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地区)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9课时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案
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五单元 三角形 第17课时 几何初步及平行线、相交线课件
B.50°
C.70°
D.80°
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
[答案] C
高频考向探究
拓考向
2.[2018·凉山州] 如图 17-21,AB∥EF,FD 平分∠EFC,若
∠DFC=50°,则∠ABC= (
)
图 17-21
A.50°
B.60°
C.100°
D.120°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
[答案] C
高频考向探究
[答案] C
高频考向探究
4.如图 17-15,已知 AB∥CD,若∠ABE=28°,∠CDE=42°,求
∠BED 的度数.
解:如图,过点 E 作 EM∥CD.
∵AB∥CD,∴EM∥AB∥CD,
图 17-15
∴∠B=∠BEM=28°,∠D=∠DEM=42°,
∴∠BED=∠BEM+∠DEM=70°.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⑥
垂线段
第九页,共三十四页。
垂线段
最短
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课前双基巩固
对点演练(yǎn
题组一
liàn)
[答案(dá
必会题
1.如图 17-1,直线 a,b 被直线 c 所截,∠1 和∠2 的位置关系
是 (
)
图 17-1
A.同位角
B.内错角
C.同旁内角
D.对顶角
第十页,共三十四页。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的性质
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③ 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
一
初中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初中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讲义及答案)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已知 AB ∥CD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1=∠2B .∠2=∠3C .∠1=∠4D .∠3=∠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 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1的同位角是( )A .∠2B .∠3C .∠4D .∠54.如图,有一块含有30°角的直角三角形板的两个顶点放在直尺的对边上.如果∠2=44°,那么∠1的度数是( )A .14°B .15°C .16°D .17°5.如图,直线12//,,140l l αβ∠=∠∠=︒,则2∠等于( )A .140︒B .130︒C .120︒D .110︒ 6.如图,在ABC 中,//EF BC ,ED 平分BEF ∠,且70∠︒=DEF ,则B 的度数为( )A .70°B .60°C .50°D .40°7.如图,//,AD BC D ABC ∠=∠,点E 是边DC 上一点,连接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H ,点F 是边AB 上一点,使得FBE FEB ∠=∠,作FEH ∠的角平分线EG 交BH 于点G ,若100DEH ︒∠=,则BEG ∠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8.已知两个角的两边两两互相平行,则这两个角的关系是( )A .相等B .互补C .相等或互补D .相等且互补9.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 .②③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④ 10.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 ) A .垂直B .两条直线互相平行C .同一条直线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二、填空题11.如图,//AB CD ,BD 平分ABC ∠,:4:1C DBA ∠∠=,则CDB ∠=______.12.如图,AB ∥CD,BF 平分∠ABE,DF 平分∠CDE,∠BFD=35°,那么∠BED 的度数为_______.13.如图,已知AB∥CD,∠EAF =14∠EAB,∠ECF=14∠ECD ,则∠AFC与∠AEC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如图①:MA1∥NA2,图②:MA11NA3,图③:MA1∥NA4,图④:MA1∥NA5,……,则第n个图中的∠A1+∠A2+∠A3+…+∠A n+1______.(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5.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_____度.16.如图,a∥b,∠2=∠3,∠1=40°,则∠4的度数是______度.17.如图,直线a∥b∥c,直角∠BAC的顶点A在直线b上,两边分别与直线a,c相交于点B,C,则∠1+∠2的度数是___________.18.如图,AD 平分,34BDF ∠∠=∠,若150,2130∠=︒∠=︒,则CBD ∠=________︒.19.如图,AC ∥BD,AE 平分∠BAC 交BD 于点E,若∠1=62°,则∠2=______.20.观察下列图形:已知a b ,在第一个图中,可得∠1+∠2=180°,则按照以上规律:112n P P ∠+∠+∠++∠=…_________度.三、解答题21.已知直线//EF MN ,点,A B 分别为EF , MN 上的点.(1)如图1,若120FAC ACB ∠=∠=︒,12CAD FAC ∠=∠, 12CBD CBN ∠=∠,求CBN ∠与ADB ∠的度数;(2)如图2,若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则ADB =∠_________︒; (3)若把(2)中“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改为“FAC ACB m ∠=∠=︒,1CAD FAC n ∠=∠, 1CBD CBN n∠=∠”,则ADB =∠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22.如图1,D 是△ABC 延长线上的一点,CE //AB . (1)求证:∠ACD =∠A+∠B ;(2)如图2,过点A 作BC 的平行线交CE 于点H ,CF 平分∠ECD ,FA 平分∠HAD ,若∠BAD =70°,求∠F 的度数.(3)如图3,AH //BD ,G 为CD 上一点,Q 为AC 上一点,GR 平分∠QGD 交AH 于R ,QN 平分∠AQG 交AH 于N ,QM //GR ,猜想∠MQN 与∠ACB 的关系,说明理由.23.如图①,已知AB ∥CD ,一条直线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EFB =∠B ,FH ⊥FB ,点Q 在BF 上,连接QH .(1)已知∠EFD =70°,求∠B 的度数;(2)求证: FH 平分∠GFD .(3)在(1)的条件下,若∠FQH =30°,将△FHQ 绕着点F 顺时针旋转,如图②,若当边FH 转至线段EF 上时停止转动,记旋转角为α,请直接写出当α为多少度时,QH 与△EBF 的某一边平行?24.如图1,AB ∥CD ,点E 在AB 上,点G 在CD 上,点 F 在直线 AB ,CD 之间,连接EF ,FG ,EF 垂直于 FG ,∠FGD =125°.(1)求出∠BEF 的度数;(2)如图 2,延长FE 到H ,点M 在FH 的上方,连接MH ,Q 为直线 AB 上一点,且在直线 MH 的右侧, 连接 MQ ,若∠EHM=∠M +90°,求∠MQA 的度数;(3)如图 3,S 为 NB 上一点,T 为 GD 上一点,作直线 ST ,延长 GF 交 AB 于点 N ,P 为直线 ST 上一动点,请直接写出∠PGN ,∠SNP 和∠GPN 的数量关系 .(题中所有角都是大于 0°小于 180°的角)25.如图,已知C 为两条相互平行的直线AB ,ED 之间一点,ABC ∠和CDE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F ,180FDC ABC ∠+∠=︒.(1)求证://AD BC ;(2)连结CF ,当//CF AB ,且32CFB DCF ∠=∠时,求BCD ∠的度数;(3)若DCF CFB ∠=∠时,将线段BC 沿直线AB 方向平移,记平移后的线段为PQ (B ,C 分别对应P ,Q ,当20PQD QDC ∠-∠=︒时,请直接写出DQP ∠的度数______.26.如图,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4,﹣1)、B (﹣2,1),将线段AB 平移至线段CD ,使点A 的对应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点D 在第一象限. (1)若点C 的坐标(k ,0),求点D 的坐标(用含k 的式子表示);(2)连接BD 、BC ,若三角形BCD 的面积为5,求k 的值;(3)如图2,分别作∠ABC 和∠ADC 的平分线,它们交于点P ,请写出∠A 、和∠P 和∠BCD 之间的一个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AB∥CD,∴∠1=∠4,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D解析:D【解析】分析: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平分线,底边中线及高互相重合,即三线合一,两腰上的角平分线、中线及高都相等.详解: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正确;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相等;正确;③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正确;④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命题与定理的概念,能够熟练掌握.3.D解析:D【分析】根据同位角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解:两条直线a,b被第三条直线c所截(或说a,b相交c),在截线c的同旁,被截两直线a,b的同一侧的角,我们把这样的两个角称为同位角,根据定义,结合图形,∠1的同位角是∠5.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同位角的定义,解题关键是熟练理解同位角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4.C解析:C【分析】依据∠ABC=60°,∠2=44°,即可得到∠EBC=16°,再根据BE∥CD,即可得出∠1=∠EBC=16°.【详解】如图,∵∠ABC=60°,∠2=44°,∴∠EBC=16°,∵BE∥CD,∴∠1=∠EBC=16°,故选C.【点睛】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5.A解析:A【分析】作出如下图所示的辅助线,然后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所示,作直线m∥n∥l1∥l2,此时有∠3=∠1=40°,∠6=180°-∠2,∠4=∠5,又∠α=∠3+∠4,∠β=∠5+∠6=∠5+(180°-∠2),且∠α=∠β,∴∠3+∠4=∠5+(180°-∠2),由于∠4=∠5,∴∠3=180°-∠2,代入数据:40°=180°-∠2,∴∠2=140°,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熟记性质并作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D【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EF=14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 的度数即可.【详解】∵ED 平分BEF ∠,且70∠︒=DEF ,∴70DEB ∠=︒∴270140BEF ︒=∠=⨯︒∵//EF BC∴180B BEF ∠+∠=︒∴180********B BEF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相关性质的运用7.B解析:B【分析】AD ∥BC ,∠D=∠ABC ,则AB ∥CD ,则∠AEF=180°-∠AED-∠BEG=180°-2β,在△AEF 中,100°+2α+180°-2β=180°,故β-α=40°,即可求解.【详解】解:设FBE=∠FEB=α,则∠AFE=2α,∠FEH的角平分线为EG,设∠GEH=∠GEF=β,∵AD∥BC,∴∠ABC+∠BAD=180°,而∠D=∠ABC,∴∠D+∠BAD=180°,∴AB∥CD,∠DEH=100°,则∠CEH=∠FAE=80°,∠AEF=180°-∠FEG-∠BEG=180°-2β,在△AEF中,在△AEF中,80°+2α+180-2β=180°故β-α=40°,而∠BEG=∠FEG-∠FEB=β-α=40°,故选:B.【点睛】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落脚于△AEF内角和为180°,即100°+2α+180°-2β=180°,题目难度较大.8.C解析:C【解析】分类讨论:两个角的两边方向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相等;否则互补.故选C. 9.C解析:C【分析】根据同位角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得答案.【详解】图①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②中的∠1与∠2是同位角,图③中的∠1与∠2不是同位角,图④中的∠1与∠2是同位角,所以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形中,图①②④中的∠1和∠2是同位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同位角的定义,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概念是关键.10.D解析:D【分析】命题有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部分,结论是由条件得出的推论.【详解】“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条件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对命题的题设和结论的理解,解题的关键在于利用直线垂直的定义进行判断.二、填空题11.30°【分析】先由AB//CD 得到∠CDB=∠ABD,∠C+∠ABC=180︒,设出∠ABD=x°,依据“平分,”列出方程,求出∠ABD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B//CD∴∠ABD=x°解析:30°【分析】先由AB//CD 得到∠CDB=∠ABD ,∠C+∠ABC=180︒,设出∠ABD=x°,依据“BD 平分ABC ∠,:4:1C DBA ∠∠=”列出方程,求出∠ABD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AB//CD∴∠ABD=x°,∠ABD ,∠C+∠ABC=180︒,BD 平分ABC ∠,∴∠ABD=∠CBD∵:4:1C DBA ∠∠=,∴4C DBA ∠=∠设∠ABD=x°,则∠CBD=x°,∠C=4x°,∴2x°+4x°=180°,解得,x=30∴∠ABD=30°,∴∠CDB=30°,故答案为:3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ABD=30°是解此题的关键. 12.70°【分析】此题要构造辅助线:过点E ,F 分别作EG∥AB,FH∥AB.然后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EG∥AB,FH∥A解析:70°【分析】此题要构造辅助线: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然后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导.【详解】解:如图所示,过点E,F分别作EG∥AB,FH∥AB.∵EG∥AB,FH∥AB,∴∠5=∠ABE,∠3=∠1,又∵AB∥CD,∴EG∥CD,FH∥CD,∴∠6=∠CDE,∠4=∠2,∴∠1+∠2=∠3+∠4=∠BFD=35°.∵BF平分∠ABE,DF平分∠CDE,∴∠ABE=2∠1,∠CDE=2∠2,∴∠BED=∠5+∠6=2∠1+2∠2=2(∠1+∠2)=2×35°=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中的条件作出辅助线EG∥AB,FH∥AB,再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3.4∠AFC=3∠AEC【解析】【分析】连接AC,设∠EAF=x°,∠ECF=y°,∠EAB=4x°,∠ECD=4y°,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BAC+∠ACD=180°,求出∠CAE+∠ACE=18解析:4∠AFC=3∠AEC【解析】【分析】连接AC,设∠EAF=x°,∠ECF=y°,∠EAB=4x°,∠ECD=4y°,根据平行线性质得出∠BAC+∠ACD=180°,求出∠CAE+∠ACE=180°-(4x°+4y°),求出∠AEC=4(x°+y°),∠AFC═3(x°+y°),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连接AC,设∠EAF=x°,∠ECF=y°,∠EAB=4x°,∠ECD=4y°,∵AB∥CD,∴∠BAC+∠ACD=180°,∴∠CAE+4x°+∠ACE+4y°=180°,∴∠CAE+∠ACE=180°-(4x°+4y°),∠FAC+∠FCA=180°-(3x°+3y°),∴∠AEC=180°-(∠CAE+∠ACE)=180°-[180°-(4x°+4y°)]=4x°+4y°=4(x°+y°),∠AFC=180°-(∠FAC+∠FCA)=180°-[180°-(3x°+3y°)]=3x°+3y°=3(x°+y°),∴∠AFC=34∠AEC,即:4∠AFC=3∠AEC,故正确答案为:4∠AFC=3∠AE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4.【解析】分析:分别求出图①、图②、图③中,这些角的和,探究规律后,理由规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如图①中,∠A1+∠A2=180∘=1×180∘,如图②中,∠A1+∠A2+∠A3=360∘=2解析:n180︒【解析】分析:分别求出图①、图②、图③中,这些角的和,探究规律后,理由规律解决问题即可.详解:如图①中,∠A1+∠A2=180∘=1×180∘,如图②中,∠A1+∠A2+∠A3=360∘=2×180∘,如图③中,∠A1+∠A2+∠A3+∠A4=540∘=3×180∘,…,第n个图,∠A1+∠A2+∠A3+…+∠A n+1学会从=n180︒,故答案为180n︒.点睛:平行线的性质.【解析】【详解】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CPE=∠F+∠1,∠ANE=∠E+2∠1=∠CPE=2∠FMA,即∠E=2∠F=2×40°=80°.故答案为80解析:80【解析】【详解】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12∠CPE=∠F+∠1,∠ANE=∠E+2∠1=∠CPE=2∠FMA,即∠E=2∠F=2×40°=80°.故答案为80.16.4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分别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a∥b,可得∠1=∠5,∠6=∠7,∠8=∠4,然后根据∠2=∠3,即∠5+∠6=∠7+∠8,然后由∠1=40°,可求得∠4=40°.解析:40【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分别作a、b的平行线,然后根据a∥b,可得∠1=∠5,∠6=∠7,∠8=∠4,然后根据∠2=∠3,即∠5+∠6=∠7+∠8,然后由∠1=40°,可求得∠4=40°.故答案为:40.17.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解析: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b∥c∴∠2+∠4=180°,则∠4=180°-∠2,∵∠BAC是直角,∴∠3+∠4=180°-∠1+180°-∠2,∴90°=360°-(∠1+∠2),∴∠1+∠2=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8.65【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量代换可得∠CBD=∠EBC,可得结果.【详解】∵∠1=50°,∴∠DBE=180°-∠1=180°-50°=130°,∵∠2=130°,解析:65【分析】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等量代换可得∠CBD=∠EBC,可得结果.【详解】∴∠DBE=180°-∠1=180°-50°=130°,∵∠2=130°,∴∠DBE=∠2,∴AE∥CF,∴∠4=∠ADF,∵∠3=∠4,∴∠EBC=∠4,∴AD∥BC,∵AD平分∠BDF,∴∠ADB=∠ADF,∵AD∥BC,∴∠ADB=∠CBD,∴∠4=∠CBD,∴∠CBD=∠EBC=12∠DBE=12×130°=65°.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熟练掌握定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9.121°【分析】由AC∥B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B的度数;由邻补角的定义,求得∠BAC的度数;又由AE平分∠BAC交BD于点E,即可求得∠BA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解析:121°【分析】由AC∥BD,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可求得∠B的度数;由邻补角的定义,求得∠BAC的度数;又由AE平分∠BAC交BD于点E,即可求得∠BAE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得∠2的度数.【详解】∵AC∥BD,∴∠B=∠1=64°,∴∠BAC=180°-∠1=180°-62°=118°,∵AE平分∠BAC交BD于点E,∴∠BAE=12∠BAC=59°,∴∠2=∠BAE+∠B=62°+59°=121°.故答案为121°.【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邻补角的定义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0.(n ﹣1)×180【分析】分别过P1、P2、P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1E ,P2F ,P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解析:(n ﹣1)×180【分析】分别过P 1、P 2、P 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 1E ,P 2F ,P 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于是得到∠1+∠2=10°,∠1+∠P 1+∠2=2×180,∠1+∠P 1+∠P 2+∠2=3×180°,∠1+∠P 1+∠P 2+∠P 3+∠2=4×180°,根据规律得到结果∠1+∠2+∠P 1+…+∠P n =(n+1)×180°.【详解】解:如图,分别过P 1、P 2、P 3作直线AB 的平行线P 1E ,P 2F ,P 3G ,∵AB ∥CD ,∴AB ∥P 1E ∥P 2F ∥P 3G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出:∠1+∠3=180°,∠5+∠6=180°,∠7+∠8=180°,∠4+∠2=180° ∴(1)∠1+∠2=180°,(2)∠1+∠P 1+∠2=2×180,(3)∠1+∠P 1+∠P 2+∠2=3×180°,(4)∠1+∠P 1+∠P 2+∠P 3+∠2=4×180°,∴∠1+∠2+∠P 1+…+∠P n =(n+1)×180°.故答案为:(n+1)×180.【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三、解答题21.(1)120º,120º;(2)160;(3)()1360n m n -⋅- 【分析】(1)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根据 120FAC ACB ∠=∠=︒,平行线的性质和周角可求出120GCB ∠=︒,则 120CBN GCB ∠=∠=︒,再根据 12CAD FAC ∠=∠, 12CBD CBN ∠=∠,可得 1602CBD CBN ∠=∠=︒, 1602CAD FAC ∠=∠=︒,可求出 60ADH FAD ∠=∠=︒,60BDH DBN ∠=∠=︒,根据ADB ADH BDH ∠=∠+∠即可得到结果; (2)同理(1)的求法,根据120FAC ACB ∠=∠=︒,13CAD FAC ∠=∠, 13CBD CBN ∠=∠求解即可; (3)同理(1)的求法,根据FAC ACB m ∠=∠=︒,1CAD FAC n∠=∠, 1CBD CBN n∠=∠求解即可; 【详解】 解:(1)如图示,分别过点,C D 作CGEF ,DH EF ,∵EFMN , ∴EF MN CG DH ,∴120ACG FAC ∠=∠=︒,∴360120GCB ACG ACB ∠=︒-∠-∠=︒,∴120CBN GCB ∠=∠=︒,∵1602CBD CBN ∠=∠=︒, 1602CAD FAC ∠=∠=︒ ∴60DBN CBN CBD ∠=∠-∠=︒,又∵60FAD FAC CAD ∠=∠-∠=︒,∴60ADH FAD ∠=∠=︒,60BDH DBN ∠=∠=︒,∴120ADB ADH BDH ∠=∠+∠=︒.(2)如图示,分别过点,C D 作CG EF ,DH EF ,∵EF MN ,∴EF MN CG DH ,∴120ACG FAC ∠=∠=︒,∴360120GCB ACG ACB ∠=︒-∠-∠=︒,∴120CBN GCB ∠=∠=︒, ∵1403CBD CBN ∠=∠=︒, 1403CAD FAC ∠=∠=︒ ∴80DBN CBN CBD ∠=∠-∠=︒,又∵80FAD FAC CAD ∠=∠-∠=︒,∴80ADH FAD ∠=∠=︒,80BDH DBN ∠=∠=︒,∴160ADB ADH BDH ∠=∠+∠=︒.故答案为:160;(3)同理(1)的求法∵EF MN ,∴EF MN CG DH ,∴ACG FAC m ∠=∠=︒,∴3603602GCB ACG ACB m ∠=︒-∠-∠=︒-︒,∴3602CBN GCB m ∠=∠=︒-︒, ∵13602m CBD CBN n n ︒-︒∠=∠=, 1m CAD FAC n n︒∠=∠= ∴()()360213602=3602m n m DBN CB D m n N n CB ︒-︒-︒-︒-︒∠-∠=-=∠︒, 又∵()1n m FAD FAC CAD m m n n -︒∠=∠-∠=︒-=︒, ∴()1n ADH FAD m n -∠=∠=︒, ()13602n BDH DBN m n-∠=∠=︒-︒, ∴()()()1113602=360n n n ADB ADH BDH m m m n n n --∠=∠+∠=-︒︒-︒︒-+︒. 故答案为:()1360n m n-⋅-.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度的运算,熟悉相关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2.(1)证明见解析;(2)∠F=55°;(3)∠MQN =12∠ACB ;理由见解析. 【分析】(1)首先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CE =∠A ,∠ECD =∠B ,然后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答案;(2)首先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FCD =12∠ECD ,∠HAF =12∠HAD ,进而得出∠F =12(∠HAD+∠ECD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HAD+∠ECD 的度数,进而可得出答案;(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12QGR QGD ∠=∠,12NQG AQG ∠=∠,180MQG QGR ∠+∠=︒ ,再通过等量代换即可得出∠MQN =12∠ACB . 【详解】解:(1)∵CE //AB ,∴∠ACE =∠A ,∠ECD =∠B ,∵∠ACD =∠ACE+∠ECD ,∴∠ACD =∠A+∠B ;(2)∵CF 平分∠ECD ,FA 平分∠HAD ,∴∠FCD =12∠ECD ,∠HAF =12∠HAD , ∴∠F =12∠HAD+12∠ECD =12(∠HAD+∠ECD ), ∵CH //AB ,∴∠ECD =∠B ,∵AH //BC ,∴∠B+∠HAB =180°,∵∠BAD =70°,110B HAD ∴∠+∠=︒,∴∠F =12(∠B+∠HAD )=55°; (3)∠MQN =12∠ACB ,理由如下: GR 平分QGD ∠,12QGR QGD ∴∠=∠. GN 平分AQG ∠,12NQG AQG ∴∠=∠. //QM GR ,180MQG QGR ∴∠+∠=︒ .∴∠MQN =∠MQG ﹣∠NQG=180°﹣∠QGR ﹣∠NQG=180°﹣12(∠AQG+∠QGD ) =180°﹣12(180°﹣∠CQG+180°﹣∠QGC ) =12(∠CQG+∠QGC ) =12∠AC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3.(1)35°;(2)见解析;(3)30°或65°或175°或210°【分析】(1)利用AB ∥CD ,得到∠B =∠BFD ,又∠B=∠EFB ,由此得到∠EFB=∠BFD=12∠EFD=35°; (2)由(1)知∠EFB =∠BFD ,利用FH ⊥FB ,得到∠BFD +∠DFH =90°,∠EFB +∠GFH =90°,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DFH =∠GFH 即可求解;(3)按QH 分别与△EBF 的三边平行三种情况分类讨论即可.【详解】解:(1)AB ∥CD ,∴∠B =∠BFD .∵∠EFB =∠B ,∴∠EFB =∠BFD =12∠EFD =35°, ∴∠B =35°,故答案为:35°;(2)∵FH ⊥FB ,∴∠BFD +∠DFH =90°,∠EFB +∠GFH =90°∵∠EFB =∠BFD ,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知,∴∠DFH =∠GFH .∴FH 平分∠GFD .(3)分类讨论:情况一:QH 与△EFB 的边BF 平行时,如下图1和图4所示:当为图1时:∵BF与HQ平行,∴∠H+∠BFH=180°,又∠H=60°,∴∠BFH=120°,此时旋转角α=∠BFQ=120°-∠HFQ=120°-90°=30°,当为图4时:此时∠HFB=∠H=60°,旋转角α=∠1+∠2+∠3=360°-(∠HFB+∠HFQ)=360°-(60°+90°)=210°;情况二:QH与△EFB的边BE平行时,如下图2所示:此时∠1=∠3=35°,∠2=∠4=30°,∴旋转角α=∠BFQ=∠1+∠2=35°+30°=65°;情况三:QH与△EFB的边EF平行时,如下图3所示:此时∠3=∠Q=30°,∴旋转角α=∠BFQ=∠1+∠2+∠3=35°+110°+30°=175°,综上所述,旋转角α=30°或65°或175°或210°.故答案为:α=30°或65°或175°或21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周角的定义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1)145︒;(2)55︒;(3)2125PGN SNP NPG ∠+∠-︒=∠【分析】(1)过点F 作//FN AB ,根据AB ∥CD ,EF 垂直于FG ,∠FGD =125°可计算NFG ∠,EFN ∠,从而求算BEF ∠;(2)作//FN AB ,//HK AB 交MQ 于点K ,由(1)知55,=35NFG EFN ∠=︒∠︒,从而求算35AEF EHL ∠=∠=︒,再根据90EHM M ∠=∠+︒,设M x ∠=︒,利用外角求出MHL ∠,从而求算MQA ∠;(3)作//PI AB 交NG 于I ,连接NP ,GP ,FP ,设SNP x ∠=︒ ,则NPI x ∠=︒ 设IPG y ∠=︒ ,则PGT y ∠=︒,从而表示PGN ∠,进而寻找数量关系.【详解】(1)过点F 作//FN AB ,如图:∵AB ∥CD ,EF 垂直于FG ,∠FGD =125°∴55,905535NFG EFN ∠=︒∠=︒-︒=︒∴180145BEF EFN ∠=︒-∠=︒(2)作//FN AB ,//HK AB 交MQ 于点K ,如图:由(1)知:55,905535NFG EFN ∠=︒∠=︒-︒=︒∴35AEF EHL ∠=∠=︒又∵90EHM M ∠=∠+︒,设M x ∠=︒∴90EHM x ∠=︒+︒∴903555MHL x x ∠=︒+︒-︒=︒+︒∴5555MKH MQA MHL M x x ∠=∠=∠-∠=︒+︒-︒=︒(3)作//PI AB 交NG 于I ,连接NP ,GP ,FP ,如图:设SNP x ∠=︒ ,则NPI x ∠=︒设IPG y ∠=︒ ,则PGT y ∠=︒又∵125FGD ∠=︒∴125PGN y ∠=︒-︒∴2125PGN SNP NPG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综合,转化相关的角度是解题关键.25.(1)证明见解析;(2)∠BCD =108°;(3)70°【分析】(1)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EDF =∠DAB ,由角平线的定义得出∠EDF =∠FDC ,最后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进行求证;(2)设∠DCF =x ,则∠CFB =1.5x ,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ABF =1.5x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C =3x ,最后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关于x 的方程,求解即可;(3)画出图形,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得出∠CDF =∠CBF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与已知条件可求出∠ABC 与∠FDC ,由平移的性质与平行公理的推论得出AD ∥PQ ,最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列式求解.【详解】解:(1)证明:∵AB ∥DE ,∴∠EDF =∠DAB ,∵DF 平分∠EDC ,∴∠EDF =∠FDC ,∴∠FDC =∠DAB ,∵∠FDC +∠ABC =180°,∴∠DAB+∠ABC=180°,∴AD∥BC;(2)∵32CFB DCF∠=∠,设∠DCF=x,则∠CFB=1.5x,∵CF∥AB,∴∠ABF=∠CFB=1.5x,∵BE平分∠ABC,∴∠ABC=2∠ABF=3x,∵AD∥BC,∴∠FDC+∠BCD=180°,∵∠FDC+∠ABC=180°,∴∠BCD=∠ABC=3x,∴∠BCF=2x,∵CF∥AB,∴∠ABC+∠BCF=180°,∴3x+2x=180°,∴x=36°,∴∠BCD=3×36°=108°;(3)如图,∵∠DCF=∠CFB,∴BF∥CD,∴∠CDF +∠BFD=180°,∵AD∥BC,∴∠CBF +∠BFD=180°,∴∠CDF=∠CBF,∵AD,BE分别平分∠ABC,∠CDE,∴∠ABC=2∠CBF,∠CDE=2∠FDC,∴∠ABC=∠CDE=2∠FDC,∵∠FDC+∠ABC=180°,∴∠ABC=120°,∠FDC=60°,∵线段BC沿直线AB方向平移得到线段PQ,∴BC∥PQ,∵AD∥BC,∴AD∥PQ,∵∠PQD﹣∠QDC=20°,∴∠QDC=∠PQD﹣20°,∴∠FDC+∠QDC +∠PQD=60°+∠PQD﹣20°+∠PQD=180°,∴∠PQD=70°,即∠DQP=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公理的推论,角平分线的定义,平移的性质,熟练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6.(1)D(k+2,2);(2)k=2;(3)∠BPD=12∠BCD+12∠A,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由平移的性质可得出答案;(2)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D作DF⊥x轴于点F,由四边形BEFD的面积可得出答案;(3)过点P作PE∥AB得出∠PBA=∠EPB,由平移的性质得出AB∥CD,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PE∥CD,则∠EPD=∠PDC,得出∠BPD=∠PBA+∠PDC,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BA=12∠ABC,∠PDC=12∠ADC,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点A(﹣4,﹣1)、B(﹣2,1),C(k,0),将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点B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向右平移(k+4)个单位到点D,∴D(k+2,2);(2)如图1,过点B作BE⊥x轴于点E,过点D作DF⊥x轴于点F,∵A(﹣4,﹣1)、B(﹣2,1),C(k,0),D(k+2,2),∴BE=1,CE=k+2,DF=2,EF=k+4,CF=2,∵S四边形BEFD=S△BEC+S△DCF+S△BCD,∴1(12)(k4)2⨯+⨯+=111(k2)22522⨯⨯++⨯⨯+,解得:k=2.(3)∠BPD=12∠BCD+12∠A;理由如下:过点P作PE∥AB,如图2所示:∴∠PBA=∠EPB,∵线段AB平移至线段CD,∴AB∥CD,∴PE∥CD,∠ADC=∠A,∠ABC=∠BCD,∴∠EPD=∠PDC,∴∠BPD=∠PBA+∠PDC,∵BP平分∠ABC,DP平分∠ADC,∴∠PBA=12∠ABC,∠PDC=12∠ADC,∴∠BPD=12∠ABC+12∠ADC=12∠BCD+12∠A.【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综合问题,掌握平移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
初中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典型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c 所截,且a//b ,若∠1=55°,则∠2等于( )A .35°B .45°C .55°D .125°2.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的直角边AB =6,BC =8,将直角三角形ABC 沿边BC 的方向平移到三角形DEF 的位置,DE 交AC 于点G ,BE =2,三角形CEG 的面积为13.5,下列结论:①三角形ABC 平移的距离是4;②EG =4.5;③AD ∥CF ;④四边形ADFC 的面积为6.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 3.如图,在ABC 中,//EF BC ,ED 平分BEF ∠,且70∠︒=DEF ,则B 的度数为( )A .70°B .60°C .50°D .40°4.如图,已知AB ∥CD, EF ∥CD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 .∠BCD= ∠DCE;B .∠ABC+∠BCE+∠CEF=360︒;C .∠BCE+∠DCE=∠ABC+∠BCD;D .∠ABC+∠BCE -∠CEF=18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C.射线就是直线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6.如下图,在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的是( )A.∠1=∠3 B.∠2=∠3 C.∠1=∠4 D.∠3=∠47.下列语句是命题的是 ( )(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补;(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A.(1)(2)B.(3)(4)C.(2)(3)D.(1)(4)8.下面是投影屏上出示的抢答题,需要回答横线上符号代表的内容,则回答正确的是()已知:如图,∠BEC=∠B+∠C,求证:AB∥CD证明:延长BE交__※__于点F,则∠BEC=__⊙__+∠C又∵∠BEC=∠B+∠C,∴∠B=▲∴AB∥CD(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A.⊙代表∠FEC B.□代表同位角C.▲代表∠EFC D.※代表AB 9.下列各命题中,属于假命题的是()A.若0a b->,则a b>B.若0a b-=,则0ab≥C.若0a b-<,则a b<D.若0a b-≠,则0ab≠10.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B∥CE,且∠ADC=∠B:④AB∥CE,且∠BCD=∠BAD.其中能推出BC∥AD的条件为()A.①②B.②④C.②③D.②③④二、填空题11.如图,//AB CD,GF与AB相交于点H,与CD 于F,FE平分HFD∠,若50EHF ∠=︒,则HFE ∠的度数为______.12.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其中点,B D 重合,若固定三角形AOB ,将三角形ACD 绕点A 顺时针旋转一周,共有 _________次 出现三角形ACD 的一边与三角形AOB 的某一边平行.13.设a 、b 、c 为平面上三条不同直线,(1)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2)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3)若//a b ,b c ⊥,则a 与c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14.如图,把直角梯形ABCD 沿AD 方向平移到梯形EFGH ,28HG cm =,5MG cm =,4MC cm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15.如图,直线a ∥b ∥c ,直角∠BAC 的顶点A 在直线b 上,两边分别与直线a ,c 相交于点B ,C ,则∠1+∠2的度数是___________.16.如果一张长方形的纸条,如图所示折叠,那么∠α等于____.17.如图,AB ∥CD ,∠B =75°,∠E =27°,则∠D 的度数为_____.18.如图,AD ∥BC ,∠D=100°,CA 平分∠BCD ,则∠DAC=________度.19.如图,CB ∥OA ,∠B =∠A =100°,E 、F 在CB 上,且满足∠FOC =∠AOC ,OE 平分∠BOF ,若平行移动AC ,当∠OCA 的度数为_____时,可以使∠OEB =∠OCA .20.如图,直线////a b c ,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线b 上,若135∠=︒,则2∠等于_______.三、解答题21.(感知)如图①,AB ∥CD ,点E 在直线AB 与CD 之间,连结AE 、BE ,试说明∠BAE+∠DCE=∠AEC ;(探究)当点E 在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他条件不变,试说明∠AEC+∠BAE+∠DCE=360°; (应用)点E 、F 、G 在直线AB 与CD 之间,连结AE 、EF 、FG 和CG ,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若∠EFG=36°,则∠BAE+∠AEF+∠FGC+∠DCG=______°.22.已知:直线l 分别交AB 、CD 与E 、F 两点,且AB ∥CD .(1) 说明:∠1=∠2;(2) 如图2,点M 、N 在AB 、CD 之间,且在直线l 左侧,若∠EMN +∠FNM =260°, ①求:∠AEM +∠CFN 的度数;②如图3,若EP 平分∠AEM ,FP 平分∠CFN ,求∠P 的度数;(3) 如图4,∠2=80°,点G 在射线EB 上,点H 在AB 上方的直线l 上,点Q 是平面内一点,连接QG 、QH ,若∠AGQ =18°,∠FHQ =24°,直接写出∠GQH 的度数.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 APC ∠ 度数. 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 P 作 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5060110APC ∠=+=.问题迁移:(1)如图3,AD BC ,点 P 在射线 OM 上运动,当点 P 在 A 、 B 两点之间运动时,ADP α∠=∠,BCP β∠=∠.CPD ∠ 、 α∠ 、 β∠ 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在(1)的条件下,如果点 P 在 A 、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 P 与点 A 、 B 、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 CPD ∠ 、 α∠ 、 β∠ 间的数量关系.24.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______. 问题迁移:如图3,AD B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ADP α∠=∠,BCP β∠=∠.(1)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25.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 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30A ∠=︒,60B ∠=︒,45D E ∠=∠=︒.(1)猜想BCD ∠与ACE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3BCD ACE ∠=∠,求BCD ∠的度数;(3)若按住三角板ABC 不动,绕顶点C 转动三角DCE ,试探究BCD ∠等于多少度时//CE AB ,并简要说明理由.26.如图1,已知直线PQ ∥MN ,点A 在直线PQ 上,点C 、D 在直线MN 上,连接AC 、AD ,∠PAC =50°,∠ADC =30°,AE 平分∠PAD ,CE 平分∠ACD ,AE 与CE 相交于E . (1)求∠AEC 的度数;(2)若将图1中的线段AD 沿MN 向右平移到A 1D 1如图2所示位置,此时A 1E 平分∠AA 1D 1,CE 平分∠ACD 1,A 1E 与CE 相交于E ,∠PAC =50°,∠A 1D 1C =30°,求∠A 1EC 的度数.(3)若将图1中的线段AD 沿MN 向左平移到A 1D 1如图3所示位置,其他条件与(2)相同,求此时∠A 1EC 的度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可得:∠1和∠2是同位角,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可得:∠2=∠1=5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2.B解析:B【解析】分析:(1)对应线段的长度即是平移的距离;(2)根据EC 的长和△CEG 的面积求EG ;(3)平移前后,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4)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详解:(1)因为点B ,E 是对应点,且BE =2,所以△ABC 平行的距离是2,则①错误; ②根据题意得,13.5×2=(8-2)EG ,解得EG =4.5,则②正确;③因为A ,D 是对应点,C ,F 是对应点,所以AD ∥CF ,则③正确;④平行四边形ADFC 的面积为AB ·CF =AB ·BE =6×2=12,则④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移的性质,平移的性质有:①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②平移得到的图形与原图形中的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3.D解析:D【分析】由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EF=14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B 的度数即可.【详解】∵ED 平分BEF ∠,且70∠︒=DEF ,∴70DEB ∠=︒∴270140BEF ︒=∠=⨯︒∵//EF BC∴180B BEF ∠+∠=︒∴180********B BEF ∠=︒-∠=︒-︒=︒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相关性质的运用4.D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找出图形中的同旁内角、内错角即可判断.详解:延长DC 到H∵AB ∥CD ,EF ∥CD∴∠ABC+∠BCH=180°∠ABC=∠BCD∠CE+∠DCE=180°∠ECH=∠FEC∴∠ABC+∠BCE+∠CEF=180°+∠FEC∠ABC+∠BCE -∠CEF=∠ABC+∠BCH+∠ECH-∠CEF=180°.故选D.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关键是熟记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同位角相等.5.D解析:D【解析】根据真假命题的概念,可知:A 、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选项错误;B 、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钝角,还应包含直角,选项错误.C 、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选项错误;D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选项正确;故选:D .6.C解析:C【解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可由∠2=∠3,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到AD ∥BC ,由∠1=∠4,得到AB∥CD.故选C.7.A解析:A【分析】根据命题的定义对四句话进行判断.【详解】解:(1)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它是命题;(2)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度,那么这两个角互余,它是命题;(3)请画出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它不是命题;(4)一个锐角与一个钝角互补吗?,它不是命题.所以,是命题的为(1)(2),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8.C解析:C【分析】延长BE交CD于点F,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BEC=∠EFC+∠C,结合∠BEC=∠B+∠C可得出∠B=∠EFC,利用“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证出AB∥CD,找出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再对照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证明:延长BE交CD于点F,则∠BEC=∠EFC+∠C.又∵∠BEC=∠B+∠C,∴∠B=∠EFC,∴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代表CD,⊙代表∠EFC,▲代表∠EFC,□代表内错角.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以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利用各角之间的关系,找出∠B=∠EFC 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D【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详解】A、正确,符合不等式的性质;B、正确,符合不等式的性质.C、正确,符合不等式的性质;D、错误,例如a=2,b=0;故选D.【点睛】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不等式的性质,难度不大.10.D解析:D【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条件,逐一判断,排除错误答案.【详解】解:①∵∠1=∠2,∴AB∥CD,不符合题意;②∵∠3=∠4,∴BC∥AD,符合题意;③∵AB∥CD,∴∠B+∠BCD=180°,∵∠ADC=∠B,∴∠ADC+∠BCD=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AD,故符合题意;④∵AB∥CE,∴∠B+∠BCD=180°,∵∠BCD=∠BAD,∴∠B+∠BAD=180°,由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可得BC∥AD,故符合题意;故能推出BC∥AD的条件为②③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判定定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二、填空题11.65°【分析】由AB//CD可得∠HFD=130︒,再由FE平分∠HFD可求出∠HFE.【详解】∵∴∠EHF+∠HFD=180°∵∴∠HFD=130°∵平分,∴∠HFE=∠HFD=解析:65°【分析】由AB//CD 可得∠HFD=130︒,再由FE 平分∠HFD 可求出∠HFE .【详解】∵//AB CD∴∠EHF+∠HFD=180°∵50EHF ∠=︒∴∠HFD=130°∵FE 平分HFD ∠,∴∠HFE=12∠HFD=1130652⨯︒=︒ 故答案为:6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2.【分析】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掉任何一种情况,也可实际用三角板操作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详解】解:分8种情况讨论:(1)如图1,AD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45°;(2)如图2,解析:8【分析】要分类讨论,不要漏掉任何一种情况,也可实际用三角板操作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再计算.【详解】解:分8种情况讨论:(1)如图1,AD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 =45°;(2)如图2,当AC 边与OB 平行时,∠BAD =90°+45°=135°;(3)如图3,DC 边与AB 边平行时,∠BAD =60°+90°=150°,(4)如图4,DC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 =135°+30°=165°,(5)如图5,DC 边与OB 边平行时,∠BAD =45°﹣30°=15°;(6)如图6,DC 边与AO 边平行时,∠BAD =15°+90°=105°(7)如图7,DC 边与AB 边平行时,∠BAD =30°,(8)如图8,DC边与AO边平行时,∠BAD=30°+45°=75°;综上所述:∠BAD的所有可能的值为:15°,30°,45°,75°,105°,135°,150°,165°.故答案为:8.【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判定,画出所有符合题意的示意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3.平行平行垂直【解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由,得出a∥c;根据垂直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可由,得到a∥c;根据,,得到a⊥c.故答案为平行,平行,垂直.点睛:由平解析:平行 平行 垂直【解析】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可由//,//a b b c ,得出a ∥c ;根据垂直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可由,a b b c ⊥⊥,得到a∥c;根据//a b ,b c ⊥,得到a⊥c.故答案为平行,平行,垂直.点睛:由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求解(1),因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可求解(2),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求解(3). 14.130cm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梯形ABCD ,那么GH=CD ,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解析:130cm 2.【分析】根据平移的性质可知梯形EFGH ≌梯形ABCD ,那么GH=CD ,BC=FG ,观察可知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那么阴影部分的面积就等于梯形MGHD ,再根据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直角梯形EFGH 是由直角梯形ABCD 平移得到的,∴梯形EFGH ≌梯形ABCD ,∴GH=CD ,BC=FG ,∵梯形EFMD 是两个梯形的公共部分,∴S 梯形ABCD -S 梯形EFMD =S 梯形EFGH -S 梯形EFMD ,∴S 阴影=S 梯形MGHD =12(DM+GH )•GM=12(28-4+28)×5=130(cm 2). 故答案是130cm 2.【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平移,解题的关键是知道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15.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 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解析:270°【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知∠1+∠3=∠2+∠4=180°,再结合∠BAC是直角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如图所示,∵a∥b,∴∠1+∠3=180°,则∠3=180°-∠1,∵b∥c∴∠2+∠4=180°,则∠4=180°-∠2,∵∠BAC是直角,∴∠3+∠4=180°-∠1+180°-∠2,∴90°=360°-(∠1+∠2),∴∠1+∠2=270°.故答案为:2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6.70°.【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E=140°,依据折叠即可得到∠α=70°.【详解】解:如图,∵AB∥CD,∴∠BAE=∠DCE=140°,由折叠可得:,∴∠解析:70°.【分析】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BAE=∠DCE=140°,依据折叠即可得到∠α=70°.【详解】解:如图,∵AB∥CD,∴∠BAE=∠DCE=140°,由折叠可得:12DCF DCE ∠=∠,∴∠α=70°.故答案为:70°.【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7.48°【分析】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EFC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AB∥CD,∠B=75°解析:48°【分析】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由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得出∠EFC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将BE与CD交点记为点F,∵AB∥CD,∠B=75°,∴∠EFC=∠B=75°,又∵∠EFC=∠D+∠E,且∠E=27°,∴∠D=∠EFC﹣∠E=75°﹣27°=48°,故答案为:48°.【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这一性质.18.40°【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做题.【详解】∵AD∥BC,∴∠BCD=180°-∠D=80°,又∵CA平分∠BCD,∴解析:40°【分析】本题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进行做题.【详解】∵AD∥BC,∴∠BCD=180°-∠D=80°,又∵CA平分∠BCD,∴∠ACB=12∠BCD=40°,∴∠DAC=∠ACB=40°.【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是一道较为简单的题目.19.60°【分析】设∠OCA=a,∠AOC=x,利用三角形外角,内角和定理,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 【详解】解:设∠OCA=a,∠AOC=x,已知CB∥OA,∠B=∠A=100°,即a+x=80解析:60°【分析】设∠OCA=a,∠AOC=x,利用三角形外角,内角和定理,平行线定理即可解答.【详解】解:设∠OCA=a,∠AOC=x,已知CB∥OA,∠B=∠A=100°,即a+x=80°,又因为∠OEB=∠EOC+∠ECO=40°+x.当∠OEB=∠OCA,a=80°-x,40°+x=a,解得∠OCA=60°.【点睛】本题考查角度变换和平行线定理的综合运用,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20.【分析】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35°,然后进一步得出∠4的度数,从而再次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如图所示,∵,,∴,∴∠4=90°−∠3=55°,∵,∴∠2解析:55︒【分析】如图,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出∠3=35°,然后进一步得出∠4的度数,从而再次利用平行线性质得出答案即可.【详解】如图所示,∵//a b ,135∠=︒,∴335∠=︒,∴∠4=90°−∠3=55°,∵////a b c ,∴∠2=∠4=55°.故答案为:5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三、解答题21.【感知】见解析;【探究】∠BAE+∠AEC+∠DCE=360°;【应用】396°.【分析】感知:如图①,过点E作EF∥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探究:如图2中,作EG∥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应用:作FH∥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理由如下,【感知】过E点作EF//AB∵AB//CD∴EF//CD∵AB//CD∴∠BAE=∠AEF∵EF//CD∴∠CEF=∠DCE∴∠BAE+∠DCE=∠AEC.【探究】过E点作AB//EG.∵AB//CD∴EG//CD∵AB//CD∴∠BAE+∠AEG=180°∵EG//CD∴∠CEG+∠DCE=180°∴∠BAE+∠AEC+∠DCE=360°【应用】过点F作FH∥AB.∵AB ∥CD ,∴FH ∥CD ,∴∠BAE+∠AEF+∠EFH=360°,∠HFG+∠FGC+∠GCD=360°,∴∠BAE+∠AEF+∠EFH+∠HFG+∠FGC+∠GCD=720°,∴∠BAE+∠AEF+∠EFH+∠HFG+∠FGC+∠GCD+∠EFG=720°+36°,∴∠BAE+∠AEF+∠FGC+∠DCG=720°-360°+36°=396°故答案为396°.【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辅助线构造平行线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2.(1)理由见解析;(2)①80°,②40°;(3)38°、74°、86°、122°.【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的性质即可得证;(2)①过拐点作AB 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理即可得到答案;②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角的度数; (3)分情况讨论,画出图形,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的性质分别求出答案即可.【详解】(1)//AB CD1EFD ∴∠=∠,2EFD ∠=∠12∠∠∴=; (2)①分别过点M ,N 作直线GH ,IJ 与AB 平行,则//////AB CD GH IJ ,如图:AEM EMH ∴∠=∠,CFN FNJ ∠=∠,180HMN MNJ ∠+∠=︒,()80AEM CFN EMH FNJ EMN MNF HMN MNJ ∴∠+∠=∠+∠=∠+∠-∠+∠=︒;②过点P 作AB 的平行线,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AEP ∠=∠,4CFP ∠=∠, ∵EP 平分∠AEM ,FP 平分∠CFN , ∴11344022AEP CFP AEM CFM ∠+∠=∠+∠=∠+∠=︒, 即40P ∠=︒;(3)分四种情况进行讨论:由已知条件可得80BEH ∠=︒,①如图:118082EPG BEH AGQ ∠=︒-∠-∠=︒182HPQ EPG ∴∠=∠=︒11118074GQ H EHQ HPQ ∴∠=︒-∠-∠=︒ ②如图:104 BPH FHP BEH∠=∠+∠=︒,22122BQ H BPH AGQ∴∠=∠+∠=︒;③如图:56BPH BEH FHP∠=∠-∠=︒,3338BQ H BPH AGQ∴∠=∠-∠=︒;④如图:104BPH BEH FHP ∠=∠+∠=︒ ,4486GQ H BPH AGQ ∴∠=∠-∠=︒;综上所述,∠GQH 的度数为38°、74°、86°、12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等内容,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辅助线的作法以及分类讨论的思想.23.(1)∠CPD=∠α+∠β,理由见解析;(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分析】(1)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根据题意得出AD ∥PE ∥BC ,从而利用平行线性质可知α∠=∠DPE ,β∠=∠CPE ,据此进一步证明即可;(2)根据题意分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以及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两种情况逐一分析讨论即可.【详解】(1)∠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3,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2)①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理由如下:如图4,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EPD ,β∠=∠CPE ,∴∠CPD=∠CPE −∠EPD=βα∠-∠;②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理由如下:如图5,过点P 作PE ∥AD 交CD 于点E ,∵AD ∥BC ,PE ∥AD ,∴AD ∥PE ∥BC ,∴α∠=∠DPE ,β∠=∠CPE ,∴∠CPD=∠DPE −∠CPE=αβ∠-∠,综上所述,当点P 在A 、M 两点之间时,∠CPD=∠β−∠α;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α−∠β.【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平行线性质及判定的综合运用,熟练掌握相关概念是解题关键.24.110︒;(1)CPD αβ∠=∠+∠;理由见解析;(2)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CPD αβ∠=∠-∠;当点P 在射线AM 上时,CPD βα∠=∠-∠.【分析】问题情境:理由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到 PE ∥AB ∥CD ,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APC .(1)过点P 作PQ AD ,得到PQ AD BC 理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DP DPQ ∠=∠,BCP CPQ ∠=∠,即可得到CPD DPQ CPQ ADP BCP αβ∠=∠+∠=∠+∠=∠+∠(2)分情况讨论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以及点P 在射线AM 上时,两种情况,然后构造平行线,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通过推理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问题情境:∵AB ∥CD ,PE AB∴PE ∥AB ∥CD , ∴∠A+∠APE=180°,∠C+∠CPE=180°,∵∠PAB=130°,∠PCD=120°,∴∠APE=50°,∠CPE=60°,∴∠APC=∠APE+∠CPE=50°+60°=110°;(1)CPD αβ∠=∠+∠过点P 作PQ AD .又因为AD BC ∥,所以PQ AD BC则ADP DPQ ∠=∠,BCP CPQ ∠=∠所以CPD DPQ CPQ ADP BCP αβ∠=∠+∠=∠+∠=∠+∠(2)情况1:如图所示,当点P 在B 、O 两点之间时过P 作PE ∥AD ,交ON 于E ,∵AD ∥BC ,∴AD ∥BC ∥PE ,∴∠DPE=∠ADP=∠α,∠CPE=∠BCP=∠β,∴∠CPD=∠DPE-∠CPE=∠α-∠β情况2:如图所示,当点P 在射线AM 上时,过P 作PE ∥AD ,交ON 于E ,∵AD ∥BC ,∴AD ∥BC ∥PE ,∴∠DPE=∠ADP=∠α,∠CPE=∠BCP=∠β,∴∠CPD=∠CPE-∠DPE=∠β-∠α【点睛】本题主要借助辅助线构造平行线,利用平行线的性质进行推理.25.(1)180BCD ACE ∠+∠=︒,理由详见解析;(2)135°;(3)BCD ∠等于150︒或30时,//CE AB .【分析】(1)依据∠BCD=∠ACB+∠ACD=90°+∠ACD ,即可得到∠BCD+∠ACE 的度数;(2)设∠ACE=α,则∠BCD=3α,依据∠BCD+∠ACE=180°,即可得到∠BCD 的度数; (3)分两种情况讨论,依据平行线的性质,即可得到当∠BCD 等于150°或30°时,CE//4B.【详解】解:(1)180BCD ACE ∠+∠=︒,理由如下:90BCD ACB ACD ACD ∠=∠+∠=︒+∠,∴90BCD ACE ACD ACE ∠+∠=︒+∠+∠9090180=︒+︒=︒;(2)如图①,设ACE α∠=,则3BCD α∠=,由(1)可得180BCD ACE ∠+∠=︒,∴3180αα+=︒,∴45α=,∴3135BCD α∠==︒;(3)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所示,当//AB CE 时,180120BCE B ∠=︒-∠=︒, 又90DCE ∠=︒,∴36012090150BCD ∠=︒-︒-︒=︒;②如图2所示,当//AB CE 时,60BCE B ∠=∠=︒, 又90DCE ∠=︒,∴906030BCD ∠=︒-︒=︒.综上所述,BCD ∠等于150︒或30时,//CE A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熟练掌握定理并且能够准确识图是解题的关键.26.(1)∠AEC =130°;(2)∠A 1EC =130°;(3)∠A 1EC =40°.【解析】【分析】(1)由直线PQ ∥MN ,∠ADC=∠QAD=30°,可得∠PAD=150°,再求∠PAE=75°,可得∠CAE=25°;由∠PAC=∠ACN,求得∠ECA=25°,故∠AEC=180°﹣25°﹣25°;(2)先求出∠QA1D1=30°,∠PA1D1=150°,再求出∠PA1E=∠EA1D1=75°,再求出∠CAQ=130°,∠ACN=50°,根据平分线定义得∠ACE=25°,再利用四边形内角和性质可求∠CEA1;(3)根据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可求得∠QA1E=∠2=15°,∠ACE=∠ECN=∠1=25°,再由∠CEA1=∠1+∠2即可求得答案.【详解】(1)如图1所示:∵直线PQ∥MN,∠ADC=30°,∴∠ADC=∠QAD=30°,∴∠PAD=150°,∵∠PAC=50°,AE平分∠PAD,∴∠PAE=75°,∴∠CAE=25°,可得∠PAC=∠ACN=50°,∵CE平分∠ACD,∴∠ECA=25°,∴∠AEC=180°﹣25°﹣25°=130°;(2)如图2所示:∵∠A1D1C=30°,线段AD沿MN向右平移到A1D1,PQ∥MN,∴∠QA1D1=30°,∴∠PA1D1=150°,∵A1E平分∠AA1D1,∴∠PA1E=∠EA1D1=75°,∵∠PAC=50°,PQ∥MN,∴∠CAQ=130°,∠ACN=50°,∵CE平分∠ACD1,∴∠ACE=25°,∴∠CEA1=360°﹣25°﹣130°﹣75°=130°;(3)如图3所示:过点E作FE∥PQ,∵∠A1D1C=30°,线段AD沿MN向左平移到A1D1,PQ∥MN,∴∠QA1D1=30°,∵A1E平分∠AA1D1,∴∠QA1E=∠2=15°,∵∠PAC=50°,PQ∥MN,∴∠ACN=50°,∵CE平分∠ACD1,∴∠ACE=∠ECN=∠1=25°,∴∠CEA1=∠1+∠2=15°+25°=4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角平分线定义,熟练运用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推出角的度数是解题的关键.。
平行线与相交线知识点整理总复习
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 图形 顶点 边的关系大小关系对顶角∠1的两边与∠2的两边邻补角∠3与∠4有一条边公共,另一边注意点:⑴两直线相交形成的4个角的位置关系有:(2)∠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 ;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 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 ;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 个,而对顶角只有 个。
(4) 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共有 组邻补角, 组对顶角。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记作: 垂足为⑵垂线性质1: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3、垂线的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5、如何理解“垂线”、“垂线段”、“两点间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这些相近而又相异的概念 分析它们的联系与区别⑴垂线与垂线段 区别: 联系:具有垂直于已知直线的共同特征。
⑵两点间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 区别: 联系:都是线段的长度;1 2 4 3 A B C DO⑶线段与距离 区别6、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 ∥b 。
7、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8、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经过 一点, 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9、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 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左图所示,∵b ∥a ,c ∥a ∴b ∥c注意符号语言书写,前提条件是两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才会结论,这两条直线都平行。
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命题知识点演练(讲练)(原卷版)-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专题4.1几何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命题知识点演练考点1:直线、线段、射线相关知识例1.(1).(2022秋·河北石家庄·七年级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下列图形和相应语言描述错误的是()A.过一点O可以作无数条直线B.点P在直线AB外C.延长线段BA,使AC=2ABD.延长线段AB至点C,使得BC=AB(2)(2023秋·安徽芜湖·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射线OP和射线PO是同一条射线B.两点之间直线最短C.将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两枚钉子,其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线段AB就是A、B两点间的距离(3)(2023秋·四川宜宾·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生活实例中,数学原理解释错误..的是()A.测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要拉直皮尺,应用的数学原理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B.用两颗钉子就可以把一根木条固定在墙上,应用的数学原理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C.测量跳远成绩,应用的数学原理是:连结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D.从一条河向一个村庄引一条最短的水渠,应用的数学原理是: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2023秋·湖南长沙·七年级湖南师大附中校考期末)2022年12月26日上午10时06分,渝厦高铁常德至益阳段开通运营。
某列车从常德至长沙运行途中停靠的车站依次是:常德—常德汉寿—益阳南—宁乡西—长沙南,59分钟即可抵达长沙,这标志着渝厦高铁常益长段实现了全线开通。
每两站之间由于方向不同,车票也不同,那么铁路运营公司要为常德至长沙南往返最多需要准备()张车票.A.10B.15C.20D.30例2.(2023秋·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根据下列语句按要求画图.(1)作线段AB;(2)作射线AD,并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用圆规截取DE=AB;(3)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F.观察图形发现,线段AF+BF>AB,得出这个结论的依据是:______.(温馨提醒:截取用圆规,并保留痕迹;画完图后要一一下结论.)例3.(2023秋·广东珠海·七年级统考期末)在一条水平直线上,自左向右依次有四个点A,B,C,D,AD= 16cm,BC=7cm,CD=2AB,线段AB以每秒2cm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当点A到达点D时,线段AB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0秒时,AB=___________cm,CD=___________cm;(2)当线段AB与线段CD重叠部分为2cm时,求t的值;(3)当t=5.5秒时,线段AB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PD=11PC?若存在,求出此时PC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知识点训练1.(2023秋·四川南充·七年级统考期末)针对所给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O 在射线AB 上B .点A 在线段OB 上C .射线OB 和射线AB 是同一条射线D .点B 是直线AB 的一个端点2.(2023春·重庆沙坪坝·七年级重庆南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AP =PB ,则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B .射线AB 和射线BA 表示不同射线C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D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几条线段首尾顺次相连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多边形3.(2023秋·湖南益阳·七年级统考期末)以下关于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点A 在直线BD 外B .点D 在直线AB 上C .射线AC 是直线AB 的一部分D .直线AC 和直线BD 相交于点B4.(2023秋·辽宁鞍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用适当的语句表述图中点与直线的关系,错误的是( )A .点P 在直线AB 外B .点C 在直线AB 外 C .点M 不经过直线ABD .点B 经过直线AC5.(2021秋·福建厦门·七年级厦门市第五中学校考期末)根据语句“点C 不在直线AB 上,直线AB 与射线BC 交于点B .”画出的图形是( )A .B .C .D .6.(2023秋·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往返于A 、B 两地的客车,中途停靠3个站,每两个站间的票价均不相同,需准备()种车票.A.10B.20C.6D.127.(2023秋·天津南开·七年级南开翔宇学校校考期末)如图所示,点A、B、C在直线l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有2条线段B.图中有6条射线C.点C在直线AB的延长线上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8.(2023秋·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①连接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两点之间的距离;②∠A 的补角与∠A的余角的差一定等于直角;③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④平面内三条互不重合的直线的公共点个数有0个、1个、2个或3个.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9.(2022秋·河南周口·七年级校考期末)平面上不重合的两点确定1条直线,不同三点最多可确定3条直线,若平面上9条直线任两条相交,交点最多有a个,最少有b个,则a+b=()A.36B.37C.38D.3910.(2022秋·江苏苏州·七年级校考期中)两条不重合的直线最多有一个交点,三条不重合的直线最多有______个交点,100条不重合的直线最多有______个交点.11.(2023秋·黑龙江齐齐哈尔·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在同一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注此题作图不要求写出画法和结论)(1)作射线AC;(2)作直线BD与射线AC相交于点O;(3)分别连接AB、AD;(4)我们容易判断出线段AB+AD与BD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5)若∠BAC的补角是其余角的4倍,则∠BAC=___________12.(2022秋·河南三门峡·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平面上有四个点A,B,C,D.(1)连接AB,并画出AB的中点P;(2)作射线AD;(3)作直线BC与射线AD交于点E.13.(2023秋·四川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平面内有四个点A,B,C,D,按下列要求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并解答.(1)画射线AD,直线CD,连接AB;(2)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作DE=AB;(3)在直线CD上确定一点P,使得BP+EP的值最小,并说明作图依据.14.(2023秋·江苏宿迁·七年级统考期末)在如图所示的方格纸中,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在格点上,利用格点和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1)连接BD,作射线AC;(2)过点B画AD的垂线,垂足为E;(3)在线段BD上作一点F,使△DCF的面积为3.15.(2023秋·四川南充·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线段AB与点C的位置如图.(1)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作射线CB,直线AC;延长AB至点E,使得AE=3AB;(2)在(1)所画图形中,若AB=2cm,点M是AE的中点,求BM的长.16.(2023秋·江苏·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点C为线段AD上一点,点B为线段CD的中点,且AD=14厘米,BD=3厘米.(1)图中共有几条线段;(2)求AC的长.17.(2022秋·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是平面上三个点,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回答问题.(1)作直线BC,射线AB,线段AC;(2)请用适当的语句表述点A与直线BC的关系:______;(3)从点A到点C的所有线中,线段AC最短,其理论依据是______;(4)若点D是平面内异于点A、B、C的点,过其中任意两点画直线,一共可以画______条.18.(2023秋·湖北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B,C在线段AD上,AB=CD,AD=20cm,BC=12cm.(1)图1中共有___________条线段;(2)①比较线段的长短:AC___________BD(填:“>”、“=”或“<”);②如图2,若M是AB的中点,N是CD的中点,求MN的长度.(3)点E在直线AB上,且EA=6cm,请直接写出BE的长.19.(2023秋·山东济宁·七年级统考期末)A、B、C、D四个车站的位置如图所示,A、B两站之间的距离AB=a−b,a−2b−1.若A、C两站之间的距离AC= B、C两站之间的距离BC=2a−b,B、D两站之间的距离BD=7290km,求C、D两站之间的距离.20.(2023秋·湖北武汉·七年级校考期末)按要求完成作图及作答:(1)如图1,请用适当的语句表述点M与直线l的关系:;(2)如图1,画射线PM;(3)如图1,画直线QM;(4)如图2,平面内三条直线交于A、B、C三点,将平面最多分成7个不同的区域,点M、N是平面内另外两点,若分别过点M、N各作一条直线,则新增的两条直线使得平面内最多新增个不同的区域.21.(2023秋·湖北武汉·七年级统考期末)请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1)在图1中作线段BC;(2)在图1中作射线DA;(3)在图1中找一点P,使得点P到点A、点B、点C、点D四个点的距离之和最小;(4)为探索平面内相交直线的交点个数,小方进行了如下研究:如图2,直线l1和l2相交于点A,两条线交点个数为1;过点B和点C作直线l3,与直线l1和l2相交,新增2个交点;过点D作直线l4,与直线l1、l2和l3相交,新增3个交点……按照此规律,若平面内有10条直线,则最多共有______个交点.考点2:与角有关的知识例4(1)(2023秋·广东阳江·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B.∠β表示的是∠BOCC.∠AOC=∠AOB+∠BOC D.∠AOC也可用∠O来表示(2)(2023秋·重庆綦江·七年级统考期末)时钟显示为4:0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的角是()A.90°B.105°C.120°D.135°(3)(2023秋·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α=25°,那么∠α的补角等于()A.65°B.75°C.145°D.155°(4)(2023秋·江西吉安·七年级统考期末)拿一个10倍的放大镜看一个1°的角,则这个角为()A.100°B.10°C.1°D.不能确定,视放大镜的距离而定例5.(2023秋·吉林长春·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为半圆形计时器,指针OM绕点O从OB开始逆时针匀速向OA 旋转,速度为10°每秒,指针ON绕点O从OA开始先顺时针匀速向OB旋转,到达OB后立即按原速度逆时针匀速向OA旋转,速度为20°每秒,两指针同时从起始位置出发,当OM到达OA时,两指针都停止旋转.设旋转时间为t秒(1)当t=3时,∠AON=______度;(2)∠BOM=______度(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3)当t=______时,OM与ON首次重合;(4)求∠MON的度数(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并写出相对应的t的取值范围);知识点训练1.(2023秋·云南曲靖·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图形中,能用∠AOB,∠O,∠1三种表示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A.B.C .D .2.(2023秋·浙江宁波·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α,β都是钝角,甲、乙、丙、丁四名同学计算16(α+β)的结果依次是26°,50°,72°,90°,其中有一名同学计算正确.这名同学是( )A .甲B .乙C .丙D .丁3.(2023秋·江西南昌·七年级统考期末)若∠A 为锐角,∠B 为直角,∠C 为钝角,则16(∠A +∠B +∠C)的值可.能.是( ). A .30° B .45° C .60° D .75°4.(2023秋·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关于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周角等于360°B .锐角和钝角一定互补C .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D .两个锐角的和一定为钝角5.(2023秋·黑龙江双鸭山·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各图中有关角的表示正确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6.(2023秋·河北保定·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四个图形中,能同时用∠α,∠AOB ,∠O 三种方法表示同一个角的是( )A . B.C.D.7.(2022秋·天津·七年级校考期末)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B.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C.∠AOC也可用∠O来表示D.∠β+∠AOB=∠AOC8.(2022秋·河北·七年级校联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直线最短B.∠AOB与∠BAO表示的是同一个角C.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D.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9.(2023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AOB=80°,∠BOC=30°,则∠AOC的度数为().A.50°B.110°C.50°或110°D.无法确定10.(2023秋·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如图1,点A,O,B依次在直线MN上,现将射线OA绕点O沿顺时针方向以每秒2°的速度旋转;同时射线OB绕点O沿逆时针方向以每秒4°的速度旋转.如图2,设旋转时间为t秒(0≤t≤9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存在∠AOB=90°的情况B.当∠AOB=60°时,两射线的旋转时间t一定为20秒C.当t值为36秒时,射线OB恰好平分∠MOAD.当∠AOB=60°时,两射线的旋转时间t一定为40秒11.(2023秋·江苏无锡·七年级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实验学校校考期末)钟面角是指时钟的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例如:六点钟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成钟面角为180°;七点钟的时候,时针与分针所成钟面角为150°.那么从六点钟到七点钟这一个小时内,哪些时刻时针与分针所成钟面角为100°?请写出具体时刻:______.(结果形如6点2311分)12.(2023秋·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在钟表上,当时钟显示为10:40时,时针与分针所夹锐角的大小是______.13.(2023秋·山东枣庄·七年级统考期末)上午8点30分,钟面上时针与分针的夹角是______.14.(2023秋·河南平顶山·七年级统考期末)计算:32°45′48″+21°25′14″=____________;27°14′24″=____________°;当时钟指向时间为15:30时,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____________度.15.(2023秋·山东滨州·七年级统考期末)若∠α=38∘24′,则∠α的余角的度数为______°.16.(2023秋·江苏南通·七年级统考期末)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14大15°,则这个角的度数是______°. 17.(2023秋·广西南宁·七年级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校考期末)如图,OB 为∠AOC 的平分线,OD 是∠COE 的平分线.(1)如果∠AOB =40°,∠DOE =30°,那么∠BOD 为多少度?(2)如果∠AOE =140°,∠COD =30°,那么∠AOB 为多少度?(3)过点O 作射线OF ,使得∠AOF 与∠BOD 互余,若∠AOE =4∠AOF ,求∠EOF 的度数.18.(2023秋·山东枣庄·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 =50°,OD 平分∠AOC ,∠DOE =90°.(1)请你数一数,图中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2)求出∠BOD 的度数;(3)请通过计算说明OE 是否平分∠BOC .19.(2023秋·陕西宝鸡·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OB=90°,∠AOC为锐角,ON平分∠AOC,射线OM 在∠AOB内部.(1)图中共有多少个小于平角的角?(2)若∠AOC=50°,∠MON=45°,求∠AOM的度数.(3)若∠AOC=x°,∠MON=45°,请通过计算判断∠BOM与∠BOC的关系.20.(2023秋·江苏·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OE⊥AB,OF⊥CD.(1)图中与∠COE互补的角是______;(把符合条件的角都写出来)∠EOF,求∠AOD的度数.(2)若∠AOD=1521.(2023秋·山东济宁·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AOC:∠BOC= 1:2,∠MON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且∠MON=90°.(1)如图1,求∠CON的度数;(2)将图1中的∠MON绕点O以每秒6°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若直线ON恰好平分锐角∠AOC,求∠MON所运动的时间t值;考点3:平行线与相交线例6.(1)(2023秋·湖北荆门·七年级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1)若a∥b,b∥d,则a∥d;(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直线不相交就平行;(4)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A.1个B.2个C.3个D.4个(2)(2023春·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不能判定AD∥BC的条件是()A.∠B+∠BAD=180°B.∠1=∠2C.∠D=∠5D.∠3=∠4(3)(2023秋·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末)枣庄市为了方便市民绿色出行,推出了共享单车服务,图①是某品牌共享单车放在水平地面的实物图,图②是其示意图,其中AB,CD都与地面l平行,∠BCD=60°,∠BAC=54°.当∠MAC为______度时,AM与CB平行.例7.(2022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教材回顾】如下是华师版七年级下册教材第167页,关于同旁内角的定义.图中∠4和∠5处于直线l的同一侧,直线a、b的中间.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知识点训练1.(2023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已知三条不同的直线a,b,c在同一平面内,下列叙述:①如果a∥b,a⊥c,那么b⊥c;②如果b∥a,c∥a,那么b∥c;③如果b⊥a,c⊥a,那么b⊥c;④如果b⊥a,a⊥c,那么b∥c.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图中同旁内角的数量共有()A.3对B.4对C.5对D.6对3.(2023春·重庆渝中·九年级重庆巴蜀中学校考开学考试)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1的同位角是()A.∠2B.∠3C.∠4D.以上都不是4.(2022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和∠3是同旁内角B.∠2和∠3是内错角C.∠2和∠4是同位角D.∠3和∠5是对顶角5.(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B.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C.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D.在同一平面内,a,b,c是直线,且a∥b,b∥c,则a⊥c6.(2023春·七年级课时练习)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a,b,c,d满足a⊥b,b⊥c,c⊥d,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a⊥c B.b⊥d C.a⊥d D.b∥c7.(2022春·福建龙岩·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点E在AC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3=∠4B.∠D+∠ACD=180°C.∠D=∠DCE D.∠1=∠28.(2023春·全国·七年级专题练习)小林乘车进入车库时仔细观察了车库门口的“曲臂直杆道闸”,并抽象出如图所示的模型,已知AB垂直于水平地面AE.当车牌被自动识别后,曲臂直杆道闸的BC段绕点B缓慢向上旋转,CD段则一直保持水平状态上升(即CD与AE始终平行),在该过程中∠ABC+∠BCD始终等于()A.360°B.180°C.250°D.270°9.(2023秋·河南南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a∥b,且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则下列条件可以判定直线c∥d的是()A.∠1=∠3B.∠2=∠3C.∠1=∠4D.∠4+∠5=180°10.(2023秋·河南洛阳·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和一张对边平行的纸条按下列方式摆放,两个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重合,含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与纸条一边重合,含45°角的三角板的一个顶点在纸条的另一边上,则∠1的度数是()A.14°B.15°C.20°D.22.5°11.(2023秋·山东枣庄·八年级统考期末)欣欣在观察“抖空竹”时发现,可以将某一时刻的情形抽象成数学问题:如图,已知AB∥CD,∠BAE=93°,∠DCE=121°,则∠E的度数是()A.23°B.26°C.28°D.32°12.(2023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AB⊥CD于点O,OE平分∠AOC,若∠BOF=20°,则∠EOF 的度数为_________.13.(2023秋·福建龙岩·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AOE=∠COF=90°.(1)写出∠DOE的所有余角________.(2)若∠AOF=70°,求∠COE的度数.14.(2023秋·四川宜宾·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BOD,OF平分∠COE,∠AOD:∠BOD=2:1.(1)求∠BOE的度数;(2)求∠AOF的补角的度数.15.(2023春·湖南株洲·七年级统考阶段练习)如图,BD⊥AC于D,EF⊥AC于F,DM∥BC,∠1=∠2.(1)求证:BD∥EF;(2)求证:∠AMD=∠AGF.16.(2023秋·福建泉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如图,已知AB∥DE,∠BAC=90°.(1)求证:AC⊥DE;(2)若∠C+∠D=90°,求证:AD∥BC.17.(2022秋·河南平顶山·八年级统考期末)补全证明过程:(括号内填写理由)如图,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2,∠3=∠D,试说明BD//CE.证明:∵∠1=∠2(已知),∴∥().∴∠D=().又∠D=∠3,∴=().∴BD//CE()考点4:命题有关知识例8.(1)(2023秋·重庆万州·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A.任何一个数都有平方根B.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有−1、0和1C.有一组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D.斜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全等(2).(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在△ABC中,AB=AC,则∠B<90°”时,首先应该假设()A.∠B≥90°B.∠B>90°C.AB≠AC D.AB≠AC且∠B≥90°(3).(2023秋·福建泉州·八年级校联考期末)对于命题“若a>0,则a>√a”,作为反例能说明该命题是假命题的a值是()A.a=1B.a=2C.a=4D.a=16例9.(2022春·江西南昌·七年级校考阶段练习)如图,∠ACD是△ABC的一个外角,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①CE∥AB,②∠A=∠B,③CE平分∠ACD中,选择两个作为题设,另一个作为结论,组成真命题.(1)请问可以组成哪几个真命题,请按“☆☆⇒☆”的形式一一书写出来;(2)请从(1)的真命题中,选择一个加以说明,并写出推理过程.知识点训练1.(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命题:①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③有两边及其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④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和中线重合.其中是真命题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2.(2023秋·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命题为假命题的是()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4和9,则其周长为17或22C.三条边长之比是1:2:√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有一个内角与其相邻的外角的比为1:2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2022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直角都相等”与“相等的角是直角”是()A.互为逆命题B.互逆定理C.公理D.假命题4.(2023秋·河南洛阳·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反证法证明“在△ABC中,∠A、∠B对边a,b,若∠A>∠B,则a>b.”第一步应假设()A.a<b B.a=b C.a≤b D.a>b5.(2023秋·河南新乡·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反证法证明“若a+b≥0,则a,b至少有一个不小于0.”时,第一步应假设()A.a,b都小于0B.a,b不都小于0C.a,b都不小于0D.a,b都大于06.(2023秋·福建泉州·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于命题“若a+b<0,则a<0,b<0”,下列能说明该命题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3B.a=−2,b=3C.a=2,b=−3D.a=−2,7.(2023秋·江西南昌·九年级南昌市第十七中学校考期末)若用反证法证明“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第一步是提出假设________;11.(2023秋·浙江宁波·八年级统考期末)能说明命题:“若两个角α,β互补,则这两个角必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是假命题的反例是_________.8.(2023秋·福建厦门·八年级统考期末)探究活动(1)[知识回顾]如图,王芳不小心把一块三角形的玻璃打成三块碎片,现要配出与原来一样的玻璃,则应携带的玻璃碎片编号是()A.①B.②C.③(2)[直观感知]如图,李明不小心把一块四边形的玻璃打成四块碎片,现要配出与原来一样的玻璃,则应携带的玻璃碎片编号是()A.① ②B.① ③C.① ④D.② ③E.② ④F.③ ④(3)[问题探究]在平面几何里,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类似的,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四边形叫全等四边形.也就是说四条边和四个角都分别相等的两个四边形全等.① 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中,AB=A′B′,BC=B′C′,CD=C′D′,DA=D′A′,∠ABC=∠A′B′C′.求证: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A′B′C′D′是全等四边形.② 请类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用文字语言表述第① 题的题设与结论:③ 请再写出一个判定四边形全等的真命题.(用符号语言表达,不必证明)9.(2022春·湖南株洲·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右图△ADF和△BCE中,∠A=∠B,点D、E、F、C在同一直线上,有如下三个关系式:①AD=BC:②CF=DE;③BE∥AF.请用其中两个关系式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写出1个你认为正确的命题.(用序号写出命题书写形式,如:如果①、②,那么③)并证明.。
中考数学(安徽)总复习课件第19讲 线段、角、相交线和平行线
O,射线OM平分∠AOC,ON⊥OM,若∠AOM=35°
,则∠CON的度数为( ) C A.35° B.45° C.55°
D.65°
【点评】 当已知中有“相交线”出现的时候,要充 分发掘其中隐含的“邻补角和如图,小明在操场上从A点出发 ,先沿南偏东30°方向走到B点,再沿南偏东60°方 向走到C点.这时,∠ABC的度数是( ) C
要点梳理
6.两条直线相交,只有 一个交点 .两条直线
相交形成四个角,我们把其中相对的每一对角叫做
对顶角,对顶角_相__等_.
7.两条直线相交所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
时,我们说这两条直线互相_垂__直_,其中的一条直线 叫做另一条直线的_垂__线_,它们的交点叫做 垂足 .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 垂线段的长度,叫做
线段、射线、直线 点通常表示一个物体的位置,无大小可言.点动 成线,线有曲折的,也有笔直的,曲折的线叫做曲 线;而笔直的线,若向两边无限延伸,没有端点且 无粗细可言就叫做直线;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向 一方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 分,有且只有两个端点.
两个重要公理 (1)直线公理: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有”表示存在性;“只有”体现唯 一性,直线公理也称直线性质公理. (2)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㈡拓展应用: 如图2,射线FE与矩形ABCD的边AB交于点E,与 边CD交于点F,①②③④分别是被射线FE隔开的4个 区域(不含边界,其中区域③④位于直线AB上方), P是位于以上四个区域上的点,猜想:∠PEB, ∠PFC,∠EPF的关系(不要求证明).
(二)根据题意得:点P在区域①时,∠EPF=360°- (∠PEB+∠PFC);点P在区域②时,∠EPF=∠PEB+ ∠PFC;点P在区域③时,∠EPF=∠PEB-∠PFC;点P 在区域④时,∠EPF=∠PFC-∠PEB
中考数学专题训练第4讲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
几何初步、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梳理考点01 几何图形一、几何图形(一)几何图形的概念和分类1.定义: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2.几何图形的分类: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例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
立体图形按形状可分为:球、柱体(圆柱、棱柱)、椎体(圆锥、棱锥)、台体(圆台、棱台).按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或曲面可以分为:多面体(有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曲面体(围成立体图形中的面中有曲面)。
(2)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圆、四边形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称为平面图形.常见的平面图形有圆和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
(二)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正视图.从左面看:侧视图.从上面看:俯视图。
(三)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把他们的表面沿着边剪开,可以展开形成平面图形。
2.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的注意事项:(1)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可以展开形成平面图形,例如:球不能展开形成平面图形. (2)不同的立体图形可展开形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个立体图形,沿不同的棱剪开,也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
(四)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正方体的展开图由6个小正方形组成,把正方体各种展开图分类如下:二、点、线、面、体1.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棱锥、棱柱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3.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也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4.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
5.所有的几何图形都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的,从运动的角度来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考点02 直线、射线、线段一、直线1.直线的表示方法:(1)可以用直线上表示两个点的大写英文字母表示,可表示为直线AB或直线BA.(2)也可以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例如直线m等.2.直线的基本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1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初中数学_《相交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相交线与平行线回顾与反思知识与技能目标: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2.在丰富的情景中,抽象出平行线、相交线等基本几何模型,从而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把现实物体抽象成几何对象(点、线、面等)的数学化过程.2.在探究说理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既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又可以开阔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激发学习数学的乐趣.2.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多解归一的练习,让学生学会挖掘题目资源,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异同,揭示知识间内在联系。
一、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第二环节:归纳总结;第三环节:知识应用;第四环节:拓展升华;第五环节:纵向延伸;第六小节:查缺补漏。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活动内容: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认识这个标志么?生:(反应异常激烈)认识,是大众汽车的标志。
师:你们知道它的含义么?(同学陷入了思考。
)一个同学举手,有些迟疑地说:“我看它象由三个V组成,是不是表示他们这个品牌必胜、必胜、必胜?老师高兴地赞扬:你真棒,跟设计师想的一样!(另一名同学小声说):真的假的?我还觉得上面是V,下面是W呢!老师:哎呀,你也很厉害。
V和W是当时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名称的字母缩写。
是BD EBC 标志的另一重含义。
歪打正着的同学得意地笑了。
其他同学也跟着笑了。
老师乘胜追击:看到这个标志还想到什么?同学有些不知所云,老师再问:你们不觉得这个设计师几何学得特别棒么?他用几何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图形,就完成了汽车史上赫赫有名的设计。
同学恍然大悟,频频点头。
活动目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复习课却往往比较枯燥无味。
在这里,以同学们几乎天天见的大众标志为数学情境引入,是为了让同学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她不神秘,却应用广泛。
中考总复习:几何初步及三角形--知识讲解(基础)
中考总复习:几何初步及三角形—知识讲解(基础)【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直线、射线和线段1.直线代数中学习的数轴和一张纸对折后的折痕等都是直线,直线可以向两方无限延伸.(直线的概念是一个描述性的定义,便于理解直线的意义).要点诠释:1).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1)用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这条直线,如直线AB,其中A、B是表示直线上两点的字母;(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如直线a.2).直线和点的两种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或说直线经过某点);(2)点在直线外(或说直线不经过某点).3).直线的性质: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射线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射线只向一方无限延伸.要点诠释:(1)用表示射线的端点和射线上任意一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这条射线,如射线OA,其中O是端点,A 是射线上一点;(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射线,如射线a.3.线段直线上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要点诠释:1).线段的表示方法:(1)用表示两个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B,A、B是表示端点的字母;(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2).线段的性质: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线段的中点:线段上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做线段的中点.4).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考点二、角1.角的概念:(1)定义一: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分别叫做角的边.(2)定义二: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成的图形叫做角.射线旋转时经过的平面部分是角的内部,射线的端点是角的顶点,射线旋转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分别是角的两条边. 要点诠释:1).角的表示方法:(1)用三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注意将顶点字母写在中间,如∠AOB;(2)用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注意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用此法,如∠A;(3)用一个数字或希腊字母来表示,如∠1,∠.2).角的分类:(1)按大小分类:锐角----小于直角的角(0°<<90°);直角----平角的一半或90°的角(=90°);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90°<<180°);(2)平角: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当终止位置与起始位置成一条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平角等于180°.(3)周角:一条射线绕着端点旋转,当终止位置又回到起始位置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周角等于360°.(4)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9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5)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180°),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补角.3).角的度量:(1)度量单位:度、分、秒;(2)角度单位间的换算:1°=60′,1′=60″(即:1度=60分,1分=60秒);(3)1平角=180°,1周角=360°,1直角=90°.4).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角的平分线:如果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那么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考点三、相交线1.对顶角(1)定义: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2)性质:对顶角相等.2.邻补角(1)定义: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2)性质:邻补角互补.3.垂线(1)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得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是互相垂直的,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要点诠释:①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2)点到直线的距离定义: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1)基本概念:两条直线(如a、b)被第三条直线(如c)所截,构成八个角,简称三线八角,如图所示:∠1和∠8、∠2和∠7、∠3和∠6、∠4和∠5是同位角;∠1和∠6、∠2和∠5是内错角;∠1和∠5、∠2和∠6是同旁内角.(2)特点: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都是由三条直线相交构成的两个角.两个角的一条边在同一直线(截线)上,另一条边分别在两条直线(被截线)上.考点四、平行线1.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平行用符号“∥”来表示,.如直线a与b平行,记作a∥b.在几何证明中,“∥”的左、右两边也可能是射线或线段.2.平行公理及推论:(1)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2)平行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即:如果b∥a,c∥a,那么b∥c.3.性质:(1)平行线永远不相交;(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某直线,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可用符号表示为:若b∥c,b⊥a,则c⊥a.4.判定方法:(1)定义;(2)平行公理的的推论;(3)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6)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考点五、命题、定理、证明1.命题:(1)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2)命题的结构:题设+结论=命题;(3)命题的表达形式:如果……那么……;若……则……;(4)命题的分类:真命题和假命题;(5)逆命题:原命题的题设是逆命题的结论,原命题的结论是逆命题的题设.2.公理、定理:(1)公理: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作为判断其他命题真假依据的真命题叫做公理.(2)定理:经过推理证实的真命题叫做定理.3.证明:用推理的方法证实命题正确性的过程叫做证明.考点六、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性质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分类(1)按边分类:(2)按角分类:3.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5.三角形内角与对边对应关系在同一个三角形内,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 6.三角形具有稳定性.7. 三角形中的四条特殊的线段是:高线、角平分线、中线、中位线.要点诠释: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是三角形的中位线.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典型例题】类型一、直线、射线及线段1.数轴上有两点A、B分别表示实数a、b,则线段AB的长度是( )A.a-bB.a+bC.│a-b│D.│a+b│【思路点拨】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即可解决问题.【答案】C.【解析】本类题目注意线段长度是非负数,若有字母注意使用绝对值.根据题意,画图.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a-b│或│b-a│.【总结升华】解决本例类型的题目应结合图形,即数形结合,这样做起来简捷.2.有一段火车路线,含这段铁路的首尾两站在内共有5个车站(如图),图中共有几条线段?在这段线路上往返行车,需印制几种车票(每种车票要印出上车站与下车站)?【思路点拨】先求得单程的车票数,再求出往返的车票数即可.【答案与解析】线段有10条;车票需要2×10=20种.【总结升华】在直线上确定线段的条数公式为: (其中n为直线上点的个数).在求从一个顶点引出的n条射线所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也可用此公式.举一反三:【变式】如图,点A、B、C在直线上,则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答案】3.类型二、角3.如图,已知∠COE=∠BOD=∠AOC=90°,则图中互余的角有______对,互补的角有______对.【思路点拨】先要确定等角,再根据角的性质进行判断.【答案与解析】互余的角有:∠COD和∠DOE、∠COD和∠BOC、∠AOB和∠DOE、∠AOB和∠BOC,共4对;互补的角有:∠EOD和∠AOD、∠BOC和∠AOD、∠AOB和∠BOE、∠COD和∠BOE、∠AOC和∠COE、∠AOC和∠BOD、∠COE和∠BOD,共7对.【总结升华】在本题目中,当图中的角比较多时,就将图形的角进行归类,找出每种相等的角,按照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的性质解决问题,注意要不重不漏.举一反三:【变式】【答案】70°.类型三、相交线与平行线4.如图,AB∥CD,则∠α、∠β、∠γ之间的等量关系为.【思路点拨】通过观察图形,可作出一条辅助线即平行线,从而把问题化难为易.【答案】∠α+∠β﹣∠γ=180°.【解析】解:如图,过点E作EF∥AB,∴∠1+∠γ=∠β,∵AB∥CD,∴EF∥CD,∴∠1+∠α=180°,∴∠α﹣∠γ=180°﹣∠β,∴∠α+∠β﹣∠γ=180°.故答案为:∠α+∠β﹣∠γ=180°.【总结升华】本题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举一反三:【变式】(1)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 )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相交【答案】B.类型四、三角形5.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6,2a﹣2,8,则a的取值范围是()A.1<a<2 B.<a<2 C.2<a<8 D.1<a<4【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类求三角形第三边的范围的题,实际上就是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列出不等式,然后解不等式即可.【答案】C.【解析】解:由于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a﹣2<6+8,即a<8,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a﹣2>8﹣6,即a>2,∴2<a<8,故选:C.【总结升华】涉及到三角形三边关系时,尽可能简化运算,注意运算的准确性.举一反三:【变式】已知a,b,c为△ABC的三条边,化简得_________.【答案】∵a,b,c为△ABC的三条边∴a-b-c<0, b-a-c<0∴=(b+c-a)+(a+c-b)=2c.6. 下列命题:(1)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3)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不能小于60°;(4)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内角之和必大于90°,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A.0 个B.1个C.2个D.3个【思路点拨】认真阅读各小题提供的已知条件,依据三角形的分类方法,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进行分析解答.【答案】B.【解析】(2)中应强调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若小于60°,则三个角的和就小于180°,不符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故(3)正确;(4)三角形中,任意两内角之和若不大于90°,则另一个内角就大于或等于90°,就不能是锐角三角形.所以只有(2)错,故选B.【总结升华】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要理解定义,掌握每种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的确定.举一反三:【变式】【答案】15°.。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试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学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把一张有一组对边平行的纸条,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析叠,若∠EFB =35°,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C 'EF =35°B .∠AEC =120° C .∠BGE =70°D .∠BFD =110° 2.如图,已知AB CD ∕∕,AF 交CD 于点E ,且,40BE AF BED ⊥∠=︒,则A ∠的度数是( )A .40︒B .50︒C .80︒D .90︒3.甲,乙两位同学用尺规作“过直线l 外一点C 作直线l 的垂线”时,第一步两位同学都以C 为圆心,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 于D ,E 两点(如图);第二步甲同学作∠DCE 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乙同学作DE 的中垂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甲的画法正确B .只有乙的画法正确C .甲,乙的画法都正确D .甲,乙的画法都不正确4.已知:如图,直线a ∥b ,∠1=50°,∠2=∠3,则∠2的度数为( )A .50°B .60°C .65°D .75°5.如图,下列能判断AB ∥CD 的条件有 ( )①∠B+∠BCD=180°②∠1 = ∠2 ③∠3 =∠4 ④∠B = ∠5A.1 B.2 C.3 D.46.如下图,下列条件中:①∠B+∠BCD=180°;②∠1=∠2;③∠3=∠4;④∠B=∠5,能判定AB∥CD的条件为()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7.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有()①邻补角相等;②对顶角相等;③同位角相等;④内错角相等.A.1个B.2个C.3个D.4个8.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其中AB⊥CD,∠1:∠2=3:6,则∠EOD=()A.120° B.130° C.60° D.150°9.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1=50°,∠2=40°B.∠1=50°,∠2=50°C.∠1=∠2=45°D.∠1=40°,∠2=40°⊥于点B,在直线l上取一点C,连接10.如图,A是直线l外一点,过点A作AB lAC,使2=,P在线段BC上,连接AP.若3AC ABAB=,则线段AP的长不可能是()A .4B .5C .2D .5.5二、填空题11.如图,现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B =∠5,③∠3=∠4,④∠5=∠D ,⑤∠B+∠BCD =180°,其中能够得到AD ∥BC 的条件是______(填序号);能够得到AB ∥CD 的条件是_______.(填序号)12.如图,点О为直线AB 上一点,,,135OC OD OE AB ⊥⊥∠=︒.(1)EOD ∠= °,2∠= °;(2)1∠的余角是_ ,EOD ∠的补角是__ .13.如图,已知AB ∥CD ,点E ,F 分别在直线AB ,CD 上点P 在AB ,CD 之间且在EF 的左侧.若将射线EA 沿EP 折叠,射线FC 沿FP 折叠,折叠后的两条射线互相垂直,则∠EPF 的度数为 _____.14.如图, 已知//AB CF ,//CF DE , 90BCD ∠=︒,则D B ∠-∠=_________15.镇江市旅游局为了亮化某景点,在两条笔直且互相平行的景观道MN、QP上分别放置A、B两盏激光灯,如图所示.A灯发出的光束自AM逆时针旋转至AN便立即回转;B灯发出的光束自BP逆时针旋转至BQ便立即回转,两灯不间断照射,A灯每秒转动12°,B 灯每秒转动4°.B灯先转动12秒,A灯才开始转动.当B灯光束第一次到达BQ之前,两灯的光束互相平行时A灯旋转的时间是.16.如图,有两个正方形夹在AB与CD中,且AB//CD,若∠FEC=10°,两个正方形临边夹角为150°,则∠1的度数为________度(正方形的每个内角为90°)17.如图,Rt△AOB和Rt△COD中,∠AOB=∠COD=90°,∠B=40°,∠C=60°,点D在边OA上,将图中的△COD绕点O按每秒10°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在旋转的过程中,在第________秒时,边CD恰好与边AB平行.18.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平分∠COB,若∠EOB=55°,则∠BOD=_________.19.如图,a∥b,∠2=∠3,∠1=40°,则∠4的度数是______度.20.如图,AB∥CD,∠B=75°,∠E=27°,则∠D的度数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02A a C b ,,,,且满足()240a b a b ++-+=,过C 作CB x ⊥轴于B(1)求三角形ABC 的面积.(2)发过B 作//BD AC 交y 轴于D ,且,AE DE 分别平分,CAB ODB ∠∠,如图2,若,90()CAB ACB a αββ∠=∠=+=︒,求AED ∠的度数.(3)在y 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三角形ABC 和三角形ACP 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2.如图,//AB CD ,EG 平分DEF ∠,FG 平分BFE ∠.(1)求证:90EFG GEF ∠+∠=︒;(2)在(1)问的条件下,过点G 作GH AB ⊥,垂足为H ,FGH ∠的平分线GI 交AB 于点I ,EGH ∠的平分线GJ 交AB 于点J ,求IGJ ∠的度数.23.问题情境:如图1,AB CD ∥,130PAB ∠=︒,120PCD ∠=︒,求APC ∠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如图2,过P 作PE AB ,通过平行线性质,可得APC ∠=______. 问题迁移:如图3,AD BC ∥,点P 在射线OM 上运动,ADP α∠=∠,BCP β∠=∠.(1)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2)如果点P 在A 、B 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 与点A 、B 、O 三点不重合),请你直接写出CPD ∠、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24.问题情境(1)如图①,已知360B E D ∠+∠+∠=︒,试探究直线AB 与CD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小明给出下面正确的解法: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AB CD .理由如下:过点E 作//EF AB (如图②所示)所以180B BEF ∠+∠=︒(依据1)因为360B BED D ∠+∠+∠=︒(已知)所以360B BEF FED D ∠+∠+∠+∠=︒所以180FED D ∠+∠=︒所以//EF CD (依据2)因为//EF AB所以//AB CD (依据3)交流反思上述解答过程中的“依据1”,“依据2”,“依据3”分别指什么?“依据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据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比探究(2)如图,当B 、E ∠、F ∠、D ∠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AB CD . 拓展延伸(3)如图,当B 、E ∠、F ∠、D ∠满足条件_________时,有//AB CD .25.(1)如图1,已知直线//m n ,在直线n 上取A B 、两点,C P 、为直线m 上的两点,无论点C P 、移动到任何位置都有:ABC S ____________ABP S △(填“>”、“<”或“=”)(2)如图2,在一块梯形田地上分别要种植大豆(空白部分)和芝麻(阴影部分),若想把种植大豆的两块地改为一块地,且使分别种植两种植物的面积不变,请问应该怎么改进呢?写出设计方案,并在图中画出相应图形并简述理由.(3)如图3,王爷爷和李爷爷两家田地形成了四边形DEFG ,中间有条分界小路(图中折线ABC ),左边区域为王爷爷的,右边区域为李爷爷的。
安徽初中数学教材版本
安徽初中数学教材版本篇一:2015.4.29安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高中数学教材目录1.1 正数和负数1.2 数轴、相反数和绝对值 1.3 有理数的大小 1.4 有理数的加减 1.5 有理数的乘除 1.6 有理数的乘方 1.7 近似数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章整式加减 2.1 代数式 2.2 整式加减本章复习与测试第3章一次方程与方程组 3.1 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法 3.2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3.3 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 3.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3.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3.6 综合与实践一次方程组与CT技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4章直线与角4.1 几何图形4.2 线段、射线、直线 4.3 线段的长短比较 4.4 角4.5 角的比较与补(余)角 4.6 用尺规作线段与角本章复习与测试第5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5.1 数据的收集 5.2 数据的整理5.3 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4 从图表中的数据获取信息5.5 综合与实践水资源浪费现象的调查本章复习与测试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新)第6章实数6.1 平方根、立方根 6.2 实数本章复习与测试第7章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7.1 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8.1 幂的运算 8.2 整式乘法8.3 完全平方公式与平方差公式 8.4 因式分解8.5 综合与实践纳米材料的奇异特性本章复习与测试第9章分式9.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9.2 分式的运算 9.3 分式方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0章相交线、平行线与平移 10.1 相交线10.2 平行线的判定 10.3 平行线的性质 10.4 平移本章复习与测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新)第11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1.1 平面内点的坐标11.2 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2章一次函数 12.1 函数 12.2 一次函数12.3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12.4 综合与实践一次函数模型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3.2 命题与证明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4章全等三角形 14.1 三角形全等14.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5章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15.1 轴对称图形15.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15.3 等腰三角形 15.4 角的平分线本章复习与测试16.1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运算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7章一元二次方程 17.1 一元二次方程17.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7.3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17.4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17.5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8章勾股定理 18.1 勾股定理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本章复习与测试第19章四边形19.1 多边形内角和 19.2 平行四边形19.3 矩形菱形正方形19.4 综合与实践多边形的镶嵌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 20.1 数据的频数分布20.2 数据的集中趋势与离散程度 20.3综合与实践体重指数本章复习与测试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新)第21章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21.1 二次函数21.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1.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21.4 二次函数的应用 21.5 反比例函数21.6 综合与实践获取最大利润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2章相似形 22.1 比例线段22.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2.3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22.4 图形的位似变换22.5 综合与实践测量与误差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3章解直角三角形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新)第24章圆 24.1 旋转24.2 圆的基本性质 24.3 圆周角24.4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24.5 三角形的内切圆 24.6 正多边形与圆 24.7 弧长与扇形面积24.8 综合与实践进球线路与最佳射门角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5章投影与视图 25.1 投影25.2 三视图本章复习与测试第26章概率初步 26.1 随机事件26.2 等可能情形下的概率计算 26.3 用频率估计概率26.4 综合与实践概率在遗传学中的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人教A版数学高一上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人教A版数学高一上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的图象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人教A版数学高一下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 1.3 实习作业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数列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 等差数列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 基本不等式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人教A版数学高一下必修三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统计 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人教A版数学高二上必修二第一章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直线与方程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理科)人教A版数学高二上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2椭圆 2.3双曲线2.4抛物线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理科)人教A版数学高二下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 1.2导数的计算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理科)人教A版数学高二下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1.2排列与组合1.3二项式定理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统计案例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文科)人教A版数学高二上选修1-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 3.2 导数的计算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文科)人教A版数学高二下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本章复习与测试第四章框图 4.1 流程图4.2 结构图本章复习与测试综合内容与测试篇二:初中数学各省使用版本教材统计2012初中数学教材版本统计篇三:初中数学各个版本教材目录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1.2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5 有理数的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 整式2.2 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4.1 多姿多彩的图形4.2 直线、射线、线段4.3 角4.4 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 相交线5.2 平行及其判定5.3 平行线的性质5.4 平移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6.1 平面直角坐标系6.2 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第七章三角形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7.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7.3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7.4 课题学习镶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 二元一次方程组8.2 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8.3 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举例第九章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1 不等式9.2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 统计调查10.2 直方图10.3 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上册第11章全等三角形11.1 全等三角形11.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1.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12章轴对称12.1 轴对称12.2 作轴对称图形12.3 等腰三角形第13章实数13.1 平方根13.2 立六根13.3 实数第14章一次函数14.1 变量与函数14.2 一次函数14.3 用函数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 14.4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第15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 整式的乘法15.2 乘法公式15.3 整式的除法15.4 因式分解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16.1 分式16.2 分式的运算16.3 分式方程第17章反比例函数17.1 反比例函数17.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8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第19章四边形19.1 平行四边形19.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9.3 梯形19.4 课题学习重心第20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代表20.2 数据的波动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九年级上册第21章二次根式21.1 二次根式21.2 二次根式的乘除21.3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22章一元二次方程22.1 一元二次方程22.2 降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22.3 再探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第23章旋转23.1 图形的旋转23.2 中心对称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第24章圆24.1 圆24.2 点、直线、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24.3 正多边形和圆24.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25章概率初步25.1 随机事件与概率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25.3 用频率估计概率25.4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九年级下册第26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及其图像26.2 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26.3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第27章相似27.1 图形的相似27.2 相似三角形27.3 位似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28.1 锐角三角函数28.2 解直角三角形第29章投影与视图29.1 投影29.2 三视图29.3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北京课改版初中数学目录:七年级上册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1.1 生活中的图形1.2 我们周围的“数”1.3 计算工具的发展1.4 科学计算器的使用第一章复习第二章对数的认识的发展2.1 负数的引入2.2 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3 相反数和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加法2.5 有理数的减法2.6 有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7 有理数的乘法2.8 有理数的除法2.9 有理数的乘方2.1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11 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2.12 用计算器做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二章复习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字母表示数3.2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3.3 等式与方程3.4 等式的基本性质3.5 一元一次方程3.6 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第三章复习第四章简单的几何图形4.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4.2 某些立体图形的展开图4.3 从不同方向观察立体图形4.4 点、线、面、体4.5 直线4.6 射线4.7 线段4.8 角及其表示4.9 角的分类4.10 角的度量4.11 用科学计算器进行角的换算4.12 角平分线4.1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4.14 相交线与平行线4.15 用计算机绘图第四章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五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5.1不等式5.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5.3不等式的解集5.4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解法5.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单元综合第六章二元一次方程组6.1二元一次方程和它的解6.2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它的解6.3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6.4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6.5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单元综合第七章整式的运算7.1整式的加减法7.2幂的运算7.3整式的乘法7.4乘法公式7.5整式的除法单元综合第八章观察、猜想与证明8.1观察8.2实验8.3归纳8.4类比8.5猜想8.6证明8.7几种简单几何图形及其推理单元综合第九章因式分解9.1因式分解9.2提取公因式法9.3运用公式法单元综合八年级上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与表示10.1总体与样本10.2数据的收集与整理10.3数据的表示。
九年级数学复习17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
九年级数学复习17——平行线、相交线、三角形一、中考要求1.了解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两点间距离及线段中点的定义;理解余角、补角和垂线的定义及性质;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识别方法。
2.了解三角形有关的概念,以及三角形的分类;了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的概念和性质,以及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二、知识要点1.最基本的图形——点和线线段有两个端点,不能向两边延伸,可以度量。
射线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边无限延伸。
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边无限延伸。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在解线段的和差倍分的计算题时,应通过画图观察,从而找出线段之间的关系。
2.角与角的有关计算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也可以看成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l周角=2平角=4直角=360°,l度=60分,l分=60秒,两个角的和是180时,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两个角的和等于90°时,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
3.相交线(1)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构成的8个角中,分别在两条直线的同一侧,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同位角,在两条直线之间,分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内错角;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都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同旁内角。
(2)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3)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线的性质:①经过一点有一条而且只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②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中考数学基础复习第19课相似三角形及其性质课件
【考点剖析】 【考点1】比例线段 例1.如图,l1∥l2∥l3,AB=3,BC=5,DF=12,求DE和EF的长.
【解析】∵l1∥l2∥l3, ∴ AB DE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AC DF
∵AB=3,BC=5,∴AC=AB+BC=8,
∵DF=12,∴ 3 DE .∴DE=4.5,
8 12
第19课 类似三角形及其性质
【知识清单】 一、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____成__比__例___. 二、类似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类似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相__等___,对应边的比____相__等___. 性质2:类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____类__似__比___. 性质3:类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等于 ____类__似__比___. 性质4:类似三角形的面积的比等于类似比的____平__方___.
b b+2x
b(b+2x)
b(b+2x)
∵a>b>0,x>0,∴m-n= 2x(a-b)>0,
b(b+2x)
∴m>n.
若图中的两个矩形类似,则需m=n.
∴图中的两个矩形不类似.
反思:利用类似多边形的性质转化为比例式求解.
【学后检测】
1.如图l1∥l2∥l3,若
AB=3 BC 2
,DF=10,则DE=
3
则点C坐标为 ( B )
A.(-1,-1) C. (1, 4)
3
B.( 4 , 1)
3
D.(-2,-1)
3.(202X·吉林)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ADE的面积
为1
2
3
中考数学复习 第四单元 三角形 第19课时 等腰三角形数学课件1
(2)选①②证明如下:
在△BOE和△COD中,
∵∠EBO=∠DCO,∠EOB=∠DOC,BE=CD,
∴△BOE≌△COD,∴BO=CO,∴∠OBC=∠OCB,
∴∠EBO+∠OBC=∠DCO+∠OCB,
即∠ABC=∠ACB,∴AB=AC,
即△ABC是等腰三角形.
2
角形 ABC 的底角的度数为
.
[答案] 15°或45°或75°
[解析]分情况讨论:
(1)当∠ABC为顶角时,△A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①,此时∠C=45°;
1
(2)当∠ABC 为底角,∠BAC 为锐角时,如图②,BD= AC,∴∠BAC=30°,则∠ABC=75°;
2
1
(3)当∠ABC 为底角,∠BAC 为钝角时,如图③,BD= AC,∴∠BAD=30°,∠BAC=150°,
又∵∠ADB=∠C+∠DAC,
∴2∠C=∠ADB,
70°
∴∠C=
2
=35°.
图19-2
| 考向精练 |
1.[2018·湖州]如图19-3,AD,CE分别是
[答案]B
△ABC的中线和角平分线.若AB=AC,
[解析] ∵AB=AC,AD是△ABC的中线,
∠CAD=20°,则∠ACE的度数是 (
∴AD⊥BC.∵∠CAD=20°,
-∠ECD=180°-50°-50°=80°,故选D.
3.[2019·黔三州]如图19-5,以△ABC的顶
[答案] 34°
点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画弧,交BC边于
[解析]根据题意可得
点D,连接AD.若∠B=40°,∠C=36°,则
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 第5单元 三角形 第20课时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教案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20课时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教学目标【考试目标】1.理解三角形及其内角、外角、中线、高线、角平分线等有关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2.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了解三角形重心的概念,知道三角形的内心、外心.【教学重点】1.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概念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2.了解三角形的分类,熟悉三角形的种类.3.掌握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4.学会三角形的中位线.5.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以及各角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例1】(2016年长沙)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7,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 )A.6B.3C.2D.112【解析】设第三边长为x,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7-3<x<7+3,即4<x<10,故选项A 符合题意;【例2】(2016年枣庄)如图,在△ABC 中,AB=AC ,∠A=30°,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ABC 与∠ACE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D ,则∠D的度数为 ( A ) A.6 B.3 C.2 D.11【解析】∵∠ABC 的平分线与∠ACE 的平分线交于点D ,∴∠1=∠2,∠3=∠4,即∠1+∠2=∠3+∠4+∠A ,∴2∠1=2∠3+∠A ,∵∠1=∠3+∠D ,∴∠D=0.5∠A=0.5×30°=15°,故选A .【例3】(2016年陕西)如图,在△ABC 中,∠ABC=90°,AB=8,BC=6.若DE 是△ABC的中位线,延长DE 交△ABC 的外角∠ACM 的平分线于点F ,则线段DF 的长为 ( B )A .7B .8C .9D .10【解析】在Rt △ABC 中,AC2=AB2+BC2=82+62=102,AC=10.∵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BC ,DE=0.5BC=3,EC=0.5AC=5.∵DE ∥BC,∴∠DFC=∠FCM.∵CF 平分∠ECM ,∴∠ECF=∠FCM.∴∠DFC=∠ECF.∴EC=EF=5.∴DF=DE+EF=3+5=8.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同步导练教学反思学生对三角形的有关认知掌握情况很好,但是三角形经常结合其他知识进行考察,望多加复习巩固,做到熟练会用.。
安徽省近年中考数学复习 第5单元 三角形 第19课时 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案(2021年整理)
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5单元三角形第19课时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5单元三角形第19课时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5单元三角形第19课时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19课时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学目标【考试目标】(1)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
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点之间的距离;(2)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角度的简单换算; (3)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4)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及有关性质;(5)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及有关性质;(6)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7)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8)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有关性质;(9)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10)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点】1.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关概念;2.掌握角的基本概念及应用;3.掌握平行的性质及判定;4.掌握垂直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过程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例1】(2016年宜昌)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D)A.垂线段最短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析】此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安徽省近年中考数学复习 第5单元 三角形 第23课时 相似三角形教案(2021年整理)
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5单元三角形第23课时相似三角形教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5单元三角形第23课时相似三角形教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安徽省2017中考数学复习第5单元三角形第23课时相似三角形教案的全部内容。
第五单元三角形第23课时相似三角形教学目标【考试目标】1.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与黄金分割;2。
了解相似的意义;理解相似图形的性质,了解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3。
了解图形的位似,能够利用位似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4。
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利用相似测量旗杆的高度)。
【教学重点】1.了解比例线段,掌握比例的性质.2.了解相似图形,掌握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条件。
3.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了解位似图形.教学过程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例1】(2016年河北)如图,△ABC中,∠A=78°,AB=4,AC=6.将△ABC沿图示中的虚线剪开,剪下的阴影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C )【解析】A、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B、阴影部分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C、两三角形的对应边不成比例,故两三角形不相似,故本选项正确;D、两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故两三角形相似,故本选项错误.【例2】(2016年江西)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网格中三个多边形(分别标记为①,②,③)的顶点均在格点上.被一个多边形覆盖的网格线中,竖直部分线段长度之和记为m,水平部分线段长度之和记为n,则这三个多边形中满足m=n的是(C)A.只有② 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19课时几何初步及相交线、平行线教学目标
【考试目标】
(1)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线段的和、差,以及线段中点的意义.理解两点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点之间的距离;
(2)理解角的概念,能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会
计算角度的和与差,认识度、分、秒,会进行角度的简单换算;(3)理解角平分线及其性质;
(4)理解补角、余角、对顶角等概念及有关性质;
(5)理解垂线、垂线段等概念及有关性质;
(6)知道过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已知直线,会用三角尺
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
(7)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
(8)掌握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有关性质;
(9)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会用
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
(10)理解点到直线距离的意义、两条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
【教学重点】
1.掌握线段、射线、直线的相关概念;
2.掌握角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3.掌握平行的性质及判定;
4.掌握垂直的性质及判定.
教学过程
一、体系图引入,引发思考
二、引入真题、归纳考点
【例1】(2016年宜昌)如图,田亮同学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树叶剪掉一部分,发现
剩下树叶的周长比原树叶的周长要小,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数学知识是
(D)
A.垂线段最短 B.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
C.经过两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解析】此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
最短.
【例2】(2015年河北)已知:岛P位于岛Q的正西方,由岛P,Q分别测得船R位于南偏东30°和南偏西45°方向上,符合条件的示意图是( D )
【解析】选项A中船R位于岛P的南偏东60°方向上;
选项B中船R位于岛P的北偏东60°方向上,位于岛Q的北偏西45°方
向上;
选项C中船R位于岛P的南偏东45°方向上,位于岛Q的南偏西30°方
向上;
选项D中船R位于岛P的南偏东30°方向上,位于岛Q的南偏西方向
上.
故选择D选项.
【例3】(2016年长沙)下列各图中,∠1与∠2互为余角的是( B )
A. B. C. D.
【解析】根据余角的概念,如果两个角之和为90°,则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由B选项可知∠1+∠2=90°,故选择B选项.
【例4】(2016年威海)如图,AB∥CD,DA⊥AC,垂足为A,若∠ADC=35°,则∠1的度数为( B )
A.65° B.55°
C.45° D.35°
【解析】∵AB∥CD,∴∠1=∠ACD.又∵DA⊥AC,∴∠CAD=90°.∵∠ADC=35°,∴∠ACD=65°,∴∠1=∠ACD=55°.
三、师生互动,总结知识
先小组内交流收获和感想,而后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总结.教师作以补充.
课后作业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
教学反思
学生对几何初步的掌握情况很好,望多加复习巩固,做到熟练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