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文言句式复习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特殊句式
教学目的:
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
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
教学时数:共计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判断句、省略句
教学目标:
1、了解判断句、省略句的特点
2、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判断句,并能加以翻译
3、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省略句,并能加以翻译
教学过程:
一、阅读下列高考文言翻译题,并指出句式特点:
江苏2008年(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被动句)
等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江苏2010年(2)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译文: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江苏2010年(3)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判断句)
译文: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江苏2011年(4)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家者七十余家。(定语后置句)
译文:(陈公弼)拆毁数百处滥建的祠堂,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
江苏2012年(5)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状语后置句)
译文:你作为一个县令能够这样,比言事的官员好多了!
二、考点分析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三、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夫战,勇气也。(《左传·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归纳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2)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偶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苏洵《六国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归纳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
(3)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归纳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
(4)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苏洵《六国论》)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归纳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5)看例句,指出句式特点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
归纳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四、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1)承前省。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承前省主语]
蹇叔之子与师,(蹇叔)哭而送之。(《淆之战》)
(2)承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谓语的省略
例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饰语的省略]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3、宾语与兼语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动词宾语,也常省略兼语结构中的兼语。如:
杞子自郑使(人)告于秦。
郑穆公使(人)视客馆。
屠惧,投(之)以骨。(《狼》)
4、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如: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
试与他虫斗,(他)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臣言。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旦日,客从外来,与(其)坐谈。(《邹忌讽齐王讷谏》)
5、分句的省略。如:
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亦可致远),功在不舍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五、课堂小结
六、巩固训练:
阅读下列语句,并指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2)本长安倡女。
(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4)刘备,天下枭雄。
(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7)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9)车柔(之)以(之)为轮(分别省动词、介词的宾语“之”)
(10)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动词宾语“之”)
(11)吾从(之)而师之(省介词宾语“之”)
(12)(子孙)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省主语“子孙”)
(13)五步(有)一楼,十步(有)一阁(省略谓语“有”)
(14)几世几年,摽掠(于)其人(省略介词“于”)
(15)扼腕(于)墓道(省略介词“于”)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被动句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被动句,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二、内容讲解:被动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