以往知识结构存在明显的缺漏和不足。
三、“明明白白你的心”——学差生教育教学转化策略实践1.重视基础知识的形式过程、抓好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与技能是物理学习的第一要素。
只有涵盖了课标中相关模块所要求的全部物理概念、规律和原理等基础知识,才能满足高中现阶段的学习要求,满足学生继续学习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深造。
物理学科在所有学科中具有一些特殊性——现象抽象、理论抽象、逻辑思维严密。
即使有的物理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过,但也可能与我们的日常经验不符。
这就要求学差生应该通过培养然后具备某些的学习个性。
重视适宜的教学方法。
从学差生实际出发,从细处着手,采取“分层次、多铺垫、巧举例、低难度”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分成若干层次,递进落实。
差生心理及转化研究
差生心理及转化研究引言:差生,指学习成绩低于平均分的学生。
差生心理及转化的研究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差生心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学习困境、心理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其学习的转化和进步。
本文将探讨差生心理及转化的相关研究。
一、差生心理问题分析差生面临着许多学习困境和心理问题。
首先,他们通常面临压力和挫折感。
由于学习成绩低于同学,他们往往会受到貌似“强者”的启发而产生自卑感和缺乏自信。
其次,差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通常较低。
因为学习上的困难,他们往往觉得学习无望,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此外,差生还可能存在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上的问题,思维方式相对固化等。
二、差生心理影响因素1.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在差生的学习困境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方面,差生的学习能力可能相对较弱,不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和要求。
另一方面,差生的性格特点和个人情感也会对其学习表现产生一定影响。
2.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差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有重要影响。
家庭中的教育方式、家庭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家庭对学习的重视程度都会对差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
3.学校因素学校因素是影响差生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对于差生的教育方式、教学质量、学习氛围等,都对差生的学习表现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学校的支持与鼓励也能对差生的心理产生正面影响。
三、差生转化研究差生转化研究的目标是通过针对差生心理问题的调适,帮助差生从学习的困境中走出来。
其中,关注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兴趣等具体问题是差生研究的重点。
1.改善学习动机差生往往缺乏自信和学习动力。
教育者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和激励,改变其消极学习态度,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2.调适学习方法差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可能是导致其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差生可以更好地应对学习困境。
3.激发学习兴趣差生学习兴趣缺乏是导致其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通过创设有趣、生动、具体和实用的学习环境,可以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
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学习困难是指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或障碍,导致其学习效率和成绩有所下降。
这些问题或障碍可能来自于环境、个体、学习方式、学科特性等多个方面。
心理方面:学习困难学生往往有以下心理问题:1. 自卑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学生往往会陷入自卑的情绪中,认为自己比别人差,因而对自己失去信心。
2. 焦虑和紧张:良好的学习状态需要一定的放松和心态平衡,然而对于学习困难的孩子而言,学习常常是一个带有压力和焦虑的过程,这使得他们难以进入学习状态。
3. 厌学情绪:长时间学习不见成效,缺少学生支持和鼓励等原因,会使学习困难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教育策略方面:如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缓解思维压力,降低情绪障碍,提高学习信心和效率,增强自信心?1. 心理关注:家长和老师在日常与学习困难学生相处时,应关注到他们的学习困难和情感状态,及时与他们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
2. 情感调节:帮助学生改善负面情感体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
老师应对学生认真倾听,给学生以鼓励,使其有信心和勇气面对困难。
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加大自身心理调节的力度。
3. 拓展学习渠道:优化课程设置,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使得学习困难学生也能跟上班级学习进度,感受到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增强学习的兴趣。
4. 亲密关系建立:建立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中间产生信任和归属感,有助于心情的稳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获取更加高质量的学习效果。
总之,学习困难学生是需要我们关注和关怀的群体,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全面的教育策略,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支持和指导,达到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平衡,让他们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绩的提升。
浅谈学生心理耐挫力差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学生心理耐挫力差的原因及对策学生心理中的耐挫力是指学生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在当今社会,学生们面对的挑战与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议题。
但事实上,很多学生的心理耐挫力却很差,对于学业和生活中的困难常常难以承受和适应。
本文就学生心理中耐挫力差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原因分析1. 家庭压力许多家庭存在着各种压力,如经济压力、婚姻矛盾等等,这些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很多学生在家庭中感受到了压力和不安全感,长期下来会产生心理上的抵触和不信任感。
2. 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注重学生的成绩和考试,忽略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往往只是追求高分而不懂得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
当遇到学习上的挑战和失败时会感觉到失落和无力。
3. 社会压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变得越来越强烈,许多学生也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压力。
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习上的竞争,还有更多的职场和生活中的挑战。
这些压力会让许多学生感到焦虑、无助和失落等负面情绪。
二、对策探讨1. 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
父母应从平时的言行举止和家庭氛围入手,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积极向上的家庭氛围。
在孩子遇到问题和挫折时,要多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和坚持信念。
2. 拓展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学生在学习以外还需要有更多的拓展,多参与各种活动和社交,增加经验和知识。
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和兴趣,让他们了解到更加多样化的人生和世界,从而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人生积累。
3. 提倡积极心态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逐渐形成积极的心态,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处境。
这一积极心态应该从教育、言行举止等各个方面展开,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他们养成从容、乐观、勇敢的作风。
在学生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应鼓励他们勇敢直面,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力。
差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探究
差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其对策探究【摘要】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有很多, 但因学习不好而产生的心理障碍是一致的, 怎样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这就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如何抓住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最佳时机这是本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也许本文给了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一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差生;心理障碍;成因;对策1. 差生形成的原因1. 1心理品质的形成。
差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意志品质较差。
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在某一时期的学习成绩下降后, 便在心理上产生了受挫感、压抑感, 同时还具有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 因为心理品质较弱, 他们就逐渐变得情绪消沉, 行为退缩, 养成懒惰消极的习惯, 也就是所谓的“破罐破摔”, 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没有了学习动机, 就产生了厌学心理。
1.2自卑心理的形成。
他们长期学习成绩较差, 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 对自己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产生了怀疑, 感激极为不好, 认为自己学与不学一个样,根本学不好或不会学, 产生了己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这种自卑心理会加重其厌学心理, 而且在升学考试中成绩较差对他们的心灵又是一次冲击, 更增加其自卑感。
1.3逆反心理的形成。
他们长期学习成绩较差, 存在自卑心理, 精神压抑, 而且他们在班级里往往受到歧视所以其抵触情绪逐渐增加, 而形成逆反心理。
通常表现为对老师的要求漠然不理, 有时明知自己不对, 老师的要求正确还是和老师对着干;在学习方面表现为满不在乎, 随随便便, 对学习成绩的好坏漠然视之, 甚至以学习成绩差而引以为荣, 在班级里还常有一些破坏行为, 攻击行为等。
2. 消除心理障碍的契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尝试发现, 在新生入学的前半学期是消除其心理障碍的关键时期, 这些学生在升入初中或高中之前, 大多是班上的差生, 他们的到来给我们班级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挑战, 也给他们的转变带来了机遇。
他们以前处境和现在知识水平差不多, 几乎是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有助于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再者他们的上进心其实没有泯灭, 加上刚入学, 到了一个新的环境, 他们有一种新奇感和新鲜感, 我们要抓住这有利的时机激发其自信心, 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这是消除其自卑心理的最佳时机;同时他们面对的是新的老师, 新的同学, 新的环境没有抵触情绪。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
精心整理“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六十中学王增宝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
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
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着;“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
但“差生”则不然。
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
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
这样的“差生”,想让教师从心底里去喜欢他,确实是有一定难度的。
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从关注“ 一、“差生 “差生”“差生” 另外,““差生”, 1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3、从心理行为看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二、“差生正因为“1234“双差”,“双差”5的心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以上五种情况,且称作“五H”吧。
差生心理分析及施教对策
差生心理分析及施教对策差生存在某些方面的缺陷,而素质教育重视完整的人格教育,所以面对差生更应尊重其人格,疏堵结合,发展个性,平等地看待差生,分析其心理,促进差生转化,本文通过对差生行为和心理剖析,采用适当形式,排除学习障碍。
针对个体能力差异以人为本,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成才。
一、引言学校教育承担教书育人的双重职责,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青少年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初步具有成人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而此时他们又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卑、孤僻、脆弱、敏感、任性、叛逆、冲动等为表现的行为比比皆是。
学校教育正是要解决学生以上的心理问题,以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影响学习及成长。
作为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不以个性差异作为喜恶标准,不以成绩好坏作为近疏尺度,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重视、研究、了解他们的心理,一视同仁,并引导他们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一)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精心呵护与引导。
即使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
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会使学生产生自卑,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学中、班级事务的决策上,师生共同讨论,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批评、斥责,对话、交流是沟通、理解的捷径。
善于等待。
二、因材施教,转化差生在学校教育中,教育者的理念和素质会影响学生的心智成长。
差生的心理分析
差生的心理分析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人们关注的对象永远都是那些学习成绩优异的好学生。
因为他们是升学率的保证,是学校傲然于社会的支柱。
可是,在这片热闹的喧嚣声背后。
另一个群体却如照不到阳光的矮草般,被家庭、被学校极力掩藏着,因为他们代表着教育的失败,是阻碍学校拿名夺次的顽石,是给家长丢脸的子女。
这个群体被称为“差生”,或者更准确点,应该叫做“问题孩子”。
他们不被重视,不被理解。
可是,如果我们能稍稍驻足倾听一下就会发现,他们也同样需要大家的关心、关注。
我心有谁知?想知道这群“差生”到底在想什么吗?下面这段文字来自于一个背负着“差生”标记的中学生的日记——差生是老师最讨厌的,作业本上布满大红错号,考试时一张张刺眼白卷……我渐渐地觉得我被别人遗忘了,就像是空气,别人看不到,只有我自己可以感觉到。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就开始变坏。
我希望引起别人的注意,于是我开始捣乱课堂纪律:我拽女生辫子、我恶作剧、我骂人……可是每当这时,依旧没人理我,只是用那种我受不了的眼神望着我,是可怜吗?不,谁要他们的可怜!我努力让别人记住我,终于有一天,有人对我说:“你真可恶,我永远恨你!”听了这句话,我竞放声大笑起来,我知道我“成功”了。
尽管是恨我。
我转过身去.一颗晶莹透亮的液体从我的脸颊上滑落下来,是泪水吗?不,我是差生,差生没有眼泪。
我继续做着坏事,目的是要每个人都忘不了我。
每当成功一次后,我都为自己感到骄傲,为自己喝彩。
然而,当我快要成功时,我忽然觉得有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晶莹透亮的液体不断流着,是一种涩涩的感觉。
其实我并不坏,我只是不想让别人把我遗忘,我不愿孤独,我希望拥有友谊,我喜欢老师的表扬。
我只有选择这种方式来赢得“重视”,因为从来没有人理解我、帮助我,我所拥有的只是享用不尽的冷漠。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是差生。
我是差生,我只渴望理解。
看着这篇文笔流畅,感情丰富的短文,你还认为笔者是个“差生”吗?尽管我们天天都在喊:“天生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
[差生,现象,策略]浅析初三“差生”心理现象及对应策略
浅析初三“差生”心理现象及对应策略素质教育贯穿整个教育的始终,学校对学生的教学方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在教育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差生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怎样把差生转变为合格生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初三差生的心理现象通过调查分析,研究人员发现,差生最容易出现的心理有三种:自卑心理、焦虑心理和逆反心理。
自卑心理是所有差生或多或少都存在的,因为学习成绩的低下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自卑。
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是班里其他同学的嘲笑对象,而老师往往对差生冷漠甚至忽视。
这样就会使差生产生低人一等的感觉,在遇到问题或者做错事时就会感觉是自己能力低下,做事时畏手畏尾。
差生的焦虑心理也很明显。
中学所学的课程很多,语数外、政史地、理化生科目繁杂,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心理上的压力也很大。
再加上现阶段我国中学应试教育现状,学习成绩差就意味着考不上好的高中,进而上不了好的大学。
在这时家长和老师也把担子加在了学生身上,更使他们出现严重的焦虑心理。
初中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的巨变时期,自己的主张和思想逐步成型,他们对老师和家长强加给自己的想法极度排斥,这种现象在差生身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往往会出现违背行为。
二、解决差生问题的对应策略从教师角度来说,首先应该提高教师意识,这是帮助差生转变的核心。
教师不应该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学生的今后成长;其次还要端正自身的教学思想。
不要因为他们学习成绩差就忽略他们,及时发现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在他们取得进步时及时予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针对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教师可以发现他们的优点和兴趣,鼓励他们和同伴交流。
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重视对学生真空时间的管理,充分发挥政教处作用并加强和学生家长的交流,学校应把作息时间表准确地告诉家长,并和家长进行交流,不让家长给学生施加太多压力。
差生的心理是多种多样的,但是相同的一点就是这些都是消极负面的情绪,只有将学生的负面情绪转化为正面情绪才算真正解决了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
(下关五中税华)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
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差生”。
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
但“差生”则不然,有些差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
但这并不是说,“差生”就没思想、没知觉、没反应,就“无药可救”了。
“差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
近两年,我所教的班级中“差生”不少,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
现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是怎样关注“差生”成长的。
一、“差生”的类型
一般来说,差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看
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
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差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2、从智力角度看
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
3、从心理行为看
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差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二、“差生”的心理
正因为“差生”的类型各种各样,“差生”的心理也不尽相同。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学习方法不得当,没有成效。
这种心理主要是那些学习态度尚端正,但学习成绩总是无大起色的学生。
他们不是没有拼搏过、奋斗过,却一次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于是他们动摇了,退却了,丧失了“自信”。
二是态度不端正,没有正确的学习观。
这种学生虽是“差生”,往往因家庭境况较好,而无紧迫感,热衷于穿名牌,交朋友,追明星、
玩电脑,看到别人学习艰苦认为是不值得,只想混到毕业。
三是自暴自弃,看不到自身优点。
这也是“差生”中一种较普遍的心理。
他们认为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甚至“双差”,即使想努力,也未必有什么用,他们看自己前途一片黑暗,于是也就缺乏前进的动力,缺乏前进的目标,而采取自暴自弃的态度。
四是心理扭曲,产生毁的念头。
他们往往是因为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责骂,或者受到误解而形成一种扭曲的变态的心理,于是就产生一种想毁掉自己或毁掉别人的念头, 这种心理“差生”人数虽少,但为害极大.若不注意防范,妥善处理,往往容易酿成苦果,造成极大的损失。
三、案例分析
根据上述的几种类型,下面,以我所管理的一个初中班为例,进行分析。
入学时,全班有63名学生,问题学生就多达26名,其中有学习基础差的、迷恋网络的、行为习惯差的、受家庭影响的,使班集体在全年级中各方面表现都排在倒数第一。
在这些“差生”中,尤为突出的是赵某某,该同学头脑聪明,但玩性大,自由散漫,懒惰,行为习惯极差,经常逃学,即便上课也是纪律较差,从未将学习当作一件正事;另一个是张某某,该同学学习基础差,思想品德差,经常与教师发生冲突,不服教育,导致课堂秩序混乱,有时致使教学无法正常开展,老师对他有看法,他自己也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不再有上进心;还有宋某某,该同学迷恋网络,只有手里有钱,就往网吧里钻,甚至把家长的首饰拿出去变卖,连天昼夜泡在网吧,严重影响学习。
四、措施及对策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写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要有一颗慈母之心;作为教师,应该善待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决不能厚此薄彼;作为教师,应该树立起每个学生的自信心,让每个学生抬起头活跃在校园里;作为教师,应该把更多的爱倾注在“差生”身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教育他们,使他们健康成长。
首先,教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臵,要认识到自己既是“解惑”者,又是以学生为服务对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
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以诚待人,以诚取信。
具体来说,赵某某受父母离异的影响,父亲又经常在外奔波,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并且还有戒备心理,对我“敬而远之”,我几次找他谈心,都因他保持沉默而不果而终。
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气馁,还是坚持找他谈心,并冒雨到他家访问;在“周记’中我批示要与他交朋友;我把他调到最前排,以提高他的学习效果。
我的“诚”意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他开始跟我有话了。
其实,该同学并不如传说中那么“坏”,而是因缺少管理,缺少关心和缺少指导而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所欠缺。
我觉得对这样的学生要辩证地看,应该主动地多关心,帮助他,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其次,教师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
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
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对待张某某,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
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
再次,对学生在思想、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
宋某某的家庭情况和赵某某相似,也生活在单亲家庭,母亲做生意,同时过于溺爱孩子,所以该生手头比较宽裕,导致其以上问题的发生,但该生自尊心极强,爱面子。
所以,我采取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以免挫伤他的自尊心,给他的心灵上笼上阴影,甚至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同时,我还帮助他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
在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体会到,班主任工作要有所突破,“差生”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是难点,也是重点。
愿所有教师都来关心“差生”,爱护“差生”,“差生”就不会再“差”下去,这样,我们的“人人成才”就可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