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消化与吸收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教案 消化与吸收 湘教版

六年级上册教案 消化与吸收 湘教版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通过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能按照正确的顺序说出食物在被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消化器官。

3、能根据插图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位置和作用。

4、能举例说明暴饮暴食对各个消化器官的危害,能引起哪些常见系统疾病。

5、能归纳出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想像等多种方法在记住消化道名称的基础上,探究消化器官的作用,逐渐感悟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难点:让学生总结出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每年到了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老师相信你们都想痛痛快快的吃一顿,遇到那么多好吃的,你们肯定会大饱口福。

老师有一个邻居叫小冬,有一次他在生日聚会上,胃口大开,吃东西狼吞虎咽,过了一会儿,就感觉胃里不太舒服,四肢无力,同学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的消化科,医生给他检查并给他开了药。

师:你们遇到过小冬这样的情况吗?生回答。

师:你们说医生检查后会对小冬说些什么呢?生:以后吃东西一定要注意,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否则会损伤我们的消化器官。

师:你们知道食物是怎样被消化和吸收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出示课题)二、新课呈现下面我们随微型机器人到人体内做一次长途旅行吧。

1、师:观察课本24页插图,边观察边思考:(PPT出示思考问题)微型机器人都在人体的哪个位置停留,这个器官叫什么?它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作用?2、生观察思考。

3、小组合作交流。

(PPT出示课本插图)4、让学生上前展示讲解。

5、教师补充讲解人体的消化系统的位置及作用(PPT出示消化系统概括图)6、小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腺。

并回顾这些消化器官的位置与作用。

7、小结:人体的消化器官长约9米,食物在人体中大约停留24小时。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与吸收的原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对人体的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消化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学生可能还不够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2.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以及吸收过程的影响因素。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2.教学难点:消化过程中的具体细节,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消化与吸收的相关问题。

2.利用图片、实例和实验,生动形象地展示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3.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实例和实验器材。

2.设计好问题和讨论题目。

3.准备好PPT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图,引导学生思考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呈现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结合实例和图片,生动形象地展示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每组选择一个消化过程或吸收机制,进行讨论和展示。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和展示,进行点评和解答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消化与吸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如食物的结构、口感等。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4)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4)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及其功能,掌握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基本原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生动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

此外,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以便更好地理解消化与吸收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增强关爱身体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难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原理,实验操作技能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实验器材: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显微镜、实验标本等。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图片和实例,用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展示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器官。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消化与吸收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消化与吸收教案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2、消化与汲取教材剖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假如饮食与健康,认识食品中间的营养成分,人体的消化与汲取,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平衡营养。

学情剖析学生对营养的认识不到位,很多学生在生活中挑食、偏食的展现严重。

教课目的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2、认识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品消化过程3、经过学习,渐渐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教课要点和难点要点: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难点:认识食品消化过程教课准备分组资料:能够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

教课过程一,实践导入1、活动:咀嚼馒头将馒头放进口中,频频多咀嚼几次。

感觉一下,发生了如何的变化2 、剖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第一,牙齿将馒头切断,大馒头变成小块。

接下来,在唾液的帮助下,食品变得润湿,便于下咽。

最后,感觉经过频频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

思虑:馒头变甜可能与什么相关呢3、议论沟通: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都相关系。

4 、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能够汲取的物质。

人体还有其余消化器官分泌各样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品中的各样营养物质。

二、人体的消化器官1、介绍人体的消化器官(联合多媒体资料)取出自己提早收集的资料。

学习收集资料2、说一说: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学生看图试说明3 、消化:食品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不溶于水,一定在消化道内分解成简单的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汲取,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4 、说一说,如何养成优秀的饮食习惯(学生议论)三、小肠内的汲取1、联合多媒体解说小肠内的结构学生将察看到的记录下来。

2 、小肠绒毛——指状崛起小肠的内表面充满渺小的指状崛起,这些指状崛起就是小肠绒毛。

每根小肠绒毛内侧散布着渺小的血管,营养物质穿过小肠绒毛表面的细胞进入到血管中,血液携带着营养物质抵达浑身各处,供身体细胞使用。

3 、研究:小肠内表面的结构如何有益于营养物质的汲取①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五个手指紧关闭拢,用一根线沿着手围出一条轮廓线。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2)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食物的消化系统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食物消化与吸收的基本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来源和食物链等基础知识。

他们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深入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消化与吸收现象。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思考,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验能力。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消化与吸收现象。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

2.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3.学生分组合作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食物的营养成分和食物的来源,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使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呈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引导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同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食物的消化现象。

4.巩固(5分钟)通过问题回答和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的理解,以及对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的认识。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第二课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图表和文字,引导学生认识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了解消化酶的作用,掌握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基本原理。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人体的生理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等较抽象的概念,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来深入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操作和观察感兴趣,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充分利用这一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学习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的消化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难点: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消化酶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2.利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消化吸收的原理。

3.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资料,用于辅助教学。

2.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消化系统模型、食物样品等。

3.设计好探究活动的问题和任务。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消化系统的组成图,介绍消化系统的各个器官。

同时,展示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直观的认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湘教版科学六上2.2《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上2.2《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湘教版科学六上2.2《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教版科学六上2.2的一课,主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人体生理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掌握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提高学生对人体生理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人体的生理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消化系统的具体组成和功能,以及食物消化吸收的过程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可能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难点: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3.设计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食物的消化过程。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食物消化过程的视频3.消化系统模型4.小组讨论题目5.相关作业题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一系列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是如何被我们的身体消化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化与吸收。

2.呈现(15分钟)通过PPT课件,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然后,展示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个消化系统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模型,观察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消化与吸收-湘科2001版六年级上教案

消化与吸收-湘科2001版六年级上教案

消化与吸收-湘科2001版六年级上教案第一节:食物就在身边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食物源。

•理解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掌握科学用餐的方法。

教学重点•食物对身体的影响。

教学难点•科学用餐的方法。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讨论身边的食物。

2.新知1.食物分为三大类:主食、蔬菜和水果、肉蛋类。

2.不同类型的食物对身体有不同的影响:主食供给能量,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纤维素,肉蛋类提供蛋白质和脂肪。

3.科学用餐的方法:合理搭配饮食,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不过量。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绘制海报等方式,让学生自行总结并表现出科学用餐的方法。

第二节:消化器官教学目标•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了解消化过程。

•掌握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位置。

教学重点•消化过程。

教学难点•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位置。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通过引入大家都熟悉的食物开始,让学生想象一下在吃下食物后,这些食物会如何被消化。

2.新知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以及肛门等器官。

2.食物进入口腔后,经过咀嚼、混合唾液等消化过程,进入食管。

3.经过食管进入胃,胃主要对食物进行保温、混合、带钠以及杀灭细菌等作用。

4.经过胃的作用,食物进入小肠,小肠主要起到吸收养分、消化食物以及排除废物等作用。

5.小肠将未消化的物质输送到大肠,大肠主要起到吸收水分、成形粪便等作用。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合作、制作模型、剪纸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消化器官名称及其位置。

第三节:吸收教学目标•理解身体如何吸收养分,了解机体对营养的需要及其来源。

•掌握简单的测定身体所需营养的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测定身体所需营养。

•机体的营养需要及其来源。

教学难点•如何测定身体所需营养。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可以通过观察食物图片、食物标签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身体需要哪些营养。

2.新知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利用。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消化与吸收方面的知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学生对生动有趣的事例和实验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利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消化与吸收的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2.难点:消化酶的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利用。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实验教学:利用实验现象,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情景模拟:设计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课件:准备湘科版科学六上的教材和课件。

2.实验器材: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如模型、图片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与消化与吸收相关的视频、动画等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化与吸收。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介绍消化系统的组成,如口腔、胃、小肠等,以及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操练(15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在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如种子的萌发、食物的发酵等。

4.巩固(10分钟)学生互相提问,检查对消化与吸收知识的理解。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形象的动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于人体的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观察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实验和动手操作比较感兴趣,可以利用这一点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人体健康的关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难点: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特别是营养物质的吸收机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

2.利用实例和动画,生动形象地展示消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消化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的动画等。

2.准备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如消化酶、食物样品等。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食物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食物的消化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呈现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的动画,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食物的消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3)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 (3)一. 教材分析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人体的消化系统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利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过程,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

3.营养物质的利用: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对人体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消化系统及食物消化与吸收的具体过程,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直观的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同时,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能够更好地理解食物消化与吸收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理解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2.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消化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关爱身体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2.教学难点: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食物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2.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展示,生动形象地讲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观察,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图片和实物展示。

2.消化系统模型、食物模型等教学道具。

3.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4.教学反思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美食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

提问:“你们知道食物是如何被人体吸收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消化与吸收。

湖南科技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和反思

湖南科技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和反思

湖南科技出版社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1.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本课属于营养与健康的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明白并知道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作用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进程;为学习下节课饮食与健康奠定基础,使学生明白合理饮食对咱们身体是有帮忙的,进而让学生合理保护咱们的消化器官。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

学情分析一、通过对消化系统的介绍让学生明白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记住消化系统的作用,知道食物的“旅行”进程。

3.对于身体内部构造的熟记。

教学目标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进而保护咱们的消化器官并养成合理的膳食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

二、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

教学进程一、用故事导入。

即:《西瓜子历险记》二、从人体解剖图入手精讲课文。

3、小结本课。

教材分析1.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本课属于营养与健康的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明白并知道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作用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进程;为学习下节课饮食与健康奠定基础,使学生明白合理饮食对咱们身体是有帮忙的,进而让学生合理保护咱们的消化器官。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

学情分析一、通过对消化系统的介绍让学生明白消化器官的重要性。

2.让学生在学习中记住消化系统的作用,知道食物的“旅行”进程。

3.对于身体内部构造的熟记。

教学目标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进而保护咱们的消化器官并养成合理的膳食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

二、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

教学进程一、用故事导入。

即:《西瓜子历险记》二、从人体解剖图入手精讲课文。

3、小结本课。

教材分析1.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进程;本课属于营养与健康的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明白并知道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作用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进程;为学习下节课饮食与健康奠定基础,使学生明白合理饮食对咱们身体是有帮忙的,进而让学生合理保护咱们的消化器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消化与吸收湘科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消化与吸收湘科版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2消化与吸收湘科版标题:探究消化与吸收的奥秘——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引言: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探究消化与吸收是六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通过小组合作,激发他们对消化与吸收的兴趣并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和描述消化与吸收的过程;2. 掌握食物消化途径和消化器官的功能;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记录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材料、剪贴板、笔记本;2. 学生准备:教材,实验道具(如玻璃杯、消化饼干、小刀)、学习笔记本。

3.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三、教学活动:1. 导入(10分钟)通过课堂互动,向学生引入消化与吸收的主题,例如:你吃完美味的食物后,它是如何消化并为身体所吸收的呢?2. 实验部分(40分钟)a. 实验1:食物消化过程模拟步骤:(1)每组选取一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

(2)给实验对象每人发放一块消化饼干,要求嚼碎并使其湿润,然后将其吞下。

(3)观察实验对象的表情和手势,询问他们是否感觉消化饼干已进入胃部。

(4)让学生描述咀嚼和吞咽的过程,并解释消化饼干经历的途径。

(5)引导学生总结食物进入胃部的消化过程。

b. 实验2:消化器官的功能步骤:(1)每组选取一名同学作为实验对象。

(2)要求实验对象分别用手表记下“开始”时刻。

(3)给实验对象一杯装有水的玻璃杯,并观察他们喝水的过程。

(4)观察实验对象数分钟后是否会感到排尿的冲动。

(5)引导学生回答为什么喝水后会感到排尿的冲动,引导讨论容器、水的流速等因素对排尿的影响。

3. 讨论与总结(25分钟)a.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并回答以下问题:食物分别经过哪些器官消化?为什么喝水后会感到排尿的冲动?b. 学生向全班汇报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消化与吸收的过程、器官及其功能。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2单元《2 消化与吸收》 湘科 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2单元《2 消化与吸收》  湘科 版

《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1)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2)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过程。

(3)能举例说出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发展,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身体的变化。

3.科学知识(1)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2)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

能找到其在身体中的大概位置。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组成部分及其在身体中的位置。

难点:1.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口腔的消化作用。

2.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让学生知道主要消化器官的作用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三、教学准备1.分组材料:每人一个小馒头、一次性食用手套一只。

2.其它准备:课件、视频、记录表、资料卡四、教学过程(一)教师导学(课件1)师讲述:同学们,当我们运动、学习、劳动的时候,都会消耗大量的能量,能量来源于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

而大多数食物需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那人体都有哪些消化器官呢?这些消化器官对食物又是怎样进行消化和吸收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科学探究——消化与吸收(板书课题)(二)探究研学活动一:咀嚼馒头1.师:同学们,上课时能吃东西吗?(生:不能!)看来,大家都是懂得遵守纪律的好学生。

不过,在今天的这节科学课上,老师准许你们吃东西。

不过,在吃之前,老师有一些小小的要求,请大家明白要求后再吃,好吗?2.(课件2)明确品尝要求。

问:谁愿意当小老师强调一下这些要求呢?(指名朗读)(1)先戴上一次性手套,再取小馒头。

(2)要反复多嚼几次,边嚼边仔细感觉,馒头在你的嘴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馒头发生的变化,想一想: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4)品尝完后,请材料员收拾整理桌面,其余同学安静坐正示意。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精选5篇)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精选5篇)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湘教版六年级科学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消化与吸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饮食与健康,了解食物当中的营养成分,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均衡营养。

学情分析学生对营养的认识不到位,许多学生在生活中挑食、偏食的显现严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2、口腔的结构和唾液对淀粉的初步消化作用3、该书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与吸收过程4、说出小肠的结构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通过学习,提升实验设计与操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人体消化系统的功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2、通过设计实验探究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养成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2、难点:了解食物消化过程教学过程1、活动:咀嚼馒头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咀嚼几次。

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首先,牙齿将馒头切断,大馒头变成小块。

接下来,在唾液的帮助下,食物变得湿润,便于下咽。

最后,感觉经过反复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

思考:馒头变甜可能与什么有关呢?3、讨论交流: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都有关系。

4、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

人体还有其他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二、人体的消化器官1、介绍人体的消化器官(结合多媒体资料)拿出自己提前搜集的资料。

学习搜集资料2、说一说: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学生看图试说明3、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分解成简单的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4、说一说,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讨论)三、小肠内的吸收1、结合多媒体讲解小肠内的结构学生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2、小肠绒毛——指状突起小肠的内表面布满微小的指状突起,这些指状突起就是小肠绒毛。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说课稿(5)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说课稿(5)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说课稿 (5)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简洁的文字和有趣的小实验,引导学生探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的基础知识,对食物的消化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吸收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利用等方面的认识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知道各段消化道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各段消化道的功能。

2.教学难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营养物质的利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型、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多媒体课件,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析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

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过程,讨论各段消化道的功能。

4.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小作业,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消化系统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口腔咀嚼、初步消化胃消化、吸收小肠消化、吸收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度。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说课稿(4)

湘科版科学六上《消化与吸收》说课稿 (4)一. 教材分析《消化与吸收》是湘科版科学六上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了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以及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本章内容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食物的消化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人体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可能对消化系统的具体组成和消化吸收过程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此外,学生可能对实验和观察感兴趣,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掌握食物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了解不同消化器官的功能。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消化和吸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食物的消化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2.教学难点:消化器官的具体功能、消化和吸收的详细过程。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消化系统动画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消化系统的组成:学生分组观察消化系统的实物模型,结合教材内容,分析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3.食物的消化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了解食物的消化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消化的步骤和场所。

4.营养物质的吸收: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和图片,了解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吸收的途径和机制。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消化和吸收的重要性和健康饮食的关系,引导学生提出健康饮食的建议。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消化与吸收》教案设计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消化与吸收》教案设计

(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消化与吸收》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通过咀嚼馒头,使学生感受到牙齿的切割作用,唾液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的过程。

能举例说出要紧消化器官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研究活动使学生了解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使学生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

2、了解人体的消化过程,能够科学地看待躯体的变化。

科学知识1、通过亲身感受,使学生了解到口腔有消化作用。

2、明白人体的消化器官是由:口腔、食管、肝脏、胃、小肠、大肠等组成。

教学预备分组材料:能够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

一、教学导入1、提问: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包括哪些?2、学生回答。

3、教师追问:这些营养成分又是如何被人体所吸取的呢?4、过渡:让我们开始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吧。

二、活动咀嚼馒头1、摆出问题: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嚼几次,感受一下,发生了如何样的变化?2、交待注意事项(进食前要洗手,进食时不要混食),学生分组行动,组内交流感受。

3、以小组为单位作好整理进行汇报。

4、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

5、明确:(1)第一牙齿将馒头有切断,大块的馒头变为小块。

(2)唾液能够使干的食品变得潮湿,便于食物的下咽。

(3)通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6、阅读指南车信箱:明白:了解到通过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是唾液中淀粉酶在起作用,它将淀粉分解为人体能够吸取的物质。

让学生明白得细嚼慢咽的科学道理。

7、提问:人体对其它营养物质的消化是如何进行的呢?鼓舞学生课后能够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连续学习。

三、活动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1、过渡:咀嚼后的馒头哪里去了?2、学生阅读教材第25页,学生把握食品通过的消化道有: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

告之学生肝脏是重要的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3、学生活动:以组为单位找一找我们的消化器官在躯体中的位置。

4、填好教材第25页的填充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食物的消化与吸取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
第二单元营养与健康
2、消化与吸收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是饮食与健康,了解食物当中的营养成分,人体的消化与吸收,科学合理的安排饮食,均衡营养。

学情分析
学生对营养的认识不到位,许多学生在生活中挑食、偏食的显现严重。

教学目标
1、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2、了解消化器官的作用和食物消化过程
3 、通过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
难点:了解食物消化过程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可以食用的馒头、米饭等淀粉含量多的食品。

教学过程
一,实践导入
1、活动:咀嚼馒头将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多咀嚼几次。

感觉一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析:口腔有哪些消化作用?首先,牙齿将馒头切断,大馒头变成小块。

接下来,在唾液的帮助下,食物变得湿润,便于下咽。

最后,感觉经过反复咀嚼的馒头慢慢变甜。

思考:馒头变甜可能与什么有关呢?
3、讨论交流: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都有关系。

4、口腔里的唾液内含有淀粉酶,它能把淀粉分解为人体可以吸收的物质。

人体还有其他消化器官分泌各种消化液,它们能消化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物质。

二、人体的消化器官
1、介绍人体的消化器官(结合多媒体资料)拿出自己提前搜集的资料。

学习搜集资料
2、说一说:咀嚼后的馒头哪去了?(馒头经过的消化器官)学生看图试说明
3、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淀粉等不溶于水,必须在消化道内分解成简单的溶于水的营养物质,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这一过程叫做消化。

4、说一说,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生讨论)
三、小肠内的吸收
1、结合多媒体讲解小肠内的结构学生将观察到的记录下来。

2、小肠绒毛——指状突起小肠的内表面布满微小的指状突起,这些指状突起就是小肠绒毛。

每根小肠绒毛内侧分布着细小的血管,营
养物质穿过小肠绒毛表面的细胞进入到血管中,血液携带着营养物质到达全身各处,供身体细胞使用。

3、研究:小肠内表面的构造怎样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①把手掌贴在桌面上,使五个手指紧紧闭拢,用一根线沿着手围出一条轮廓线。

②再将五个手指尽量展开,围出轮廓,量一量外轮廓线和刚才的长短有什么不同?
③比较两次测量结果,分析小肠绒毛构造的作用。

了解:如果将人体内所有的小肠绒毛都展开摊平,那么小肠内表面的总面积有一个网球场那么大。

巨大的表面积使小肠吸收营养更快。

四、扩展延伸:
思考:食品中的添加剂是否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搜集资料证明)
板书设计
2、消化与吸收
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排出体外)食物
口腔(唾液)小肠
————消化————吸收
胃(胃液)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和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到大多数的食物需
要经过消化器官的消化作用,才能变成人体可以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

逐渐使学生养成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明白这其中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