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能力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和意义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和意义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作用和意义公共服务是指政府通过提供基本社会福利和公共设施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行为,其中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交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服务。
然而,由于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提供公共服务显然是不够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首先,社会组织能够增加公共服务供给的覆盖面。
与政府相比,社会组织更加接近社会民众,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例如,有些偏远地区的居民,由于交通等条件的限制,难以直接获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这些地区的具体需求,并通过开展项目活动等方式,将公共服务送到这些地区,使得更多人能够受益。
其次,社会组织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公共服务形式。
在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组织通常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地调整和创新服务形式,以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例如,在教育领域,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办特色教育机构,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在医疗领域,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组织公益义诊、开展健康教育等形式,降低医疗服务的门槛,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水平。
再次,社会组织能够发挥公共服务供给的补充作用。
在一些公共服务领域,政府的资源有限,难以满足所有需求。
而社会组织作为政府的补充,能够通过引入其他资源,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
例如,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募集捐款、吸引志愿者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额外的社会服务。
在社会保障领域,社会组织也能够提供更加灵活的帮扶机制,使得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支持。
此外,社会组织的参与还能够促进公共服务的提升和改进。
政府机构通常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局限和不足,例如行政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不稳定等。
而社会组织作为公共服务的参与者和监督者,能够通过提供反馈、参与评估和监督等方式,促进公共服务的改进和优化。
在此基础上,政府与社会组织还可以建立合作机制,共同推动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的完善和创新。
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
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在促进社会进步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并提升其能力,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背景、目标、功能以及意义。
背景社会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组织、慈善组织等,它们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等领域提供重要的公共服务。
然而,由于社会组织分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被提出。
目标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集中管理和协调社会组织的平台,促进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供公共服务的通道,并提高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通过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可以更高效地获取资源、信息和技术支持,提升其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功能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1. 注册和认证:社会组织可以在平台上完成注册和认证手续,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2. 信息和资源发布:社会组织可以在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和资源,包括项目介绍、服务内容、需求和合作伙伴等,以便其他组织能够了解和利用。
3. 协作和合作:平台提供协作和合作的机制,使社会组织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协作和共享资源,开展联合项目等。
4. 培训和知识共享:平台提供培训和知识共享的功能,包括线上培训、研讨会、案例分享等,帮助社会组织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5. 监督和评估:平台可以对社会组织进行监督和评估,确保其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提供申报和评审的渠道。
意义全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的建立对社会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平台提供了一个集中管理和协调社会组织的机制,减少了组织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重复建设,提高了社会组织的整体效能。
其次,平台促进了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供了资源共享和合作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财政部、民政部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
财政部、民政部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民政部•【公布日期】2016.12.01•【文号】财综[2016]54号•【施行日期】2016.12.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政府采购正文关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财综[2016]5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提升社会组织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精神,经国务院同意,现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放管服”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专业化发展,促进提供公共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发挥社会组织的独特优势,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有效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深化改革。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推进政社分开,完善相关政策,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凡适合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尽可能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二是注重能力建设。
通过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优化内部管理,提升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专业和成本优势,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坚持公开择优。
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择优方式选择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促进优胜劣汰,激发社会组织内在活力,实现健康发展。
四是注重分类指导。
遵循社会组织发展规律,区分社会组织功能类别、发展程度,结合政府购买服务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积极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现状及建议
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现状及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的职能已经越来越分散和繁琐。
为了更好地实现公共事务的高效运转,政府不得不将一部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和非营利组织。
这种转移职能的模式,推动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效果。
目前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建议两个方面探讨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问题。
一、现状1.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现状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是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更灵活地满足社会需求,提高公共事务的效率。
在我国,《社会组织法》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已经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相关事项做出了规定,政府也积极推动社会组织承接转移职能,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
目前,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已经有一些社会组织承接了政府的部分职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2.问题和挑战虽然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社会组织的承接能力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一些社会组织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不足,导致他们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时经常面临困难。
缺乏科学的激励机制。
目前,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通常是由政府委托或者招标的方式进行,因此往往只有少数大型社会组织才能有资格承接转移职能。
社会组织在承接转移职能时面临较大的风险,但回报不高,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影响了社会组织承接职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社会组织的监督机制不完善。
社会组织承接了政府转移职能后,涉及到财务、资产管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有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制。
但是目前,由于社会组织监督体系不健全,导致一些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时出现了管理混乱、财务问题等。
二、建议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建议:1. 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当出台更多的配套政策,支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承接转移职能,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
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财政部,民政部•【公布日期】2014.11.25•【文号】财综〔2014〕87号•【施行日期】2014.11.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政府采购正文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财综〔2014〕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民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民政局: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3〕96号)有关要求,现就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组织稳步发展,秉持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公共性原则,在教育科技、健康卫生、文化体育、社会福利、社会治理等公共服务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社会治理和社会事业的重要主体。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独特功能和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和效率;有利于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有利于推动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增强公众参与意识,激发社会发展活力。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
突出表现为,社会组织在数量、规模等方面相对滞后,专业素质不够高,内部治理不健全,政社不分、管办一体、责任不清,独立运作能力较弱,社会公信力偏低,筹集和整合社会资源能力不强,这些问题成为影响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
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11.08•【字号】•【施行日期】2017.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6〕11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规范相关机构服务行为,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政策引导、部门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以服务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政府安全监管监察、服务公众安全教育为主责,以提升安全生产社会治理能力为目标,搭建服务平台,壮大服务市场,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更好地为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提供技术服务、责任保险、专业人才、安全培训、科技支撑、行业组织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建立主体多元、覆盖全面、综合配套、机制灵活、运转高效的新型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着力培育一批有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机构,打造一支业务精湛、服务优良、诚信自律的安全生产专业化服务队伍,为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二、提高安全评价、检测检验和职业健康技术服务能力(一)规范机构管理,打造公平市场环境。
依法依规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机构实施监督管理,督促安全生产技术服务机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业。
破除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严禁违规设立备案、保证金等限制进入门槛,杜绝监管部门强制要求服务、指定服务和干预技术服务市场等行为。
新时期政府如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新时期政府如何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在当今社会,公共服务对于人民群众的福祉至关重要。
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政府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一、加大政府公共服务投入政府应该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包括财力和人力资源。
在财力方面,政府应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公共服务项目的投入。
同时,政府还应该通过开展公共领域改革,提高财政效益,为公共服务提供更多资金保障。
在人力资源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公共服务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公共服务团队,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府应该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确保公共服务能够惠及到每一个人。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公共服务的均衡发展,避免地区之间的差距过大。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公共服务资源的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群众在获得公共服务时的便利和权益。
三、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政府应该积极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模式,提升公共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政府可以建设智慧城市,通过信息化技术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政府还可以开展在线服务平台建设,方便人民群众在线查阅公共服务信息、提出问题和建议,实现政府与民众的互动与沟通。
四、加强公共服务监管和评估政府应该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管和评估,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政府可以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进行监督,确保其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提供服务。
同时,政府还应该定期对公共服务进行评估,了解市民对服务的满意度和需求,及时调整和改进公共服务政策。
五、促进公共服务创新和协同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公共服务的创新和协同,提升公共服务的品质和效益。
政府可以建立公共服务创新基金,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共服务的创新和改进。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实现公共服务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利用。
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与规范性文件解读(2)
购买机制
建立健全项目申报、预算编报、组织采购、 项目监管、绩效评价的规范化流程。
资金管理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所需资金在既有 财政预算安排中统筹考虑。
随着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发展所需增加的 资金,应按照预算管理要求列入财政预算。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 事业单位
纳入行政编制管理且经费由财政负担的群 团组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购买服 务方式提供公共服务。
承接主体
依法在民政部门登记成立或经国务院批准 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
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 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购买内容
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内容为适合采 取市场化方式提供、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 公共服务,突出公共性和公益性。
。
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
(二)科学安排,注重实效。突出公共性 和公益性,重点考虑、优先安排与改善民 生密切相关、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的领域 和项目,明确权利义务,切实提高财政资 金使用效率。
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
(三)公开择优,以事定费。按照公开、 公平、公正原则,坚持费随事转,通过公 平竞争择优选择方式确定政府购买服务的 承接主体,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
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与规范性文件
4、财政部《关于推进和完善服务项目政府采购 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37号) 2014年4月14日
5、财政部、民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 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做好政府购买残疾人服 务试点工作的意见》(财社[2014]13号) 2014年4月23日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社会组织工作总结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提升服务水平——社会组织工作总结社会组织工作总结2023年已然来临,回首过去的三年,社会组织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这一路走来,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重磅,也深感压力沉重、竞争激烈。
在未来的道路上,唯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不断发展壮大。
本文以社会组织工作为切入点,总结过去三年所取得的成果,并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一、回顾过去,我们成就斐然在过去的三年中,社会组织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党的建设,为组织发展打牢基础。
我们深入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践行“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从而把党建工作作为推进社会组织工作的重要动力和保障。
2、加强营销宣传,提升社会知名度。
我们密切跟踪社会热点和公共事件,及时制定对策和方案,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战略、社会发展和公共服务等各类内容的推广和宣传,通过多种融媒体手段加强社交宣传的同时也提高了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3、主动服务社会大众,展现社会责任担当。
我们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以多种服务方式促进就业、支持创新创业、推动教育和文化发展,展现出了良好的社会责任担当。
以上三方面的成果是我们过去三年不断前进和努力的结果,同时也奠定了未来的工作基础。
二、未来,我们需求不断提升未来的发展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我们需要对外界的新变化保持敏感,对内部的机构体系不断完善,以应对未来发展的要求。
我们要常怀创新精神,不断开拓更广阔的服务领域。
在这个时代,创新正在成为各类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
社会组织不能满足于单一的服务形态,需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定位,开发更广泛的服务领域、多元化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以更多形式,更多角度理解和满足社会的需求。
组织对外联合需要更加重视,更加注重互动交流。
社会组织在人才、资源、资金等方面常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公共服务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其目标是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然而,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仍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探讨政府如何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一、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要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
政府应当投入更多资源来完善相关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和高效运行。
该体系应包括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多个领域,以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在教育领域,政府应投入更多资金改善学校条件,提高师资力量,制定更加公平的招生政策,确保所有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在医疗领域,政府应加大医疗资源的投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此外,建立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人民能够享受到实惠的医疗保险,并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在社会保障领域,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和扶持力度。
通过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贫困人口和特殊群体能够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福利待遇。
在住房领域,政府应加大对住房建设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居住条件。
通过加大财政支持、优化住房政策等措施,让更多的人能够购买到价格合理、品质优良的住房。
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除了建立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外,政府还需要努力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
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服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其提供的服务符合质量标准和规范。
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激励公共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政府还应推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公共服务的便捷性和透明度。
通过建立在线服务平台、推行电子政务等举措,让人民能够更方便地获取所需的公共服务。
此外,政府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公共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培训和选拔机制,选拔和培养优秀的公共服务人员,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三、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合作政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加强与社会组织和市场力量的合作。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在当今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已经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已经难以满足这些需求。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组织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和贴近基层等优势,能够弥补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不足。
例如,一些专注于环保的社会组织,能够针对特定地区的环境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调研和保护行动,为政府的环保政策提供有力的补充和支持。
那么,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呢?首先,社会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和使命。
社会组织应当深入了解社会需求,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确定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和任务。
比如,教育类社会组织可以专注于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教育支持,包括捐赠图书、设立奖学金、开展支教活动等;医疗类社会组织可以致力于为弱势群体提供医疗救助、健康知识普及等服务。
其次,社会组织要加强与政府的合作。
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具有主导地位和资源优势,社会组织应积极与政府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
通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合作项目等方式,将社会组织的专业服务与政府的资源和政策支持相结合,共同推动公共服务的优化和创新。
例如,在应对自然灾害时,社会组织可以与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协同工作,提供物资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提高救灾效率和质量。
再者,社会组织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这包括加强组织内部的管理和运营,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建立科学的评估和监督机制等。
只有具备强大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服务口碑,社会组织才能在公共服务供给中赢得信任和支持。
比如,一些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需要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为老年人提供优质的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
此外,社会组织还应积极动员社会资源。
通过宣传推广、公益活动等方式,吸引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广泛筹集资金、物资和人力资源。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
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总结在当今社会,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努力的目标。
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致力于提升公共服务能力,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此,我将对我们团队的工作进行总结,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首先,我们团队注重团队建设。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们不断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努力,为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们团队注重学习和创新。
在公共服务领域,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我们团队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同时,我们也鼓励团队成员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以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
再次,我们团队注重服务意识。
公共服务工作的本质是为公众提供服务,我们团队始终坚持以公众需求为导向,全心全意为公众服务。
我们不仅要做好工作,更要关心公众的感受和需求,积极解决公众关注的问题,提高公众的满意度。
最后,我们团队注重成果评估。
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始终注重成果的评估和总结。
我们通过定期的数据分析和工作总结,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和方法,以确保工作的高效和有成效。
总的来说,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
我们团队将继续保持团队建设、学习创新、服务意识和成果评估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
希望我们的工作总结能够为其他团队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共同推动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能力
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社会组织作为一个重要的力量,对于社会发展和公共事务的推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然而,在实践中,有许多社会组织面临着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
为了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建立专业化的团队、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建立专业化的团队是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一环。
社会组织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教育、环保、扶贫等各个领域,因此需要有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团队来服务社会的需求。
团队成员应该具备专业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况。
同时,社会组织还需注重人员的培训和发展,为团队成员提供专业知识更新和职业发展的机会,以保证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加强内部管理也是提高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的关键。
一个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可以帮助社会组织更好地组织资源和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首先,社会组织应建立科学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个部门和职责,减少重复劳动和交流成本。
其次,建立健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此外,社会组织还应加强信息化建设,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内部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提升服务质量是社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的重要目标。
社会组织的存在是为了服务社会大众,因此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其价值和意义所在。
首先,社会组织应该倾听社会的需求和反馈,了解服务对象的实际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其次,社会组织应加强对服务对象的参与和协作,促进互动和合作,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满意度。
此外,社会组织还应积极引入用户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借助外部的监督和反馈来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开展合作和联合行动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能力。
社会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多个组织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因此,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展项目和活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与贡献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与贡献在今天的社会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国家公共服务能力的限制。
尤其是在基层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人员的缺乏已经成为了一个难点。
这时候,社会组织体系便披挂上阵,成为弥补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力量。
本文重点探讨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与贡献。
一、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合理化、完善化社会组织的互助、民主、自我管理和创新等特点,有助于提高公共服务质和效率,拓展公共服务领域,优化公共服务结构和管理模式,促进公共服务供给的合理化和完善化。
且社会组织具备灵活机动、迅速响应、专业化、覆盖基层、针对性强等优点,可以承担一部分公共服务的开展。
例如,社会组织可以在城市污染治理、城市绿化建设、残疾人服务、青少年教育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承担非营利性文化场所、读书会等文化服务功能。
可以看出,在公共服务领域,社会组织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建立多元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的一个关键点是要以公众为中心,强调公共资源的多元化供给,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组织的作用,才能形成多元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组织可以通过自身优势,探索新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发挥自主创新动力,开发特色服务品牌,满足不同层次公众服务需求,与政府共同打造多元的公共服务体系。
例如,在健康医疗服务领域,社会组织可以协助政府提供家庭医生、中医、护理等高质量健康医疗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全面保障。
同时,社会组织可以引导公众参与自主建设、管理和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民主性和群众性。
三、强化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为了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在社会组织中要建立起一种强化服务意识和使命感的思想,在社会中传递正能量。
社会组织作为一个服务型组织,必须明确服务对象并且致力于达成组织的使命,使公共服务得以更好地服务公众。
社会组织要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公共服务政策,全面认识、深刻理解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社会组织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使之更好地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发展以及维护人民健康、提高每个人生活质量。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
社会组织如何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在当今社会,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对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及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组织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中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社会组织具有灵活性、专业性和贴近基层的特点,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社会公众的多样化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例如,一些专注于教育领域的社会组织,可以为贫困地区的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图书捐赠等服务,弥补公共教育资源在某些地区的不足;环保类社会组织能够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治理创新,首先体现在服务内容的创新上。
传统的公共服务供给往往侧重于基本的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安全保障等方面,而社会组织能够拓展服务领域,关注到那些被忽视或尚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
比如,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关爱服务,为残疾人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支持,为流动儿童提供融入城市的帮助等。
这些服务内容的创新,不仅丰富了公共服务的内涵,也提高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社会组织在服务方式上也实现了创新。
它们善于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手段,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搭建在线服务平台,社会组织可以实现服务资源的整合和优化配置,让更多的人能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公共服务。
同时,社会组织还注重与服务对象的互动和参与,采用参与式的服务方式,让公众在服务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增强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再者,社会组织在资源整合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它们能够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为公共服务供给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通过与企业合作,获取资金和技术支持;与志愿者组织携手,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源的倾斜。
这种资源整合的能力,有效地弥补了政府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资源不足,提高了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
公共服务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公共服务如何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现代社会中,公共服务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因素。
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能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稳定。
为了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我们需要探讨如何提升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能,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和提供高效有序的社会管理。
一、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在于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
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群众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制定公共服务资源的分配计划,并确保合理的分配机制。
同时,政府还应通过提高投入,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量,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二、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是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保证。
政府应当加强对公共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建立健全的考核体系,激励和约束相关部门和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同时,政府还应使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公共服务的效率,例如通过建立智慧城市系统,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
三、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公共服务的提升需要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政府应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提高服务的专业性和覆盖面。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与社会组织的协作,共同推动公共服务的提升,形成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的良好合力。
四、加强对公共服务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提升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和监督。
政府应加强对公共服务的信息公开,向公众提供充分的信息,增强公众对公共服务的认知和参与度。
同时,政府还应主动接受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及时纠正服务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高公共服务的响应速度和质量。
总结:公共服务是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通过优化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以及加强对公共服务的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可以实现公共服务的提升,增加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效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加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
加强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是实现社会稳定和谐、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重要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传统的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模式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
因此,我们应该适应时代的需求,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完善社会治理体系1. 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等多方合作、协同治理的格局。
鼓励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促进政府和社会的有效互动,推动社会治理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智能化发展。
2. 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推动社会治理方式的创新,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加强社会管理和风险预警,提高社会治理的精确性和效能。
加强基层自治,在社区、村级等基层组织中增强自治能力,形成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自治的有机结合。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1. 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力度,提高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可负担性和可持续性,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差距。
2. 推进数字化公共服务: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数字化公共服务的建设,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
例如,推动电子政务、在线教育、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发展,提高公共服务的便利性和透明度,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需求。
3. 强化社会组织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和管理,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文化、环境保护等领域的作用。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机制,促进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居民的共同参与,形成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格局。
三、构建和谐社会1. 加强社会矛盾调处: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的早期预警和处置,及时解决各类社会矛盾和纠纷。
推动多元化的矛盾调处方式,注重通过对话、协商、调解等手段解决矛盾,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2. 建设平安社会: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
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
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21.07.01•【字号】鲁财采〔2021〕10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政府采购正文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市财政局,省直各部门、单位:为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02号)等法律法规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
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山东省财政厅2021年5月21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第三章购买内容和目录第四章预算管理第五章购买程序和承接主体确定方式第六章合同管理与绩效评价第七章信息公开第八章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山东省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政府购买服务行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公共服务供给,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政府购买服务,是指各级国家机关将属于自身职责范围且适合通过市场化方式提供的服务事项,按照政府采购方式和程序,交由符合条件的服务供应商承担,并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向其支付费用的行为。
第三条政府购买服务要坚持先有预算、后购买服务,以事定费、费随事转,公开择优、诚实信用,优化结构、讲求绩效的原则。
第四条省财政厅负责制定全省政府购买服务制度,指导和监督各市、省直各部门政府购买服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政府购买服务管理。
第二章购买主体和承接主体第五条政府购买服务的购买主体(以下简称购买主体)是各级国家机关。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
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5.05.19•【字号】•【施行日期】2015.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财政其他规定正文浙江省民政厅关于印发《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市、县(市、区)民政局:《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管理办法》已经厅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浙江省民政厅2015年5月19日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推荐性目录编制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引导社会组织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规范运作水平,推进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工作,更好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实施意见》(浙政办发〔2014〕72号)和《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支持和规范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的通知》(财综〔2014〕87号)关于加强对承接主体资质审查,每年按时向社会公布社会组织名录等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的推荐性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编制和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目录的编制和管理工作,应坚持统一标准、分级分类、动态管理、公开公正的原则,为政府部门开展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提供参考。
第四条省、市、县(市、区)民政部门(以下简称登记管理机关)按照登记管理权限分级开展目录编制和管理工作。
各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对主管的社会组织编入目录提供审核或推荐意见。
第五条为增强目录应用的针对性,编入目录的社会组织,应根据其业务范围,对照《浙江省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的一、二级目录分类,明确能够承接的服务种类。
(一)公共服务:教育服务、文化体育服务、社会保障与就业服务、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服务、城乡社区服务、农林水服务、公共交通服务、其他服务。
社会组织专题培训计划
社会组织专题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组织在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他们为社会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也面临着着诸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组织的发展,提高其组织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我们制定了本次社会组织专题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升社会组织的管理水平,提高组织运营效率;2. 培养社会组织的领导和团队建设能力;3. 提升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社会责任意识;4. 推动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和合规运营。
三、培训内容1. 社会组织管理- 社会组织法律法规- 组织运营与管理- 财务管理与风险防控2. 团队建设与领导力- 团队建设与协作- 领导力培养- 组织文化建设3. 公共服务能力- 社会调研与需求分析- 社会工作技能培训- 公益项目策划与运营4. 制度建设与合规运营- 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项目合规运营- 沟通与公共关系四、培训方式1. 线上课程采用直播讲座、网络教学等形式,方便社会组织各地成员参与培训,节省时间成本。
2. 线下实践结合实际案例,组织实地考察、座谈会等活动,让学员更深入地了解社会组织管理实践。
3. 个性化辅导培训结束后,安排专业人员进行个性化辅导,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五、培训师资1. 法律专家:深入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帮助社会组织规范合规运营。
2. 管理专家:介绍管理实践经验,为社会组织提供管理指导。
3. 社会工作专家:分享社会工作技能和实战经验,提高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4. 公关专家:分析公共关系管理技巧,指导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公关活动。
六、培训成果评估1. 学员考核培训结束后,组织学员参加考核,通过考核者颁发结业证书。
2. 培训效果评估定期跟踪学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收集学员反馈,不断改进培训方案。
3. 导师评估从培训师资中选派专人对学员进行岗前辅导或现场指导,帮助学员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七、培训后续服务1. 持续指导:为学员提供长期的咨询服务,解决学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能力
作者:张勤《光明日报》( 2015年04月27日 11版)
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就是把原来由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通过合同外包、公私合作等方式交给社会力量来提供,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的公共服务提供方式。
随着多年改革开放的持续努力,我国社会组织获得了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契机,进入了新的加速发展阶段,也将承担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责任。
目前,我国社会组织承担公共服务的能力还有欠缺。
2013年,国采中心承担的中央机关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采购项目,通过向供应商征集意见和专家论证发现,北京市场能够承担日100人次服务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只有1家,最终只能向财政部门申请单一来源方式采购。
南京市浦口区有各类社会组织1800多家,但能够承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的不到10%。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进社会组织发展”的要求,助推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应注重从以下几方面助力社会组织能力建设。
第一,培育公共服务的能力
目前,社会组织发展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全面展开。
针对社会组织登记难的问题,应加快推广取消业务主管单位前置审批,实现直接登记备案是必然趋势。
加快这一改革,为社会组织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提升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
尤其是加快公益类社会组织服务能力的快速提升,促进企业、个人和社会捐赠公益事业免税政策的落实;拓宽行业协会的发展门类,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快推进去垄断、去行政化的改革,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优势产业、高端产业、新兴产业的行业协会,为经济社会提供创新升级的服务水平;注重大力培育社区组织的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作用。
另外,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加快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逐步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型服务业,实现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新特征,逐步建立起层次多元化、布局合理化、诚信规范化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体系。
第二,促进创新治理的能力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有利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在促进共治机制建设中,社会组织的地位不可或缺。
它将社会领域中一些零散的社会资源有效地整合起来,以组织的方式提供相应的服务,这既是用活用好社会资源的有效路径,也是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具体体现,更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用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乘法”的具体体现,把政府职能充分转到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上来的重要举措。
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社会组织所具有的自主性、公益性和平等性特征,在社会治理中相对于政府,在基层社会治理层面更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细致入微,符合传统文化与基层群众利益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对困难群体、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帮扶及影响,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促进基层公众的积极参与。
建立健全多元主体、多种渠道的资源动员体系,妥善解决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因此,社会组织要不断地提升创新治理的能力,创造优质的“公共价值”,才能永葆自身的公益理念与社会公信力。
第三,推进合作协调的能力
现代国家与社会组织的合作协调能力包括在公共服务供求上的合作协调能力,在政策制定及执行上的合作协调能力以及在相关政治话题上的协调互动的协调能力。
具体来讲,在公共服务供求上的合作协调能力,主要是指通过各种形式外包项目,在两者之间形成围绕公共服务供给所构建的合作伙伴关系及相应的协调互动能力;在政策制定及执行上的合作协调能力,主要是指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政策,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并利用自身广泛的民意基础和专业特点,发挥政策倡导的功能,成为政府与公众间信息沟通的桥梁纽带,对于推进公共政策
民主化、专业化、科学化发挥重要的作用;在相关政治话题上的协商互动的协调能力,主要是指加强推进各类社会组织负责人进入各级人大、政协及各级党代会,进行广纳建言、参政议政等,还通过加入国际性合作组织及联合国的相关咨询机构,在国际政治体系中与政府进行协调配合,发挥好合作协调能力。
第四,增强社会责任担当的能力
实践表明,要充分发挥社会自我管理功能,必须把政府购买服务与发展社会组织结合起来,提高社会组织责任担当能力。
一方面,要坚持培育扶持与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不断完善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重点扶持一批具有示范导向性的社会组织,把公共服务交给具有担当能力的社会组织,不断完善治理结构。
另一方面,建立社会组织诚信档案,加强孵化培训,指导社会组织健全各项制度,提升专业化水平,充分运用社会组织植根于基层群众需求的特点,在集中民智、了解民意、表达民情和化解民怨中,培养勇于担当消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社会责任。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