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20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六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及答案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及答案*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一)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读图回答下题。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二)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
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AD(三)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有组织的迁移D.民工流动2.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宗教因素参考答案:1.A; 2.B(四)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1--2题。
1.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B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移D.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受传统文化影响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五)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割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后回答1--2题。
2020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人口与环境阶段检测(一)湘教版必修2(2021-2022学年)
阶段检测(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考点分布表]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
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3题。
1.2018~2050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A.中国ﻩ B.巴西C.韩国ﻩ D.俄罗斯答案D解析读图可知,2018~2050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最小的是俄罗斯,故D项正确。
2.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B.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C.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ﻬD.到2050年时中国和印度差异最大答案C解析美国经济发达,但人口年龄中位数低于中国、巴西等国,故A项错误;与1980年相比,2018年乌干达年龄中位数变小,故B项错误;人口年龄中位数可以反映人口年龄结构,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故C项正确;2018年,中国和乌干达的年龄中位数差异最大,故D项错误.3.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④鼓励国内人口迁移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A.①②③ﻩB.①③⑤C.②③④ﻩ D.③④⑤答案B解析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快速变大的趋势反映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亟需解决养老问题,措施有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等。
读浙江省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每百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情况折线图,读图,完成4~5题。
4.2016年,浙江省外流入人口中()A.迁入人口性别比呈平衡态势B.性别比最大的年龄段是40~44岁C.少年儿童的性别比有降低的趋势D.男性人口仍占多数答案D解析ﻬ图示曲线为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湘教版)试题:第六章 人口与环境 课时规范练20 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20人口数量的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模拟题组(2018湖南郴州二模)某国2016年新生人口约98.1万人,占总人口的0.78%,这意味着每34秒有1人出生,每23秒有1人死亡。
65岁及以上人口约3 417万人。
据此,完成1~3题。
1.该国最有可能是()A.尼日利亚B.美国C.日本D.印度2.该国的人口状况是()A.增长快,少儿人口比重在40%以上B.缓慢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7%C.增长较快,劳动力资源丰富D.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3.下列措施能缓解该国人口现象带来的问题的是()①鼓励生育②国际劳务输出③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④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2.D3.A1题,该国人口出生率0.78%,低出生率。
每34秒有1人出生,每23秒有1人死亡,说明死亡率高于出生率,是发达国家,A、D两项错;美国没有出现人口负增长,B项错;故选C项。
第2题,该国人口是负增长,少儿人口比重较小,老年人口比重远超7%,A、B、C三项错;人口负增长,老年人口比重达20%以上,D项对。
第3题,该国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严重。
鼓励生育可提高人口出生率,缓解人口问题,①对。
国际劳务输出,加重劳动力短缺,②错。
提高外来移民的准入门槛,不利于增加劳动力和缓解劳动力不足,③错。
加大对抚养儿童的支持力度,利于提高生育率,④对。
(2018天津部分区联考)据人口统计,中国的生育高峰在1991年停止。
此后,全国新生婴儿数目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2000年。
下图为1984—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变化趋势图。
据此,完成4~5题。
4.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的时段是()A.1966—1973年B.1973—1980年C.1980—1990年D.1990—2020年5.由图文材料推断,全国高考人数的下降趋势将持续到()A.1998年B.2008年C.2018年D.2028年5.C4题,结合图示信息,199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最低;一般上大学的年龄是18~20岁,可推测18~20年前出生婴幼儿数量下降最快。
湘教版高中地理 高一2019-2020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和环境 单元练习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25题,共50分)据人口普查统计2000年丽水市常住人口为216.18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为211.70万人,出生率为1.52%,死亡率为0.76%,自然增长率为0.76%。
完成1~2题1.丽水常住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A.人口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低 B.自然环境破坏严重,生态移民多C.医疗卫生事业落后,死亡率高D.经济相对落后,迁出人口多2.目前丽水市人口增长模式为A.“高—高—低”型 B.“高—低—高”型C.“高—高—高”型D.“低—低—低”型读我国某省2011年与2030年(预测)人口年龄结构比较图,完成3~4题。
3.2030年人口年龄结构与2011年相比,下列说法最不可能的是A.人口出生率下降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C.人口死亡率下降 D.人口总数上升4.近几年,该省可能面临的社会问题是A.就业压力大 B.养老负担重C.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D.劳动力短缺5.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甲市最有可能是A.西宁B.延安C.上海D. 广州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回答6~7题。
6.a、b区域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过渡型B.原始型和传统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过渡型7.影响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8~10题。
8.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9.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⑤10.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④D.⑥11.我国与美国的国土面积和资源总量大体相当,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却远大于美国,导致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为A.科技水平B.交通条件C.消费水平D.对外开放程度下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椐此完成12~14题。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附详解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附答案*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一)读我国近十年来人口总数、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动情况统计图,完成1~3题。
1.[综合思维]目前,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 A )A.计划生育政策B.经济发展水平C.受教育程度D.传统观念2.[区域认知]近十年来,我国人口变动的特点是( A )A.总人口数逐年增加B.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C.人口抚养压力减轻D.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同步3.[综合思维]从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启动“全面二孩”政策,该生育政策调整的主要依据是( A )A.人口老龄化加剧B.人口数量持续减少C.劳动力严重不足D.环境压力加大(二)读下图,曲线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最不可能是( )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C.土层深厚,土壤肥沃D.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2、图中曲线②先升后降的主要原因是( )A.上升:植树造林;下降:砍伐森林B.上升:环境改善;下降:生态破坏C.上升:人口增长;下降:计划生育D.上升:科技进步;下降:资源减少【参考答案】CD解析:1、该区域位于西南地区,可能分布有石灰岩,受流水的侵蚀和溶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使地表崎岖,峰林广布,多溶洞、天坑等,旅游资源丰富;石灰岩空隙大,所以地表水易下渗,导致地表水缺乏,地下水滚滚流;该地区土壤多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层很薄,土壤贫瘠,故选C。
2、从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分析,①持续上升,应为石漠化;②先上升后下降,应为环境人口容量;③和④都下降,表示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覆盖率。
所以②先上升,表示环境人口容量增加,是因为科技进步,而环境人口容量下降,则是因为资源减少。
故选D。
(三)大城市的户藉制度改革通过破除居民特殊身份和降低落户门槛,打破原有的城乡户籍壁垒和行政干预,促进外来人口迁入大城市。
2020版高考广西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第六章检测人口与环境
第六章检测人口与环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8黑龙江七台河期末)下图为我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不含港澳台数据),完成第1~2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A.人口增长速度减缓B.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D.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2.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B.人口总量占绝对优势C.人口密度先减后增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2.B1题,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反映出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A项正确;我国的总人口增加,劳动力人口数量也增加,B项错误;我国乡村人口数量增加,C项错误;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下降,D项错误。
第2题,东部地区人口比重先减后增,不代表人口数量也是相同的变化趋势,只能代表人口的增长速度,A项错误;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人口总量占绝对优势,B项正确;东部人口比重先减后增,但人口数量却持续增加,人口密度持续增加,C项错误;人口迁移目前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影响,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因此有大量人口迁入,D项错误。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
据此完成第3~4题。
3.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A.地理位置居中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D.交通网络发达4.据图推断,图示时段()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江三角洲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4.D3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
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地理位置居中,A项正确。
第4题,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江三角洲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江三角洲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D项正确。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和环境练习有答案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有答案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一)下图示意我国31个省级行政区实现人口“零增长”的时间(含预测)。
据此完成4~6题。
注:图中2010、2015、2020、2025、2030分别表示2010年、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
(二)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据此完成1--2题。
1.环境对人口增长的限制性,主要是( )A.人类生存空间相对有限B.资源供应相对有限C.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D.人类科技水平还不高2.有关目前世界自然资源利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正在显著扩大B.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C.由于存在水循环,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D.森林遭破坏,土地沙化加快,但气候反常事件减少【解析】1—2、B B。
第1题,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要与资源的供应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
第2题,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由于矿产资源的大量消耗,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枯竭;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不能超过其更新能力;森林被破坏会使气候反常事件增多。
(三)下图为我国2010—2015年外出务工人员总量和增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期间我国外出务工人员增量变化最显著的是( )A.2010—2011年B.2012—2013年C.2013—2014年D.2014—2015年2、影响外出务工人员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出生率下降②跨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减少③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④城市化促使外出务工人员户籍转变成城市居民户籍⑤近年国家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⑥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低,外出就业困难A.①②③④B.②③⑤⑥C.①②④⑤D.③④⑤⑥参考答案:1—2、A B解析:1、本题考查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变化图的判读。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单元质检卷湘教版
309教育网
309教育资源库 第六章 人口与环境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18湖北荆州一模)生育旺盛年龄一般在20~34岁之间。
下图为某国2018年生育旺盛年龄人口数量与不同年龄段(每5岁为一个年龄段)人口数量的比值变化曲线。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2.若图中国家为发展中国家,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适宜措施是( )
A.合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B.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2.C
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国老龄化人口众多,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属于人口增长后期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模式,为现代型。
第2题,由图看出该国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排除A 。
该国是发展中国家,鼓励生育,接纳移民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排除B 。
该国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不足,不适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排除D 。
(2018江西赣州期末)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与第五次相比,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如表所示。
读表,完成3~5题。
2020春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1章:人口和环境练习及答案
2020春湘教版地理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及答案*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一)该国0~4岁的人口数明显多于5~9岁,其影响因素最有可能是()A.年龄结构B.性别结构C.生态环境D.移民政策解析:正常婚育年龄为20~24岁。
从图中看出20~24岁(对应0~4岁)人口比25~29岁(对应5~9岁)多,因此年龄结构是导致两年龄段人口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A(二)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对我国各地的农业自然资源生产潜力进行了深入研究,计算出我国热带、中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
据此完成1--2题。
1、表中代表中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2、影响丙、丁两地人口容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光照B.热量C.面积D.水源【参考答案】BB解析:1、图示为我国热带、亚热带、北温带和青藏地区的最大可能人口密度数据,热带地区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大,人口可能密度大,亚热带其次,北温带较少,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自然环境恶劣,最大可能密度最小,根据图中数据判断,代表亚热带的最有可能是乙。
故选B。
2、读图表,结合上题分析,甲为北温带,乙为亚热带,丙为热带,丁为青藏地区,影响丙、丁两地人口容量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高、地势高,最主要因素是热量。
故选B。
(三)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
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a)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b),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 )A.文化教育B.自然环境C.移民政策D.经济水平2.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 )A.高端制造业B.电子商务业C.低端服务业D.教育培训业【解析】1—2、D C。
第1题,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日本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第2题,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
2020-2021学年高中湘教版地理第二册: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1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浙江宁波市某区域地形剖面和人口分布相对数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分析,影响①②③④四个区域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土壤2.该区域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区域最可能在()A.①B.②C.③D.④截至2019年5月3日,全球230个国家人口总数为75亿人,其中70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下图显示为纬度每隔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据此回答3~4题。
3.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S~20°S B.20°N~30°NC.30°N~40°N D.40°N~50°N4.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B.山地多,平原少C.陆地面积小D.干旱区面积大下图是我国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甲乙5.甲、乙两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辽宁、山东B.湖南、宁夏C.新疆、四川D.西藏、内蒙古6.影响甲、乙两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能是()A.甲省级行政区气候、乙省级行政区地形B.甲省级行政区地形、乙省级行政区水源C.甲省级行政区水源、乙省级行政区地形D.甲省级行政区气候、乙省级行政区植被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
四川省2015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
据此完成7~8题。
7.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东部地区经济衰退②农民工具备一定的创业技术③家乡就业机会增加④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A.导致地价大幅下跌B.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C.减轻环境和资源压力D.提高城市化水平下图是2001~2050年部分国家迁入人口及预测趋势图。
(全国)2020版高考地理 单元检测六 人口与环境 湘教版
单元检测六人口与环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哈尔滨模拟)读“2010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单位:%)”,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2.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B.人口出生率高C.医疗水平高D.人口增长率低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4.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2018·四川绵阳中学调研)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各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
读图回答5~6题。
5.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A.58% 24% B.19% 24%C.24% 19% D.19% 58%6.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2018·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
2022《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地理(湘教版全国)精练检测六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
单元滚动检测六人口与环境考生留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称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b称为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B.c不能叫人口迁移C.b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各大城市D.d主要发生在进展中国家2.目前世界上进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方向是()A.a B.b C.c D.d(2021·大同期中)读“农夫工回流地点选择的推力、拉力示意图”,回答3~4题。
3.在农夫工回流的推力和拉力中()A.拉力Ⅰ可能表示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B.拉力Ⅱ可能表示完善的基础设施C.推力可能表示环境质量日趋恶化D.推力可能表示昂扬的生活成本4.农夫工回流对城市产生的影响是()A.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B.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C.缓解了人口对环境的压力D.消灭劳动力供应紧急的状况(2022·天津十二区县模拟)木桶定律是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
据此完成第5题。
5.依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想,该城市()A.可供水资源最为紧急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万C.环境承载力为210.35万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2021·太原月考)依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
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
第一章《人口与地理环境》检测题(含答案)2020-2021学年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C.保护我国耕地资源,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D.挖掘湿地潜力,提高水域的生产力
下图是我国某大城市最近四十多年的人口迁移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折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少的时间点是( )
A.劳动导向型产业减少B.住房紧张
C.技术人才外流D.本地人口大量外迁
15.下列做法可以提高环境承载力的是( )
A.加快工业发展B.大量迁入人口
C.加快资源开采D.利用区域外的资源
近年来出现一些逆向流动、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他们有一段之长,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管理经验,懂得市场运作,这类农民工被称为“城归”。“城归”可以给乡村带来人口红利升级。据统计,我国“城归”人数累计已突破500万。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就业,这将给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城归”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升高B.国家政策优惠,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C.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迅速D.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现象较严重
1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人口红利升级主要是指( )
A.劳动力数量的大幅度提高B.劳动力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C.劳动力技能与素质的提升D.劳动力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图。
(1)从人口迁移的角度分析中原移民大量入闽的原因。
(2)根据题目信息分析沙县小吃荣贯古今、汇通八方、品种繁多、经济实惠的原因。
(3)指出沙县小吃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参考答案
1.C 2.A 3.D 4.D 5.D 6.B 7.A 8.D9.C10.A11.A 12.C 13.D14.A15.D16.B17.C18.D19.C20.B21.D22.C23.C24.B 25.A 26.A27.D28.B29.D30.B31.D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和环境练习及答案
2020春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练习及答案*湘教版必修二第1章: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一)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读图回答下题。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二)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
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②P′为环境承载力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④P为环境承载力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图示反映了( )①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②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③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④当人口规模高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将导致生活质量的下降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参考答案】AD(三)十九世纪,我国有大量广东人、福建人“下南洋”。
回答1-2题。
1.这种人口迁移属于(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有组织的迁移D.民工流动2.导致这种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宗教因素参考答案:1.A; 2.B(四)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2018春运出行大数据报告》,春节期间我国十大“空城”为北京、广州、合肥、重庆、哈尔滨、东莞、沈阳、长春、上海、武汉。
据此完成1--2题。
1.春节期间该十大城市人口变化主要属于( B )A.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流动C.省内人口迁移D.县际人口流动2.导致这十大“空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A.受传统文化影响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外迁C.农村经济发展快D.农村道路设施迅速完善(五)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割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后回答1--2题。
2020年地理湘教版本高中必修2第1章《人口和环境》单元测试卷详解
第1章《人口与环境》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以下两题。
1.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①P′为环境承载力①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人口合理容量①P为环境承载力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以色列国土面积1.49万km2,2/3土地为沙漠和山地,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人均的3%。
然而,以色列人正是在这块贫瘠缺水的土地上建成了现代农业,电脑控制的水、肥、农药滴灌和喷灌系统遍布全国;农产品和农业技术产品大量出口创汇。
按照以色列的农业水准,地球可以养活约3倍于现在的人口。
据此回答以下三题。
2.以色列扩大人口容量的主要途径是()A.大量进口资源B.提高科技水平C.降低消费水平D.大力发展交通作为上海发展十分重要的五年,上海在“十三五”建议稿中牢牢把握底线思维。
底线一:守住常住人口规模底线,就是把常住人口不超过2 500万作为长期调控目标。
回答下列两题。
3.有关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源利用率不断提高,人口容量是无限的B.人口容量主要决定于生存空间的大小C.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人口容量影响很大D.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大部分涌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要么务工,要么经商,到1995年流动人口达8 000多万。
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4.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①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①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①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A. ①①B. ①①C . ①①D . ①①5.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是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下表回答以下问题。
表中反映出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 . 约15~16亿 B . 15.1或16.6亿C . 约8~9亿D . 约14~15亿6.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是( )①不确定性 ①确定性 ①相对确定性 ①相对不确定性 A . ①① B . ①①C . ①①D . ①① 根据下表,回答下列各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检测六人口与环境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2018·哈尔滨模拟)读“2010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单位:%)”,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2.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B.人口出生率高C.医疗水平高D.人口增长率低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
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4.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2018·四川绵阳中学调研)下图为“我国2005~2034年各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
读图回答5~6题。
5.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A.58% 24% B.19% 24%C.24% 19% D.19% 58%6.2015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2018·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7~8题。
7.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条件B.耕地面积C.水源丰歉D.地形条件8.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2018·广西南宁适应测试)国家统计局2016年4月28日发布的《2015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 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
读表(单位:万人),完成9~10题。
9.2011~2015年我国(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C.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D.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10.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有( )①本地就业环境改善②交通运输成本升高③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④外出生活成本提高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2017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
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
据此完成11~12题。
11.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的原因是( )A.流动人口比重最高B.环境污染较为严重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2.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广西B.上海→安徽C.广州→河北D.深圳→江苏(2018·河北调研)下表示意山东省与青海省人口与面积数据统计。
读表完成13~14题。
2012年9 685青海省1990年44672 2012年57313.关于1990~2012年两省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青海省B.青海省人口密度变化大于山东省C.青海省年人口增长量大于山东省D.山东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14.青海省人口承载力远低于山东省,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省( )A.交通不便B.人口消费水平低C.自然环境脆弱D.资源贫乏(2017·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12年开始下降,至2015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15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
据此,完成15~16题。
15.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16.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2018·江西新余模拟)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10年人口变化状况。
读图完成19~20题。
19.1990~2010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20.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A.交通压力增大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题,共50分。
)21.(2017·北师大附中期中)下图为“2000年、2010年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描述2000年到201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特点。
(2)2000年到2010年川渝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请说明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
22.(2018·南宁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5分)材料一2016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
材料二2014~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
年份/类别出生人口/万人2014 1 6872015预期 1 8872015实际 1 655(1)(2)对比说出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
(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
(4)对比2015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2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示意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年份比重(%)地区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 6.95 6.20北部沿海11.97 13.22大西北地区 3.13 4.13黄河中游地区7.98 11.14大西南地区10.98 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 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 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 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
(3)说明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流动人口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4.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3分)材料一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
材料二据统计2000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 2010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
材料三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14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
(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
(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
(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4)分析2010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
答案精析1.C 2.A3.C 4.D [第3题,该国为发达国家且其劳动力数量下降,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15~29岁劳动力比重变化不大,说明新增人口多,而该国出生人口少,说明是人口的机械增长;降低就业年龄在题中无显示;鼓励妇女就业无法保证15~29岁的劳动力比重;出生率稳定,不符合题意。
第4题,该国出生率过低,未来劳动力比例失衡,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5.B 6.C [第5题,根据我国各年龄段的变化趋势可判断,①曲线为16~59岁人口的比重,②曲线为0~15岁人口比重,③曲线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由此可直接读出2034年各年龄段人口的比重。
第6题,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会造成新出生婴儿增加,使0~15岁人口比重上升。
]7.D 8.C [第7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相对丰富,内部差异较小。
东南沿海的地形差异较大,造成各地耕地面积差异。
两地土地面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地形成为人口数量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
第8题,由上题结论可进一步推断,乙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区,人居自然条件较差。
甲地区地形平坦,人居自然条件优越。
因此,乙地区人口外迁量较大,人口数量下降。
]9.C 10.A [第9题,结合材料信息,2011~2015年外出农民工增长6.4%,而本地农民工增长15.4%,本地农民工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通过计算得出农民工总量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第10题,农民工务工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和获取较好的就业环境,所以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本地就业环境改善和外出生活成本提高。
]11.A 12.B [第11题,深圳外来人口比重高,受传统文化影响,春节期间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导致深圳空城率高。
第12题,四城市返乡人口主要是附近省份和本省异地,据此判断正确结论。
]13.B 14.C [第13题,结合两省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两省年人口增长数量和年人口增长速度;结合两省人口和面积,计算出两省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再比较人口密度的变化大小。
第14题,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是人口承载力低的最主要原因。
而交通条件、人口消费水平和资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等)缺乏不是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