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十法

合集下载

文言翻译十法

文言翻译十法

文言翻译十法“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

原则上讲,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且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但是从高考的实际情况来看,直译乃重中之重,文言文阅卷讲究采点扣分,意译难以体现。

所以我们这里讲文言文翻译方法,主要是讲直译。

下面就文言文翻译的十大方法做简单例说。

1、留(原词保留)。

也有的同行用另一字表示曰“抄”。

“留”即保留法,也叫抄录法,意思是在翻译时,有些文字可以一字不改的照抄。

一般来说,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专有名词、官名、国号、年号、地名、爵名、谥号、庙号、书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度量衡单位等,可原文照录。

例一:《陈涉世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中,划线部分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例二: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乔玄、南阳何颙异焉。

(划线部分是官名或地名,照录不翻译)例三: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

(划线部分是年号名、时间名、地名、人名、官名等,照录不翻译)例四:噌洪者,周景王之无射也;款坎镗嗒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划线部分是象声词、人物名、器物名等,照录不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也有同行把这里的2和4合二为一的):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等。

例一:吾本布衣,汝亦黎民。

这里“吾” “汝”直接换为“我””你”;“布衣” "黎民” 换为“百姓”即可。

例二: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这里“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例三:“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这里的“余”“舟”换成“我”“船”例四:“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这里的“以”“虽”“乎”换成“把”“即使”“呢”例五: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这里的“莫”“至”换成“暮”“到”例六:有一老父衣褐。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10法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10法

(五)1
①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2014年江
苏联考)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问题 ——你能推断出“刑” 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联想课文推断
(五)
②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 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偏爱、偏私
②成益愕,急逐趁之 追逐

③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石》 ④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鸿》
考:敲打

过:责备
(五)1
①三人者,志义相合,刑牲盟生死。 ②张苍罢相,孝文帝欲用皇后弟窦广国为丞 相,曰:“恐天下以吾私广国。”
问题 ——你能推断出“刑” “私” 的意思吗? 你是用什么巧妙的方法解决的?
禁止(古):禁令不颁发
如: 1.天下云集而响应(《过秦论》)
响应:回应 / 赞同,支持,追随
2.古之学者必有师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求学的人
3.吾从而师之
因果连词/从,跟从,追随;而,连词,且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泛指武器,比喻战争/兵力
5.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需要/不一定
方法十:合体拆分法
单音节词与双音节词的辨识 有些词在文言文中使用,在现代汉语中也使用,但词 义已发生变化,有的扩大或缩小了,有的已发生了转移,
四、实战演练
1、(2016高考全国课标卷1) · · · · · ·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 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 “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 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1、(2016高考全国课标卷1) · · · · · · 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 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 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 临,处之安乎?”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十法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十法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十法作者:米学良来源:《新高考·高三语文》2012年第04期文言实词的数量较大,而且常常多义,用法较灵活,因此,确定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含义就成为阅读文言文的第一个难关。

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推断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含义的关键。

下面是合理推断词义的十种方法。

一、字形推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来解释词的本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樯橹灰飞烟灭”,“橹”是常见字,是木制的船具,“樯”是冷字,但“樯”从木,与“橹”联合成词,可知“樯”也是木制的船具。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歹”与死亡有关,“月”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等。

二、字音推断法古代汉语中,语音和语义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可以运用通假字音同或音近的原则,大胆逆推,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

“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这句中“惠”的本义为“仁爱”,在这里显然是讲不通的,可借助于音的联系来推断其通假,“惠”通“慧”,豁然贯通。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可推断为“取”通“娶”。

“昌期少年,不闲吏事。

”(2004年湖北卷)句中“闲”与“娴”通假,“熟悉”的意思,“娴于辞令”即为明证,“不闲吏事”就是“昌期少年,不熟悉吏事”的意思。

三、结构分析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例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

上下句以“而”相连,表转折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1.荀巨伯以德退敌荀巨伯到远方探望生病的朋友,正好遇上胡人来攻城。

友人对巨伯说:“我是快死的人了,你赶快走吧!”荀巨伯说:“我远道而来探望你,你却要我离开;这种为了贪生怕死而败坏道义的行径,难道是我荀巨伯所能做得出来的吗?”等到贼兵来了,问荀巨伯说:“大军一到,全城的人都逃走了,你是什么人,竟敢独自停留在这里?”荀巨伯回答说:“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宁愿用我的身体来换取朋友的生命!”贼兵听了相互说道:“我们这些无义的人,竟然攻入这个讲究道义的国家!”于是整个军队撤离小城,全城因而得以保全。

2.蔡洪赴洛蔡洪来到洛阳,洛阳当地的人对他说:“官署刚刚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属,在出身卑微中求英才,于山野隐士中征俊杰。

你是吴楚之地的读书人,亡国之人,有什么特殊才华来参加征召呢?”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出产在孟津河里;满握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仑山中。

大禹生在东夷,文王生在西羌。

圣贤的诞生地,不必是一个固定的地方。

从前武王讨伐纣王,,把商朝愚顽的百姓迁到了洛阳,难道诸位就是那些百姓的后代吗?”3.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阔绰,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

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

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

王恺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随手就打碎了。

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石崇说:“不值得遗憾,现在就赔给你。

”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有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而且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

王恺看了,惘然若失。

4.王羲之机智王羲之十岁的时候,大将军十分喜爱他。

常让他在帐中睡觉。

王敦曾经先起身出帐,王羲之还没有起来。

一会儿,钱凤进来了,商量大事,都忘了王羲之还在帐中,就谈背叛朝廷的计划。

王羲之醒来后,听到他们谈话的内容,惊骇之余,知道自己没有性命了,于是吐口水污秽自己头脸和被褥,假装睡着。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文言文翻译的步骤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

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

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

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缩”等方法。

1.留即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如: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

“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

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

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

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

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

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

“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

2.换即替换法。

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

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

文言文翻译十大方法古文翻译,特别是文言文翻译,一直是对于许多人来说的一大难题。

在现代汉语和文言文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为了能够准确的理解和翻译文言文,我们需要采用一些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文言文翻译的十大方法:一、全面深入的了解原文意义在进行文言文翻译之前,我们必须对原文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语境、意义和背景等。

只有通过这种深入理解,我们才能够对文言文进行合理的解释和翻译。

二、捕捉关键词文言文翻译通常伴随着许多冗长的词汇和繁琐的语句。

为了准确地理解意义,我们需要从中挑选出关键词,并加以分析和解释。

这样能够使我们更准确的翻译文言文。

三、学会借助现代汉语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感到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隔阂。

然而,在翻译时,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结合文言文的语法规则,进行适当的转化和调整,使翻译更加顺畅和自然。

四、认识典故和常用词汇文言文翻译需要对典故和常用词汇进行认识,因为这些典故和词汇往往体现着文言文的特点和重要意义。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五、结合语境和背景文言文翻译之所以困难,主要是因为文言文语言结构复杂,表达方式独特,需要结合背景和语境,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我们才能够完整地呈现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六、善于运用词典和工具为了进行更准确和准确的文言文翻译,我们需要学习如何运用词典和其他语言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结构和主题意义。

七、注意文句的主谓宾结构文言文的语言结构比较复杂,尤其是在主谓宾的结构中。

正确的处理这种结构,可以在文言文翻译中获得巨大的优势。

八、了解动词和副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动词和副词是非常重要的词汇。

了解它们的用法和用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翻译文言文。

九、分清文言文的修饰关系文言文的修饰关系非常重要,它可以把几个词元连接成为一个意义巨大的词汇。

了解这种修饰关系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

十、掌握术语和专业知识在进行文言文翻译时,我们还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术语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解释和翻译文言文。

文言文助读翻译 十

文言文助读翻译 十

文言文助读翻译十与韩荆州书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

”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

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

希望您不因他们富贵而放纵他们,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

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

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

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

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

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

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

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

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厉昂扬、气概凌云呢?从前王子师担任豫州刺史,未到任即征召荀慈明,到任后又征召孔文举;山涛作冀州刺史,选拔三十余人,有的成为侍中、尚书。

这都是前代人所称美的。

而您也荐举过一位严协律,进入中央为秘书郎;还有崔宗之、房习祖、黎昕、许莹等人,有的因才干名声被您知晓,有的因操行清白受您赏识。

我每每看到他们怀恩感慨,忠义奋发,因此我感动激励,知道您对诸位贤士推心置腹,赤诚相见,故而我不归向他人,而愿意托身于您。

如逢紧急艰难有用我之处,我当献身效命。

一般人都不是尧、舜那样的圣人,谁能完美无缺?我的谋略策画,岂能自我夸耀?至于我的作品,已积累成为卷轴,却想要请您过目。

只怕这些雕虫小技,不能受到大人的赏识。

若蒙您垂青,愿意看看拙作,那便请给以纸墨,还有抄写的人手,然后我回去打扫静室,缮写呈上。

文言文翻译十法

文言文翻译十法

已出发? 把箭射出去?
【意】
①金城千里
比喻 借代 讳饰 像金子一样坚固 高官厚禄 死了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一旦填沟壑
使用了修辞的文言句子一般要意译
【译】
①参也闻诸夫子也。
我曾参是从夫子那 里听说这件事的。
②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译出兼词 “之于”
你却在路上使我受苦,
③是非君子之言也!
译出活用 “使动” 译出语气 词“呀”
这不是君子说的话呀!
【缩】
秦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缩 秦有并吞 天下,统 一天下的 雄心。
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的句子要凝缩
【扩】
弊 在 赂秦
弊端弊病 贿赂
把单音词扩为同义 的双音词或多音词
怀敌附远,问诏而不要?
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归 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扩展言简 意丰的句子
【补】
①公之视廉将军与秦王( 威 )。 ② ( 孟子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
孰乐?” 补出省略
③ ( 如果 )不治将益深
补出能使关系明了的关联词
【换】
①岁(年)征民间。 ②而翁(你爹)归,
自与汝(你)复算尔
把古词换 成现代词
③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 ④何……为? …干什么呢? ⑤独……哉?难道……吗?
文言文翻译十法
留 删 补 换 调 选 意 译 缩 扩
【留】
①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 年号 余除右丞相 官名

兼枢密使
官名
②何氏璧,天下所传宝也。 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器物名
③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 官名、谥号 籍贯、人名
Hale Waihona Puke 【删】①夫战,勇气也

文言文翻译六大方法

文言文翻译六大方法

文言文翻译六步曲“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步及实词、虚词、句式,修辞、文史常识等,带有较强的综合性,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解答此类试题,考生要根据“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习得六种兵法,方能顺利过关。

1——留。

“留”,即翻译文句时,文言文中的古今词义相同的词语,不再翻译,直接保留在译句中。

(1)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特殊称谓等专有名词,可保留不译。

(2)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不翻译。

如《鸿门宴》中的“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劳苦而功高”是成语“劳苦功高”的意思,所以“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可以保留不译。

例、阅读下面的文段,将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2018年高考江苏卷)余不能学太上之忘情,故写两图,一以付吕,一以自存,传示子孙,俾知官可重来,其官可想,迎故官如新官,其主人亦可想。

孟子曰:闻伯夷、柳下惠之风者,奋乎百世之下,而况于亲炙之者乎?提笔记之,可以风世①,又不徒为区区友朋聚散之感也。

[注]①风世:劝勉世人。

(选自《小仓山房诗文集》)译文:伯夷、柳下惠那样的高洁风尚,百代之后的听到了,也能奋发,更何况亲身受到熏陶的人呢?译句对原句的绝大部分文言词作了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翻译,“伯夷、柳下惠”等专用名词保留在译句中,这便是所谓的“留”。

2——换。

“换”,即将文言词语换成现代词语。

(1)将古代汉语的单音节词换成相对应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如文言词“将”,换成现代词“将领”。

(2)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说”换成“悦”。

(3)将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如“臣活之”的“活”译为“救活”。

例、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画线的语句。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鲁)芝坐(曹)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宣帝嘉之,赦而不诛。

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1)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武帝践祚,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

教你10招翻译文言文

教你10招翻译文言文

教你10招翻译文言文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我们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文言文小翻译

文言文小翻译
1、文帝孝母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 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 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 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 孝闻天下。
文帝孝母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 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 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 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 /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 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 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 “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 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 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 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 符融传》) 翻译划横线的两句话。
• 译文: • 宗悫,字元干,是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宗炳, 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 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我愿驾船乘一布 帆顺大风而直破万里涛浪。”宗炳说:“就算你 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有一次宗 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 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当时 天下太平,有点名望的人都认为习文考取功名是 正业。宗炳因为学问高,大家都喜欢跟着他读儒 家经典。而宗悫因为任性而且爱好武艺,因此不 被同乡称赞。
• 翻译划横线的三句话。

名词 1本义:志气,意愿 2.记事的文章 如:风土志;志乘 3.心情 。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礼记·曲礼上》 4.神志。罔兮不乐,怅然失志。《神女赋》 5.通“帜”。旗帜卫宫设兵张旗志。《史记·叔孙通传》 6.皮肤上生的班痕。后作“痣”。 约左目重瞳子,腰有紫志。《梁书》
4、班超投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 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 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 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 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 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 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 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 “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专题指导与训练(学生版与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专题指导与训练(学生版与教师版)

高考文言文翻译句子专题指导与训练(学生版)一、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字字落实”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要求。

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掉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接译出来的字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障达到“字字落实”基本要求的方法。

“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语汇,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意译为辅”,是说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

如: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劝学》)译文: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

这里“利足”译为“脚走得快”就是意译。

2、要识别并准确翻译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都是按得分点给分的,而且多是一个得分点1分。

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中的得分点有:(1)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2) 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8个虚词);(3) 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4) 文言特殊用法(通假字、互文句式、偏义复词,特别是词类活用)。

3、要做到文从句顺。

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有些学生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这是不行的。

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

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

译过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

综上所述,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有三:一要字字落实,二要抓得分点,三要文从句顺。

这三点必须做到。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高考备考:文言文翻译“六字诀”

“删”
1.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 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 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 译时,应该删除不译。
2.偏义复词,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 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 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对偏义复词进行翻译时, 要将“陪衬意”去掉
(张士隆)又劾锦衣千户廖铠奸利事,且曰:“铠虐陕西,即
其父鹏虐河南故习也。河南以鹏故召乱,铠又欲乱陕西。乞置
旧习气
招致民乱
祸乱
铠父子于法,并召还廖銮,以释陕人之愤。”銮,铠所从镇陕
西者也。钱宁素昵铠,见疏大恨,遂因士隆按薛凤鸣狱以陷之。
和……亲近
怨怒
调查 案件
(1)凤鸣者,宝坻人,先为御史,坐罪削籍,谄事诸佞幸,尤善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中,父
凭借祖先的功勋循例做官 被举荐 担任
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博士。
担任同州节度使
辞去官职(致仕、移病、乞身、乞骸骨)
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征召书记。(1)继勋入朝,会契丹入 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从,乃 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刺史赵
[边练边悟]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段思恭,泽州晋城人。以门荫奏署镇国军节度使官。天福 中,父希尧任棣州刺史,思恭解官侍养,奉章入贡,改国子四门 博士。开运初,刘继勋节制同州,辟为掌书记。(1)继勋入朝,会 契丹入汴,军士喧噪,请立思恭为州帅,思恭谕以祸福,拒而弗 从,乃止。乾德初,平蜀,通判眉州。时亡命集众,攻逼州城, 刺史赵廷进惧不能敌,将奔嘉州,思恭止之,因率屯兵与贼战彭 山。(2)军人皆观望无斗志,思恭募军士先登者厚赏,于是诸军贾 勇,大败贼,思恭矫诏以上供钱帛给之。后度支请按其罪,太祖 怜其果干,不许,令知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 擅借官库银造器,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 判王廷范所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专题指要 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专题指要 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

专题指要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专题指要:文言文翻译和诗歌鉴赏(人教版高三选修)一.文言文翻译:1.根本原那么:“信、达”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逐字逐句,不漏不添,不主观臆断,语序正确,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只有少数含修辞如比喻、借代等的句子要意译。

)2.根本方法:留,换(古变今、单变双),补,删,调。

3.考察重点:古今异义词(如除--任命,爱--吝啬,被--遭受,本--树木的根,顾--回头看﹑拜访,过--拜访,恨--遗憾,假--借助,见--我,去--离开,劝--勉励,使﹑向﹑脱--如果,多--称颂、赞美);多义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名+形、名+动、动+形、名+名等),通假字(见、说、孰、被、知等)。

4.利用语境推断文言词义(包括实词的含义和虚词的用法),是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文言实词:①当---面临,对着;适宜,恰当;对等,相当于;担当,承受;掌管,主持;抵挡,抗击;应当,应该;在,值,恰逢;将;符合;抵押;②辞----言辞,言语;托词,借口;告辞,辞别;谢绝,推辞;抱歉,谢罪;文言虚词: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第一人称定中标志补语标志之助词宾语前置标志比拟“之”与“其”的区别:定语后置标志主谓间取独作用衬字无义动词同样,也可运用上述方法,比拟“以”与“而”的异同:都可当连词(表并列,递进,顺承,因果,修饰,假设),但“以”可表目的,“而”可表转折,。

“以”可当介词﹑动词﹑名词,“而”可当代词。

词义推断例如:阅读以下文言语段,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绮乌封人而乞食。

绮乌封人跪而食之,甚敬。

封人因窃谓管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用齐,将何以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

[译文]①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走在路上,又饥又渴,经过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身边,向他乞讨食物。

②绮乌守边境的官吏跪着让他吃东西,样子十分恭敬。

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文言翻译(一):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全昌波教学目的:1、了解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原则、方法。

2、运用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与方法进行文言文翻译。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与内容:下面我们以高中教材课文片断为范例,一起来学习理解文言翻译的标准、原则、方法。

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标准:文言文翻译的三个标准,即“信、达、雅”(忠实、通顺、美好)。

▲信,即“忠信、忠实”,对于文言词语的解释、翻译要正确无误,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差异,注意通假字,注意偏义复词,注意一词多义,最忌望文生义,穿凿附会。

文言文词语的释译要做到“信”,一是要根据语境加以推敲,使词语的解释恰切入理;二是多查阅古汉语字典、词典,寻求释译的依据。

信的要求是考试起码要求,平时在做题时要注意“采分字词”。

▲达,即“通顺、流畅”,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文从字顺。

要做到这一点,一是要把简要的语句中省略的字眼补出来,而后译。

二是要把特殊的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介词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按照现代汉语习惯进行语序调整,使之翻译起来“顺溜”。

三、对于某些文言语句的翻译须用“被字句”、“把字眼”来译。

达的要求是考试的另一要求,平时我们做题后,要读一下自己译出来的句子,看是不是病句,句子通了没有。

首先要力求自己译的没有错别字,没有语病。

▲雅,即“优雅、美好”,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富有文采,要译出原作的意蕴美质。

这也是文言文翻译的最高要求和最高境界。

文言文翻译既要做到“信”,“达”,又要保持原文的文辞美,音韵美,即做到“雅”。

例文: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宏此九德。

《谏太宗十思疏》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是八字: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文言文十翻译十道理

文言文十翻译十道理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夫志者,气之帅也。

才者,气之合也。

故才不可少,志不可无。

是故君子之学,务求其深,不问其难。

夫难者,非一日之功,必积渐以致其极。

是以圣人无常师,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则已矣。

若夫下学而上达,虽劳不怨,是以其道广矣。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故君子忧道不忧贫,忧贫者,道之害也。

【翻译】古代那些能够成就伟大事业的人,不仅要有超越常人的才能,还必须具备坚韧不拔的意志。

意志,是气的统帅。

才能,是气的融合。

因此,才能不可或缺,意志也不能没有。

所以,君子的学习,追求深度,不问难易。

那些困难的,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就的,必须逐渐积累以达到极致。

所以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取法于最高标准,达到中等水平也就足够了。

至于那些从低处开始学习而达到高境界的人,虽然辛苦但不抱怨,因此他们的道路是宽广的。

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

而人生如梦,欢乐又能有多少呢?古人手持蜡烛夜游,确实有他们的道理。

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命运而定,最终都会走到尽头。

古人说:“死生也是大事啊!”这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所以君子担忧的是道而不担忧贫穷,担忧贫穷的人,是道的障碍。

【道理】这篇文章阐述了成就大事的要素和人生的真谛。

首先,它强调了才能和意志的重要性,认为二者缺一不可。

君子应该专注于深入学习,不畏艰难,因为困难需要时间的积累才能克服。

其次,文章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因为人生短暂,如同过客般短暂。

古人夜游的行为,是对人生短暂的反思和珍惜。

最后,文章指出,君子应该忧道不忧贫,因为贫穷可能会成为追求道德的障碍。

这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道德和精神的提升,而非物质财富的积累。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

• 六、变 • 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尤其是碰到用修辞或 用典的地方。 • 1、比喻的翻译,尽量保持比喻的说法。 • 如:常以身翼蔽沛公。 • 译:常常用身体像鸟德翅膀一样掩护沛公。 • 2、借代的翻译,一般只要把借代的事物写出来即可。 • 如:鱼雁——书信 案牍——公文 纨绔——富家子弟 • 缙绅——官僚 • 3、委婉说法的翻译,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译出即可。 • 如:崩徂、薨、仙逝、填沟壑、百年后——死 • 会猎——出兵征伐
进入
• 五、调 • 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调整 过来使译句畅达。 • 1、状语后置句,翻译时将状语移到谓语动词前面。 • 如:申之以孝悌之义。 以孝悌之义申之。 • 2、宾语前置句,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的后面。 • 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古之人不欺余也。 • 3、定语后置句,将定语移到中心词之前。 • 如:人马烧死溺死者甚众。 烧死溺死之人马甚众。 • 4、主谓倒装,将谓语放到主语后面。 • 如:甚矣,汝之不惠! • 译:你也太不聪明了!
• 二、换
• 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文言词汇。 • 1、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 如:传(传授)道(道理)受(讲授)业(学业)解(解除)惑(疑 惑)。 • 2、将通假字换成本字。 • 如:距(拒)关,毋内(纳)诸侯。 • 3、将活用的词换成活用后的词。 • 如:侣(把„„当做伴侣)鱼虾而友(把„„当做朋友)麋鹿。
• • • •
5、婉言和讳饰:还原本来的意思 如:虽少,愿及填沟壑而托之。 年龄虽小,希望趁我还没死的时候把他托付了。 6、合叙:合叙就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合在一起说,翻译时 为了不发生误解,应分开叙述。 • 如:城非不高也,池(护城河)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 也。 武器不是不锋利,盔甲不是不坚固。 • 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在我之前出生 还是在我之后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 出生 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文言实词推断十法

文言实词推断十法

• • • •
4.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zhuó可以组词为“擢升”。 5.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
十、邻字借推法
•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 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 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 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 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 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 ③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 。 • 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 “强”的意思 •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 由成语“求全责备”推知是“寻求,寻找” 之意。 • ⑤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由成语“行将就木”推知是“靠近”之意。
• 4.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 “少”字联系成语“少安毋躁”,可推知为 “稍微”义 • 5.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 • 有的放矢, 的:箭靶 • 6.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狐假虎威,假:借助 • 7.其文约,其辞微。 • 我们可和成语“微言大义”相联系,就可解 为“精微,含蓄”之意
• 8.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jīn • “顽鲁”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参照原文, 找到与这句话相对应的句子“贤俊者自可赏 爱”,从而可得出“顽鲁”是相对“贤俊” 而言的,即“才德不出众,愚昧蠢笨”之意, 而非“顽皮”、“固执”抑或“鲁莽”。 • 9.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 结构整齐,“忠”“贤”近义,“用”和 “以”处于同一位置,那么语法功能应该一 致,并且词义相近。那么“以”也解释为 “任用”,这种解释虽不常见,但却可以据 此推断出来。
• 5.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 “居”有的同学译为“居住”,有的同学译 为“待过”,放在全文语境中考查都不太确 切,应为“做官”才合理 • 6.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 “遇”解为“优待”,“遇”在句中处于谓 语的位置,“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 看是译不通的,只能是“对待”。

精选古代文言文及翻译【十篇】

精选古代文言文及翻译【十篇】

【导语】学习⽂⾔⽂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化,欣赏古代⽂学,研究古代⽂明。

下⾯是⽆忧考分享的精选古代⽂⾔⽂及翻译【⼗篇】。

欢迎阅读参考!1.精选古代⽂⾔⽂及翻译 桃花源记 朝代:晋朝|作者: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捕鱼为业。

缘溪⾏,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甚异之。

复前⾏,欲穷其林。

林尽⽔源,便得⼀⼭,⼭有⼩⼝,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

初极狭,才通⼈。

复⾏数⼗步,豁然开朗。

⼟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美池桑⽵之属。

阡陌交通,鸡⽝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着,悉如外⼈。

黄发垂髫,并怡然⾃乐。

见渔⼈,乃⼤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

村中闻有此⼈,咸来问讯。

⾃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论魏晋。

此⼈⼀⼀为具⾔所闻,皆叹惋。

余⼈各复延⾄其家,皆出酒⾷。

停数⽇,辞去。

此中⼈语云:“不⾜为外⼈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骥,⾼尚⼠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问津者。

翻译/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个⼈以打渔为⽣。

⼀天,他顺着溪⽔⾏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桃花林,⽣长在溪⽔的两岸,长达⼏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的散在地上。

渔⼈对此(眼前的景⾊)感到⼗分诧异,继续往前⾏船,想⾛到林⼦的尽头。

桃林的尽头就是溪⽔的发源地,于是便出现⼀座⼭,⼭上有个⼩洞⼝,洞⾥仿佛有点光亮。

于是他下了船,从洞⼝进去了。

起初洞⼝很狭窄,仅容⼀⼈通过。

⼜⾛了⼏⼗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平坦宽⼴的⼟地,⼀排排整齐的房舍。

还有肥沃的⽥地、美丽的池沼,桑树⽵林之类的。

⽥间⼩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们在⽥野⾥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完全⼀样。

语文笔记文言文阅读:翻译方法

语文笔记文言文阅读: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留”——即保留文中不必译和不能译的词语,如时 、 地、人、事、官职、书名等专有名词;在现代汉语中仍常 24 × 25
用的成语和习惯用语,一般人都理解,可保留不译(硬要 译 , 反 而 显 得 不 通 顺 )。 例 如 “ 劳 苦 而 功 高 如 此 , 未 有 封 侯 之 赏 … … ” (《 鸿 门 宴 》), “ 劳 苦 功 高 ” 这 个 成 语 可 以 不 译 。
被 人 拉 扯 吗 ? 不 能 因 这 只 手 臂 而 一 并 玷 污 了 我 的 身 子 !” 就 拿来斧头砍断了那条胳膊。看到此事的过路人都围聚在一 起为她感叹,有的情绪激动,有的悲泣落泪。开封尹获知 此事后,向朝廷报告,官府为她赐药治伤,优厚地周济李 氏,而鞭打了那个旅舍主人。唉,不珍爱自身的名节而忍
“换”——即用一个意思相同的现代词语替换与现代 说法不同、音节不一致的词,例如“吾子淹久于敝邑” (《 殽 之 战 》)。 “ 吾 子 ” 是 敬 词 , 相 当 于 今 天 的 “ 先 生 们 ”; “淹”可用“停留”或“留守”换译;“敝”是谦词, “敝邑”即我们国家。
“补”——即将原句省略的内容适当补出来,使句意 完整通畅,例如“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 有 悔 ” (《 游 褒 禅 山 记 》), 将 “ 焉 ” 后 省 略 的 “ 而 未 至 ” ( 却 没 有 到 达 ) 补 进 去 翻 译 才 连 贯 。 否 则 文 意 不 通 (“ 足 以 至 焉 ”, 怎 么 会 “ 于 人 为 可 讥 , 而 在 己 为 有 悔 ” 呢 ? )。 词 类 活用的翻译,要补上相关词语,如“使……”“以……” “用(拿)……”“为……”“像……”等等。
(2) 残 逋 积 负 , 决 无 可 敛 , 虽 蠲 除 之 , 百 姓 尚 无 所 益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翻译十法
作者:马宗义
来源:《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年第01期
学习古文的基本目的是提高阅读古文的能力。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准确理解古文的能力,而古文翻译正是全面检测阅读能力的最好方法。

“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句子”,是语文高考大纲明确规定的一个重要考点。

所谓“理解”,就是准确把握词句在文段之中的正确意义;而“翻译”则是将所供的文言句子按照直译或意译的方式翻译为规范的现代汉语。

翻译文言文有三个基本原则: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下面例释文言文翻译常用的十种方法:
1保留法
就是保留。

也叫抄录法。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专有名词、官名、国号、年号、地名、爵名、谥号、庙号、书名、人名、物名、职称、器皿、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不翻译。

比如《陈涉世家》“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中,将军和都尉都是官名,照录不翻译。

2删除法
就是删除。

删去不需要翻译的词或某些虚词,诸如发语词、音节助词和部分连词,在句中只起语法或语气作用,无实在意义,翻译时要删除。

比如《曹刿论战》“夫战,勇气也。

”这里的“夫”为发语词,翻译时应该删去。

又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寡人之于国也》:“填然鼓之”“树之以桑”,这里的“之”起补足音节的作用,没有实意,应该删去。

3添补法
就是增补。

也叫补充法。

即先补上文言句中省略成分,然后再翻译。

(1)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2)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与坐谈”。

翻译时在“坐”前补出代词“之”。

4替换法
就是替换。

也叫换义法。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又如《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中的“岁”换成“年成”。

又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今齐地方千里” 中的“地方”换成“土地方圆”。

5调整法
就是调整。

也叫调序法,即将语序移位。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如《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可以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的形式。

又如《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可以调整为“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6直选法
就是选义。

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比较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已经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

如《出师表》:“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里的“顾”是一个多义词,有多种解释:回头看、看、探问、拜访、顾惜、顾念、考虑,在本句中用“拜访”最为恰当。

7直译法
就是直译。

也叫解释法或对译法。

即对某个词怎么解释就怎么翻译。

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如《秋水》:“泾流之大”这里的“泾”通“径”,指河流的宽度。

又如《烛之武退秦师》中“退”是使动用法,应该翻译为“使……退却”。

8意译法
就是变通。

也叫转述法或改写法。

即将文言文中习惯用语改译为现代说法。

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有比喻、互文、借代、婉说等手法。

用符合现代汉语习惯的词语来表述用了某种修辞格的词语,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白,应用意译。

如《鸿门宴》:“秋毫不敢有所近。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

意译: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9缩译法
就是紧缩。

也叫凝缩法。

即把用了繁笔的文句译为简笔。

例如《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可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中“焉耳矣”加强了肯定的语气,可译为“了”。

现代汉语中的某些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恰恰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节词,对这类词语翻译时要尽量拆开,不能用现代汉语
中的双音节词直接翻译。

例如:再郡多有出息。

(1999年全国题)译文:在郡中放有很多高利贷。

“出息”应为“出”和“息”,应翻译为“放高利贷”。

10扩词法
就是扩展。

也叫加字法。

即在单音节词前或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是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词或多音词,二是对一些言简意丰的句子,翻译时,要扩展其内容,才能把意思表达清楚。

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又如《触龙说赵太后》:“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中“秦急攻之”可扩译成“秦国就急忙进攻赵国”。

又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扩译成“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的赞礼人,那谁能来做大的赞礼呢?”才会流畅。

关于翻译文言文的方法,还可以按照下面的顺口溜记忆:
文言语句重视直译,把握大意斟酌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古义现代词语代替。

倒装成分位置转移,被动省略找出规律。

碰见虚词重通语气,敏化语感使其流利。

总之,文言文的翻译有法可循,但平时还是要多积累。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一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