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课堂管理

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调整课堂规则,尊重学生个性差 异和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同时也要注意规则与自由度的平 衡。
04
课堂氛围的营造
课堂氛围的定义与类型
课堂氛围定义
课堂氛围是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所感知和创造的一种心理环境,它反映了课堂 中的人际关系、情感基调和行为状态。
课堂氛围类型
根据情感基调的不同,课堂氛围可以分为积极课堂氛围和消极课堂氛围;根 据行为状态的不同,课堂氛围可以分为有序课堂氛围和无序课堂氛围。
关注学生的情 感状态
教师应当及时了解学生的 情感状态,帮助学生解决 问题和调整情绪,以保持 积极的课堂氛围。
05
第十五章的总结与反思
第十五章重点内容的回顾
课堂管理的定义和…
回顾课堂管理的定义,以及课堂管理对教 学和学习的关键作用。
促进学生学习和参与
探讨如何通过组织合作学习和活动,以及 通过有效的倾听和反馈技巧来促进学生的 学习和参与。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课堂环境
回顾课堂环境的不同方面,包括物理环境 和心理环境,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学生的学 习和表现。
纪律和问题解决策略
讨论纪律维持和问题解决策略的重要性, 以及在课堂环境中应用这些策略的方法。
建立积极师生关系
分析积极师生关系对学生参与度、动机和 成就的影响,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这种关 系。
对课堂管理的进一步思考
适应性和灵活性
01
讨论如何根据不同的学生和情况进行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管理,
以及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学。
情绪和社交管理
02
探讨如何有效地管理学生的情绪和社交技能,以及如何建立积
极的班级文化。

教育心理学第15章 教师心理

教育心理学第15章 教师心理

简洁 灵活 有预见性
返回
二、 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
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特点: 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课堂规则:课堂规则明确并能坚决执行 课堂规则: (二)吸引学生注意: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学生注意 吸引学生注意: (三)教材呈现:复习基础上呈现教材 教材呈现: (四)课堂练习:将课堂练习看做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 课堂练习: (五)家庭作业检查:有一套规范化、自动化的检查程序 家庭作业检查:有一套规范化、 (六)教学策略运用:教学策略丰富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运用:
主要内容
1
第一节 教师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3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第一节 教师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一、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封建社会,信奉“师 封建社会,信奉“ 道尊严” 道尊严”,教师只扮 演一种角色——“传道、 演一种角色——“传道、 授业、解惑” 授业、解惑” ,因而 不存在学生是否喜欢 教师的问题。 教师的问题。 现代社会,教师扮演着 现代社会, 7种角色: 种角色: 1.知识传授者 1.知识传授者 2.班级领导者 2.班级领导者 3.模范公民 3.模范公民 4.纪律维护者 4.纪律维护者 5.家长代理人 5.家长代理人 6.亲密朋友 6.亲密朋友 7.心理辅导者 7.心理辅导者
返回
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塞浦路斯国王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
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
①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 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 ②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成才的可能。 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成才的可能。 ③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不要吝啬对学生 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 的赞美。 的赞美。 ——样例 ——样例21 样例21 ——08年24题 ——08年24题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五章教师心理一、选择题:1、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然后再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称为【C 】A.微型教学B.尝试教学c.微格教学D.教学训练。

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C 】P237A.关注生存阶段B.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课堂细节阶段3、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期望会产生预言效应,这种现象称为【 D 】P231A.首因效应B.刻板效应C.晕轮效应D.皮格马利翁效应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D 】A.特级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5、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C)。

P230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

P231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

P232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8、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9、教师的(B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10、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A )的反映。

A.教学水平B.科研成果C.学历和才能D.人际关系11、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C )。

P236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1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C )。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知识的巩固)【圣才出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5章 知识的巩固)【圣才出品】

第15章知识的巩固1.什么是记忆?记忆有哪些类型?答:(1)记忆的概念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人们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或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保留在人的头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还能恢复。

记忆包括“记”与“忆”两个方面。

“记”体现在识记和保持上;“忆”体现在再认和回忆上。

(2)记忆的类型(1)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①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它保存着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的直观性。

形象记忆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②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事件的记忆。

由于情景记忆受一定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的储存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因此,情景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切。

③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称为语词逻辑记忆或逻辑记忆。

它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如字词、符号、概念、公式、规则、思想观点等。

语义记忆为人类所特有的,语义记忆与人的抽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学生在教学领域中所要运用的记忆主要是语义记忆。

④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往往是一次形成经久不忘的。

它常常成为人们当前活动的动力,推动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或者某些行为,而回避某些对他们有害的事情。

⑤运动记忆:也称为动作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运动记忆与其他类型的记忆相比,识记比较困难,但是一经记住,则比较容易保持、恢复而不易遗忘。

人的生活、学习和劳动都离不开动作记忆,各种生活技能的形成和发展都要依靠动作记忆。

(2)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①瞬时记忆:又称为感觉记忆,是指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的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瞬时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为0.25~2秒。

心理学第十五章

心理学第十五章
铂金斯的智力信息加工理论
❖铂金斯认为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取决于三种智力: 神经智力 经验智力 反思智力
❖铂金斯认为一个人的很难改变自己的神经智力,但是 却可以通过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改变思维方 式,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2020/4/15
第十五章
27
信息加工取向的智力理论
PASS模型
❖达斯等人在鲁利亚的三个技能系统学说基础上提出, PASS即计划—唤醒—同时性加工—继时性加工。唤醒 是指注意唤醒系统,位于基础层次,同时性、继时性 加工是信息加工系统,位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在 最高层次
2020/4/15
第十五章
15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行为的创新性所做的分类
❖模仿能力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活动来学习各种知 识,并以相同的方式做出反应的能力。分为正模仿和 反模仿,或者即时模仿和延迟模仿
❖创造能力指产生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能力 ❖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能力,人的两
种能力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2020/4/15
第十五章
34
一般能力测量
比率智商与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由于智力年龄不能明确的衡量两个不同年龄儿童的智 力,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建议使用智商来衡量智力的高 低
❖智商就是智力商数,简称IQ,公式如下
❖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经过多次修正,成为当代应用 最广、最具权威的个别智力测验
2020/4/15
2020/4/15
第十五章
16
优势能力和非优势能力
根据能力在能力系统中的地位所做的分类
❖优势能力是指在能力系统中占优势地位、起主要作用 的能力
❖非优势能力是指在能力系统中处次要地位、起辅助作 用的能力
❖即使完成相同的活动,两个人都能顺利完成,他们的 优势能力也可能不同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教育心理学15第十五章 课堂管理

二、课堂空间安排的方法
(三) 灵活的安排 学校最好帮助教师形成两三种座位结构,学生能够快速 、方便 地重组出这些座位结构,进入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 。 有人区分了基本式(home-based formation)和特殊式 (special formation),基本形式是半永久性的空间安排 ,适于很多学习活动。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的物理环境 课堂的社会环境 课堂管理设计与特殊方法 学生的行为管理
第一节 课堂管理概述
•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 二、课堂管理的目标
一、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
课堂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获得并维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 的合作、保持秩序与和谐。 一个课堂没有学生的合作,就没有建设性的活动。一两 个学生就可以打断整个课堂活动的进行。但是,课堂是异常 复杂的,涉及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以及不同的工作,在这 样特殊的环境中,获得学生合作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一、课堂空间安排的原则
(四) 保持最小的干扰 干扰(distractibility)是指与教师争夺学生注意力 的因素。座位安排应该避免干扰学生集中注意力。 (五) 维持最大的活动区 不在活动区的学生比在活动区的学生参与更少、成绩更 低,这就要求教师扩大活动区。传统的横竖座位安排中最典 型的活动区在前面,但研究还表明,教师最喜欢将自己的注 意力指向活动区
一、预防
维持良好的课堂环境的 几种具体方法,以预防不良 行为的发生。 (一) 注意教学的组织 (二) 增加参与 (三) 保持动量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保持教学的流畅性 管理转换 整体关注 明察秋毫 一心多用 避免涟效应
二、干预
(一) 线索提示 教师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提示学生, 让其表现出教师期望的行为。 (二) 应用后果 当前面所述所有步骤都不能使学生顺从时,教师可以使 用下面策略:1.问学生是否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2.如果没 有遵守正确的课堂秩序,提醒他们正确的课堂秩序并要求他 们遵守。3.平静地让学生陈述正确的规则并遵守它。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1、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案】【解析】简述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主要是指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的研究。

他们对小学生作了一次所谓的学习潜力测验(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智力测验),然后,随机地在各个班级抽取少数学生,故意告诉教师说,他们是班级里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要求教师注意长期观察,但不要告诉学生本人。

8个月后发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确比其他学生进步得快。

十分明显,由实验者提供的假信息所引起的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产生了预言效应。

也就是说,教师的期望或明或暗地被传送给学生,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预言似乎自动地应验了。

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称作皮格马利翁效应,也有人将之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当然,实际教育情境里的教师期望,并不是由假信息诱发出来的,而是由教师通过各种途径的实际观察而获得的确切信息引起的。

不过,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因为教师期望效应的发生,既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因素,也取决于学生的人格特征、原有认知水平、归因风格和自我意识等众多的心理因素。

2、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答案】【解析】简述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三个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或花大量时间与学生搞好关系或想方设法控制学生。

重视人际关系和他人的评价与态度,重视课堂管理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

(2)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一般来说,老教师比新教师更关注此阶段。

(3)关注学生阶段。

当教师顺利地适应了前两个阶段后,成长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关注学生。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

教心第十五章2022

教心第十五章2022

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知识点|课堂测评名词解释教育测评:指运用适当的测验、技术以及方法搜集信息,分析获得的信息以了解学生与行为的状况,并对学生的课程安排。

教学方法和培养方案做出相应的决策。

如教师在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的考试、授课过程中的提问。

批改家庭作业等。

测评不仅有助于准确评价教育成效,而且从根本上改善教与学的质量。

课堂测评:是教育测评在教与学中的特例。

主要指教师在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指导下,设计和采用各种方法来收集和分析有关数据信息的一整套系统化过程。

教师和学生可根据测评结果对学习状况和授课状况进行判断、评价和决策,并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常见的课堂测评手段有:小测验。

作文。

周记等。

标准化测验:指专家或学者根据全国或某一地区的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心理特征水平的测验。

又称为外部测验。

常见的例子有高考、省或市级联考等。

特点有规模大、效度、信度高、标准适用于所有学生。

简答(一)课堂测评的重要性:一、为师生调查和改进教学提供充足的反馈信息。

具体来说,有以下功能,筛查、分类(分班)、制定个人教育计划、诊断、监控教学。

二、是家长和学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途径。

三、测评结果是教育评价的依据。

四、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补充)。

(二)课堂测评的类型:一、诊断性测评、形成性测评和总结性测评(布卢姆,根据教学活动的不同阶段划分)诊断性测评:确立教学目标后和教学前,用来分析学生的起点行为,摸清其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又称前测。

形成性测评: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了解教与学的进展情况、探索教学过程缺陷或问题,又叫进展性测评。

总结性测评:某阶段教学活动结束时,检验学生是否达到目标要求,对教学过程的总体功能就行测定。

又叫终结性测评。

二、常模参照测评和标准参照测评(根据测试时的比较标准划分)常模参照测评:测试时,把学生成绩与所在团体或常模团体进行比较,根据个体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1)与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
教学内容,幵未涉及一些绅节。 (2)与家型教师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能根据学生的先前 知识来安排教学迚度。他们认为实斲计划是要靠自己去发 挥的。因此,他们的课时计划就有很大的灵活性。
第二节 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研究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在备课时,与家型教 师会表现出一定的预见性。他们会在头脑中形 成包括教学目标在内的课埻教学表象和心理表 征,幵丏能预测执行计划时的情况。而新教师 则认为自己丌能预测计划执行时的情况,因为
为一个良好的课埻管理者。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二)关注情境阶段
当教师感到自己完全能够生存(站稳了脚
跟)时,便把关注的焦点投向提高学生的成绩
上,即迚入了关注情境阶段。此阶段教师关心
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埻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
诸如班级觃模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 是否充分等不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例:2、根据福勒和布朗的教师成长阶段,某
教师在课埻教学中主要精力总是集中在对学
生成绩的关注上。据此,这位教师的成长可
能处在( )
A、关注生存
C、关注学生 答案:B
B、关注情境
D、关注自我感受
第三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二、教师成长不发展的基本途徂
教师成长不发展的基本途徂主要有
两个斱面:
一斱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
第一节 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二)教师的人格特征不职业成就乊间的关系 教师的人格特征即教师的个性品质戒者说个 性心理,简单地说包括教师的气质、性格和能力。 研究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 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教育心理学》(皮连生)(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习题参考答案一、解释下列术语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

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

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

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

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

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也称案例研究。

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

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1、《学记》2、19世纪末,实验3、美,桑代克4、1903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6、学习,教学7、教学,教学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10、《灵魂论》,11、植物,动物,理性12、德、智、体13、比纳、西蒙14、潘菽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三、选择1、(1)学习心理学2、(3)知识分类学习论3、(4)4、(4)解决问题6、(4)7、(3)四、研究与设计1、(略)2、(略)3、(略)4.两者都是为了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问题。

教育心理学十五章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十五章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十五章心得体会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发展和适应的学科。

在读完教育心理学的第十五章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了解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一章的心得体会:1.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学习动机是个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习动机对个体的学习成效和学习体验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意义感以及提供适当的奖励和反馈,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

2. 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成就的关系: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在某项任务上成功完成的信心。

学习效能感与学习成绩密切相关。

如果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能够取得的成绩持有积极的信念,他们更有可能投入到学习中,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

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策略。

3. 学习策略的选择和调整:学习策略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采取的认知和元认知的方法。

个体可以通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然而,学习策略并非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进行调整。

通过教授学生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并引导他们在实际学习中进行选择和调整,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4. 社会认知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学习的社会性。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借鉴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通过合作学习、教授问题解决技能和鼓励学生分享和讨论思考,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5. 积极心理健康的培养: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应对挑战和压力,并提供心理支持和资源。

只有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总结起来,教育心理学的第十五章讨论了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社会认知理论和心理健康等与学习相关的重要概念和研究成果。

这些理论和观点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理论和观点,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 第15章 课堂管理)【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3版)(章节题库 第15章 课堂管理)【圣才出品】

3.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 A.教师、学生、课堂情境 B.班风、纪律、学生 C.教师、教学设备、学生 D.教师、学生、纪律 【答案】A 【解析】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的教学 目标的过程。课堂教学效率受三大因素的影响:教师、学生、课堂情境,只有三者相互协调, 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较高。
5.影响着群体与每个成员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 )。 A.群体压力
2 / 13
圣才电子书

B.群体动力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规范
【答案】B
【解析】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
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所有这些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变化的力量的总和就是群体
2.课堂纪律 答:课堂纪律是课堂上学生的行为准则与秩序。反映课堂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 受教学任务要求的制约,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的手段和结果。它是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 行,实现教学任务的条件之一。也能稳定学生情绪和加强他们对行为的自我控制,有利于促 进学生社会化以及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与控制 以及同伴集体准则、舆论的约束,而自律能力的加强以及学习任务的安排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反过来又成为学生良好个性品质形成的最佳途径。
称罗森塔尔效应。分析认为,被期待儿童往往对教师也施以有利的反馈影响,并具更深的信
赖。这种心理上的互相期待的和谐统一,为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辨析题 一堂好课的标准只要是看是否完成了教学大纲的教学任务。 答:此观点错误,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新课程对一堂好课的评价标准包括: ①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②能够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③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倡导合作交流,注重培养创新能力; ④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自尊心,培养学生自信心; ⑤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 ⑥能够让学生留下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展。 (2)因此,评价课的好坏的标准很多,是否完成教学大纲只是评价课的好坏的标准之 一,题目中的观点是片面的。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章节试题及答案

2021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师心理章节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把 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O1.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教学效果没有关系 B.呈负相关 C.有较咼相关D.有利有弊 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的影 响:一是 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的(CA.敬业精神B.渊博的知识C.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D.高超的能力5.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B )趋势。

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 6.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A. 2. 学生的知识与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DA. 无关系B.有负相关C.有利有弊D.有显著的相3. 教师(B )的流畅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 记忆B.思维C. 想象D.观察4.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

A. 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7. 教师期望的预言效应也称作(A. 定势效应B.晕轮效应C.罗森塔尔效应D.首因效8. 一位教师把他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如何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上, 那么这在教师成长过程中属T(B)oA. 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生存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教学阶段9. 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并具有(A )。

A. 预见性B.系统性C.结构性D.实效性10.在课后评价中,专家教师更加关注的是(DA.课堂中发生的细节B.自己的教学是否成功C.课堂管理问题D.学生对新材料的理解情况11.有研究发现,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成,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存在着(A)A.负相关B.正相关C.没有关系D.若有若无1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C )oA.布鲁纳B.加涅C.罗森塔尔D.斯金纳13.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的(C )对学生的影响。

A.知识B.能力C.期望D.方法14.专家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A )为中心。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中学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教育过程中应通过目标设置、反馈和评价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关注个体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解释,教育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归因方式 ,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如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任务难度、运气 ),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社会适应过程
包括认知适应、情感适应和行为适应三个 阶段,个体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情 感和行为,以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
心理健康的标准与维护
1 2 3
心理健康标准
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人际关系和谐、人格 完整等多个方面,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状况的重 要指标。
心理健康维护
需要个体具备良好的自我认知、自我调节和自我 激励能力,同时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 的支持和帮助。
03
内化是将社会文化活动转化为个体内部心理机能的过程,外化
则是将个体心理机能表现为社会文化活动的过程。
信息加工理论
01
02
03
信息加工模型
包括注意、记忆、思维、 想象等心理过程,以及感 知、表象、概念、判断等 心理现象。
认知结构
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思 维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稳 定性的心理结构。
认知策略
儿童思维具有可逆性, 能进行逻辑推理,但需
具体事物支持。
青少年能进行抽象思维, 解决假设性问题。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
社会文化因素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01
维果茨基强调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对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近发展区
02
指儿童在成人指导或同伴合作下能够达到的潜在发展水平与现
有水平之间的差异。内Fra bibliotek与外化心理健康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求:第十五章 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考核要求:第十五章 学习的测量与评价

第十五章学习的测量与评价(一)测量、测验与评价1、识记测量的概念:测量是依据某种法则给客观事物或事件的某种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评价的概念:表示评定价值的意思。

学习的测量: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学科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测量。

学习的评价:是在学习测量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发展状况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

学习评价的分类:从评价标准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从评价的功能来看,学习评价一般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2、领会测验的两种涵义:(1)根据一定标准鉴别人或事物性能的过程。

使用此涵义时,测验和测量相同。

(2)实施测量的工具。

是用来鉴别测量对象优劣的工具,此时,测验和量表有些相近,但其包含的形式可能比量表更广泛。

3、简单应用:测量的三个要素:客观事物或事件、法则、数字或符号是测量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

所谓客观事物或事件即测量的对象。

所谓数字或符号只是事物属性的代表,而不是事物或事件本身。

所谓法则,就是要根据事物的我,告诉测量者做些什么的一种指导或方法。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指导功能:桥本重治就学习测量与评价的指导功能作了如下叙述:1、了解学生的学业成绩;2、学生学习上的进步与迟缓等的判断与处置;3、教师的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恰当性的研究与改善。

4、为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指导而收集材料;5、其他管理性目的。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学习功能:1、指导学习方向;2、激励学习动机;3、巩固已学知识。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管理功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管理功能是指为甄选学生编班分组、确认升学级或入学是否全棉、记载学籍、公布教学成绩等。

例如,通过学习的测量和评价,选拔不同的学生进入不同水平的学校;在同一学校内,通过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指导有某种特长或缺陷的学生进入特殊班级或是普通班级;通过学习测量与评价,认定学生是否毕业等。

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功能:学习测量与评价的研究功能是针对研究人员、教师、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来说。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知识要点

教育心理学第15章知识要点

第十五章教师心理1、反思教学、微格教学的概念2、教师的期望效应3、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4、教师的成长阶段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角色与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一)知识传播者(二)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三)榜样和模范公民(四)教学的研究者二、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一)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在智力与知识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能力以及他们思维的条理性、系统性、合理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所以说,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二)教师的监控能力与职业成就的关系、1、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前计划与安排2、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3、对自己教学活动进行调节、修正教师的监控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教师人格是指以教师角色为其重要的社会角色的教师主体,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之总和。

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乌申斯基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研究材料表明,在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有两个重要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一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还有的研究认为,教师特征与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年龄阶段特征存在着相互作用。

加涅的研究指出,对知识具有浓厚兴趣并以追求知识获得满足的学生同以追求教师认可来获得满足的学生不同,他们喜欢的教师与教师的热情程度无关。

(四)教师的教学效能感与职业成就的关系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键因素,对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有重要作用。

三、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罗森塔尔等人对教师的期望进行了研究。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第15章练习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平时练习题第十五章教师心理一、选择题:1、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然后再进行分析,这种教学称为【C 】A.微型教学 B.尝试教学 c.微格教学 D.教学训练。

2、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C 】P237A.关注生存阶段 B.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课堂细节阶段3、学生会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教师的期望会产生预言效应,这种现象称为【 D 】P231A.首因效应 B.刻板效应 C.晕轮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4、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D 】A.特级教师 B.教学熟手 C.优秀班主任 D.专家型教师5、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C)。

P230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6、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C )。

P231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7、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C )。

P232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8、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B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9、教师的(B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10、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A )的反映。

A.教学水平B.科研成果C.学历和才能D.人际关系11、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C )。

P236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12、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C )。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学设计模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五章-教学设计模拟题

一、选择题1.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也就是对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这是( B )。

A.教学原则B.教学设计C.教学计划D.教学大纲2.下面不属于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的是(C )。

A.制定教学计划B.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C.确定教学目标D.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3.布卢姆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成六级,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 D ).A.概括B.系统C.巩固D.评价4.智育目标包括三个方面:陈述性知识、认知策略和( A ).A.心智技能B.特殊技能C.元认知D.程序知识A.应力求明确、具体,并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用含糊的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教学目标B.应反映学习的类型,在不同学习类型中,也应反映学生掌握的水平C.应陈述通过一阶段的学习活动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变化D.应该简明扼要,可以操作8.教材编写的依据是( D )。

A.教学制度B.教学设计C.教学目标D.教学大纲9.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品格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进行深人细致的分析,并据以确定促使这些能力或品格习得的有效教学条件。

这一过程是( B )。

A.教学设计B.教学任务分析C教学测量D.教学评价10.下面不属于《美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学媒体的分类的是( C ).A.印刷材料B.图示媒介C.声音媒介D.电子媒介二、填空题1.教学设计是指( 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的设计.2.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从造就各种人才的需要及(各种人才成长的规律)出发,全面安排学生有效学习的课程数量、学习活动方式、课时安排与分配等,才能从整体上保证(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转。

3.宏观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编选教材)、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4.( 教学目标)指学生学习的预期结果或者说是预期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典型真题分析1.教师成长与发展的最高目标是( )。

(2008年4月)A.特级教师B.教学熟手C.优秀班主任D.专家型教师【评析】答案为D。

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是认知心理学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经常采用的方法,所以教师成长的最高目标应为专家型教师。

2.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的不同,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_____和关注_____等三个阶段。

(2007年)【评析】情境学生此题旨在考查教师成长的历程。

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教师的人格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教学有显著影响:一是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二是( )。

A.说到做到B.敬业精神C.热心和同情心D.重义气讲交情2.教师的批评与不赞扬,与学生的学习成绩( )。

A.存在正相关B.关系不明显C.存在负相关D.有利有弊3.与新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有( )。

A.系统性B.结构性C.预见性D.实效性4.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据意外的情况快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恰当教育措施的独特的心理素质即( )。

A.教育手段B.教育机智C.教育反响D.教育灵感5.教师的(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A.权威B.威信C.角色D.社会地位6.从本质上讲,教师的威信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 )的反映。

A.教学水平B.科研成果C.学历和才能D.人际关系7.假如一个教师非常关心如“学生喜欢我吗?”这样的问题,并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学生搞好个人关系,那么他处于教师成长的( )。

A.关注情境阶段B.关注学生阶段C.关注生存阶段D.关注发展阶段8.衡量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是( )。

A.能否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B.能否充分考察教学情境C.能否自觉地关注学生D.能否更多地考虑班集体的建设9.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家庭作业时,错误的做法是( )。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B.练习题的设计富于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C.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D.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10.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 )A.“家长代理人”B.“知识传授者”C.“学生楷模”D.“心理调节者”11.关于教师人格的作用,被广泛接受的是( )的观点,“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

A.加涅B.布鲁纳C.班杜拉D.鸟申斯基12.以下关于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说法错误的是( )。

A.研究步骤分为选出专家、新手,提出任务;比较两者完成任务情况B.20世纪70年代后期被应用于研究教师的认知C.它是认知心理学家研究专门领域的知识时常采用的方法D.这一方法最初就应用于教师的认知研究二、多项选择题1.布鲁巴奇等在1994年提出的四种反思方法包括( )。

A.反思日记B.详细描述C.交流讨论D.关注问题E.行动研究2.进行专门训练的关键程序有( )。

A.每天进行回顾B.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C.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D.布置家庭作业E.每周、每月都进行回顾3.教师专业需要某些特殊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 )。

A.思维的条理性B.思维的逻辑性C.渊博的知识D.口头表达能力E.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4.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否实现预期效应,取决于( )。

A.教师自身的因素B.学生的人格特征C.学生原有认知水平D.学生的归因风格E.学生的自我意识5.教师威信的内容包括( )。

A.人格威信B.学识威信C.行为威信D.认知威信E.情感威信三、填空题1.教师角色形成的过程有三个阶段:角色认知阶段、_____阶段和_____阶段。

2. _____实质上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是教师成功扮演教育者角色,顺利完成教育使命的重要条件。

3.教师的威信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然权力,即教师的身份地位带来的威信;另一方面是_____。

4._____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时间内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并摄制成录像,课后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5._____和_____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将教师的成长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6._____教师的课时计划只是突出了课的主要步骤和教学内容,而新教师却把大量时间用在课时计划的一些细节上。

7.一般来说,专家教师认为教学的细节方面是由课堂教学活动中_____所决定的。

8.能够在新的、甚至是意外情况下迅速地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予以妥善处理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的_____。

9.教师成长的策略包括系统的理论学习_____和_____自觉的科学研究。

10.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_____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充,二是通过_____提高在职教师。

11.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_____观摩和_____观摩,_____观摩是有计划、有目的的观摩,一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_____观摩。

12._____等人1993年提出了一个教师反思框架,描述了反思的过程。

13.教师的威望是由其资历、声望与_____、_____等决定的。

14._____是训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它的效果在四个月后仍很明显。

15.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之一为教师劳动的_____与协作性的矛盾。

四、名词解释1.角色冲突2.教师的角色形成3.教师人格4.反思性实践五、简答题1.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

2.教师威信的形成与建立途径。

3.教师角色的心理冲突有哪些?4.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六、论述题1.分析教师的成长阶段,说明通过哪些途径可以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P196 2.试述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差异。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密切相关,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还有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2.C[解析]尽管教师的表扬次数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未发现明确的关系。

但教师的批评或不赞扬与学生的成绩之间却存在着负相关。

3.C[解析]略。

4.B[解析]略。

5.B[解析]题干为教师的威信的含义。

6.D[解析]教师威信实质反映了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具有积极肯定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反映。

7.c[解析]教师的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其中关注生存为第一阶段。

8.C[解析]教师的成长第三阶段为关注学生阶段,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9.D[解析]教师布置作业时应注重考查学生多方面的知识。

10.B[解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了多种角色,如“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授者”“学生楷模”“心理调节者”等。

而教师被人们誉为“灵魂的工程师”,这说明教师扮演了“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故选B。

11.D[解析]略。

12.D[解析]最初应用在国际象棋、物理、数学、医学等研究领域,后被应用于研究教师的认知。

二、多项选择题1.ABCE[解析]布鲁巴奇在1994年提出反思日记、详细描述、交流讨论、行动研究四种反思方法。

2.ABCDE[解析]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其中一条基本途径是进行专门训练,将“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教师。

3.ABDE[解析]C不属于特殊的能力。

4.ABCDE[解析]在实际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多方面的心理因素。

5.ABE[解析]略。

三、填空题1.角色认同;角色信念2.教师威信3.人格影响4.微格教学5.福勒;布朗6.专家7.学生的行为8.教育机智9.完善的技能训练;科学的自我反思10.师范教育;实践训练11.组织化;非组织化;组织化;组织化12.科顿13.才能;品德14.微格教学15.个体性四、名词解释1.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妨碍的斗争。

2.教师的角色形成:指个体逐步认识到教师的职业角色及相应要求,通过实践将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待予以内化.形成相应的心理特征和能力的过程。

3.教师人格:以教师角色为其重要的社会角色的教师主体,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4.反思性实践:反思性实践又称反思性教学,这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

”五、简答题[答案要点]1.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

(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

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5)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

2.教师的威信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一种可以使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影响产生积极效果的感召力和震撼力。

教师威信的形成过程.一般说是由“不自觉威信”向“自觉威信”发展。

新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是有一定威信的。

但这种威信是短暂的“不自觉威信”。

随着学生对教师德才方面逐渐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师的威信就由“不自觉威信”发展成为“自觉威信”了,这才算是真正的威信。

教师威信的建立途径主要有:①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②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③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④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⑤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3.(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的矛盾;(4)教师劳动的个体性协作性的矛盾。

4.(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以待人、乐交善处。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1.从一名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教师有一个过程,教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所关注的问题不同。

福勒和布朗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

第一,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都想成为一个良好的课堂管理者。

第二,关注情境阶段。

在此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第三,关注学生阶段。

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能否自觉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