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何以产生于西方而不产生于东方
哥格兰美学
哥格兰美学哥格兰美学最早出现在18世纪,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并在其后的几代美学家中不断发展。
康德认为美是一种纯粹的知觉现象,它不依赖于任何其他感官,也不依赖于任何理智,是一种独立存在的形式。
康德的这一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讨论,形成了哥格兰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在哥格兰美学中,美不再仅仅是艺术的范畴,而是包括了自然界、人类生活以及道德与伦理方面的一切具有美的表现和价值的东西。
哥格兰美学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只是我们需要用审美的眼光去发现和感知它。
哥格兰美学通过对美的本质和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思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和观点。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的概念。
康德认为,美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现象,它存在于观者的感知和体验之中。
这一观点对美的认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人们开始思考美的本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会让人产生愉悦和享受,以及它与其他方面的关系是什么。
在哥格兰美学的影响下,艺术成为了一种可以引导人们思考和感悟美的手段,而不再是一种纯粹的装饰性表现。
哥格兰美学提倡的是对艺术和美的深入理解和体验,而不是简单的欣赏和赞美。
它将美、艺术、生活和道德伦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一种新的审美价值观。
哥格兰美学对艺术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在哥格兰美学的理论框架下,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去超越传统的审美标准,而是追求用艺术作品来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追求。
他们开始关注艺术作品背后的哲学、宗教、伦理等思想,将这些内在的东西融入到艺术作品之中,使得艺术作品更具有深度和内涵。
哥格兰美学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当今的社会中,人们对美的认识和理解已经超越了简单的审美标准,而是开始追求更加深入的体验和思考。
哥格兰美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审美价值观,不仅仅是对艺术的追求,而是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深度探讨。
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哥格兰美学的影响已经渗透到了各个方面。
从艺术作品到建筑设计,从自然景观到日常生活,哥格兰美学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东西方美学差异
东西方美学差异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
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
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有与无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
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
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
”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
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
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
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
形式与整体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
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
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骨子里还是从部分到整体,靠解剖和分析.中国的整体功能也讲部分,是从整体而来的部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绘画讲”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绘画第一原则.要达到对事物、对世界最精微的认识不能靠工具,而只能凭心灵.心灵最深层部分与事物的最深层部分与天是相通的.这是庄子的”以天合天”和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正所谓“天人合一”。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和艺术的学科,它涵盖了对美的本质、美的起源、美的规律以及艺术创作和审美活动等诸多方面的研究。
在东西方文化传统中,美学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
本文将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对美的理解、审美观念和艺术价值等方面的差异。
一、对美的理解1.1 西方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传统中,对于美的理解始于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把美看作是“善”的体现,认为美是纯粹、完美而超越现实世界的。
而亚里士多德则从存在论的角度提出,世界上一切具有内在秩序和和谐统一的事物都具有美。
在中世纪,基督教哲学家将美与神圣联系起来,把审美经验视为对神圣之美的感知。
而在近现代,康德提出了“审美判断”的概念,认为审美是独立于伦理和认识的第三类判断,主张审美经验是一种超越功利目的的自由欣赏。
1.2 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理论主要包括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地区的传统哲学思想。
在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家对于美都有着独特的见解。
儒家认为人文之美最高尚,主张“君子之德风于文采”,强调品德与文化修养对于审美体验的重要性;道家则追求自然之美,提倡“无为而治”、“随遇而安”的审美观念,强调清静自然与天地同化;佛家则强调内心清净与涅槃之境的超脱之美。
二、审美观念2.1 西方审美观念西方对审美观念有着较为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伯克提出“感官审美”,认为审美源于感官对颜色、形态等感知过程中产生的愉悦;启蒙哲学家康德则主张“普遍与必然”,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并提出了著名的“审美真谛”。
此外,在19世纪后半叶,尼采提出了“艺术之死”的观点,强调了罗曼主义对于审美观念上的重大改变,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2.2 东方审美观念相比于西方,东方在审美观念上更多地体现出超脱与内化。
在中国文化中,“雅俗共赏”是一种较为主流的审美观念,即雅与俗并重、相辅相成;日本传统文化中,则体现了浓厚的禅宗意识,在茶道、园林、武士道等领域均体现出禅宗审美思想。
中西方美学理念
中西方美学理念
中西方美学理念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对于美的认知和理解方式
的差异。
在东方文化中,美的追求强调内敛、含蓄、深邃、精神上的净化,注重蕴含人文情感和哲学思考;而在西方文化中,美的追求则更多地强调形式和表面的美感,注重审美的直观和感性体验。
在西方美学中,经典的审美理论诸如形式主义、启示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强调艺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方式对于审美效果的决定性作用。
而东方美学则更多地注重艺术作品的内涵和意蕴,认为艺术作品的美在于其所表现出的哲学思想、人文情感和文化价值。
此外,东方美学对于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自然性的追求也不同于西方美学。
东方美学认为艺术作品应该表现出自然的状态和真实的情感,反对虚伪和假装;而西方美学则更多地注重艺术作品的创新和表现形式的独特性。
总体来说,中西方美学理念之间的差异源自于文化背景、历史演变和人类价值观的不同。
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审美方式和价值观,有助于拓宽我们的审美视野,提高我们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水平。
- 1 -。
东方的美学原理论始于
东方的美学原理论始于东方的美学原理论源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在东方美学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朴实自然的审美取向是其核心观念。
东方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他们强调了“非为而为”的自然追求,即通过顺应自然的方式创造美。
首先,东方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东方文化中,人与自然被视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
东方美学注重自然的表现和尊重自然的力量。
其审美观念认为美是自然的表现,美在自然中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们应该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其次,东方美学强调朴实自然的审美取向。
东方的美学追求的是与现实世界一脉相承的真实美,重视朴实自然的美感体验。
这种美学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厚的传统,被广泛应用于绘画、诗词、建筑等艺术形式中。
例如,在中国画中,常常通过简约、意境、留白等手法表现富有哲理和禅意的美。
再次,东方美学注重审美的内在意境和精神体验。
相对于西方强调形式和技巧的审美观,东方美学更注重审美对象的内在含义和情感,强调审美的感受和体验。
东方美学强调审美的精神追求,追求净化心灵和内心的平静。
这种审美追求体现在东方传统建筑和园林中,通过设计与意境相结合的方式,创造出一种具有内在美感和情感共鸣的空间体验。
最后,东方美学还注重传承和演化。
东方美学传统是一个不断演化和传承的过程,它吸纳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形式和理论观点,推动着东方美学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同时,东方美学也在与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美学的交流中取得了新的认识和发展。
这种传承和演化的特点使得东方美学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具有时代性和包容性。
综上所述,东方美学原理论始于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
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朴实自然的审美取向,注重审美的内在意境和精神体验。
东方美学是一个传承和演化的过程,它与西方美学和其他文化美学的交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不断发展和创新。
东方美学对于世界美学领域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
“美学〞一词及西方美学在中国的最早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极为丰富的美学思想,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却是从西方传播进来。
现有的中国美学史著作在谈及西方美学在华传播的时候,一般都从王国维说起,认为他不仅在中国最先引入了“美学〞这一词汇和概念,最早介绍了西方美学思想,而且在此根底上提出了自己有关美学的初步见解,还以西方美学知识为手段创造性地研究评论了中国文艺作品,树立了典范,因而公认他为中国近代美学最早的开拓者〔注:在这方面,聂振斌先生的?中国近代美学思想史?为权威性著作。
书中认为不仅“美学〞概念,而且“美育〞、“悲剧〞和“审美〞等新概念在王国维也都是“第一次引进〞。
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其观点被美学史界广泛认可。
不过,聂先生却并未明言王氏引进这些词汇的具体时间。
〕。
以王国维的有关思想活动作为中国近代美学的开端,确实是一个很值得尊重的意见。
但断言王氏最先在中国使用“美学〞概念和最早传播西方美学思想,却未必妥当。
以笔者所见,在王国维之前,不仅中国已有人做过值得一提的西方美学传播工作,还有多人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过“美学〞概念。
下面,笔者拟就自己所见到的有关资料略作介绍,以供研究和了解中国近代美学之史者参考。
花之安率先创用“美学〞一词花之安(ernstfaber)为德国来华著名传教士。
1873年,他以中文著?大德国学校论略?〔重版又称?泰西学校论略?或?西国学校?〕一书,在介绍西方所谓的“智学〞课程时,曾简略地谈到过西方心理学和美学的有关内容。
他称西方美学课讲求的是“如何入妙之法〞或“课论美形〞,“即释美之所在:一论山海之美,乃统飞潜动物而言;二论各国宫室之美,何法鼎建;三论雕琢之美;四论绘事之美;五论乐奏之美;六论词赋之美;七论曲文之美,此非俗院本也,乃指文韵和悠、令人心惬神怡之谓〞。
就我所见,这大概是近代中国介绍西方美学的最早文字。
1875年,花之安复著?教化议?一书。
书中认为:“救时之用者,在于六端,一、经学,二、文字,三、格物,四、历算,五、地舆,六、丹青音乐。
东西方美学差异
东西方美学差异一、中西方美学的文化背景不同在绘画作品中,一幅中国画和一幅西洋画,会产生巨大的差异,虽然它们都是中西方画家在头脑中通过”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創造活动而凝结的艺术意象但根本是不同的.中西方人的外部世界和心理结构的差异表现在文化的各个方面,也表现在艺术和哲学上.由于哲学是人类心灵最核心、最精练、最明确的表现,艺术的最终差异也要追求到哲学的差异上。
中国人的哲学反映:道、气、无、理、可以说全面抓住了中国哲学的根本核心。
西方文化的前进往往是以否定之否定的方式前进,近代是一个世界,当代又是一个世界.与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始终认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不存在什么天人合一的可能性,具有典型的悲剧色彩。
有与无有与无的哲学观念,是中西方最根本的差异。
西方以有为本,从有到实体;中国则以无为本,从无到有。
依西方的有无观,无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生有的。
”或者是永远存在,或者是跟本不存在”一个实体的宇宙,一个气的宇宙;一个实体与虚空对立,一个则虚实相生。
这就是渗透与各个方面的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
你看中国写意绘画是如此的虚实相间,往往留下一片空白。
给予观者的感受是虚白上幻现的一花一鸟,一山一水,但却负荷着无限的深意。
捍卫了中国文化与自然的和谐。
西方古典绘画是这样的写实,《最后的晚餐》与《蒙娜丽莎》西方有与无的对立造就了进取、抗争、追求的精神,同时也含有弱点,在古代暗酝了命运的悲剧。
形式与整体形式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因为它是实体的进一步具体化,是科学明晰性的产物。
形式结构是主客观的统一,与西方文化形式原则相反,中国文化强调整体功能,以整体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把握其功能。
西方也讲整体,但西方的整体功能是个部分功能相加等于整体.从骨子里还是从部分到整体,靠解剖和分析.中国的整体功能也讲部分,是从整体而来的部分.中国哲学讲”天人合一”,中国绘画讲”气韵生动”.把它作为绘画第一原则.要达到对事物、对世界最精微的认识不能靠工具,而只能凭心灵.心灵最深层部分与事物的最深层部分与天是相通的.这是庄子的”以天合天”和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正所谓“天人合一”。
美学原理笔记
一.美学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美学:来源于希腊语aesthesis,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首次提出,但西方美学历史并不是由此开始的,东西方美学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多数学者认为西方美学从柏拉图开始。
从来没有哪一个哲学家比柏拉图的涉猎范围更广,他是一个美学家、形而上学家、逻辑学家和伦理学大师——《古代美学》美和艺术的观念第一次被引入一个伟大的哲学体系——《古代美学》二.20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轮廓第一段近代:中国近代美学家影响最大的是(梁启超,王国维,蔡元培)主要是介绍德国美学,学术上成就最大的是王国维,他主要受叔本华等人的影响。
蔡元培提倡美育的教育,蔡元培1975年发表题为“以美育代宗教”的演讲第二段现代:中国现代美学史上贡献最大影响最大的是(朱光潜,宗白华)朱光潜、宗白华美学思想特点一.西方美学从主客二分到天人合一的转变二.反映了中国近代以来寻求中西美学融合的趋势朱光潜发表的影响深远的书(谈美,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两部详细介绍了叔本华、尼采等人的悲剧心理学。
60年代又写了两卷西方美学史。
在《诗论》这本书中,朱光潜试图用西方诗论来解释中国古典诗歌,用中国诗论来印证西方诗论;对中国诗的音律、为什么后来走上诗律的道路,做了探索分析。
《诗论》是一本关于诗歌意象的理论著作。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在中国美学,认为中西形而上学分数两个体系:西洋是唯理的体系(),中国是生命的体系(本体论、价值论)象如日,创化万物,明朗万物——宗白华宗白华写了《美学散步》丰子恺对现代美学的影响:普及工作。
第三段当代:最突出景象:两次美学热潮(一次为五六十年代:讨论美的本质问题,蔡仪主张美是客观的,吕荧、高尔太主张美是主观的,朱光潜主张没事主客观的统一,李泽厚主张美是客观性和社会性的统一;另一次为改革开放之后,对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反思,出现了文化热)1956年美学大讨论的缺陷:1.对朱光潜的批判带有“左”的教条主义片面性2.各派美学家都把美学纳入认识论框架,将审美活动等同于认识活动。
东西方审美差异
陈超南《东西方审美观念的并存与互补》作者:zx 发布时间:08/09/05 点击率:259摘要:原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3年第2期,收录于《春华秋实》论文集。
正文:中国、西方、印度的美学,虽然都从人与现实世界的审美关系角度回答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这个根本问题。
但由于各自的思维方式与文化背景不同,三者又存在着基本差异。
下面从意境与典型、再现与表现、逆向与并存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西方、印度的美学作些具体的比较。
一、意境与典型中国美学以“言志”、“缘情”为主。
“志”在先秦哲学中指带有强烈伦理色彩的主观意向、思想动机,有时是一种抽象观念。
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里仁》)“情”是指心理活动,如儒家所说的喜、怒、哀、惧、爱、恶、欲、即“七情”。
首先,艺术中的志与情必须与日常生活中的志与情区别开来。
《国语·晋语五》指出:“夫貌,情之华也;言,貌之机也。
身为情,成于中。
言,身之文也。
”“言”与“文”是情的表现形式。
两汉时《毛诗序》又说:“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主张通过“诗”和“言”把心中的情志表达出来。
审美形态中的“志”已从抽象观念转化为可以领悟和体验的“意”。
孟子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迎)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庄子认为,语言的主旨在“意”而不在言:“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因贵言传书。
”(《庄子•天道》)他已理解到审美状态的“意”,非一般语言可以传达的。
其次,审美状态的情志,必须有生动的显现形式。
唐代王昌龄说:诗有三境:一曰物镜,二曰情境,三曰意境(《诗格》),首创了“意境”这个中国美学的基本范畴。
从心与物的关系上,物镜以物为主,是“了然镜像,故得形似”;情境以心为主,是“然而驰思,深得其情”;意境是“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亦即物境与情境的融合,境真与情真的统一。
中西方美学比较
17、18世纪以培根、霍布斯、夏夫兹博里等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流派,第一次注重主体心理研究,把包括情感、想象在内的感情经验当作审美基础。以莱布尼茨、沃尔弗、鲍姆嘉滕等为代表的德国理性主义的美学流派,针对经验派对美感经验的过分强调的倾向,认为理性是人性中的主要部分,只有符合理性法则的事物才是美的,但是他们也并不否认美感的作用,鲍姆嘉滕说:“天生的美学家具有情感的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就跟容易导向美的认识。”康德美学体系正式把“情”作为“知”和“意”的桥梁,并力图调和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美学的矛盾。
黑格尔在谈各门艺术的体系中,始终贯彻着“历史发展”的观点,在谈到希腊雕刻时说:“埃及雕刻作为希腊造型艺术各种形式的出发点和源泉”,“希腊艺术接触到外来的影响,向埃及有所学习和借鉴”,在谈到绘画时说:“在起源时绘画用的是宗教题材”,起初“采用简单的建筑样式,色彩的运用还很粗糙”,以后“达到绘画技艺的极端完善”,这样的发展在拜占庭、意大利、荷兰和德意志这几派绘画的演变梗概里可以看得极明显。3.论艺术规律
生活在魏晋南北朝变异时代的知识分子,由于黑暗跋扈、阴谋猖獗的现实与他们的“济世志“的抱负形成尖锐的冲突,使他们的灵魂深处交织着复杂的矛盾和苦痛。阮籍从儒家“济世”的理想走向“不与世事”,酷好《庄》、《老》,酣饮为常,不拘礼法的一生,正是出于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达到白热化的阶段,司马氏集团大开杀戒,被杀者包括著名玄学家何晏和阮籍的好友嵇康,阮籍为了保全生命,不得不以做官虚应事故,以“嗜酒”、“痴”作为保全自己的方法。这种以儒家为主体的既矛盾又统一的哲学思潮所形成的人生观,使当时的知识分子陷入深刻的矛盾和痛苦之中,而由此产生的二重心态,却使他们有可能以艺术的形式去呼唤人生,以理论的方法去探讨人生。阮籍和嵇康都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玄学哲学家。玄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当时知识分子二重心态的产物,是对儒、道的平衡和统一。这种思潮影响着魏晋南北朝的全过程,中国美学体系也正是这思潮的影响下得以形成的。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美的规律以及审美经验的学科。
东西方美学理论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对美学的研究和思考,它们在对美的定义、审美标准以及审美经验的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东西方美学理论进行比较,探讨它们之间的异同点。
东方美学理论1. 儒家美学儒家美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内在的道德美和人伦关系的和谐。
儒家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这种和谐体现了一种道德上的美。
2. 佛教美学佛教美学强调超越个体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佛教认为,人应该通过修行来超越生死轮回,达到涅槃境界,这种境界被认为是一种超越世俗的美。
3. 道家美学道家美学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追求自然的真实和自由。
道家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状态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美。
西方美学理论1. 古希腊美学古希腊美学强调理性与审美的结合,追求完美与和谐。
古希腊哲学家将美与真、善并列,认为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价值。
古希腊美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起源之一。
2. 文艺复兴美学文艺复兴美学强调人文主义和个体的尊重,追求人类的完善与卓越。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和借鉴,创造出了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
3. 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德国浪漫主义美学强调情感与想象力的重要性,追求个体内心世界的表达与体验。
浪漫主义者们认为,艺术应该是一种情感的宣泄和表达,通过艺术作品可以触动人们的内心世界,引发共鸣。
东西方美学理论的比较1. 美的定义东方美学理论更加注重内在的道德美和人伦关系的和谐,追求个体与社会、自然的统一。
而西方美学理论更加注重外在的完美与和谐,追求个体的完善与卓越。
2. 审美标准东方美学理论以儒家、佛教、道家为代表,强调超越个体欲望和执着,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而西方美学理论以古希腊、文艺复兴、浪漫主义为代表,强调理性与审美的结合,追求完美与和谐。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
东方美学思想总结东方美学思想是指东方国家在长期历史文化发展中形成的关于美的理论和观念。
东方美学思想与西方美学思想有着明显的差异与独特的特点。
它强调内涵、细腻和平和,侧重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审美的精神享受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一、东方美学思想的起源东方美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印度和日本等东方国家。
在中国,孔子提出了“君子美其美,人之美也”的观念,宋代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总结了一系列有关美的理论;在印度,吠陀经中关于美的理论内容就很丰富,印度教中佛教美学理论也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而在日本,禅宗又对美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东方美学思想的特点1. 强调内涵与细腻:东方美学思想关注事物的内在意义和感受,强调审美对象的精神内涵和艺术蕴含的情感。
它注重于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体验来领悟内在的美感,通过细腻的表达和构思来展示艺术作品的魅力。
2. 强调整体与和谐:东方美学思想看重整体的统一和和谐之美,追求事物在形式和结构上的整体完美。
它强调对自然的敬畏和无为而治的理念,在审美中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一致,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
3. 注重精神境界和道德价值:东方美学思想将审美与道德紧密结合,认为审美活动应该有助于提高心灵和品质的修养。
它强调审美的精神享受和审美的道德情操培养,通过审美活动来提高人的内涵和修养,促使人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4. 追求虚静之美:东方美学思想追求一种虚静之美,注重审美对象的内涵与神秘感。
它不同于西方美学思想中的注重形式和表面的美,而是强调心灵的宁静和超越,通过净化心灵、超越物质的束缚来追求真正的美的境界。
三、东方美学思想的影响1. 文学艺术: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就体现了东方美学思想的独特魅力,如《论语》、《庄子》等;印度的古代文学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对内在美的追求,如《罗摩衍那》等;而日本的古典文学中也融入了禅宗对美学思想的影响,如《源氏物语》等。
2. 园林建筑:东方美学思想对园林建筑有着深远的影响。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美学是研究艺术和美的学科,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体系给美学理论带来了丰富的多样性。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本文将比较东西方美学理论的异同,探讨它们对人们审美体验的影响。
1.东方美学理论东方美学强调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注重个人与自然的融合。
在中国,美与道德、伦理有着密切的关联。
美不仅仅是外表的表达,更是一种内在的境界。
中国美学强调审美的哲学思考,将美与道德、伦理相结合,追求“大美”的境界。
日本的美学理论强调对细节的关注和完美的追求,其中“wabi-sabi”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观念,强调不完美中的美。
它赞美那些不规则、不对称、经历岁月痕迹的事物,认为它们能够传递出一种深远而内敛的美感。
2.西方美学理论西方美学理论注重理性和逻辑的思考,追求对美的形式和规则的探索。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形式论”强调对艺术形式的研究,认为美即是合乎自然法则的形式。
而德国哲学家康德则强调审美的主观体验,认为美是一种对客观现实的情感反应。
西方现代美学理论中的“表现论”注重作品本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认为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西方还有后现代主义美学的发展,强调对传统美学观念的颠覆和拓展。
3.东西方美学的对比东西方美学理论在一些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首先是美的定义和目标的不同:东方美学更偏向于内在的修养和心灵的和谐,而西方美学更注重形式的探索和观念的表达。
其次是审美观念的不同:东方美学更强调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追求“大美”的境界;而西方美学更强调对艺术形式的研究和对主观情感的反应。
然而,东西方美学理论也有一些共同点。
首先是对人类情感和经验的关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美学,都试图通过艺术和美的体验来探索人类情感和生活经验。
其次是对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重视: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认可艺术作品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将其视为艺术家内心情感的表达。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观点和方法,它们对人们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东方美学的起源和发展
东方美学的起源和发展引言东方美学是一门独特而丰富的学科,涵盖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文化圈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
本文将探讨东方美学的起源和发展,从古代到现代,从中国到其他东方国家,深入剖析其独特的特点和影响。
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古代中国的美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思想流派是儒家和道家。
儒家强调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中庸之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儒家的美学思想强调“君子修身,以致天下”,认为美是一种道德的体现。
道家则强调追求自然和谐,追求“道”的境界,认为自然是最高的美。
这些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创作,塑造了中国独特的东方美学。
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古代和中古时期。
在古代时期,中国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文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等艺术形式上。
这些艺术形式以表现自然、表达情感为主要目标,注重审美的内涵和意境的营造。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追求“诗画合一”的境界,将自然景物和个人感悟融入到作品中。
在中古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佛教强调超越尘世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中国的文人墨客将佛教的思想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禅宗美学”。
禅宗美学注重内心体验和境界的表达,追求超越形式的境界。
禅宗美学对中国的文学、绘画、园林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其更加注重意境和精神内涵。
日本和韩国的美学发展日本和韩国作为东方文化圈的重要成员,也有着独特的美学发展。
日本的美学思想主要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也有自己的特色。
日本的美学强调自然的美和简约的审美,注重细节和空间的运用。
日本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茶道、花道、武士道等,都体现了日本人对于自然和简约的追求。
韩国的美学发展也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韩国也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传统。
韩国的美学强调整体的和谐和自然的美。
韩国的传统音乐、舞蹈和绘画等艺术形式,都注重整体的和谐感和自然的表达。
东方美学的现代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东方美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东西方美学理论比较
美学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和认识的学科,是研究美、审美以及艺术创作等方面的学科。
东西方美学理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和思想传统,对于美的理解和表达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重点探讨东西方美学理论之间的比较,从哲学、艺术、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哲学观念比较在美学领域,东方和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观念。
西方美学主要受到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强调理性和逻辑思维。
而东方美学则更注重阐释意境、超越物质界限的精神追求。
比如,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以意传情”、“隐者气质”等思想,与西方美学中的“真善美”、“模仿与再现”有着差异。
2. 艺术观念比较在艺术创作方面,东西方都有着丰富的艺术传统。
西方艺术注重形式、结构和技巧,强调表现主义、印象主义等不同风格;而东方艺术更注重内涵、意境以及与自然的融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例如,中国古典绘画中的山水画和写意画就强调意蕴和书卷气。
3. 文化观念比较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美学理论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方文化偏向个人主义、自我表达和人权意识,因此其美学重视个体感受和情感表达。
而东方文化重视集体、家庭、传统等价值观念,在美学上更加崇尚内心深处的静谧与超脱。
这种文化差异也导致了在审美标准、审美趣味上的差异。
4. 美与实用性比较在东西方美学理论中还存在一定程度上关于美与实用性的区别。
西方哲学家较早提出“艺术为艺术”、“目的论”等理论,认为艺术应该追求自身的审美价值而非功利目的;而在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实用主义思想,使得一些传统艺术形式更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并将审美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
5. 当代影响与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当代社会中东西方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借鉴与交流越来越频繁。
东西方美学之间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借鉴、交流互补的关系。
例如,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可以看到很多融合了东西方元素的作品,这种跨文化融合也为美学理论带来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东西方美学理论虽有差异,但在人类对于美的探索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东西方美学风格差异
东西方美学风格差异众所周知,文化差异可以称得上是人类活动中最深的隔阂、最大的障碍。
这不仅仅代表着对同一事物,不同个体的看法。
更是与之延伸出来的,对外物,对他人的看法。
可以这样说,只要人生而立于世上,就一定或多或少的产生着差异,而今天我们无非要谈到的是,人类对于美的认识。
当然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美,但在一个大致趋同下的文化风味熏陶下,就又有着普遍的一种看法。
所以,颜色鲜明,对比明显的’“东西方对于美的一些看法跟审美情趣”,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我今天要聊到的东西了。
思想也就是常说的意识形态决定着主观看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拿东方来说,写意、梦幻、舒服的东方味道,便充斥着各个方面,比如建筑,中国的建筑皇城追求的是一种对称高贵和谐,在人世间的享乐;而西方建筑比如教堂,其尖顶结构追求的是彼岸的飞升,并不执著于现世。
比如绘画,中国古典绘画技巧讲求意境、写意,追求的是整体感觉,且透视技巧为散点透视,并不要求画面的精确立体感;而西方古典的绘画却是以写生为基础,要求焦点透视,事物的层次、立体感都要凸现出来。
比如音乐,中国古典音乐要求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宁静恬美,隐约可以陶冶人的性情让人变得道德高尚,心无旁骛;而西方的音乐却多为凝重、悲剧性较强的重低音或交响曲,偶尔有给人感觉愉悦欢快的曲子,却难以让人在深层涵养上陶冶性情。
比如雕刻艺术,中国古代雕刻艺术并不发达,相比较而言,在西方雕刻艺术从古希腊开始就已经十分发达了,并且对人的肌肉、比例、线条等各方面真实感的要求非常高,成就也很突出。
再比如戏剧,中国古代戏剧追求大团圆结局,这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如《窦娥冤》;而西方却自始至终以悲剧闻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著名的世界悲剧《哈姆雷特》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
再从文学上说,中国古代诗歌发达主要是说抒情言志的传统,大诗人杜甫的《登高》表达的是一种失意后的苦闷心情;而西方的诗歌却是以史诗闻名的,巨著《荷马史诗》流传于世,影响深远。
如受中华文化影响深远的大和民族,茗茶、斗棋、插花等都追求的是写意,在宫崎骏的动画中,人物心理的描写也是非常细致入微,在画面的处理上体现出强烈的东方味道,色彩非常艳丽,层次也很分明。
西方美学思想的历史与发展
西方美学思想的历史与发展在现代化的发展历程中,西方美学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了不断的发展。
这个思想体系凝聚了许多哲学家和艺术家的心血,通过历史进程和展现手段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了自己。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探讨西方美学思想的历史和发展。
一、美学思想的起源西方美学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
那时的艺术概念基本上是与宗教相关的,而人们也只关注它的工艺性质。
但是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断变革,使得人们在艺术制品中发现了一种超越实际形象所能传达的东西,这也正是美学思想的确立基础。
例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美与真、善是劣、真、善的一种体现,而亚里士多德则强调美是一种感知体验,是基于审美主体感受的。
二、美学思想的变革美学思想的进化展现了一系列的变革。
17世纪代表着美学思想的另一个重大转变,它标志着宗教美学、哲学美学向人文主义美学的转移。
有不少哲学家通过他们的作品推动了这一进程,例如,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进一步解析了美学常识,而前述的柏拉图及其门下学派为哲学使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经济、科学、技术的进步,美学思想又迎来了一系列的变革。
在20世纪特别是后半段,美学思想逐渐从理论与现实的关系中超越出来,对艺术形式和审美经验进行了更多的探究,致力于在一个后现代的大格局背景下,扩大美学的适用范畴,同时也推进了人类世界的全面进步。
三、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对于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可以概括为认为美的属性在艺术之中,这种属性被寻求和抗拒的审美主体所感知。
换言之,美学思想更关注艺术形式的表达和观念的传达,也希望通过各种手段前进艺术的实践和技术。
同时,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学思想也强调了人类的快乐和幸福,认为这也应该是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四、美学思想对文化的意义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美学思想可以为人类文化进化作出重大贡献。
一方面,它早期的寻求和抗拒以及后期的发展推动,引领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潮流。
特别是现当代,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就更加显著。
西方美学
第二讲西方美学众所周知,美学并不是人类思想的普遍现象,而是西方历史的产物。
所谓西方是与东方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相对的。
但西方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也是一个文化和思想的概念。
同时它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具有不同的意义。
西方首先指古希腊,其次指古罗马帝国,再次指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主的近现代欧洲,最后也包括了不同于欧洲大陆的美国。
在此我们看到了西方的历史表现出时代的区分。
时代意味着时间的中断。
通过如此,某一阶段和另一阶段相分离而形成自身。
西方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古希腊、中世纪、近代、现代和后现代。
每一个时代的思想主题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美学也是如此。
1 古希腊古希腊是西方精神的开端,是其源泉和摇篮。
从严格意义上讲,古希腊并没有近代意义的美学,但一些哲学思考中却有大量的关于美、美感和艺术的论述。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具有独立意义的诗学,即关于创造的理论。
诗歌包括了抒情诗、叙事诗和戏剧诗三种类型。
但主要是后两者成为了古希腊诗学所探讨的主题,因此所谓的诗学就是关于叙事诗和戏剧诗的理论,尤其是关于史诗和悲剧的理论。
这在于古希腊人将科学分为理论、实践和诗意三类,其中理论科学是最高的。
所谓理论就是看、观点和洞见,不同与盲目和意见。
悲喜剧作为戏剧的本性就是看和被看的。
由此它在诗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古希腊是从与“混沌”不同的“秩序”来探讨问题的,“秩序”也就是宇宙、世界和整体。
这规定了他们认为美的本质在于整体的和谐。
从总体上说,古希腊美学经历了前苏格拉底时期、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的发展阶段。
首先是前苏格拉底时期。
这一时期的美学可概括为宇宙论美学,其代表人物有阿拉克西曼德、毕达哥拉斯与赫拉克利特等。
他们分别从整体、和谐和对立的统一等来探讨美。
阿拉克西曼德认为美是整体。
整体与非整体相对,同时整体是存在者的整体。
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和谐。
这对整体进行了区分,即把整体分为和谐的和不和谐的。
和谐在于比例和平衡。
从这种理论出发,毕达哥拉斯认为最美的平面是圆形,最美的形体是球形。
东方美学 历史发展历程
东方美学历史发展历程《东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历程》东方美学是指东方文化体系中独特的审美理念和美学价值观。
它与西方美学有一定的差异,因为东方美学强调内涵、平衡、谦逊和自然之美,而西方美学则更注重形式、个性和权力之美。
东方美学在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体系。
东方美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可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文化。
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如孔子、老子和庄子都对美学有独到的见解。
孔子强调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追求美学的完美境界。
老子强调逆过于顺,弱胜于强,认为在不经意间体现自然之美。
庄子则讲究“无为而治”的理论,认为人应追求心性的自然而无为,以达到美的境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美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各国东方文化都对其贡献了独到的理论和艺术形式。
日本的禅宗美学和茶道美学强调内外一致、简约、自然,追求心灵的平静与自然之美。
印度的耆那教和佛教文化强调非暴力、调和、无私以及超凡脱俗的美学境界。
韩国的儒家文化注重礼仪、廉耻、忠诚,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近现代的东方美学发展主要集中在对西方美学思想的接受与融汇。
东方国家开始吸收西方的现代美学概念和艺术形式,加以自身文化的传统元素进行融合创新。
这种文化的交融产生了新的东方美学思潮。
如今,东方美学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领域,吸引了大量的学者和艺术家的关注。
东方美学的价值在于弘扬了东方文化的传统和美德,提供了自然、平和、谦逊的审美体验。
东方美学强调的平衡、和谐和无为而治的理念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未来,东方美学有望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带来更多的思想启迪和艺术享受。
东方美学的历史发展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使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东方文化的独特之美。
总之,《东方美学的历史发展历程》展示了东方美学作为一个独特的审美体系的发展历程。
从古代哲学家和文化名人的思想,到各国东方文化对美学的贡献,再到近现代的东方美学思潮,东方美学一直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美学何以产生于西方而不产生于东方摘要:在人类科学的天空中,有一片区域特别引人注目,这里星光灿烂,绚丽无比,有的星星明亮耀眼,有的星星晶莹如萤。
但是,这里却远离其他科学的领域,这里没有中心、没有秩序,充满了象浓雾一般的星云。
这样一片区域就是美学。
美学这门学科是由德国美学家鲍姆加通于1750年创立的,但是实际上人类对于美的研究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
美学的历史只有250年,为何美学作为一门学科研究最初产生于西方而不是东方。
文章从西方理论的发展和中国的发展来谈论一下。
关键词:美学美的探索
美学
美的本质与形态,美的类型,美感的本质特征,美感的心理素质,美感的差异性、普遍性,审美主体的提高(美育),从而提高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美学理论知识分析、评论、鉴赏文学艺术的美、大自然的美、社会生活中的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柏拉图的发问“美是什么”。
正是这一问,开启了全部美学的历史,它作为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激励着历代美学家、哲学家们进行不懈的努力。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美学是以对美的本质及其意义的研究为主题的学科。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
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的哲学”。
美学的基本问题有美的本质、审美意识同审美对象的关系等。
因为美的对象,即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等,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研究,都是经过人的感性、理性作用之后的结果。
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
最初的意义是“对感观的感受”。
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首次使用的。
西方“美”的探索
从对象的自然属性和规律来寻找
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事物的性质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万物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而构成和谐的秩序;由此他们提出了“美是和谐”的观点,偏重于美的形式的研究,认为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一切立体圆形中最美的是球形。
据说毕达哥拉斯学派最早发现了所谓“黄金分割”规律,而获得关于比例的形式美的规律。
亚里士多德认为美在事物本身中,主要是在事物的“秩序、匀称与明确”的形式方面,主要靠事物的“体积与安排”。
他说:一个美的事物——一个活东西或一个由某些部分组成之物—,不但它的各部分应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一个非常小的活东西不能美,因为我们的观察处于不可感知的时间内,以致模糊不清;一个非常大的活东西,例如一个一千里长的活东西,也不能美,因为不能一览而尽,看不出它的整一性。
”美的事物的体积大小要合适,要有一定的安排,要看出他的“整一性”,也就是在各部分之间要有一
定的比例的关系。
2、从客观精神上寻找美
柏拉图提出美是理论,是现实中一切美的事物的根源。
是宇宙中第二个真实的存在,是一个永恒的不变的实在。
他认为有三个世界存在。
一是不依存于人的意识的纯精神的理念世界或者是理式世界;二是因模仿理念世界而存在的感性现实世界;三是模仿现实世界的艺术世界。
例如理念中的床、现实的床、艺术中的床,现实中的床是理念的床的影子;艺术中的床是现实中的床的影子;艺术和真实隔了一层,是影子的影子。
他洞察到艺术的根本特征在于“以假当真”,即以假的形象来“冒充”真实事物。
在某种程度上,创造形象来“冒充”现实事物和生活,这正是艺术的根本所在。
3、从主观精神上找美
英国18世纪经验派美学代表休谟提出美即快感,强调美是一种心理感受。
立普斯建立“移情说”,解释非生物同样也具有表现性。
“当我将自己体验到的压力和反抗力经验投射到自然当中时,我也就把这些压力和反抗力在心中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自然中。
这就是说,我将我的骄傲、勇气、顽强、轻率甚至我的幽默感、自信心和心安理得的情绪都一起投射到自然中。
只有在这样的时候向自然所作的感情移入才能真正称为“审美移情作用”,美在于感情的投射。
中国“美”的探索
在中国甲骨文中,美字被描述为两种形象,一是“羊人为美”,
被解释为图腾。
一是“羊大为美”,为一种生活。
他们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产物,是人类发展的结果。
吕荧指称美为人的观念,是人的社会意识。
蔡仪认为美为客观的,物的形象的美不以人的意识而变。
就如同山川大江之美,不为人的意识所转移。
朱光潜认为美是主客观的统一,苏东坡曾写小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进而说明琴声不在于主观,也不在于客观,而是人作用于琴的结果。
美学何以产生于西方
1、西方之美学有基础
西方对事物的本质有追求,美学就来源于古希腊人对于美的哲学追问,他们认为事物的本质可以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定义”。
西方知、情、意结构引出的是以审美心理为核心的美学, 18世纪的古典美学认为:人的认识机能分为高级和低级,前者是思维,后者是感觉。
前者是清晰完善的,后者是模糊残缺的,于是感性认识方式别冷落。
到了康德,著有“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三大批判,后又完成古典哲学的三元结构。
对于心理知、情、意有了明确划分。
在古希腊,艺术和技术是不分的,他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法则。
七门艺术既同为艺术,就应该有统一的性质,就是追求美,形成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美学称为艺术哲学。
对于各门艺术有了统一定义。
2、东方不能使美成学(以中国为例)
中国文化并不认为事物的本质是可以用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语言与外物的关系上讲究“言不尽物”,在语言与内心的关系上讲究“言不尽意”。
客观事物可以认识,但不能用精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没有一种语言表达可以用公理和定义与一个对象完全对应。
例如:《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美学的第二个基础是对心理主题的分类。
知情意的不可能划分,决定了在主题方面不可能有一个领域来研究。
美学的第三个基础是各门艺术的统一性。
在我国古代,各种艺术门类地位不平等,甚至是一些艺术门类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低下,其中以诗文最高;绘画、书法则是士大夫的个人情趣;建筑和雕塑由于涉及匠人,地位偏低;音乐趋于三级。
根本不允许有发展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四川出版社2006年10月第3次,
[2]费德勒《论艺术本质》,
[3]张法《美学导论》中国人民出版社 1999年4月,
[4]杨辛、甘霖:《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7月第一版,
[5]立普斯:《美学》《审美移情作用》,
[6]朱光潜着:《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7月北京第一版,1979年5月第二版,[7]柏拉图着:《文艺对话集》,朱光
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9月,
[8]刘叔成夏之放楼昔勇等着:《美学基本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3版,。