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_品德心理与教育

合集下载

第十五讲,突破自我超越自我PPT课件

第十五讲,突破自我超越自我PPT课件

不可能达到。
40
.
说一说:“我能 行!!!”
学习电脑 我能行
锻炼身体 我能行
打篮球 我能行
唱歌 我能行
跳舞 我能行
41
• 外. 貌和表情 • 举止和态度 • 心情和体会
自 信 的 样 子
42
.
自信的 样子?
• 外貌和表情是: 眉毛扬起来、
• 个人品质是:
眼睛炯炯有神、 果断、真诚、勇敢、
微笑、精神抖 擞
开动脑筋想一想,结果真的不一样!
我能想!
10
.
我能做!
我能说! 我能想!
做 好 自
我能试! 己
我能查!
11
. 12
. 13
.
选择“不是”的请在题后写上A,“是”的写上B。
1. 我不在乎同学评论我的成绩。 2.谈自己缺点和不理想时,我没有困窘。 3.当我退步时,很少从主观上找原因。 4.我喜欢与好友讨论烦恼。 5.我经常为做错事向同学道歉。
.
突破“自我设限”
1
.
游戏
自我设限绳
2
.
跳得最高的动物
跳蚤的身长只有0.5~3毫米,体重仅200毫克左右,可是往上跳 的高度却可达350毫米。也就是说,跳的高度是其身长的一百 多倍。按其个子与跳的高度作比例计算,假如跳蚤象人那样大 ,那么它的跳高高度可达两百米!这一项纪录恐怕当今最优秀 的跳高选手都难以创出。 更加令人惊奇的是,跳蚤每四秒钟跳一次,能够连续不断地跳 78小时。垂直起跳所用的力为地球引力的140倍,也就是说, 是它自身重量的140倍。若按正常旅行速度需100年才能到达的 星球,按跳蚤跳跃时的速度计算,只要一年就够了。 科学家曾在实验室里做了一系列试验,难度一次比一次更高, 环境一次比一次更恶劣,企图解开跳蚤之谜,最后他们发现, 虽经各种艰辛考验,跳蚤却完好无损,表现出坚不可摧的神秘 本领。科学家让一只跳蚤跳跃5次后再次起跳,可是不让它腿 着地,而是让头部或背部落地,落的时候还为它设置了种种障 碍,结果跳蚤仍象原来那样跳跃不停。虽然它的头部或背部撞 在障碍物上“砰砰”作响,可是到头来科学家却并未发现这只 3

品德与心理

品德与心理
品德与心理
第一节 品 德 心理概 述
• 一、品德的涵义
• (一)品德的概念
• 它是指人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 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稳定的心理特 征或倾向。
• 道德是指由社会舆论力量和个人内在 信念系统驱使支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 第一.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 • 第二.品德与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
• (二)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 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 验。
• 1、直觉的道德情感: • 2、形象性的道德情感: • 3、伦理性的道德情感
• (三)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 德行为目的,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 克服各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 理过程。
• 道德意志的表现:自觉地确定道德行 为的目的、排除或抑制不道德的欲求、 调节与控制消极的情绪、克服道德行 为中的困难。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 ( 1)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 • ( 2)品德教育的实验 • 社会学习是通过学习者观察榜样的
示范而进行的。
• 榜样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
• 第一,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 动鲜明,这样才能够引起学习者的 注意。
• 第二,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 愈相似,愈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 习
• (3)青少年所在社区的社会风气、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亲眼 所见到的现象、所听到的传闻, 耳濡目染着他们的身心,这些 来自于直接观察到的信息对青 少年品德的形成有着更大的影 响。
同 • 第三.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
不同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
• 第一.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
• 第二.社会道德风气影响着品德的 形成与发展
• 第三.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 有一定的反作用

《品德心理》课件

《品德心理》课件

道德意志
指个体在实现道德目标过程中 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和毅力。
道德行为
指个体在道德认知、情感和意 志的支配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
习惯和行为方式。
品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
家庭环境的影响
学校教育的作用
家庭是个人品德心理形成的重要场所,父 母的言传身教、家庭氛围等对个人品德心 理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通过德育课程、校园文化等途径,培 养学生的品德心理,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 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观察法
要点一
总结词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评估其品德心 理的方法。
要点二
详细描述
观察法是一种直接、客观的品德心理评估方法,通过观察 被试者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可以对其品德心理进行 评估。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但需要观察者 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且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
04
社会应该建立公正、公 平的制度,保障孩子的 权益,促进其健康成长 。
个体自我修养
孩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注重自我修养和 自我完善。
孩子应该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增强社会责任感。
孩子应该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 态。
孩子应该勇于面对挫折和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 质。
03
CATALOGUE
品德心理的影响因素
家庭因素
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充满 爱、尊重和支持的家庭环境有助于培养孩子积极、健康的品 德心理。相反,冷漠、忽视或暴力的家庭环境可能导致孩子 形成消极的品德心理。
父母教养方式
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品德心理发展。权威和民主 的教养方式更可能培养出有责任感、尊重他人、积极进取的 孩子。而放任或专制的教养方式可能导致孩子形成自私、依 赖或反叛的品德心理。

品德心理心理学

品德心理心理学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4页
❖ 学校教育主要经过三个方面影响学生品德发展: 一是校风和班风影响; 二是老师教书育人方式、方法及本身榜样作用 ; 三是素质教育与德育影响。 ❖ 社会环境教育影响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35页
(三)个体本身影响
❖ 总而言之,遗传素质是青少年学生品德 发展自然前提或物质基础,它提供了品 德发展内在可能性;环境教育是使这种 可能性逐步变为现实性桥梁;在这座多 层次桥梁上,人主观能动性是个人品德 发展水平和速度决定原因。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16页
2.权威阶段(6-7岁)
❖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 绝对尊敬和顺从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 好孩子,不然就是错,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 是对规则本身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要求准则, 看成是固定不变。这个阶段儿童对行为判断是依 据客观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1.品德与道德区分
①所属范围不一样
道德是一个社会现象 品德是一个个表达象
②反应内容不一样
道德内容是社会生活总体要求
品德内容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局部详细表达
③产生力量源泉不一样
道德产生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
品德产生力量源泉则是个人需要
品பைடு நூலகம்心理心理学
第6页
2.品德与道德联络
❖ 品德与道德发展是互动过程,他们之间联络十分 紧密,主要表现在:
❖ 阶段1:处罚与服从为定向。 ❖ 阶段2:相对功利为定向
品德心理心理学
第23页
水平二:习俗水平
❖ 该水平特点是:个体能按照家庭、集体或国家期 望和要求去行事,认为这本身就是有价值,而不 大理会这些行为直接后果。这时他们能够从社会 组员角度来思索道德问题,了解、认识社会行为 规范,并恪守执行这些规范。

品德心理与教育

品德心理与教育

(1)品德的心理结构(一)品德心理形式品德是一个综合性概念。

在心理层面,它是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五方面的要素构成。

1.道德认知即行为者对于各种道德概念、道德关系、道德原理、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也指在道德实践中,依据社会道德标准和内心道德信念进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等思维过程。

道德认知从形式上可分为感性与理性两个层面,感性层面主要指道德生活中的感觉和体验,理性层面主要指运用道德概念和规范进行道德判断和选择。

从内容上可分为道德理论认知、社会道德认知和自我道德认知三大方面,道德理论认知包括对道德概念、原理、规律及修养等道德基本问题的认知;社会道德认知包括对社会道德要求、关系、原则、规范等问题的认知和对各种社会道德现象的认知;自我道德认知包括对自己的道德义务、责任、境界、能力及修养方向等问题的认知。

道德认知是形成道德品质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道德认知,就根本不可能形成某种类型的道德品质。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知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而产生的倾慕或鄙弃、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

道德情感包括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集体荣誉感、崇高感、荣辱感、厌恶感等。

它可以通过情绪反应,通过表情或动作传递道德信息或示意行为的道德价值,直接表明对某种道德行为的态度,也可以以某种情绪强化或弱化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在个人道德品质形成中,道德情感可以通过一种非理性的方式直接地、迅速地对某种道德现象进行道德判断,从而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起到评价作用,使人们的某种行为受到激励或抑制、增强或减弱、持续或中断。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面对具体的道德情景时,克服困难,作出道德决断,使自己的行为动机、目的付诸实践的自觉努力和矢志不渝的坚持精神。

它主要表现在履行道德义务的果断性、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方面,其主要功能在于使行为者果断地确定道德行为的方向,努力排除来自内心和外界的各种干扰,并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风险,都能够始终如一,恪守自己的道德信念,坚决履行道德义务,为实现道德理想顽强奋斗。

《品德心理》幻灯片

《品德心理》幻灯片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一〕模仿
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 刺激影响,而引起的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
模仿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识的。 模仿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年龄与阅历。 2.典范行为的社会赞许性。 3.相似性。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品德开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 于权威、成人的意见,同时主要考虑自身的 利害关系,包括第一、第二阶段 阶段一: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阶段二:相对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品德开展理论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开展阶段论 2.习俗水平 个体着眼于社会的希望和要求,能够从社会成员
品德心理概述
品德与道德的区别: 〔1〕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社会现象;品 德—个表达象。 〔2〕所反映的内容不同:道德—社会生活的总 体要求;品德—社会道德标准局部的具体表达,是 社会道德要求局部反映。 〔3〕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道德——社会需要;品德——个体的社会性需要。
品德心理概述
★儿童品德开展的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 ~ 5岁〕 2.权威阶段〔6 ~ 8岁〕 3.可逆性阶段〔8 ~ 10岁〕 4.公正阶段〔11~ 12岁〕
品德开展理论
〔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开展论 ★皮亚杰的理论的核心是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
是随着认知能力的开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 ★儿童的道德判断的总的开展趋势是从他律到
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二〕感染 感染是一种情绪的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 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一样的情绪和 行为。
感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完全是不同自 主的。

教育心理学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讲课文档

教育心理学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讲课文档
▪ 自我强化,个体的态度会因是否达到自己设置的 目标而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
第十八页,共47页。
态度与品德的改变过程
▪ 品德和态度改变指个体在同环境相互作用 中已形成的特定道德品质或态度的变化: 包括方向的改变和程度的改变。
▪ 方向变化可以由好变坏,也可以由坏变好; ▪ 程度变化可以从轻微到彻底改变。
第二十五页,共47页。
皮亚杰的研究
▪ 皮亚杰(J.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 家。
▪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建立在思维发展基 础上的。
▪ 他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 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受到儿童逻辑思维能力 的制约,因此,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与儿童 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平行。
第二十六页,共47页。
皮亚杰的研究 (续)
▪ 皮亚杰概括出一条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他律道德阶段到自律道德阶 段的发展规律。
▪ 他律道德(heteronomous morality)是指学前及小 学低年级儿童(10岁之前)只关心行为的客观效果, 不关心主观动机,是受他人设定的外在价值标准所 支配的道德判断。
▪ 创造模仿,学生将各种榜样的态度和行为 方式综合成全新的态度体系来模仿。
▪ 延迟模仿,学习观察榜样一段时间之后才 出现模仿。
第十七页,共47页。
社会学习中的三类强化
▪ 外部强化,当个体出现合乎要求的行为后所导致的学
习结果的知悉,或实物、金钱、表扬及其他象征物的 获得,有可能加强该态度和行为。
▪ 替代强化,个体因观察他人的某种行为受到强化 而增强自己该种行为的出现频率或强度。班杜拉 特别重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为观察他人的行为 得到强化,会给观察者产生信息作用和情感作用, 从而促使其学习与保持那些他人受到强化的态度 与行为。

品德心理与发展演示教学

品德心理与发展演示教学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构成的三个层面: 本我: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模糊和最不易把握的部
分。它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的。 遵循“快 乐原则”。(代表不受控制的生物驱力) 自我:自我是现实化了的本能,是在现实的反复教训之 下,从本我分化出来的一部分。遵循“现实原则”。 (调节本我和自我并与现实打交道的理性思维) 超我:超我是从自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是道德化了的 自我。遵循“道德原则”。(社会良心之声)
3、性蕾期(3—6岁左右)
性蕾期的男性人格,往往做事不考虑后果,而 且非常自信,并力图証明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因此常常自负自夸。
性蕾期的女性人格,“会出现受阻女性综合 症”,她们力求在多方面都优于男子,并且去寻找 典型的男性职业,而且她们对谴责诋毁男人很感兴 趣。
4、潜伏期(6—12岁左右)
本我:在新生儿阶段,个体只有本我。主要由无 意识的本能和攻击本能组成,其核心是即时性的
个人满足,主要通过反射作用和愿望满足来满足 肉体需要。 自我:在个体生命的头两年中逐渐分离出自我 理智的栖息地、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係、控制意 识与感官的运作,依循现实原则。 超我:大约发生在5岁时,抑制本能的冲动、依循 父母、社会等道德原则与标准。道德是通过超我 的发展而获得的,就是说儿童是借助于父母、教 师等力量,通过纳入机制将社会伦理规范加以内 化而形成道德的。
(p)内部认知因素
行为 (B)
(E)环境
三元交互理论对德育的启示
1、对学校德育的启示
(1)营造和美化德育环境 (2)规范和优化德育行为 (3)改善和提升教师素质
2、对家庭德育的启示
(1)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起到榜样作用 (2)给予孩子全方面的爱 (3)激发内部动机 (4)营造和美化家庭环境

十五讲课后答案

十五讲课后答案

1、中国崛起靠什么?坚持硬实力(军事和经济)和软实力(思想文化)并举的战略(1)对外制定整体的大国外交战略:军事力量和经济文化力量协同发展(2)对内确立新的发展观:经济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举,即把国家制度建设纳入大国崛起战略,把单纯的经济建设转变为国家制度建设第一讲:政治学的基本问题1、政治与公共性是什么关系?古今中外的思想家对于政治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有一类解释就是“管理性解释”。

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的两个特性是公共性与管理性,即:政治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具有公共性和阶级性的两重性。

(1)从公共管理政策的角度讲:政治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2)从公共管理协调的角度讲:政治是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过程(3)从公共管理参与的角度讲:政治是社会成员从事社会公共活动的方式、方法、途径2、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区别。

(1)政治哲学(什么样的生活是值得追求的):主要运用哲学思辨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试图探寻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以民主、自由、正义、平等等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2)政治科学(现实政治生活是什么样,及为什么是这样的):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如对选举、投票、民意调查、政策绩效的分析与评估等。

第二讲:政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结合儒家思想特点,说明孔子“政者,正也”的含义。

“政者,正也”,即:政治具有教导、指正之意。

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通知,反对以苛政、刑律治天下。

儒家的政治思想以研究君主治国之道为核心,其特点是“伦理与政治不分”,即“修己治人,内圣外王”,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己治人在儒家看来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即:治人必之修己,修己必归结于治人。

孔子认为,“政治”就是政治领袖“不以自己的私意治人民,而要在自己良好的影响之下,鼓励人民‘自为’”,即:“政者,正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五)行为特征:
类型集中,偶发性强,团伙性强,凶狠残忍
,相互传染。女性主要表现为作风败坏,贪 图享受。
二、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1家庭方面的原因; 2社会方面的原因;
3学校方面的原因。
二、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原因
(二)主观原因:
1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 2道德意志薄弱;
3受不良行为习惯支配;
4性格有缺陷;
5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三、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矫正过程
(一)醒悟阶段:开始认识错误,有改过自
新的意向。 (二)转变阶段:行为上有了一定的改变, 但有时可能有反复。 (三)自新阶段:以崭新的道德风貌出现在 生活中。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Ω 儿童品德发展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接受外界的准则,但不顾准则
的规定,按照自己的想象在执行规则。他们还不能 把自己和他人及外界的环境区别开来,常把成人说 的混同于自己想的,把外界环境看成是自身的延伸 。规则对他们来说,还不具有约束力。他们的游戏 活动只是个人独立活动的任意行为,与成人、同伴 之间还没有形成合作关系。
研究方法:两难故事法
他所设计的故事中包含着一个在道德价值上
具有矛盾冲突的故事,让儿童听完故事后对 故事中人物的行为进行评论。他还设计了相 当完备的评价标准体系,以此,来测评被试 道德发展的水平 。
著名的海因兹偷药的故事 一位妇女患了癌症,生命垂危。医生告诉她的丈夫
海因兹,本镇一位药剂师发明了一种新药可以救他 的妻子。但是这个药剂师一剂药要价2000元,十倍 于他的成本。海因兹竭尽全力,只借到一千元,他 恳求药剂师便宜一点卖给他,或者延期付款。药剂 师拒绝了他的恳求,说他发明这种药就是为了赚钱 。海因兹走投无路,晚间闯进药店偷走了药。
一、品德的涵义
(二) 品德的构成成分 1、道德认识:个体获得的有关道德的概念、命题 和规则 (1)道德知识 (2)道德信念 (3)道德价值观念
一、品德的涵义
(二) 品德的构成成分 2、道德情感:道德需要是否满足而引起的情感体 验。 (1)内容:义务感、责任感、羞耻感、集体感 (2)形式:直觉的道德感
6
表 7-1 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阶段 发 展 阶 段 心 理 特 征 避罚服从取向 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 威,旨在逃避惩罚。 相对功利取向 只按行为后果是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 行为的好坏。 寻求认可取向 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 为是对的。 遵守法规取向 遵守社会规范, 认定规范中所定的事项是不 能改变的。 社会法制取向 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 同意所建立的。 只要大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 以改变的。 普遍伦理取向 道德判断系一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 个人 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 具有一致性与 普遍性。
(2)权威阶段(6-7、8岁) 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
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 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外一个表现 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 ,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 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 1、这两个孩子的过失是否相同? 2、这两个孩子中,哪一个更坏一些? 为什么?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Ω 儿童品德发展的一般趋势 ⑴从单纯意义的规则到真正意义的规则。年幼儿童
对规则的理解具有任意性、主观性,规则对他们行 为没有约束力。(对规则的态度) ⑵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年幼儿童往往根据行为 者行为的客观后果作判断,年长儿童往往根据行为 者的动机去判断责任。(对责任的道德判断)
第二对:
A、有一个小女孩叫玛丽,她想使母亲高兴
,于是她替母亲裁衣。但是,因为她还不 会很好地使用剪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 剪了一个大洞。 B、有一个叫玛格丽特小女孩,在她母亲外 出时拿剪子玩,因为她不会很好地使用剪 子,结果将她自己的衣服剪了一个小洞。
皮亚杰对每个对偶故事都提了两个问题
三、科尔伯格与皮亚杰的主要差别
前者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比较迟缓,后
者认为发展比较早。 皮亚杰主要是通过儿童的现实课题和对偶故 事法对品德发展阶段做了考查,而科尔伯格 则完全是通过两难故事进行考查的。
第三节 品德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条件
一、品德的学习的一般过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1961)提出了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又称自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规则看
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的共同约 定,是可以改变的。他们已经认识到同伴间的 社会关系,认识到应尊重共同约定的规则。对 他们来说,规则已经具有一种保证相互行动、 相互取予的可逆特征。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 表明儿童的思维已从自我中心解脱出来,认识 到规则只是在维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倾向于 自觉地遵守,因而导致一定程度的自律。这标 志着儿童道德认识开始形成。
第四节 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矫正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一)认识特征: 1是非观念模糊或颠倒;
2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
3良心与良知并未全部丧失殆尽。
一、过错行为与品德不良的特征
(二)情感特征:
1重情感,讲义气,拉帮结伙,感情用事; 2爱憎、好恶颠倒,缺乏正义感与同情心;
第二节 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研究方法:对偶故事法 设计了一些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要求儿 童判断是非对错,从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中探明他们 所依据的道德规则。
•第一对:
A、有一个小男孩叫约翰,听到有人喊他吃 饭,就去开饭厅的门,他不知道门外有一把 椅子,椅子上放着一只盘子,盘内有15只杯 子,结果撞翻了盘子,打碎了15只杯子。 B、一个小男孩亨利,一天趁妈妈不在家, 想吃柜子里的果酱,他爬上椅子伸手去拿, 由于果酱放得太高,手够不着,结果碰翻了 一只杯子,杯子掉在地上打碎了。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二)区别:
①道德是社会现象,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是社会需要;品德
是心理现象,它产生的根源是个人需要。道德是伦理学的研 究对象,品德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②道德是对现实的道德 关系的反映,因而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发展性和继承性, 品德反映了个体的道德需要和社会的道德要求的关系,因而 具有个体性、差异性和具体性。③道德以传统、公德和舆论 的方式表现出来,对社会关系的维持起调节控制作用;品德 以个人的信念、理想、心理倾向和习惯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 ,对个体的品德行为起调节支配作用。
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一)影响态度和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外部条
1 2 3 4
件 榜样或强化(表扬与批评); 家庭教育方式; 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 同伴影响;
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二)影响态度和品德形成与改变的内部条
1 2 3 4
件 认知发展水平; 认知失调; 改变态度和品德的心向(心理准备); 受教育程度(道德水平);
二、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二)区别:
1 价值观内化不同,只有价值内化到最高水平的态
度或成为个人性格系统中稳定的态度才是品德。 2 涉及范围不同,只有涉及社会道德规范那部分的 态度才是品德。
三、道德与品德的关系
(一)相同点:
一方面,个体的品德内化的是社会的道德,品德不
会凭空地产生,它是对社会道德关系的反映,每一 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精神”; 另一方面,社会品德的形成要以个体的道德为基础 ,没有品德基础的道德是空洞的,虚假的。应体现 “从我做起”的精神。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三)内化 1.内化是指思想观念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
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2. 内化过程可以解决各种价值的矛盾和冲突。 3.个体的态度与品德只有到了内化阶段,个体的行 为才会具有高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稳定 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观
念上发展起来的。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 的关系上,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在这一 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 等。在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 正关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 果。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第十五讲
品德心理与教育
本章要点
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道德发展的理论 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一、品德的涵义
(一) 品德的涵义 品德是个体在面对一系列道德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
某些稳定的人格倾向和与之适应的行为方式倾向。 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有赖于社会的道德。品德仅仅 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 。 品德是个性的一部分,但品德不等于个性。
度变化经历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的理 论。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一)依从 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从众: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
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在权威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的 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 一致的行为。
一、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⑶从服从的公正到公道的公正。7岁是服从的公正,以成人
的是非为是非;10岁是平等的公正,认为公正就是平等或公 平;13岁是公道的公正,从关心和同情出发进行道德判断。 (公正观念) ⑷从抵罪性的惩罚到报应性的惩罚。年幼儿童认为犯过者受 惩罚理所当然,年长者认为犯过会遭到同辈集体的报应。( 对惩罚的公正性的判断) ⑸从他律到自律。年幼儿童认为准则由权威制定,是神圣的 ,不可改变的,每个人必须服从的;年长儿童认为准则是社 会成员共同约定的,并非绝对的,是可以改变的。(准则制 定和服从观念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