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第三课从古到今话交通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3从古到今话交通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新人教版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3从古到今话交通教学设计和课后反思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1628db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5a.png)
从古到今话交通一、教材分析《从古到今话交通》是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
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课时,对应此主题教材的前四页。
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支配对交通方式的探讨性学习和考察,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
教材除为孩子们供应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去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化过程。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本单元第一、其次个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对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已经有了肯定的了解,对交通与生活的关系有了肯定的相识,但还未有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史进行过归纳整理,所以对本课内容有着深厚的爱好和新奇心。
2.四年级的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口头表达实力方面已有基础,思维比较活跃,可以在肯定程度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化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改变历史。
2.依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育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实力。
四、教学理念1.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前预习教材,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依据教材提示的学习方法分组搜集资料,并采访长辈所经验的交通工具的发展改变,从长辈口述的历史中感受近距离身边的交通发展改变;二是以“整理、沟通展示”为中心,将学生们搜集到的资料,在老师指导下用他们宠爱的方式,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化的依次,突动身展过程中的重大改变,把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做学习的主子、课堂的主角。
老师依据状况赐予引导和评价,并参加沟通过程,实现师生互动。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爱好,在老师指导下自由结合,从而培育孩子们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
3.在沟通展示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开拓学生思维,立足于培育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实力,促进学生的特性发展,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观点和见解,培育学生依据所学学问和驾驭的资料进行探讨性学习的实力。
四年级《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
![四年级《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58dd4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5.png)
四年级《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第1篇:四年级《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交通的发展感受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成果,体会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能力:调查交通的变化,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知识: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知道交通变化为家乡带来的机遇;知道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绿*环保的交通工具。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交通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的一种缩影,小学生都热爱科学,对了解这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对交通工具未来发展的趋势充满好奇,儿童的想象是无穷的,鼓励学生参与这方面信息的调查,参与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意义重大。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对交通工具过去的发展史,农村孩子的生活经验更丰富些,他们见识过本地区相对传统的交通方式及设施,如手推车、小木船等,只是对科技含量高、现代高度发展的交通工具接触少。
另外,相应对家乡未来交通的设计也不容易打开思路,但他们都有让家乡交通走向世界、交通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美好的良好愿望与梦想。
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因此本课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理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并在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设计家乡交通的未来。
要想突破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桥”这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实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
以此为依据,课前我请同学们收集交通从古到今演变的材料,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家乡的桥入手——探究桥、车演变的过程——了解飞机演变过程”为线索,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收集来的资料进行汇报和展示,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以及教师的引导下丰富了认知,了解了交通从古到今的演变。
本节课中,有这样两个方面,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一、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b508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1.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第一章:古代交通方式1.1 教学目标了解古代的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认识古代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1.2 教学内容古代的交通工具:马车、轿子、船只等古代交通方式:陆路、水路、丝绸之路等古代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1.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古代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的图片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古代交通方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二章:近代交通变革2.1 教学目标了解近代交通的发展和变革认识近代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认知和赞赏2.2 教学内容铁路交通的发展:蒸汽机车、高速铁路等民航交通的兴起:飞机的发展和普及汽车交通的普及:汽车的发明和道路建设近代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加速了信息和人员的流动,改变了生活方式2.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近代交通工具的图片观看视频:关于近代交通发展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近代交通变革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三章:现代交通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现代交通的发展和特点认识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现代交通发展的认知和思考3.2 教学内容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的建设: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信息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导航仪等环保交通工具的发展:电动汽车、共享单车等现代交通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改善了生活质量3.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现代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的图片观看视频:关于现代交通发展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现代交通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四章:交通问题与挑战4.1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认识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对交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2 教学内容交通拥堵: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和对策交通安全:交通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环境保护:交通污染的原因和解决方案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公共交通、绿色出行等4.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交通问题和挑战的图片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通问题和对策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五章:未来交通展望5.1 教学目标了解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对未来的想象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对科技进步的认知和赞赏5.2 教学内容无人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空中交通工具:飞行汽车、无人机等太空旅行:太空旅游的发展和前景未来交通的挑战和机遇:技术、环境、安全等问题5.3 教学活动观看视频:关于未来交通发展的视频资料创意设计:学生分组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或交通系统分享设计成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成果第六章:交通安全教育6.1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的重要性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6.2 教学内容交通规则: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等交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安全意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违法行为的后果6.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交通规则和交通标志的图片观看视频:关于交通安全教育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七章:环境保护与绿色出行7.1 教学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绿色出行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的意识7.2 教学内容环境保护:环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绿色出行: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等环保行动:减少汽车使用、节能减排等7.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环境保护和绿色出行的图片观看视频:关于环境保护和绿色出行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保护环境、绿色出行的意义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八章: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8.1 教学目标了解公共交通工具的种类和特点学会正确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培养学生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习惯8.2 教学内容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地铁、出租车等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购票、乘车、下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优势:便捷、经济、环保等8.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公共交通工具的图片观看视频:关于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九章:交通应急预案9.1 教学目标了解交通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学会制定和实施交通应急预案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交通事件的能力9.2 教学内容交通应急预案:定义、目的、重要性制定应急预案:分析潜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实施应急预案:演练、评估、改进9.3 教学活动展示图片:交通应急预案的图片观看视频:关于交通应急预案制定的视频资料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制定和实施交通应急预案的方法分享讨论结果: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结果第十章:综合实践活动10.1 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增强学生对交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10.2 教学内容实践活动:参观交通博物馆、实地考察交通设施、模拟交通情景等问题解决:针对实际交通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团队合作: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共同完成任务10.3 教学活动组织实践活动:安排学生参观交通博物馆或实地考察交通设施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分享实践经验:每组分享自己的实践活动经验和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古代交通方式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补充和说明:通过展示古代交通工具和交通方式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古代的交通情况。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 》教案和教学反思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 》教案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65116c0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d5.png)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和教学反思〔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教学目标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从交通的开展感受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成果,体会不断探究、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能力:调查交通的变化,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知识: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了解车、桥、路、船的变化;了解交通变化为家乡带来的机遇;了解未来交通的开展趋势——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了解车、桥、路、船的变化,理解这是人类文明开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调查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并在理解交通开展的趋势的根底上设计家乡交通的未来。
教学打算教师打算:打算过去和未来的交通工具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打算:调查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
了解现代化交通工具及其开展趋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活动一交通的变迁1.出示图片:桥的变化]引导学生结合情境,依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你们家乡的桥是什么时候建的?有什么特点?唤起学生了解桥的开展变化的心愿,从而在疑问和好奇中探究桥的开展。
你还了解哪些交通设施的变化?〔板书:从古到今话交通〕2.出示图片:车的变迁]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商量:从车的变迁中你觉察了什么?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其他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吗?方法的改变靠的是什么?使学生意识到车的开展与社会开展和人们的制造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车的开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法。
〔板书:交通的变迁〕3.播放动画:飞行梦想]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商量: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觉察?让学生了解飞机的开展历史,对人类的探究和创新精神有所感想,鼓舞学生进一步探究,了解船和路的开展变化。
小结:从陆地到海洋,从地面到天空乃至太空,我们人类探究的范围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的方法,也给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庞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懂得交通设施和工具的变化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开展的,它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究、不懈努力的精神,表达了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最新《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PPT(绝对精品)教学讲义PPT
![最新《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PPT(绝对精品)教学讲义PPT](https://img.taocdn.com/s3/m/3fb058c603d8ce2f006623f8.png)
小儿推拿治疗学培训
案例分析 成某,男,5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
流涕,喷嚏,咳嗽,舌淡苔薄白,脉浮。
病名?治法?处方?
感冒
感冒的概念
感冒是感受触冒风邪而导致的常 见外感疾病,病情轻者多为感受当令之 气,称为伤风、冒风、冒寒;病情重者 多为感受非时之邪,称为重伤风。在一 个时期内广泛流行、证候相类似者,称 为时行、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流涕、 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 不适、脉浮为其特征
怎样发明交通工具的吗?
• 古代人们大都是沿河而居的。随着火和石斧的 应用,适应捕鱼和渡河的需要,创造出最早的水 上交通工具——独木舟。
• 5000多年前,人类驯养牛、马、驴、骆驼、大 象和牦牛等动物,并把它们用于运输,
• 来减轻自己的劳动负担。这时候,能帮人们托驮 物品的牲畜便成了陆上重要的运输工具。
•
人们看到风筝在天上飘来飘去,便仿照风
筝的样子做出滑翔机。滑翔机没有自己的动力,
1903年,美国一对杰出的兄弟——莱特兄弟,
在自制的滑翔机上装上发动机和引擎。终于,第
一架动力飞机起飞了。
故事会
车的出现
•
当我们漫步街头时,面对川流不息、五光十
色的汽车时,当我们外出旅行,坐在风驰电掣般
的火车和飞机上时,你可知道我们的祖先最初是
感冒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凡普通感冒(伤风)、流行性感
冒(时行感冒)及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而表现感冒证候者,皆可参照本篇内 容进行辨证论治。
感冒的常见病因 外因为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但以风邪
为主,可兼寒热暑湿等,与体质不强,或生活起 居不当等有关。
两大因素:外感 正气虚
《从古到今话交通》人教版四年级社会下册教材课件PPT(3篇)
![《从古到今话交通》人教版四年级社会下册教材课件PPT(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45f705631126edb6f1a10be.png)
感谢您的阅读!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欢迎下载!
船舶发展史:
人类使用船舶作为 交通运输工具,从远 古的舟筏发展到现代 的船舶,大致经历了 四代。
第一代是舟筏,是船 舶家族的“老祖宗。”
第二代是帆船,是船舶家 族的“儿辈”,产生于5000多 年前,在几百年前很盛行。
奔驰三轮车
……
航天飞船
马拉雪橇是过去人们的主要交通工具,雪橇在厚达1米多 的雪道中行驶,挂着雾凇的桦林、一望无际的雪原、婉转 的喀纳斯冰河融为一体。沿途雪山、峡谷、古道、树林群
等风景令人目不暇接。
1649年,德国钟表匠赫丘按照达·芬奇留下的设计图纸, 试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辆真正的自行车,它像摆钟一样,
以发条为动力,时速只有1.5公里。
»问题1:世界上第一辆火车是 什么时候、谁发明的?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逊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蒸汽火车机车。当时有人骑着一 匹马和它赛跑,新生的火车丑陋笨重,走得很慢,马骄傲地跑在前面。
PPT模板:/moban/ PPT背景:/beijing/ PPT下载:/xiazai/ 资料下载:/ziliao/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语文课件:/kejian/yuwen/ 英语课件:/kejian/yingyu/ 科学课件:/kejian/kexue/ 化学课件:/kejian/huaxue/ 地理课件:/kejian/dili/
第三代是蒸汽机船,是船舶 家族的“孙辈”,产生于300年前;
第四代是柴油机船,是船舶 家族的“曾孙辈”,100年前才在 江湖上露面。
船舶发展史虽然延续了数万年,但如 今它们却还是“四代同堂”“相聚”在水 域上,至今仍有独木舟的踪迹。
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
![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1e9f44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a.png)
品德与社会《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探讨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遵守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交通的起源和发展•人类交通的起源•古代交通方式的发展•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2. 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经济发展与交通发展的关系•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交通对环境的影响3. 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遵守•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了解交通规则并培养遵守能力•分析交通事故原因及预防方法4. 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撰写交通安全宣传材料•学生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交通的起源和发展1.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古代交通方式,了解人类交通的起源。
2.讲授:讲解古代交通方式的发展和演变。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介绍一个古代交通方式,并展示给全班。
4.总结:总结古代交通方式的特点和局限性。
第二课时: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交通方式与古代交通方式的区别。
2.讲授:讲解现代交通工具的出现和发展历程。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介绍一个现代交通工具,并展示给全班。
4.总结:总结现代交通工具的优缺点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第三课时:交通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交通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讲授:讲解交通发展对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就交通对城市和环境的影响进行讨论。
4.总结:总结交通发展对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第四课时:交通安全意识和交通规则遵守1.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交通事故的危害,引发学生对交通安全的关注。
2.讲授:讲解交通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和交通规则的基本内容。
3.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及预防方法,并撰写交通安全宣传材料。
4.总结:总结学习的交通安全知识,强调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品德与社会》四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绝对
![《品德与社会》四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绝对](https://img.taocdn.com/s3/m/7448be7b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f5.png)
品德与社会四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绝对一、导言《品德与社会》四下册是针对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一本课本,其中的一篇文章是《从古到今话交通》。
本文将从古代交通方式的变迁、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安全等几个方面介绍交通的历史和现状。
二、古代交通方式的变迁古代的交通方式主要是靠人力或动物力量驱动,例如步行、骑马、驾车和航运等。
在没有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时候,人们的交通非常不便利,旅行时间长,交通效率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到来,交通方式开始有了质的变化。
三、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1.铁路铁路是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得人们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和更高的效率进行长途旅行。
铁路上的列车不仅能够载人,还能够载货,大大提高了物资的运输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汽车汽车是交通工具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便利。
人们可以通过汽车自由地在城市之间或城市内部进行出行。
但同时,汽车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因此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交通安全和环保问题。
3.航空航空业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实现长途出行。
飞机可以将人们从一个大陆运送到另一个大陆,让世界变得更加紧密和便利。
但航空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且在一些方面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船舶船舶是古代交通工具的延续,它在现代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船舶可以进行海上运输,帮助人们解决跨海运输的问题,促进国际贸易和文化交流。
四、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随着交通工具的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
为了确保交通安全,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注意行人过街安全等。
同时,交通安全也需要政府和交通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管理。
五、交通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通过学习《从古到今话交通》,我们了解了交通方式的变迁、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以及交通安全等内容。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积极的参与,共同营造一个安全、便利的交通环境。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从古到今话交通_人教新课标-精选教学文档
![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案从古到今话交通_人教新课标-精选教学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b58255d79563c1ec4da713e.png)
从古到今话交通一、教材分析《从古到今话交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
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课时,对应此主题教材的前四页。
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安排对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考察,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
教材除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去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变过程。
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本单元第一、第二个主题活动的基础上,对于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交通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未有对交通运输的发展史进行过归纳整理,所以对本课内容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四年级的学生在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已有基础,思维比较活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理念1.整个教学活动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前预习教材,在学习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按照教材提示的学习方法分组搜集资料,并采访长辈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发展变化,从长辈口述的历史中感受近距离身边的交通发展变化;二是以“整理、交流展示”为中心,将学生们搜集到的资料,在教师指导下用他们喜爱的方式,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突出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把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尽情地发挥,做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教师根据情况给予引导和评价,并参与交流过程,实现师生互动。
2.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教师指导下自由结合,从而培养孩子们协作、互助的合作精神。
3.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开拓学生思维,立足于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他们充分地表达观点和见解,培养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掌握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四年级下册品德生活教案《从古到今话交通一一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品德生活教案《从古到今话交通一一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298efe09ec3d5bbfd0a74c6.png)
四年级下册品德生活教案《从古到今话交通一一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从古到今话交通一一交通的变迁》教学设计天津市北辰区引河里小学邢云教材分析《从古到今话交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个板块交通的变迁。
对应此主题的是教材的前4页。
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安排对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考查,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
教材除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没施去收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变过程。
在黎理资料,汇报资料的过程中了解交通设施、交通工具的变化发展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的。
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体现了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学情分析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交通设施和交通工具以及它们的一些变迁,已经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和切身体会。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原有生活印象,激发学习兴趣,并进行思想教育。
课前对教材的预习,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并能够指导学生如何收集资料。
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初步具备了查阅资料的能力。
本课内容的部分资料比较容易收集,只是存在是否全面的问题。
因此教师也要收集比较全面的资料。
以备交流时加以补充。
中年级学生在整理和汇报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要在学生分组整理中进行提示和指导。
学生们乐于表达自我,却缺乏耐心倾听,因此在汇报过程中,应引导学生讲、听并驾齐驱。
在师生互动展示资料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体会交通工具和设施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创造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1知道车、桥、路、船、飞机的变化历史,了解交通工具和没施的演变过程。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占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1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收集资料。
人教版-政治-四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
![人教版-政治-四年级下册--《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6e879f7cd184254a35350e.png)
《从古到今话交通》教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交通的发展感受人类的智慧与文明成果,体会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能力:调查交通的变化,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知识: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知道交通变化为家乡带来的机遇;知道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理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调查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并在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设计家乡交通的未来。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过去和未来的交通工具图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了解家乡的交通变化。
了解现代化交通工具及其发展趋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活动一交通的变迁1.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行交流研讨:你们家乡的桥是什么时候建的?有什么特点?唤起学生了解桥的发展变化的愿望,从而在疑问和好奇中探究桥的发展。
你还知道哪些交通设施的变化?(板书:从古到今话交通)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车的变迁中你发现了什么?不同时期的交通工具各有什么特点?你能说说其他交通工具的演变过程吗?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靠的是什么?使学生意识到车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创造之间的关系;意识到车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板书:交通的变迁)3.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知道飞机的发展历史,对人类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有所感悟,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究,了解船和路的发展变化。
小结:从陆地到海洋,从地面到天空乃至太空,我们人类探索的范围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越来越先进的交通工具,多种多样的交通运输方式,也给我们人类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设计意图: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懂得交通设施和工具的变化是随着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而发展的,它凝聚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懈努力的精神,体现了人们的聪明和智慧。
】活动二家乡交通的变化1.引导学生结合情景讨论:家乡过去的交通与现在有哪些不同?(板书:家乡交通的变化)2.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帮助学生从不同数字中看出不仅公路的总长度在增加,更重要的是在这些通车公路中,中高等级公路的里程所占的比例也增多了;知道从国家到地方包括乡村都很重视交通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从古到今话交通《从古到今话交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中的第三个主题活动。
我们选择的教学内容是本主题的第一课时,对应此主题教材的前四页。
本课时的活动,围绕交通发展史,安排对交通方式的研究性学习和考察,内容丰富,辐射面较大。
教材除为孩子们提供了有关图片外,还提示了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让孩子们选择一种交通工具或交通设施去搜集资料,了解交通发展的演变过程。
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设施的演变过程,知道车、桥、路、船的变化历史。
2、根据查找的资料,探究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探究中使学生了解从古到今交通发展过程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3、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60-63页,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六个小组,参考教材提示的相关内容的学习方法搜集资料。
分组情况:陆上交通小组(一至四组):分别查找有关路、桥、陆上交通工具(自行车组、机动车组)发展变化的资料。
水上交通小组:查找有关船的发展变化的资料。
空中交通小组:查找有关热气球、飞艇、飞机等飞行器发展变化的资料。
2、教师准备相应课件与资料。
三、教学过程活动1、由现实生活中交通运输工具的变化导入师: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交通运输方式,并感受到交通的变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课前布置了让大家采访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及身边其他人所经历的交通工具的变化。
同学们,都整理好了吗?(学生汇报采访结果,教师适当鼓励、点评)小结:就如同学们说的那样,我们今天的交通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舒适。
活动2、分组谈交通的发展史师:正如我们刚才谈到的一样,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都经历了逐渐发展演变的过程。
它们都有着自己的历史,自己的故事。
师:课前让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分成了六个小组。
分别从陆上交通、水中交通、空中交通中挑选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资料查找。
要求:按交通方式发展演变的顺序整理查到的资料。
在了解资料的基础上,找到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变化,并以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概括后请把小标题和具体时间填在表格里,并商讨如何把资料展示给大家。
开始交流整理小组的资料,学生组内整理交流。
教师的适当点播:1、正如这位同学说得那样,我们今天正在研究的以太阳能、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是我们未来交通发展的方向。
但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今天,我们虽有了这么多的车,但人们用得最多的还是自行车。
这是为什么呢?2、再好的车,也需要宽阔平坦的道路,我们来听一下关于道路的发展史。
3、但再好的路,也有遇到河的时候,我们要想过去就需要——桥。
4、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有关桥的图片,请大家看一下。
边放图片边讲解。
这是木桥,后来人5、那有没有不用走路、过桥的交通工具呢?船。
6、最后一组介绍什么。
小结:这节课,同学们跟老师从古到今话交通,同学们讲到了天上的飞机,陆地上的车。
水中的轮船。
(边说边板书)现在老师讲讲地下的地铁,大家都坐过吧!最早的地铁出现在1860年的英国,在开通的第一年,就运送了650万人。
我国的第一条地铁是1969年建成的北京地铁。
地铁为缓解地面的交通压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还有埋在地下的管道运输。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聪明的中国人在四川用竹子做成管道运送天然气和卤水熬制食盐。
同学们请看图片,现在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石油和全部天然气*管道运输,管道运输正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让学生看板书)大家看,经过无数代人的努力,我们现在已经形成了,天上有飞机,水中有轮船,路上有汽车、火车、自行车,地下有地铁、管道运输的现代立体交通网。
活动3、研讨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师:通过以上各组同学的展示,使我们了解了交通从古到今走过的轨迹,但此时我们不能不产生这样的疑问:交通运输方式为什么会有着这样的变化呢?请大家结合我们查到的实例,谈谈你的看法。
1、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2、因为人类勇于创新,有了梦想就永不言弃。
就拿我们船来说吧,虽然,第一艘蒸汽船被称为“笨家伙”,但人们没有放弃。
3、是人们坚持不懈的精神。
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桥的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1934年春,他担任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以周密的勘测和精湛的设计,拿出了比当时铁道部顾问、美国桥梁专家华德尔既好又省的方案。
从1935年春正式开工起,他创造性地使用造桥方法,在两年半的时间里建成了长1453米,高71米的钱塘江大桥。
这一壮举显示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中国人民具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4、因为人类有一种永不放弃的精神。
自行车刚发明时,只能用脚蹬地前进……5、人类有一种献身精神。
从人类有了飞行的梦想,就有无数人付出了汗水、心血乃至生命,才有了飞机的发明。
活动4、课后引伸,为下节课做准备。
师:正如同学们说得那样,我们一起了解了交通的历史。
交通发展的历史,是古人用勤劳与智慧创造的。
我们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请同学们利用课下时间,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交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你的改进方法。
在下节课时展现给大家。
板书设计从古到今话交通飞机空陆海船车立体交通网管道运输第四单元:通信与生活第一课:通信连万家教学目的1.使学生通过了解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知道什么是通信。
2.使学生懂得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之间的相互交往离不开通信。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知道什么是“通信”及一些具体的通信手段。
难点是通信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学生订阅的报刊、信件、电报单、生日贺卡、半导体收音机、儿童玩具电话机、儿童玩具无线电对讲机等。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地球上的人类是生活在一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的。
在这个大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有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各行各业。
在前面的两个单元里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交通运输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今天我们就再来了解一下,通信与我们社会生活的关系。
教师:在我们现代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有许多的事情告诉别人,或是别人有事情或信息告诉我们。
有些事情是可以亲自面谈的,可是有些事情由于路途遥远或是时间的原因无法面谈。
这就需要利用通信手段来解决。
我们打个电话、写封信或拍封电报,这就是通信——“就是把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
”教师:你们知道常见的通信方式都有哪些吗?学生:(学生讨论)寄送信件、发行报刊、打电话、拍电报、听无线电收音机广播、看电视……。
教师: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通信方式不断地走入我们的社会生活,像传真。
卫星通信、电视电话等。
教师:(把报刊、杂志、信件、贺卡、明信片等展示给同学们)你们都经常阅读什么报纸,订阅哪些杂志,收到过别人寄来的信件和贺卡吗?学生:《人民日报》——可以知道很多国内外大事;《广播节目报》——可以了解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送的节目内容;《中国少年报》——可以了解到全国小学生的各种活动。
教师:我们通过阅读报纸、杂志,可以了解到很多新闻和国内外大事,可以增长很多的知识,互赠贺卡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
教师:(手持半导体收音机)你们每天都听无线电广播吗?收音机里每天都播送什么内容?学生:少儿节目、天气预报、新闻与报纸摘要……教师:每天看电视,最爱看什么节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听广播、看电视、打电话、拍电报这也是通信,此外还有我们平时接触不多的传真等。
教师:观察图中都是什么通信方式。
学生:(看图叙述。
)教师:同学们,你们想象一下,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如果没有这些通信设施,将会是怎样的呢?学生:(讨论)略。
教师: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是离不开通信的。
我们通过这些现代化的通信工具,可以非常快地看到、听到全国的和世界各地的新闻。
有的当时就可以听到、看到。
你们可以举一点这方面的例子吗?学生:卫星转播的奥运会、亚运会、各种大型体育比赛。
教师: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好像把地球都缩小了,好像把我们和遥远地方的距离都缩短了。
我们是“在通信中了解社会”了。
教师:在通信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遵守相关法律)教师依据板书归纳总结全课,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一、传递信息就是通信二、现代生活离不开通信信件、报纸、电话、电和广播、电讯……三、在通信中也要遵守法律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联网教学目标:知识:使学生知道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和特点;知道近代以来通信的主要种类和特点。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小结的主要内容,并能有条理的表达大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渗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使学生初步理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点:古代通信的特点和方式教学难点:古代通信到近代以来的通信变化即如何体现“发展”。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教师启用电脑点击图片一,提问:画面反映了什么内容?(提示:烽火狼烟)。
2.教师点击电脑,提问:你听到了什么?画面反映的又是什么内容?(提问:电波或电信号的声音,反映信息传递的快速。
)3.讲述:以上两组画面反映了通信在人类社会中的变化。
导入新课。
(二)新课传授:讨论交流:①古代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②除了烽火狼烟之外,古代还有哪些通信手段?第一,古代的通信方式为依靠人力、畜力传递信件实物的邮政通信。
第二,擂鼓传信和飞鸽传书。
(教师追加提问“擂鼓传信传递什么信息,飞鸽传书又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古代通信的特点是什么?”教师:燃起烽火点燃狼烟这是我们祖先创造的当时社会最为快捷的通信方法,可以说是现代预警信号的前身。
那么在我国还有哪些传递信息的方法。
在国外,古代的人们又是怎样进行通信的?提示从通信工具、业务种类、传递的速度与数量、传递的内容四方面进行。
教师小结过渡:古代通信靠人力、畜力完成传递速度慢、数量少。
传递的主要信函等实物没有民间的通信,多是官方通信,那么近代以来通信出现了哪些变化?出示不同年代通信速度对照表,学生讨论。
(三)探究活动:1.过去的电话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今天出现了哪些电话,有什么用途?2.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回答进行归纳。
3.师生共同总结:过去的电话有话筒(听筒)、话机、话线、电线、很笨重,不能携带。
只能听到声音。
现在,有录音电话,电话有录音机的功能;可视电话,在打电话时能够看到地方,听到声音,拉近了打电话人的距离;传真电话有传真机的功能;电话现在可装分机;无线移动电话、携带方便,可打电话、发收短消息、存储信息、照相等多种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
4.师生畅想未来的通信还会有哪些变化。
第三课:小窗口大世界一、学生分析在城市中,四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广泛地接触到了各种类型的传媒,对各种媒体的操作方法已经基本掌握,他们能够从各种媒体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