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平均分第一课时吴魁

合集下载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均分”的概念及意义。

2. “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卡片、图片等。

2. 学具:剪刀、彩纸、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PPT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平均分”现象。

(2)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了解的“平均分”。

2. 新课导入(1)讲解“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不同数量的学具,要求学生将学具“平均分”。

(2)学生展示“平均分”的结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应用拓展(1)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1. “平均分”的概念及意义。

2. “平均分”的方法。

3. “平均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记录下来。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过程,及时指导,确保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 在应用拓展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起学生注意的重要阶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平均分(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平均分(一)》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平均分的学习,为学生后面学习分数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计算能力,对于除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平均分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食物和操作,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方法,能够进行实际的操作。

2.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讨论法、引导发现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平均分教具一套,食物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份平均分教具,食物图片,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食物都是分成相同的份数,每份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从而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套平均分教具,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教具都是把一个整体分成了相同的份数,每份的数量都是一样的。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用自己的平均分教具进行操作。

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实际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进行解决。

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对平均分的理解。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平均分不仅可以运用在食物上,还可以运用在其他的事物上。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和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对除法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熟悉平均分的概念和求法。

此外,学生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发展阶段,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活动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计数器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分水果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水果给每个人。

2.探究平均分: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水果,并找出最公平的方法。

3.总结平均分的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出平均分的方法,即总数除以份数。

4.练习求平均分: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平均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方法。

5.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分食物、分物品等。

6.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解决问题中的收获和不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校级公开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校级公开课)

《平均分(一):平均分的含义与每几个一份》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物体的操作和思考活动,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好,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平均分的含义、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前:今天,老师带来了12个五角星,分给三个小组的小朋友,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表现最好,获得的星最多。

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这是谁吗?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一天,孙悟空回到了花果山,一吹气变出了6个桃子。

小猴子们可喜欢桃子了,纷纷围了过来。

孙悟空说:想吃桃,先分桃。

把6个桃子分成两堆,可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操作:拿出6个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

组织交流摆法。

提问:你觉得哪种摆法最特别?为什么?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

引导:6个桃子分成三堆,每份分得同样多,怎样分?展示学生的分法,追问:这是每份分得同样多么?每份是几个?提问:6个桃子,每份分得同样多,还可以怎么分?展示学生的分法。

指出:像这样,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揭示课题。

齐读两遍含义。

追问:什么是平均分?这些是不是平均分?为什么?练习:现在,请同学们当一个小小的法官,判断一下,哪个是平均分?追问:你有什么办法让这个变成平均分呀?二、动手操作谈话:孙悟空觉得大家太了不起了,又想考考大家,变出了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2个,可以分给几只小猴子?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操作:拿出8个圆片分一分。

请同学上黑板分,教师介绍圈一圈。

指出:每只小猴拿一份,每份是2个。

提问:可以分给几只小猴?追问:这是平均分嘛?谈话:刚刚我们每2个一份地分,分成了4份。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每()个一份,分成了()份来平均分。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1)-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1)-苏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1)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1)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77页至第78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找到平均分。

2. 培养学生用除法来计算平均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除法找到平均分。

2.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拿出20颗糖果,问学生:“如果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让学生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2. 例题讲解:教师出示例题:把20颗糖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讲解过程: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将20颗糖果除以4,得到的商就是每个小朋友会得到的糖果数。

所以,20÷4=5,每个小朋友会得到5颗糖果。

3.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随堂练习题:把30颗糖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5. 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出示实际问题:一个班级有30个学生,如果将50个练习本平均分给这些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几本练习本?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将一些物品或者数量平均地分给一些人或者一些部分,每个人或者每部分得到的数量是相同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把40颗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会得到几颗糖果?(2) 把35个练习本平均分给7个学生,每个学生可以得到几本练习本?2. 作业答案:(1) 40÷8=5,每个小朋友会得到5颗糖果。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一)》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1课《认识平均分(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一)》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体会除法的意义,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其他含义和运算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初步的加减法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对平均分这个概念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平均分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理解除法的意义。

2.难点: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平均分。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实物、除法算式卡片等。

2.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些小物件,如水果、玩具等,用于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均分场景,如分水果、分食物等,引导学生关注平均分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平均分物体。

同时,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平均分问题,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用除法计算平均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纠正操作错误。

4.巩固(10分钟)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平均分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教案:《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具体是第116页至117页的“认识平均分”章节。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平均分的概念,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够正确地求平均分。

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能够运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学生讲述一个分蛋糕的故事,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面临如何公平地分蛋糕的问题。

通过这个故事,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具体的例题,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均分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平均分。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让学生进行一些随堂练习,如把12个橙子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橙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方法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然后,我会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把15个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糖果?并让学生分享讨论的结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均分:总数÷ 人数 = 每人分到的数量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把20个饼干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饼干?2. 把18个水果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水果?答案:1.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5个饼干。

2. 每个小朋友能分到3个水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并掌握了求平均分的方法。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一)》苏教版(2023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一)》苏教版(2023秋)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平均分的概念和除法表示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平均分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例如,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小组成员,演示平均分的基本原理。
难点举例:理解为什么平均分是每个部分得到的数量相等。
(2)运用除法表示平均分:学生在学习除法时,可能还未能完全理解除法的意义,需要引导学生将除法与平均分联系起来,加深对除法的理解。
难点举例:理解18÷6=3表示将18个橘子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个橘子。
(3)解决涉及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如何将总数平均分配给不同部分的问题,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得积极主动,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这说明学生们具备了较好的实践能力,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平均分的运用不够熟练,对一些细节问题把握得不够准确。针对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提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平均分(一)》苏教版(2023秋)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背景本课程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第一课,介绍了平均分以及它的应用。

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掌握了一定的计算能力。

因此,在本课程中,我们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2.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步骤和技巧;3.学会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2.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积极态度;2.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信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平均数的计算方法;2.平均数的应用。

3.2 教学难点1.平均数与生活实际问题的联系;2.通过实例解决平均数问题。

4. 教学内容及步骤4.1 教学内容1.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平均数的应用。

4.2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求平均数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探讨、猜测平均数的含义。

步骤2:教授新知识•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通过例题演示平均数的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步骤和技巧。

步骤3:巩固•分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基本的平均数计算题;•提供实际生活问题,让学生借助平均数解决问题;•提醒和指导学生,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巧。

步骤4:结束本节课•通过复习、总结、拓展等方式,在结课前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鼓励学生思考并记录下所学内容。

5. 教学评价5.1 教学方法•使用具体生动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帮助学生融入课程内容;•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积极思考和表达;•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演示、实践,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内容。

5.2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应能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理解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够通过实例解决实际问题。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说课稿】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 (1) (第1课时)课程背景本课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的第一课,主要涉及到平均数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在学习该课之前,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包括加减乘除、计算长度、面积和周长等基本技能。

教学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概念,掌握求解平均数的方法。

具体目标如下:1.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平均数是什么;2.知道如何求一组数的平均数,并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平均数计算;3.能够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在讲解平均数的概念时,需要重点强调平均数是对一组数的描述,它代表了这组数的一种特征;在讲解计算方法时,需要重点强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和步骤。

教学难点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独立应用平均数的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讲解实际问题时,需要注意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帮助他们分析问题、确定思路、举一反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通过提问、讲故事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导入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对平均数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2. 讲解概念和方法教师通过示范、讲解或演示等方式,介绍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带着学生一起完成一些简单的例题和练习。

3. 实际运用教师设计一些实际性强的问题,并带着学生一起分析、解决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班级中同学每人拿了多少分,全班平均分是多少?家里有三个人,每人的身高分别是1.6米、1.7米和1.8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等等。

4. 总结归纳教师可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归纳等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同时指出学生易错的地方,让学生下次课程能够有所改善。

教学反思本课中,需要注意课程的引入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时,需要注意语言简洁明了,以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在实际运用环节中,需要注意问题的难度适度,让学生有所挑战同时又不至于过于困难。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教案

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南京二年级数学上册4.1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平均分的重要性,从而引出除法的含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除法的含义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难点: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体会平均分和除法的关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

2.学具:每人一份练习题、小棒、圆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蛋糕,引入平均分的概念。

提问:“如果要平均分一块蛋糕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引导学生思考。

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PPT,呈现几个平均分的例子,如分糖果、分蔬菜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例子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

”教师总结:“这就是平均分。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如用小棒、圆片等学具,自己尝试平均分。

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每组选择一个例子进行平均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上台展示,并解释自己是怎样平均分的。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做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认识平均分(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认识平均分》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1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初步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除法的运算方法,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并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学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会用除法来求平均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和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教具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分蛋糕的例子,引出平均分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平均分的意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平均分。

3.例题讲解:讲解如何用除法来求平均分,让学生通过计算来体会除法的意义。

4.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对平均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平均分和除法的关系。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思维导图,将平均分、除法等关键词连接起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等方面进行。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观察,了解学生对平均分和除法的理解程度。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认识平均分(1)(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会口算平均数。

2.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求解简单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均分的概念、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运用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用具:彩色布条、黑板笔、教案、练习本。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物品的颜色、个数、形状等。

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物品个数多少,通过这种手段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

2. 新知引入(10分钟)教师先请学生看一个小视频,对平均数的概念进行简单解释。

然后教师请几位学生分别手拿几条彩色布条,根据老师口令,将他们手中的布条平分给身边的同学。

然后再请两位学生举报他们收到了多少条彩色布条,计算平均数。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操作练习(25分钟)教师出示一张黑板图片,上面画有5个方格,每个方格里面填着一些数字。

然后请学生自行计算5个数字的平均数,并在练习本上写下计算过程和答案。

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举多组数字数据,供学生自己进行计算,并在每次计算之后请几位学生上来默算答案,培养学生的算术口算能力4. 活动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提醒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完成《认识平均分》的习题,巩固对平均数的掌握。

2.在生活中找一些实际的例子,进行平均数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平均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概念,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广泛的运用。

本课通过彩色布条和数字的计算,以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通过上课的练习活动深化学生的理解。

但是,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数学知识。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平均分(1)课件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课时 认识平均分(1)课件

先在图中分一分, 再和同学交流。
每 2 个桃 圈一份。
一共圈出 4 份, 可 以分给 4个小朋友。
8 个 , 每人分 2 个, 可以分给 ( 4 )人。
12根 ,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 3 根、4 根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12根 ,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 6 )份。
12根 ,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 3 根、4 根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12根 ,每 3 根一份,可以分成( 4 )份。
12根 ,每 2 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 3 根、4 根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12根 ,每 4 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
随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练
•1. 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平均分
5 3
3
5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四 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 认识平均分(1)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分成两堆, 可以怎样
分? 先用圆片分一分, 再和同学交流。
推进新课
一堆 2 个, 一堆 4 个。
一堆 1 个, 一堆 5 个。
两堆都是 3 个。
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作平均分。
还可以怎样 平均分?
•有8个桃, 每个小朋友分2个, 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二年级数学上册4.1平均分(一)ppt课件1苏教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4.1平均分(一)ppt课件1苏教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平均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 大家了解平均分的概念,能将具体 事物平均分。 2.能力目标:通过具体操作平均分,激 发大家学习的兴趣,培养大家的合 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向大家渗透朴素 的人人平等思想。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
平均分。
找一找,那组是平均分?
• ●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 ──雨果 • ●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 益。──高尔基 • ●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克思 • ● 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列 宁 • ●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 ● 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 ● 没有伟大的愿望,就没有伟大的天才。──巴尔扎克 • ● 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笛卡尔 • ● 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爱因斯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36、失败者任其失败,成功者创造成功。 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38、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39、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40、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41、从现在开始,不要未语泪先流。 42、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43、富人靠资本赚钱,穷人靠知识致富。 44、顾客后还有顾客,服务的开始才是销售的开始。 45、生活犹如万花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相依相随,无须过于在意,人生如梦看淡一切,看淡曾经的伤痛,好好珍惜自己、善待自己。 46、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4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48、不要等待机会,而要创造机会。 49、如梦醒来,暮色已降,豁然开朗,欣然归家。痴幻也好,感悟也罢,在这青春的飞扬的年华,亦是一份收获。犹思“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更加灿烂。 50、人活着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气;吸者,争一口气。 51、如果我不坚强,那就等着别人来嘲笑。 52、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平均分(一)》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 认识平均分(一)》教案

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分物体的活动过程,通过分类、比较,认识“平均分”;学会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分成几份,掌握“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并能说明“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2.使学生通过操作经历观察、比较和综合、抽象、概括等活动过程,体验把一些物体“按每份几个分”的过程和结果,形成具体的分法,积累平均分的经验,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活动,体验学习和认识新内容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形成与同学合作学习、相互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平均分的含义及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的分法和结果。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桃子图片,师生分别准备圆片、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认识“平均分”1.教学例1。

(1)初步认识。

操作:小朋友,请大家拿出6个圆片,代表6个桃,自己动手分成两堆,再说说是怎样分的。

交流:你是怎样分的?观察:分成两堆,有3种不同的分法。

你能按每份个数的情况,把这3种分法分成两类吗?交流:这3种分法分成了怎样的两类?为什么这样分类?哪一类是每份同样多?指出:按每份个数相同和不同,把这3种分法分成了两类,其中分成3个和3个是每份个数同样多。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追问:怎样的分法叫作平均分?(2)加深认识。

引导:这6个桃还可以怎样平均分呢?你想平均分成几份就分成几份,同桌小朋友先讨论讨论,然后用圆片摆出你们的分法:交流:你是怎样平均分的?追问:为什么这两种分法也是平均分?强调:把一些物体分成几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2.做“想想做做”第1题。

二、动手操作,学习分法1.教学例2。

谈话:孙悟空看我们认识了“平均分”,直夸大家很聪明。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1)》优质课件

最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平均分(1)》优质课件

巩固练习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有15个 ,可以组成( 3 )个

巩固练习
(1)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先圈一圈,再填空。
一共( 8 )个苹果,每( 4 )个一份,平均分成 了( 2 )份,表示( 8 )里面有( 2 )个( 4 )。
(2)
一共(10 )罐汽水,每( 2 )罐一份,平均分成了 ( 5 )份,表示(10)里面有( 5 )个(2 )。
9块 ,每3块一份,分成了( 3 )份。 (3)
15块 ,每5块一份,分成了( 3 )份。
巩固练习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15个 ,每人分3个,可以分给( 5 )人。
巩固练习
画10个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每2个一份。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16名同学去玩赛艇,每4人一艘赛艇, 需要( 4 )艘赛艇。(1根小棒代表1 名同学)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探究新知
2 有8个桃,每个小朋友分2个,可以分给几个小朋友?
先在图中分一分,再和同学交流。
每2个桃 圈一份。
一共圈出4份,可 以分给4个小朋友。
8个 ,每人分2个,可以分给( 4 )人。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探究新知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每3根、4根 一份呢?先分一分,再说一说。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苏教版数学 二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认识平均分(1)
导入新课
看一看,填一填。
苏教版 数学 二年级 上册
( 4 )个( 2 )
( 3 )个( 4 )
导入新课
用小棒摆一摆。 (1)3个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叫做平均分。 每份分得同样多,
把6个桃子分成3份。下面哪种分法是 平均分?
x
x

判断一下,哪种分法是平均分?
x
x

(


)
x)
4
4
试一试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份 )份
5 3
3
5
6个苹果,每盘放2个,需要几个盘分。
你有什么 收获?
同桌2人一小组,小组活动要求:
• 1、一人记录 • 1、一人操作
试一试
12根小棒,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12根小棒,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12根小棒,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份 )份 )份
每2根一份,可以分成( 6 )份
每3根一份,可以分成( 4 )份
每4根一份,可以分成( 3 )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