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_品德心理与教育
第十五讲,突破自我超越自我PPT课件
不可能达到。
40
.
说一说:“我能 行!!!”
学习电脑 我能行
锻炼身体 我能行
打篮球 我能行
唱歌 我能行
跳舞 我能行
41
• 外. 貌和表情 • 举止和态度 • 心情和体会
自 信 的 样 子
42
.
自信的 样子?
• 外貌和表情是: 眉毛扬起来、
• 个人品质是:
眼睛炯炯有神、 果断、真诚、勇敢、
微笑、精神抖 擞
开动脑筋想一想,结果真的不一样!
我能想!
10
.
我能做!
我能说! 我能想!
做 好 自
我能试! 己
我能查!
11
. 12
. 13
.
选择“不是”的请在题后写上A,“是”的写上B。
1. 我不在乎同学评论我的成绩。 2.谈自己缺点和不理想时,我没有困窘。 3.当我退步时,很少从主观上找原因。 4.我喜欢与好友讨论烦恼。 5.我经常为做错事向同学道歉。
.
突破“自我设限”
1
.
游戏
自我设限绳
2
.
跳得最高的动物
跳蚤的身长只有0.5~3毫米,体重仅200毫克左右,可是往上跳 的高度却可达350毫米。也就是说,跳的高度是其身长的一百 多倍。按其个子与跳的高度作比例计算,假如跳蚤象人那样大 ,那么它的跳高高度可达两百米!这一项纪录恐怕当今最优秀 的跳高选手都难以创出。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跳蚤每四秒钟跳一次,能够连续不断地跳 78小时。垂直起跳所用的力为地球引力的140倍,也就是说, 是它自身重量的140倍。若按正常旅行速度需100年才能到达的 星球,按跳蚤跳跃时的速度计算,只要一年就够了。 科学家曾在实验室里做了一系列试验,难度一次比一次更高, 环境一次比一次更恶劣,企图解开跳蚤之谜,最后他们发现, 虽经各种艰辛考验,跳蚤却完好无损,表现出坚不可摧的神秘 本领。科学家让一只跳蚤跳跃5次后再次起跳,可是不让它腿 着地,而是让头部或背部落地,落的时候还为它设置了种种障 碍,结果跳蚤仍象原来那样跳跃不停。虽然它的头部或背部撞 在障碍物上“砰砰”作响,可是到头来科学家却并未发现这只 3
品德与心理
第一节 品 德 心理概 述
• 一、品德的涵义
• (一)品德的概念
•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 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 征或倾向。
•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 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 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 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
• (二)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 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
• 1、直觉的道德情感: •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 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 (三)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 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 理过程。
• 道德意志的表现:自觉地确定道德行 为的目的、排除或抑制不道德的欲求、 调节与控制消极的情绪、克服道德行 为中的困难。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 1)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 ( 2)品德教育的实验 • 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
示范而进行的。
• 榜样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
•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 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 注意。
• 第二,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 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 习
• (3)青少年所在社区的社会风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亲眼 所见到的现象、所听到的传闻, 耳濡目染着他们的身心,这些 来自于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对青 少年品德的形成有着更大的影 响。
同 • 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
不同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 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 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 形成与发展
• 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 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心理》课件
道德意志
指个体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
道德行为
指个体在道德认知、情感和意 志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习惯和行为方式。
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个人品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父 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对个人品德心 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等途径,培 养学生的品德心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观察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品德心 理的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客观的品德心理评估方法,通过观察 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可以对其品德心理进行 评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观察者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
04
社会应该建立公正、公 平的制度,保障孩子的 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
个体自我修养
孩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自我修养和 自我完善。
孩子应该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增强社会责任感。
孩子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 态。
孩子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 质。
03
CATALOGUE
品德心理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充满 爱、尊重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品 德心理。相反,冷漠、忽视或暴力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 形成消极的品德心理。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权威和民主 的教养方式更可能培养出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的 孩子。而放任或专制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依 赖或反叛的品德心理。
品德心理心理学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4页
❖ 学校教育主要经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发展: 一是校风和班风影响; 二是老师教书育人方式、方法及本身榜样作用 ; 三是素质教育与德育影响。 ❖ 社会环境教育影响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5页
(三)个体本身影响
❖ 总而言之,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 发展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 德发展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 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桥梁;在这座多 层次桥梁上,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 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原因。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16页
2.权威阶段(6-7岁)
❖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 绝对尊敬和顺从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 好孩子,不然就是错,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 是对规则本身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要求准则, 看成是固定不变。这个阶段儿童对行为判断是依 据客观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1.品德与道德区分
①所属范围不一样
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 品德是一个个表达象
②反应内容不一样
道德内容是社会生活总体要求
品德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详细表达
③产生力量源泉不一样
道德产生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
品德产生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品பைடு நூலகம்心理心理学
第6页
2.品德与道德联络
❖ 品德与道德发展是互动过程,他们之间联络十分 紧密,主要表现在:
❖ 阶段1:处罚与服从为定向。 ❖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23页
水平二:习俗水平
❖ 该水平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期 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而不 大理会这些行为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 组员角度来思索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 规范,并恪守执行这些规范。
品德心理与教育
(1)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心理形式品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在心理层面,它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五方面的要素构成。
1.道德认知即行为者对于各种道德概念、道德关系、道德原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也指在道德实践中,依据社会道德标准和内心道德信念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等思维过程。
道德认知从形式上可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感性层面主要指道德生活中的感觉和体验,理性层面主要指运用道德概念和规范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
从内容上可分为道德理论认知、社会道德认知和自我道德认知三大方面,道德理论认知包括对道德概念、原理、规律及修养等道德基本问题的认知;社会道德认知包括对社会道德要求、关系、原则、规范等问题的认知和对各种社会道德现象的认知;自我道德认知包括对自己的道德义务、责任、境界、能力及修养方向等问题的认知。
道德认知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根本不可能形成某种类型的道德品质。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崇高感、荣辱感、厌恶感等。
它可以通过情绪反应,通过表情或动作传递道德信息或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直接表明对某种道德行为的态度,也可以以某种情绪强化或弱化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在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中,道德情感可以通过一种非理性的方式直接地、迅速地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道德判断,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起到评价作用,使人们的某种行为受到激励或抑制、增强或减弱、持续或中断。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情景时,克服困难,作出道德决断,使自己的行为动机、目的付诸实践的自觉努力和矢志不渝的坚持精神。
它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在于使行为者果断地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努力排除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干扰,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能够始终如一,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坚决履行道德义务,为实现道德理想顽强奋斗。
《品德心理》幻灯片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一〕模仿
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 刺激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
模仿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模仿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年龄与阅历。 2.典范行为的社会赞许性。 3.相似性。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品德开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 于权威、成人的意见,同时主要考虑自身的 利害关系,包括第一、第二阶段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相对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品德开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2.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
品德心理概述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社会现象;品 德—个表达象。 〔2〕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社会生活的总 体要求;品德—社会道德标准局部的具体表达,是 社会道德要求局部反映。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社会需要;品德——个体的社会性需要。
品德心理概述
★儿童品德开展的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 ~ 5岁〕 2.权威阶段〔6 ~ 8岁〕 3.可逆性阶段〔8 ~ 10岁〕 4.公正阶段〔11~ 12岁〕
品德开展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开展论 ★皮亚杰的理论的核心是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是随着认知能力的开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 ★儿童的道德判断的总的开展趋势是从他律到
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二〕感染 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 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一样的情绪和 行为。
感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完全是不同自 主的。
教育心理学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讲课文档
第十八页,共47页。
态度与品德的改变过程
▪ 品德和态度改变指个体在同环境相互作用 中已形成的特定道德品质或态度的变化: 包括方向的改变和程度的改变。
▪ 方向变化可以由好变坏,也可以由坏变好; ▪ 程度变化可以从轻微到彻底改变。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皮亚杰的研究
▪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 家。
▪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建立在思维发展基 础上的。
▪ 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受到儿童逻辑思维能力 的制约,因此,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与儿童 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皮亚杰的研究 (续)
▪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 段的发展规律。
▪ 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rality)是指学前及小 学低年级儿童(10岁之前)只关心行为的客观效果, 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 支配的道德判断。
▪ 创造模仿,学生将各种榜样的态度和行为 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来模仿。
▪ 延迟模仿,学习观察榜样一段时间之后才 出现模仿。
第十七页,共47页。
社会学习中的三类强化
▪ 外部强化,当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
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 获得,有可能加强该态度和行为。
▪ 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 而增强自己该种行为的出现频率或强度。班杜拉 特别重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 得到强化,会给观察者产生信息作用和情感作用, 从而促使其学习与保持那些他人受到强化的态度 与行为。
品德心理与发展演示教学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构成的三个层面: 本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
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 遵循“快 乐原则”。(代表不受控制的生物驱力) 自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 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调节本我和自我并与现实打交道的理性思维) 超我: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 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社会良心之声)
3、性蕾期(3—6岁左右)
性蕾期的男性人格,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而 且非常自信,并力图証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因此常常自负自夸。
性蕾期的女性人格,“会出现受阻女性综合 症”,她们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子,并且去寻找 典型的男性职业,而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 趣。
4、潜伏期(6—12岁左右)
本我:在新生儿阶段,个体只有本我。主要由无 意识的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其核心是即时性的
个人满足,主要通过反射作用和愿望满足来满足 肉体需要。 自我:在个体生命的头两年中逐渐分离出自我 理智的栖息地、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係、控制意 识与感官的运作,依循现实原则。 超我:大约发生在5岁时,抑制本能的冲动、依循 父母、社会等道德原则与标准。道德是通过超我 的发展而获得的,就是说儿童是借助于父母、教 师等力量,通过纳入机制将社会伦理规范加以内 化而形成道德的。
(p)内部认知因素
行为 (B)
(E)环境
三元交互理论对德育的启示
1、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1)营造和美化德育环境 (2)规范和优化德育行为 (3)改善和提升教师素质
2、对家庭德育的启示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 (2)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 (3)激发内部动机 (4)营造和美化家庭环境
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政者,正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五)行为特征:
类型集中,偶发性强,团伙性强,凶狠残忍
,相互传染。女性主要表现为作风败坏,贪 图享受。
二、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2社会方面的原因;
3学校方面的原因。
二、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原因
(二)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
3受不良行为习惯支配;
4性格有缺陷;
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三、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矫正过程
(一)醒悟阶段:开始认识错误,有改过自
新的意向。 (二)转变阶段:行为上有了一定的改变, 但有时可能有反复。 (三)自新阶段:以崭新的道德风貌出现在 生活中。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Ω 儿童品德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
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 把自己和他人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 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 。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他们的游戏 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 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
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 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 道德发展的水平 。
著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
海因兹,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救他 的妻子。但是这个药剂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十倍 于他的成本。海因兹竭尽全力,只借到一千元,他 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药剂 师拒绝了他的恳求,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晚间闯进药店偷走了药。
一、品德的涵义
(二) 品德的构成成分 1、道德认识:个体获得的有关道德的概念、命题 和规则 (1)道德知识 (2)道德信念 (3)道德价值观念
一、品德的涵义
(二) 品德的构成成分 2、道德情感: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情感体 验。 (1)内容: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集体感 (2)形式:直觉的道德感
6
表 7-1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发 展 阶 段 心 理 特 征 避罚服从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 威,旨在逃避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 行为的好坏。 寻求认可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 为是对的。 遵守法规取向 遵守社会规范, 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 能改变的。 社会法制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 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 以改变的。 普遍伦理取向 道德判断系一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 个人 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 具有一致性与 普遍性。
(2)权威阶段(6-7、8岁)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
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 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 ,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 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Ω 儿童品德发展的一般趋势 ⑴从单纯意义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规则。年幼儿童
对规则的理解具有任意性、主观性,规则对他们行 为没有约束力。(对规则的态度) ⑵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 者行为的客观后果作判断,年长儿童往往根据行为 者的动机去判断责任。(对责任的道德判断)
第二对:
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
,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 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 剪了一个大洞。 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 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 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
三、科尔伯格与皮亚杰的主要差别
前者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比较迟缓,后
者认为发展比较早。 皮亚杰主要是通过儿童的现实课题和对偶故 事法对品德发展阶段做了考查,而科尔伯格 则完全是通过两难故事进行考查的。
第三节 品德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
一、品德的学习的一般过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提出了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
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 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 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对 他们来说,规则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 相互取予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 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 到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于 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 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第四节 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一)认识特征: 1是非观念模糊或颠倒;
2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
3良心与良知并未全部丧失殆尽。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二)情感特征:
1重情感,讲义气,拉帮结伙,感情用事; 2爱憎、好恶颠倒,缺乏正义感与同情心;
第二节 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 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探明他们 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第一对: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 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 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 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 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 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 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二)区别:
①道德是社会现象,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
是心理现象,它产生的根源是个人需要。道德是伦理学的研 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②道德是对现实的道德 关系的反映,因而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发展性和继承性, 品德反映了个体的道德需要和社会的道德要求的关系,因而 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和具体性。③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 的方式表现出来,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 以个人的信念、理想、心理倾向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对个体的品德行为起调节支配作用。
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影响态度和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外部条
1 2 3 4
件 榜样或强化(表扬与批评); 家庭教育方式; 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同伴影响;
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内部条
1 2 3 4
件 认知发展水平; 认知失调; 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心向(心理准备); 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平);
二、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区别:
1 价值观内化不同,只有价值内化到最高水平的态
度或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稳定的态度才是品德。 2 涉及范围不同,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那部分的 态度才是品德。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一)相同点:
一方面,个体的品德内化的是社会的道德,品德不
会凭空地产生,它是对社会道德关系的反映,每一 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品德的形成要以个体的道德为基础 ,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虚假的。应体现 “从我做起”的精神。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三)内化 1.内化是指思想观念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
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 内化过程可以解决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 3.个体的态度与品德只有到了内化阶段,个体的行 为才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稳定 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
念上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 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 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 等。在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 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 果。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十五讲
品德心理与教育
本章要点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发展的理论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品德的涵义
(一) 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个体在面对一系列道德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
某些稳定的人格倾向和与之适应的行为方式倾向。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社会的道德。品德仅仅 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 品德是个性的一部分,但品德不等于个性。
度变化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的理 论。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依从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
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⑶从服从的公正到公道的公正。7岁是服从的公正,以成人
的是非为是非;10岁是平等的公正,认为公正就是平等或公 平;13岁是公道的公正,从关心和同情出发进行道德判断。 (公正观念) ⑷从抵罪性的惩罚到报应性的惩罚。年幼儿童认为犯过者受 惩罚理所当然,年长者认为犯过会遭到同辈集体的报应。( 对惩罚的公正性的判断) ⑸从他律到自律。年幼儿童认为准则由权威制定,是神圣的 ,不可改变的,每个人必须服从的;年长儿童认为准则是社 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并非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准则制 定和服从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