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在文化诗学建构中的主体性意义

合集下载

论述文学的文化意义

论述文学的文化意义

论述文学的文化意义
论述文学是一种具有深刻文化意义的文学形式。

它以对某一主题或问题的探讨为主要内容,通过深入分析、思考和论述,展现出作者对于人生、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理解和思考。

这种文学形式不同于叙事文学和诗歌,它更注重思想性和深度,而非情感和表达。

论述文学在文化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一种思想性强、深度广的文学形式,能够引导人们对于生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和反思,促进人们对于现实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通过论述文学,作家可以表达自己的文化态度、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丰富和拓展文化的多元性。

同时,论述文学也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公共的话语平台,通过作家的言论和思考,引领社会的思想和舆论,推动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最后,论述文学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形式,通过对于传统文化、历史事件、现代文明等的思考和反思,作家可以开创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学风格,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出贡献。

综上所述,论述文学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为社会的思想和文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同时,作为一种思想性强、深度广的文学形式,论述文学也需要作家具有较高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其文化的作用。

- 1 -。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与路径探索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文化主体性概念界定 (3)2. 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重要性 (4)二、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 (5)1. 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7)2. 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 (8)3.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9)4. 塑造国家形象与价值观念 (10)三、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应然倾向 (11)1. 坚持文化自信与自觉 (12)2. 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3. 推动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转型 (14)4. 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15)四、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路径探索 (16)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7)2. 完善文化政策体系 (19)3. 提升文化创新能力 (20)4. 扩大文化影响力 (20)五、结论 (22)1. 总结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重要意义 (23)2. 展望未来文化发展的前景与挑战 (24)一、内容概述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多元文化观念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应然倾向,并寻求有效的实施路径。

我们需要明确文化主体性的内涵,文化主体性是指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文化发展过程中所持有的主导地位和影响力,它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传承和创新上。

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而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对于新时代巩固文化主体性的价值意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时代的文化建设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中华文化既承载历史记忆,又富有时代气息;二是文化多样性与包容性的关系。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我们应该尊重差异,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三是文化与科技、经济的关系。

科技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经济发展也为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试论文化诗学的存在意义与实践原则

试论文化诗学的存在意义与实践原则

围 。 它几乎 等 同于整 个人 类史 。但 是 , 学研究 如果 不决 心把文 学作 为不 同于人 类其 他 活动和产物 的一 使 文 个学科 来研究 , 方法 论 的角度 来说 就不会 取得 任何进 步 。”]m2) 从 [ z 9时至今 日, 中国学界 , 1 -4 ( P 在 尽管 仍有 不少 韦勒克 的拥 护者 在 坚决 捍卫 着 文学 研究 的 自身 特征 , 是 , 但 越来 越多 的学 者 已经 意识 到 , 任何学 科 的划分
语 之 问 来 往 .或 者 防 t E自己 断 然 阻 绝 艺 术 作 品 、 作 家 与 读 者 生 活 之 间 的 联 系 。 ” G eebat tp e . nasn eS l fsinn :rm r oS aep ae ( ren ltSeh nRe isac ef ahoigFo Moet h kser. , - C i 鼬 & In o :nvr t o C i g r s 9 0 5)9 8 , 关于莎士 比亚 的讨论> . h8 c x d n i s y f hc o e , 8 . 18 年 在‘ , U e i a P s1 p 中 格林 布拉特又将“ 文化诗学” 明确界定为“ 于集体生产的不同文 关
No .O 0 .2 l 3 Ge e a o7 n r l .7 N
试论文化诗学的存在意义与实践原则
孙 媛
( 漳州 师 范学 院 中文系 , 福建 漳州 3 3 0 ) 6 0 0
[ 摘 要 )近年来 , 文化诗 学复 出并 日益成为令人瞩 目的文学研 究方 法, 这绝非是 历史的简单循 环 , 而是在新的
多年 以前 , 著名 文学 论 文《 在 比较 文学 的危 机》 , 内 - 勒克 就 曾经研究 比较文 学 的著 名学 者其 实 上并非 真正对 文 学感 兴趣 , 特 他们 感 兴趣 的是 公 共舆论 史 、 行报 旅 告、 民族性格 的看 法 等等—— 简单说 , 他们 的兴趣在 于一般 的文化 史 。他们从 根 本上扩 大 了文学研究 的范

文学概论笔记二(童庆炳)

文学概论笔记二(童庆炳)

文学概论笔记【童庆炳】第三编文学创造第六章文学创造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概念解释1、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形式,是人类为取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如衣、食、住等的物质资料)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界的物质改造活动。

它是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

在物质生产活动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物质实践的关系。

就是说,物质生产是人凭借工具通过物质行为对物质世界进行实际改造并创造新的物质世界的活动。

2、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为取得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如科学知识、艺术品等)而进行的对于自然、社会的观念活动。

在精神生产活动中,人对对象世界的关系是一种精神关系。

就是说,精神生产是人通过意识活动对外部世界进行观念性的思索或体验,并在此基础上凭借符号创造新的观念世界的活动.3、艺术生产艺术生产就是艺术创造活动。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它是人对世界的一种审美掌,握方式,即主要通过情感体验和直观的方式掌握世界,形成对世界的审美意识并运用艺术符号将其物化、创造一个独特的具有审美价值的形象世界的活动。

在各种精神生产活动中,艺术创造突出地表现为“精神个体性的形式严和保持着“精神的自律”,因而皋一种最富于创造个性的“真正自由的劳动”。

4、文学创造的对象文学创造的对象即文学的反映对象,也称文学客体。

文学客体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生活,是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总和。

自然界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环境也是文学的反映对象。

文学创造无论直接描写和反映的是什么,归根到底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

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反映对象,是整体性的、具有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之后具有审美价值的、为作家体验过的生活.5.文学创造的主体文学创造的主体指处于文学创造活动中的作家、诗人,也称为艺术生产者。

但在这种活动中,作家、诗人只有处于对客体的主动、主导地位即具有主体性或者说具有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时,才是真正的文学创造主体。

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

文化诗学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着、发展着。

我们研究着的专业--文学理论--也是如此。

回想80年代初期,我们对"文艺为政治服务"这个口号产生了质疑。

我们开始热衷于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研究,热衷于主体性的研究,随后又开始热衷于文学语言的研究,"自律"的研究成为时尚。

能够说在文学理论这个园地里先后出现了"审美论转向"、"主体性转向"和"语言论转向"。

实际上当我们实现这种"转向"之时或之前,西方的文学理论批评界,则开始了另一种"转向",那就是文学研究的"文化"视野的勃兴。

西方文论向文化视野转移,有其自身的原因。

资本主义越是发展到晚期,自身的社会问题就越多。

如种族冲突、阶级冲突、性别冲突、东方与西方的冲突、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冲突、工业与自然的冲突等等,都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实际上是由西方现代性--理性的弊端造成的。

文学读者已经对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新批评"和五、六十年代的结构主义感到不满足,因为他们主张文本绝对"自律",就艺术谈艺术,就形式谈形式,完全脱离社会与现实。

他们囿于文学文本自身的做法,使读者无法从他们的笔下看到时代的面影和现实中紧迫问题的发展。

阅读文学的大众,绝绝大多数总是关怀现实的,文学大众对"新批评"感到厌烦,他们要求有一种切中时弊的批评模式,这样就有一些理论批评家要超越"新批评"和结构主义,重新重视文学的"他律"性。

他们强调文学艺术处于某种文化关系中,强调文学艺术作品不论如何"独立",都不可能与社会文化毫无关系。

相反,他们认为文学作品中有丰厚的文化意义,文学艺术作品不能不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视野的文学研究逐渐成"气候",各种"主义"应运而生。

文化诗学导论

文化诗学导论

文化诗学导论
文化诗学导论
文化诗学是一门重要的学术学科,它研究诗歌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分析诗歌在历史进程中的变迁,深入地剖析诗句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人们解读诗歌的不同看法,探索诗歌所传达的价值观。

文化诗学研究的话题包括流行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世界文化以及不同时代的诗歌。

它研究的最主要内容是通过细致剖析诗歌的语言,找出它表达思想的方式,进而感知诗歌蕴含的价值主张。

文化诗学的研究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即肯德勒的经典文化诗学思想,其主要认为艺术文学作品是折射历史文化背景的。

文化诗学有助于提升我们对文化历史的认识,深入地剖析诗歌所传达的思想理念,这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理解自身文化的内涵,使自身独特魅力得到充分释放。

文化诗学还可以增强人们对他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增进两国的文化交流与互动,推动文化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多元文化社会。

文化诗学的研究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即跨文化研究,它基于比较的思维方式,研究新的文学作品与传统文学作品间的差异和相似之处,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诗歌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发现文化之间的联系。

文化诗学一直在不断发展,研究日益深入,其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为此,人们要提高对文学的理解力,充分利用文学的艺术性,拓展文化研究的范畴,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文化诗学视域下儿童主体性的张扬

文化诗学视域下儿童主体性的张扬

维方式去表达儿童喜欢的游戏和幽默。如果说在 传 统文化 语 境 中 ,儿 童文 学对 其批 判 和接受 更 多 表现为文化XJ 童主体性的塑造的话 ,那么 , -L , I 在 现代主义的话语空间之中,儿童文学则主要表现
它 在儿 童文 学作 家 的创作 中得 到 交融 、碰 撞和 发 展 。在 现代 主 义文化 语境 中 ,儿 童 主体性 的 张扬 形 成 于作家 们运 用儿 童 的眼光 、心理 、语 言和 思

面, 作家的创作心态始终受地域文化的影响 , 从这
点 来说 ,它是 ‘ 场 ’的 ;而另 一方 面 ,由于 在 的饥 饿感 而加 倍怀 念 童年 生 活的地 域 ,导致 了对 另一 地域 文化 的漠 视 。“ 在场 ”和 “ 不在 场 ”的张 力形成 于 两个 主体 层 面 :其 一 是儿 童文 学创作 主 作 家生 活 的地域 的变 化 ,出现 了对 一种 地域 文化
多元的话语表达空间和审美空间,也为儿童主体
性的形成和张扬提供了基本场域。 无庸质疑 ,作为本土化的文化产物 ,儿童文 学 的发展不可能离开本土的民族传统文化而生 存 。无论是儒家所提倡 的关注社会 、国家和民族 的忧患意识和积极人世的文化心理 ,还是道家崇
尚 自然 、追求 天人合一 的诗 意栖居 的生 活理想 ,
研究。 这一问题在王泉的儿童文学研究的著作《 儿 童文学的文化坐标 》中得到了有效解决——他所
采取 的策 略是儿 童文学 与文化 诗学 的联 姻 。
儿童文学与文化诗学的联姻即儿童文化的文 化辐射或者说文化对儿童文学的指引,对于文学 研究本身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话题。作为致力于儿 童文学研究的学者,作者正是立足于儿童文学的
的儒 家文 化人格 和 以秦 文君 、梅子 涵为代 表 的道 家 文化人 格正是 中国儿 童文 学创作 与 中华 传统文

文化主体性建设:以“我”观之

文化主体性建设:以“我”观之

文化主体性建设:以“我”观之刘梁剑【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24(15)3【摘要】不论处境如何,始终同时保持刚健精神和忧患意识,乃是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本色。

中华文化主体性建设,需要不断发挥本色成就大我。

大我是文化共同体之“心”,它无形无象,遍在于不同的个体,将其统摄为一个有机整体。

文化主体性建设,需要激发文化共同体之大我作为时间性的存在,增强以“念”留持过去、预期未来的能力。

以“念”留持过去,发乎行,则是尊重、珍惜、传承与弘扬文化传统。

文化主体性建设要求我们用“工作坊的方式”而非“博物馆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据为己有”。

文化主体在时—空之中生成壮大,一方面通已往将来于念之中,从而成为时间性的存在,另一方面通东西文明于念之中,从而成为世界性的存在。

为中华建现代文明,为人类开文明新形态,正是中华文化的当代使命。

【总页数】6页(P152-157)【作者】刘梁剑【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文化生态保护区中的文化、文化生态及其主体性——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游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例2.以核心价值观之\"盐\"调高校文化之\"汤\"\r——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3.论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学习习近平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4.班组建设系列讲座之十中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班组建设:凸显“人”在劳动中主体性的班组文化——班组建设巡礼(六)5.学校文化建设中学校主体性地位缺失的原因探析——兼论“学校主体、专家辅助”的学校文化建设机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文学的主体性名词解释

文学的主体性名词解释

文学的主体性名词解释文学的主体性指的是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表达者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性特征。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作品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其创作过程和产生的作品都离不开作者的主体性体验和表达。

首先,文学的主体性表现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

作家在写作时,常常受到自身的情感、思想和人生经验的影响,自主选择表达的方式和叙述的对象。

作者将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融入到作品中,使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和独特的审美观念。

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常常带有他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思考,展现出他对人类命运和社会问题的关切和触动。

其次,文学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中。

作家通过创造人物、构建情节、描绘景色等方式,展现了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作家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出具有独特性格和特征的虚构人物,以体现作者对人性、生命和价值的理解和思考。

同时,作家还通过运用多样的表现手法和艺术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等,增添了作品的个人特色和审美魅力。

例如,叶芝的诗歌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到的表达方式,彰显出了他的主体性思考和创作力。

此外,文学的主体性还表现在作品的受众和影响力上。

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都会根据自身的文化、社会背景和经验,对作品进行个人感知和理解。

不同的读者会对同一作品产生不同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从而使作品产生多样的意义和解读。

文学作品通过与读者的交流和互动,进一步强化了作者的主体性和作品的个人风格。

总之,文学作品的主体性体现了作者的主观意识和文化特征,并通过作品的创作、内容和受众的交流,对读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文学的主体性让作品充满生命力和个人魅力,为读者提供了拓宽视野、感受人生的机会。

无论是作家还是读者,都可以通过文学的主体性体验到丰富的情感和思想的启迪,从而生活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文化主体的概念

文化主体的概念

文化主体的概念文化主体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背景下,以及特定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识形态和文化特征的个体或群体。

文化主体是文化的承载者和创造者,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在一个社会中,文化主体可以被分为个体和群体两个层面。

个体文化主体是指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从事文化创造、传播和传承的个人,他们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展现出特定的文化特征。

群体文化主体是指根据共同的特征和信仰,形成一定的社会群体,并拥有一定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以群体的形式共同创造和传播文化。

文化主体的形成与社会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制度等密切相关。

文化主体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涉及到各种文化元素的相互作用和冲突,最终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认同。

文化主体的概念对于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主体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对于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文化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创造,赋予文化以新的内涵和意义。

其次,文化主体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和中介。

他们通过言语、行动和符号等方式将文化传播给其他人,促进文化的传承和扩散。

文化主体的活动和行为对于文化的流动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再次,文化主体是文化认同和归属感的具体体现。

通过参与特定的文化实践和活动,个体能够建立起文化认同感,并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身份。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文化主体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在传统社会中,文化主体多以家庭、村落、部落等群体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体认同。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文化主体主要通过宗教、祭祀、习俗等方式来表达和传播文化。

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文化主体逐渐从群体向个体转变,形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文化主体。

个人通过参与多样化的文化实践,并通过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来进行文化交流和传播。

从传统到现代,文化主体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发生了基本的变化,但其在文化传承和创造中的作用始终是不可忽视的。

关于文学是人学的看法

关于文学是人学的看法

关于文学是人学的看法“文学是人学”这一概念是由高某某提出的,我国文艺理论家钱先生曾撰写《论文学是人学》,对此概念进行了必要且较深入的阐释,大体令人信服。

客观而言,“文学是人学”是一种带有概括性的提法。

所谓的“人学”,以通俗的话解释,就是表现人,研究人。

人学所涉及的内涵很丰富,包括人自身的属性、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社会及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的生存与发展、人的诸多情感等。

而人性当属其中的核心部分。

人性比较复杂,大致可包括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然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社会群体中产生的,是人与人交往时所产生的,譬如自私、狭隘、虚伪等性情。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并非割裂开来,二者是统一的。

人的社会属性往往受自然属性的支配,如一个人在跟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得很自私,这种自私便源自他的贪欲。

对于作家来说,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具体鲜活的文学形象,将复杂的人性表现出来,这也是衡量一部作品是否优秀的一个重要标尺。

综观古今中外文学殿堂里的诸多名篇佳作,彰显真实的人性是它们共同拥有的闪亮标签。

余某某先生提出并发表了《文学是文字演绎人性之学》,道出了文学本质——“人学”的核心部分是“人性之学”,文学创作应该以演绎人性作为根本旨归。

很多优秀作家都很重视这一点。

沈先生当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曾在《某某小说习作选集代序》中强调自己的创作原则:“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

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古希腊文学中所描写的人是世俗的、原欲的,是典型的饮食男女,身上散发着人之所以为人的真实无伪、自然质朴的人性之光,连神话中的诸神都无一例外地受之浸染,在人性之光的沐浴下,神与世俗凡尘之人也“同形同性”了。

沈某某仰慕古希腊文学对人性的极度崇尚与尽情抒写,所以他只想造“希腊小庙”,坚持以“人性”作为他创作的支点,并且有意通过写人性之善来探求理想的人生形式,并以他的故乡——湘西为题材,创作出一批有丰富内涵的文学作品,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富有地域特色的湘西。

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

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

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古代文学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不仅仅是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凝聚着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和文化价值。

从《诗经》到《红楼梦》,古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将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很好地融为一体。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与艺术价值的关系。

一、人文关怀与艺术价值古代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具有浓郁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内涵。

例如,《诗经》中的“国风”系列就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人文关怀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所呈现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状况,都是民间文化和地方特色的具体化表达。

这些形象鲜明的文字形象,不仅令人印象深刻,更能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殷切期待。

此外,古代文学也将人文关怀和情感内涵融入到了艺术创作中,创造出了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例如《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和林黛玉,通过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展现出古代贵族的人情冷暖和家族沉浮的命运历程。

这种将文学情感融入到文化传承和艺术创作中的方式,不仅令人们深受感动,更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二、文学思想与文化价值古代文学还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蕴含着深刻的文化价值。

例如,《论语》中所阐述的“仁义礼智信”等思想观念,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核心精神。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影响了后代数千年的思想与文化传承。

同时,古代文学还延续着群众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水浒传》和《西游记》等古代小说,不仅在当时成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作品,更成为了后代文化认同和审美情趣的来源。

这种文化认同感和审美情趣,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们,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财富。

三、文学艺术与审美价值古代文学在保留传统文化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出了高超的文学艺术水准和卓越的审美价值。

例如唐代诗歌,从李白的豪放派到杜甫的咏史派,从白居易的婉约派到王之涣的清新派,形成了唐诗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风格,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

同时,古代文学艺术的突出表现形式,也为中国文学审美传统带来了独特的价值。

李泽厚 关于主体性的三个提纲

李泽厚 关于主体性的三个提纲

李泽厚关于主体性的三个提纲(一)"人生自古谁无死":伦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又回到死。

人都要死,意识到死而活着,于是有"为什么活","值得活吗"的问题。

如以前所说:"为什么活?有各种各样的思想学说、宗教信仰和社会要求来作解答。

有人为上帝活,有人为子孙活,有人为民族、国家、他人活,有人为自己的名誉、地位、利益活,有人为金钱活,有人为活而活,有人无所谓为什么活而活……。

所有这些,也都有某种理论来说明、论证。

有的遮遮掩掩,有的直截了当。

但所有这些又都不能解决什么问题。

究竟人为什么活,仍然需要自己去寻找、去发现、去选择、去决定。

"(拙作《哲学答问录》)这也就是"自由意志":每个人自觉地自由地作出自己的行为决定,而不为现象世界的因果规律所束缚、限制。

这"自由意志"与"绝对律令"有关。

康德曾指出,必须使你的行为具有普遍必然性才是道德的。

这就是所谓有"实践理性"。

这"实践理性"从何而来,康德认为不可求解,只是先验形式。

但依人类学历史本体论看,这个所谓"先验"仍然来自维护人类作为总体(不是任何特定时、空中的群体)的生存和延续。

个体一出生,即有此道德"义务":你出生在一个没法选择的人类总体的历史长河(衣食住行的既定状况和环境)之中,是这个"人类总体"所遗留下来的文明-一文化将你抚育成人,从而你就欠债,就得准备随时献身于它,包括牺牲自己。

这就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说,只有绝对服从坚决执行的"绝对律令"和"实践理性"的来由。

这是一种"宗教性的道德",是一种伦理绝对幸义。

"实践理性""绝对律令"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之所以高于一切,不仅高于个体存在,也高于任何群体、民族、阶级、社会、时代的功绩和利益,高出任何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正因为它所代表的是人类总体的生存。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

文学创作的主体、主体性及其他一、主体性:人、作家作为主体的前提条件在人类活动中人是主体,在文学创作中作家是主体。

这种说法并没什么不对。

但是,有人把一般意义上所说的“主体是人”这一命题变成了:“人从来和永远是主体”,断然认为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主体,并以此否定人作为客体存在的可能,这就颇令人费解了。

人成为主体是有条件的。

这个条件并不仅仅像人们一般所表述的那样:只要人作为活动的施动者和承担者,人就是主体。

不错,人作为主体,必然处于与特定客体的特定关系之中,并成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这是起码的要求。

但是,奴隶在劳动中虽然作为活动的承担者和对客体的施动者,然而,他们是在一种强制性压服之下,戴着脚镣去承担活动的,他们显然不是主体。

我以为,人是否作为主体存在,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是否具有主体性。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存在的根本条件和前提。

主体性和主体是两个有联系而又不相同的概念。

主体性指的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而主体指的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一些文章往往把两个概念等同混用)。

那么,主体性的内涵是什么?有的学者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这是欠妥的。

主体性和主观性虽然在英文中同出“Subjectivity”一词,但从认识论的角度说,主体性不同于主观性,后者一般指主体看待和处理问题的一种态度,往往是在认识与对象实际不相符合的意义上使用的,而不是作为人的某种本质属性的规定,所以不能把主体性解释为主观性。

主体性也不能笼统地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去理解,简单地归结为独立自主、自我决定、自由自决、自我、自我意识或个人特殊性、个体价值等,因为在德国古典哲学中,主体性已被抽象化。

对主体性的内涵作出科学论述的是马克思。

他谈到在一般劳动中“人不是用一定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文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1]显然,“支配”客体的属性正是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因而也就是主体性的本质内涵之一。

文学公共领域与主体性

文学公共领域与主体性

文学公共领域与主体性文学公共领域是文学作品在社会中广泛传播、讨论和影响的空间和平台。

在这个公共领域中,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作者个人的创作成果,更是整个社会共同关注和涵养的文化产品。

文学作品通过出版、传媒、教育等途径,进入公共领域,成为社会共同审美和思想交流的对象。

而在这个过程中,主体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主体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传播者和接受者,在文学公共领域中,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认识参与到文学作品的创作、传播和解析过程中,从而影响着文学作品的审美效果和社会意义。

文学公共领域中的主体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作为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主体角色。

作家通过自己的视角、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悟,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和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

作家的主体性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充分发挥,作品的质量和思想深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家的个人才华和社会责任感。

作为文学作品的传播者,出版机构、传媒机构、学校等在文学作品的传播和宣传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传播者通过自己的选择、评价和解读,影响着文学作品在公共领域中的形象和传播效果。

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也是主体的存在。

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眼光、文化背景和心智状态,主观地感悟和理解文学作品,形成自己的文学情感和思想体验。

在当今社会,文学公共领域与主体性的关系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文学作品的传播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作家、出版者和读者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平台,实现了更加广泛和便捷的文学交流和互动,主体在文学公共领域中的活跃度和影响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随着社会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文学公共领域呈现出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文化形态。

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和不同阶层的作家、读者在文学创作、传播和接受中,表现出独特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体验,主体性在文学公共领域中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随着社会变革和文化创新的不断深化,文学公共领域对主体性的需求和尊重也日益增加。

文化主体名词解释

文化主体名词解释

文化主体名词解释
文化主体是指在某个文化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实体、群体或观念。

不同的文化主体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但共性在于它们都是文化系统中的核心和核心因素。

例如,在汉文化系统中,儒家思想是文化主体,它在中国文化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主体的存在和作用是在文化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因素。

一个文化主体能够塑造文化的发展方向,引领文化潮流,并对文化系统中的其他人产生指
导和影响。

例如,在汉文化系统中,儒家思想是文化主体,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汉民族的认同感和凝聚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主体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

在国际社会中,
不同的文化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增多,这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例如,跨文化交流和融合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它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丰富了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主体的概念在文化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文化主体的概念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学问的苦索与澄明

学问的苦索与澄明

学问的苦索与澄明一、“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自觉近百年以来,中国古代文论研究者已经累积了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与研究史料。

勇于趋新者,理论至上,唯西方理论马首是瞻。

而从某种角度来说,理论是升华了的东西,必须有深厚的“根基”作为滋养,离开文学文论有血有肉的“根基之地”,就容易形成一种缺乏经验研究的真空状态;而怯于趋新者,宣称必须坚守古人的表达方式,推崇经验万能,拒理论的介入于千里之外,可是这样一头扎进无限丰富纷繁的研究细节中去,更多的时候是生发出一种“望洋兴叹”式的怅然自失。

离开理论“精气神”的指引与提升,似乎又回到传统的研究状态中去了,作为一种学科建制或言说方式的文学理论由此失去了它的理论层次,也缺乏某种研究深度与高度。

故此,如何对待“趋新”与“承旧”,如何在趋向国际化学术话语和固守传统学问的偏好与分歧之间寻求平衡,如何处理好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关乎文学理论研究的方向性问题。

易言之,如何根据中国文本实践与表达方式的具体特征提炼理论概念,使我们的理论研究更为贴近历史经验,从而建立或生发具有活力的学术传统,是从事文学或文学理论研究者始终面临的学术难题。

就古代文论研究来说,研究的突破口最主要的就是在思考力的培养上,这样读西方学术著作,特别是读其理论著作显然比读中国线装书来得更直接更容易。

李春青教授拒绝西方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那套做法,那种从低到高建筑金字塔式的用一个中心、一种思想、一种观念去讲述中国古文论问题的办法显然是行不通的。

抛弃这种做法,不仅是因为西方现代派与后现代主义者已经主动放弃了这种传统理论走向,更重要的是这种思维形式本身不适用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对象自身的特质。

李春青教授认为,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新的哲学传统为“平台”建构新的文学理论,首先就要抛弃那种“概念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将文学现象看作永远处于流动、生成、演变过程的活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物。

可以说,古代文论最有希望的研究之路仍然是“趋新”与“承旧”之间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有时候需要将“趋新”的一极向“承旧”的一边靠一靠;有时候又需要将“承旧”的一极向“趋新”的一边移一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学 活 动是 人 类社 会 所 特有 的现 象 . 和人 它 的生命 活动 是直 接同一 的 。 文学 作品是 人创作 的 , 同时 又是 直 接地 或 间接 地 传达 着人 的生存 状 态 . 人 的生存 体 验 。 并且 是 为 了满足 人 的精 神 文化 需
要 而写 的 。 括 历史上 风起 云 涌的各文 学流 派、 包 文
先 进 的 文 化 成 果 为 借 口 陷 在 西 方 各 种 主 义 、 种 各
定。 从某 种意 义上讲 , 化诗 学 的当代性 建构蕴 含 文
着 厚 重 的 人 学 意 义 。它 的 理 论 前 提 有 二 : L 文 学 是 人 学 . 为 以 文 学 为 研 究 核 心 的 诗 作 学 必然要 对 人 的本质进 行 观照 。
学 研 究 进 行 文 化 层 面 上 的 观 照 , 明 文 化 诗 学 正 表 从 古 老 的 自为 状 态 上 的 零 散 化 阐 释 走 向 自觉 层 面
直观 自身 ) 出叩问 时 , 然要 追溯 到对人 的本质 发 必 的 叩问 , 溯 到对人 自身 奥秘 的揭示 。“ 才是人 追 人
之 间 的 争 论 中 , 个 目标 始 终 未 被 改 变 和 动 摇 过 这
… …
上 的体 系 建构 。 在这个 自觉 的层 面上 , 在文化 诗 人 学 的当代性 建构 中的 主体性 意义 必须首先 得 到肯
( ) 一切 思潮 牢 固而 不可 动摇 的 中心 。口 它 是 ”
: 稿 日期 ] 0 0l 7 收  ̄0 - 0 2 作 者 简舟 ] 章旭 清 (9 6 ) 女 . 苏 盐 城 ^ , 州 师 范大 学 中 文 系 19 1 7一 , 江 徐 9g级 研 究 生 。
的 最 高 本 质 ” 马 克 思 语 ) 人 的 活 动 的 一 切 奥 秘 只 ( ,
有通 过对 人 的最高本 质 的揭示 才能得 到彻 底的解
决 。 卡 西 尔 说 :认 识 自我 乃 是 文 学 探 究 的 最 高 目 “
标 , 样看来 是 众所公 认 的 。 这 在各种不 同哲 学流派

V。 . 8. 1 2 No 1
M a .. 00 r 2 2
... .. .. ... .. .. ...
.. .. ... .. — —
....
...
..
..
...Βιβλιοθήκη .......
..
..
试 论 人在 文化诗 学建构 中的 主体 性 意 义
章旭 清
( 州师 范戈 学 中文 系, 苏 撩 州 Z 1 l) 徐 江 2 l 6
研 究 最 终 对 文 学 的 目的 ( 在 他 所 创 造 的 世 界 中 人
的一种 宏 观视 野 的 考察 , 诗学 研究 在 方法 论 上 是 的转型 , 是诗学 与文化 结合 部 的交叉研究 。 这种 方 法古 已有之 。正如童 文《 文化 诗学是 可能 的》 一 中 所言 :文 化诗 学并不 是什 么新鲜 东西 。 中国古代 “ 文、 、 不分 , 史 哲 那时 的研究 成果 就是 文化 诗学 了 我 认 为像 孔 子 的 ‘ 兴观 群 怨 ’ 、 子 的 ‘ 说 孟 以意 逆 志’ 说和苟 子 的 ‘ 美善 相乐 等 , 说 都是最早 的文化 诗学 。 而今 天 , 们 有意识 地 重新从 宏 观上 对 诗 ” 我
学 派的话语 霸权 中无力 自拔 。 面对 这种现状 , 种 各 声音在 诗学 研 究 领域 响起 , 中童庆 炳 先生 撰 文 其
提出的“ 文化诗 学” 一古 老而又 新鲜 的诗 学研 究 这
的新命 题 , 让我 们 看 到 了立 足本 时代 文 化 品格 构 建, 属于 我们这个 时代 的诗 学体 系的新 曙光 。
文 化 诗 学 何 谓 ? 我 个 人 理 解 , 是 诗 学 研 究 就 它
学思潮 、 文学 运 动都是 人 的能动 行为 的结果 , 指涉 的是人 的生 存境 遇和生 存 理念 。 的主题 、 的困 人 人 境 、 的 出路是 文学 活 动关 注 的永 恒 的中 心。可 人 见, 人包 含 着 文学 活 动 的发 生 点 、 撑点 、 长点 支 生 和归结 点 。文学 活动作 为人 有 意识地 建设精 神世 界 的生 命 活动 , 人在其 中“ 不仅 像在理 智 中那样理 智地 复 现 自己 , 且 能 动 地 、 实 地 复现 自己 、 而 现 从 而 在他 所创 造 的世界 中直 观 自身 。 这样 当诗学
[ 关键 词] 文化诗 学; ; 体性 人 主 [ 捕 要] 文化诗 学命题蕴涵看深厚的人学价值 ; 作为文化诗 学的建构者 , 人 其主体性 地位必 须得到肯
定 ; 当代 文 化 市 场化 、 媒 化 的 语境 下 + 构 主 体迁 必 须 克 分考 虑 我 们 这 个 正在 历 史 ” 时 代 品 格 对 文 化诗 在 传 建 的
学 建构 的导 向 意义 。
[ 中围分类号] 11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4 52 0 ) 10 5 —4 0 76 2 (0 2 0— 0 70
纵观 2 0世纪 中国 诗学研 究 的历 史 , 我们 可 以 列举 出一大 串颇 有理论 建树 的思想 家和批评 家 的 名字 , 然而 我们却 不敢说 2 世 纪 的中国诗 学研 究 O 写 下 了属 于我们 这个时代 自己的原 刨性体 系 我 们 所面 临 的尴尬 是 : 么打 着 继 承 民族 优秀 文 化 要 传 统 的旗 号 靠 古人 吃饭 。 么 以所谓 的借鉴 外 国 要
维普资讯
第 2 8卷 第 1 期 20 0 2年 3月
徐 卅 师 范 大 学 学报 ( 学 社会 科 学 版 ) l 哲
c e to J o" z o r l i ( i  ̄ p nd S c i 1S in c es Edii n ) tXu h uNo ma Un . Ph[* hy a o a c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