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合集下载

沁园春词牌含义

沁园春词牌含义

沁园春词牌含义
沁园春是古代词牌名之一,由文学家林则徐创作。

沁园春的含义表达了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也寄托了对安定太平的愿望。

沁园春词牌属于宋词的一种,是宋代初年创作的,其特点是以咏史抒怀,表达爱国情怀为主题。

它的歌唱形式较为独特,结构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前部分常常描述词牌的名称以及相关背景,中部是主题的咏史抒怀部分,后部则是结束性语句,引申意味。

沁园春的名称取自百度百科词条,词牌名称音韵宜人,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崇敬和追求。

其含义具有丰富的内涵,既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美好事物的讴歌,也寄托了对国家繁荣和社会和谐的期待。

沁园春词牌以其富有情感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成为众多文人雅士倾诉内心感受和表达思想的载体。

历代文人纷纷运用沁园春词牌,表达自己的独特情感和独到见解。

诸如陆游、辛弃疾、苏轼等名家都曾创作过以沁园春为词牌的词作。

总之,沁园春词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形式。

它承载了文人的情感和思想,赞美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寄托了人们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十首经典《沁园春》

十首经典《沁园春》

经典《沁园春》十首经典《沁园春》沁园春是常见词牌名,创始于晚唐,调名源于汉朝窦宪倚势变相强夺沁水公主田园之典故。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十首经典《沁园春》,欢迎大家阅读。

《沁园春·孤馆灯青》【宋代】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

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

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

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这首词脉络清晰,层次井然,回环往复,波澜起伏,上片的早行图与下片的议论浑然一体,贯穿一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全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融诗、文、经、史于一炉,体现了卓绝的才情。

《沁园春·情若连环》【宋代】苏轼情若连环,恨如流水,甚时是休。

也不须惊怪,沈郎易瘦;也不须惊怪,潘鬓先愁。

总是难禁,许多魔难,奈好事教人不自由。

空追想,念前欢杳杳,后会悠悠。

凝眸。

悔上层楼。

谩惹起新愁压旧愁。

向彩笺写遍,相思字了,重重封卷,密寄书邮。

料到伊行,时时开看,一看一回和泪收。

须知道,囗这般病染,两处心头。

这首词以铺叙手法说相思,反反复复地说,虽只是“相思”二字,却并不单调乏味。

能有这样的艺术效果,除了真切体验之外,还在于善铺叙。

作者善铺叙,就是在有条理、有层次的铺叙之后,突然插入一笔,由一方设想另一方,构成“照花前后镜,画面交相映”的妙境。

这种作法是从柳永词中学得来的。

因此,这首词,婉转言情,另有一副面目,非关西大汉所宜歌也。

这是苏轼学柳七作词的一个明证。

《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宋代】辛弃疾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

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死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

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

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沁园春

沁园春

2、 第四幅“中流击水”图,作者 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 ? 这一结尾采用夸张手法,表现了革 命青年激流勇进,以拼搏为乐的凌 云壮志,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 谁主沉浮“的问题:主宰国家命运 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 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慷 慨 激 昂
抒 情 回 答
2、层林尽染

3、漫江碧透 4、百舸争流 5、鹰击长空 6、鱼翔浅底
7、万类霜天竞自由
1、同学少年
2、风华正茂

3、书生意气 4、挥斥方遒
5、指点江山
6、激扬文字
7、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象 意境 感情
万山
层林
漫江
乐观热烈、奋发向上 暗喻和赞美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形势
鲲鹏展翅 九万里 壮形 万木霜天红烂漫 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连五岭银锄落 地动三河铁臂摇
毛泽东诗词的崇高美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粪土当年万户侯 壮志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独有英雄驱虎豹
更无豪杰怕熊罴
回忆往昔,曾经和许多同志在这一带 游览、聚会,度过了许多不平凡的岁月。 那时侯,正当青春年少,风采焕发,才华 横溢;同学们意气奔放,正显得遒劲有力, 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 的文章,把反动统治者视为粪土。还记得 吗,当年我们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 几乎阻止了飞快前进的船只?
3、在上、下两阙中,各有一个词,统领下 文,试从词中找这两个字找出来。 1、万山红遍
2、“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 声。”每首都有一个曲词名称,叫“词 牌”。可以分上下两段,叫“片”或 “阕”。。 3、词按字数分为小令、中调、长 调。小令字数在58字以内,中调在59至 90字,长调在91字以上。 4、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 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 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 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 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沁园春

沁园春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沁园春 长沙 深秋时节,我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湘江 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远望层层叠叠地枫 树林,经霜染后,一片红火;近看碧绿清澈 的湘江,无数船只在争相行驶。雄鹰在高空 展翅飞翔,鱼儿在江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 宇宙间地万物都在竞相向上,蓬勃发展。面 对这一派勃勃生机地大千世界,怎能不思绪 万端:广阔无垠地大地呀,谁才是你的主人 呢?
毛泽东
《沁园春》,词牌名。由 “沁园,东汉明帝女沁水 公主的园林”而得名,双 调,114字,上阙13句,下 阙12句, 如《沁园春. 雪》。
解题:
《沁园春》是词牌名,《长沙》 是词题。 结构: 本文在词中属于长调,分上下两 阕。上 阕侧重写景,由景生情。 下阕回忆往事,巧妙作答。
写作背景
•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 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 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 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 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 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 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 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这时湖南省长赵 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这首词大概是毛 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


入境------审美感知
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
忧思之情-- 意气风发 主题:作品通过对大好河山的描绘,对国家前途 命运的思,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以天下为 已任的伟大抱负、昂扬的革命斗志和顽强的革命 精神。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粪土万户侯
曾记否 中流击水
设问 结 尾, 回答“ 谁主 沉浮”:投身 革命, 急流 勇进, 担负 大任.
表现手法

《沁园春》古诗原文及鉴赏

《沁园春》古诗原文及鉴赏

《沁园春》古诗原文及鉴赏《沁园春》古诗原文及鉴赏沁园春刘将孙大桥名清江桥,在樟镇十里许,有无闻翁赋《沁园春》、《满庭芳》二阕,书避乱所见女子,末有“埋冤姐姐、衔恨婆婆”,语极俚。

后有螺川杨氏和二首,又自序杨嫁罗,丙子暮春,自涪翁亭下舟行,追骑迫,间逃入山,卒不免于驱掠。

行三日,经此桥,睹无闻二词,以为特未见其苦,乃和于壁。

复云“观者毋谓弄笔墨非好人家儿女”。

此词虽俚,谅当近情,而首及权奸误国。

又云“便归去,懒东涂西抹,学少年婆”,又云“错应谁铸”,皆追记往日之事,甚可哀也。

因念南北之交,若此何限,心常痛之。

适触于目,因其调为赋一词,悉叙其意,辞不足而情有余悲矣。

流水断桥,坏壁春风,一曲韦娘。

记宰相开元,弄权疮痏;全家骆谷,追骑仓皇。

彩凤随鸦,琼奴失意,可似人间白面郎。

知他是、燕南牧马,塞北驱羊?啼痕自诉哀肠,尚把笔低徊愧下堂。

叹国手无棋,危途何策;书窗如梦,世路方长。

青冢琵琶,穹庐笳拍,未比渠侬泪万行。

二十载,竟何时委玉,何地埋香。

鉴赏这是一首血泪哀词。

据作者自序称。

在樟树镇的清江桥上,有无闻翁与杨氏女子回首题壁词,记述了元兵南犯时掳掠妇女的行为。

其中杨氏所和《沁园春》乃自诉其悲惨遭遇,语尤沉痛。

作者遂隐括其事,为赋此词,以写其家国沦亡之恸。

在两宋词坛上,如此深刻、真实地反映下层人民的悲苦命运之作,实不多见。

首起三句点出留题的地点。

流水与断桥,坏壁与春风,这些意象背反的景物,被作者故意扭合到一起。

形成强烈的对此,使断壁颓垣的惨象更为突出,加重了凄苦的意味。

“韦娘”句活用刘禹锡“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

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诗意。

用以指代杨氏的题词(《杜韦娘》也是词曲名),并兼有怜其才艺、哀其命运的含义在内。

“记”下所领四句,笔颇曲折。

是用唐代的开元、天宝之际的.典实来比喻宋末政局,并以之概述杨氏题词的内容。

“疮痏”,创伤,此比喻战乱带来的民生疾苦。

“骆谷”为通往巴蜀的要道。

安史乱作,人民仓皇避兵,杜甫《绝句》云:“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骆谷。

沁园春

沁园春
(张继——忧国伤己)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清静无为)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少年壮志)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是离愁. (李煜——细腻含蓄)
毛泽东诗里的“秋”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1929.10)
1.开头三句的正常语序是怎样的? 2.一个“看”字管到哪里? 3.景物描写的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是怎 样的? 4.写景诗句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这一问题的提出有什么 联系?
点:时、地
即景抒情 表达诗人博大的胸怀和革命的壮 志凌云。
山上——层林尽染 (静)

( 生 机 勃 勃 )
江中—— 百舸争流 (动) 万类 描写
考点精讲堂 近年来,鉴赏诗歌的语言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设题: 一、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 诗圣杜甫的“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是不同 时代的诗人都追求的一面艺术旗帜。“语不惊人死不休”的 含意是丰富的,“炼字”与“炼意”即其中之一。我国古代 诗人为了炼字,有的“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有的“夜 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孟郊);有的自诩为“江湖苦吟士, 天地最穷人”(杜荀鹤);有的则感叹“吟安一个字,捻断数 茎须”(卢延让),“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有的 则“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方千)。
秋 景 图
天空—— 鹰 水底—— 鱼
பைடு நூலகம்击 (远) 翔 (近) 议论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 是什么?用四字短语概括景物的特征。
• 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这些景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赏析

辛弃疾《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引导语:辛弃疾是南宋最大的词人,他的《沁园春》大家学习过哪些?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其中的10首原文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沁园春·将止酒、戒酒杯使勿进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甚长年抱渴,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

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

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 更凭歌舞为媒。

算合作平居鸩毒猜。

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灾。

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

杯再拜,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一首令人解颐的新奇滑稽之作,全词通过“我”与杯的问答,风趣而又委婉地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政权的失望与自己心中的苦闷。

此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闲居瓢泉时。

...酒徒就该像刘伶那样只管有酒即醉,死后不妨埋掉了事,才算是古今达者。

...怨意不论大小,常由爱极而生;事物不论何等好,过了头就会成为灾害。

...作者委婉地述说了自己长期壮志不展,积愤难平,故常借酒发泄,以至于拖垮了身体,而自己戒酒,实出于不得已这样一种复杂的心情。

...词中大量采取散文句法以适应表现内容的需要,此即以文为词。

与原有调式不同,又大量熔铸经史子集的用语,从而丰富了词意的表现,在词的创作上也有其独到之处。

)沁园春·城中诸公载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韵杯汝知乎,酒泉罢侯,鸱夷乞骸。

更高阳入谒,都称齑臼,杜康初筮,正得云雷。

细数从前,不堪余恨,岁月都将曲糵埋。

君诗好,似提壶却劝,沽酒何哉。

君言病岂无媒。

似壁上雕弓蛇暗猜。

记醉眠陶令,终全至乐,独醒屈子,未免沈灾。

欲听公言,惭非勇者,司马家儿解覆杯。

还堪笑,借今宵一醉,为故人来。

(二词作于庆元二年(1196)家居上饶、铅山之际。

绍熙五年(1194),稼轩先以谏官黄艾论列,罢闽帅任,主武夷山冲佑观,旋又以御史中丞谢深甫论列,降充秘阁修撰。

庆元元年(1195)冬,以御史中丞何澹奏劾而落秘阁修撰职。

至本年九月,再以言官弹劾罢宫观之虚职。

《沁园春》拼音版,沁园春全文注音-陈人杰

《沁园春》拼音版,沁园春全文注音-陈人杰

qìnyuánchūn沁园春-chénrénjié陈人杰zhīyìn kě,rán hòu rén xìn yǐchuán。

之印可,然后人信以传。

xīliúchāwèi yǒu xiǎn chēng,jíyǐxuěchē、bīng zhùèr piān wéi hán wén gōngsuǒsh 昔刘叉未有显称,及以雪车、冰柱二篇为韩文公所赏yǔchángdéchāyíjí,guānqíyúzuò,duōbúchēngshì。

予尝得叉遗集,观其余作,多不称是。

ér liúchuánzhìjīn,wèi jiùmǐn mièzhě,yǐhán gōng suǒshǎngtípǐněr。

而流传至今,未就泯灭者,以韩公所赏题品尔。

jīn cái shìmǎn shì,suǒfùdāng búzhǐchārú,ránér jiǎng jièhòu jìn,jìngw 今才士满世,所负当不止叉如,然而奖借后进,竟未cái nán,búqírán,yǒu yìwèi yìshí。

才难,不其然,有亦未易识。

sòng shān gǔzhīshī,bújiào kuìrán。

诵山谷之诗,不觉喟然。

沁园春课件

沁园春课件

音韵节奏变化规律揭示
平仄相间
诗句中平仄交替出现,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音韵节奏,如"望长城内外"中的"长"字 为平声,"城"字为仄声,以此类推。
押韵规律
每句诗的末尾字都押韵,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韵律美。如"惟余莽 莽"中的"莽"和"顿失滔滔"中的"滔"都押韵。
情景交融、意象叠加等技巧
情景交融
对当代读者启示意义
1 2
审美价值
沁园春的词作具有清新自然、婉约柔美的审美价 值,能够提升当代读者的审美能力和情趣。
人文关怀
沁园春的词作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体 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对当代读者有启示意义。
3
社会价值
沁园春的词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和历史 文化背景,具有珍贵的社会价值和研究意义。
03
沁园春主题思想探讨
爱情主题及其体现方式
01
02
03
爱情的美好
通过描写园中春景和少女 的美丽,表达对爱情的向 往和追求。
爱情的无奈
通过对少女的单相思和无 法实现的爱情,体现爱情 的无奈和悲剧性。
爱情与社会的冲突
通过对少女所受封建礼教 束缚的描写,反映爱情与 社会的冲突和矛盾。
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比喻
如"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 河上下,顿失滔滔",将长城比 作巨龙,大河比作宽阔的画卷,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北国雪景的广
阔无垠和雄伟壮观。
拟人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赋予山 、原以生命和动作,形象地展现 了北国雪景的活泼生动和奔腾气
势。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

十首最好的沁园春沁园春是毛泽东同志于1957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山水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下面将介绍十首最好的沁园春,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一、《沁园春·长沙》这首诗歌是毛泽东在长沙写的,他深情地描绘了长沙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沁园春·雪》这首诗歌描述了大雪纷飞的冬日景象,展示了雪的美丽和纯洁,以及对冬天的向往之情。

三、《沁园春·春晓》这首诗歌描绘了春天的清晨景象,用饱满的文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

四、《沁园春·夜》这首诗歌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祥和,表达了对夜晚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五、《沁园春·夜雨》这首诗歌描绘了夜雨的情景,用细腻的文字表达了对雨的美丽和对自然的敬畏。

六、《沁园春·横塘》这首诗歌描述了横塘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七、《沁园春·清明》这首诗歌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用凄美的文字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的珍惜。

八、《沁园春·秋霜》这首诗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

九、《沁园春·故乡》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人民的眷恋。

十、《沁园春·临江仙》这首诗歌描绘了临江仙的美景和人民的生活,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民的热爱。

这十首沁园春诗歌中,每一首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表达方式,但无一不展示了作者对家乡和人民的深情厚意。

通过这些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也能体会到他对人民的关怀和眷恋。

沁园春诗歌的美妙在于它的真挚和情感,通过字里行间传递给读者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些诗歌不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是对时代和人民的真实记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欣赏这十首最好的沁园春诗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

《沁园春》原文赏析《沁园春》原文赏析《沁园春》这首词表达了对亡妻的爱怜和深深的怀念。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沁园春》原文赏析,希望能帮到大家!【作品介绍】《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这首词作于康熙十六年(1677)九月,是以记梦的形式所写的悼亡之作,历来为人称赏。

其徘侧缠绵、声声血泪,全可与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词相媲美。

【原文】沁园春·丁巳重阳前三日丁巳重阳前三日①,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

”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

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②;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

遗容在,只灵飙③一转,未许端详。

重寻碧落茫茫④。

料短发、朝来定有霜。

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

欲结绸缪⑤,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⑧。

真无奈,倩声声檐雨⑦,谱出回肠。

【注释】①丁巳重阳前三日:指康熙十六年(1677}农历九月初六日,即重阳节前三日。

此时亡妻已病逝三个多月。

②并吹红雨:唐虞世南《奉和咏风应魏王教》云:“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宋杨万里《九月四日生辰》有“重九吹花节,千龄梦日时”之句,故本谓风吹花动,而后演变为重阳节之意。

胡翼龙《满庭芳》:“吹花题叶事,如梦里,记得依然。

”是说重阳佳节曾有游赏吟咏之事。

纳兰此句是说曾与爱妻共度过美好时光,有所赏心乐事。

又,李贺《将进酒》有“桃花乱落如红雨”之句,故红雨指桃花,谓落花时节曾与爱妻共度。

③灵飙:灵风。

这里指梦中爱妻飘乎之身影。

④重寻句: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此谓梦醒之后,爱妻之音容俱逝,天地茫茫,无处可寻,不胜凄怆。

⑤绸缪:指夫妻之恩爱。

⑥减尽句:《太平御览》卷七○三引晋习凿齿《襄阳记》云:“刘季和曰:‘荀令君(荀彧)至人家,坐处三日香。

’"后以“荀衣”“荀香”“荀令衣香”等,或喻人之风流倜傥,或喻惆怅之情,或喻花卉异香。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3篇)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沁园春原文翻译及赏析篇1沁园春·试望阴山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

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匝地无埃。

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

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秋怀。

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只凄凉绝塞,峨眉遗冢;梢沉腐草,骏骨空台。

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

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翻译遥望塞外的阴山,不禁让人无限伤怀,徘徊不语。

只见几座青峰高耸入云,仿佛离天只有几尺的距离,眼前黄沙遍地,不见一丝尘埃。

碎叶城早已荒芜,拂云堆也遥远得看不见,只看见飞翔云外的雕鹰和凝聚着寒冷的雾气。

我正在这里徘徊不前,忽然听到山崖上巨石撞击的声音,就像是万丈深壑里发出的隆隆雷声。

边塞的荒凉叫人看了愁苦满怀,更何况我平生的惆怅已经很多了。

想到王昭君凄凉出塞,美人已去,但青冢犹存,而那掩埋在荒漠野草中的,是燕昭王为迎接天下贤达而筑的黄金台的遗迹、河流依然向北流去,北斗斗柄仍是横斜向南,愁苦的人已经未老先衰,两鬓已生出星星白发在秋风中回首往事,愁苦满怀。

注释阴山:今河套以北、大漠以南诸山的统称。

簇:簇拥,聚集。

几簇:丛集的样子。

匝地:满地,遍地。

碎叶城:唐代古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的托克马克市附近。

拂云堆:古地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堆上有中受降城,并建有拂云祠。

雕:雕鹰。

惨不开:聚成一片愁惨、凄凉的景象。

踟蹰:徘徊不前。

绝塞:极远的边塞。

蛾眉遗冢:谓古代和亲女子之墓。

骏骨:骏马之骨。

斗柄:即构成北斗星斗柄的三颗星。

创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容若随副都统郎坦、公彭春等人“觇梭龙”,即侦察东北雅克萨一代罗刹势力的入侵情况,途中思家心切,写下这首《沁园春》。

赏析上片描绘塞外风光惊心动魄的场面。

沁园春

沁园春

• 6.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 主沉浮?
注释: 怅: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 思 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ao kuo):指宇宙的广阔。 翻译: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 心头)我要问:这苍茫大地的,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译文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 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满江 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 天空里矫健有力的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快的游,万物都 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 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
• 翻译: • 看万座山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
• 3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 • • • 注释: 舸(gě)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翻译: 满江秋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注释: 击:搏击,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翻译: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矫健有力的飞,鱼在清澈的水里轻 快的游 5.万类霜天竞自由。 翻译: 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沁园春· 长沙
(上阕)
沁园春· 长沙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 公主园得名。
• • • • •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注释: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北面的湘江中。 翻译: 在深秋一个天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 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2.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沁园春·春诗词

沁园春·春诗词

沁园春·春诗词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
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长沙》教学案例上课的时候,指着黑板上的“沁园春”三字问学生,学词的时候这叫什么,没有人回答。

我说叫“词牌”来着,它规定了词的字数、曲调。

说“规定”其实也不对。

为什么呢,就因为在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什么规定的。

当初叫“曲子”,就是我们今天所哼哼的小调子,说流行歌曲也行。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今天的诗歌都在流行歌曲里了。

也就是说有一部分流行歌曲就是未来的经典。

看看,你们所喜欢的歌曲以后就要成为经典了。

而大家在小学、初中所见到的古代诗歌,说白了也是古人所唱的歌儿,只是后来变得严肃了,成了不朽的经典。

你们,注定要成为经典的一批选定者。

有部分学生颇为惊讶。

我说这有什么好惊讶的。

诗歌与生活近着呢。

但是,也不要就认为这样诗歌就庸俗。

这种发自心底而又指向灵魂的声音,即使从地底里发出也是高贵的。

然后我指着“长沙”问学生,讲词的时候,这叫什么。

有学生很小声地说叫“题目”。

我说这就对了,不过大家要注意的是,题目不一定就是正文的概括。

长沙注定是要过二百年,五百年不朽的。

大家说这是为什么?学生中有一部分说,就因为是与伟人有关。

确实是这样的。

我谈了我来铜陵的时候,见到石头上雕刻的李白的《铜官山绝句》竟激动得月余而不能自已而写了《山海苍茫一洒泪》的事,就因为这一切与李白是那么近呢。

毛的资料,大家要搜集一些,课后去做如何。

众人应声。

接着便是让学生读书,而后是齐读。

这样就算是进入课堂了。

我请学生起来谈谈初读这首词的感受。

没有人愿意起来,都低着头。

他们此时的心理我知道。

但我还是想请他们起来说说。

这一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这一节课只有一名学生起来说话也值得。

过了一会,一名女生起来了。

不容易啊。

她说这首词感觉像是怀念故乡。

我问她何以有这样的感受,她便说从开始三句,毛在他的故乡长沙。

我说你这种说法我未曾想到,,但不能说毛没有这方面的意思,我想学术界如果能够运用新材料得出这样的结论,你今天的“论断”就很了不起了。

不过,大家都还没有准备好呢,就留在那里如何?我让她坐下了,看看有没有另外的学生来说。

过了一会,有名男生起来了。

他说读“鹰击长空”的时候,感到毛的心胸非常壮阔。

我说很好啊。

他的心胸此时应该是开阔的。

后面的一名男生在随后的两三分钟的时候,也站了起来,说他很欣赏最后两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我问他缘由,他说他说不好。

我便问他“击水”是什么意思。

他照着注释说是“游泳”。

我说,你将“游泳”一词放进词里读读看,怎么样?“到中流游泳,浪遏飞舟”,是什么意思?都摇头说不知。

我说,没有关系的,现在我们铜陵早已通了大桥了,你试着站在桥上看长江,多好的机会啊。

你们去过吗?有部分同学说去过。

我说那好,看到了江心什么了。

他们说有漩涡,并知道那里是很危险的。

我说,这种体验很重要。

接下来的解释就好办了。

这句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有个别学生也很小声地附和着,在那危险的江流中间去游泳,飞漩的浪涛掀翻了飞驰的行船。

还有呢,还有就是江心涡流产生的波澜将外围飞驰而来的航船打的倒退。

我说,那“游泳”到底在这时还有什么意思呢就有了强有力的勇毅的解释了。

不过,另外的解释似乎更有意思,也更文学些。

“击水”来自《庄子·逍遥游》的“水击三千里”。

而且毛也有过“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诗句。

想想看,这多气魄,多少勇壮!从江心的漩涡里拍击而起,掀起了万丈狂澜,即使是飞驰而来航船又算得了什么呢。

是不是,这掀起的狂澜,地动山摇般,搅混了这世界,大家看看,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啊。

当然,说“游泳”也不是不行,不过气势要弱得多。

又有一名学生说:“我很喜欢‘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我又问他为什么,他说,能够见出毛很开阔的胸襟。

我说何以见得?他说不是很清楚。

我又问“怅”是什么意思?他照着书说“因深思……”我问他字典里会不会有这种解释呢?有小声说惆怅、怅惘,不像有书上的意思。

我说不像就对了。

我说我在高中读《毛泽东诗词》的时候,就困惑颇多,就是不明白为什么注家正话不好好地说,都在干什么,尤其是臧克家、公木那些人。

毛泽东诗词是文学,要按照文学来阐释。

字典里肯定没有那个意思,“怅”,恨,失意的意思。

就按这个意思不是很好吗?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不一定就要自小就豪壮满怀,人总有失意、惆怅和苦闷的时候,这是人就不能免的。

否则,“诗言志”,要落到哪里去。

这些话能够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的,暂且放放啊。

我再问还有那些同学有见解。

一名学生站起来说他很喜欢“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我问她喜欢的理由,她说,能够见出毛的壮阔的胸心。

到这时候,我感到了他们手里有辅导材料,是那东西在起作作用。

为什么要那样机械的理解呢,难说哪里都写满了“豪壮”不成?于是问她“万山”是什么意思,问她什么东西使万山“红遍”,又问她“染”展开讲。

她回答得不很圆畅,我也一边帮助着。

然后我对大家说:“大家觉得这‘染’,是什么‘染’?”于是说东说西,我说“蜡染最好”,最具有中国鲜明的风格。

而且杜牧不是也说了“霜叶红于二月花”吗?接着从万山到澄江加以描述,不表。

看看差不多了,我说,我们来小结一下……然后课堂进入了新的环节。

我说,刚才那名同学说她看到前三句是写毛对故乡的怀念的,现在就来看看。

我问诗词是写在什么时候,学生说在深秋,我说那何以见得呢,他们说“寒秋”不就是。

我说问题没有这样简单,“寒”是感觉,是心绪的表现。

再问其次值得关注的是什么,有人说是“湘江”,有人说是“独立”。

我便问他们为什么要关注“湘江”呢,有人说是显示了地点。

算是说了个基本,我说“北去”才重要,我们文化里有很多基因,都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像刚才我们提到的“秋”,一看到这个字就会想到──(众说)“悲伤”,是的,伤感着呢;而“流水”这个因子也是一样的,有谁知道在中国文化里它一般有什么意思?学生们茫然,我说,流水里因为一去不返,暗示时间的流逝而不回,因而特能引起志士仁人的壮业未酬的感慨,所以在进一层的意思上,见到流水便暗示了这种慨叹。

那么,“独立”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字典里所说的“一条腿站立”,“单独地站立”,或是“自主地存在”?我们总不能说毛在那时是一条腿站立在那里吧。

众笑。

其他的解释也不通,再问,学生说不知道。

于是只好解释了,我说,这“独”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孤独”“孤单”的意思,另一个“特出”的意思,来比照一下,怎么理解?有学生选前者,有人挑后者。

我说其实这两者并不相排斥,大家来看看这三句怎么理解?于是有学生站起来回答,这会容易得多了。

确实毛来到橘子洲的时候,心情是很沉重的,心头感到了秋的悲肃。

我说,我原来在淮北的一名学生叫陈婷婷,她听了我一遍朗诵后,说似乎一下子就懂得了毛词的深意,而在后面听课的老师似乎很讶异,怎么能这样读呢?咳,我还能说什么呢?这三句,还有最后一句,“橘子洲头”,怎么说?要将这三句联成一体,怎么说呢?我问学生。

下面有小声说“很沉重地来到橘子洲头”,我说可以这样理解,但“独立”的形象是主要的,放在了开头,一个孤独而凝重、深沉的形象出现了。

其次,这“橘子洲头”还是启发下句的一个中转,也就是说,诗人的水陆所见都以此为基点。

屈原是“行吟泽畔”,柳宗元是“孤舟江上”,而毛是“橘子洲头”,当然陶渊明是“东皋舒啸”。

这些地点很有意思,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做这方面的思考。

这里就不多说了。

接着是看下面的几句。

因为已经有同学说到了“万山红遍”两句,不表。

再看“漫江”两句。

我问“漫江”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满江”,那么“满江”又怎么讲?学生说是“秋江涨水”;那“碧透”呢,他们说形容江水的澄清,还有呢?他们似乎说不好了,我说,将“碧”与“红”联系起来看看,色彩不能说不鲜艳。

诗人又看到了什么?学生继续在下面说“百舸争流”。

我说这是什么意思?他们说在在水流里争相进发。

“其实还要细细地看,说‘在水流里争相进发’好呢,还是‘与水流相竞争’好呢?”我问。

于是有学生说两者似乎都可以。

我说后者好,逆流而上,显示竞争的生命力,而视线也越来越近,与那“万山”的远景不同。

再来看看下面“鹰击”两句。

我说读诗词同样不能离了语境,你们想想,这“鹰击”是相对于什么来说的?有学生似乎大受启发,说与“万山”联系在一起。

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所写的是“远景”。

怎么就见出是远景呢?他说“长空”。

我又紧问,那“长空”是什么意思?他说“是广阔的天空”。

我说这样理解,也没有错,书下的注释就是这么说的,但还是不够,汉语的字词确实很有意思的,将“长”理解为“远”怎么样,是不是更好点儿?这样的话既显示了远景,又在视线上渐行渐远,延伸到极远的地方,给人的视觉以极大的扩张。

那接下来“鱼翔”句怎么看?学生顺口说是接上句“漫江”。

我说好啊,这样理解诗句就通了。

远的渐行渐远,而近的慢慢逼近,都给诗人极大的视觉冲击。

但还要知道这“翔”字怎么理解?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说是“飞翔”,我说“鱼在水里飞翔吗?”,不通,其实“翔”原为鸟儿展翅不动于空中滑落的情形,所以这里说“游鱼在水里静而不动”,这种解释还要看看与“翔”照应的词是哪个词?学生说道是“击”。

我说好,这两词的色彩可以互相映衬。

那“浅底”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是“清澈的水底”,我说这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但还要与前面照应一下。

于是有学生说是在附近的水底。

我说这样理解好多了。

“浅”是“近”的意思,从中可以见出诗人的视线的变化。

好了,应该从词里拔出来了。

我问学生一个心神凝重的人来到这橘子洲头,看到眼前这样一番景象,如果是你,大家想想,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学生说,心情会好起来吧?我问怎么说,他说眼前的景色开阔,有活力,诗人应该受到感染的。

我说对了,事实上正是这样,心事重重的毛来到这橘子洲头,看到眼前如许的景象,为之一震,眼睛一亮,心胸顿时开阔了,于是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感慨来。

这写景很重要,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里反映了毛的心境随着眼前的景色而有了变化,极大的变化。

但还须对这写景的地方在琢磨琢磨。

我问学生,如果照以前老师的讲法,我们来看看这些两两相对的句子和词语,会怎么对你们说呢?有学生说动静结合。

我说很好,继而又问为什么“动静结合”就很好呢?学生不知其然。

大凡老师只讲到这里便止步了。

我说,在很多地方都有这动静结合的讲法,事实上,古人用得很多,为什么要这样用呢?反映了一个最基本的生命观。

动静乃是最为基本的生命律动的方式。

这里所写乃是大自然的最为深沉而博大的律动,不能不强劲地震动着诗人,故而诗人必受其感染。

大家来感受一下,大地的心跳会是什么样的,想象一下。

再引郭沫若东京帝国大学写地球母亲诗,不表。

现在可以梳理一下。

从第一个句号到第二、三个句号。

诗人的情感发生了两次变化。

由凝重深沉到激昂振奋的变化。

读略。

下面再看看后面“怅惘寥廓”三句。

前面已经说到了,这里就略一点。

“怅”是恨和失意的意思,可为什么要理解成“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呢,而这恰恰是第一个句号到第三个句号的心绪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